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的认识与思考之八:导学案发展趋势
对于“导学案”教学的思考
对于“导学案”教学的思考—学生学习方案设计引言:在全国范围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尝试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导学案”的编制使用被当作了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标志之一。
较之传统课堂教学面貌而言,“导学案”的使用确实为学生学习在课本之外提供了经过加工的新学习材料,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和学的行为。
但是,对于“导学案”的深层内涵研究缺乏,加之“模式”“范式”与“模式化” “范式化”的分界模糊,使“导学案”沦为教材内容的重组呈现、课堂范式的可视载体、学生完布置任务的检查平台、习题的归类组合、教师的知识网络勾勒甚至是有侵权之嫌的教辅拼盘。
“导学案”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或者教学思想本来是不错的,是符合先进的教学研究结论的,但是,当我们过于注重其形式、格式、模式的时候,就很容易忽视其背后的原理,最终导致它的窄化、异化、僵化。
本文试图思考运用“导学案”教学的基础原理及在此原理上我们应该关注的东西。
回顾一下目前流行的课堂改革形式,“导学案”似乎由“学案” 演变而来,但具体的变化节点难以考证,只是称“学案”的好像越来越少,叫“导学案”的越来越多。
这种变化是否反映着教学理念的变化,抑或只是为了标明一种新课堂模式的与众不同,同样难以考证, 但只从字面上来看,把“学案”演变成“导学案”本身就反映着学习理论的异化,这将很可能成为课堂形式化、作秀化、理想化的端倪。
如果给“导学案”作个界定,它是教师指导、引导学生学习的文案和方案。
可是,从实际使用中的“导学案”来看,大多只是一份文案,作为学生学习方案的设计,很难看出编制者所作的有效设计思路及支撑这种设计的科学思想。
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顺序的安排、学习策略的运用、学习时间的管理、学习资源的配置等与学习密切相关、影响学习结果的因素基本上是凭教师无意识的经验为之,也就是说, 这样的“导学案”根本经不起这些问题的追问。
那么,我们如何保证我们的“导学”行为能把学生导向目的地?如上文关于“导学案”的界定,看似蕴含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一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指导、引导学生学习,但是如何防止把教师的指导、引导异化为先导、领导?倘假设真有一份高效实用的文案或方案,它的作用定位只是“导学”吗?关于学习行为是否必须在教师指导、引导下发生,以及教师的指导、引导作用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不作为本文思考重点,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不要先入为主地想当然地把教师置于“导”的地位,站在学生的前面,站在知识的高地。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导学案-旅游概论》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导学案,学生将能够了解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掌握相关知识,拓展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一、导入引言你是否注意到身边的人们越来越热衷于旅游?你是否想过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本导学案将指挥你一起探索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1.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业近些年来发展迅猛,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旅游业的贡献率不息提升,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 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我国旅游业不仅以传统文化旅游为主,还涵盖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体育旅游等多种形式。
各种旅游产品和效劳不息丰富,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3. 旅游业的国际化水平提升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化水平不息提升,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规模不息扩大。
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我国旅游,同时我国游客也走出国门,体验不同的文化和风情。
三、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1. 旅游业的数字化转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业正逐步实现数字化转型。
在线旅游平台、智能导游效劳等新技术应用不息涌现,为旅游行业带来了更多便利和体验。
2.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旅游业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珍爱环境、珍爱文化遗产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绿色环保旅游、文化遗产珍爱与传承将成为旅游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3. 旅游业的品质提升未来,我国旅游业将更加注重提升效劳品质和旅游体验。
从旅游景区的管理到旅游产品的研发,都将更加注重品质和创新,提升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四、拓展延伸1. 你认为我国旅游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你希望在未来的旅游中体验到什么样的新效劳和新体验?2. 你是否了解国内外一些闻名的旅游景点?你有没有计划在未往来来往哪些地方旅游?为什么?五、总结反思通过本导学案的进修,你是否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你是否对未来的旅游有了更多的等候和想法?希望你能在未来的旅途中,体验到更多美好的风景和文化。
2024年导学案学习的心得体会
2024年导学案学习的心得体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学习已经成为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在2024年,我有幸参与了一项名为导学案的学习项目,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和挑战。
导学案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过去的一年里,通过导学案的学习,我收获了许多,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也培养了对知识的探究精神和学习的兴趣。
首先,导学案的学习方式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交流。
在过去,我们通常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传授,在课堂上只需要听讲和记笔记。
而在导学案学习中,我需要自主地阅读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并和同学们进行讨论和交流。
这种互动和合作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的效果,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其次,导学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过去,我们通常只需要记住教科书上的知识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而在导学案学习中,我需要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查阅资料、实践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
这些过程让我学会了思考和质疑,培养了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面对一个困难的问题时,我不再轻易地放弃,而是学会寻求解决办法和思考问题的各个方面。
导学案的学习也让我对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过去,我通常只是追求高分和应付考试,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逐渐丧失。
而通过导学案的学习,我明白了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开始主动地探究和学习,对于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在导学案的学习过程中,我充分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快乐。
在过去,学习通常是一种枯燥和乏味的任务,而在导学案学习中,我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和内容,让学习变得有趣和有意义。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探索,解决了一个个问题,我感到了成就和满足。
对导学案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对导学案的一些思考和看法导学案是近年来很叫好的一种教学设计案,我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概述一下对导学案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一、导学案并非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是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教学的第一环节即教师教学设计环节的具体落实和体现。
二、导学案从具体要求方面来看,确实与教师以往的教案有所不同。
以往的“教案”单方面侧重于教师的“教”的设计,无论是其名称还是其实质都不太科学,不太符合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的教学实质。
虽然有经验的教师在教案的设计中也能够注意到“导”的因素,但一般都不会把“导”自觉地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而更多地是考虑教学程序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准确性、教的方法的恰当性。
而导学案则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同时考虑“导”和“学”的因素,它更侧重“导”的因素,它着眼于学生的“学”,侧重于引导学生去学的方法的考虑,无论是从其名称还是从其实质方面来看都更全面,更切合教学的实质。
三、导学案与以往的教案虽不完全相同,但又具有好多相同的要求。
如都要求有明确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都要求教学程序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准确性,教学方法的恰当性、多样性、生动性,教学效果的高效性等。
四、导学案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教师主导,学生主学的原则。
即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侧重于引导学生去学的方法的考虑。
(二)因材施法、因科因课施法的原则。
即导的方法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而定,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导学方法,还要注意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的特点设计出相适合的具有学科和课程特色的导学方法。
(三)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的原则。
科学的学习习惯如预习习惯、思考习惯、动手习惯、合作探究习惯、识记习惯等。
(四)实效性、高效性原则。
五、导学案的“导”应包括导内容、导兴趣、导过程、导方法、导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内容。
六、完整的导学案应包括预习指导案、课堂导学案和引导复习案这密切相关的三部分。
关于导学案的几点思考
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水平,设计不 同层次的目标,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 性化需求。
学生中心
学生主体
导学案应以学生为中心,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 性。
个性化教学
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和 需求,设计个性化的导学 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 展需求。
自主学习
导学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 主动探究、思考和解决问 题。
导学案的反思与改进
反思导学案的效果
效果评估
01
对导学案在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方面的作用进行评估,分析其优
缺点。
适用性
02
考虑导学案是否适用于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以及是否满足不
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反馈机制
03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收集教师、学生和家长对导学案的意见
和建议。
改进导学案的设计
内容优化
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需求,对导学案的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
自己的学习状况和不足之处。
反馈指导
导学案应提供具体的反馈意见和 建议,指导学生如何改进自己的
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激励促进
导学案应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方式 ,肯定学生的进步和成绩,以促 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03
导学案的实施策略
课前预习
提前发放导学案
在课前提前将导学案发放给学生,以便学生有足 够的时间进行预习。
结构调整
完善导学案的结构,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逻辑和认知规律。
个性化定制
提供一定程度的个性化定制选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 趣。
提升导学案的实效性
1 2
强化实践环节
增加导学案中的实践性和互动性内容,提高学生 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2024年“学案导学”的心得体会
2024年“学案导学”的心得体会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也在不断探索创新。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2024年全国范围内推行的新教育项目——“学案导学”。
在这项全新的教育模式中,学案被运用成为学生学习的桥梁和导学的工具。
通过这一年的实践和研究,我积累了许多心得体会。
一、学案导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学案导学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学习,即学生通过学案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学案导学则相反,学案中的问题和任务需要学生自行思考和解决。
通过对学案的探究,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的效果。
学案导学还强调了学生的合作学习。
学案导学不仅仅是针对个体学生进行的,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交流和分享,不仅可以互相促进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学案导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案导学的核心是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需要自己完成学习任务,自己思考解决问题。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制定学习计划,按照计划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学会了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
他们学会了制定目标、计划时间和控制进度,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有益的。
三、学案导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学习往往需要学生去理解和掌握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知识。
而学案导学能够通过问题和任务的设置,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感受到了知识的魅力,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学案导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学案中的问题往往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这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对学习更加有了信心和兴趣。
四、学案导学促进了教师的转变学案导学的推行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转变为引导和指导学生的角色。
导学案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导学案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导学案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中。
导学案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令人期待,它有望在提高教学质量、个性化辅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将分析导学案的发展趋势,并展望其未来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导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而编制的一种辅导材料。
它一般包含学习目标、任务要求、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内容,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学习内容,掌握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纸质导学案逐渐被电子导学案所替代。
电子导学案具有多媒体展示、交互性强、呈现方式多样等特点,能够提供更为丰富、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使学习过程更加灵活和自主。
导学案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导学案的智能化提供了基础条件。
智能化导学案可以通过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水平进行个性化推荐和优化,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智能化导学案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为教师提供教学指导和反馈,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二是开放性教学资源的整合。
随着线上教育资源的丰富和普及,未来的导学案有望整合各种开放性的教学资源,例如在线课程、教学视频、学习平台等,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提供更加便捷和多元的学习方式。
三是个性化学习的重视。
导学案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未来的导学案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路径,帮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是协同学习与互动环境的构建。
导学案的发展离不开协同学习与互动环境的支持。
未来的导学案将更加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促进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同时,支持导学案的在线协同编辑工具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以方便教师和学生进行合作编辑和共享导学案。
综上所述,导学案的发展趋势不仅体现在工具的智能化和个性化,也涉及到教学资源的整合、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互动环境的构建等方面。
初中语文导学案的认识与思考
3.导学案“预设”过多
导学案“预设”过多,没能给“生 成”留下足够的空间,实际上还是教师 对学生进行隐性的控制。
我们目前编写的导学案,大多把课 堂教学的环节详尽地出示在导学案上, 致使导学案的内容很多,满篇全是问题。 学生自然会手忙脚乱,一心跟着老师的 教学思路走,不会(主要是没有时间) “三心二意”地去深入思考,质疑文本。
1.导
“导”就是指导、引导,导学案就像 旅行用的路线图、汽车的方向盘、古时 航海的指南针一样,学生从“入口”进 入,循着“导”的标志牌,经过自己、 同伴、老师的共同努力,可以自己找到 最后的“出口”,完成课前的基本预习, 以便带着成就、带着展示的欲望初中语文导学案的认识与思考
《中国教师报》编辑部主任李炳亭撰文《课 改从“第一代”走向“第三代”的8个标志 》提 出课改“代际论”,把课堂教学改革划分为三代:
第一代:改变课堂结构 第二代:改变教学关系 第三代:改变教学意义,每一代都具有典型的 内在特征和外在表象。
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观点:
(1)导学案的出现,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标志, 它引导课堂教学从“教中心”向“学中心”过渡。拥 有导学案是取消导学案的基础,导学案充其量是学生 学习过程的指路标,是在学生缺少学习能力、学习愿 望、学习需求时提供样板。
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 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一边对练习中出现的 问题应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
学
案
“学”:首先明确老师是为谁设计导学案。 不是为了老师讲的方便,而是为了学生 学的方便。不为讲,只为学是根本的要 求。所以,导学案到处是“梯子”、 “垫子”和“桥梁”。
我国学案导学发展现状与思考
我国学案导学发展现状与思考作者:温建美来源:《学园》2013年第10期【摘要】本文主要是对学案文献进行整理与分析,总结学案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改进学案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学案课程改革内容分析法【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0-0060-02一引言学案导学产生于一线教师的实践。
2000年前后,一些高中毕业班教师为了提高高考复习的效率,自发编制了学案。
2003年实施新课程改革后,因学案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新课程倡导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理念相一致,从而逐渐为更多的教师所接受。
目前,学案导学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教育的区域特点、学科特点、课型特点、学生个体差异性等方面均存在不同,以及学案导学理论研究的不完善,导致学案导学操作不当,往往遇到两难的局面:一方面,教师若引导过度,学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另一方面,教师若引导不到位,学生的探究活动又会杂乱无章,盲目无序,从而无法完成学习任务。
为此,本文对学案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目前国内学案导学的发展情况,总结学案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改进学案导学提出一些建议。
二研究样本与方法1.研究样本本文先对中国知网中2002年~2012年的文献进行整理,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以“学案导学”为主题词搜索到文章272篇,其中核心期刊39篇,筛选掉研究对象不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期刊6篇,共33篇;在优秀硕博论文中以“学案导学”为主题词搜索到文章477篇,剔除非基础教育的学位论文后,共28篇。
最后,对符合条件的33篇期刊论文和28篇学位论文分析整理。
2.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主要以各种文献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
早期的内容分析法源于社会科学借用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历史文献内容的量化分析。
内容分析法将非定量的文献材料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并依据这些数据对文献内容做出定量分析,做出关于事实的判断和推论。
教育美文鉴赏-导学案的未来发展
导 学案 的 未 来 发展
导学案作 为学生 的学 习依托 ,让学生从课堂上接受教师 的讲解 ,始终处在被教师 支配状
态 下 ,走 向教 师 把 编 写好 的 导 学 案 发给 学 生 ,让 学 生 按 照 导 学 案 的路 线 图 自学 , 自己寻 找 解 决 问题 的方 法 、步 骤 并 填 写 答 案 的状 态 。
当导学案能够真正做到没有约 束、没有障碍、 以人为本 、丰富多彩时 ,可 以说,导学案 是 “ 有 ”的,同时也是 “ 无 ”的,“ 有 ”与 ‘ ‘ 无 ”真正做到 了和谐统一 。
摘自 《 中国教 师报 》
就可 以作为导学案来使用 。至 学 生该 学什 么、学多少 、如何学这些 问题 ,可 以让学生 自己做
主 ,让 学 生 自己找 寻 适 合 自 己的 方 式 , 从 而最 大 化 地 帮助 他 们 挖 掘 潜 力 、激 发 兴趣 。 对 不 同性 格 、不 同基 础 、不 同素 养 的! 学生 ,本 就 不 应 该采 用 统 一 。 的 教 学方 法 ,更 不应 该 让他 们 按 照 同样 的 路 线 图 完 成 同 样 的 任 务 。 否 则 , 何谈 分 层 教 学 、 囚材 施 教 呢 ?
纸质 导学案 ,加入声音 、图像 、动画等元素,让导学案更充实 、更灵动 ;有的学校将 导学案 “ 瘦
身 ”为导学单 、 导学纲要等 ,给 学生更多的 白主学 习空 间和权力 ;还有 的学校甚 不再局 限于 导学案 的文字呈现方式,而是通 过教师的 口头表述和 L 个关键词来实现导学案的功用。 第三代课堂教学改革的主 旨存于无I 5 艮 放 大学生的 自主学习,随之而来 的是 “ 导”与 “ 学” 关系 的改变 。从第 一代课 堂教学改革的 “ 先学后教 ”到第 , … 代课堂教学 改革 的 “ 学 生丰体 、教
关于导学案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导学案的思考与实践符正金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怎样编制和使用导学案成了老师们思索的问题。
一、从“教案”到“导学案”的变迁本次新课程改革之前,人们只知道教案,顾名思义就是教师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以老师为中心设计的,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被广泛认同,老师开始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教学方案——学案,解决学生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
但是这样的方案又难以有效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有很多人又开始主张“教学案一体化”的设计思路,导学案应运而生,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普遍喜爱。
导学案要解决导什么,怎么导的问题。
所谓“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指导思想是:从关注学生发展需求和知识建构出发,以导学案为载体,创设建构性学习情景,让学生亲历探究活动和体验思维的过程,实现教材知识结构、课堂教学结构、学生经验结构的有效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要素结构和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二、导学案“导”什么不管使用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模式,都必须是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能在实际教学中取得显著的成绩,才会有生命力。
实行课堂教学改革,上要与新课程理念相符,下要符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这中间老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核心内容。
导学案的质量是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导学案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之间的中介,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1、引导学生看书初中学生应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是以往老师包办的较多,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弱,习惯于接受式的学习。
使用学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2、引导学生听课通过对于导学案的预习,学生初步了解了学习的内容。
关于“导学案”的一些理性思考
关于“导学案”的一些理性思考一、导学案的概念及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更新与调整。
在这个过程中,导学案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工具得到了广泛应用。
导学案可以简单理解为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制定的一份课前教学准备材料。
导学案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导学案的产生与发展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
一方面,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希望能够自主学习和探究,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
另一方面,社会对于素质教育的需求日益提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导学案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满足这些需求。
二、导学案的优点1. 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导学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前准备工作,通过预习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这种参与度的提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导学案中通常会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活动和问题,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种自主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3. 提高学习效果:导学案通过明确学习目标和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同时,有效的导学案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框架结构,提高学习效果。
在知识吸收方面,导学案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4. 引导学生思辨和创新:导学案设计中通常会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和创新思维。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三、导学案的设计与运用1. 设计原则:导学案的设计应符合学科要求和教学目标,包括标明学习目标、提供相关知识资源、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等。
同时,导学案的设计还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2. 教师角色:导学案的设计应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
2024年导学案学习心得体会
2024年导学案学习心得体会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导学案的使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导学案是一种由教师设计的学习辅助工具,它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深入地学习,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它的好处和必要性,下面我将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体验,总结一下我对导学案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首先,导学案能够帮助我主动学习。
在过去的学习中,我往往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只是在老师的讲解和教材的指导下完成任务。
而有了导学案的引导,我能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深入了解知识。
导学案中的问题和任务,让我不仅仅是简单地接受知识,而是能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数学的导学案中,老师会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要求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通过这样的训练,我逐渐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不再依赖老师的讲解,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来获得知识。
其次,导学案能够帮助我拓宽视野。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只是局限在教材上,而通过导学案,我能够了解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导学案中会引导我们阅读相关的文章、资料,观看相关的视频等,这些都能让我对所学的知识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例如,在学习语文的导学案中,老师会给出一些名人书信、散文等文本,要求我们进行阅读和分析。
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了解到了很多名人的思想和观点,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同时,导学案还会引导我们进行课外阅读,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通过这些扩展性的学习,我的知识面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拓宽。
另外,导学案能够培养我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在导学案中,老师会给出一些学习任务和要求,这让我养成了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
同时,通过导学案的学习,我也学会了合理规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导学案还会引导我们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
例如,在学习英语的导学案中,老师会给出一些背诵、听写的任务,通过这样的练习,我掌握了一些提升英语听说能力的方法。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训练,我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最后,导学案能够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实施“学案导学”的认识和思考
案例分析:成功与不足之处
成功之处
该校在实施“学案导学”过程中,注重 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 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该校还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通 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案,引导学生逐步 掌握知识要点和解题方法。
VS
不足之处
该校在实施“学案导学”过程中,也存在 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学生在课前预 习环节中缺乏自主性,需要教师加强引导 和督促;部分教师在制定学案时缺乏针对 性,需要加强对教材和学生的了解和分析 。
不佳。
对策建议:加强培训、完善制度等
加强培训
针对学生基础薄弱和教师能力不足的问题,可以加强相关培训。例如,可以组织定期的 学科知识培训,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同时,也可以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
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完善制度
为了更好地实施“学案导学”,可以完善相关制度。例如,可以制定更加明确的教学目 标和评价标准,以便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督机
提高教学质量
“学案导学”模式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 量。未来,该模式将更加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 科学的教学设计和精细的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不 断提高。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背景介绍
某校在实施“学案导学”过程中,注重从实际出发,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和教学需求,积极 探索适合本校的“学案导学”模式。
实践过程
该校在实施“学案导学”过程中,注重课前预习、课中导学、课后巩固等环节,通过制定 科学合理的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实践成果
该校在实施“学案导学”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2024年导学案设计心得体会
2024年导学案设计心得体会导学案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目标,设计出一种结构化的教学方案,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导学案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在我设计的导学案中,结合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以下是我在2024年导学案设计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发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导学案设计的关键。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往往呈现出被动学习的状态。
因此,我在设计导学案时,着重考虑了学生的参与感和兴趣点。
我通过设置问题、引入故事,使用多媒体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
通过这种方式,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也更加深入。
其次,我注意到导学案设计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需求。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实际应用理解不深,往往只停留在知识的表面。
因此,在设计导学案时,我强调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需求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点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理解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这种方式,我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入和全面,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另外,我深刻认识到导学案设计需要兼顾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的培养。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学科能力培养。
因此,在设计导学案时,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如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表达的能力等。
我通过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探究性的任务,培养学生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我发现学生的学科能力明显提高,能够更好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我意识到导学案设计需要注重个性化教学。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往往只满足于一种教学方式。
因此,在设计导学案时,我尽可能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对导学案的认识和思考
对导学案的认识和思考摘要:在实行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笔者曾陷入了误区,导致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降低。
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笔者对导学案模式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和思考。
本文就是对此的阐述。
关键词:导学案;认识;思考作者简介:李春侠,任教于西安交通大学阳光中学。
自2010年本校实行导学案教学模式以来,全校教职工都在齐心协力摸索制作和使用导学案这一新型教学模式。
到目前为止,由于实践时间较短,大部分教师使用还不够熟练,但在这一过程中都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笔者在刚使用导学案时也陷入了误区之中,为了同时完成导学案内容和课本的教学任务,造成了学生仅走马观花地学了一遍,使得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放不开手脚,学生自主探究部分仅流于形式,常常使得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无法有效达成,导致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降低,为此也曾使笔者对导学案这一模式产生过怀疑和不解。
通过认真的思考和反思,笔者马上做出了调整,深刻地理解导学案的宗旨,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让笔者对导学案模式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一、什么是导学案导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领导为引导,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一改过去教师单纯讲解、学生被动听讲的“满堂灌”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在认真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导学案的要求完成各项内容。
二、怎样设计和使用导学案(一)设计导学案导学案的设计思路是“先学后教,以学为中心”,所以在编写制作过程中,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的认识角度出发去设计内容,且紧紧围绕课本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在问题设计上尽可能做到有层次性、梯度性,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步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且容量适中。
笔者个人认为导学案的编写应根据以下几点要求:1.应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
2.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
3.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
对导学案的认识与思考
对导学案的认识与思考(导学案讲座一之1)编者按:本人对“导学案讲座”分为四个系列:一导学案综述,二数学导学案,三高中数学导学案,四初中数学导学案。
对每个系列分为若干个专题,每个专题分为几个版块。
本文《对导学案的认识与思考(导学案讲座系列一之专题1)》分为两个版块:一是对导学案的认识;二是关于导学案的一些理性思考。
致谢各位原作者和诸位读者。
版块一:对导学案的认识一、什么是导学案导学案作为高效课堂体系的主要支撑点之一,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或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体或者个人研究设计并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
导学案是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和综合性评价于一体的导学性文本,被形象地比喻为高效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
导学案不是教案,也不单是学案,更不是教辅书、习题集等传统意义上的教辅资料。
在导学案的长期编制、使用实践中,对导学案编制的基本原则、要求、规范、编写过程、使用方式等都形成了较完备的操作系统。
1、导学案的定义⑪导学案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
⑫导学案包括:①学习目标、②学习重点、③学习难点、④自主预习、⑤合作探究、⑥教师精点、⑦自主测评、⑧学习反思、⑨拓展延伸等环节。
2、导学案的设计⑪导学案设计遵循主体性、目标性、导学性、合作性、探究性、情境性、层次性、实用性、规范性、创新性原则。
⑫通常导学案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①学情调查、②学习目标、③知识链接、④学习内容选择、⑤重难点预设、⑥学习策略与学法选择、⑦教与学的评价、⑧整理学案、⑨达标测评、⑩教与学的反思等。
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导学案在某些要素上应有所侧重。
3、导学案的编写⑪导学案的编写要充分发挥学科组的集体智慧.①一份导学案具体流程为:ⅰ主备人自主备课(主备);ⅱ备课组集体备课并由主备人修改(集备),包科领导签字印刷、上课教师补充(自备);ⅲ课后修订。
导学案的兴起
导学案的兴起一、导学案简介导学案,是指由教师精心设计的学习指导材料,通常包括学习目标、知识要点、学习任务、自主思考问题等内容。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导学案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兴起并得到广泛应用。
二、导学案的优势1. 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通过明确学习任务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导学案明确了学习目标和重点,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
3. 促进师生互动导学案可以作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通过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和疑惑,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4. 增强课堂实效性通过预习、复习和拓展等环节,导学案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导学案的设计原则1. 简明扼要导学案内容要简明扼要,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有效学习。
2. 灵活多样导学案设计应灵活多样,结合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和风格。
3. 导学与自主相结合导学案旨在引导学生独立学习,教师应注重引导而非灌输,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探索和实践。
四、导学案的实施方法1. 独立预习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要求,独立进行预习,整理思路,提前了解课程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 课堂讨论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之间开展课堂讨论,促进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3. 课后反思学生应根据导学案的学习内容,进行课后反思和总结,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巩固知识点。
五、导学案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课堂教学理念的更新,导学案将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通过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师生之间的互联互通,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学习指导。
总结:导学案的兴起,有利于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案的认识与思考之八:导学案发展趋势导学案的认识与思考之八:导学案发展趋势本文分为四个版块:一是学案导学断想二是“导学案”与“先学后教”异化现象及其问题诊断三是导学案,用是为了不用四是取消导学案板块一:学案导学断想“自主探究,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是实质,“导学”是目的,“学案”是手段,是凭借。
老师通过为学生设计一定的学习方案,实现“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的转变,老师由台前走向了幕后,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探究。
学案导学与其说是一种模式,不如说是一种理念:以学为本,以生为本。
从某种意义上说,导学的理念要重于导学的形式。
教材年年变,如果观念不变,新教材一样上成旧教材。
学案人人搞,如果不具备“生本”“学本”的理念,导学学案的推进也只能是新瓶装旧酒。
学案导学呼唤课堂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的革命。
“上帝创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
”课程,在动态中创生,学案导学中,师生双方都是课程资源的生成者。
学案不是固定不变的程式,对同一篇文章的品读,每个学生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体验。
应让学生在相互质疑问难的过程中,对课文进行二度创造。
应让学案在师生的互动中不断生成。
“我不是你的教师,只是你的同伴而已。
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
”学案导学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者,而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教师即促进者,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变。
当然,教师成为促进者也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一个不断的生成过程。
“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
”学案导学呼唤教学实施程序的最优化,这种优化应当是学科教学规律和导学理念的最佳结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案导学,一定要注意学案使用过程中的提前量。
学生通过学案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好了。
老师们不必事事亲为,以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
“你是谁?为了谁?”老师们应当经常这样反躬自问:你是老师,是否做到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就群体而言,我们需要通过碰撞和交流,才能达成共识;就个体来说,我们需要通过反思和总结,才能达成内在的一致。
集体备课能集中个人备课的优势,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学生要合作,教师更需合作。
学习立业,学习立人,学案导学,需要老师们经常不断地进行学习。
学习,是一个老师与时俱进、永褒创新的不竭源泉。
“名字有什么相干?我们叫作玫瑰的,即使叫别的名字,也是一样的芬芳!”学案导学,不也是这样吗?教育这片希望的田野呼唤着更多芬芳的创造,愿我们为此共同努力!版块二:“导学案”与“先学后教”异化现象及其问题诊断原作者:孔凡哲当前,广大一线教师经历了十多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不仅已自我觉醒、焕发改革热情,而且已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之中。
然而,课堂教学究竟如何改革,才能更好地实现优质与高效?这既是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盲点问题。
及时化解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热点与盲点问题,纠偏矫正才能深化改革。
一、背景:来自真实课堂实践的信息不久前,笔者应邀参加东北某省的课堂教学研讨会。
来自全省各地的小学和中学教师现场展示的原汁原味的课堂教学使笔者获益颇丰,而感触最深的是“导学案”与“先学后教”的几节展示课。
作为大会的评课人员,笔者不便过多“抨击”一线教师的尝试与摸索,而是从如何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有效发挥教师的点拨与引导作用、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等方面,作出“七分表扬、三分建议”式的点评。
然而,其中严重的异化现象还是让笔者许久不能忘怀——笔者反复劝慰自己,也许这只是个案吧。
随后的三周内,笔者分别应改革开放样板城市的南方某市和地处西南的某省会城市之邀,参加当地的核心城区的教研活动,当大家聊起课堂教学改革新变化时,两地的许多朋友(一线教师)几乎无一例外地谈论当地风行的“导学案”与“先学后教”,从他们激烈的言语中可以获知,他们的课堂也出现与东北某省几乎一样的异化现象。
带着自己的疑惑,笔者向全国许多省份的朋友发出电子邮件进行调查,得到的信息大致相仿——这些被异化的“导学案”与“先学后教”现象,不仅广泛存在于各地许多城、镇的中小学校,也普遍存在于农村的中小学校。
二、问题:异化的“导学案”与“先学后教”当前的“导学案”与“先学后教”异化现象,有诸多表现形式,其中,以下四种形式最具代表性和普遍性。
第一,探究、合作和问题驱动等必要的课堂活动,被“放羊”式的学生自我辨析题和巩固题所取代,学生的理解性掌握被弱化甚至省略。
第二,滥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新知学习被“速成”,新授课变成复习巩固课。
强化训练变成学习新知的几乎唯一的渠道。
第三,“导学案”变成贯穿课堂始终的当堂检测和层层加大难度的系列练习,“导学”的功能退化为“强化”功能。
第四,“导学案”替代教科书,教科书资源被搁置。
三、问题诊断:误读基本理念、简化多个关系所致深究上述异化现象,反思当下火爆的“导学案”与“先学后教”,值得肯定的是一线教师投入改革、积极尝试的热情,然而,上述“导学案”与“先学后教”异化现象所反映出的根本问题不容忽视,其核心在于实践者对于“学生发展观”与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以及课程资源开发和有效利用策略的误读所致。
(一)误读“学生发展观”毋庸置疑,从以往的“教师中心”课堂观发展为“学生中心”的课堂观,这是历史的进步,值得庆贺。
它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事实上,学生发展观是“学生全面发展观”的简称,其含义十分丰富。
首先,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在知识技能上的发展,而且也包含在过程方法、情感态度诸方面的发展,同时还包括学生人格上的健全发展。
其次,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班内少数优秀学生的发展,更包含班内各类学生的健全发展。
第三,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包括当前的发展,更包括未来发展的可能。
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解,除了直面“发展”的内涵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正确理解学生的差异,尤其是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和不同学生群体之间的差异。
(二)误读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关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20 世纪50 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一直未停止过争论。
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后,以学促教、以学定教的观点深入人心。
然而,矫枉往往容易过正——从“教师中心”发展为学生“放羊”,导致学生两极分化愈加严重。
这种现象的症结主要在于,误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忽视弱势群体学生的实际需要。
当然,这种现象在2001 年9 月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久就曾出现过,即从以往的“满堂灌”到“满地是青草,爱吃多少吃多少”的“放羊”现象。
尽管2011 年版的各科课程标准大多明确阐述了“要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的相关要求,但现实仍是“涛声依旧”、极端化倾向严重。
实际上,课堂教学是在同一场合、同一地点几乎同时发生的两件活动的复合体——“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两者就像“麻花”或DNA的双螺旋一样,交织在一起:对于“教”的活动来说,教师自然是主体,是责任人;而对于“学”的活动来说,学生自然是主体。
但是,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为了让学生真正学会和会学。
毕竟,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
教师的教只有紧紧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朝向既定的课堂教学目标,全体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积极的、深层次的学科思考,才能真正实施课堂教学。
(三)误读学生的学习规律在“导学案”与“先学后教”的异化现象中,所谓“学生当堂掌握”,就是“当堂大题量训练”。
对此持肯定态度的观点认为,“掌握=会做题”,将理解性掌握简化为机械的强化训练。
这其中固然有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子在作怪,似乎是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然而,根本缘由还在于,错误理解“杜郎口经验”与“洋思经验”,使得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作用没有得以有效发挥。
正如山东省聊城市荏平县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所介绍的,杜郎口中学课堂自主学习的三个特点在于“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而自主学习的三大模块分别是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的六环节包括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在杜郎口中学“10 +35”课堂教学的时间模式中,教师10 分钟的精讲时间与学生35 分钟的自主时间,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的课堂时间结构。
然而,在异化现象中,“导学案”变成了当堂检测的系列练习,对于课前没有系统学习过教学内容的学生而言,他们只能在课堂的自评中遭遇一次次的失败。
其中,教师的“精讲”仅仅是对于核心概念的“蜻蜓点水”,几乎是课本上已有显性内容的重复(而在“杜郎口经验”中,这些显性内容恰恰需要学生的自学而不是教师的讲解),而概念形成过程的要害、新原理和新法则产生的关键、新思想方法运用的范围以及疑点、难点、焦点等等,这些亟需教师点拨和引导之处,恰恰被忽略掉、被轻描淡写。
在笔者看来,这类异化现象的产生原因,一方面在于误读“杜郎口经验”所致,课堂教学仅仅具有“杜郎口经验”的“形”而没有其“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亦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仍然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催化剂”、是“蒸馒头时的酵母菌”;另一方面的原因则在于,对于学生学习规律认识的片面和陈旧所致,即总认为新概念、新技能、新原理等的学习,仅仅是知识、技能的获得,而获得的标志就是会运用这些新概念、新技能、新原理等解题。
于是,只要将新概念、新原理“背”下来,新技能的程序会“背”、会用就可以了,而这些新知的形成过程及其所蕴含的重要思想、方法与思维方式以及学生经历这些过程而获得的活动经验、所形成的情感态度等等内容,都是可以省略的。
(四)滥用(篡改)新授课的课型滥用(篡改)新授课的课型这种现象片面强调机械训练和简单重复的强化训练,从表面上看,似乎迅速、有效,然而,学生并没有达到理解性掌握,不能将新知真正内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导致对新知的不求甚解或只理解只言片语。
其结果是新授课变成复习巩固课,新知(新概念、新公式、新原理等等)的学习被“速成”、被弱化到极致,新知学习的过程变成可有可无的课堂环节。
“先学后教”是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
正如许多同仁所分析的,“先学后教”不是“不教”,而是教的“目的”和教的方式有别于学,重在学前引导、学中辅导、学后督导。
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中,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
在笔者看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首先比较适合一些特定的课堂教学内容,即那些学生自学的难度不大,往往不涉及精深的、过于抽象的概念和原理等内容。
这与20 世纪中后期卢仲衡先生倡导的自学辅导法适用的范围大致相当。
尤其是对于诸如数学中的技能性的学习内容、规定性的概念(比如,外延式定义的数学概念)等比较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