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考研郭沫若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看待郭沫若文学史地位与民间评价(现代读者)的巨大发差?

①郭沫若在现代文学史上是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诗人与历史剧作家,是鲁迅在20世纪初热

切呼唤,终于出现的摩罗诗人,他的第一本诗集《女神》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开一代诗风,堪称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

②《女神》主导风格暴躁凌厉之气,为“五四”新生代提供了痛快的情绪宣泄,满足了当

时的审美追求,而五四退潮之后,我们从中体会到的反封建争民主,气魄雄浑豪放,空前反叛精神,强烈爱国情感表达,张扬自我生命价值的肯定,无疑是五四时代精神诗意的表达,其泛神论思想欧化语言,自由诗歌形式,为新诗的发展提供了艺术表现的多种可能性。

③郭沫若在当今读者中评价偏低,在乎儒家君子须“德才兼备”。郭沫若于1920年代后

期投身于革命,并长期以文化名流的角度从事政治,社会活动,有些读者反感于“趋时”

与“多变”因而对于其文学作品评价也会受到影响。

④郭沫若本质作为浪漫冲动型天才诗人,其才华也多表现于诗歌创作中,而当他转身从政

时时,诗人与政治人的歧途有时就难免尴尬乃至俗气。

⑤郭沫若吸取外国泛神论思想及学习简单自由诗歌表达,显得太直,太露,太粗糙,于传

统温柔敦厚的诗风造成冲击,于中国传统诗歌追求意境浑厚的审美观念而言有不小的隔膜。

⑥一个社会所要求的文学产品必然是多个方面的,既要有哲人式的深邃,也要有天马行空

的想象力和真诚的抒情,我们应当承认,现代文学这两方面都还太少,正因为如此,我们应以宽容和知人论世的态度去评说郭沫若其人其诗,理解和珍惜《女神》等“五四”

文化遗产。

同学A认为:1.儒家正统思想重视才性一元论,首先把"才性"解释为"德性",在道德层面讨论性,才性是统一的,有德者必有才。而郭沫若的才性不一不符合大众对其的期待。

2.单从其才来说,郭沫若的文学史地位是时代的需要与个人创作个性的结合而造就的。其中时代的需要是很大的因素。创作个性的极端浪漫化脱离特定的时代就不具有永恒的审美价值。

同学B认为:关于郭沫若文学史上的地位与民间差异,首先,是由于郭沫若的性格原因,从郭沫若学习文学的经历中不难看出,他是一个极易被煽动的人,因此在后面的政治动乱中,他并非是趋炎附势,却是真正的被煽动而感动而后成其事,并且由于郭沫若的文学史成就包括文学史学以及戏剧,由于民间对郭沫若的了解大概仅限于《天狗》等诗歌,因此,对其评价不高;其次,和民间审美不无关系。中国传统诗歌审美追求意境,空灵,而郭沫若的诗歌大都直抒胸臆,于古典审美而言,大众并不是很能接受,因而评价不高

同学C认为:第一,他在艺术的时代性上可以说很精准而强大,但涉及更具超越性的艺术价值,则有很大不足,他的代表作女神在社会最需要呐喊的时候出现,这是契机,在30、40年代,甚至建国后,郭沫若的创作手法和理念变化也能看出他随时代特点而变化的韧性。

第二,在诗歌艺术特色上,作为创作社领袖之一,他有自己独特的文风,情感饱满奔放,特点突出,容易激起群众的共情,这是风格,而这也成了他的标志,他极其强烈的时代性与宣泄咆哮式的诗歌表现手法正固化了群众对他的大众认识,

适得其反。

第三,在艺术性上,他作为留学回来的进步作家,非常快,也非常准确地吸收了浪漫主义中最激烈的表达方法,同时这也是自己最擅长,最符合自己性格,也是当时时代最需要的精神出口,站在了文学研究会等现实主义作家的对立面,形成了富有张力的文学对抗,即是中国新文学的内部制衡,也对中国文学进行了非常关键的精神补充。但他的表现形式因为情感过于爆炸性的表达,已经超过了浪漫主义应有的热情,让人觉得一味地宣泄和咆哮占据了诗歌的主体,是一种本末倒置,纯粹的冲动和灵感激发的艺术,缺乏思考性与自我审查。

第四,由于郭沫若最大的成就,处于白话文尝试阶段,且作为一个留学生,他许多的中英杂糅和文法不通,又加之他所谓的“灵感”创作,让他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现代意义上的可读性与鉴赏性。

同学D认为:对于郭沫若诗歌在不同时期的接受状况我先是联想到了胡适的《尝试集》,“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的句子现在看来也很幼稚,少有普通读者欣赏,但是它所蕴含的革命性意义超过了文本本身的审美鉴赏价值。胡适当时受宋诗影响,提出“作诗如作文”的主张并开始白话诗创作的尝试,打破诗的格律,以白话写诗,以“散文化”和“平民化”为目标。但是初期白话诗都有明白平凡的特点,缺乏飞腾的艺术想象力。是郭沫若诗歌的浪漫激情与狂放想象打破了这一局面,现在我们普通读者大众所不欣赏的恰恰是它在当时具有石破天惊意义的原因所在。同样给他的诗歌带来诟病的还有语言的“欧化”色彩。但是“欧化”色彩恰恰也是展现了郭沫若主动学习西方进行现代白话诗创作的主观努力。今天看到罗兰.巴特的一句话“没有哪一种文学是永远革命的”。也许正因为文学的发展是处在不断的流动性时代性革命性背景之下,同一个文学作品在不同时期的也会有不同的文学接受现象。

至于郭沫若本人一直在民间受到的负面评价,我认为有的是有失偏颇的。民间对于政治性话语本来就有种天然的排斥,而郭沫若一直都身处政治漩涡之中。他活跃于政治舞台并且屡屡善变也是与他本人充满激情的浪漫性格和少年时的遭遇有关。他少年时在参加(具体哪个考试我不记得了)考试的时候本是第一名,但是阅卷人出于私心给了他不公正待遇(不好意思具体给他第几名我也忘了…)。这件事虽然小,但是对于当时才华横溢年轻气盛的郭沫若来说是个打击,可能也使他日后对于权力对于公正有了不同常人的理解。还有一个需要澄清的是,陈国恩老师讲课时有解释过,郭沫若在蒋发动四一二政变前就敏锐的感受到了时局即将有变,他是在共产党最危难的时候毅然加入共产党,说他惯于政治投机显然是有些冤枉了。至于他从日本偷偷跑回中国抛弃了妻儿,这个也应当全面的看待这个问题。在革命的召唤下,对于他这样一个天生具有热烈激情的人来讲,是无法阻挡自己回国投入火热的革命斗争当中的。他对于妻儿也并非冷酷无情,他创作《蔡文姬》投入了浓厚深挚的感情,很难说这不是出于自身切肤之痛而展现的情感写照。(其实抛妻弃子现象在当时革命年代挺普遍的,丁玲为此还创作了《三八节有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