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琥宁和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差异比较

合集下载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过程中采取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的临床治疗价值和影响。

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选取在这个期间在我院收治的3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回顾性分析分为观察组(炎琥宁治疗)和参照组(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实验患儿的治愈人数较参照组多且整体治疗有效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验患儿体温、退热时间且整体体温改善程度较参照组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过程,相比于利巴韦林药物治疗而言,炎琥宁的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儿的体温,缩短患者的退烧时间,运用意义重大。

关键词:利巴韦林;炎琥宁;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退烧时间;治疗效果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日常生活之中常见的上呼吸道炎症,常见的致病原因是病毒感染,小部分是因为细菌感染导致的。

小儿身体处于发育阶段,发病率不断高,一旦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的话,促使患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受到一定的影响。

在临床上常常会采取抗生素治疗,不仅会导致患儿体内的菌群失调,长时间的乱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会促使机体产生耐药菌,延长患儿的临床治疗时间,治疗效果较差[1]。

利巴韦林在临床上属于广谱抗病毒药物之一,可以起到良好的抗菌效果,但是,患者会出现不良反应比较多,治疗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

有学者研究显示,将炎琥宁应用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理想。

此基础之上,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收治的3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中采取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的临床治疗价值和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选取在这个期间在我院收治的3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观察组男8例、女7例,年龄3岁~7岁,平均年龄(5.25±1.15)岁;对照组男9例、女6例,年龄4岁~8岁,平均年龄在(5.82±1.46)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对比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对比
肿大的改善情况 。
AT C H释放 , 增加垂体 前 A T 的生物合 成可早 期抑 制炎 症 CH
发展 , 明显改善J J 急性上呼吸道 感染 的鼻 咽症状 体 征 ( JL , 如 鼻塞 流涕、咳嗽 、 咽部 充血 等 ) 。病毒 灭活试 验 表 明,炎琥 宁对腺病 毒 , 吸道 合胞 病毒 等均 有灭 活作 用 , 呼 可抑制 肌苷 酸_一 酸脱氢酶 , 5磷 阻断肌苷酸转化 鸟苷酸 , 进而抑 制病毒 的
作者单位 :1 10 大连市金州妇 幼保健 院 16 0
原体 , 治疗主要是对症 治疗及抗病 毒治疗 。利 巴韦林 是一 种 广谱抗病毒 药 , 可被 细胞 内腺苷激酶磷 酸化形成 利 巴韦林单 磷酸和利 巴韦 林 三磷 酸 , 制 病 毒 D A聚合 酶 活 性 , 抑 N 阻断
[ ] 解发 雨 , 5 牛迎 霞 , 何敬波. 炎琥宁 、 复方丹参 注射液佐 治小婴儿 毛细支气 管炎疗效 观察 . 儿科药学杂志 ,0 7,3 1 :15 . 2 0 1 ( )5 -2
【 关键词 】 炎琥 宁 ; 巴韦林 ; 利 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 儿童的常见病 和多 发病 , 病原体 绝 大部分为病毒 , 占9 % 以上 j 可 0 。我们将 2 0例急性上 呼吸 0
道感 染 患 儿 随 机 分 为 观 察 组 和 对 照 组 各 10例 , 0
D A的病毒 复制 , N 对多 D A和 R A病毒有效 。但利 巴韦 N N 林对血液 系统有 一定 的毒 副作用 J 。利 巴韦林对 腺苷 激酶 依赖性强易产生 耐药 性 , 而使临床应用受到 影响 ] 从 。炎琥
分别 用炎琥宁和利 巴韦林 进行 了治疗 , 现报道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炎琥宁和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差异比较

炎琥宁和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差异比较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年 第18卷 第48期137投稿邮箱:zuixinyixue@·药物与临床·炎琥宁和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差异比较谢庆峰(麻城市红十字会医院,湖北 麻城 438300)0 引言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呼吸系统中常见的急性感染疾病。

该病是由多种病原体导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但大多数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可引发中耳、咽后壁及其他感染部位。

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没有具体的治疗方法[1]。

本次实验研究观察了炎琥宁注射液和利巴韦林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总共有82名我院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这些病人被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 d 内发病,患者出现发热、鼻塞、流鼻涕、咳嗽,咽部充血等症状。

虽然部分患者出现合并扁桃体肿大,但肺部听诊没有啰音,外周血白细胞数不高于12×109/L 。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有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为3-9岁,平均5.23岁;在对照组中有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为3-10岁,平均5.45岁。

在性别和年龄方面,这两组没有统计学上的明显差异P >0.05,故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按照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纠正了脱水现象,纠正了电解质紊乱,保持了酸碱度的平衡。

随后对照组的患者接受了利巴韦林注射液,剂量为10-15 mg/kg ,静脉滴注,每天1剂即可。

观察组的患者每天静脉注射5-15 mg/kg 的炎琥宁注射液,注意每天1次。

1.3 观察并记录。

在两组有鼻塞、咽充血和咳嗽消失时间的患儿中,记录了3个现象的观察指标。

1.4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患儿的体温在治疗3 d 后降至正常范围,鼻腔阻塞、咳嗽、流鼻涕、咽堵塞等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以显示效果。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炎琥宁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作用。

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检测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体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四种病毒共599例,随机分为炎琥宁治疗组和利巴韦林治疗组。

炎琥宁组:炎琥宁5~10mg/kg·d-1加入5%葡萄糖液100~250ml静脉点滴,每天1次,疗程3~5天,利巴韦林组:利巴维林针10~15mg/kg·d-1分2次加入5%葡萄糖液100~250ml静脉点滴,疗程3~5天,观察两组疗效。

结果炎琥宁组在退热、流涕鼻塞、咽充血及咳嗽消失时间均较利巴韦林组显著缩短(p均<0.01);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提高(p<0.01)。

结论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应作为治疗小儿ari的推荐首选药物。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病毒;炎琥宁;利巴韦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系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90%以上为病毒感染所致,若诊治不及时常合并细菌感染并可引起中耳炎、咽后壁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支气管肺炎等,严重威胁儿童的生命健康。

目前对病毒感染的治疗尚无特效的药物。

我们于2006年3月~8月应用炎琥宁治疗小儿常见的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及柯萨奇病毒引起的ari,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为2006年3月~8月儿科呼吸道门诊病人,共668例。

所有病例均符合ari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350例,女318例,年龄4个月~4岁,月龄18±6.8月,所有病例均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时间<72h,体温≥38℃),伴有鼻塞、流涕、咳嗽、咽干、充血、扁桃体充血肿大等。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血crp正常。

1.2 病毒检测取外周血1ml,室温静置40min后离心(3000r/min),取血清200μl,采用深圳欣康有限公司生产的fxk2100型欣康基因检测仪检测,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及柯萨奇病毒芯片均由该公司提供。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重症上呼吸道感染效果对比观察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重症上呼吸道感染效果对比观察

1362018 年第 5 卷第 2 期2018 Vol.5 No.2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药物与临床·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重症上呼吸道感染效果对比观察曹菊玉(昆明市延安医院呈贡医院呈贡区人民医院儿科,云南 昆明 650500)【摘要】目的 探究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重症上呼吸道感染的对比效果。

方法 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选择100例小儿重症上呼吸道感染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给予炎琥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症状改善时间。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患儿发热、鼻塞流涕、咳嗽改善时间与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0.0%,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为2.0%,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炎琥宁治疗小儿重症上呼吸道感染效果可靠,能有效缩短患儿发热的时间,同时具有止咳、化痰、消炎等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关键词】炎琥宁;利巴韦林;小儿;重症上呼吸道感染【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02.136.02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发的一种感染性疾病,该病发病率高、病情发展迅速、并发症多,若不及时对患儿进行治疗,会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

现阶段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是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给予抗病毒药物,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利巴韦林等常规抗病毒药物的效果已经无法满足患儿的治疗[1]。

有研究指出[2],炎琥宁不仅能有效抗病毒,同时还能缩短治疗病程,无不良反应。

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00例重症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治疗结果,现将其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选择100例小儿重症上呼吸道感染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比较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比较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比较彭艳辉【摘要】目的探讨炎琥宁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浏阳市人民医院永安中心医院诊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60例按就诊先后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各8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应用退热、止咳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炎琥宁10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1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3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10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0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3d.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改善快(P<0.05),两组见药物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结论炎琥宁应用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减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加速退热过程,缩短疗程,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0(008)016【总页数】2页(P140-141)【关键词】炎琥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作者】彭艳辉【作者单位】湖南省浏阳市人民医院永安中心医院,4103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6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原体绝大部分为病毒,有时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注射用炎琥宁除了保留穿心莲内酯的作用外,还具有明显的抗炎、解热等药理作用[1]。

本文应用注射用炎琥宁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浏阳市人民医院永安中心医院诊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60例;男90例,女70例;年龄8个月~6岁,平均(4.67±2.34)岁;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流涕等,部分有咽痛、头痛、乏力、纳差等,查体咽部充血或有疱疹或有扁桃体肿大,白细胞计数偏低或正常,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但均无肺部体征,病程5d以内,均符合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2]。

探讨并比较炎琥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

探讨并比较炎琥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

探讨并比较炎琥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目的探讨分别选择炎琥宁注射液以及利巴韦林对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5月~2016年05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53例作为实验过程中的对比研究对象;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分组依据为选择不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治疗方法;观察组77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接受的治疗药物为炎琥宁注射液;对照组7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接受的治疗药物为利巴韦林药物;通过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发热症状以及咳嗽症状消失时间等以确定最佳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药物。

结果观察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8.70%)高于对照组(80.26%)极为显著(P<0.05);观察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在发热症状以及咳嗽症状消失时间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P<0.05)。

结论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药物选择炎琥宁注射液,同选择利巴韦林进行比较,其可以将患儿的咳嗽以及发热等系列临床症状成功改善,将患儿的疾病病程显著缩短,显著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生活质量。

标签:炎琥宁注射液;利巴韦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同病毒入侵具有密切的关系,此种疾病于春季以及秋季表现为多发,并且发展速度尤为迅速,疾病自身表现出传染性的特点,从而对患者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治疗方面,主要选择抗病毒药物对患者进行注射治疗,将患者体内病毒有效控制,防止表现出病毒复制的情况,进而获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1]。

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症状主要体现为鼻塞症状、发热症状、咳嗽症状以及流涕等系列症状。

患儿自身白细胞水平会表现出程度有所不同的下降的情况[2]。

为了探讨分别选择炎琥宁注射液以及利巴韦林药物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本文主要将我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分组研究,对于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别采用上述两种药物进行疾病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对比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对比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8 年第 5 卷第 31 期2018 Vol.5 No.3157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对比周文魁(巴中仁和医院,四川 巴中 636000)【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就炎琥宁跟利巴韦林对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方法 就本院收治的12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60例观察组患儿应用炎琥宁治疗,6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利巴韦林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观察组患儿较之于对照组,拥有更好的治疗效果(P <0.05)。

结论 通过炎琥宁来进行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其具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炎琥宁;利巴韦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31.57.01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作为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其伴随有鼻塞、咳嗽以及发热等临床症状,如果未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还可能引发支气管炎以及肺炎等并发症,从而严重影响到患儿的身体健康。

现阶段在对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多采用的是药物治疗的模式,而炎琥宁以及利巴韦林作为该病症的两种常见治疗药物,本文主要就选取了12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就这两种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就本院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独享,其中男69例,女51例,年龄8个月~10岁,平均年龄为(4.29±1.42)岁。

患儿的病程时间为1~5 d ,平均病程时间为(2.16±0.65)d 。

所有患儿的体温均保持在38.3~39.6℃这一范围内。

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7-10-18T15:11:34.67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7期作者:代波[导读] 琥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均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药物,但前者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所需时间更短。

开阳县中西医结合医院 550300摘要: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分别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于我院就诊的60例患儿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

对照组30例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观察组30例采用炎琥宁注射液静滴,均治疗3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部充血等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淋巴细胞降至正常所需时间均更短,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21/30),观察组93.33%(28/30),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发生1例不良反应,观察组则未发现,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炎琥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均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药物,但前者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所需时间更短,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炎琥宁注射液;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有起病急、发病率高、发展快的特点,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诸多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研究认为,病毒感染是主要病原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多见,治疗上尚无特效药物[1]。

抗炎、抗病毒等联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利巴韦林是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对于各类病毒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病毒属于“六淫”范畴,炎琥宁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退热功效,我们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于我院就诊的60例患儿纳入研究,观察组则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效果显著。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于我院就诊的60例患儿纳入研究,随机数据表法分组。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的Meta分析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的Meta分析

MetaanalysisoftheEfficacyofYanhuningandRibavirinintheTreatmentofAcute Upp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inChildren
TANNannan,LIYong
(ChinaPharmaceuticalUniversity,JiangsuNajing211198,China)
2019年第 36卷第 4期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疗效的 Meta分析
檀楠楠,李勇
(中国药科大学,江苏 南京 211198)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 CNKI、VIP和万方数据等 数据库,收集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 2019年 5月。两位研 究员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确定最终文献并提取数据。利用 RevMan53软件进行 Meta分析。结果:研究最终纳 入 12个临床 对 照 试 验,共 2161例 患 者。结 果 显 示,炎 琥 宁 在 总 有 效 率 [OR =574,95% CI(418,786)]、退 热 时 间 [MD=-146,95%CI(-169,-124),P<000001]、止咳时间[MD=-116,95%CI(-134,-098),P<000001]、咽部充 血消失时间[MD=-179,95%CI(-211,-147),P<000001]、鼻塞流涕消失时间[MD=120,95%CI(-145,-095), P<000001]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炎琥宁在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面优于利巴韦林。 [关键词] 炎琥宁;利巴韦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Meta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95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3593(2019)04-0316-05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对比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对比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对比目的探讨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方法将该院收治的21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炎琥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儿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炎琥宁;利巴韦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儿科常见病及高发病,占儿科门诊的60%~90%,是咽、喉、鼻腔等部位急性炎症的统称,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咽痛、发热等。

该病多因病毒感染所致,致病病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易引发各种严重并发症[1]。

该病目前尚无特效药,临床治疗以口服感冒药辅以常规支持对症治疗为主。

炎琥宁具有抗炎、抗毒、解热的功效,故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起到很好的效果[2]。

为探讨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该院对2010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105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取炎琥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并以利巴韦林注射液作为对照组,对比两者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来该院就诊的21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5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流涕、鼻塞、咽部充血、咽痛、扁桃体肿大、声音嘶哑等,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

其中观察组男61例,女44例,年龄0.5~9岁,平均年龄(4.5±0.6)岁,病程1~7d,平均(4.2±0.5)d;对照组男65例,女40例,年龄0.5~8.5岁,平均年龄(4.7±0.8)岁,病程1~6.5d,平均(4.0±0.7)d。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联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联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本研究表 明, 炎琥 宁 联 合 利 巴 韦 林 对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有 良
k g , 1者均 给予 相应退
热、 止 咳 等对 症 治 疗 。
好 的治疗作用 , 有 效率 为 8 8 . 3 3 %, 对 控制发 热 、 流涕/ 止咳等
宁注 射 液 加 入 5 % 葡 萄糖 液 1 0 0~ 2 5 0 m l 静脉滴注 , 按 1 5 m g /
毒、 抗菌双重功效 , 并 能提 高机 体免疫 力 。可 用于病 毒性 肺 炎、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等疾病 的临床治疗 J 。利 巴韦林能够 抑制病毒 聚合酶活性 , 阻断病毒 复制 , 对 多种 R N A、 D N A病毒 有效 , 同时不 良反应轻 微 , 多见于大剂量长期作用 时 J 。

经 验交 流 .
炎琥 宁 与利 巴韦林 联 用 治 疗 上 呼 吸道感 染
临 床疗 效 观察
齐 宏 伟
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 、 咽或喉部炎症反应 的总称 , 该部疾
病主要是 病 毒感 染… 。炎 琥 宁注 射液 的 主要 化 学成 份 是 :
1 4 1 1 , 1 2一 二 脱 氢 穿心 莲 内酯 一 3 , 1 9一二 琥 珀 酸 半 酯钾 钠 盐 。
1 . 判定标准 : 显效 : 3 d内体温恢复正常 , 流涕 、 咳嗽 、 咽部 充血症状 明显好转 。有效 : 3 d时体 温高峰下 降 , 相关 躯体 症 状好转 。无效 : 3 d时 躯体 症 状 无 改善 , 甚 至加 重 。总有 效 率 = 显效率 +好转率 。治疗过程 中均未出现其他并 发症。 2 . 结果 : 治疗组 : 显效 8 6例 , 有效 2 0例 , 无效 1 4例 , 总有 效率 为 8 8 . 3 3 % 。对照组 : 显效 4 4例 , 有效 3 4例 , 无效4 2例 ,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45例分为观察组174例与对照组171例,观察组用炎琥宁注射液,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注射液,疗程3~5天。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关键词】炎琥宁注射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常见病原体为病毒,主要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

我们对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并与利巴韦林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45例中,男178例,女167例;年龄5~70岁。

均有咳嗽、咳痰,喷嚏、鼻塞、鼻涕,咽痛、头痛、全身酸痛,畏寒、发热等症状;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喉部充血、水肿,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明显异常。

分为观察组174例,男85例,女89例;对照组171例,男83例,女88例。

两组性别、年龄及其他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应用炎琥宁注射液320mg(12岁以下儿童根据公斤体重计算药品使用剂量)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溶解稀释后静脉滴注,每天1次。

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0.4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溶解稀释后静脉滴注,每天1次,1个疗程3~5天。

1.3 疗效评定标准[1]痊愈: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咽部黏膜充血水肿消失,肺部检查正常;显效:仅有轻微临床症状,其他基本达到痊愈标准;有效:体温降到37.3℃以下,临床症状轻微,咽部黏膜充血、水肿减轻,肺部无明显异常;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炎琥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

炎琥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

炎琥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作者:肖红亮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25期【摘要】目的探讨并比较炎琥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儿科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收治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巴韦林组和炎琥宁组,每组各60例;其中利巴韦林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炎琥宁组患者则采用炎琥宁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体温、退热及咳嗽消失时间等。

结果利巴韦立组和炎琥宁组患儿临床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967%;炎琥宁组患儿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利巴韦林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体温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炎琥宁组患儿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利巴韦林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炎琥宁注射液;利巴韦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作为儿科常见病与多发病之一,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及扁桃体肿大,伴有或不伴有白细胞水平下降[1,2]。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占儿科门诊就诊例数60%~70%。

临床传统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不佳[4],如何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热点。

笔者选取山东省鄄城县人民医院儿科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收治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患儿120例,分别采用利巴韦林和炎琥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体温、退热及咳嗽消失时间等,临床效果确切,探讨并比较两者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儿科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收治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患儿120例,均符合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临床诊断标准[5],且排除治疗前应用激素类药物者。

入选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巴韦林组和炎琥宁组,每组各60例:利巴韦林组中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36±05)岁;炎琥宁组中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35±05)岁。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目的观察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92例确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炎琥宁注射液静脉注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静脉注射,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主要症状好转时间、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

结论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标签:呼吸道感染;炎琥宁;利巴韦林上呼吸道感染是内科门诊的常见病之一,约占笔者所在医院内科门诊就诊患者的60%左右,尤其在冬春季节好发。

现将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炎琥宁治疗的146例患者,与利巴韦林治疗的146例患者进行对照观察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内科门诊及急诊治疗的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292例,T 37.5 ℃~40 ℃,平均38.6 ℃;发病时间1~5 d,平均3.46 d,患者均无心、肺及其他疾患,治疗前均未使用过其他抗生素等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

所有病例均符合内科学诊断标准[1],急性起病,咽部干、痒或烧灼感,部分有咽痛、咳嗽、鼻塞、流鼻涕、发热等表现,体检见咽部充血,扁桃体部分肿大,肺部听诊无啰音,化验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6例,男82例,女64例;年龄16~64岁,平均(46.2±8.2)岁。

发热146例;咽部干痒、烧灼感及咳嗽128例;鼻塞、流涕136例;咽部充血146例;扁桃体肿大86例。

对照组146例,年龄16~62岁,平均(45.3±7.6)岁。

所有病例均有发热,咽部干痒、烧灼感及咳嗽130例;鼻塞、流涕139例;咽部充血146例;扁桃体肿大85例。

两组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1.2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炎琥宁注射液(重庆药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1641),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滴,5 mg/(kg·d),1次/d;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10 mg/(kg·d),1次/d,同时两组均给予补液等对症治疗,两组治疗用药至体温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 d后停药。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摘要】目的比较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7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退热时间短,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炎琥宁;利巴韦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比较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占儿科就诊患儿的60%-90%,多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目前,对于病毒感染导致的上呼吸道感染尚无特效药物,临床主要以控制症状为主。

本文比较两种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药物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7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两组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痛、声音嘶哑等临床症状。

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

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个月-11岁,平均(5.8±1.0岁),病程1-7d,平均(3.4±1.2)d,体温37.2-38.8℃,平均(38.2±1.3)℃;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5.6±1.1)岁,病程1-7d,平均(3.5±1.3)d,体温37.4-38.7℃,平均(38.1±1.2)℃,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体温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每日1次,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炎琥宁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5-10㎎/㎏,每日1次。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比较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比较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比较发表时间:2017-01-11T15:35:34.08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30期作者:颜永红[导读] 比较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陈炉镇卫生院儿科陕西铜川 727007)【摘要】目的:比较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12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炎琥宁)和对照组(利巴韦林)各56例。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21%显著高于对照组89.29%(P<0.05)。

观察组临床症状(鼻塞流涕、咽充血、咳嗽、发热和淋巴细胞降至正常)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优于利巴韦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炎琥宁;利巴韦林【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0-0076-0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90%以上为病毒感染引起[1]。

高热、流涕、鼻塞、头痛等是其主要临床表现。

若诊治不及时可诱发扁桃体周围脓肿、咽喉壁脓肿、中耳炎、支气管肺炎等,严重时会发生热性惊厥[2]。

抗病毒、抗感染等是其治疗的关键。

炎琥宁和利巴韦林均具有抗病毒作用,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常用药物。

本研究将两种药物的疗效进行比较,报导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就诊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6)。

其中观察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3.21±1.55)岁;对照组男29例,女27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3.43±1.61)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炎琥宁和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差异比较【摘要】目的探讨炎琥宁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差异。

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1
月至2011年11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共82例,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给予对症处理,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给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

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临床效果评定。

结果观察组鼻塞、咽部充血、咳嗽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前者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显著,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显著优于利巴韦林,值得借鉴。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炎琥宁注射液;利巴韦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于呼吸系统常见急性感染,多种病原体可导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但多数是由病毒感染所致。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中耳、咽后壁等部位感染。

在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措施中,缺乏特异性治疗措施。

本文观察炎琥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差异。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共82例,上述患者均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
准,患者在起病2天内,出现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临床症状,咽部表现充血,部分患者可合并扁桃体肿大,但肺部听诊没有罗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没有超过12×109/l。

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41例,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为18岁,最大为66岁,平均年龄为37.4±5.1岁;对照组患者41例,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为19岁,最大为65岁,平均年龄为38.1±4.6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纠正脱水、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等对症处理。

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剂量为10-15mg/kg,静脉滴注,每天1次。

观察组患者给予炎琥宁注射液5-15mg/kg,静脉滴注,每天1次。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鼻塞、咽部充血、咳嗽消失时间。

1.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患者治疗3天后体温降低到正常范围,患者鼻塞、咳嗽、流涕、咽部充血等临床症状消失或者基本消失,为显效;患者治疗3天后体温有所下降,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有所缓解,为好转;治疗3天后体温、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没有显著缓解,为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鼻塞、咽部充血、咳嗽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前者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组别 n 咳嗽消失时间(d)鼻塞消失时间(d)咽部充血消失时间(d)
对照组 41 7.4±2.1 3.8±1.1 5.4±1.0
观察组 41 5.1±1.8 2.6±1.2 4..1±1.2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34例,好转5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25例,好转7例,无效9例。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呼吸性感染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属于各个年龄阶段的常见疾病,可通过飞沫等途径传播。

当患者抵抗力低下时,在受寒、劳累等因素诱导下,外界入侵的病毒或者细菌趁机迅速繁殖,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研究表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是病毒感染所致,细菌感染多继发于病毒感染。

常见的病毒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措施中,没有抗病毒治疗的特效疗法,虽然有利巴韦林的抗病毒药,但其疗效有限。

炎琥宁注射液属于穿心莲提取物制剂。

药理学研究表明,炎琥宁注射液对内毒素导致的发热
家兔有较强的退热效果,能够使发热体温降低,并能够维持一定时间[1,2]。

炎琥宁注射液能够降低毛细血管壁通透性,能够延长改善动物睡眠;能够显著提高机体对病原体感染的应急能力[3]。

在体外实验中发现,炎琥宁注射液具有一定抗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作用。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鼻塞、咽部充血、咳嗽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炎琥宁注射液具有一定解毒效果,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缓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热、咳嗽、鼻塞、咽部充血等临床症状和体征,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减轻患者痛苦,疗效确切,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张霞,吴迪,王家秦,等.穿心莲破坏内毒素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7,7:212-214. [2]范孟对.西咪替丁联合炎琥宁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生,2011,49(32):71-72.
[3]沈邹影 .头孢呋辛、炎琥宁联合静滴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25例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10):151-1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