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与三角形有关的角知识点整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三角形重点考点知识点讲解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三角形重点考点知识点讲解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三角形重点考点知识点讲解单选题1、如图,已知a//b,∠1=120°,∠2=90°,则∠3的度数是( )A.120°B.130°C.140°D.150°答案:D解析:延长∠1的边与直线b相交,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4,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计算即可得解.如图,延长∠1的边与直线b相交,∵a//b,∴∠4=180°−∠1=180°−120°=60°,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3=90°+∠4=90°+60°=150°.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熟记各性质并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2、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一定在A.三角形的内部B.三角形的外部C.三角形的内部或外部D.三角形的内部、外部或顶点答案:D解析:根据高的概念知: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的高所在直线的交点位置不同.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内部,交点在其内部;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中,两条就是直角边,第三条在内部,交点是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有两条在外部,一条在内部,所在直线的交点在外部.A. 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是直角顶点,不在三角形的内部,错误;B. 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是直角顶点,不在三角形的外部,错误;C. 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是直角顶点,既不在三角形的内部,又不在三角形的外部,错误;D.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其内部;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是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在其外部,正确.故选D.小提示:此题考查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性质定义性质.3、下图所示的五角星是用螺栓将两端打有孔的5根木条连接构成的图形,它的形状不稳定,如果在木条交叉点打孔加装螺栓的办法使其形状稳定,那么至少需要添加()个螺栓A.1B.2C.3D.4答案:A解析:用木条交叉点打孔加装螺栓的办法去达到使其形状稳定的目的,可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释.如图,A点加上螺栓后,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原不稳定的五角星中具有了稳定的各边所以答案是: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的问题,掌握三角形的稳定性是解题的关键.4、在△ABC中,若一个内角等于另外两个角的差,则()A.必有一个角等于30°B.必有一个角等于45°C.必有一个角等于60°D.必有一个角等于90°答案:D解析:先设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x,y,则可得(180°-x-y),再分三种情况讨论,即可得到答案. 设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x,另一个角为y,则三个角为(180°-x-y),则有三种情况:①x=|y−(180°−x−y)|⇒y=90∘或x+y=90∘②y=|x−(180∘−x−y)|⇒x=90∘或x+y=90∘③(180∘−x−y)=|x−y|⇒x=90∘或y=90∘综上所述,必有一个角等于90°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分情况讨论.5、下图所示的五角星是用螺栓将两端打有孔的5根木条连接构成的图形,它的形状不稳定,如果在木条交叉点打孔加装螺栓的办法使其形状稳定,那么至少需要添加()个螺栓A.1B.2C.3D.4答案:A解析:用木条交叉点打孔加装螺栓的办法去达到使其形状稳定的目的,可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释.如图,A点加上螺栓后,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原不稳定的五角星中具有了稳定的各边所以答案是: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的问题,掌握三角形的稳定性是解题的关键.6、下列多边形中,内角和最大的是()A.B.C.D.答案:D解析: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可直接进行排除选项.解:A、是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为180°;B、是一个四边形,其内角和为360°;C、是一个五边形,其内角和为540°;D、是一个六边形,其内角和为720°;∴内角和最大的是六边形;故选D.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内角和,熟练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BP、CP是ΔABC的外角角平分线,若∠P=60°,则∠A的大小为()A.30°B.60°C.90°D.120°答案:B解析:首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与∠P得出∠PBC+∠PCB,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BC和∠ACB的外角和,进而得出∠ABC+∠ACB,即可得解.∵∠P=60°∴∠PBC+∠PCB=180°-∠P=180°-60°=120°∵BP、CP是ΔABC的外角角平分线∴∠DBC+∠ECB=2(∠PBC+∠PCB)=240°∴∠ABC+∠ACB=180°-∠DBC+180°-∠ECB=360°-240°=120°∴∠A=60°故选:B.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以及三角形内角和的运用,熟练掌握,即可解题.8、当n边形边数增加2条时,其内角和增加()A.180°B.360°C.540°D.720°答案:B解析:根据n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解:原来的多边形的边数是n,则新的多边形的边数是n+2.(n+2−2)•180−(n−2)•180=360°.故选:B.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多边形的边数每增加一条,内角和就增加180度.填空题9、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ADC的周长比△ABD的周长多3cm,已知AB=4cm,则AC的长为_____.答案:7cm##7厘米解析:根据中线的定义知CD=BD,结合三角形周长可得AC−AB=3cm,根据题意,即可得出AC的长度.解:如图所示:∵AD是BC边上的中线,∴D为BC的中点,CD=BD,∵C△ADC−C△ABD=3cm,AB=4cm,即(AC+CD+AD)−(AB+DB+AD)=3cm,∴AC−AB=3cm,∴AC=3+AB=7cm.所以答案是:7cm.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线性质,理解题意,作出图形是解题关键.10、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3,2a−1,4.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案:1<a<4解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列出不等式即可求出a的取值范围.∵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2a−1,4,∴4−3<2a−1<4+3,即1<a<4,故答案为1<a<4.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11、如图,已知∠1=75°,将直线m平行移动到直线n的位置,则∠2﹣∠3=_____°.答案:105解析:直接利用平移的性质结合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答案.解:如图,由题意可得:m∥n,∴∠CAD+∠1=180°.∵∠3=∠4,∴∠4+∠CAD=∠2,∴∠2﹣∠3=∠CAD+∠3﹣∠3=∠CAD=180°﹣∠1=180°﹣75°=105°.所以答案是:105.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正确转化角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2、如图,在△ ABC中,已知点D、E、F分别为BC、AD、CE的中点,若△ ABC的面积为4m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_________ cm2答案:1解析:根据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解答.解:∵点E是AD的中点,∴S △ABE =12S △ABD ,S △ACE =12S △ADC ,∴S △ABE +S △ACE =12S △ABC =12×4=2cm 2, ∴S △BCE =12S △ABC =12×4=2cm 2, ∵点F 是CE 的中点,∴S △BEF =12S △BCE =12×2=1cm 2. 所以答案是:1.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主要利用了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原理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13、如图,BE 、CE 分别为△ABC 的内、外角平分线,BF 、CF 分别为△EBC 的内、外角平分线,若∠A =52°,则∠BFC =_______度.答案:13解析:根据BF ,CF 分别为△EBC 的内、外角平分线分别设∠EBF =∠CBF =x ,∠ECF =∠DCF =y ,再根据BE ,CE 分别为△ABC 的内,外角平分线,得到∠ABC =∠ABE +∠EBD =4x 和 ∠ACD =∠ACE +∠ECD =4y ,最后根据 ∠ACD =∠ABC +∠A 和 ∠DCF =∠BFC +∠CBF 求出 ∠BFC =y −x =13°即可.∵BF ,CF 分别为△EBC 的内、外角平分线,∴∠EBF =∠CBF ,∠ECF =∠DCF ,设∠EBF=∠CBF=x,∠ECF=∠DCF=y,∴∠EBD=∠EBF+∠CBF=2x,∠ECD=∠ECF+∠DCF=2y,又∵BE,CE分别为△ABC的内,外角平分线,∴∠ABE=∠EBD=2x,∠ACE=∠ECD=2y,∴∠ABC=∠ABE+∠EBD=4x,∠ACD=∠ACE+∠ECD=4y,又∵∠ACD=∠ABC+∠A,∴4y=4x+52°,∴y−x=13°又∵∠DCF=∠BFC+∠CBF,∴y=∠BFC+x,∴∠BFC=y−x=13°,所以答案是:13.小提示:此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外角角平分线的相关知识,涉及到三角形外角等于与其不相邻的两内角和的知识,有一定难度.解答题14、如图所示,AE为△ABC的角平分线,CD为△ABC的高,若∠B=30°,∠ACB为70°.(1)求∠CAF的度数;(2)求∠AFC的度数.答案:(1)40°;(2)130°解析:(1)依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BAC 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CAF 的度数;(2)依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ACF 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AFC 的度数. 解:(1)∵∠B =30°,∠ACB =70°,∴∠BAC =180°﹣30°﹣70°=80°,又∵AE 平分∠BAC ,∴∠CAF =12∠CAB =12×80°=40°; (2)∵CD 为△ABC 的高,∠CAD =80°,∴Rt △ACD 中,∠ACF =90°﹣80°=10°,∴∠AFC =180°﹣∠ACF ﹣∠CAF =180°﹣10°﹣40°=130°.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性质,灵活运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5、△ABC 中,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AE 是△ABC 的高.(1)如图1,若∠B =40°,∠C =60°.求∠DAE 的度数.(2)如图2(∠B <∠C ),试说明∠DAE 与∠B 、∠C 的数量关系.(3)拓展:如图3,四边形ABDC 中,AE 是∠BAC 的角平分线,DA 是∠BDC 的角平分线,猜想:∠DAE 与∠B 、∠C的数量关系是否改变,说明理由.答案:(1)10°;(2)∠DAE=12∠C−12∠B,见解析;(3)不变,见解析解析:(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得∠BAC=80°,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CAD的度数,利用三角形的高线可求∠CAE得度数,进而求解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1)的推理方法可求解∠DAE、∠B、∠C的数量关系;(3)连接BC交AD于F,过点A作AM⊥BC于M,过点D作DN⊥BC于N,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EAM=12(∠ACB﹣∠ABC),同理,∠ADN=12(∠BCD﹣∠CBD),求得∠MAD=∠ADN,根据角的和差即可得到结论.解:(1)∵∠B=40°,∠C=60°,∠BAC+∠B+∠C=180°,∴∠BAC=80°,∵AD是∠BAC的角平分线,∴∠CAD=∠BAD=12∠BAC=40°,∵AE是△ABC的高,∴∠AEC=90°,∵∠C=60°,∴∠CAE=90°﹣60°=30°,∴∠DAE=∠CAD﹣∠CAE=10°;(2)∵∠BAC +∠B +∠C =180°,∴∠BAC =180°﹣∠B ﹣∠C ,∵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CAD =∠BAD =12∠BAC , ∵AE 是△ABC 的高,∴∠AEC =90°,∴∠CAE =90°﹣∠C ,∴∠DAE =∠CAD ﹣∠CAE =12∠BAC ﹣(90°﹣∠C )=12(180°﹣∠B ﹣∠C )﹣90°+∠C =12∠C −12∠B , 即∠DAE =12∠C −12∠B ; (3)不变,理由:连接BC 交AD 于F ,过点A 作AM ⊥BC 于M ,过点D 作DN ⊥BC 于N ,∵AE 是∠BAC 的角平分线,AM 是高,∴∠EAM =12(∠ACB ﹣∠ABC ),同理,∠ADN =12(∠BCD ﹣∠CBD ), ∵∠AFM =∠DFN ,∠AMF =∠DNF =90°,∴∠MAD =∠ADN ,∴∠DAE =∠EAM +∠MAD =∠EAM +∠ADN =12(∠ACB ﹣∠ABC )+12(∠BCD ﹣∠CBD )=12(∠ACD ﹣∠ABD ).小提示: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高线,角平分线等知识的综合运用,熟知相关知识,并根据题意添加辅助线构造图形是解题关键.。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三角形整章复习知识点和对应练习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三角形整章复习知识点和对应练习

T ——三角形一、知识梳理:专题一: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专题二:三角形有关的角;专题三:多边形及其内角和.二、考点分类专题一: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考点一:三角形的边1.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2.三角形分类:(1)按角的关系分类 (2)按边的关系分类⎧⎪⎧⎨⎨⎪⎩⎩直角三角形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斜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三角形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例1】【类型一】 判定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2cm ,3cm ,5cm ;B .5cm ,6cm ,10cm ;C .1cm ,1cm ,3cm ;D .3cm ,4cm ,9cm 解析:选项A 中2+3=5,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选项B 中5+6>10,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选项C 中1+1<3,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选项D 中3+4<9,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方法总结:判定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只要判定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类型二】 判断三角形边的取值范围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7,x ,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A .3<x <11 ;B .4<x <7 ;C .-3<x <11 ;D .x >3解析:∵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7,x ,∴7-4<x <7+4,即3<x <11.故选A.方法总结:判断三角形边的取值范围要同时运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有时还要结合不等式的知识进行解决.【类型三】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9,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解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的性质可得出第三边长的两种情况,再根据两边和大于第三边来判断能否构成三角形,从而求解.解:根据题意可知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可能是4,4,9或4,9,9,∵4+4<9,故4,4,9不能构成三角形,应舍去;4+9>9,故4,9,9能构成三角形,∴它的周长是4+9+9=22.方法总结:在求三角形的边长时,要注意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所求出的边长能否组成三角形.【类型四】三角形三边关系与绝对值的综合若a,b,c是△ABC的三边长,化简|a-b-c|+|b-c-a|+|c+a-b|.解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来判定绝对值里的式子的正负,然后去绝对值符号进行计算即可.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a-b-c<0,b-c-a<0,c+a-b>0.∴|a-b-c|+|b-c-a|+|c+a-b|=b+c-a+c+a-b+c+a-b=3c+a-b.方法总结:绝对值的化简首先要判断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式子的正负,然后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将绝对值的符号去掉,最后进行化简.此类问题就是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绝对值符号里面式子的正负,然后进行化简.考点二: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1.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2.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连接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例2】探究点一:三角形的高【类型一】三角形高的画法画△ABC的边AB上的高,下列画法中,正确的是( )解:过点C 作边AB 的垂线段,即画AB 边上的高CD ,所以画法正确的是D.故选D. 方法总结:三角形任意一边上的高必须满足:(1)过该边所对的顶点;(2)垂足必须在该边或在该边的延长线上.【类型二】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高如图所示①,在△ABC 中,AB =AC =5,BC =6,AD ⊥BC 于点D ,且AD =4,若点P 在边AC 上移动,则BP 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BP ⊥AC 时,BP 有最小值.由△ABC 的面积公式可知12AD ·BC =12BP ·AC ,解得BP =245方法总结:解答此题可利用面积相等作桥梁(但不求面积)求三角形的高,这种解题方法通常称为“面积法”.① ② ③ ④ 探究点二:三角形的中线【类型一】 应用三角形的中线求线段的长如图②在△ABC 中,AC =5cm ,AD 是△ABC 的中线,若△ABD 的周长比△ADC 的周长大2cm ,则BA =________.解析: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BD =CD ,∴△ABD 的周长-△ADC 的周长=(BA +BD +AD )-(AC +AD +CD )=BA -AC ,∴BA -5=2,∴BA =7cm.方法总结:通过本题要理解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将△ABD 与△ADC 的周长之差转化为边长的差.【类型二】 利用中线解决三角形的面积问题如图③,在△ABC 中,E 是BC 上的一点,EC =2BE ,点D 是AC 的中点,设△ABC ,△ADF 和△BEF 的面积分别为S △ABC ,S △ADF 和S △BEF ,且S △ABC =12,则S △ADF -S △BEF =________.解析:∵点D 是AC 的中点,∴AD =12AC .∵S △ABC =12,∴S △ABD =12S △ABC =12×12=6.∵EC =2BE ,S △ABC =12,∴S △ABE =13S △ABC =13×12=4.∵S △ABD -S △ABE =(S △ADF +S △ABF )-(S △ABF +S △BEF )=S △ADF -S △BEF ,即S △ADF -S △BEF =S △ABD -S △ABE =6-4=2.故答案为2.方法总结: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高相等时,面积的比等于底边的比;底相等时,面积的比等于高的比.探究点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如图④,已知: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CE 是△ABC 的高,∠BAC =60°,∠BCE =40°,求∠ADB 的度数.解析:根据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BAC =60°,得出∠BAD =30°,再利用CE 是△ABC 的高,∠BCE =40°,得出∠B 的度数,进而得出∠ADB 的度数.解:∵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BAC =60°,∴∠DAC =∠BAD =30°.∵CE 是△ABC 的高,∠BCE =40°,∴∠B =50°,∴∠ADB =180°-∠B -∠BAD =180°-50°-30°=100°.方法总结:通过本题要灵活掌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表示方法,同时此类问题往往和三角形的高综合考查.考点三:三角形的稳定性【例3】要使四边形木架(用4根木条钉成)不变形,至少需要加钉1根木条固定,要使五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需要加2根木条固定,要使六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需要加3根木条固定,…,那么要使一个n 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需要几根木条固定?解析:由于多边形(三边以上的)不具有稳定性,将其转化为三角形后木架的形状就不变了.根据具体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的经验及题中所加木条可找到一般规律.解:过n 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作(n -3)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n -2)个三角形,所以,要使一个n 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需要(n -3)根木条固定.方法总结:将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时,所需要的木条根数,可从具体到一般去发现规律,然后验证求解.专题二:三角形有关的角考点四:三角形的内角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例4】探究点一:三角形的内角和【类型一】 求三角形内角的度数已知,如图①,D 是△ABC 中BC 边延长线上一点,DF ⊥AB 交AB 于F ,交AC 于E ,若∠A =46°,∠D =50°.求∠ACB 的度数.① ② 解析:在Rt △DFB 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B 的度数,再在△ABC 中求∠ACB 的度数即可.解:在△DFB 中,∵DF ⊥AB ,∴∠DFB =90°.∵∠D =50°,∠DFB +∠D +∠B =180°,∴∠B =40°.在△ABC 中,∵∠A =46°,∠B =40°,∴∠ACB =180°-∠A -∠B =94°. 方法总结:求三角形的内角,必然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有关,解决问题时要根据图形特点,在不同的三角形中,灵活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类型二】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2∶3,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 .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无法判定解析:设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x ,2x ,3x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得x +2x +3x =180°,解得x =30°,∴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30°,60°,90°,即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A.方法总结:在解决有关比例问题时,通常先设比例系数,然后列方程求解.【类型三】 三角形的内角与角平分线、高的综合运用如图②,在△ABC 中,∠A =12∠B =13∠ACB ,CD 是△ABC 的高,CE 是∠ACB 的角平分线,求∠DCE 的度数.解析:根据已知条件用∠A 表示出∠B 和∠ACB ,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A ,再求出∠ACB ,∠ACD ,最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CE 即可求得∠DCE 的度数.解:∵∠A =12∠B =13∠ACB ,设∠A =x ,∴∠B =2x ,∠ACB =3x .∵∠A +∠B +∠ACB =180°,∴x +2x +3x =180°,解得x =30°,∴∠A =30°,∠ACB =90°.∵CD 是△ABC 的高,∴∠ADC =90°,∴∠ACD =180°-90°-30°=60°.∵CE 是∠ACB 的角平分线,∴∠ACE =12×90°=45°,∴∠DCE =∠ACD -∠ACE =60°-45°=15°.方法总结:本题是常见的几何计算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性质,找出角与角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图形解答.探究点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类型一】 直角三角形性质的运用如图,CE ⊥AF ,垂足为E ,CE 与BF 相交于点D ,∠F =40°,∠C =30°,求∠EDF 、∠DBC 的度数.解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列式计算即可求出∠EDF ,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C +∠DBC =∠F +∠DEF ,然后求解即可.解:∵CE ⊥AF ,∴∠DEF =90°,∴∠EDF =90°-∠F =90°-40°=50°.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C +∠DBC +∠CDB =∠F +∠DEF +∠EDF ,∴30°+∠DBC =40°+90°,∴∠DBC =100°.方法总结:本题主要利用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考点五:三角形的外角1.三角形外角的定义: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2.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例5】探究点:三角形的外角【类型一】 应用三角形的外角求角的度数如图所示,P 为△ABC 内一点,∠BPC =150°,∠ABP =20°,∠ACP =30°,求∠A 的度数.解析:延长BP交AC于E或连接AP并延长,构造三角形的外角,再利用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出∠A的度数.解:延长BP交AC于点E,则∠BPC,∠PEC分别为△PCE,△ABE的外角,∴∠BPC=∠PEC +∠PCE,∠PEC=∠ABE+∠A,∴∠PEC=∠BPC-∠PCE=150°-30°=120°.∴∠A=∠PEC-∠ABE=120°-20°=100°.方法总结: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将已知与未知的角联系起来是计算角的度数的方法.【类型二】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把几个角的和分别转化为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已知:如图为一五角星,求证:∠A+∠B+∠C+∠D+∠E=180°.解析: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出∠EFG=∠B+∠D,∠EGF=∠A+∠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E+∠EGF+∠EFG=180°,代入即可得证.证明:∵∠EFG、∠EGF分别是△BDF、△ACG的外角,∴∠EFG=∠B+∠D,∠EGF=∠A +∠C.又∵在△EFG中,∠E+∠EGF+∠EFG=180°,∴∠A+∠B+∠C+∠D+∠E=180°.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的特点,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将分散的角集中到某个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进行解决.【类型三】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综合应用如图①,∠ACD是△ABC的外角,BE平分∠ABC,CE平分∠ACD,且BE、CE交于点E.(1)如果∠A=60°,∠ABC=50°,求∠E的度数;(2)猜想:∠E与∠A有什么数量关系(写出结论即可);(3)如图②,点E是△ABC两外角平分线BE、CE的交点,探索∠E与∠A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析:先计算特殊角的情况,再综合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结合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概念解决.解:(1)根据外角的性质得∠ACD =∠A +∠ABC =60°+50°=110°,∵BE 平分∠ABC ,CE 平分∠ACD ,∴∠1=12∠ACD =55°,∠2=12∠ABC =25°.∵∠E +∠2=∠1,∴∠E =∠1-∠2=30°;(2)猜想:∠E =12∠A ; (3)∵BE 、CE 是两外角的平分线,∴∠2=12∠CBD ,∠4=12∠BCF ,而∠CBD =∠A +∠ACB ,∠BCF =∠A +∠ABC ,∴∠2=12(∠A +∠ACB ),∠4=12(∠A +∠ABC ).∵∠E +∠2+∠4=180°,∴∠E +12(∠A +∠ACB )+12(∠A +∠ABC )=180°,即∠E +12∠A +12(∠A +∠ACB +∠ABC )=180°.∵∠A +∠ACB +∠ABC =180°,∴∠E +12∠A =90°. 方法总结:对于本题发现的结论要予以重视:图①中,∠E =12∠A ;图②中,∠E =90°-12∠A .考点六:多边形及其内角和多边形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封闭图形.2.相关概念:顶点、边、内角、对角线.3.多边形的对角线:n 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条数为(n -3)条;n 边形共有对角线n (n -3)2条(n ≥3).4.正多边形:如果多边形的各边都相等,各内角也都相等,那么就称为正多边形.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1.性质: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 -2)·180°;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2.多边形的边数与内角和、外角和的关系:(1)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 -2)·180°(n ≥3,n 是正整数),可见多边形内角和与边数n 有关,每增加1条边,内角和增加180°.(2)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与边数的多少无关.(3).正n 边形:正n 边形的内角的度数为(n -2)·180°n ,外角的度数为360°n. 【例6】探究点一:多边形的概念【类型一】 多边形及其概念下列图形不是凸多边形的是( )解析:根据凸多边形的概念,如果多边形的边都在任意一条边所在的直线的同旁,该多边形即是凸多边形,否则即是凹多边形.由此可得选项D 的图形不是凸多边形.故选D. 方法总结:多边形可分为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辨别凸多边形可有两种方法:(1)画多边形任何一边所在的直线,整个多边形都在此直线的同一侧;(2)每个内角的度数均小于180°.通常所说的多边形指凸多边形.【类型二】 确定多边形的边数若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变成十五边形,则原来的多边形的边数可能为( )A .14或15或16B .15或16C .14或16D .15或16或17解析: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多边形的边数可能增加了一条,也可能不变或减少了一条,则多边形的边数是14,15或16.故选A. 方法总结: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多边形的边数可能增加了一条,也可能不变或减少了一条,解决此类问题可以亲自动手画一下.探究点二:多边形的对角线【类型一】 确定多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从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画________条对角线,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画________条对角线,从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画________条对角线,请猜想从七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________条对角线,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________条对角线,从而推导出n 边形共有________条对角线.解析:根据n 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n -3)条对角线.从n 个顶点出发引出n (n -3)条对角线,而每条重复一次,可得答案.解:从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画1条对角线,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画2条对角线,从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画3条对角线,从七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4条对角线,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n -3)条对角线,从而推导出n 边形共有n (n -3)2条对角线. 方法总结:(1)多边形有n 条边,则经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对角线有(n -3)条;(2)多边形有n 条边,对角线的条数为n (n -3)2.【类型二】 根据对角线条数确定多边形的边数从一个多边形的任意一个顶点出发都只有5条对角线,则它的边数是( )A .6B .7C .8D .9解析:设这个多边形是n 边形.依题意,得n -3=5,解得n =8.故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8.故选C.【类型三】 根据分成三角形的个数,确定多边形的边数连接多边形的一个顶点与其他顶点的线段把这个多边形分成了6个三角形,则原多边形是( )A .五边形B .六边形C .七边形D .八边形解析:设原多边形是n 边形,则n -2=6,解得n =8.故选D.方法总结: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n -3)条对角线,这(n -3)条对角线把n 边形分成(n -2)个三角形.探究点三: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下列图形中,是正多边形的是( )A .等腰三角形B .长方形C .正方形D .五边都相等的五边形解析:根据正多边形的定义: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进行解答.正方形四个角相等,四条边都相等,故选C. 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搞清楚正多边形的定义,各个角相等、各条边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探究点一:多边形的内角和【类型一】利用内角和求边数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40°,则它是( )A.四边形 B.五边形C.六边形 D.七边形解析:熟记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设它是n边形,根据题意得(n-2)·180=540,解得n=5.故选B.【类型二】求多边形的内角和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800°,截去一个角后,得到的多边形的内角和为( )A.1620° B.1800°C.1980° D.以上答案都有可能解析:1800÷180=10,∴原多边形边数为10+2=12.∵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内角后,边数可能减1,可能不变,也可能加1,∴新多边形的边数可能是11,12,13,∴新多边形的内角和可能是1620°,1800°,1980°.故选D.方法总结: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内角后,边数可能减1,可能不变,也可能加1.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求出原多边形的边数是解题的关键.【类型三】复杂图形中的角度计算如图,∠1+∠2+∠3+∠4+∠5+∠6+∠7=( )A.450° B.540°C.630° D.720°解析:如图,∵∠3+∠4=∠8+∠9,∴∠1+∠2+∠3+∠4+∠5+∠6+∠7=∠1+∠2+∠8+∠9+∠5+∠6+∠7=五边形的内角和=540°,故选B.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灵活运用五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内外角关系.根据图形特点,将问题转化为熟知的问题,体现了转化思想的优越性.【类型四】利用方程和不等式确定多边形的边数一个同学在进行多边形的内角和计算时,求得内角和为1125°,当他发现错了以后,重新检查,发现少算了一个内角,问这个内角是多少度?他求的是几边形的内角和?解析:本题首先由题意找出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进而求出这一内角的取值范围;然后可确定这一内角的度数,进一步得出这个多边形的边数.解:设此多边形的内角和为x,则有1125°<x<1125°+180°,即180°×6+45°<x<180°×7+45°,因为x为多边形的内角和,所以它是180°的倍数,所以x=180°×7=1260°.所以7+2=9,1260°-1125°=135°.因此,漏加的这个内角是135°,这个多边形是九边形.方法总结:解题的关键是由题意列出不等式求出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探究点二:多边形的外角和【类型一】已知各相等外角的度数,求多边形的边数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36°,则该多边形是正( )A.八边形 B.九边形C.十边形 D.十一边形解析:正多边形的边数为360°÷36°=10,则这个多边形是正十边形.故选C.方法总结:如果已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求边数可直接利用外角和除以这个角即可.【类型二】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综合运用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和为540°,则它是( )A.五边形 B.四边形C.三角形 D.不能确定解析: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依题意可得(n-2)×180°+360°=540°,解得n =3,∴这个多边形是三角形.故选C.方法总结:熟练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外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由已知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从而解决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归纳

三角形几何A级概念:(要求深刻理解、熟练运用、主要用于几何证明)几何B级概念:(要求理解、会讲、会用,主要用于填空和选择题)一基本概念: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角形的外角、全等三角形、角平分线的集合定义、原命题、逆命题、逆定理、尺规作图、辅助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集合定义、轴对称的定义、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勾股数.二常识:1.三角形中,第三边长的判断:另两边之差<第三边<另两边之和.2.三角形中,有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线,它们都分别交于一点,其中前两个交点都在三角形内,而第三个交点可在三角形内,三角形上,三角形外.注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都是线段.3.如图,三角形中,有一个重要的面积等式,即:若CD⊥AB,BE⊥CA,则CD·AB=BE·CA.4.三角形能否成立的条件是:最长边<另两边之和.5.直角三角形能否成立的条件是:最长边的平方等于另两边的平方和. 6.分别含30°、45°、60°的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直角三角形.AB CED7.如图,双垂图形中,有两个重要的性质,即: (1) AC ·CB=CD ·AB ; (2)∠1=∠B ,∠2=∠A .8.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内角是钝角,但最少有两个外角是钝角.9.全等三角形中,重合的点是对应顶点,对应顶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10.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11.几何习题中,“文字叙述题”需要自己画图,写已知、求证、证明. 12.符合“AAA ”“SSA ”条件的三角形不能判定全等.13.几何习题经常用四种方法进行分析:(1)分析综合法;(2)方程分析法;(3)代入分析法;(4)图形观察法.14.几何基本作图分为:(1)作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角等于已知角;(3)作已知角的平分线;(4)过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5)作线段的中垂线;(6)过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15.会用尺规完成“SAS ”、“ASA ”、“AAS ”、“SSS ”、“HL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作图.16.作图题在分析过程中,首先要画出草图并标出字母,然后确定先画什么,后画什么;注意:每步作图都应该是几何基本作图.17.几何画图的类型:(1)估画图;(2)工具画图;(3)尺规画图. ※18.几何重要图形和辅助线: (1)选取和作辅助线的原则:① 构造特殊图形,使可用的定理增加; ② 一举多得;③ 聚合题目中的分散条件,转移线段,转移角; ④ 作辅助线必须符合几何基本作图.A BCD 12(2)已知角平分线.(若BD是角平分线)BC的中线)(3)已知三角形中线(若AD是(5)其它。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三角形-知识点+考点+典型例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三角形-知识点+考点+典型例题(含答案)

第七章三角形【知识要点】一.认识三角形1.关于三角形的概念及其按角的分类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分类:①三角形按内角的大小分为三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②三角形按边分为两类: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2.关于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的方法、比较线段的长短)根据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对边相交形成的线段;三角形的中线: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对边中点的线段,三角形任意一条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部分;三角形的高: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做对边的垂线,这条垂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注意: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都是线段,不是直线,也不是射线;②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和三条高;③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

但三角形的高却有不同的位置: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有一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另两条高恰好是它两条直角边;钝角三角形一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另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

④一个三角形中,三条中线交于一点,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

(三角形的三条高(或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与一点,锐角三角形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高的交点是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高(所在的直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4.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1)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引申: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②一个三角形中至多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③一个三角中至少有两个内角是锐角。

(2)三角形的外角和:360°(3)三角形外角的性质: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常用来求角度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必背知识点一、三角形的定义与基本性质1. 三角形的定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内角和三个顶点。

2. 三角形的分类:按边分: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包括等边三角形,即三边都相等的特殊等腰三角形)。

按角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3. 三角形的主要线段: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中线: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和它所对边的中点的线段。

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内部,且交于一点(内心)。

4. 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具有稳定性。

这一性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基本定理: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推论:根据三边关系可以判断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或已知两边时确定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三、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1. 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推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2. 外角的定义与性质:定义: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

四、与三角形有关的角的其他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等边对等角)。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且均为60°。

五、多边形的基本概念与性质多边形的定义: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

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

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

八年级(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知识点整理

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三角形的中线可以将三角形分为面积相等的两个小三角形。

3.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A的平分线与对边BC交于点D,那么线段AD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1=∠2=∠BAC.要区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其区别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条线段;角的平分线是条射线。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要求会的题型:①三角形中两条高和其所对的底边中的三个长度,求其中未知的高或者底边的长度“等积法〞,将三角形的面积用两种方式表达,求出未知量。

三角形的稳定性1.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2. 四边形及多边形不具有稳定性三角形的内角1.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与三角形的形状无关。

2. 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关系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相加为90°〕。

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外角1. 三角形外角的意义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2. 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多边形1. 多边形的概念在平面中,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多边形中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多边形的边与它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外角。

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一个n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的条数为〔n-3〕条,其所有的对角线条数为.3. 正多边形各角相等,各边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除了三角形以外,因为假设三角形的三内角相等,那么必有三边相等,反过来也成立〕要求会的题型:①告诉多边形的边数,求多边形过一个顶点的对角线条数或求多边形全部对角线的条数n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的条数为〔n-3〕条,其所有的对角线条数为.将边数带入公式即可。

多边形的内角和1. n边形的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为2. n边形的外角和定理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与多边形的形状和边数无关。

八年级数学上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课件

八年级数学上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课件
测量角度
通过测量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可以计算出 第三个角的大小,从而解决一些测量问题。
建筑设计中直角三角形应用
建筑设计
01
在建筑设计中,直角三角形常被用于计算建筑物的角度、高度
和距离等参数,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结构工程
02
在结构工程中,直角三角形可以帮助工程师计算结构的支撑力
、承载力和稳定性等关键参数。
AA相似条件在直角三角形中应用
AA相似条件:如果两个三角形 中有两个角分别相等,则这两 个三角形相似。
在直角三角形中,由于一个角 是90度,因此只需要再证明一 个角相等即可判定两个直角三 角形相似。
常见的证明方法包括利用余角 相等、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等。
利用三边比例关系判断相似
三边比例关系: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度成比例,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在直角三角形中,可以利用勾股定理和已知边长求出未知边长,进而判断三边是否 成比例。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有时候只需要证明两边成比例即可判定 相似。
实例分析与解题技巧
实例分析
通过具体题目分析,展示如何利 用AA相似条件和三边比例关系判 断直角三角形相似。
解题技巧
总结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 题和技巧,如正确运用勾股定理 、灵活运用相似条件等。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勾股定理
勾股数
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和等 于斜边的平方,即a² + b² = c²,其 中a、b为直角边,c为斜边。
满足勾股定理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 股数。例如,3、4、5是一组勾股数 ,因为3² + 4² = 5²。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² + b² = c²,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 角形,其中c为最长边。

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的角知识点结论

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的角知识点结论

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的角知识点结论在学习八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概念,而其中的角知识点更是我们需要深入掌握的内容之一。

接下来,我将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探讨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的角知识点结论。

1. 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所围成的一个平面图形,它是几何中的基本图形之一。

三角形中有三个角,我们需要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性质。

2. 角的概念在三角形中,角是由两条线段所围成的图形部分。

角的大小通常用度来表示,一个完整的圆周角为360度。

在三角形中,我们通常会接触到三种角:内角、外角和对顶角。

3. 内角的性质在三角形ABC中,若角A、角B、角C分别为α、β、γ,则有以下结论:(1)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α+β+γ=180度;(2)三角形内角和小于等于180度:α+β+γ≤180度;(3)三角形内角和大于180度:α+β+γ≥180度。

4. 外角的性质在三角形ABC中,若角A、角B、角C分别为α、β、γ,则有以下结论:(1)三角形外角和等于360度:180度;(2)三角形外角和小于等于360度:α+β+γ≤360度;(3)三角形外角和大于360度:α+β+γ≥360度。

5. 对顶角的性质在三角形ABC中,若角A、角B、角C分别为α、β、γ,则有以下结论:(1)角A、角B的对顶角相等:α=β;(2)角B、角C的对顶角相等:β=γ;(3)角C、角A的对顶角相等:γ=α。

总结回顾:通过对三角形的角知识点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三角形内角、外角和对顶角的性质和关系。

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外角和定理以及对顶角定理,我们需要掌握其基本概念和相关的推导过程。

通过反复练习和操练,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学习三角形的角知识点时,我们不仅要注重理论的学习,更需要注重实际问题的应用和解决能力的培养。

《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PPT精品课件

《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PPT精品课件
∴ ∠BEC= ∠A+ ∠ACE,
∵∠A=42° ,∠ACE=18°,
∴ ∠BEC=60°.
∵ ∠BFC是△BEF的一个外角,
∴ ∠BFC= ∠ABD+ ∠BEF,
B
C ∵ ∠ABD=28° ,∠BEC=60°,
∴ ∠BFC=88°.
巩固练习
如图,直线AB,CD被BC
所截,若AB∥CD,∠1=45°,
A
B
360°
=________.
1
P
C
N3
F
2 M
D
E
课堂小结
三角形
的外角
定 义
角一边必须是三角形的一边,另一边必须是三角
形另一边的延长线
性 质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三角形的
外 角 和
辅助线总结
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
①求角的度数,通过三角形一顶点的平行线,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
F
∠BAE+ ∠CBF+ ∠ACD+(∠1+ ∠2+ ∠3)=540 °,
所以∠BAE+ ∠CBF+ ∠ACD=540 °– 180°=360°.
3
C
D
探究新知
E
A 4
1
M
解法三:过A作AM平行于BC,
3
∠3= ∠4
B
F
2
C
D
∠2= ∠BAM,
∠2+ ∠ 3= ∠ 4+∠BAM,
所以 ∠1+ ∠2+ ∠3= ∠1+ ∠4+ ∠BAM=360°
A.24°
B.59°
C.60°
D.69°
课堂检测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总结一、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 三角形的概念-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内角和三个顶点。

2. 三角形的分类- 按角分类:-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可以用“Rt△”表示,直角所对的边称为斜边,另外两条边称为直角边。

-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 按边分类:- 不等边三角形: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

- 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

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等腰三角形中,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3.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a + b>c,a + c>b,b + c>a。

- 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 a - b|<c,| a - c|<b,| b - c|<a。

- 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只需判断较短两条线段之和是否大于最长的线段。

4.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有三条高,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部;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即两条直角边,另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部,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

- 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重心。

三角形的每一条中线都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部分。

-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二、与三角形有关的角1. 三角形的内角-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八年级数学上册《与三角形有关的角》讲义

八年级数学上册《与三角形有关的角》讲义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要点梳理】知识点一、三角形的内角1.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2. 直角三角形: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有两个角互余.反过来,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要点二、三角形的外角1.定义: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如图,∠ACD是△ABC的一个外角.要点诠释:三角形每个顶点处有两个外角,它们是对顶角.所以三角形共有六个外角,通常每个顶点处取一个外角,因此,我们常说三角形有三个外角.2.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意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3.三角形的外角和: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典型例题】类型一、三角形的内角和1.如图,BE、CF都是△ABC的角平分线,且∠BDC=110°,则∠A= .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所示,α∠的度数是()A.10︒B.20︒C.30︒D.40︒【变式2】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________度.类型二、三角形的外角2.如图所示,在△ABC中,BO,CO分别平分∠ABC和∠ACB;BD、CD分别平分∠ABC和∠ACB的外角.(1)若∠BAC=70°,求:∠BOC的度数;(2)探究∠BDC与∠A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无需说明理由)举一反三:【变式】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两直角边重合,则α∠的度数为()A.75︒B.105︒C.135︒D.165︒类型三、三角形有关角的实际应用3.星期天,小明见爸爸愁眉苦脸在看一张图纸,他便悄悄地来到爸爸身边,想看爸爸为什么犯愁.爸爸见到他,高兴地对他说:“来帮我一个忙,你看这是一个四边形零件的平面图,它要求BDCB∠=︒,∠=︒,19A∠等于140︒才算合格,小明通过测量得90∠=︒后就下结论说此零件不合格,于是爸爸让小明解释这是为什么,小明很轻松地40C说出了原因,并用如下的三种方法解出此题.请你代小明分别说出不合格的理由.(1)如图1,连接AD并延长.(2)如图2,延长CD交AB于E.(3)如图3,连接BC.举一反三:【变式】探究与发现:有一块直角三角板DEF放置在ABC∆上,三角板DEF的两条直角边DE、DF恰好分别经过点B、C.请写出BDC∠+∠+∠之间的数量关∠与A ABD ACD 系,并说明理由.应用:某零件如图所示,图纸要求90∠=︒,21∠=︒,当检验员量得CBA∠=︒,32∠=︒,就断定这个零件不合格,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145BDC【复习巩固】1.如图,在△CEF中,∠E=80°,∠F=50°,AB∥CF,AD∥CE,连接BC,CD,则∠A的度数是()A.45°B.50°C.55°D.80°2.如图,将一块直角三角板DEF放置在锐角三角形ABC上,使得该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DE、DF恰好分别经过点B、C,若∠A=45°,则∠ABD+∠ACD的值为()A.40°B.45°C.50°D.55°3.如图,BE是∠ABD的平分线,CF是∠ACD的平分线,BE与CF交于G,如果∠BDC=140°,∠BGC=110°,则∠A=.4.如图,将△ABC纸片沿DE折叠,点A的对应点为A′,∠B=60°,∠C=80°,则∠1+∠2等于.5.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C落在四边形ABDE的外部时,此时测得∠1=108°,∠C=35°,则∠2=.6.如图,在△ABC中,∠BAC=100°,AD⊥BC于D点,AE平分∠BAC交BC于点E.若∠C=26°,则∠DAE的度数为.7.如图,△ABC中,∠B=38°,∠C=74°,AD是BC边上的高,D为垂足,AE平分∠BAC,交BC于点E,DF⊥AE,求∠ADF的度数.8.如图,CE是△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且CE交BA的延长线于点E.(1)若∠B=30°,∠ACB=40°,求∠E的度数;(2)求证:∠BAC=∠B+2∠E.9.如图,已知在△ABC中,CE是外角∠ACD的平分线,BE是∠ABC的平分线.(1)求证:∠A=2∠E;(2)若∠A=∠ABC,求证:AB∥CE.。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与三角形有关的角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与三角形有关的角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与三角形有关的角知识点认识自我、表现自我,从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大家的初中生活已经开始啦。

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准备了与三角形有关的角知识点,欢迎阅读与选择!知识点一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知识点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相邻的内角互补;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不相邻的内角.课后小练习1.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和小于第三个内角,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A.锐角B.钝角C.直角D.等腰2.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A.至少有两个锐角B.至少有一个直角C.至多有两个钝角D.至少有一个钝角3.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另外两个内角的和,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何类三角形不能确定4.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之和小于第三个内角,那么该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都有可能5.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1,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八年级数学上册直角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数学上册直角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数学上册直角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直角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下面是八年级数学上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点总结:
1. 三角函数
- 正弦函数:sin(A) = 对边/斜边
- 余弦函数:cos(A) = 邻边/斜边
- 正切函数:tan(A) = 对边/邻边
2. 特殊直角三角形
- 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相等
- 30度-60度-90度特殊直角三角形:长边:短边:斜边 = 1:√3:2
- 45度-45度-90度特殊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相等,斜边等于直角边的√2倍
3. 定义和性质
- 直角三角形的定义:一个角为直角(90度)
-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平方和等于斜边平方(勾股定理)
4. 三角形的解题方法
- 已知两边求第三边:利用勾股定理求第三边的长度
- 已知一个角和一边求其他边: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其他边的长度
- 解决实际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利用三角函数解题
这些是八年级数学上册直角三角形的主要知识点总结,请认真研究,掌握这些内容,将有助于你在数学研究中的进一步理解和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三角形知识点复习及习题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三角形知识点复习及习题练习

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框架【三角形的概念】1、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依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要点:①三条线段;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③首尾顺次相连。

2、基本概念: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内角,三个顶点。

边:组成三角形的线段,表示方法:AB(c)、BC(a)、AC(b)内角: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表示方法:∠A、∠B、∠C顶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表示方法:A、B、C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为△ABC。

夹边、夹角、对边、对角3、数三角形个数技巧1)按组成三角形的图形个数来数(如单个三角形、由2个图形组成的三角形……最后求和)2)从图中的某一条线段开始,按一定的顺序找出能组成三角形的另外两条边;3)先固定一个顶点,再变换另外两个顶点,找出不共线的三点共有多少组。

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三个角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B、由三条直线组成图形叫三角形C、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D、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2、右图中三角形的个数是()A、6B、7C、8D、93、如右图所示:(1)图中有几个三角形?把它们一一写出来。

(2)写出△ABD的三个内角。

(3)以∠C为内角的三角形有哪些?(4)以AB为边的三角形有哪些?【分类】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都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练:1、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锐角,则此三角形的形状是()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无法判断2、若△ABC三边长分别为m,n,p,且| m - n |+( n - p)2= 0 ,则这个三角形为()A、等腰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3、三角形中,若一个角等于其他两个角的差,则这个三角形是()A.钝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4、根据下列所给条件,判断△ABC的形状(若已知的是角,则按角的分类标准去判断;若已知的是边,则按边的分类标准去判断)(1)∠A=45°,∠B=65°,∠C=70°;(2)∠C=90°;(3)∠C=120°;(4)AB=BC=4,AC=5.【三边的关系】①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b + c > a;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b - c < a。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必考知识点归纳(带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必考知识点归纳(带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必考知识点归纳单选题1、两个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其中∠BAC=∠EDF=90°,∠E=45°,∠C=30°,AB与DF交于点M.若BC//EF,则∠BMD的大小为()A.60°B.67.5°C.75°D.82.5°答案:C分析:根据BC//EF,可得∠FDB=∠F=45°,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即可得出答案.由图可得∠B=60°,∠F=45°,∵BC//EF,∴∠FDB=∠F=45°,∴∠BMD=180°−∠FDB−∠B=180°−45°−60°=75°,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图中直角三角形共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分析: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解:如图,直角三角形有:△ABC、△ABD、△ACD.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是关键,要做到不重不漏.3、如果一个多边形内角和是外角和的4倍,那么这个多边形有()条对角线.A.20B.27C.35D.44答案:C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与外角和定理列出方程,然后求解,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可以表.示成n(n−3)2解:设这个多边形是n边形,根据题意得,(n-2)•180°=4×360°,解得n=10.10×(10-3)÷2=35(条).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方程的思想.关键是记住内角和的公式与外角和的特征,及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公式.4、如图,一束太阳光线平行照射在放置于地面的正六边形上,若∠1=19°,则∠2的度数为()A.41°B.51°C.42°D.49°答案:A分析:先求出正六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解:∵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等于120°,每个外角等于60°,∴∠FAD=120°-∠1=101°,∠ADB=60°,∴∠ABD=101°-60°=41°∵光线是平行的,∴∠2=∠ABD=41°,故选A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性质以及正六边形的性质,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将一副直角三角板ABC和EDF如图放置(其中∠A=60°,∠F=45°),使点E落在AC边上,且ED//BC,则∠AEF的度数为( )A.145°B.155°C.165°D.170°答案:C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1,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2,然后根据∠CEF=∠DEF -∠2计算出∠CEF,即可求出∠AEF.解:∵∠A=60°,∠F=45°,∴∠1=90°-60°=30°,∠DEF=90°-45°=45°,∵ED∥BC,∴∠2=∠1=30°,∠CEF=∠DEF-∠2=45°-30°=15°,∴∠AEF=180°-15°=165°.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是基础题,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在△ABC中,AB=20,AC=18,AD为中线.则△ABD与△ACD的周长之差为()A.1B.2C.3D.4答案:B分析:利用三角形中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结果.∵在△ABC中,AD为中线,∴BD=CD.∵C△ABD=AB+BD+AD,C△ACD=AC+CD+AD,∴C△ABD−C△ACD=AB−AC=20−18=2.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中线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所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明确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运用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的差等于两边的差是解本题的关键.7、如图,AB和CD相交于点O,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1=∠2B.∠2=∠3C.∠3=∠4D.∠1=∠5答案:A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对顶角的性质进行判断.解:A、∵∠1与∠2是对顶角,∴∠1=∠2,本选项说法正确;B、∵AD与AB不平行,∴∠2≠∠3,本选项说法错误;C、∵AD与CB不一定平行,∴∠3≠∠4,本选项说法错误;D、∵CD与CB不平行,∴∠1≠∠5,本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应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对顶角的意义与性质是解题关键.8、在△ABC中,若一个内角等于另外两个角的差,则()A.必有一个角等于30°B.必有一个角等于45°C.必有一个角等于60°D.必有一个角等于90°答案:D分析:先设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x,y,则可得第三个角(180°-x-y),再分三种情况讨论,即可得到答案.设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x,另一个角为y,则第三个角为(180°-x-y),则有三种情况:①x=|y−(180°−x−y)|⇒y=90∘或x+y=90∘②y=|x−(180∘−x−y)|⇒x=90∘或x+y=90∘③(180∘−x−y)=|x−y|⇒x=90∘或y=90∘综上所述,必有一个角等于90°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分情况讨论.9、下列多边形具有稳定性的是()A.B.C.D.答案:D分析:利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直接得出答案.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都具有不稳定性,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三角形的特性,牢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小亮同学用绘画的方法,设计的一个正三角形的平面镶嵌图,其中主要利用的是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如果整个镶嵌图△ABC的面积为75,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25B.26C.30D.39答案:B分析:正ΔABC中有多种图形,将不规则图形拆分后,可归结为四种图形,每种图形都可划分为面积最小的正三角形的组合,最后正ΔABC全部由小正三角形组成,根据阴影部分小正三角形的个数所占全部小正三角形个数比例与面积相乘即可得出答案.如图所示,将不规则部分进行拆分,共有四种图形:正六边形、较大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小正三角形;其中一个正六边形可以分成6个小正三角形,较大正三角形可以分成4个小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6个小正三角形,由图可得:正六边形有13个,可分成小正三角形个数为:13×6=78(个);较大正三角形有26个,可分成小正三角形个数为:26×4=104(个);平行四边形有5个,可分成小正三角形个数为:5×6=30(个);小正三角形个数为13个;∴一共有小正三角形个数为:78+104+30+13=225(个),∴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75×78=26,225故选:B.小提示:题目主要考查创新思维,将其进行分类分解是解题难点.填空题11、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B⊥AC,AD⊥BC,垂足为D,AB=3,AC=4,BC=5,则AD=______.答案:2.4分析:根据面积相等可列式12AB·AC=12BC·AD,代入相关数据求解即可.解:∵AB⊥AC,AD⊥BC,∴12AB·AC=12BC·AD∵AB=3,AC=4,BC=5,∴AD=AB·ACBC =125=2.4故答案諀:2.4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了运用等积关系求线段的长,准确识图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如图,射线AB与射线CD平行,点F为射线AB上的一定点,连接CF,点P是射线CD上的一个动点(不包括端点C),将△PFC沿PF折叠,使点C落在点E处.若∠DCF=62°,当点E到点A的距离最大时,∠CFP=_____.答案:59°##59度分析: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当E落在AB上时,AE距离最大,利用AB∥CD且∠DCF=62°,得到∠CFA=62°,再根据折叠性质可知:∠EFP=∠CFP,利用补角可知∠EFP+∠CFP=118°,进一步可求出∠EFP=∠CFP=59°.解:利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知:当E落在AB上时,AE距离最大,如图:∵AB∥CD且∠DCF=62°,∴∠CFA=62°,∵△PCF折叠得到△PEF,∴∠EFP=∠CFP,∵∠EFP+∠CFP=118°,∴∠EFP=∠CFP=59°.所以答案是:59°小提示: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平行线的性质,折叠的性质,补角,角平分线,解题的关键是找出:当E落在AB上时,AE距离最大,再解答即可.13、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了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而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一点叫此三角形的_________心.答案:重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重心的定义即可求解.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一点叫此三角形的重心;所以答案是:重.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重心,重心是三角形三边中线的交点;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的面积分成了相等的两部分,重心到顶点的距离与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之比为2:1.14、如图,BD是△ABC的中线,AB=5cm,BC=3cm,那么△ABD的周长比△CBD的周长多_____.答案:2cm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线的概念得到AD=DC,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得到答案.解:∵BD是△ABC的中线,∴AD=DC,∴△ABD的周长-△CBD的周长=(AB+AD+BD)-(BC+DC+BD)=AB-BC=5-3=2(cm),∴△ABD的周长比△CBD的周长多2cm,所以答案是:2cm.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中线的概念,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此边所对顶点的连线叫做三角形的中线.15、如图,孔明在驾校练车,他由点A出发向前行驶200米到B处,向左转45°.继续向前行驶同样的路程到C 处,再向左转45°.按这样的行驶方法,回到点A总共行驶了 __.答案:1600米##1600m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汽车所走的路程正好是一个外角为45°的多边形的周长,求出多边形的周长即可.解:根据题意得:360°÷45°=8,则他走回点A时共走的路程是8×200=1600(米).故回到A点共走了1600米.所以答案是:1600米.小提示:本意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即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解答题16、如图,已知在△ABC中,∠B=30°,∠C=50°,AE是BC边上的高,AD是∠BAC的角平分线,求∠DAE的度数.答案:10°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C,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AD,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BAE的度数即可得到答案.解:∵∠B=30°,∠C=50°,∴∠BAC=180°-∠B-∠C=100°,∵AD是∠BAC的角平分线,∴∠BAD=1∠BAC=50°,2∵AE是BC边上的高,∴∠AEB=90°,∴∠BAE=90°-∠B=60°,∴∠DAE=∠BAE-∠BAD=10°.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熟知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7、如图,AD是△ABE的角平分线,过点B作BC⊥AB交AD的延长线于点C,点F在AB上,连接EF交AD于点G.(1)若2∠1+∠EAB=180°,求证:EF∥BC;(2)若∠C=72°,∠AEB=78°,求∠CBE的度数.答案:(1)见解析;(2)24°分析:(1)先根据AD是△ABE的角平分线得出∠EAB=2∠GAF,,再由2∠1+∠EAB=180°得出∠AGF+∠GAF=90°,进而可得出结论;(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外角的性质求解即可.(1)证明:∵AD是△ABE的角平分线,∴∠EAB=2∠GAF,∵2∠1+∠EAB=180°,∴2∠1+2∠GAF=180°,∵∠1=∠AGF,∴2∠AGF+2∠GAF=180°,∴∠AGF+∠GAF=90°,∴∠AFG=90°,∵BC⊥AB,∴∠AFG=∠ABC==90°,∴EF∥BC;(2)解:∵∠C=72°,∠ABC==90°,∴∠CAB==90°-∠C==90°-72°==18°,∴∠EAB=2∠CAB=36°,∵∠AEB=78°,∴∠ABE==180°-(∠AEB+∠EAB)==90°-(78°+36°)==66°,∴∠CBE=90°-∠ABE==90°-66°==24°.小提示: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及三角形的内外角性质,熟记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8、在一个各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中,每一个内角都比相邻外角的3倍还大20°.(1)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2)若将这个多边形剪去一个角,剩下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答案:(1)9;(2)1080º或1260º或1440º.分析:(1)设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为x,则与其相邻的内角等于3x+20°,根据内角与其相邻的外角的和;是180°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再由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求出此多边形的边数为360°x(2)剪掉一个角以后,多边形的边数可能增加了1条,也可能减少了1条,或者不变,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答案.解:(1)设每一个外角为x,则与其相邻的内角等于3x+20°,∴180°−x=3x+20°,∴x=40°,即多边形的每个外角为40°,∵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多边形的外角个数为:360°=9,4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9;(2)因为剪掉一个角以后,多边形的边数可能增加了1条,也可能减少了1条,或者不变,①若剪去一角后边数减少1条,即变成8边形,∴内角和为(8−2)×180°=1080°,②若剪去一角后边数不变,即变成9边形,∴内角和为(9−2)×180°=1260°,③若剪去一角后边数增加1,即变成10边形,∴内角和为(10−2)×180°=1440°,∴将这个多边形剪去一个角后,剩下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080°或1260°或1440°.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外角和定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三角形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三角形必背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必背考点
第一章《三角形》
1.形成三角形的条件: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二):
2.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按角可分为:
三角形按边可分为:
其中统称为斜三角形。

3.三角形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
三条中线的交点、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
锐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直角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

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了的两部分。

请画出一个钝角三角形,并画出三条高线,并且说明三角形等面积法的具体运用。

4、三角形具有性
5.三角形的内外角和
内角和为,三角形外角的和等于。

6.三角形内角角平分线形成的夹角与顶角的关系。

三角形外角角平分线形成的夹角与顶角的关系。

在三角形ABC中作出∠A与∠B的内角角平分线,以及∠A与∠B 的外角角平分线。

7.三角形的外角定理:。

8.多边形的内外角和
从五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______对角线,它们将五边形分成____ 三角形,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
从六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_____对角线,它们将六边形分成 ____ 个三角形,六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
从n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____对角线,它们将n边形分成____ 个三角形,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9.正多边形的概念:。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知识点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知识点

21D CB AD CBAD CB A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学问点⒈ 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内角,三个顶点.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三角形ABC 用符号表示为△ABC ,三角形ABC 的边AB 可用边AB 所对的角C 的小写字母c 表示,AC 可用b 表示,BC 可用a 表示. 留意:〔1〕三条线段要不在同始终线上,且首尾顺次相接;〔2〕三角形是一个封闭的图形;〔3〕△ABC 是三角形ABC 的符号标记,单独的“△〞没有意义. ⒉ 三角形的分类 (1)按边分类 (2)按角分类:⒊ 三角形的主要线段的定义 〔1〕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 表示法:1.AD 是△ABC 的BC 上的中线. 2.BD=DC=12BC. 留意:①三角形的中线是线段;②三角形三条中线全在三角形的内部; ③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④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及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顶点及交点之间的线段 表示法:1.AD 是△ABC 的∠BAC 的平分线. 2.∠1=∠2=12∠BAC. 留意: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②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全在三角形的内部;③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④用量角器画三角形的角平分线.〔3〕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表示法:1.AD 是△ABC 的BC 上的高线.2.AD ⊥BC 于D.3.∠ADB=∠ADC=90°.留意:①三角形的高是线段; ②锐角三角形三条高全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是边,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形外;③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斜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_C_B _A⒋ 三角形的主要线段的表示法(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表示法:如图1,根据详细状况运用以下随意一种方式表示:①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② AD 平分∠BAC ,交BC 于D ;③ 假如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那么∠BAD =∠DAC =21∠BAC . (2)三角形的中线表示法:如图1,根据详细状况运用以下随意一种方式表示: ①AE 是∆ABC 的中线;②AE 是∆ABC 中BC 边上的中线;③假如AE 是∆ABC 的中线,那么BE=EC =21BC . (3)三角线的高的表示法:如图2,根据详细状况,运用以下随意一种方式表示: ① AM 是∆ABC 的高;② AM 是∆ABC 中BC 边上的高;③ 假如AM 是∆ABC 中BC 边上高,那么AM ⊥BC ,垂足是E ; ④ 假如AM 是∆ABC 中BC 边上的高,那么∠AMB =∠AMC =90︒. ⒌ 在画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时应留意:(1)如图3,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交点都在三角形内部. (2)如图4,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交点都在三角形内部.如图5,6,7,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内部,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上.⒍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随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随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留意:〔1〕三边关系的根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图3 图4 图5图6图7ABCD E 图1图221B AC MD 〔2〕围成三角形的条件是随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⒎ 三角形的角及角之间的关系: (1)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4)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知识点比较多要熟练掌握知识点:1.理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方法;2.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3.能够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进行相关的计算,证明问题;4.学会添加辅助线构造基本图形解决问题.
二、知识要点
1、三角形内角
(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表示为:在△ABC中,有∠A+∠B+∠C=180°.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
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②有两个角互余是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作用:
在三角形中已知两角可求第三角,或已知各角之间关系,求各角;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但要注意的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这一点是不会在已知中说出,往往要把它作为隐含的条件来用.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方法很多,定理的证明需要添加辅助线,通过辅助线将角转移和集中,把隐含的条件显现出来.
如几种常见的证明思路:
思路1:如图1所示,延长BC到E,作CD∥AB.
因为AB∥CD(已知),
所以∠1=∠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ACB+∠1+∠2=180°(平角定义),
所以∠ACB+∠A+∠B=180°(等量代换).
思路2:如图2所示,在BC边上任取一点D,作DE∥AB,交AC于E,DF∥AC,交AB于点F.
因为DF∥AC(已作),
所以∠1=∠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DE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因为DE∥AB(已作).
所以∠3=∠B,∠DEC=∠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所以∠A=∠2(等量代换).
又∠1+∠2+∠3=180°(平角定义),
所以∠A+∠B+∠C=180°(等量代换).
思路3:如图3所示,过A点任作直线l1,过B点作l2∥l1,过C点作l3∥l1,
因为l3∥l1(已知).
所以∠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同理∠3=∠4.
又l2∥l1(已知),
所以∠5+∠1+∠6+∠4=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所以∠5+∠2+∠6+∠3=180°(等量代换).
又∠2+∠3=∠ACB,
所以∠BAC+∠ABC+∠ACB=180°(等量代换).
思路4:如图4,将ΔABC的三个内角剪下,拼成以C为顶点的平角。

思路5:如图5-1和图5-2,在图5-1中作∠1=∠A,得CD∥AB,有∠2=∠B;
在图5-2中过A作MN∥BC有∠1=∠B,∠2=∠C,进而将三个内角拼成平角。

2、三角形的外角
(1)概念: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2)三角形有六个外角,每个顶点处有两个外角,但算三角形外角和时,每个顶点处只算一个外角,外角和是指三个外角的和,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和外角有共同顶点的内角叫做和这个外角相邻的内角,它们是互补的,互为邻补角,另外两个内角叫做和这个外角不相邻的内角.
3、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①推理过程:
如图所示:
因为∠ACD+∠ACB=180°(邻补角定义),
∠ACB+∠A+∠B=180°(内角和定理),
所以∠ACD=∠A+∠B(等量代换).
②作用:已知外角和与它不相邻两个内角中的一个可求“另一个”;
可证一个角等于另两个角的和;
经常利用它作为中间关系式证明两个角相等。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如上图所示,∠ACD>∠A或∠ACD>∠B.
注意: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时,一定要理解其意思.如“和它不相邻”的意义.
4、解题小技巧
(1)、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三角形三个外角的和是360°,这是在做题时题设不用加以说明的已知条件.在三个角中已知其中两个角的度数便能求第三个角的大小.
(2)、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能有一个钝角或者一个直角,最少有两个锐角.
(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求角度数及有关的推理论证时经常使用的理论依据.外角的性质应用:①证明一个角等于另两个角的和;②作为中间关系式证明两角相等;③证明角的不等关系.
(4)、添加辅助线求解问题,会使问题变得简便.
三、经验之谈:
本节知识点比较多,运用比较广泛,需要多做题,多掌握技巧.总之本节我们要认真学习。

本文由索罗学院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