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发展战略研究4200字
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对于提高全民素质、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
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体制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成效显著,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扩大开放和对外交流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为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国家发展战略的新挑战相比,与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相比,与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新需求相比,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相比,我国高等教育还存在较大差距,全面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的任务十分紧迫而艰巨。
一、基本思路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到2 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
人口总数达到14.1亿,其中,18至22岁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为8 350万。
城市化水平达到57.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万元人民币。
所有这些,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既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机遇与挑战并存,高等教育必须审时度势、开拓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和新挑战,我国高等教育依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高等教育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需要进一步转变,高校办学自主权需要进一步落实,高等学校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状况迫切需要改变。
高等学校发展战略研究
高等学校发展战略研究一、引言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推动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机构,在当今社会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需求,高等学校需要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
本文就高等学校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分析目前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探讨制定合适的战略方向和举措。
二、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1. 教育资源短缺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增加,教育资源面临严重短缺,学校设施不足、师资力量不均衡等问题日益凸显。
2. 课程设置滞后传统的课程设置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和产业的需求变化,高等学校需要不断调整课程设置,提供更适用于未来发展的教育内容。
3. 社会认可度下降近年来,一些高校的质量问题、学术不端等事件频发,导致高校的社会认可度不断下降,需要加强质量管理和监督机制。
三、高等学校发展战略方向1. 提升教育质量高等学校应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推动课程改革,培养更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2. 加强科研创新高等学校应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科研水平;鼓励师生开展科研活动,培养创新人才;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3.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高等学校应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技术支持;加强与产业界和政府的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
四、高等学校发展战略举措1. 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确保校内事务稳定有序。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师资培养机制,加大引进和培养高水平教师力度,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3. 推动国际化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国际视野,提高学校声誉和国际影响力。
五、结论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促进科研的重要机构,需要不断调整发展战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本文提出了高等学校发展战略方向和举措,希望有助于高等学校更好地推动发展,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中国高校发展策略研究
中国高校发展策略研究随着中国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高校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而如何制定适合中国高校发展的策略,成为了许多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点。
一、高校振兴战略高校的发展需要完善的政策指导和支持,主要体现在高校振兴战略中。
高校振兴战略是许多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共同努力的成果,旨在实现高校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
高校振兴战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加强高校教育改革,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第二,加强高校的科学研究,推动高校的科技创新。
在教育改革方面,需要加强课程建设、优化教育管理,更好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在科学研究方面,需要加大投入,提高研究质量和效率,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二、高校人才培养策略高校是人才的摇篮,培养出优秀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之一。
而如何制定适合中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策略,成为了学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共同关注点。
高校人才培养策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第二,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三,加强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培养适应国际化背景的高素质人才。
三、高校教师培养策略高校教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教师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培养效果。
因此,加强教师培养成为了中国高校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高校教师培养策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加强教师的教育能力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第二,加强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
此外,还需要适当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福利,吸引更多的高水平教师加入到高校教育工作中来,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高校创新创业策略高校是一个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的重要基地,也是政府推动创新创业的一个重要渠道。
因此,制定适合中国高校发展的创新创业策略,被认为是推动中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高校创新创业策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加强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
高等教育学战略思考以及展望论文(共3篇)
高等教育学战略思考以及展望论文(共3篇)第一篇:高等教育的战略思考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各国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在当今世界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对于每一个国家而言,高等教育不仅是提高人才素质的基础,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进行高等教育的战略思考,将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首先,高等教育的战略思考应该注重协同发展。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载体,应该与社会各界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借助社会资源优势,加强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协同发展。
同时,学术机构之间也需要进行更广泛和深入的合作,共同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其次,高等教育的战略思考应该注重创新驱动。
创新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实力的重要标志。
在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各国需要不断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引进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提高高等教育水平。
同时,高等教育还需要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最后,高等教育的战略思考应该注重国际化发展。
高等教育是一个全球性事业,国际化发展是其必然趋势。
各国高等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增强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竞争力。
同时,要建立更加公正和有效的国际化评价机制,引导高等教育机构在国际化发展中持续提升自身实力。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的战略思考应该注重协同发展、创新驱动和国际化发展。
这些都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深入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更加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第二篇:高等教育的展望从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而在未来的发展中,高等教育仍然会呈现出许多全新的面貌和趋势。
以下是未来高等教育的几个发展趋势:1. 人工智能将成为教育的重要载体人工智能作为当今最具前瞻性的科技领域之一,已经在许多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在未来的高等教育中,人工智能将会成为学习的重要载体。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学生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学习,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的精准度。
大学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大学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大学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成为大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大学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挑战和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大学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确保学生获得优质教育,并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成功发展。
这需要大学不仅具备卓越的教学水平,还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机会,如实习、参与社区服务和创新创业项目等,以帮助他们培养实际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大学还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
然而,大学高等教育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知识的快速增长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大学高等教育还面临质量控制的问题。
随着大学的扩招和竞争加剧,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和评估学生的绩效成为一个难题。
此外,大学还需要面对社会对于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期望和要求。
针对以上挑战,大学可以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来推进可持续发展。
首先,大学可以加强教师培训和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教师是大学教育的核心,他们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大学应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使其能够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其次,大学应加强与行业和社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通过与企业和社区的合作,大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此外,大学还应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创新创业项目,帮助他们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大学应不断改进评估体系,建立全面的评估指标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论文外,大学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估,如项目报告、团队合作和口头表达等,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大学还应加强学生的职业规划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个人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研究
学校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研究学校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研究引言学校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是一项关键任务,它直接影响学校的长期发展和教育质量。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学校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和机遇,制定适合自身的战略,以适应变化并取得成功。
第一部分:学校发展战略的意义一. 针对外部环境变化学校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有助于学校在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取得竞争优势。
针对社会经济、科技、教育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学校需要对自身进行定位,并开展战略规划,以避免被淘汰。
二. 优化资源配置学校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可以帮助学校合理配置资源,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和效果的最大化。
通过战略规划,学校能够明确目标、任务和资源需求,从而合理调配各项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
三. 提升学校品牌形象学校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还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品牌形象。
通过制定与实施战略,学校能够提升教育质量和声誉,增加社会认可度,进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和优秀的教师加入,从而形成良好的发展循环。
第二部分:学校发展战略的制定步骤一. 实地调研学校在制定发展战略之前,应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学校内外部的实际情况。
这包括学校的资源、师资力量、学生情况、行业发展趋势和竞争对手分析等,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战略。
二. 明确发展目标和定位学校应该基于调研结果,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定位。
例如,学校是否追求卓越学术研究、培养才艺学生或职业教育等。
明确目标和定位能够指导后续的决策和资源配置。
三. 制定发展战略和具体计划根据学校的目标和定位,制定发展战略和具体计划。
战略应包括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而具体计划应设定明确的行动方案和时间表。
考虑到学校内外部条件,制定可行的发展战略。
四. 实施与监控一旦发展战略和计划制定完毕,学校需要全面实施,并持续监控战略的执行情况。
同时,及时评估、反馈和调整战略,确保战略的实施效果。
第三部分:学校发展战略的实施机制与方式一. 建立组织架构为了有效地实施学校发展战略,学校需要建立适应性的组织架构。
学校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研究
学校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研究学校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研究引言学校作为提供教育的重要机构,其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对于学校的长期发展和持续提高教育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对学校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进行研究,探讨其重要性及有效的实施方案。
一、学校发展战略的重要性1.1 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学校处于激烈的教育市场中,通过制定战略,可以发现并抓住发展机遇,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声誉,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1.2 长远规划和目标定位学校发展战略有助于在制定规划和目标时更加明确,避免项目冲突,在资源利用和发展方向上形成合理规划。
通过设定长远目标,学校可以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1.3 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学校发展战略在制定过程中,应该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
通过制定的战略措施,学校可以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培养方案,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二、学校发展战略的制定2.1 环境分析和定位在制定学校发展战略之前,需要对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分析。
内部环境包括学校的资源、人才、管理体系等;外部环境包括政策法规、社会需求以及教育市场状况等。
分析环境后,学校可以确定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2.2 目标设定和资源调整在制定学校发展战略时,目标设定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学校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如提升排名、开设新课程等。
同时,学校还需要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确保能够满足发展目标的需求。
2.3 战略选择和制定学校在选择具体的战略时,需要考虑前期的环境分析和目标设定。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战略,如加大师资力度、拓展国际交流,或者与大学合作推出新项目等。
在选择战略时,学校还应考虑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充分评估预期结果。
三、学校发展战略的实施3.1 强化组织管理学校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强化组织管理,确保战略能够有效贯彻到位。
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战略管理团队,制定相应的管理流程和机制,统筹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和相互配合。
高校科研发展战略研究
高校科研发展战略研究高等教育在国家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而高等教育的核心是教学和科研。
所以,高校的科研发展对整个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科学规划高校科研发展战略,提高我国高校科研水平,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高校科研发展的现状中国高校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实力正在快速提高。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高校科学研究论文Citation数量,排名前20的高校全部进入全球前200名,其中清华大学位列第一,北京大学第二,即国内前两名,同时在全球排名分别为第20和第23。
这样的成绩值得我们庆幸。
然而,中国高校科研的总体发展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首先,目前国内高校在发表高质量论文上的排名仍然停留在全球前200名。
其次,虽然我国在科研论文的出版数量上位列世界前列,但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
再次,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仍然偏低,利用各种科技成果的创新能力欠缺。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的科研实力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高校科研如何发展?以学科为导向发展高等教育,需要以学科建设为导向,既要追求广度,也要注重深度。
为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应加强对学科建设的规划和引导,努力提升学科竞争力。
多元化投入高校科研需要大量的投入。
政府、企业和高校应共同努力,加强资金投入,在人才和科技等方面开展多元化合作。
强化科研管理科研管理是高校科研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提高科研成果实现率和转化率的关键。
高校应建立科研管理体系,加强科研人员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并建立科技成果评价的新机制。
加强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关键。
政府、高校和企业应加强合作,搭建产学研科技创新平台,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运用。
建立科研生态为了让高校科研可以持续发展,应当建立健全的科研生态环境,鼓励师生开展合作研究,为高校科研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高校科研发展的前景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高校科技研究的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也面临一系列的发展问题。
中国高校的人才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高校的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
在中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是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
然而,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挑战。
如何制定适合中国高校的人才发展策略,成为高校、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
一、高校面临的人才发展问题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高校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场所。
然而,中国的高等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是学科布局不合理。
当前,中国大学的学科布局以理工科为主,而社会发展需要的不仅是理工类人才,也需要更多的文科、法学、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人才。
此外,一些学科还存在人才过剩的问题。
当大量人才都选择进入某一学科领域时,会导致就业难度大,产生社会资源浪费,不能发挥人才效应。
其次是教学过程和模式不够人性化和有效。
当前,高校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包括教学模式陈旧、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项目缺乏等。
这些问题导致教学过程缺乏趣味性和交互性、课程设置不符合学生切身需要、实践项目缺乏创新性和挑战性。
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倦怠和厌烦等负面情绪,使得教学过程效果不很好。
最后是学生就业及创业问题。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已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然而就业市场上出现的问题也逐渐凸显。
除了就业市场不够活跃,人才需求不够精准,政策和企业的缺乏理性判断等问题外,高校与就业市场仍存在就业预期不符、职业发展能力欠缺等问题。
二、中国高校应对人才发展问题的策略针对高校人才发展问题,中国高校应制定更加适合的人才发展策略。
尤其是在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方式、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进行改进。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高校应加强科研教育能力的提升,加强实验室建设和教学装备更新等方面。
此外,通过国家科技创新工程的资助,鼓励学术界开展科研创新改革,进一步提高创新水平。
通过一系列的政策保障,引导学生、教师和科研人员积极创新,推进学(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二是人才培养方式必须创新。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战略研究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战略研究第一章绪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是一个全球性的趋势,它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涉及到许多方面和问题,同时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开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战略研究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国际化发展的意义和目标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义在于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提升国家的竞争力。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标包括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拓展高等教育的影响力,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人才等。
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制定合理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
第三章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但也面临着很多问题。
其中,国外高校的影响力和排名高于我国高校,部分高等院校的国际合作转化效益不高等是重要的问题。
此外,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和国际化人才储备不足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问题。
第四章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实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需要从政策、机制、人才、课程和科研等多个方面入手,制定合理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
其中,政策方面需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建立国际化教育政策体系。
机制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管理体系和资金管理机制。
在人才方面,需要拓展国际教育市场,加强教育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教师和学生。
在课程方面,需要开设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课程和学习项目,拓展留学生的招生规模和分布范围。
在科研方面,需要加强国际科研合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第五章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未来,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将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一是高校国际化发展趋势将更加明显;二是高等教育的全球化竞争将愈发激烈;三是高校之间的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四是高校将更加注重国际教育质量的提升;五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将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目标;六是新兴科技将加速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高校学科组织与发展战略研究
高校学科组织与发展战略研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进步,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高校学科的组织与发展战略则对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高校学科组织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分析其研究方法和应用,并提出一些促进高校学科组织与发展战略的措施。
高校学科组织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高校学科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和支柱,其组织与发展战略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品质和水平。
一个合理、有序、灵活的学科组织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而学科发展战略则能够推动学科的繁荣和壮大,提高学科的国际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
高校学科组织与发展战略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实地调研、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
实地调研能够直接了解高校学科的现状和问题,为制定合理的组织与发展战略提供实际依据。
文献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变迁和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制定战略提供理论支持。
案例分析则能够借鉴其他高校学科组织与发展战略的成功经验,找到适合自身情况的战略策略。
在实际应用中,高校学科组织与发展战略的制定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需要与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相衔接。
学科组织与发展战略应该符合学校的发展目标和规划,确保学科发展与学校整体发展的一致性。
其次,需要考虑内部学科的协同发展。
高校内部拥有多个学科,学科之间的协同发展能够提高整体学科实力和竞争力,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此外,需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变化和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不同学科的需求也在改变,高校学科组织与发展战略需要及时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为了促进高校学科组织与发展战略的实施,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首先,探索建立高校学科组织与发展战略定期评估机制,通过评估结果反馈,及时调整和优化战略。
其次,加强学科组织与发展战略研究的理论研究力度,推动学科组织与发展战略的理论创新。
同时,加强高校学科组织与发展战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升自身的学科发展水平。
国内一流大学发展战略研究
国内一流大学发展战略研究第一章引言国内一流大学一直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未来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石。
本文旨在对国内一流大学的发展战略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可参考的思路和借鉴。
第二章国内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高等教育开始全面推行大学改革,以此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在改革中,国内一流大学逐渐显现出其独特的发展特点。
其中,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为代表的高校,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学府。
这些大学在教学、科研、服务等方面均实现了高质量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较高的学术声望。
第三章国内一流大学的发展战略近年来,国内一流大学的发展战略逐渐从单纯的学科建设向协同创新发展转变。
这种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科互补一流大学之间学科互补是协同创新的基础。
各大学应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提升学科竞争力。
同时,通过校际、跨界合作,让各大学学科之间实现互补、优势互补,使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2. 突破学科与行业界限建立学科交叉、产学研联盟,趋势是突破学科与行业界限,为产业创新、经济发展提供创新支持。
例如,清华大学在多年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在信息技术、能源、环境、生命科学、材料等领域都有较大的优势。
清华大学也成立了清华启迪创新学院,旨在与各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将科技成果及学科领域的特色优势转化为经济和社会价值。
3. 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是国内一流大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流大学应建立专业化的人才培训机制,并根据各自的学科特色和人才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
此外,还应该充分发挥高校的智力资源和科研成果,为培养高水平人才提供更为全面的支持。
第四章国内一流大学的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国内一流大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面临诸多困难。
其中,国际竞争和人才引进成为当前国内一流大学的主要挑战。
一方面,国际竞争愈发激烈,各国纷纷开始加大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投入,而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众多一流大学的国家,也必须加强国际竞争意识,提高自身学科和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高校创新发展战略探讨与实践研究
高校创新发展战略探讨与实践研究高校创新发展战略是指高校在教育、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目标和措施,旨在提升高校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推动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高校创新发展战略的思路和实践,可以为高校制定切实有效的发展策略提供指导。
高校创新发展战略的探讨应该立足于高校的定位和使命,结合国家和地方的需求,制定合理的战略目标。
高校应该明确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确定战略发展方向,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实现自身的发展。
首先,要加强教育质量和教学改革。
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倡互动式、实践式的教学方法。
同时,应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其次,要注重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
高校应该积极引进高水平的科研人才,提供优秀的科研平台和基础设施,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
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和能力。
高校还应该加强学术交流,推动学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此外,高校还应该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
通过与企业合作,高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同时,高校可以借助企业的资源和技术,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
高校创新发展战略的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高校需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进行有效的执行和监督。
在实践中,高校应该注重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及时评估战略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高校还应该加强内外部资源的协调和整合,充分利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高校创新发展战略的实践研究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来进行,通过分析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总结出具有普适性的经验和教训。
这样可以帮助其他高校在制定和实施自己的创新发展战略时能够更好地把握关键点,避免重走弯路。
在进行高校创新发展战略的探讨与实践研究时,我们还要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要注重创新文化的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创新氛围。
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
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高校学科建设已经成为了高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众所周知,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所带动的知识经济和人才经济也越来越被重视。
因此,优化高校学科结构,注重发展一类学科,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高校应该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学科建设的现状目前,国内外高校学科建设的现状是:学科布局结构还比较单一,一些学科发展滞后,专业设置单一,缺乏相应的交叉学科的建设。
一方面,高校学科的定位不够明确,特色学科建设人才外流严重。
另一方面,高校学科教学和研究中存在市场化导向,追求效益和经济利益的现象,医药、管理、金融等社会需要较高的学科受到重视,而基础学科发展却受到阻碍。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建立起发展战略,制定高校学科布局结构,拓宽学科发展空间。
发展应用型学科与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注重实践教学和基础教育的有效融合。
此外,在教师培训方面也应加强力度,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规范教育行为,推进“教唯才”教育思想。
培养出更多的教育革命带头人,积极响应国家的教育改革,注重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普及,持续推动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拓展。
三、高校学科建设的战略高校学科建设的战略应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符合国家发展规划。
首先,要综合排名,因地制宜,针对专业优劣,结合本校的优势学科和优势资源。
其次,要优化学科布局,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创新教育模式,打造特色学科,完善学科交叉融合。
同时,加强大学间学科建设的合作,形成全国各高校的学科联盟,开展长期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高校学科的发展。
四、发展学科建设的前景通过优化学科布局,不断推进各专业教育改革,全面提高高校教育水平和社会综合竞争力,将有利于高校在人才培养和科研领域的不断突破。
随着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和发展速度的加快,高校学科建设要紧跟时代步伐,走上创新之路。
总之,高校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必将为高校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高校应该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教育信息化方面下大力气,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发挥学科的优势,积极拓宽学科布局,持续推进教育创新,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高等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高等教育发展策略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高等教育对于我们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我们需要研究高等教育的发展策略,以确保其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本文将就高等教育发展的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加强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内涵建设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内涵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
我们应该加强对于教育教学过程的研究和探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鼓励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为他们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促进高等教育与产业结合高等教育应该与产业结合紧密相连,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我们需要建立起高校与企业、政府等组织之间的合作机制,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通过开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合作项目,将高等教育与实际生产和社会需求相结合,提高高等教育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此外,还需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三、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和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
我们应该将高等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提高高校的经费保障能力。
同时,还需要加大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投资,提升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福利待遇,吸引更优秀的人才从事高等教育工作。
此外,政府还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更多的税收减免和资金扶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高等教育领域。
四、优化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机制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对其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提高高校的管理效能。
在高校内部,应加强学术评价和绩效考核,提高高校人员的敬业精神和工作质量。
在高校外部,应加强对高等教育的监管和评估,建立健全的质量监控体系。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高等教育的法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高等教育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和支持。
试论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发展规划研究
试论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发展规划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高等教育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
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发展规划研究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因此,本文将试论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发展规划研究的重要性、优先发展领域以及实施路径等方面。
首先,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发展规划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推动社会发展和促进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未来需求的变化,高等教育不仅需要满足传统学科的发展,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
发展规划的研究将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确保学校在适应社会需求、培养优秀人才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其次,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发展规划研究应该注重优先发展的领域。
在全球变暖、能源短缺、人口老龄化、粮食安全等重大挑战面前,高等学校应该加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力度,特别是在新能源、环保技术、生物科技等领域。
此外,高等学校还应加强社会科学的研究,在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文化传承等方面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持。
最后,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发展规划研究的实施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政府应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政策,为高等学校发展提供稳定的政策环境和经济支持。
其次,高等学校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治理能力和效率,支持学术自由和创新,并建立健全的质量评估体系。
此外,高等学校还应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引进优秀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自身的国际影响力。
综上所述,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发展规划研究至关重要。
它不仅能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还能够促进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为此,高等学校要注重优先发展的领域,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能力,并结合实际情况,在政府支持、内部管理和国际合作等方面采取有力的措施。
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改进,我国高等学校在新时期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高等教育发展策略及实践研究
高等教育发展策略及实践研究第一章绪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高等教育在中国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高等教育不仅是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因此,制定和实施高等教育发展策略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性,阐述高等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关策略和实践研究,以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第二章高等教育现状分析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2.1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高等教育资源在各地之间分配不平衡,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较为集中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
导致许多高素质的优秀学生无法得到适宜的高等教育资源。
2.2 教育质量波动较大高校的教育质量波动较大,高水平大学的教育质量得到了全球认可。
但同时在一些中小高校中,教育质量、教育能力、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较低,还存在扩招、降分和发放虚假文凭等问题,导致教育质量不断下降。
2.3 教学和科研脱节当前很多高校之间的教学和科研的断层现象相当普遍,高校科学研究的价值观、研究理念和教学理念之间有较大差距,科研人员往往关注科研、发表文章等,而更少关注教育教学工作,也与教师专业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相隔离。
第三章中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3.1 挑战3.1.1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越来越高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正在日益增长,人才培养的种类和质量也亟需优化和升级,但这需要高等教育投入更大的精力和资源,以保证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1.2 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难题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体系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现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各学科领域专业化路径的建设等问题。
如何加强国内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力度,将一流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成现代化特色突出的高等教育体系,仍是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3.2 机遇3.2.1 设立专业学科支撑体系高校应注重学科领域的发展,并且建立一个更加完善、专业的学科领域支撑体系,以便更好地为各领域的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教育服务。
高等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高等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领域,战略与政策研究对于高等教育的持续改进和创新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探讨高等教育的现状与挑战、战略制定和政策实施等方面,深入分析高等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的重要性。
一、高等教育的现状与挑战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培养人才、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角色。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高等教育面临诸多挑战。
其中包括教育质量的不稳定、学科结构的不平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等问题。
高等教育的现状和挑战需要政策研究的深入探索和解决。
二、高等教育战略的制定高等教育战略的制定是指通过明确目标、确定战略路径等手段,指导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方向。
战略制定需要深入研究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需求与供给关系等因素,并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战略。
同时,战略制定还应注重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机构的差异性,确保战略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
三、高等教育政策的实施高等教育政策的实施是将战略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政策和行动计划,并通过监测和评估来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政策实施需要通过加强政策执行和监管,优化资源配置和管理,加强师资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手段,促进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四、高等教育战略与政策研究的重要性高等教育战略与政策研究对于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研究战略与政策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把握高等教育的动态发展趋势,适时更新战略和政策,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和经济需求。
其次,战略与政策的研究可以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最后,研究战略与政策还可以推动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国家在国际教育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总而言之,高等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对于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创新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加强高等教育的战略研究、深入研究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从而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高校 发展 研究报告
高校发展研究报告1. 引言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中国高校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通过对高校发展的研究,分析其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2. 高校发展现状分析2.1 经费不足高校经费不足是高校发展的一大障碍。
当前,高校发展需要大量的投资,包括教学设施建设、科研项目支持和人才引进等。
然而,政府对高校的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导致高校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
2.2 科研成果转化难科研成果转化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方面。
然而,目前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效果并不理想。
一方面,高校科研人员缺乏对市场需求的了解,导致研究成果无法与实际需要相匹配;另一方面,科研成果转化的政策和机制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科研人员缺乏积极性和创造力。
2.3 人才培养质量不高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但目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存在诸多问题。
一方面,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滞后,无法满足国家和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对学生个性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很难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
3. 高校发展的应对策略为了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以下是本文提出的几个主要策略:3.1 加强政府政策支持政府在高校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应加大对高校的经费投入,提高高校的财政拨款比例。
同时,加强对高校发展的政策引导和规范,制定科研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建立激励机制,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成果的开发和转化。
3.2 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高校应建立起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对接的机制,加大科研成果的宣传推广力度。
此外,还应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同时,高校可以通过建立技术转让中心、成立科技型企业等方式,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
3.3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引入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学校发展战略研究4200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尤其是“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之后,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曰益被党和政府所重视。
近几年高等学校扩招计划的实施,使高等教育迎来了又一个快速发展的春天。
但是由于忽视发展战略的研究、制定和管理,不少高校在高速发展中暴露出缺乏战略观念、竞争意识、市场导向等先进理念。
我国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深入和WTO的加入,要求高等学校的管理者们尽快树立起市场意识、顾客导向,把学校当作“企业”来运营,变管理为经营和服务,重视学校发展战略的制定和管理,以便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稳定协调地发展。
本文试图应用战略管理理论,就高等学校发展战略问题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以期为我国高等学校的管理者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同时对其他不同层次的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高等学校发展战略及其管理(一)高等学校发展战略1、战略的内涵战略,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军事与外交术语。
它通常是指在军事或政治对抗条件下,克敌制胜的谋略、智慧和艺术。
战术是正确地做事情的方法,战略是做正确的事情的谋划。
在管理学领域,战略则具有五种涵义:(1)战略是一种统一、综合和相互连接的计划(Plan),目的是保证企业或组织的基本目标的实现;(2)战略是一种针对具体竞争对手的策略或手法(Ploy);(3)战略是一种行动的方式或模式(Pattern);(4)战略是一种定位(Position);(5)战略是一种期望或看法。
2、高校发展战略的定义对于经营与发展战略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理解,我们综合各种观点,借鉴企业战略的含义,对高等学校的发展战略给出以下描述:为了形成和维持竞争优势,谋求长期生存与发展,在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对学校的主要发展目标,达成目标的途径、手段和实施步骤等方面的系统性的总体谋划。
3、高校发展战略的类型高等学校经营与发展战略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1)从实施学校发展战略主体的角度来看,高校战略包括三个层次:母校层(学校集团)战略、事业层(分校或学院)战略及职能层(职能部门)战略。
(2)从战略实施的时间长短来看,学校发展战略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短期战略(时间跨度在一年以内的战略,也可以称为战略计划)、中期战略(时间跨度在一年以上,五年以内的战略)、长期战略(时间跨度在五年以上)。
一般来说,学校规模越大,所需要制定战略的时间跨度就越长。
(3)从学校发展战略功能的角度来看,学校战略大概可以划分为三种:增长型战略、稳定型战略、收缩(防御)型战略。
(4)从获得竞争力和效益的基本手段来划分,学校最基本的行业竞争战略有三种类型:成本领先战略、差异领先战略、集中战略。
(5)从目标市场的性质划分,学校发展战略又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是国内市场发展战略,二是国际化发展战略。
4、高校发展战略的内容构成一个完整的学校发展战略应当由以下几部分内容构成:(1)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分析;(2)明确的战略使命和目标;(3)业务范围与领域;(4)战略原则、方针与途径;(5)战略行为方式、对策与措施。
5、高校发展战略的特征学校发展战略应具有以下特征:(1)全局性,即以学校的整体发展状况作为研究对象,是对学校经营与发展的总谋划;(2)长远性,即着眼于未来,立足于学校的长远利益;(3)竞争性,它是学校进行市场竞争的战略;(4)客观性,既体现企业目标又现实可行;(5)可调性,既要保持其稳定性,又必须具备适度弹性。
(二)高等学校的战略管理1、战略管理的含义我们从理论上可以这样定义战略管理:制定、实施和评价使组织能够达到其目标的、跨功能决策的艺术与科学。
企业的战略管理致力于对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生产作业、研究与开发及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综合的管理,以实现企业的成功。
高等学校的战略管理也可以参照此定义来理解。
因为从经济意义上讲,所有学校都是一个经济实体,或者说一所学校就是一个“公司”,学校作为“公司”,提供的服务就是教育。
在国外大学上市发行股票是很普遍的现象。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高校知识产品的生产也需要市场营销、成本核算、生产过程、研究开发、信息系统的综合管理,只不过具有区别于一般企业的自身特点而已。
2、战略管理的过程高等学校的战略管理过程几乎与企业的战略管理等同。
(1)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这是高校办学活动所依据的信仰、态度和价值观,即经营哲学或办学理念;它构成了影响管理者决策的思维基准体系。
(2)分析宏观与微观及行业竞争结构,以发现机会和威胁。
(3)分析学校的资源,以识别自己的劣势和优势。
(4)确定战略宗旨。
大概应该包括这样一些内容:学校办学的目的;学校的经营范围;目标市场或目标顾客;学校的营运方式;学校成功所依据或者需要建立的竞争优势;学校所关注的利益团体;学校的自我要求和未来的社会形象。
(5)规定学校战略目标。
学校的目标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具体指标:资产利用的效率;管理效率;社会和市场竞争地位;教学、科研和管理创新;其他社会责任。
从目标规定行为的角度来说,它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
(6)形成战略方案。
包括:选择能够最佳地利用学校资源和环境机会的战略类型;划分战略阶段(步骤);明确战略重点;制定战略对策;战略规划的平衡与评价等。
(三)高等学校发展需要战略管理在现实的市场竞争中,战略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今天,战略计划已经超出了工商企业的领域,包括政府机构、医院、教育组织在内,都在制定战略计划。
面临新的形势和即将到来的竞争环境,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要取得长足发展,必须重视发展战略的管理。
1、学校资源的有限性学校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由于没有任何学校拥有无限的资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学校的发展将与特定的产品、市场、资源及能力相联系,也即必须依据已有的和可以利用的潜在资源与能力优势,选择自己所办专业、服务市场,以便能够生产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竞争力的知识产品。
另一方面,为了满足学校长远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变化的需要,学校也需要有计划地建设、整合、调整自己的资源。
所有这些都需要用战略管理思想和理论进行谋划和决策。
2、市场形势将发生变化由于中国国情和诸多历史因素所决定,我国高等学校在市场上长期处于主动状态。
一直到今天,“卖方市场”的局面也没有完全改变。
但是,高校管理者也必须看到:我国办学体制改革不断加快,高等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张,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考人数日益下降等诸多因素,其影响正日益显现、越来越大。
高等学校面临的市场形势就像我国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企业市场一样,正逐步向“买方市场”过渡,用不了多久,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在这一变化中,首先失去市场、进入“贫穷”状态的将是缺乏战略眼光和发展意识,办学水平低、产品质量差的高等学校。
真正成功的则是那些未雨绸缪,具有战略观念、重视战略管理的先行者。
3、办法体制改革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尤其是WTO的加入,我国高校办学体制也必将逐步朝着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多元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高校办学体制将表现出更大的市场性、多元性和灵活性。
国家单一渠道资金投入的办学体制将被多元化投资渠道所取代,合资办学、合作办学的多种模式将应运而生。
在此情况下,只有深入分析和正确把握发展形势,重视发展战略的管理,才能抓住机遇,取得发展;如果没有战略观念,缺乏战略管理意识,看不到加入WTO将要给高等学校产生的影响,就有可能错失良好的发展机会。
4、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办学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高等学校的市场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公有制高等学校之间,公有制高校与民办高校及国外学校争夺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的现象也愈演愈烈。
目前海外投资者正在抢滩我国的教育市场,继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大学来我国南京、重庆等大城市举办招生展之后,2021年3月中旬,美国的30多所大学在北京争夺教育市场;2021年3月初,来自14个国家60多所院校和教育机构参展的国际高等教育巡回展,相继在北京、上海、青岛、西安、重庆等重点城市展开。
随着WTO的加入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大中小学生在众多国外留学中介与宣传机构的帮助下涌出国门。
近一两年,一些不注重市场需求变化,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的学校,已经在招生生源和学生就业等方面出现了尴尬的局面。
高等学校发展即将进入了市场化、品牌化的时代,在此形势下只有运用经营思想和理念,制定和实施好自己的发展战略,才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高等学校发展战略的几个主要模式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可能对上述所列的经营与发展战略类型逐一进行分析。
从战略管理的角度讲,上述战略类型有的属于总体经营战略、有的属于一般竞争战略,但由于它们的目的和效用都要落脚于学校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此都将其归属于发展战略。
由此,可供高等学校选择的发展战略主要有:(一)高等学校竞争发展战略模式从学校经营和市场营销角度来看,高等学校与一般企业有所不同。
主要体现在高校面临的是两个市场的服务和竞争:一是生源市场,二是就业市场。
为了与国内外的同行在社会上争夺生源,学校需要通过优秀的办学水平、高质量的产品以及一系列的促销和推介活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对考生的吸引力;还要树立服务意识,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后勤服务活动,加强与学生及其相关群体的沟通,增强学生及其家庭的满意感。
另外如果某个高校只顾获取生源和盲目招生,而不管自己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受社会欢迎的程度,忽略了社会需求,那么这个学校是没有长期的生源可言的,学校也就不能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