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物到投行——转行经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有金融相关专业才能进入投行?乔布小编告诉你:从其他专业转行到金融业工作也并非不可能。为了使这点更有说服力,小编特意从网上为大家挖来一篇从生物专业直接转到金融投行业工作的奇妙经历。希望读这篇文章的你,能从她的故事中,找到些许收获!
文章来源:微信平台奴隶社会。
茫茫学术海
说到转行,不得不从我读本科的时候说起。我在清华读生物系本科的时候,正是21世纪开启的时刻。一定要说明一下的是,当年清华生物系可不是被调剂的专业,我们那年的入学高考平均分是全校第一,第二才是至今仍然炙手可热的计算机系。不知道我其他的同学是为什么选择生物系,我当年是被陈章良那句「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忽悠进了生物专业,在那之前,我从来都没有仔细想过自己喜不喜欢适不适合,总之就进去了。
结果进去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一点都不适合这个专业,因为我怕血肉模糊的东西,更是不敢杀小动物。这里说个小插曲,我至今都很感谢当年和我一组做实验的永升同学,记得大三上生理学实验课,要求两个人一组互相采指血,做涂片观察血细胞。我非常没有出息,即不敢戳永升同学的手指头挤血,又不敢让他戳我的手指头,更不敢自己戳自己,于是永升同学自己戳了自己两次,做了两个涂片帮我完成了实验任务。
这件事情让我记忆犹新,因为从那个时候起我确定的知道自己永远不是做生物科研的料,勉强像其他同学一样申请国外的学校读PhD,最终我也无非是个三流的实验员。当年清华学
校内转专业还是非常困难的,对课程本身就没有太多兴趣的我,在强手如林的生物系里,成绩在年级里也就排个中上,而当年没有年级前三名,根本没有转系的资格。
于是毕业以后,当我的同学们都去美国继续攻读生物方向的PhD的时候,我放弃了这个大部分同学选择的道路,而去英国剑桥大学读了一个硕士专业:Bioscience Enterprise。这个专业没有任何的实验室课程,而是一半学习最新的生物产业方面的创新领域,一半和商学院的同学一起学习基本的经济金融课程,旨在培养跨界人才,而毕业论文是要求在生物创业公司实习的基础上完成。我当年是这个专业成立后从中国大陆直接录取的第一个中国学生(注:这个没有经过权威机构认证,只是记得当年program manager面试我的时候提到过)。应该说是我的大胆尝试,因为当时我自己也不知道学完这个硕士后的路应该怎么走,只是模糊的想着读完后回国找个凑合的工作,几年后再看是否需要读MBA。
在剑桥学习的日子还是很开心的,就不一一详述当年各种有意思的文化碰撞时刻了。英国和美国不同,大部分留学生都在毕业后回国找工作,因为本国并没有太多给外国人工作的机会。这样的坏处是回国后再参与校园招聘,基本要等到再下一年的秋天才能正式开始工作,但是当时在英国的小硕留学生基本都这么干,于是我除了胡乱投几个剑桥校园招聘上欧洲工作的机会外,就一直心安理得的耗到了毕业,畅游欧洲大陆的同时,甚至还在毕业后回国前去了趟美国游玩(从而有了和我老公的第一次见面,还是有所收获的……)。总之,一系列没心没肺的玩乐活动后,我终于在2005年秋天回到了北京正式开始找工作的旅程。
漫漫求职路
其实当时我也不太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因为看当时剑桥的一些欧美同学在本国申请consulting工作,我于是说我也申请吧,毕竟看着高大上的很。于是我很努力的开始准备各种case,并且开始给各大咨询公司投简历。不得不说顶着清华和剑桥两大名校的光环,我还是拿到不少面试的机会的。不过我深知咨询公司竞争激烈,作为非商学院毕业的菜鸟,我一直告诉自己一定要flexible和open-minded,其他的工作只要有机会我也要尝试,所以自从回国后我一直泡着水木BBS的经管学院版面,因为经常有一些不走正式校园招聘的公司会去那里发招聘广告。
其实现在我也不太记得清楚当时投过多少个经管学院版面发的招聘广告了,应该也有10多份吧。因为我知道自己不是商科的背景,生怕别人看一眼我的简历就扔到一旁,所以我在申请每一份工作的时候都很认真地在email里写了很长的一封信,阐述了我为什么从学生物的本科去剑桥读这样一个「古怪少见的」硕士专业,然后为什么现在要申请和商科有关的工作。
就这样,我遇到了我工作道路上的第一个贵人:David。David是当年Lazard公司的Senior VP兼任北京首席代表。对投资银行业比较熟悉的童鞋可能都知道Lazard,这是一家以专注做收购兼并财务顾问业务出名的法国银行,后来在纽约上市。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几家大行外,Lazard可能是并购方面华尔街最出名的independent advisor了。
其实我当时对Lazard根本不太熟悉,连对投资银行业也知之甚少,因为我当时总觉得这应该是金融专业毕业的童鞋才可能有的工作机会,所以我虽然当时在经管学院BBS版面看到了招聘广告,申请了这份工作,但并没有报任何希望。接到David电话说要面试的时候,
我还是相当惊讶的,惊讶过后便是激动,然后就有点发愁:从来没有准备过投行的面试啊!我该从哪里开始呢?仔细研究后,我发现投行的面试是Behavior面试为主,其实说白了,就是和投行的面试官聊聊,看看我这人是不是像做投行的料。所以我想,那就顺其自然的好,毕竟我还得花大量时间在咨询公司的面试上。所以我除了仔细了解了Lazard公司的情况外,基本的金融相关的technical的问题,我当时根本没太花时间准备。
Lazard公司当年在北京还没有办公室,David当时和中国区的头儿Jonathan一起负责设立北京办公室的各项事宜,其中就包括从校园里招聘一个analyst。当时面试我的时候,他们在东方广场的办公室还没有装修好,所以我就在Grand Hyatt的酒店大堂见了他们俩第一面。面试的具体问题我现在都不记得了,但基本就是好奇我为什么想转行,为什么想做投行之类的。后来就是他们找了亚洲区的其他几个MD来面试我,其中韩国办公室的头儿抓着我问了很多财务报表相关的问题,我反正是回答的一塌糊涂,当时就觉得自己肯定没戏了。结果过了几天,David和Jonathan给我电话,说愿意录取我,但要我很快给答复,因为希望我立刻开始工作,而且暂时不能给我一般投行的global base salary,但是如果做得好的话,年终的bonus应该可以弥补上。
我当时还在进行BCG等几个大咨询公司的面试,接到这个电话又是高兴又是犹豫。高兴的是我这只非金融专业的菜鸟居然有机会可以进入投行工作(咨询届的童鞋不要鄙视我,我当时觉得投行的pay更好,看着貌似更加高大上阿,哈哈)。犹豫的是Lazard当时在中国的业务刚刚开始,且人家也不给我global base,多半还是因为我的背景想考验我,我要是再等等的话说不定可以有大咨询公司的offer,那样是不是起点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