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二)范畴

合集下载

认知语言学解读

认知语言学解读
• 朗奴·兰盖克 (Ronald Langacker,1942年12月27日-): 认知文法的提倡者。
• 戴浩一:台湾国立中正大学语言学研究所教授, 是少数专长于认知语言学的华人。
• 王士元:香港中文大学现代语言学系暨中研院院 士,另一少数专长于认知语言学的华人。
二、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概念
• 原型 • 范畴化、基本范畴 • 上下位 • 隐喻模式、转喻模式
孕育,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成熟。1987年,美国
莱考夫《范畴》的出版,标志着认知语言学的形
成;1989年,勒内·德尔文组织的在德国杜伊斯堡
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标志着认知语
言学的正式诞生。90年代中期以后,认知语言学
开始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 认知语言学代表人物
• 乔治·雷可夫 (George P. Lakoff1941年-):认知语言 学的其中一位创立者,提倡比喻(隐喻)是日常语言 活动中的必须认知能力。
• 2.范畴化:
范畴化,也叫做归类,是比较的一个特例。 一个范畴或类别往往有个“原型”,是用以确定 类别的参照标准,需要归类的目标与标准进行比 较,符合标准所有特征的目标例示这一标准,不 完全符合的目标是对标准的扩展。
范畴化,简单地说,就是把不同的事物归为同 一类型的过程。例如:人有各种各样的人,我们把 不同的人统称为“人”,这就是一种范畴化。
认知语言学 Cognitive linguistics
目录
一、什么是认知语言学(定义、 背景、代表人物)
二、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概念 三、思考探究 四、认知语言学的优与缺 五、认知语言学在中国
一、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在
反对主流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的基础上诞生,在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代表人物:国外--Rosch,Lakoff, Langacker,Fillmore等 国内—束定芳,熊学亮,桂诗春,袁毓林, 张 辉,张艳芳 等.
Langacker
Langacker
Ronald W. Langacker(兰艾克),北京语 言大学客座教授,博士,世界著名语言学家, 认知语言学创始人之一。兰艾克博士于 1966年取得美国伊利斯诺大学语言学博士 学位,现为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他曾应邀在 35所大学讲学,先后担任过15个杂志的主 编或顾问,著有专著15种,论文171篇;培 养博士31人,博士后50人,参加各类学术 会议及讲学307次。 Ronald W. Langacker教授工作于美国加利 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校区,他在上个世纪70 年代提出了“空间语法”,在80年代逐步发 展其学术思想,到了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发展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语言学理论。
用来源指称结果,如“我们去吃火锅”(火锅指代的是火锅 里的食物)。等等。
二者的联系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 –隐喻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映射,它建立在人
们的心理联想上。---转喻是同一认知域中的映射, 建立在相依性的基础上。 联系—Radden (2000)认为隐喻和转喻组成一个 连续体,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一般认为他们 都是从出发域向目的域的映射,事实上二者有时很 难区分。如“骑士队的詹姆斯是头狮子”。这个句 子可以看成是个隐喻表达即“人是动物”(不同 域)。同时如果把“人”和“动物”归入同一认知 域—“生命体”,且二者有某些相同特性如强悍、敏 捷、迅猛等,那么也可把它看成是个转喻表达。
二 学科特点
综合性(边缘性).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和语言科学相互交
叉渗透形成的新兴边缘性学科.它涉及到语言学、心理学、神 经病理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知识。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知识的根本。
学科发展历程
认知语言学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在美国孕育(朗 奴·兰盖克提出空间语法),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成熟, 其学派地位得以确立,其确立标志为1989年春由勒内·德 尔文(ReneDirven) 组织的在德国杜伊斯堡(Duisbury) 召 开的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此次大会宣布于1990年 发行《认知语言学》杂志, 成立国际认知语言学( ICLA) , 出版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系列专著,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进 入稳步个特例。一个范 畴或类别往往有个“原型”,是用以确定类别的参照标准, 需要归类的目标与标准进行比较,符合标准所有特征的目 标例示(instantiate)这一标准,不完全符合的目标是 对标准的扩展(extension)。
经典范畴理论的如下特征 1 范畴划分由一组充分必 要条件决定 2 特征是二元 3 范畴具有清晰边界 4 范畴 成员之间地位平等。
eg2.钟书能 阮薇. 认知与忠实——汉英上下位词翻译的认知 视角『j』.韶关学院学报
3.上下位:
以基本层次范畴为中心 范畴可以向上发展为上位范畴向 下发展为下位范畴上位范畴依赖于基本层次范畴 且物体 的完形形象和大部分属性都来自基本层次范畴 因此又被 称为寄生范畴(parasiticcategory) 下位范畴也是寄生范 畴它是在基本层次范畴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细致的切分。
二、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概念
原型 范畴化、基本范畴、上下位 命题模式、意象模式、隐喻模式、转喻模式 意象图示
1.原型(prototype):
是物体范畴最好、最 典型的成员, 所有其他成 员也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典 型性。
eg1. 在英语的世界图景中, 鸟的原型为画眉鸟;而对于 母语为俄语的人而言则是 麻雀; 麻雀在中国人的认 知意义中也具有典型意义。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作者简介:李福印,男,1963年11 月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 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 究领域:语义学;认知语言学;隐 喻理论与实践;应用认知语言学等。 主要讲授语义学、认知语言学、隐 喻理论与实践、心智哲学等课程。 代表作有《认知语言学概论》,《语 义学概论》,《语义学教程》等。
4.1 理据性的概念及其表现
概念:“非任意性”,“可解释性” 表现:在词形层面,复合词表现了突出的理据性 。如“看 到”是动作和结果的结合。 在语义层面,概念转喻是理据性的表现。如“一把手”。 语言形式“手”与意义“人”之间建立了转喻关系。 在语法层面,句子结构也是有理据的,各种形式的象似性 就是其表现。
(1)语言不是人类大脑中独立的认知机制 • (2)语法是概念化 • (3)语言知识来自语言的使用
• 1.5 认知语言学的四位创始人
第二章 认知语言学的分支领域
• Driven将认知语言学划分为五大领域 Talmy 的认知语义学 • 认知语法 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
构式语法 原型理论 词汇网络理论
他很懂事 他很懂事,也很聪明
② 距离象似性:功能上,概念上和认知上距离近的,形式上的距 离也近。 John killed Bill. 我妹妹, 我老乡 John caused Bill to die 我手, 我汽车 ③ 顺序象似性: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叙述的顺序对应所描 述的事件的顺序。 I came, I saw, I conquered.
• 3.3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目的语言
• (1)针对英语的研究占绝大多数,其他语言没有得到足 够的关注。 • (2)国内论文数量在缓慢上升,以汉语语言为研究对象 的论文数量有显著增加,但与国际水平仍存在很大差距, 主要表现为绝大多数缺乏原创型,理论建树小。

语义范畴及相关概念

语义范畴及相关概念

语义范畴及相关概念作者:高娟来源:《现代交际》2013年第02期[摘要]随着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发展,语义范畴成为语言学者关注的对象。

本文针对文章中与语义范畴相关概念如语法范畴、语义语法范畴、句法语义范畴等做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语义范畴语法范畴语义语法范畴[中图分类号]H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065-02一、范畴化与语言化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与认知相关的语言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认知是人们主观经验对客体对象在人脑中的感知,这种感知认识即认知并非任意形成的,而是具有一定意义上的普遍性。

它是与人类的主观经验密切联系的,建立在广泛认识基础上的主观感受。

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对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客观事物或现象所具有的本质特征,会形成抽象概括的认识,这种思维能力我们称之为认知能力。

人类要认识和把握世界,就需要对客观事物或现象所体现的本质特征进行分类,这个分门别类的过程就是范畴化。

认知范畴的语言化,即从认知世界投向语言世界,便形成各种各样的语义范畴。

语义范畴是认知范畴的物质表现形式。

认知范畴是存在于思维中的抽象概念,思维的东西不可能赤裸裸地存在,都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来表现才能使思维这一抽象的概念变为可以感知的。

语言并非体现思维的唯一手段,动作、表情、神态等都可以成为表达抽象思维的物质手段,但是语言却是人们在交际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固定思维的手段。

因而,认知范畴这一抽象思维活动的结果在语言中的投射,我们就称之为语义范畴。

二、语义范畴在语言中,语义范畴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有的称作语法范畴,有的称作语义语法范畴,还有的称作句法范畴,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弄清楚有关语义范畴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它包含哪些内容?与语法范畴、语义语法范畴、句法范畴是何种关系?(一)语义范畴、语法范畴、语义语法范畴我们之所以要区分语义范畴、语法范畴和语义语法范畴三个概念,一方面是在语言研究中不同学者采用的术语不同,容易使读者产生混淆。

浅谈认知语言学的定义及理论框架

浅谈认知语言学的定义及理论框架

浅谈认知语言学的定义及理论框架孙红梅语言是人类的一种主要认知模式,从语言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认知维度是当前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现阶段,关于认知语言学的定义有许多种,但大多是外国理论,我国的语言认知学定义上没有尚为准确的表述形式。

据此,本文对批判外国理论的同时,结合中国人的语言形式和体验特点,对认知语言学的定义及其理论框架进行阐述,希望为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1 前言近年来,我国语言学界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我国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和发展是有自身特色的,前期主要对外国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引进和介绍,后期则在相关基础上结合汉语言的个案进行分析。

但是什么是认知语言学,国内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为了尽可能理解认知语言学,研究认知语言学的定义和理论框架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2 “认知语言学”的定义考证2.1 认知语言学的两个首要共识在当前关于认知语言学的广泛课题中,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两个共识是认知语言学成立的基础。

同时,这两个论述也被刊登在《认知语言学》的创刊号上,刊中描写到:“人们关于认知语言学的两个共识总结起来就是概括性共识和认知共识。

”概括性共识是人们对于语言描述方面产生的普遍原则的共识,这种共识也是人们顺利开展语言学研究的基础;认知共识是使对认知语言学的描述同我们大脑的反映相一致的共识,是能准确反映出理论构想的共识。

相关学者认为,概括性共识是对现象学的描述,具体到语言学类,我们需要概括的主要种类为四种:语法句法领域、语义学领域、语用学领域以及形态学领域。

认知共识要求认知语言学家对一些例证。

例如,在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类学中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范畴”包括基本层次范畴和原型效应在内的范畴,我们之前关于语言基本层次范畴的概括并不能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相适应,所以不具有心理真实性,我们应该放弃这种理解;而范畴原型理论是得到认知科学证实的理论,正是我们应该理解和接受的范畴理论。

所以,只有被概括性共识和认知共识共同认同的理论才能被接受。

谈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理论——原型及基本层次范畴论认知语言学

谈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理论——原型及基本层次范畴论认知语言学

谈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理论——原型及基本层次范畴论认知语言学话题:认知语言学心理学家经验主义美国心理学家范畴摘要:认知语言学是近十几年来国际理论语言学新兴的一个语言学派。

认知语言学以原型范畴理论作为主要基础理论。

它所提出的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强调了原型是物体范畴最好最典型的成员和范畴等级结构包括基本层次范畴(basic level categories),上位范畴(superordinate categories)和下属范畴(subordinate categories),而其中的基本层次范畴又是典型的原型范畴。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原型基本层次范畴上位范畴下属范畴1. 引言哲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等历来都关心一个重大问题即语言与认知的问题。

认知语言学也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欧洲兴起的新的语言学科。

认知语言学是在反对60-70年代以生成语法为首的主流语言学基础上建立的,提出了语言与认知不可分隔这一崭新的认知语言观,强调了语言并不是直接反映客观事物的,而是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的感知。

其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哲学,这里的经验主义不是指人被动的感知,而是指人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本感觉。

赵艳芳(2000:10)指出认知语言学是基于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学科。

认知语言学近年来研究的焦点有意象图示(image schema),象似性(iconicity),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及原型理论基本层次范畴等。

2. 范畴化的原型理论范畴可以由一个事物和其类似事物构成或一类事物及其包含事物构成。

赵艳芳(2000:55)指出这种主客观相互作用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即范畴化过程(categorization),其结果即认知范畴(cognitive category)。

传统范畴理论强调范畴有明确的边界,范畴成员之间有共同的特性并且地位平等。

认知范畴与范畴化

认知范畴与范畴化

认知范畴与范畴化陈君【摘要】人们对事物分类的心理过程即范畴化过程,其结果即认知范畴.范畴化是人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在此基础上人类才具有了形成概念的能力,才有了语言符号的意义.概念的形成以认知范畴为基础,概念是词义的基础,词义是概念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词又通过概念来反映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人们通过概念化能力构成了概念体系,从而决定了语言的意义,因此,语义不是客观存在于我们的思维以外,而是客观现实和认知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期刊名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07(027)001【总页数】3页(P99-101)【关键词】范畴;范畴化;概念化;概念结构;语义【作者】陈君【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外语系,河南,郑州,45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06一、范畴与原型认知语言学认为,范畴化是人的认知赋予世界万物以一定结构的心理过程,是人类思维、感知、行为和言语最基本的能力,对范畴化能力的了解是了解人类思维和语言现象的重要内容。

范畴与概念在广义上是等同的,但严格讲范畴指事物在认知中的归类,概念指在范畴基础上形成的词语意义范围,是推理的基础。

所有范畴都具有模糊性。

范畴中没有哪一组属性为所有成员所共有,是否是范畴成员是由家族相似性决定的。

与其他成员享有更多共性的成员为该范畴的典型或中心成员,即所谓的原型。

范畴围绕原型这个认知参照点建构,其边界成员依典型性程度向外扩展,形成边界难以确定的更大范畴。

如有人用一组杯子做实验,1号杯为原型,是一个咖啡杯,2-5号高度不变,口径渐大,6-9号杯口径不变,高度逐渐加大,结果受试者根据认知经验在不同的点上将变化的咖啡杯确认为碗或茶杯[1]29-30。

同时原型也会依认知经验和语境而不同,比如“狗”的原型在下面情景下是不同的:1.猎人带着狗没入丛林。

2.女人抱起狗愤愤地走了。

3.警察与狗朝夕相处,与它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论认知语言学的概述

论认知语言学的概述

论认知语言学的概述现代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认知与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语言的认知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80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包括句法学、语义学、音系学、篇章分析等。

在德国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l990年创刊的《认知语言学》杂志,标志着认知语言学的学科地位得以确立。

此后,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非常迅猛,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

一、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一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发展的产物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的一部分,而认知科学是一门综合科学,由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组成的交叉学科,从多角度来探索思维的奥秘。

人类思维的结晶是语言,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方式之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是人类体验、文化、社会、风俗、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认知语言学一方面运用认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语言现象,另一方面又通过语言现象来揭示人的认知能力,把语言认知作为人的整体认知过程的一部分来把握。

二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范畴理论“范畴化”categoriz ation可以说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种认知活动,是指人类在演化的过程中对外界事物进行分类或归类,使无序的世界变成有序的、分等级的范畴体系。

这个过程即范畴化的过程就是认知,或者说是认知的第一个环节。

范畴化使人类从千差万别万事万物中看到相似性,并据此将可分辨差异的事物处理为相同的类别,从而形成概念。

在此基础上人类才能完成更复杂的认知活动,包括判断和推理。

认知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形成概念和范畴的过程,它是一种以主客互动为出发点对外界事物进行类属划分的心智过程[1]。

正如Lakoff所言:“没有范畴化的能力,我们根本不可能在外界或社会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中发挥作用。

”[2]范畴化的现象很早便引起哲学家的注意,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系统论述了自己对范畴的观点,经典范畴观便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范畴理论的发展及其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

范畴理论的发展及其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

范畴理论的发展及其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范畴理论的发展及其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引言:范畴理论(Categorial Grammar)是一种基于逻辑与语言结构的语法理论。

它的发展对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范畴理论的发展、核心概念和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进行详细探讨。

一、范畴理论的起源和发展1. 范畴理论的起源与背景范畴理论最早由Lambek于1958年提出,他将逻辑符号和类型理论引入语法研究,实现了逻辑和语法的统一。

2. Montague语义学的发展Montague于1970年代对范畴理论进行了改进和发展,提出了Montague语义学。

他结合了范畴理论和模型论,构建了一种丰富的语义理论框架。

3. 普遍范畴语法的提出Gazdar等人于1985年提出了普遍范畴语法(Generalized Phrase Structure Grammar,GPSG),将范畴理论与短语结构语法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语法理论。

二、范畴理论的核心概念1. 类型在范畴理论中,类型(type)是语言表达式的一种分类方式,表示表达式的语法和语义特征。

2. 范畴范畴(category)是范畴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包括基本范畴和复合范畴。

基本范畴用来对应词汇表达式,复合范畴用来对应短语结构。

3. 推导推导(derivation)是范畴理论中句子的生成过程,通过推导规则对范畴进行组合,生成语法正确的句子。

三、范畴理论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1. 提供了一种丰富的语法分析方法范畴理论提供了一种基于逻辑和范畴的语法分析方法,通过对表达式的类型和范畴进行分析,可以准确地刻画句子的结构和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2. 推动了语法和语义的统一研究范畴理论将语法和语义整合在一个框架中,实现了语法和语义的统一研究。

它通过类型和范畴的概念将逻辑和语法联系起来,为语言表达和意义的表达提供了一个一致的理论基础。

3. 促进了关于语义解释的研究范畴理论与Montague语义学的结合使得语义解释变得更加准确和系统化。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篇一: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基础理论。

本文从范畴在人类认知中的作用出发,介绍了范畴和原型的基本特征,讨论了范畴和原型在不同语境和文化环境中的变化,探讨了范畴层次理论在认知和语言使用中的应用。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思维和语言分类范畴化认知模型文化模型范畴层次化[CLC编号]h0-06[文件识别码]a[物品编号]1674-4810(2022)03-0025-03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诞生的一个新的语言学流派。

作为对乔姆斯基所创立的转换生成语义学为代表的形式主义语言学的反叛,认知语言学更侧重于对语言和思维之间关系的研究,抛弃了在此之前占主导地位的语义和句法的研究,转而从认知的角度来寻求解释人类语言普遍规律的途径。

人类对语言的使用与人类的思维、体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传统的语言学认为语言首先是一种交流工具,是对人类思维的反映和表述。

而认知语言学则认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也是一种认知工具,除了能够表达思维,还能帮助人类去更好地认识世界,获得新的知识。

“认知”是指人们感知世界、形成世界万物概念的方式,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和形成的经验和经验。

认知语言学的核心观点是语言的创造、学习和应用必须通过人的认知来解释,因为认知能力是人类知识的基础。

在人类思考的过程中篇二:谈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理论论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理论摘要:认知语言学是近十几年来国际理论语言学新兴的一个语言学派。

认知语言学以原型范畴理论作为主要基础理论。

它所提出的原型理论(prototypetheory),强调了原型是物体范畴最好最典型的成员和范畴等级结构包括基本层次范畴(basiclevelcategories),上位范畴(superordinatecategories)和下属范畴(subordinatecategories),而其中的基本层次范畴又是典型的原型范畴。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原型基层范畴上级范畴下级范畴1.引言哲学家、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一直关注一个主要问题,即语言和认知。

认知语言学导论第一章(原型和范畴)

认知语言学导论第一章(原型和范畴)

1.1
对词汇范畴的早期经验主义研究
是什么原则支配颜色范畴化的心理过程呢
①颜色范畴完全是任意的。 人类学家调查了颜色命名的跨语言差异,发现颜色词在不同的语言中存
在着巨大的差异,不同的语言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划分现实。
②颜色范畴是由参照点为导向的系统来构建的,参照点即我们所谓的“焦 点色”。(Berlin和Kay调查98种语言,对20种进行口语测试,对其他语 言的调查则以语法和其他书面材料为基础)
不但说同一种语言的人拥有 同样的焦点色,而且说不同 种语言的人拥有的焦点色也 非常一致。
证据表明:颜色范畴不是任意 的,而是固定在焦点颜色上。
颜色范畴的边界在不同的语言之 间,甚至在一种语言的不同说话 者之间发生变化,而焦点颜色则 为不同的说话人,甚至是不同的 语言社团所共有。
1.1
对词汇范畴的早期经验主义研究

绿




绿
绿蓝



1
5
10
15
20
25
30
35
40

亮a
b
b9cd灰 Nhomakorabeae
f
f3
g

暗h
( Berlin和Kay 所用的Munsell色卡的排列)
纵轴:同一色度(颜色)8个不同程度的亮度 横轴:40种色度(颜色)
准备步骤
实验过程(口头诱导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收集20 要求
种语言 的颜色 词
各种语言 的说话人 对颜色进
行命名
指出所有 指出X最 他们在任 好的,最 何条件下 典型的样 都称为X 本
(红、黄、绿)

认知语言学概观

认知语言学概观

认 知 语 言 学 的 几 个 基 本 假 设
3)
1)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传达意义。 2)特定形式表达特定意义是有动因的 (motivated)而非任意的(arbitrary)。 3)既然语言运用和发展的动因是在语言 结构之外,那么语言的外部解释比语言的 解释更有力量。 4)语言是历史的产物,因而首先应该对造 就这种产物的动力进行解释。 5)历时和共时的区别来源于不同的透视 域,而非来源于事实本身。 6)语法变化是单一方向的:从词汇到语法, 从语法再到更加语法化的形式。
因此,要解释词语的意义和功能,就可以 按照的思路: 首先描写词语的基本语义框架
然后对选择方式的特点加以详细刻画。
以“商业交易”框架为例。这一框架涉 及概念包括:领有、给予、交易、钱。基 本框架元素包括:钱、商品、买方、卖方 。外围元素还包括:价格、时间特征、找 钱等。还可能有其他更外围的元素,如商 品的真正主人、钱的真正主人以及他们 跟参与交易协议的其他人之间的差别等 。 根据这些概念的组织原则,我们就可以对 一系列词语的意义、用法及语法结构进 行对比描写
认知语言学
概观
姓 班 名: 级:
认知语言学概述大纲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知识
第三节 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概念及理论
引言:语言学研究的“三条路线”
1· 结构语言学路线———描写结构语言学 (如美国结构主义)、解释结构语言学(如生 成语言学)、其他结构语言学(如哥本哈根学 派、依存语法、法位学、层次语法) 2· 功能语言学路线———布拉格学派(功能结构学派)、荷兰学派、系统功能语言学、 美国西部的功能语言学 3· 认知语言学路线———体验主义路线经 验主义路线、体验主义研究(如我们经常使 用的类喻、隐喻、转喻)。

范畴化理论

范畴化理论
2)范畴化 范畴化具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人类运用语言 对周围客观世界进行分类的过程。人们对 事物进行范畴化就是要对事物进行命名。
二是语言学家将语言本身作为客体进行 范畴化,如元音、辅音、词素、词缀、 实词、虚词等概念就是对语言本身进行 范畴化的产物。
范畴化的作用:范畴化在语言中发挥普 遍的作用,语言结构本身就是一个范畴 化的问题。
以上所述说明: 范畴是认知主体对外界事物属性所作的 主观概括,是以主客观互动为基础对事 物所作的分类。在现实世界里,事物往 往被划分为不同的范畴,如动物、植物、 家具、图书等等。人们认识事物时
首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是什么?” 我们 将其归为哪个范畴的问题。例如,颜色范 畴“红”、“黄”、“绿”、“黑”、 “白”等,语法范畴如名词、动词、形容 词、副词等。
2)认知的无意识性
对人们心智中的所思所想没有直接的知觉, 即使人们理解一个简单的话语也需要涉及 许多认知运作程序和神经加工过程,分析 如此复杂,令人难以置信,是人们无法察 觉的。
3)思维的隐喻性 隐喻使得人们大部分抽象思维成为可能, 隐喻性思维是人们理解抽象概念的有力的 认知工具。
➢ 认知语言学和生成语言学的分歧
如语学中对词义采用语义特征来分析(即 语义成分分析法)。
例如:单身汉,可以分解为 [人] [男性] [成 年人] [未婚] 四个语义成分或语义特征。
不足之处:语义成分分析理论不能用来分 析语言中所有的词汇,因而存在很大的缺 陷和局限性。
范畴化典型理论(范畴的横向维度)
1)罗斯提出典型理论
2)哲学根源: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 究》提出了“ 家族相似性” 理论。
1) 哲学基础:
生成语言学 ― 理性主义 认知语言学 ― 经验主义
2) 目的

第六课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第二语言

第六课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第二语言

二、认知语言学对语言习得的基本 观点
•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形成、运用、习得都是基 于用法的(usage—based) • 第一,母语是以具体用法为基础逐步习得的;习 得语言就像其他复杂的认知活动一样,从具体的 事物中提炼出抽象结构或图式(最初由康德提出, 他把图式看作是“潜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 技术,一种技巧。皮亚杰通过实验研究,赋予图 式概念新的含义,成为他的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 概念。他把图式看作是包括动作结构和运算结构 在内的从经验到概念的中介,在皮亚杰看来,图 式是主体内部的一种动态的、可变的认知结 构。 )。
•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先天 机制,他认为不仅应该研究语言行为,而 且应该研究语言能力,转换-生成语法就是 关于语言能力的理论。 • 其研究对象是内在性语言,而不是一般语 言学家所研究的外表化语言 ,指人脑对语 法结构的认识,以心理形式体现。生成语 法学一般不研究话语的社会内容、交际功 能和说话的环境等等。 • 它使用数学那样的符号和公式来规定概念, 表达规则,所以称为形式化的语法。
• 4、把认知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结合起来, 考查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习得同一目的 语的情况,或者研究相同母语背景的学习 者习得不同目的语的情况。这方面的研究 把二语习得置于更广阔的理论框架下,便 于发现过渡语的个性和普遍性。 • 5、在研究方法上,注意与学习者语料库 结合起来。最近,束定芳(2009)也强调了语 料库方法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运用。
• 第六,认知语言学和基于用法的模型强调 语言是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在真实互动 中学会的,强调学习者的自身参与。这种 思想与交际教学方法的理念不谋而合。
三、认知语言学角度二语习得研究 现状
• 1、多义词的习得 • 认知语言学的许多研究都发现,多义词各个义项 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以基本义项为原型组成语义 网络。相关的二语习得研究力图回答如下问题: 设法使学习者认识到各义项的关系是否有助于他 们掌握词的意义?Taylor(1989)发现二语习得与母 语习得有相似之处,具体有:1)原型意义比边缘 意义更早被二语学习者习得;2)学习者水平越高, 其对二语原型的选择和判断就越接近本族语者, 但是无论学习者水平高低都会同本族语者存在差 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动态的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态
的主语是动作的接受者。如:
他沏茶。
茶沏好了。
钥匙丢了。
他生于1949年。(中动态)
四 原型范畴的局限性
1、不能确定一个中心成员(中心意义、基本
意义、原始意义) The plane flew over the city. The lamp hangs over the table.
句法结构赋义规律:
对于没有任何修饰语的光杆名词,以谓 语中心动词为参照点,动词之前的被 赋予有定的特征,之后的被赋予无定 的特征。
一、经典范畴理论
• 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 概括和反映。各门科学都有自己的一些基 本范畴,如化合、分解等是化学的范畴; 商品价值、抽象劳动、具体劳动等是政治 经济学的范畴;本质和现象、形式和内容、 必然性和偶然性等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 畴。
• 范畴化是人类高级认知活动的过程和能力 之一,指的是人类在千差万别的世界里看 到相似性,并据以将可以分辨的不同事、 物处理为相同的事、物,以此对客观世界 万事万物进行分类,并进而形成概念的过 程和能力。
2、如何确定语义延伸的界限
3、同义词问题
五 原型范畴理论在语言方面的运用
语言的范畴化: (1)语言使用者通过语言把非语言的世界作 为客体进行分类; (2)语言学家把语言本身作为客体进行分类。 词类范畴 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某种特定的语法形式表
达某种特定的语法意义,对语法意
义进行概括形成的一些类型就是语 法范畴,又分为词法范畴和句法范 畴。
a b
d.21x34
c
d
三 原型范畴理论在语言各层面的表现
1、语音:音位、声调、语调 2、词:词缀、词类、词类活用 3、词义 4、语序:SVO 5、句式 6、时态语态
桃花潭水深千尺 高山深谷 庭院深深 深更半夜 深信不疑 深谋远虑
英语过去时的原型用法:表示动作发生于 说话之前;非原型用法表示虚拟、婉转语 气。如: Did you want me? Yes, I hoped you would give me a hand with the luggage.
经典范畴的基本理论遵循了矛盾法则和排 中法则。 经典范畴理论在20世纪的语言学研究中也 发挥着主流作用,在音位学、词类研究、 句法学、语义学中的形式主义、语义分析 法等就是建立在经典范畴假设之上的,如 二元特征分析法的广泛运用。
二 原型范畴理论
1、家族相似性
建立语义范畴的基础是相似性,而不是共同
way
toe breath way time
time
例一: 1.代词化 I stubbed my toe, but didn’t hurt it. He tried to hold his breath, but couldn’t control it Harry lost his way, but found it again. *Harry took his time, but wasted it. 2.空位 I stubbed my toe, and she hers. He held his breath, and she hers. *I lost my way, and she hers. *Harry took his time, and she h
way
time _
+
+
+
_
_ _
空位
复数 受被动成 分修饰
+
+ +
+
+/_
_
_ _
toe
breath
way
time
1、分布上,名词性功能递减
2、语义上,抽象程度递增
3、名词性功能与抽象程度成反比
例二: 1、编辑 指挥 掩护 翻译 借口 保障 花费
2、一张网——网鱼
一个坑——焚书坑儒——坑人
范畴“人”的本质是[+双足][+动物] (1)范畴是一组本身固有共同特征的成员组 成的集合; (2)范畴内各成员的共同特征都是二分(元) 的,范畴之间具有明确的分界; (3)范畴内部各个成员的地位平等,没有核 心与边缘之分; (4)范畴内部各个成员具有本身固有的共同 特性,独立于对它们进行范畴化的人,即范 畴与人的认知能力无关。
原型范畴的那种由“中心”(原型)和 “边缘”组成的内部结构适合于描述语义 范畴的家族相似性和模糊性。 ( Lakoff,1987 )
高层次的颜色词具有如下语言特征(如英语): 1)更容易加后缀-en/-ness: whiten、blacken、redden whiteness、blueness 2)使用频率高于低层次的颜色词; 3)比低层次的颜色词更容易具有联想义。
性,即相似关系(类似于人类社会家族成员
之间的那种相似关系),而不是基于亚里士
多德范畴理论的共同语义特征,从而维持了
人类语言语义范畴的存在。
(维特根斯坦,1953)
2、Berlin & Kay(1969):焦点色、层级蕴含性 颜色词序列:
黑 黄 紫 橙 粉
<


<
绿
< 蓝 < 棕 <

认知心理学的原型范畴是人类认知的结果,
第九讲 认知语言学(二)
原型范畴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企图把全部认知过程统一起来 ,
它认为注意、知觉、记忆、思维、语言等认
知现象是交织在一起的 ,它们之间的相互依
赖关系,很可能会发现人类认知过程的统一
加工模式。
认知心理学家所用的方法就是从可观察到的
现象来推测观察不到的心理过程 。
冥王星是目前九大行星中最小的一个,直径 1700公里。2004年新的行星的概念要符合的 三个条件: (1)必须是该区域内最大的天体; (2)必须有足够大的质量,能依靠自身的重力, 通过流体静力学平衡,使自身的形状达到近似 球形; (3)天体内部不能发生核聚变反应。 九大行星八个都符合条件,冥王星逐渐被归为 大行星范畴的边缘成员。
3.复数 Betty and Susan stubbed their toes. Betty and Susan held their breaths/breath. *Betty and Susan lost their ways. *Betty and Susan took their times. 4.受被动成分修饰 A stubbed toe can be very painful. Held breath is released. *Lost way is found again. *Wasted time can’t come again
盛碗里两条鱼 打破一块玻璃 走来一个老太太 吃了一个苹果 叮了小王两个大包
马上/一下
不/没
例四:
(1)水开了。 发水了。
火着了。
我要请客。
着火了。
客来了。
(2)甲:填表也没有用,今天没房了。
乙:得,折腾了半天,表白填了。
(3)她衣服已经买到了。
我书已经看完了。
她又把衣服卖掉了。
他已经把书看完了。
词法范畴:由词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 是一种狭义的语法范畴,主要指有形态变 化的语言中的一些语法意义类型;
句法范畴:由结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 是一种广义的语法范畴,即句法范畴,也 叫句法语义范畴。
toe
to to to to stub hold lose take
breath
one’s one’s one’s one’s
3、原型范畴理论的要点
(1)个体范畴化的依据是其属性,而非其基本 特征; (2)自然类各成员的地位并不平等,典型与非 典型形成一个非离散性的连续统。 (3)范畴中原型成员最大限度地区别于其他范 畴的原型成员; (4)实体范畴化典型性的评估涉及的心理过程 不光是属性的计算,而更是完型感知。
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 a.5x8 b.8x13 c.13x21
drink water—— water the flower( 浇水)
water the street(洒水) water the milk(掺水) 把这个蛐蛐盆起来。 他虎着脸说。
归纳:
1、语音:音节 2、词义:色彩 3、转指项多少 4、转化机制 5、出现频率 6、语体
分析
例三: *盛碗里鱼 *打破玻璃 *走来老太太 *吃了苹果 *叮了小王大包 在/着 时间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