《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必退。”公从之。辞曰: 师:军队 辞:推辞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 句子的独立性,助词。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 犹:尚且 为:做(什么)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 已:通“矣”用:重用
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 焉。”许之。
而:表顺承
是:这(指代) 过:过错 然:可是
文言文该学些什么?
1、认准字形字音字义。(自己利用工 具书和注释完成) 2、理解词语和句式:
(1)掌握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2)了解常见的虚词
(3)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和 用法。
掌握常见的文言知识
1、通假字(每篇课中出现的通假字要整理 到积累本上)。
2、异读字(一个字保留了两个以上的读音, 且音不同则义不同的字)。
其:还是。表商量语气
去:离开 之:代郑国
迫晋退兵
问:第四小节,在 故事情节的发展上 有什么作用? 1.照应上文。
2.使故事情节再掀波澜。
“不仁、不知、不武”最关键是哪 一点?由此可见晋文公什么特点?
晋文公:虽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
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大兵压境
文
1 小国危急
章
2
诚心悔过 大义赴秦
什么了。为:做(什
尚且
辞:推辞
么)已,同“矣”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
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
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
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
亦有不利焉!”许之。
是,代词,这。过,过错。也,
判断句烛的之标武志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 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 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 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 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古今义:贰(古:从属二主,今:“二”的大写。)
翻译: 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
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国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晋侯、秦伯:晋文公、秦 穆公。五级爵位制。
以:连词,因为。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
于:对
无礼于晋: 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于)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荆轲刺秦》 《国语》
史传散文 ——《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鸿门宴》
《汉书》《后汉书》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你了解主人公的名字吗?
古代文化常识1:姓名——古代姓氏的由来
烛之武——烛,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3、古今异义。有:词义的扩大、缩小、词 义的转移、词义的轻重、词的感情色彩的变 化和名称说法的改变。
关于《左传》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详 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 所著。《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 氏春秋》。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 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 传”。
若不阙(quē )秦
微夫( fÚ )人之力不及此
夜缒( zhuì)而出
佚之狐( yì )
使杞(qǐ )子、逢(páng)孙戍( shù)之
学习第一自然段
课文讲解
晋侯、秦伯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 于楚也。晋军函陵, 秦军氾南。
以:因为 连词 于:对 状语后置 无礼于晋=于晋无礼
军:驻军。 名→动
者。现指外出的人携 带的随身物品。之: 主谓之间。
无共:所同害“。供”。 以(之)为;东道主:
乏困:缺少的( 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现 东西)。形→名 泛指主人。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很难
的,(您)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邻
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
掂量掂量吧!”
说:通“悦”,高兴。 盟:结盟,名词作动词。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 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
戍:守卫。 乃:于是。
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 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 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 军回国。
劝说 结果
秦郑联盟 驻兵守郑
亡郑 对秦
(表面)
无利,有害
分 析
利
舍郑 对秦 无害,有利
国危矣
秦晋围郑形势图
交代秦晋围郑的形势有何作用?
1、晋秦联军来势凶猛,兵临城下,为人物出场 铺垫。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2、但分驻两地,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下文的 成功分化伏笔。
学习第二自然段
状语后置: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 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若:如果 使:派
5、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现当后年,慢再待重重用耳,可知
郑伯是个怎样的人?从他身上可以达到什么教训?
(三)烛之武
1、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 2、从文当中权可者看不出注,意他选对拔国人家才大,事有了权解者得的很嫉透妒彻。。既然烛 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于晋无礼。 函陵,秦军(于)汜南。
贰于楚: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 楚。贰,从属二主。数→动
军:驻扎。名词→动词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 介绍背景——
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 晋秦围郑。开篇
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 为下文的情节发
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 展埋下伏笔,试
扎在汜南。
分析。
侵损, 削减
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焉:从 不阙秦,将焉取?阙秦
哪里 以利晋,唯君图之。
肆:延伸, 唯:句首语气词,表
东边让郑国成为晋 国的边界。东:向 东。封:疆界,使 ……成为疆界。
扩张。
示希望。图:考虑。 以:连词,表目
的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从已而经在东边让
郑国成为晋国的边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 果土地不呢侵?损秦使国秦,国晋受国 损将而从让晋哪国里受得益到第他,四们您劝层所还秦:谨推企是慎测求好.未的好来,
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同床 异梦的矛盾,抓住秦伯担忧 “帮晋灭郑后反而惹火烧身” 之心理,步步深人,层层逼 紧,透辟分析晋侯出征目的 在于扩张领土,本性贪而负 义,且欲壑难填。使秦君顿 感危机所在。于是,烛之武 “一心为秦”地挑拨离间了 “秦晋之好”。
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用婉言相劝——忠言顺耳更利于听
虽然烛之武年岁已高, 但在秦穆公眼前岂敢倚老卖 老,婉言以说,处处尊重对 方:“郑既知亡矣”“敢以 烦执事”“君知其难 也”“君之所知也”“唯君 图之”。侃侃而谈,不卑不 亢,不刺激对方,创造和谐 的谈话氛围。 “良言一句三冬暖”,秦穆 公怎能不爱听,又怎能不依 计行事。
上往下吊。
夜,缒而出。见秦伯,
亡:使…灭 曰:“秦、晋围郑,郑既 既:已经
亡。 使动 知其亡矣。若亡郑而有益
用法。
于君,敢以(之)烦执事。
执事:执பைடு நூலகம்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
第一层:欲扬
先抑,以退为进。
当晚,烛之武用绳子从城上吊下去,见到了秦伯,
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 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那就冒昧地拿 (亡郑这件事)烦劳您。
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
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
么害处。
君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 护送晋君回国)。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
朝济而夕设版焉:济,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
渡河。设版,指筑墙。 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借代) 。
既是伯乐,未必没有嫉妒之心!
(二)郑伯 威胁
1、郑伯说的话: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
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2、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勇于改过、从谏如流的君主吗?
3、他平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不了断呢挖?掘重视
4就、自是品什私味么他浅?的陋话:“然郑亡,子亦有人不不才要利等焉危。机”出言外之意
结
勇闯虎穴
构
3 智退秦师
4 度势盟郑
审时撤军
讨论探究:如何多角度的理解人物形象?
(一)佚之狐
1、找佚之狐说的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 退! 2、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善于举荐人才吗? 3、通过他的话,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 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 4、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 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 武呢?
1、以祖先祖号或庙号为姓:尧 舜 禹 夏 商 周 姬 姚 姜 2、以国别地名为姓:国名——齐 鲁 燕 赵 韩 魏 秦 卫 楚 宋
地名——东郭、南宫、西门、欧阳 3、以官职或职务为姓:官职——司马 司徒 帅 尉
职务——巫 乐 陶 屠 卜 商 4、以动植物为姓:牛 马 龙 杨 柳 5、以数字为姓:五 万 第五 6、少数民族的姓:金 萨 慕容 呼延 独孤
写烛之武临危受 命,谈谈你对烛 之武的牢骚与郑 伯的认错行为的 理解。
翻译:
• 郑国大夫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 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 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 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 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郑文公说: “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 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 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左传》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各国的政治、 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左传》 描写人物生动细致,人物语言富有文学色彩,叙写战 争时以记叙战前准备、战后论战为主,略写战争经过, 记录了不少外交辞令、议论、谏说,是研究我国先秦 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单元概况:
先秦历史散文
《左传》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烛之武》 《春秋》《资治通鉴》
(烛之武)许之
若:如果。使:派遣
言于郑伯= 于郑伯言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 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从:听从 之:代词,他。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 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
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 无能为也已:不能干
犹:
子的独立性,不译。
越:跨过。
鄙:把…当作(边邑)。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相当于“而”。
焉:哪里,怎么。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其;:这 件事
以:相当于“第而二”层,:阐焉明用利亡害郑, 以陪邻?邻之厚,君
连词,表目的,
之动摇薄秦也君。。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来”。陪:增加。 行李:出使的人,使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薄,:君削亦弱
秦国和霸晋国出兵攻打郑国的理由:
1 以其无礼于晋
贪
2 郑贰于楚
(晋文公逃亡时郑国没有 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
(郑从属于晋的同 时又从属于楚)
交代秦晋围郑的理由有何作用?
晋师出有名,秦既是友情出演,也为图霸
业,没有共同利益的联盟,自然是同床异梦。 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埋下了伏笔。
晋
军
秦
军
1.题解:
明确:退: 使动用法。 使······撤退 师: 军队
2.题目引出了哪些问题? 明确:①为什么退?
②如何退? ③结果怎么样?
故事背景
春秋时期形势简图
秦军氾( fán)南
夫( fÚ )晋,何厌之有
无能为( wéi )也矣 失其所与,不知( zhì)
共( gōng)其乏困 秦伯说( yuè),与郑人盟
学习第四段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微夫 人之力不及此。因人 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与,不知;以 乱易整,不武。吾其 还也。”亦去之。
乃:于是 之:代指秦军
微:如果没有 夫人:那人
及:达到 因:依靠
而:却
敝:损害
所与:所亲附的人。所+动
知:通“智”
乱:(军队)散乱
易:交换,替代
武:战时应遵守的道义准则
思考:1.烛之武先“辞”后“许”, 有什么作用?
明确:一是交代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 的老臣。
二是说明烛之武先委婉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又 肯定了在关键时刻郑伯尚能接受规谏,勇于自 责的优秀品质。
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
学习第三自然段
缒:用绳子 (烛之武)曰
拴着从城墙
夜:名词作状语。 在夜里;当夜。
弊 ,
层
层
亡郑
对秦
将有大害
深 入
(深入)
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迂回战术——不暴露游说目的
烛之武闭口不谈郑国 的利益得失,言谈中似乎 处处在为秦国利益着想: 先讲明秦晋围郑,即使攻 下郑国,秦国亦无大裨益; 存郑对秦倒有好处,晓之 以害,动之以利,使秦伯 觉得枉费心机。
18
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忧
君焦、瑕,朝济而夕设 版焉,君之所知也。
第三层:引史为
之:主谓之间。也,表判断。
例,挑拨秦况晋。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
也曾答应把焦、瑕两城割让给您,然而,
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 是您知道的。
何厌之有:有何厌,“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厌”,
满阙:足。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 既东封郑:已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