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教案。doc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1、体会作者感情,自己练读这首诗。
2、指读全诗,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练读。
3、背诵全诗。
五、布置作业
1、熟背、默写《独坐敬亭山》。
2、课外阅读李白其它的诗文。
第二课时
《望洞庭》
教学过程:
一、复习《独坐敬亭山》
二、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望洞庭》
1、诗歌的作者是唐朝的刘禹锡。
4、体会诗情,感情诵读。
5、背诵、默写。
八、我们用这种方法学习了两首古诗
1、齐读。
2、说说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秋月、有山有水、景美)
3、有什么不同之处:
小结:
同是写秋天月夜美景,但李白是借景抒情,而刘禹锡是赞美之情。感情不一样,意境也不一样。
凄凉、凄美、依依不舍
月色柔和,景色柔美、
4、这就是诗,因此需要我们去研读、去体会。
生2:走上台,很认真细致地在天空中画了两片云,又画了一只鸟。
师问:他画得好吗?
生甲:他的鸟画得很好。
生乙:他画得不好。诗中说“众鸟高飞尽”,“众鸟”说明有很多只鸟,他却只画了一只鸟。
师:你说得有道理,能上来帮他改一改吗?
生乙:又在黑板上多画了几只鸟。
师问:这下他画对了吗?
生丙:我觉得不对。因为“众鸟高飞尽”是说鸟飞得很高,很远,都快看不见了。他却把鸟画得这么大,这么清楚。
(诗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三、领悟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师:常说“写景是为了抒情”,那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介绍写作背景。学生结合背景资料理解:
(为以后学生学习利用背景资料理解课文埋下伏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板书:由题入手,了解背景)
三、轻读诗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
(板书:借助拼音,读通读顺)
四、理解字义
1、和:和谐
2、山水色:这里泛指君山一片碧绿。
3、看图理解(青螺、银盘)。
(理解时要求学生加以想象)
五、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1、学生说。
(板书:理解字意,串讲诗意(想象))
2、师小结:
是啊!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你们体会到诗人当时的什么情感?
教学
重难点
1.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
教学
准备
把古诗写在黑板上,生收集与课文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个性化修改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一、导入:
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如:《静夜思》等)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
3、赞美之情。
4、练读,感情读。
(板书:体会诗情,感情颂读)
六、背诵
1、短短28个字,运用了三个比喻句,将一幅山水画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领略到了诗歌的魅力。
2、让我们试着把它背诵出来。
(板书:背诵、默写)
七、小结古诗学法
1、由题入手,了解背景。
2、借助拼音,读通读顺。
3、理解字意,么感觉呢?
(孤独、凄凉、幽静)
(这个环节,利用了中年级学生喜欢画画儿的特点,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绘画中、讨论中、修改中逐步悟到了学习古诗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想象画面”的学习习惯。这种方法,适合于写景的诗,而且,诗中的画面容易画出来。)
课堂预设:
生1:画了一座大山,又在山上画了一个亭子,亭子中站着诗人。
刚画完,就有学生提意见:
诗人是坐在敬亭山上的,你怎么画起是站着的呢?这时,又有几个学生附和。这位一听有道理,赶快将人画成坐着的了。
师引导:下面的同学说得很对,黑板上的同学也改得很好,你们读得可真仔细,非常好。谁能接着画出诗中的景象呢?
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
教学预案
(学年第二学期)
授课班级:
科目:语文
本单元撰写人:林端
执教人:
二O一0年二月日
课题
古诗词三首
课时
3
教学
目标
1.认识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词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2、学习诗的第三、四句:
师:诗人坐在敬亭山上,面对此情此景,心情如何呢?我们一起来读读后面两句吧!
生: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
尽:没有了。
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
闲:休闲,休息。
厌:满足。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
“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师:这些鸟改怎么画,你上去画出来,好吗?
生丙,兴致勃勃地走上台,用简笔画画了一排小小的鸟影。
师:这下,他画对了吗?
生齐答:对了!
师小结:
刚才,你们读诗读得很认真,画儿也画得很好。你们仔细琢磨了诗中每个字、每个词的意思,认真体会诗中每句话的意思,理解得很准确。你们用老师讲,自己就读懂了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你们真能干!让我们来读读诗的第一、二句吧。(齐读)
2、理解:
望:遥看
洞庭:洞庭湖
3、交流有关洞庭湖的资料。
4、师小结:
八百里洞庭,湖中有山,湖外有湖,烟波浩淼,碧波万倾,水天相接,气象万千,号称天下第一水,有神仙洞湖的美誉。自古以来,它以湖光山色引人,使得许多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留下了无数名篇佳句。
5、今天我们要学的《望洞庭》就是唐代诗人刘禹锡途经洞庭湖时留下的诗句。
三、自读自悟诗意
1、学习诗的一、二两句:
⑴ 自学:
① 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 结合诗句,利用字典、课文注释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⑵ 反馈自学情况:
师: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李白在这首诗中描绘了这样的一幅画面呢?请同学们把诗中所描写的画面画在黑板上。(学生如面露难色,不敢上台。)
老师可减轻难度:你想到了什么就画什么,画不完也没关系,其他同学还可以补充,我们共同来完成这一幅画。究竟这些同学画得对不对,好不好,就请大家根据诗句的意思来评价,看看你是不是把诗句读懂了。
2、解题:
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可以根据课本上的注释或课外资料来理解)
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二、初读古诗
师:诗人独自一人坐敬亭山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让我们读读古诗。
生齐读──抽生读──再齐读(把古诗读正确、流利,并在读中感知古诗大意。)
1、体会作者感情,自己练读这首诗。
2、指读全诗,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练读。
3、背诵全诗。
五、布置作业
1、熟背、默写《独坐敬亭山》。
2、课外阅读李白其它的诗文。
第二课时
《望洞庭》
教学过程:
一、复习《独坐敬亭山》
二、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望洞庭》
1、诗歌的作者是唐朝的刘禹锡。
4、体会诗情,感情诵读。
5、背诵、默写。
八、我们用这种方法学习了两首古诗
1、齐读。
2、说说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秋月、有山有水、景美)
3、有什么不同之处:
小结:
同是写秋天月夜美景,但李白是借景抒情,而刘禹锡是赞美之情。感情不一样,意境也不一样。
凄凉、凄美、依依不舍
月色柔和,景色柔美、
4、这就是诗,因此需要我们去研读、去体会。
生2:走上台,很认真细致地在天空中画了两片云,又画了一只鸟。
师问:他画得好吗?
生甲:他的鸟画得很好。
生乙:他画得不好。诗中说“众鸟高飞尽”,“众鸟”说明有很多只鸟,他却只画了一只鸟。
师:你说得有道理,能上来帮他改一改吗?
生乙:又在黑板上多画了几只鸟。
师问:这下他画对了吗?
生丙:我觉得不对。因为“众鸟高飞尽”是说鸟飞得很高,很远,都快看不见了。他却把鸟画得这么大,这么清楚。
(诗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三、领悟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师:常说“写景是为了抒情”,那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介绍写作背景。学生结合背景资料理解:
(为以后学生学习利用背景资料理解课文埋下伏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板书:由题入手,了解背景)
三、轻读诗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
(板书:借助拼音,读通读顺)
四、理解字义
1、和:和谐
2、山水色:这里泛指君山一片碧绿。
3、看图理解(青螺、银盘)。
(理解时要求学生加以想象)
五、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1、学生说。
(板书:理解字意,串讲诗意(想象))
2、师小结:
是啊!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你们体会到诗人当时的什么情感?
教学
重难点
1.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
教学
准备
把古诗写在黑板上,生收集与课文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个性化修改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一、导入:
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如:《静夜思》等)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
3、赞美之情。
4、练读,感情读。
(板书:体会诗情,感情颂读)
六、背诵
1、短短28个字,运用了三个比喻句,将一幅山水画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领略到了诗歌的魅力。
2、让我们试着把它背诵出来。
(板书:背诵、默写)
七、小结古诗学法
1、由题入手,了解背景。
2、借助拼音,读通读顺。
3、理解字意,么感觉呢?
(孤独、凄凉、幽静)
(这个环节,利用了中年级学生喜欢画画儿的特点,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绘画中、讨论中、修改中逐步悟到了学习古诗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想象画面”的学习习惯。这种方法,适合于写景的诗,而且,诗中的画面容易画出来。)
课堂预设:
生1:画了一座大山,又在山上画了一个亭子,亭子中站着诗人。
刚画完,就有学生提意见:
诗人是坐在敬亭山上的,你怎么画起是站着的呢?这时,又有几个学生附和。这位一听有道理,赶快将人画成坐着的了。
师引导:下面的同学说得很对,黑板上的同学也改得很好,你们读得可真仔细,非常好。谁能接着画出诗中的景象呢?
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
教学预案
(学年第二学期)
授课班级:
科目:语文
本单元撰写人:林端
执教人:
二O一0年二月日
课题
古诗词三首
课时
3
教学
目标
1.认识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词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2、学习诗的第三、四句:
师:诗人坐在敬亭山上,面对此情此景,心情如何呢?我们一起来读读后面两句吧!
生: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
尽:没有了。
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
闲:休闲,休息。
厌:满足。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
“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师:这些鸟改怎么画,你上去画出来,好吗?
生丙,兴致勃勃地走上台,用简笔画画了一排小小的鸟影。
师:这下,他画对了吗?
生齐答:对了!
师小结:
刚才,你们读诗读得很认真,画儿也画得很好。你们仔细琢磨了诗中每个字、每个词的意思,认真体会诗中每句话的意思,理解得很准确。你们用老师讲,自己就读懂了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你们真能干!让我们来读读诗的第一、二句吧。(齐读)
2、理解:
望:遥看
洞庭:洞庭湖
3、交流有关洞庭湖的资料。
4、师小结:
八百里洞庭,湖中有山,湖外有湖,烟波浩淼,碧波万倾,水天相接,气象万千,号称天下第一水,有神仙洞湖的美誉。自古以来,它以湖光山色引人,使得许多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留下了无数名篇佳句。
5、今天我们要学的《望洞庭》就是唐代诗人刘禹锡途经洞庭湖时留下的诗句。
三、自读自悟诗意
1、学习诗的一、二两句:
⑴ 自学:
① 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 结合诗句,利用字典、课文注释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⑵ 反馈自学情况:
师: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李白在这首诗中描绘了这样的一幅画面呢?请同学们把诗中所描写的画面画在黑板上。(学生如面露难色,不敢上台。)
老师可减轻难度:你想到了什么就画什么,画不完也没关系,其他同学还可以补充,我们共同来完成这一幅画。究竟这些同学画得对不对,好不好,就请大家根据诗句的意思来评价,看看你是不是把诗句读懂了。
2、解题:
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可以根据课本上的注释或课外资料来理解)
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二、初读古诗
师:诗人独自一人坐敬亭山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让我们读读古诗。
生齐读──抽生读──再齐读(把古诗读正确、流利,并在读中感知古诗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