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资源学原理
自然资源学原理
绪论自然资源学范式
1. 人口过剩——人口数量过剩、人口消费过剩
人口数量过剩: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躲到超过了当地食物、水和其他重要资源足以支持这些人生存的程度;当地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或由于财富分配不平等,致使一部分人贫困到无力生产或购买足够的食物、燃料等生活必需资料时。

人口消费过剩:人口数量虽然不多,但人均资源消费过高以致引起显著的污染、环境退化和资源基础耗损。

第一篇自然资源及其稀缺的性质
第一章自然资源的性质
1.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的任何天然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取自自然界的初始投入。

分类:可更新资源、不可更新资源
2. 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1)不可更新资源的度量
探明储量:已经查明,并在当前的需要、价格和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储量。

条件储量:已经查明,但在当前的价格水平上,以现有的采掘技术和生产来开采是不经济的矿藏。

远景储量:目前仅作了少量勘察和试探性开发而尚未查明的储量,但可望将来有大的发现。

理论储量:具有充分有利的地质条件,但迄今尚未勘察或极少勘察的地区可能会出现的矿藏。

最终可采资源:探明储量、条件储量、远景储量和理论储量的总和。

资源基础:矿产资源的潜在最大数量,用矿物的元素丰度或克拉克值乘以地壳的总质量。

(2)可更新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最大资源潜力:在其他条件都很理想的情况下,流动性自然资源能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理论潜力。

持续能力:可更新资源实际上能长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能力,即不损害其充分更新
的利用能力。

吸收能力(同化能力):环境媒介吸收废物而又不导致环境恶化的能力。

承载能力:一定范围内的生境(或土地)可持续供养的最大种群(或人口)数量。

分生产承载能力、最适承载能力、容量承载能力。

3. 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稀缺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动态性和社会性。

第二章自然资源的稀缺和冲突
略。

第三章从极限之争到可持续性
1. 悲观派理论:“太空船地球”说、“热寂”说、世界模型3。

2. 乐观派理论:历史外推论、市场响应论、耗散结构论、替代作用。

第四章自然资源的稀缺性质
1. 人口数量、资源消耗、环境影响程度呈指数增长。

2.环境问题的尺度:地方尺度(污染物)、区域尺度(环境退化)、全球尺度(全球变化)。

3. 资源的概念随着人类认识能力尤其是
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而不断房发展。

4. 绝对短缺:当全球尺度上的自然资源的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所造成的稀缺。

5. 相对短缺:在自然资源的总供给尚能满足总需求,但由于分布不均而造成的区域性稀缺。

自然资源相对稀缺的原因:
1)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差异
(1)资源的地理分布是不平衡的
(2)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开发的历史不同
(3)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分布的差异,造成人均能源消耗不一样
2)地缘政治(封锁和禁运)
3)贫困(经济问题)
4)由自然因素或人类不合理利用和管理自然资源造成的环境退化
第二篇自然资源生态学原理
第五章自然资源生态过程
1. 自然资源与熵
耗散结构:一个远离均衡状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能量,从原来的无序状态变化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
形成的有序结构。

在封闭系统中,熵总是增加的;技术进步相当于有效的“负熵储存。


2. 生物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的多样性。

3. 限制因素(环境阻抗):食物供应、气候、疾病、异种捕食、种群密度。

第六章自然资源与人类生态
1. 人的优势地位的表现
人口数量、人类的适应能力、人类意识和智力、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

2. 人类社会的五种获食模式:采集-狩猎社会、粗耕农业(生计农业)社会、畜牧业社会、精耕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3. 各种获食模式对资源的适应
(1)对资源可得度(数量、质量)的适应——控制人口、提高资源的承载能力,生理调整、调节饮食、加工食物。

(2)对资源变动的适应——广泛依赖各种资源,并实行高度流动的生活方式。

(3)对其他群体的适应——进行交换或贸
易,竞争。

4. 各种获食模式对资源的适应
(1)精耕农业前社会
低能源消费,人口控制,高度变通灵活的社会组织,自然崇拜,自给自足、互惠和平均主义。

(2)精耕农业社会
1)特征:单位土地能量投入的增加,单位土地上产量的提高,基本上重新安排了生态系统。

2)适应:不断的投入,高度有组织的社会,资源私有化,庞大、自足、少进取、相对贫困的农民阶层,平均主义取向的资源分配。

(3)工业社会
1)特征:急剧扩张的人均资源消费,专业化生产,社会组织更复杂,财富集中对资源的掠夺资源更加贪婪,人口变迁。

2)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城市化,市场响应机制,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社会、文化、政策响应。

第七章自然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
1. 生物入侵(外来物种入侵):通过人类活动有意或无意将外来物种引入到其自然分布区之外,在那里的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境中
建立种群,并对南里的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影响或破坏物种和生物资源。

第八章自然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评估方法
1. 生态占用(生态足迹):人类消耗自然资源或消纳废物所占用的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理面积。

其实质是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与生态影响联系起来。

代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

2. 生态潜力:一定区域能够提供的生态生产性地域面积。

代表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的支持能力。

3. 生态占用和生态潜力用生态生产性地域来表征或度量。

生态生产性地域以标准化的土地面积单位(全球公顷)来度量。

实际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向标准化全球公顷的转化是通过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进行的。

4. 生态赤字:一个地区的生态潜力小于生态占用。

表明地区的自然资源利用超过了其自然资源的生态容量。

生态盈余:一个地区的生态潜力大于生态占用。

表明地区的生态潜力足以支持自然资源消费。

第三篇自然资源经济学原理
1. 各个历史时期的主导发展因素:狩猎-采集社会——劳动力;农业文明社会——土地;工业文明社会——资本、技术进步、信息化;生态文明社会——生态化。

第九章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关联
1. 自然资源的三种外部性问题:外部效益、交互外部性、转移外部性。

第十章自然资源经济学基本问题
1. 资源危机:自然资源价格的急剧上升和供给的短缺。

自然资源和绝对短缺和相对短缺都会造成资源危机。

2. 自然供给:实际存在与自然界的各种自然资源的可得数量。

经济供给:自然资源的自然供给范围内,某用途的资源供给随着该用途收益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

影响自然资源经济供给的因素: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自然资源的自然供给量;其他用途的竞争;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资源利用的集约度;交通条件的改善;政府政策和公众舆论。

3. 有效需求: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满
足这种需求的能力。

影响有效需求的因素:自然资源的经济供给;自然资源的需求;需要者的支付能力;自然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比价;自然资源产品与其他产品的比价;自然资源利用集约度。

自然资源不折旧,价格会提高,价格具有垄断性和无竞争性。

4. 内部成本:由某一经济财货所包含并计入市场价格的直接费用。

外部成本:生产和使用某种经济财货又没有包括在该财货的市场价格中的有害社会后果。

外部成本的内化:政府强迫生产者把外部成本的全部或大部包括进经济财货的初期价格中。

5. 零污染或零损耗不可行也不必要,零污染的代价非常昂贵。

6. 自然资源保护和环境的改善的经济、政策途径(政府角度):使有害活动非法;惩罚有害活动;使用权商品化;奖励有益活动。

第十二章自然资源配置
1. 自然资源配置的主题:效率、优化、可持续。

2. 经济效率的组成要素:技术效率、产品选
择效率和配置效率。

第十一章自然资源价值重建
1. 自然资源无价值论的危害。

2. 重建自然资源价值的途径:政府干预、市场机制。

3. 自然资源价值重建的方法及其评估技术:传统市场法(生产函数法、人力资源法、重置成本法)、替代市场法(旅游费用法、规避行为和防护费用)、意愿评估法(意愿调查法)。

第四篇自然资源管理学原理:使用者的视角第十三章自然资源评价
1. 矿产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地质评价(自然特性评价)、经济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的识别、环境影响的估算、环境影响的比较。

2. 土地资源的自然特性评价:土地潜力评价和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潜力评价:依据土地的自然性质及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就土地的潜在能力做出等级划分。

土地适宜性评价:判断土地对不同利用方式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如何,从而做出等级评
定。

土地资源自然特性的评价是评价土地的组成要素和区位。

第十四章自然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关系
1. 均等边际原则:利用有限资源时,将它适当地分配给各种用途,使其在每一种用途中所获得的边际报酬大致相等,使各种用途的总报酬最高。

2. 规模经济:当所有生产要素都是变动投入(当整个生产规模变动)时,所发生的收益的变动。

内在经济、内在不经济。

3. 机会成本:把一定的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生产另一种产品的价值。

第十五章自然资源开发决策
1. 资源利用更替性原理:自然资源趋于向那些出价高的经营者手中转移,趋向于那些效益最高的用途转移。

2. 资源开发的目的:效用最大化(利润目标、非经济目标)。

自然资源再开发的目标:地租和利润最大化,各种精神享受、个人满足和社会价值。

3. 土地投机:持有通常处于非最佳和非最
高层次利用状态中的土地,其主要经营目标着重于通过转售获得资本效益,而不在于目前的利用方式中谋取利润。

4. 社会机会成本:由于选择某项资源资源开发,社会其他成员要放弃的效益和效用。

5. 等候成本:从经营者第一次投入资本和劳动,到投资收回再用于下一次项目开发的这段时间内,由于等候经济效益而产生的成本。

包括投资利息、经营阶段内所必须交纳的税金。

促熟成本:土地从较低的土地用途转为较高用途的过程中,由于持有财产的增值而导致的成本。

第十六章自然资源保护
1. 自然资源的分类:储存性资源、恒定性资源、临界性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和人工改良设施)。

2. 自然资源利用的长期效用最大化
1)储存性资源——降低资源耗损或消费的速度,增加期末未利用的剩余资源量。

2)恒定性资源——消除由于资源闲置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浪费现象。

3)恒定性资源——在每个经营计划期都能
带来尽可能大的净收益,同时又维持或者尽可能地提高资源的未来生产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