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模式它的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产学结合、定岗实践,实现的目标是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需要。
工业是包头经济的主体。近几年,包头工业经济开始步入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良性轨道。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包头工业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了以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电力、煤化工和稀土等优势产业为主体的“六大产业基地”,成为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和国家重要的新兴工业基地,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近日被认定为2009年度国家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成为自治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工业园区。目前该园区已形成重车装备、风电装备、铁路装备、石油装备、工程装备、机电装备等6大产业集群,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未来的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将以发展壮大装备制造特色产业为目标。我校依托“制造业大发展”这一优势,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采用多种形式推动学校与各类企业的合作办学,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为“制造业基地”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
一、着眼改革,优化育人模式
职业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为职业教
育模式选择提供新视角,职业教育的关键在于特色,特色取决于教育模式选择,切实开展校企合作,做到“教、学、做结合,口、脑、手并用”,建立校企间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既是国际职教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破解在职业教育中突出技能培养目标实现难题的一剂良方,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1.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1)认识不足
首先,企业没有深刻认识到校企合作也是企业本身发展的需要,对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缺乏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企业考虑到生产秩序、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学生安全、生产安全等因素,缺少合作热情其次,学校对于如何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缺乏系统考虑,没有确立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机制
2)目标冲突
企业追求的是生产和经营的利润,学校追求的是培养人才的质量。市场经济给企业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盲目性和风险性。如何避免市场经济的诱惑给学校造成的消极影响,防止急功近利的人才培养观,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也是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学校一般都能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把调整专业结构作为一项战略选择来抓,集中力量在短时间内开设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在专业设置方面,如何把市场的短周期性和教育及人才培养的长远性有效地结合起来,如何加强地方政府宏观预测的指导性,使校企合作不仅满足企业当前的需要,还要满足企业长远发展
的需要,这是解决毕业生出路,满足社会需求变化的不可忽视的大问题。
3)地位差距
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都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主动来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少而又少,多数企业给予学校的资助,亦都停留在实习基地提供、赞助捐款、员工培训等方面,这种合作还停留在经验探索阶段,没有形成有效的可供推广的模式。真正的校企合作应是双方自愿,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具有良性循环机制的,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能将职业教育资源的势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实现办学的整体效益还相距甚远。
2.建立校企合作保障机制
“校企合作”确实创新了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让企业尝甜头,帮学校打开市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建立了利益共同体。学校与行业企业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而能否使合作产生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逐步探索建立的各种保障机制。
1)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负责协调处理校企合作中的有关问题。
2)建立“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相关问题的调研、讨论等。
3)建立相关基础文件例如:《联合办学协议》、《订单培养协议》、
《校企联合共建实践基地计划》、《"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等。
3.明确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1)两个委员会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会议,研究、讨论、决定校企合作、教学运行、课程建设、生产实习等方面的问题。
2)每年度举办一次学生技能大赛。
二、着手“深化”,探索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模式
我校96年开始尝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走“校企合作之路”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建立校企合作的新机制,要以校企两方面“双赢”为目标,探索和建立根据企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模式,企业要逐渐在确立市场需求、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成绩评定等方面发挥相应作用。学校也要时刻关注企业需求变化,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培训规模,开发、设计、实施灵活的培养培训方案,真正把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文章做好。
1.深化教学改革
1)专业设置努力实现五个对接。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2)按职业、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全面实行教学计划改革和课程建设改革。要精心安排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课程改革打破了传统课程的系统性和学科性,努力建立学科课程体系,将原专业教学计划改为由文化基础模块、专业知识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基本素质模块组成的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采用
多种教学形式将各个能力点综合形成职业能力。
3)文化课教学内容应以岗位应用能力为主。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及学生需求,开发校本教材,采用模块化选修课程。如语文教学,针对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学生的水平为起点,编写由字、词、成语、名言警句、诗词、精选美文、应用文写作、口语表达的内容组成的校本教材,要求学生掌握基本语文知识的同时,更多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实现敢说话、说清楚话、说标准话的目标。基本素质模块是培养学生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对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的态度,树立质量、健康、安全的理念。专业通用能力模块是依据专业的教学标准,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所要求的通用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专业知识模块、专业技能模块是根据企业和岗位的要求,确立岗位培养目标和能力,以任务驱动为主导,培养学生适应工作岗位能力。岗位核心能力模块是依据实习实训课程,以行动教学为主体,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如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技术应用等专业课:车工工艺以技能训练、数控工艺以技能训练、数控编程等课程,每结束一个单元就做一次综合训练,要求结合相关课程内容,按照工艺规程,模拟或实际加工一个零件。又如:将制图、公差、机械基础、金属材料相关部分整合为几个生产工件,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校企合作方面主要探索的几种形式:
“订单”式培养培训。招生时与企业签订联办协议,实现招生与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