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组装技术简述及工艺流程及设备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厚膜混合电路定义及其应用特点 1.定义—— 厚膜混合集成电路(简称厚膜混合电路 或厚膜电路),是通过厚膜浆料(paste or ink) 丝网印刷和烧结技术,在陶瓷基板或其它高 导热基板上形成厚膜布线、焊区和厚膜电阻, 从而制成厚膜电路成膜基板,再采用表面组 装技术(SMT)和键合技术,组装半导体芯片和 其它片式元件,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微电路.
流电厚源膜,混50合0H集Z成交交流流电电源源,包50括0:HZ单马相达4交00流H电Z和源1,6k8HkZH交Z 交流电源等。
厚膜混合集成驱动器包括各种马达伺服电路,其中有: 直流电机伺服电路,步进马达驱动电路,大功率马达驱动 器,永磁马达驱动电路,脉宽调制功放电路,调宽功率放 大器等。
八。薄膜混合电路定义及其应用特点
2)组件级的主要关键技术——多层布线基板设计、 工艺、材料及检测技术,倒装芯片焊接、检测 和清洗技术,细间距丝键合技术,芯片互连可 靠性评估和检测技术,高导热封装的设计、工 艺、材料和密封技术,其他片式元器件的集成 技术。
3)印制板级的主要关键技术——电路分割设计 技术,大面积多层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工艺、 材料、检测技术以及结构设计、工艺技术以及 组件与母板的互连技术。
3)信号和数据处理电路(利用线条细、布线密度高、
信号传输速度快的特点)。
通信领域应用的微波电路中,薄膜混合电路 约占80%。F-111型歼击机的攻击雷达中,高频 部分采用了薄膜混合电路,中频采用了厚膜电路, 使得整机与原分立元件电路相比,体积减小了 75%,重量减轻了63%,可靠性提高了3.5倍。F22战斗机的机载雷达数据处理系统采用了薄膜技 术制成的MCM-D(休斯公司),使机载雷达重 量减轻了96%,体积减小了93%。八十年代美国 微波网络公司采用薄膜混合电路技术首次研制成 功18位混合集成D/A转换器,线性精度达 0.008%,是当时世界上精度最高的D/A转换器。
微组装技术是充分发挥高集成度、高 速单片IC性能,实现小型、轻量、多功能、 高可靠电子系统系统集成的重要技术途径。
三。微组装技术的层次和关键技术. 1.微组装技术的层次——整机系统的微组装层次 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1)1级(芯片级)——系指通过陶瓷载体、TAB 和倒装焊结构方式对单芯片进行封装。 2)2级(组件级)——系指在各种多层基板上组 装各种裸芯片、载体IC器件、倒装焊器件以及 其他微型元器件,并加以适当的封装和散热 器,构成微电子组件(如MCM)。
4) 易于实现多功能。MCM可将模拟电路、数 字电路、光电器件、微波器件、传感器以及 其片式元器件等多种功能的元器件组装在一
起,通过高密度互连构成具有多种功能微电 子部件、子系统或系统。Hughes Reserch laboratory 采用三维多芯片组件技术开发 的计算机系统就是MCM实现系统级组件的 典型实例。
图C。插杆固紧连接
六。三维多芯片组件(3D-MCM)技术定义、优点和类型 1.定义——系指半导体芯片在X、Y、Z三个方向都实现了高
密度组装的多芯片组件技术(也称MCM-V)。 2.优点——可实现更高组装密度(组装密度可达200%,而
2D-MCM的最高组装效率为 90%)、体积更小、 重量更轻、功能更多、性能更优。甚至可实现一 个组件即是一个整机系统。 3.类型——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1)2D-MCM叠片组装 2)芯片叠层组装(通过丝键合或凸点、TAB等)
2.优点——MCM技术有以下主要优点。
1)使电路组装更加高密度化,进一步实现整机 的小型化和轻量化。与同样功能的SMT组装 电路相比,通常MCM的重量可减轻 80%~90%,其尺寸减小70~80%。在军事应 用领域,MCM的小型化和轻量化效果更为明 显,采用MCM技术可使导弹体积缩小90%以 上,重量可减轻80%以上。卫星微波通信系 统中采用MCM技术制作的T/R组件,其体积 仅为原来的1/10~1/20。
采用厚膜混合电路工艺制作DC∕DC电源的优点——
Baidu Nhomakorabea
1)减小产品体积和重量
与常规PCB板组装电源同比,重量可减少30%~60%,
体积可减小25%~70%,
2)提高功率密度(25%~70%)
3)提高微组装密度达30~40个元器件∕平方厘米
4)扩展工作温度范围(-55℃~125℃)
5)提高可靠性和频率。
例如, 100W的DC∕DC电源功率密度和重量比较:
2.应用特点
厚膜电路具有功率密度高、承载电流大、电
压高、高频特性好、体积小、可靠性和稳定性高、 设计灵活、易于实现多功能微电路等特点,特别适 宜制作小型高可靠的功率电路(包括DC / DC变换 器、DC/AC变换器、AC/DC变换器、交流电源、 驱动器、功率放大器、电压调节器等)以及高密度 高可靠的多功能微电路,广泛用于航天、航空、船 舶、兵器、雷达、电子对抗、通信、汽车、计算 机等领域的制导、遥测、动力、引信、控制、惯 导和信号处理等电子系统。
3)3级(印制电路板级)——系指在大面积 的多层印制电路板上组装多芯片组件和其 他的微电子组件、单芯片封装器件,以及 其他功能元器件,构成大型电子部件或整 机系统。
2.关键技术——以下为不同微组装层次的主要关键 技术:
1)芯片级的主要关键技术——凸点形成技术和 植球技术,KGD技术,TAB技术,细间距丝键合 技术,细间距引出封装的工艺技术
微组装技术简述
张经国 1404
一.微组装技术内涵及其与电子组装技术的关系 1.内涵——微组装技术(micropackging technology) 是微电子组装技术(microelectronic packging technology)的简称,是新一代高级的电子组装技 术。它是通过微焊互连和微封装工艺技术,将高 集成度的IC器件及其他元器件组装在高密度多层 基板上,构成高密度、高可靠、高性能、多功能 的立体结构微电子产品的综合性高技术,是一种 高级的混合微电子技术。
五。组件与母板(PCB)的电连接 1.要求 1)电气要求 ◆信号互连 ◆电源/接地互连 2)散热能力 3)机械能力 4)I/O要求
2. 连接的主要类型 1)ZIF插拔针连接(见下图A) 2) 弹簧连接(见下图B) 3)插杆固紧连接(见下图C) 4)柔性电路ZIP互连
图A。ZIF插拔针连接
图B。弹簧连接
2)厚膜陶瓷型MCM(MCM-C,其中C是“陶 瓷”的英文名Ceramic的第一个字母),系 采用高密度厚膜多层布线基板或高密度共烧
陶瓷多层基板构成的多芯片组件。其主要特
点是布线密度较高,制造成本适中,能耐受
较恶劣的使用环境,其可靠性较高,特别是 采用低温共烧陶瓷多层基板构成的MCM-C, 还易于在多层基板中埋置元器件,进一步缩 小体积,构成多功能微电子组件。MCM-C 主要应用于30~50MHz的高可靠中高档产品。 包括汽车电子及中高档计算机和数字通信领 域。
3.类型和特点——
通常可按MCM所用高密度多层布线基板的结构 和工艺,将MCM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叠层型MCM(MCM-L,其中L为“叠层”的 英文词“Laminate”的第一个字母)也称为L 型多芯片组件,系采用高密度多层印制电路板 构成的多芯片组件,其特点是生产成本低,制 造工艺较为成熟,但布线密度不够高,其组装 效率和性能较低,主要应用于30MHz和100个 焊点/英寸2以下的产品以及应用环境不太严酷 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和个人计算机等民用领域。
2.微组装技术与电子组装技术的关系
微电子组装技术是电子组装技术 最新发展的产物,是新一代高级(先进) 的电子组装技术,属第五代电子组装技 术(从80年代至今)。与传统的电子组 装技术比较,其特点是在“微”字上。 “微”字有两个含义:一是微型化,二 是针对微电子领域。
二。微组装技术对整机发展的作用
3)淀积型MCM(MCM-D,其中D是“淀积”的英 文名Deposition 的第一个字母),系采用高密度 薄膜多层布线基板构成的多芯片组件。其主要特 点是布线密度和组装效率高,具有良好的传输特 性、频率特性和稳定性.
4)混合型MCM-H(MCM-C/D和MCM-L/D,其中 英文字母C、D、L的含义与上述相同),系采用 高密度混合型多层基板构成的多芯片组件。这是 一种高级类型的多芯片组件,具有最佳的性能/价 格比、组装密度高、噪声和布线延迟均比其它类 型MCM小等特点。这是由于混合多层基板结合了 不同的多层基板工艺技术,发挥了各自长处的缘 故。特别适用于巨型、高速计算机系统、高速数 字通信系统、高速信号处理系统以及笔记本型计 算机子系统。
功率密度(W∕in3) 重量(g)
PCB板电路
37
160
厚膜HIC
62
78
厚膜混合集成滤波器包括两类:电源滤波器(无源) 和信号滤波器(有源)。前者也称EMI滤波器,与DC/DC 电源配套使用,输入16V~40V,输出电流最大15A,插 入损耗40db(500kHz时);后者是使有用频率信号通过, 抑制或衰减无用频率信号,按其功能要求不同有多种。采 用集成运放+RC组成的厚膜混合集成可编程滤波器即是信 号滤波器的一种。
1.定义——采用物理汽相淀积(PVD,蒸发、溅射 和离子镀等)或化学汽相淀积(CVD)工艺 以及湿刻(光刻)或干刻(等离子刻蚀等)
图形形成技术,在基板上形成薄膜元件和布
线,然后组装微型元器件(多为芯片和片式
元器件)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微电路。
区分是“薄膜”还是“厚膜”,主要按工艺技术分,而 非主要按其膜厚度(虽然厚度有区别,GJB548中提到, 薄膜厚度通常小于5微米)
NASA采用厚膜混合集成技术研制了导弹制导计算机 的运算组件。其中采用了2.88in见方的厚膜多层布线基板, 组装了5个大规模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12个中规模半导 体集成电路芯片(TTL),6个片式电容和6个片式电阻, 629根键合互连丝。
采用厚膜集成技术制作厚膜混合集成DC∕DC变换器是 厚膜混合电路的一大类产品。其产品功率范围达1W~120 W,电流最大20A ,输出路数从单路到三路,开关频率 300kHz~550kHz,国内120W DC∕DC变换器产品的功率密 度达78W∕in3,输出电压15V ,输出电流8A,效率85 % , 纹波<100 mV 。电性能与INTERPOINT同类产品相同, 功率密度高于INTERPOINT同类产品(后者为66.3 W∕in3)。 还可制作高压输出(160V~900V)的厚膜混合集成 DC∕DC变换器.
四。多芯片组件(MCM)的技术内涵、优点及类型
1.技术内涵—— MCM是multichip module英文的缩写, 通常译为多芯片组件(也有译为多芯片模块)。 MCM技术属于混合微电子技术的范畴,是混合微电 子技术向高级阶段发展的集中体现,是一种典型的高 级混合集成电路技术。
关于MCM的定义,国际上有多种说法。就本人 的观点而言,定性的来说MCM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具有高密度多层布线基板;(2)内装两块以上 的裸芯片IC(一般为大规模集成电路);(3)组装 在同一个封装内。也就是说,MCM是一种在高密度 多层布线基板上组装有2块以上裸芯片IC(一般为LSI) 以及其它微型元器件,并封装在同一外壳内的高密度 微电子组件。
2) 进一步提高性能,实现高速化。与通常SMT 组装电路相比,MCM的信号传输速度一般可 提高4~6倍。NEC公司在1979~1989年期间 研究MCM在大型计算机中的应用,从采用一 般的厚膜多层布线到使用高级的多芯片组件—混 合多芯片组件,其系统的运算速度提高了37倍, 达220亿次/秒。采用MCM技术,有效的减小了 高速VLSI之间的互连距离、互连电容、电阻和电 感,从而使信号传输延迟大大减少。
3)提高可靠性。统计表明,电子整机的失效大 约90%是由封装和互连引起的。MCM与 SMT组装电路相比,其单位面积内的焊点减 少了95%以上,单位面积内的I/O数减少84% 以上,单位面积的接口减少75%以上,且大 大改善了散热,降低了结温,使热应力和过
载应力大大降低,从而提高可靠性可达5倍以 上。
2.应用特点 薄膜电路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高频特性好、组装
密度高、信号传输速度快等特点,其应用主要在三个方面: 1)高精度转换电路,如高位数(12~18位)数/
模、模/数转换电路,轴角数字转换电路, f/V和V/f转换器等(利用精度高,稳定性 好的特点)。 2) 高频和微波电路(利用高频特性好的特点), 薄膜集总参数微波混合集成电路应用频率可高 达15~30GC,若与分布参数电路结合,可 用于60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