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公园规划设计

合集下载

城市公园防灾避险方案

城市公园防灾避险方案

城市公园防灾避险方案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和休闲娱乐场所,一方面是城市居民的活动场所,另一方面也是城市气候调节的重要因素。

然而,由于城市的灾害风险日益增加,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防灾避险方案,以保障公园内的人员和设施安全。

首先,要加强公园内的防灾设施建设。

公园应配备灾害预警系统,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多方面的预警设备。

预警系统应覆盖整个公园,并能及时发出警示,提醒公园内的人员采取应对措施。

此外,公园内还应设置报警器、灭火器等基本的防灾设施,以便在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时进行及时报警和灭火。

其次,要进行灾害风险评估,对公园内的潜在灾害隐患进行全面排查。

比如,对公园内的建筑物、景观设施、游乐设备等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公园内的道路、桥梁、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也需要经常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通过灾害风险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公园内的潜在安全隐患,降低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另外,要加强人员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培训。

公园管理部门可以定期开展防灾及安全教育培训,向公园内的游客介绍常见灾害的预防和自救知识,提升游客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此外,公园管理部门还可以组织模拟演练,让游客了解和熟悉应急逃生通道和设施的使用方法,提高其应对灾害的能力。

最后,要加强公园的绿化建设和生态保护。

绿化是城市公园的重要特色,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和生态修复,可以减少洪涝、滑坡等灾害的风险。

在公园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自然因素,如山体、河流等,避免在潜在灾害危险区域进行建设。

此外,公园管理部门还应加强对公园内的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综上所述,城市公园的防灾避险方案包括加强防灾设施建设,进行灾害风险评估,提升人员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以及加强绿化建设和生态保护。

只有全面考虑公园内的安全因素,做好灾害防范和应对措施,才能够保障公园内的人员和设施的安全,让公园成为城市居民的安全避难所。

城市绿地防灾避灾方案

城市绿地防灾避灾方案

城市绿地防灾避灾方案城市绿地防灾避灾方案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面积逐渐扩大,建设密度增加,城市绿地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绿地不仅能提供自然景观、生态系统服务,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灾害风险、提升城市的抵御能力。

下面,我将提出一些城市绿地防灾避灾的方案。

首先,建设泄洪空间。

城市常常由于排水系统设计不足而出现内涝现象,这是灾害风险的一种。

为了减轻排水压力,可以在城市规划中合理设置绿地,将其作为泄洪的空间,以减少雨水径流的压力。

例如,在城市低洼地区或河流两侧,可以建设自然湿地或人工湖泊,作为临时储备洪水的空间,降低洪峰水位,避免洪水泛滥。

其次,构建植被护坡。

城市山体或河岸的护坡是防止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关键。

通过植被护坡,可以增加土壤的稳定性,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洪水冲击力。

因此,在城市绿地规划中,应该优先考虑设置植被护坡,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灾害预防措施。

再次,推进城市屋顶绿化。

屋顶绿化是一种创新的城市绿地形式,可以有效减少城市气温上升,改善热岛效应。

此外,屋顶绿化还可以吸收雨水,减少径流,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对于防止城市内涝、减轻洪峰压力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城市规划者应该鼓励、推动屋顶绿化的普及和发展。

最后,加强公园与绿地的建设。

公园和绿地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锻炼身心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城市防灾避灾的关键区域。

公园和绿地的植被可以降低风速、吸收水分,起到减轻风灾和洪灾冲击的作用。

此外,公园还可以为居民提供避难场所,在突发灾害发生时提供安全保障。

因此,加强公园和绿地的建设,提供更多的绿化空间,是城市防灾避灾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城市绿地在防灾避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绿地,可以减轻城市灾害风险,提升城市的抵御能力。

因此,在城市发展中,应注重绿地的保护与建设,将绿色生态理念贯穿于城市化进程中,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安全提供保障。

城市防灾型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城市防灾型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防灾设 施 是 防 灾 功 能 的 基 础 与 保 障 。包 括 情 报设 施 ( 时 广 播 设 备 、 信 设 备 和标 志 、 报 设 灾 通 情 备 ) 水 设施 ( 、 抗灾 贮水 槽 、 时 用水 井 、 水 设备 以 灾 散 及水 池 、 流 等 ) 能 源 与 照 明设 施 ( 种 备 用 电源 水 、 各 与太 阳 能 照 明设 备 ) 防 灾 树 林 等 植 被 、 后 用 厕 、 灾 所 、 灾物 资储 备 仓 库 ( 救 内存 确 保 居 民基 本 生 活条 件 的紧急救 灾物 资 ) 以及 公 园 内 的道 路 与广 场 ( , 包
成为孤儿 , 直接 经济损失达 5 .8亿 元。19 44 9 5年
1月 1 日 日本 阪神 . 路 7 2级 大 地 震 , 成 经 7 淡 . 造
济损失竟高达 1 0 0亿美元… 。无数惨痛的教训 0
表明 , 经济 增 长必 须 与 生 态环 境 保 护 、 代 灾 害 防 现 御等 相 关 工 作 协 调 推 进 , 是 城 市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这
必要 条 件 。 由于 城 市 灾 害具 有 起 因 复 杂 、 发 性 突
1 防灾型公园的防灾机能和防灾设施
1 1 防灾功 能 .
强 、 以预 知 的特 点 , 何 城 市 都 必 须 增 强 应 付 突 难 任 发事 故 的安 全 保 障 能 力 , 须 构 建 科 学 、 效 、 必 有 完 善 的应 急避 险 场 所 体 系 。公 园 绿地 具 有 开 敞 的 空 间, 当城 市 灾 害 ( 地震 、 灾 、 疫 等 ) 生 时 , 如 火 瘟 发 公
成重 大 经 济 损 失 , 如 17 例 9 6年 7 月 2 日 0 8 3时 4 2分 发 生在 中 国唐 山 的 里 氏 7 8级 大 地 震 , 时 . 震

城市防灾公园规划建设论文

城市防灾公园规划建设论文

浅谈城市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摘要:城市防灾公园是重要的避难场所,其具有供居民避难以及确保避难人员基本生活条件、防灾减灾、情报收集与传递、医疗与救护、运输基地等功能。

规划建设防灾公园可以提高城市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本文以南宁市南湖公园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为实例,介绍了防灾公园的作用与功能,提出其规划时应注意的内容。

关键词:防灾公园、减灾功能、避难场所前言近年来我国频发发生的地震灾害让很多人意识到,公园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场所,也是灾难来临时保障安全的应急避难场所。

当灾难性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避难所设置得当与否,对居民安全避难、震后有效救援以及城市恢复重建都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防灾避险功能,提高城市综合防灾避险能力,国家建设部要求加快编制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

因此,强化城市公园绿地的防灾避难职能,已被国内不少城市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并给予了格外的关注。

1 防灾公园的定义及体系构成1.1 防灾公园的定义防灾公园是由于地震灾害引发市区发生火灾等次生灾害时,为了保护民众的生命财产、强化大城市地域等城市的防灾结构而建设的,起广域防灾据点、避难场地和避难道路作用的城市公园和缓冲绿地。

1.2 防灾公园的体系构成由避难通道紧密联系的中心防灾公园、固定防灾公园和紧急防灾公园形成防灾公园体系,通常主要依避难人员停留时间与需求来进行合理规划配置。

1.2.1 中心防灾公园具有中心避难疏散场所功能的城市公园——即面积在50公顷以上的大规模公园,为多个居住区的受灾市民服务,可用作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医疗抢救中心、抢险救灾部队的营地、外援人员休息地等。

主要是提供大面积的开放空间,作为安全生活的场所,提供灾后城市复建完成前进行避难生活所需的设施,也是当地避难人员获得情报信息的场所。

因此,必须拥有较完善的设施及可供庇护的场所。

1.2.2 固定防灾公园具有固定避震疏散场所功能的城市公园——即面积在10公顷以上的主要公园,用作灾害时人们较长时间避难和进行集中救援的重要场所。

城市安全空间设计研究:兼议城市防灾公园规划设计的指标配置

城市安全空间设计研究:兼议城市防灾公园规划设计的指标配置
基础 设施
操场
完 备的
主 空 场地 旷
要 1 C ~ 5 0 评 。0 C口 5 0 m2 00
二 路旁 使用的 地或大 化带 础设 完备 但 较大 酌未 空 型绿 基 施不 面积
容纳 人 数较 多
中 图 分 类 号 :X 1 32
文 献 标 识码 B
类 型
满足避 爽 人员在 相 应类 别场 所 内一定 时 间内的 生活 用水 消 防 用水需 要 ,基
“ 全 奥 运 目标 的 实 现 视 为 成 功 奥 运 安
估 差 人数
本满足 临 时供 电基 本生 活要 求 .需经 过较 长 时间的 设施 整治 才可 发挥 相应 避
灾 场所 的救 援功 能


基础 设施 完 备 交 通极 为方 便
> 米 8 1 5米

避灾 场所 进 出口处 道路 有效 净 宽能满 足 消防车 进入 为准 .并且满 足设 防烈 下道 路完 好或 轻微 破坏 场所 进 出口处 道路 有效 净 宽能 满足 顺畅 的交 通往 来 并且 满足 设 防烈度 下道 路完 好 或轻 微破 坏 保证 物 资的顺 利抵 达
会 的 标 志 。 国 内 外 事 故 与 灾 害 的现 状
避 灾
计 算 的避灾 人 数 确 定 6 7 8度下 避灾 场所 责任 区内所 需 避灾 人数
发 展 一 再 证 明 ,面 对 城 市 化 发 展 的 新 格 局 ,城 市 安 全 风 险 与 日俱 增 ,使 原 来 安 全 的 城 市 , 原 来 安 全 的 空 间 、 原 来 尚 宜 居 的 城 市 面 临 无 法 摆 脱 的 灾 变 及 隐患 。 在 国 内外 诸 届 安 全 城 市 及 安 全 社 区 评 价 中 ,愈 来 愈 多 的 共 识 是 没 有 安 全 何 谈 城 市 品 质 ,没 有 安 全 何 谈 城 市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2 0 0 7年 8 月 7 日 ~ 8日 , “ 美 灾 害 防 御 研 讨 会 “ 在 北 中 京 召 开 ,笔 者 的 大 会 论 文 是 “ 国 城 我

城市防灾型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城市防灾型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木材 工业研 究所 , 北京 109 ;. 国农 业部林 务局 林产 品实验 室 , 00 1 2 美 麦迪 逊57 62 9 ;3 国威 斯康星 州艾 里森 树木保 护 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罗 3 2—38 . 美 维
纳5 5 3 ∥林 业科学 . o 8 4 5. 1 9 1 3 9) 一2 o ,4 () 0 ~14 一 介 绍 弹 性 波层 析 成 像 技 术 应 用 于 活立 木 内部 缺 陷 检 测 的研 究 现
0 200 8 045 2 0・5 林 业 工 程 2 5
关键 词 :弹性 波层析 成像 技术 ;无损 检 测:活 立木 ;腐朽
0 2 04 8 80 0 2 20 ・55
传 感器的数量 与分布对应 力波检测原 木缺 陷效 果的影 I =E et o 1  ̄ f c f s
s n o u n t d pl a it b t n ts n e ul flg dee t e s rq a ty a a rd sr ui o e t g rs t o o f c i n n i on i s s
已成为 一项 不容 忽视 的艰 巨任务 .在 城 市各 类防 灾 系统 中 ,公 园 绿 地是 一种 既能 为城 市居 民提供 自然 游 憩空 间 、改 善城 市生 态环
境 , 同时又 能发 挥避 难疏 散 的重 要 作用场 所 . 以唐 山市 凤凰 山公 园扩绿 工程 设计 方 案 为例 ,说 明 公园 在规 划 设计 时 ,应 把 ” 灾 ” 防 理 念加 入到 常规 公 园的 设计 中. 其 中重 点研 究 防灾 设施 布置 、道
5 8
C ieeS ineAbtat C ieeE i o ) hn s ce c srcs( hn s dt n i

防灾公园的“平灾结合”规划设计思想

防灾公园的“平灾结合”规划设计思想

第29卷 第4期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129 No14 2007年11月J ourna l of Hebe i Polytechn ic Un i ver sity(Na tur a l Science Edition)Nov.2007文章编号:1674-0262(2007)04-0149-03防灾公园的“平灾结合”规划设计思想苏幼坡,初建宇(河北理工大学建工学院,河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河北唐山063009)关键词:防灾公园;平灾结合;游憩设施;防灾设施摘 要:城市公园游憩设施和防灾设施的“平灾结合”是防灾公园的重要设计思想,确保一个公园具有一般公园和防灾公园的双重功能。

探讨了避难所与公园广场、绿地,公园入口形态与外围形态,抗震减灾用水设施与水景设施,厕所,公园树木与防火树林带,广播设施、通信设施、发电设施、照明设施诸方面的“平灾结合”规划设计思想。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 “平灾结合”是规划设计防灾公园的基本原则[1]。

平时利用游憩设施供市民、游人观赏、休憩;灾时启用防灾设施,供市民避难。

游憩设施和防灾设施的和谐与整合是防灾公园的重要设计思想,通过和谐设计使一个公园具有一般城市公园和防灾公园的双重功能。

可以认为,防灾公园是增加了防灾功能的城市公园,或防灾公园是同时具有游憩功能和防灾功能的城市公园。

1 避难所与公园广场、绿地避难疏散场所特别是其中的固定避难所是防灾公园必备的防灾设施。

固定避难所是在园内广场、绿地上搭建避难空间设施(帐篷等),供避难者安全避难。

防灾公园必须实现避难所与公园广场、绿地的和谐设计。

平时是公园广场、绿地,灾时启动防灾设施,转化成避难所。

公园广场、绿地的防灾功能划分、避难所的布局、灾时向防灾公园的转化程序是和谐设计的要点。

防灾公园的规模是影响避难所与公园广场、绿地和谐设计的重要因素。

面积小于011公顷的防灾公园只能用作紧急避难所,其内不设避难空间设施;1公顷以上的用作固定避难所,是居民避难的主要场所;大于50公顷的用作中心固定避难所,其内设直升飞机坪、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医疗救治中心、救援部队营地、运输车辆基地等[2]。

城市公园绿地的防灾设计

城市公园绿地的防灾设计

【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 ; 防灾公 园; 防灾改造 ; 平灾结合 【 中图分类号 】 T U 9 8 6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 编号】 1 0 0 1 — 6 8 6 4 ( 2 0 1 3 ) 0 3 — 0 0 1 8 — 0 3
基于对应 急避难场所认 识 的不断提高 , 国内城市 逐渐开始重 视应 急 避难 场所 的建 设… 。国家 有关 的 法律法规也强调 要 建设城 市应 急避 难场所 , 如《 城乡
[ 5 ] 葛丹东. 中国村庄规划的体 系与模 式 一当今新农村建设 的战
参考 文 献
[ 1 ] 孙百 凯。 周 良君. 新农 村住宅建 筑及其 布局的规划探究 [ J ] . 中
国高新技术企业 , 2 0 0 9 , ( 1 4 ): 1 8 4—1 8 5 .
略与技术 [ M] . 南京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2 0 1 0 .
准等仍有待 完善 。文 中将结 合 古徐广 场 改建 为地震
应急避难场所的案例 , 分 析探讨 目前 我 国城市 普通 公 园的防灾规划设 计存在 的问题并 提 出相关 建议 , 以期 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提供 借鉴。
1 项 目背 景
古徐广场 整体地 势较 为平 缓 。北 部 为 大面 积草 坪, 宽 敞开阔 ; 东、 西部 为 自由型休 闲绿 地 , 植 物茂盛 ,
类避难空 间。 场地 周 围多 为多层行 政办公 区, 其 中北 部 紧靠新建县政府 办公楼 , 便于灾后救灾功能转化。
住宅 的规划布局 、 村镇公共 空间 的营造等几个 方面 进 行 了探讨 和研究 , 提 出了改 进建 议和具 体措施 , 可有
效提高寒地村镇 住宅的居住 热舒适度 。

城市公园在城市防灾减灾中的功能与规划策略

城市公园在城市防灾减灾中的功能与规划策略

城市公园在城市防灾减灾中的功能与规划策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城市防灾减灾成为各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可在城市防灾减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城市公园在城市防灾减灾中的功能,需要科学规划和有效的策略。

一、城市公园在防灾减灾中的功能1. 自然灾害缓冲功能城市公园的绿地可以缓冲降雨造成的洪水,并降低洪水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通过良好的地形设计和植被的选择,城市公园可以有效地吸收雨水,减少水流的速度和冲击力,从而减轻洪水造成的灾害。

2. 空气净化和调节功能城市公园内的植被可以吸收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同时,树木和植物还能够调节城市的气温和湿度,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为城市提供清新的空气环境。

3. 身心健康促进功能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居民进行休闲娱乐和体育锻炼的场所,有助于减轻居民的压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身体素质,使人们更具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城市公园在防灾减灾中的规划策略1. 多功能规划设计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应考虑多种功能,包括休闲娱乐、游憩健身、自然保护等,同时也应考虑到防灾减灾的需要。

规划时要兼顾各种植被的布局,高低起伏的地形设计,以形成自然的缓冲和吸收能力,确保公园在自然灾害来临时具备一定的防护能力。

2. 强化公园绿化城市公园的植被绿化是提升其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手段。

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并注重植物的密度和多样性,以增加植被的防风、防尘、防洪和固土保水功能。

3. 建立灾害应急设施在城市公园内建立灾害应急设施,如避难点、救援设备和紧急通道等,能够提供给受灾居民避险场所和便捷的疏散通道。

这不仅能够增大城市公园的防灾减灾能力,还能够提高城市居民的安全感。

4. 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城市公园应当开展针对自然灾害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

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系统规划分析

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系统规划分析

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系统规划分析概述: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系统规划是在城市规划中,针对城市内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的发生而进行的绿地规划。

该系统的建设旨在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并提高城市抵御灾害的能力。

本文将从系统规划、绿地规划和防灾避险措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探讨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性和操作性。

系统规划: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系统规划应该是一个全面、系统的规划。

首先,应对城市中可能发生的各类灾害进行详细的调研和评估,包括地震、洪水、风暴、土地滑坡等自然灾害,以及火灾、爆炸等人为灾害。

其次,根据调研和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防灾避险目标和指标,确定规划的范围和重点区域。

最后,制定具体的规划方案,包括绿地的类型、布局、功能和建设标准等。

绿地规划:绿地是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系统的核心要素,具有吸水、固土、调节气候、减轻灾害损失等功能。

在规划中,应确定不同类型的绿地,包括公园、湿地、护林带等,并根据灾害类型和规划范围确定其分布和布局。

在布局上,应考虑到绿地与周边建筑的融合,形成防灾避险绿地系统。

此外,绿地的功能也应多样化,既可以作为城市休闲娱乐的场所,也可以作为防灾避险的场所,提供紧急避难和救援的功能。

防灾避险措施:除了绿地规划外,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系统还应包括其他防灾避险措施的规划。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建筑物的加固和防护、地下设施的规划和设计、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系统的建立等。

例如,在地震灾害的防范中,可以通过加固建筑物和规划安全疏散通道等措施减少伤亡;在洪水灾害的防范中,可以通过绿地的修建和水利设施的建设来调节水流,减轻洪水灾害的损失。

重要性: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系统规划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绿地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的损失,提高城市的抵御能力。

此外,绿地系统规划还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

结论: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系统规划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任务。

通过系统规划、绿地规划和防灾避险措施的综合考虑,可以有效地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城市防灾公园防灾避难功能规划研究——以长春市南湖公园规划建设为例

城市防灾公园防灾避难功能规划研究——以长春市南湖公园规划建设为例

城市防灾公园防灾避难功能规划研究——以长春市南湖公园规划建设为例摘要:近年来,灾害的发生愈演愈烈,为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国务院制定了《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其中防灾公园作为城市重要的灾害隔离带,防灾公园规划与防灾体系建设仍存在极大不足。

本文以长春市南湖公园为主要研究对象,归纳长春市城市防灾公园体系的应用方向及防灾公园的具体设计方法与配置要求。

总结相关防灾设施的配置要求,并针对长春市南湖公园的防灾规划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防灾避险;居民意识;管理系统;长春市1.引言诗经中曾描绘地震的可怕:“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也是不时遭受严重地震震害的国家之一。

有资料表明,我国占全球 7 级以上地震约 1/3,我国有 40%以上地区属于7度地震烈度区,且有70%的百万以上人口大城市处于地震区[1]。

虽然我国城市发展进程加快与高精端技术迅猛发展,但是城市的整体防灾减灾功能一直远远滞后于城市发展。

由于近年来城市灾害频发,城市安全日益受到关注。

如何应对灾害与风险,为市民创造安全的城市环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内可供市民活动的大型室外活动场地,同时也承担着城市防灾减灾的主要空间载体的功能。

防灾公园是指以地震为起因,发生街道火灾等二次灾害时,为保护国民的生命财产,强化城市防灾结构而规划建设的避震疏散功能比较完善的城市公园。

应当指出的是,防灾公园虽然是以防止地震灾害为主要目的,但也具有防止其他城市灾害的能力[2]。

在灾害发生的各个阶段,防灾公园是城市居民重要的避险和候援的重要场所[3]。

本篇论文旨在通过对长春市南湖公园的调查研究,针对性分析长春市防灾规划的缺失与不足,总结并归纳出基于中国国情发展、适应性强的城市防灾公园规划设计策略,以期为城市安全规划提供借鉴。

2.南湖公园防灾建设现状分析2.1场地整体及周边调研分析2.1.1场地服务半径及服务人口规模南湖公园是长春市区内占地面积最大的公园,占地面积约238.6公顷,大约能容纳10万人避难。

日本防灾公园计划和设计指导方针

日本防灾公园计划和设计指导方针

日本防灾公园计划和设计指导方针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日本防灾公园计划和设计指导方针日本作为地震和台风频发的国家,长期以来致力于提升城市防灾能力。

城市公园防灾避难改造设计研究

城市公园防灾避难改造设计研究

城市公园防灾避难改造设计研究【摘要】本文从城市公园防灾避难改造设计的角度,分析了公园在防灾避难改造中的改造原则与设计依据,并在系统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公园防灾避难改造项目建设的意见与对策,期望引起更多的学者和社会的关注,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的防灾体系建设水平。

【关键词】城市公园;防灾避难;改造设计;莲花池公园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迅猛增长,环境污染、交通事故、人口拥挤、城市噪音和地质自然灾害等一系列城市灾害也随之而来,特别是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造成近7万人死亡,37万人受伤,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但是在灾时,当地众多的公园、绿地、学校操场以及体育场等空旷场地为灾民安置提供了良好的防灾避险空间。

研究表明,在现代史上几次大规模的城市灾难中,绿地发挥了重要防灾减灾作用1。

因此在城市综合防灾避难体系中,城市公园及绿地系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1. 国内外对城市公园防灾改造设计的现有研究1.1 国外1.1.1 日本在城市防灾公园的建设方面,国际上已有不少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首先就是在地震频发的日本。

1923年日本发生了关东大地震,伤亡惨重,但是在这场大灾害中,城市的绿地、广场和公园等公共场所在灭火和阻止火势蔓延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时占东京人口70%左右的市民都因及时逃到这些公共场所避难而得以幸存2。

从1956年起,日本相继出台并修改了有关防灾公园的法律《城市公园法》、《城市绿地保全法》、《紧急建设防灾绿地计划》、《城市公园法实施令》、《防灾公园计划和设计指导方针》等,就防灾公园的定义、功能、设置标准及有关设施等作了详细规定3。

1.1.2 美国在西方城市化发展较早的发达国家里,城巿防灾绿地对生态的调节作用早有体现。

1871年,芝加哥发生大火,因木制建筑在市区中较为集中,导致火势蔓延极快,10万余人无家可归。

在随后的灾后重建过程中,美国开始考虑以开敞的绿地空间分隔原本连成片的市区的方式建造公园系统,为后来防灾型绿地系统规划提供了指导。

四川省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导则

四川省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导则

四川省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导则1、总则1.1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城市防灾减灾应急能力,规范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设计和实施管理,特制定本导则。

1.2编制依据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1.2.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1.2.3《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1.2.4《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1.2.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2.6《城市绿线管理办法》1.2.7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的意见》1.2.8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通知》1.2.9《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1.2.10《城市防洪标准》1.3本导则适用于四川省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设计。

1.4原则1.4.1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最大程度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充分考虑市民的避灾需求,为市民营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生产环境。

1.4.2 统筹布局,分类细化防灾避险绿地需要和其他避险场所一起统筹部署、均衡布局并就近安排,使市民及时就近疏散。

对规划确定的分区、分级、建设标准等作出规定。

1.4.3 平灾结合,综合利用按照平灾兼顾、综合利用的原则,将防灾避险绿地建成具备多种功能的综合体。

平时依照土地的使用性质,满足人们游憩、娱乐和健身等功能,灾时发挥避灾场所的作用。

. .12.规划引导2.1规划思路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绿地规划是《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专项规划。

应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依据,根据城市的规模、类型、结构,满足城市的防灾、减灾、避灾和抢险救灾功能需要,规划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体系。

2.2防灾避险绿地分类及要求2.2.1防灾公园防灾公园是指在灾害发生后为居民提供较长时间(数周至数月)的避灾生活场所、救灾指挥中心和救援、恢复建设等的活动基地。

城市公园环境设计专项设计1 -防灾避难

城市公园环境设计专项设计1 -防灾避难

荷风四面亭
万寿公园内部景观
万寿公园实景
防灾避难--实例
• 应急指挥中心一般与公园管理处相结合,同时还应和物资储备区结合一同设置 。
荷风四面亭
万寿公园应急避险指挥中心
万寿公园
防灾避难--实例
• 绿化隔离空间一般布置在场地周边,起防护隔离作用。绿化
防灾避难--实例
入口广场
专项设计--防灾避难
• 公园从北到南依次为入口广场区、消防历史广场、科普教育区,形成一条完整连续的主题文化动线,打造沉浸式的游览 体验,以寓教于乐的场景营造展现园区的消防主题文化。
荷风四面亭
科普空间
康体健身广场
专项设计--防灾避难
• 园区内还建立了完善的排污及雨洪调蓄系统,绿道、透水铺装、生态树池、植草沟、生态石笼等防洪生态设施在园区得 到了充分运用
宜兴市团氿湿地公园
宜兴市团氿湿地公园功能分区图
防灾避难--实例
• 北京曙光公园
• 以防灾减灾教育为主题 ,灾时发挥防灾避险功能的区域综合性公园。
荷风四面亭
北京曙光公园实景
曙光防灾公园雕塑
防灾避难--实例
• 应利用公园的场地条件,设置不同的防灾救灾场所,做到统筹兼顾。
荷风四面亭
曙光公园景观
• 曙光公园内部
• 东京临海广域防灾公园平面图
专项设计--防灾避难
• 在我国,2004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结合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建设, 规划设置必需的应急疏散通道和避险场所,配置必要的避险救生设施”。
荷风四面亭
城市绿地
城市公园
专项设计--防灾避难
• ①防灾减灾功能:防止和减轻地震及其二次灾害的危害程度,延缓火灾蔓延,防止瘟疫入浸、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等。

城市防灾公园规划

城市防灾公园规划
——— 读书交流会
城市公园规划的概要 城市防灾公园的功能
防灾公园避难空间规划 结语
概 要
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与生产力的空间集聚,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和城市化过程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
空间分布广泛、种类形式多样的灾害事件,也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一大突出问题。在美国芝加哥大火、 日本关东大地震、我国唐山大地震等灾害中,城市公园发挥了避难疏散的作用,于是在规划城市空间布局时,借 鉴日本的防灾减灾经验,引入“防灾公园”的设计理念。 防灾公园平时是居民娱乐、休闲、健身的场所,在灾害来临时可以立即启动防灾机能,成为城市重要的灾 害隔离带。它能够阻止火势蔓延,疏散避难人员,作为修复家园的据点和平时学习防灾知识的场所,其规划建 设完善了城市服务功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 我国城市的防灾公园规划还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还不成熟,我们应该借鉴欧美日等国家的先进经验,结 合我国的具体城市防灾的实际,做好城市的防灾减灾工作。
防灾公园避难空间规划
城市生命线系统包括交通、能源、通信、给排水等主要的基础设施,生命线设施的地下化在灾害发生时具
有很大的优势。 地下空间的隐蔽、封闭、隔离等环境特性,使其所形成的空间中的空气质量、温度、湿度、声、光及生态、 视觉环境与地面建筑不同、且对人的心态、生理影响也不同。封闭的地下空间,既有防御外来灾害的一方面,
防灾公园避难空间规划
2)避难面积和安全后退距离 应急避难疏散区是确保避难者安全的场所、救援活动的场所和应急避难生活的场所。应急避 难疏散区的有效面积要根据避难对象的人均避难面积(1~2m2,尽量在 2m2以上)来设定, 同时也要考虑公园的规模。疏散区的安全后退距离有必要根据本地常年的风向和风速、周边环 境的火灾危险度等因素弹性而慎重地探讨。其中设置的动力管线和救援的动力管线不能交错。 3)材料选择 应急避难疏散区除了必要部分用硬质材料以外,尽量用土、草坪等柔软的铺装材料,考虑广场 内要有良好的雨水排放处理。救援活动的设营地和棚宿区的表层材料最好用土系类铺设,考虑 炊火和篝火,尽量不要用易燃、易高温、易溶解并且发出有毒气体的材料。采用耐久性好的、 易应急修补的材料。 4)应急棚宿区 适宜设置于面积较大的广场和开阔的疏林草坪间,此类场地空间开敞便于帐篷的搭建,且空气 流通较易满足防疫卫生的要求,同时利于人群的疏导。

应急文化主题公园设计方案 (4)

应急文化主题公园设计方案 (4)

应急文化主题公园设计方案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中,应急管理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议题。

随着自然和人为灾害的频繁发生,应急文化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为了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并加强应急能力的培养,建立一个应急文化主题公园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应急文化主题公园的设计方案。

二、目标与功能2.1 目标•提醒公众应急管理的重要性•教育公众应急知识与技能•增强公众的应急意识与能力2.2 功能•展示各类应急器材和设施,让公众了解和熟悉•提供应急知识培训和技能训练•模拟应急场景,让公众亲身体验•定期举办应急演练和培训活动三、公园规划与设计3.1 公园位置选择应急文化主题公园应选择在人流量较大,易于公众参观的地点,如市中心或城市周边区域。

3.2 公园布局•入口区:设立明显的入口标识,并配备应急知识宣传园地。

•展示区:主要展示各类应急器材和设施,如消防器材、急救设备等,并设置相应的展示说明板。

•教育区:提供应急知识培训和技能训练,如急救培训、逃生演练等。

•体验区:模拟应急场景,让公众亲身体验,如火灾逃生体验区、地震避险体验区等。

•活动区:为举办应急演练和培训活动提供场地和设施。

四、公园设施与服务4.1 设施•应急知识宣传园地:展示应急知识相关的宣传资料、图片和视频。

•应急器材展示区:展示消防器材、急救设备、防灾物资等。

•救援技能培训室:提供急救、逃生等应急技能培训。

•应急场景模拟区:模拟火灾、地震等应急场景用于体验与演练。

•应急演练场地:提供足够的场地用于应急演练和培训活动。

4.2 服务•导览服务:派遣专业人员为公众提供导览服务,解答问题,讲解展示内容。

•咨询服务:设立咨询台,提供相关应急知识和应急宣传资料,并解答公众疑问。

•培训服务:定期组织应急培训班,教授公众应急知识和技能。

•演练服务: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公众应急能力。

五、应急文化主题公园运营管理5.1 协调与合作与相关部门、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如消防部门、医疗机构、应急管理部门等,共同提供应急文化服务。

从防灾减灾看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以成都市为例

从防灾减灾看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以成都市为例

Ab ta t h a e o d ce p tiv s g t n o o rds s rp e e t g p r s i h n d sr c :T e p p rc n u td a s o n et ai ffu iat —rv ni ak n C e g u i o e n
从 防 灾 减 灾 看 城 市 公 园 的 规 划 建 设
— —
以成 都 市为例
江俊 浩 史劲松 李有 旺2 , ,
(. 1 西南交通 大学建筑学院 , 四川 成都 6 0 3 ; . 10 1 2 重庆 交通 大学 土木 建筑 学 院 , 重
庆 407 ) 0 04
关键词 : 城 市公 园; 防灾减 灾; 规划设计原 则
The Pl n ng a nsr c i n o t r s f o he Pe s c i e o a ni nd Co t u to f Ciy Pa k r m t r pe tv f
Dia tr P e e t n a d Re u t n:A s t d fCh n d t s se r v n i n d ci o o Ca e S u y o e g u Ciy
p o o e h t n od rt rv n n e u ete i a to at q a e n iatr h ln iga d rp s sta ,i re p e e ta d rd c h mp c fe r u k sa d dsses,te pa n n n o h
Ci fe h y 1 a t u kea d fnd ha h i r o mal a k t ln i n e i n n f t a trt e Ma 2 e rhq a n y i st tt e c t paksn r l l c he p a n ng a d d sg i g o y y

应急文化主题公园设计方案

应急文化主题公园设计方案

应急文化主题公园设计方案
设计一个应急文化主题公园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 主题确定:确定公园的主题为应急文化,要突出灾害预防、应急
救援、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内容。

2. 空间规划:公园可以分为多个展区,分别展示不同的应急场景和
知识。

比如地震、火灾、洪水等应急场景,可以根据场景来模拟设
置相应的空间。

3. 设施设置:公园内应设置模拟器材和设施,比如地震模拟器、火
灾逃生器材、游客安全设施等,使游客能够亲身体验应急情况和应
对能力的训练。

4. 展示内容:公园内可以设置多个展示区,展示与应急有关的实物、图片、文字等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和故事讲解的形式,向游客传
递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5. 互动体验:公园内可以设置一些互动体验项目,如火灾逃生体验、地震模拟体验等,使游客能够通过亲身体验增加对应急知识的了解
和记忆。

6. 教育培训:公园内可以设置应急教育培训中心,定期组织相关的
教育培训活动,普及应急知识和技能,并提供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
和演练场地。

7. 绿化景观:公园内可以设置一些绿化景观,如花坛、草坪等,增
加游客游览的舒适度。

8. 安全设施:设计中要考虑到游客的安全,如应设置紧急避难点、
安全出口和应急呼叫设备等。

9. 文化氛围:通过设计建筑风格、配色和景观元素等来体现应急文
化的氛围,使游客在公园中能够感受到应急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总之,在设计应急文化主题公园时,要充分考虑游客的体验感受和
教育效果,通过多种手段和展示方式,向游客传递相关的应急知识
和技能,提高公众的应急能力和防灾意识。

阜新避险公园规划方案设计方案

阜新避险公园规划方案设计方案

阜新避险公园规划方案1. 引言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以及自然灾害频发,城市避险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

阜新市政府也开始重视阜新市的城市避险工作,特别是在自然灾害防御方面的工作。

因此,阜新市政府提出了一个新的规划方案——阜新避险公园,旨在建立一座能有效抵御自然灾害的避难场所,提高城市居民的生命质量和城市环境的抗灾能力。

2. 规划目标阜新避险公园规划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一个多功能的避难场所,提供安全的住所和食品供应,确保城市居民的人身安全;2.提高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加强城市环保教育;3.建立一个公园式的避难场所,提供休闲娱乐等多样化的社会活动;4.建立一个集中体现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的避难场所。

3. 规划内容阜新避险公园的规划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理位置阜新避险公园将位于阜新市的红旗街道,占地面积约为1000亩。

由于该地区常年干旱,土地资源匮乏,因此该区域一直未被采用。

建设阜新避险公园不仅能给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绿洲,还能有效利用土地资源,达到“资源在利用中增值”的效果。

2. 建筑设计阜新避险公园的建筑设计主要采用了环保、低碳和节约的理念。

公园内建筑全部选用可回收的材料,实现材料投入的最小化,并通过太阳能电池板、风能和地热能等方式实现低碳和节能的效果。

3. 功能区划阜新避险公园的功能区划为以下几个区域:避难区避难区是防灾避险公园最主要的功能区,占地面积300亩左右,可以容纳50,000人左右。

避难区的建筑主要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内部将配备消毒设施和洗浴用具,确保居民在危机情况下获得安全和舒适的环境。

环保教育区环保教育区是公园中比较特别的款区,旨在提高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知识。

该区域将设置一些环保的展品,例如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处理等展品。

同时还将设置一个环保科普中心,定期举办一些环保宣传和培训活动。

娱乐休闲区娱乐休闲区为居民提供一个放松和娱乐的场所。

设施包括游泳池、保龄球馆、影院、网球场和篮球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防灾公园规划设计一、防灾公园的功能与类型(一)防灾公园的定义防灾公园,是指平时作为一般公园使用,但同时具有明确的防灾功能,灾时能开展医疗急救活动、复原与重建活动,发挥避难场所、避难道路、火势蔓延的延迟与阻断等多种防灾功能的公园。

(二)防灾公园的功能考虑平灾结合,防灾公园的平时的功能为景观美化、生态保育、休闲游憩等。

防灾公园在灾时、灾后应具有的功能,随受灾初期(受害到3小时内)紧急阶段、应急阶段(约发生三天左右)、恢复重建阶段(三天以后)的时序变化而有所不同,主要包括避难、减灾、信息传达、医疗、卫生、运输等基本功能。

具体的功能分述如下:①避难。

因火灾蔓延、房屋烧毁及倒塌,防灾公园可作为紧急避难的场所、临时集合场所、避难中转地、最终避难所、避难道路、临时的避难生活场所。

②减轻灾害影响。

防止及减轻火灾、爆炸等灾害,以及缓和、防止山崩、土石流等自然灾害、并提升避难空间的安全性,为防止及延迟街坊大火的蔓延、以及保护避难空间中避难者免受街坊大火辐射热的侵袭,并提升避难场所的安全性。

③情报的收集及传达。

警报及预报等灾害发生前的情报传达、灾害时的灾害状况、伤亡受损状况、避难、安全确认、救助、救援、紧急应急物资及生活相关的各种情报收集及传达。

此外应包含救援活动等指挥、调整相关情报的收集及传达。

④支持消防、救援、医疗、救护活动。

支持消防机关及地区居民所进行的各项消防、救援、医疗、救护活动等据点。

⑤支持临时避难生活。

提供避难生活上必要的饮用水及其它用水、临时厕所、照明、能源、食物、生活日用品、生活日常所需器材、临时避难生活空间,支持临时避难及紧急避难生活的空间等。

⑥支持防疫、清扫活动。

支持检测水质及消毒等防疫活动、清扫活动、垃圾处理及水肥处理活动。

⑦支持救灾的运输。

提供救助及救援方面必要器材、人员输送的中转空间,用作直升机停机坪。

(三)防灾公园的类型防灾公园的类型可依据其功能、规模、面积、形态、道路宽度及服务半径等,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日本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将防灾公园划分为六种类型(表4-6)。

表4-6防灾公园的类型二、规划设计内容①现状调查与分析。

对规划区内现状所有的公园进行调查,并评价其在防灾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②防灾公园空间体系布局。

指定防灾公园的位置,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公园进行科学的组合,形成完整的防灾公园体系。

③园内防灾设施设置。

对防灾公园内的防灾空间和设施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

三、规划设计方法(一)防灾公园评估如要了解城市中存在的公园其是否具备防灾公园的功能,可从评估规划区的危险度及防灾公园的安全度两方面着手,以下举例说明作为重要避难场所的防灾公园的评估基准。

1、规划区危险度的评估项目(1)规划区基本条件①城市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②规划避难圈域内的人口数。

(2)防灾分区的状况①人口密度。

②现状避难困难区的面积;例如到达市级避难中心或街区外安全场所的步行距离超过2km 的地域面积,以及有效避难面积低于2 ㎡/人的地域的面积。

(3)防灾分区的危险度①耐火区域面积比率。

②木构造建筑物的占有率。

2、防灾公园安全度的评估项目防灾公园安全度的评估,即防灾公园的防灾性能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项目:(1)公园基地、避难安全性①公园基地的安全性。

②防灾公园的规模。

③有效避难面积。

④避难场所的安全性及延烧防止功能。

⑤避难时的可达性。

(2)紧急避难、救援活动支持功能①紧急避难支持功能:饮用储水槽、水井、可作为生活上多方面使用的水利设施、储备仓库、广播设施、情报提供设施、厕所、紧急照明设施、紧急电力供给设施。

②救援活动支持功能:直升机停机坪(场外停机坪或紧急停机坪)、紧急车辆停车空间、救援活动用帐棚扎营用地。

(3)综合、高效的防救灾功能①确立地区防灾计划内的定位:制定灾害时的紧急应变计划。

②与相关设施的配合:与警署、消防站等或医院、福利设施等防救灾相关设施间的距离,以及灾害时的合作运作体制。

利用上述的评估项目,可分别赋与不同的评估值及相对应的基准值。

此外,将街坊的危险度评估及防灾公园的安全度评估值加和后,判定防灾公园的等级并了解其缺点,以便作为改善之处,以提升防救灾避难功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二)防灾公园空间与设施规划重点防灾公园规划需兼顾平时与灾时,因同时间人车在园内各空间流动,使用人的特点各不相同,因此空间设施应有多重对应的机能,其规划重点如下:①广场区可由主入口快速通达,以防火树林、洒水设施保护而且开阔性要佳、避难空间要足够,其形状以方形图形较为合适。

让灾民第一时间进入避难,首重环境安全,以安抚灾民恐惧不安情绪。

②入口有足够规模能让避难者、车辆依序顺畅进入;主入口空间表达空间意象特殊、视觉强烈;防灾公园外围应能安全、方便进入。

③园道线形满足人车流动顺畅性,而园道在灾时也是避难、救援、救护的动脉。

④防火树林带栽种的树种以叶肉厚油脂少、水分多之常绿乔木为主,避免栽有刺植物。

⑤紧急厕所应有全天候、全方位服务设备及功能。

⑥紧急广播设备造型配合景观,可在园区内任何角落清晰听到广播内容。

配置高科技通讯设备,固定的通信设施可以使用太阳能等新能源。

⑦紧急供电系统具有多种发电方式备用,可以随时保障公园管理中心和信息通信设备的供电。

⑧紧急照明设备采用节电科技,明确导引安全避难。

⑨储备仓库近指挥中心(管理中心)和出入口,便于接收、发放物品。

⑩具备良好的直升机起降空间以及飞行轨道所需要的净空控制。

(三)防灾公园的设置标准各等级防灾公园由于所处位置不同、用地规模不同等等,在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对于不同的层次和类型的防灾公园,需设置不同的配置标准。

例如下表4-7、表4-8分别是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各类型防灾公园的项目配置标准。

表4-7 各类型防灾公园种类与配置标准表4-8 各等级防灾公园设施构成(四)各类型防灾公园的规划设计要点不同层级的防灾公园在平日仍应发挥环境保全、休闲游憩的功能;因此,防灾公园规划在其分区配置、流线与设施设置上,需要考虑不同功能间的整合与弹性变换。

不同规模的防灾公园因扮演角色不同而有分区与设施需求的差异,但各类防灾公园必须确保空间安全,才能确实满足避难行为。

规模大的防灾公园必须满足多重功能,且分区较明显;小规模者可能不设定使用分区,从而保持空间使用的弹性。

1、广域防灾公园①广域防灾公园的位置多位于市郊或市区边缘,面积广大,必须考虑周边主要道路的可达性,面临主要避难人潮方向设置一个以上的出入口。

②设置周边缓冲林带,种植防火树种以形成火灾时的阻燃带,平时则可发挥景观缓冲、净化空气、水土保持与生态栖地的功能。

③选择园区内坡地平缓(<10%)、地质土壤稳定、高程适合(低地恐有积水困扰)的安全地点设置避难广场区。

广场区与主入口间距离不宜过远,有清楚主动线串联,采用透水铺面,并适当区分为若干相临之中小型广场,灾时可弹性提供为居民避难、救灾人员集中、医疗救护、物资收集分发等不同空间,以维持救灾秩序。

平时则供为各类游憩活动之使用空间。

④广场区旁应有草坪区,提供为灾时避难搭设帐棚使用。

草坪区地形应以中心略隆起(>2%)、周边排水的平缓地形为宜,大小草坪配合广场可提供最大避难面积,其间可有植栽以缓冲柔化空间视觉条件。

⑤园区设置水池、水景,并有水质过滤净化设备。

水池平时可为滞留池,景观池或生态池,灾时提供生活用水使用。

若有自然水源或天然溪流经过时,应于入水口设置过滤设施,以确保水质与水源通畅。

⑥园区主体建筑应邻近广场、草坪区,平时为园区管理服务或解说中心,灾时作为指挥中心,建筑内设置卫星等相关通讯设备,旁临的开放空间(广场或草坪)则提供为大型直升机升降使用。

规划时还应考虑直升机升降所必要的净空空间的保留。

⑦考虑避难所需的各类生活设施,如厕所、盥洗间、照明设施等,可分散配置于避难空间周边,平时提供游憩活动使用,灾时视需要配合增加临时性设施。

⑧广域防灾公园在救灾避难时序中,可能有搭建组合屋充作医疗、办公空间的需求,园内各类设施构件应有变换功能的考虑,以掌握救灾的时效性。

⑨园区中必须设置耐震性水槽、紧急用水井、储备仓库、紧急电源(如太阳能)不断电系统等,以提供灾时急需。

停车场及主流线的路灯(或照明设施)尽可能保留一部份运用太阳能或太阳能蓄电池的替代能源。

⑩园区的主流线应串联上述各类避难空间与停车场,并适当区分大型车辆运补资源与人员活动使用两种不同型式的路线,可减少避难与救灾的冲突。

2、地区防灾公园①因位于市区中,为确保安全性的避难空间,公园周边与潜在灾害发生率较高的街区间应有缓冲林带,以形成阻燃带或阻挡坠落物。

②邻近街区均应有出入口设置,可为不同尺度和形式,以利于居民避难使用。

③为灵活运用搭配广场与草坪,提供灾时避难使用,场地设计中不宜有复杂的高程或坡度变化,如假山或过陡的土丘。

④考虑服务半径2 公里内的避难人口需求,设置厕所、耐震性水槽、照明、紧急电源、储备仓库等设施。

⑤设置水池、水景或喷灌设备可提供水源,增加防火树林或绿带。

⑥园内主要交通流线的设置必须考虑救援、救护车辆的通行。

3、小区、邻里防灾公园①由于位居小区中,且面积不大,应以缓冲树林或绿带及可提供为临时避难使用的广场、草坪为优先配置,平时则为配合小区活动宣传防灾避难知识的场所。

②平日使用的休闲设施可集中或弹性设置,避免因灾时倒塌,影响公园避难空间的有效性。

③考虑紧急照明及太阳能设备的设置,以保障避难道路径的正确指引。

④设置避难逃生标志及紧急广播设施,有效引导居民的避难行为。

⑤若有地下水源,则应设置紧急用水井,并明确树立清晰的标志牌,供平时管理与紧急的使用。

4、一般邻里公园①以满足平日休闲活动使用,但仍可为紧急避难、救援的小规模空间。

②设置避难逃生标志与紧急广播设施(含不断电系统),有效引导居民避难行为。

③考虑紧急照明及太阳能设备的设置,以保障避难道路径的正确指引。

④若有地下水源则应设置紧急用水井或帮浦,并明确树立清晰的标志牌,供平时管理与灾时的紧急使用。

(五)防灾公园的设施配置1、避难行为与防灾设施需求防灾公园需引入的空间设施,主要包括园路与广场、植栽、与水相关设施、紧急用厕所、信息相关设施、能源照明相关设备、储备仓库、管理办公室等(表4-9)。

以避难行为而言,避难者循避难道路径进入防灾公园,其在公园出入口必须考虑一小时避难时间内所需的出入口宽度与避难者进入公园的群流避难速度。

除应于出入口考虑无障碍设施外,为防止大火对避难者的威胁与不舒适感,于入口处应设置洒水系统,以确保进入避难者的安全。

为确保进入避难广场的避难者安全,必须于避难广场四周设置防火植栽带,一方面减低大火蔓延的威胁,另一方面减少大火辐射热对避难者的不舒适感。

依不同防灾公园层级规模设定,避难广场周边于1 至3 小时临时避难与三星期内的长时避难,需分别提供避难者生活所需的相关设施,包括避难广场、紧急用厕所、水资源相关设施、信息相关设施、能源照明相关设施等,而储备仓库与管理办公室则能提供长期避难阶段救援活动对应所需的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