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策略及其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阅读策略及其教学研究

教育是人的生命的主要历程,它基于自然的生命,在现实的生命之中,追求生命质量的完善。因此,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并以提高生命价值为目的的活动。生命是教育的原点,也是教育的终点。”语文课程突出的情感特性、价值引导特性和以文字艺术作为载体的特殊形式决定了在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营造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氛围,深入语言文字,尊重独特体验,重视语文实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因此,我的体会和追求是——让语文教学凸显师生生命的活力。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我试图运用好三大策略,以激活课堂教学。

一、教师引导,形成阅读期待

导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带着兴趣或疑问期待阅读的展开或深入,这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导学,营造有效情境场

阅读需要营造沉浸的氛围,只有浸濡在语言文字所营造的独特氛围中,人情、人理,才能正确解读语言文字,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形成情理方面的感悟。

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该是一个能够激发学生情感、启发学生心智的情境场。教师的导学设计,应该营造出帮助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有效情境。这情境或部分展示课文的思想内涵,或让学生换位进入作者的生活空间,或向学生提供阅读体验的

帮助……

(二)提问,一石激起千层浪

课堂提问是导学的关键环节。提问是一项重要的教学艺术,体现了教学设计者的教学意图。在新课程理念的观照之下,以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

真正有效的提问,应该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样的提问不需要太多,一节课提供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就足够了。这里所说的“价值”是指能够真正激活学生思维、能够贯穿学生阅读思维过程、能够引起学生深入讨论的提问。这里的提问也包括课堂学习任务的具体设置。

二、三方对话,尊重阅读体验

“体验”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或思想。只有经过体验,我们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存在。在语文阅读中,我们不是要把别人的文字化为自己的现实生活,而是要借助体验把文字生活化,感受、理解、交流、提高,从而产生主动吸收、自觉获取、高能反馈的阅读效果。

(一)指导,教授学生学习方法

阅读教学具有很强的生成特征,课前的精心设计要立足于课堂“生成性目标”的价值。学生的有效生成是学生参加阅读的重要收获。能否“生成”决定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品读,课堂需要有托安静

好课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好课通常如静水长流,朴实无华。笔者认为,课堂需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阅读文字、感悟作品、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这是提问之后交给学生的权利。既然阅读是个性化、主体性的学习行为,那么,学生就必须有时间进行阅读。这其实是把思维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这种问题场之下的安静是十分有效的,“此时无声胜有声”。

(三)交流,师生都要学会听说

课堂交流是有效安静之后的有效的思维碰撞;是个性张扬、情感交流、智慧互补的精彩瞬间;是方法运用的反馈、探究过程的结晶、活用知识的结果、锻炼才能的舞台。

(四)检查。关注学生整体反馈

以前,传授式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注意每个学生听课及记录的认真程度。现在,新课程条件下的课堂生成过程更要求教师注意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活动状态。灵活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讨论式、合作式等学习方式的采用,更容易使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或思维懒惰的学生被掩盖在热烈的讨论和少数同学的精彩发言中。因此,教师需要对全体同学实行全方位的学习监控与指导。由于课堂动态生成的眼花缭乱容易造成教师的顾此失彼,所以,在课堂无暇顾及的情况下,课后的继续评价或指导将成为重要的手段。课堂探究或交流作业的完成就为课后的教学延伸提供了平台。

三、拓展反思,扩大学习圆周

课堂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驿站,是借助某些例子学会学

习的重要阵地。新课程要求学生有更为宽广的学习视野,包括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要从事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因此,语文学习就如同描画圆圈,课堂是圆心,课外生活及活动是圆周。我把它称作语文学习的点圆理论。

(一)问题拓展,促进课后继续探究

课堂教学留下未能解决或未有时间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有事可做,促进课后的继续探究。如鲁迅在《社戏》一文中表达了对农村自由的空气、农村老人孩子朴实真诚的心灵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社戏》外,还能从他的哪些作品或生平中感受到这样的思想感情呢?问题的提出提醒学生在课外再作研究,这就有助于对鲁迅其人的深入认识和对鲁迅文学作品的全面了解。

(二)内涵拓展,开展深入精神交流

有些课文的内涵非常丰富,课堂学习不足以全面深入,可以围绕课文内涵组织课外学习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如教授《蔚蓝的王国》一文后,可让学生创作“我梦中的蔚蓝王国”,联想到更多的美好事物,构想出更加奇特的大海世界。这就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完善了学生与大师、与作品的情与理的对话,应该有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人文精神的完善。

(三)作品拓展,努力扩大阅读范围

围绕相同专题的不同作品的阅读或围绕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的阅读,都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新课程苏教版教材中的

专题阅读就能体现这样的好处。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生命活力体现为思维的积极、情感的激荡、智慧的丰富和才能的增长,而教师的活力则更多地体现为对学生活力的催发,更多地体现在教学设计的精当有效、课堂生成的激励指导和学习拓展的巧妙点拨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