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计算
热力计算
![热力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d7808a82b0717fd5360cdca7.png)
主要计算参数
• 采暖制冷设备:
• 换热器有效传热面积,循环泵、补水泵的 流量、扬程; • 生活热水设备: • 换热器有效传热面积、容积,循环泵的流 量、扬程,膨胀罐的有效容积与总容积。 • 管网系统: • 管径、系统平衡。
采暖换热器
• • • • • • • • S=Q/(K*△tp),㎡ Q——热负荷,KW; K——传热系数,KW/(㎡*℃); △tp——对数平均温差,℃。 △tp=(△t大—△t小)/ln( △t大/△t小), △t大=一次供—二次供(逆流) △t小=一次回—二次回(逆流) 板换水水逆流型:3.5~6 KW/(㎡*℃)
管径
• 管径是根据热力网路水力计算表选取,主 管和干管比摩阻宜小,支管和末端比摩阻 宜大,如此有利于系统平衡。 • 楼内管网水力计算表参照沿程阻力计算那 两张表;
• 一、二次线楼外管网水力计算表参照以下 表格。
管径
• 一次线主管、干管比摩阻宜30~70Pa/m,支 管可选60~120Pa/m,末端户线最大不宜超 过300Pa/m,距热源距离、管线长度,是重 要的考虑因素。
生活水循环泵
• 全日供应热水系统: • G循=3.6*Q散/(C*△t),t/h • Q散——管网散热量,可按热负荷的3%~5% 估算; • △t——管路起点和终点的水温差。单体建 筑一般取5~10℃,建筑小区一般≤1G循= 1.1η次*V管网,t/h • η次——管网每小时循环次数,取2~4,系统 大时取小,系统小时取大; • V管网——管网水容积,m³。
• 当初步设计完,水力平衡不满足要求,首 先要调整系统,其次是调整管径,最后才 增加调节阀。(如果不平衡分支较少,系 统又较大,可直接加调节阀)
常见情况
热量和热能的计算公式
![热量和热能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31886492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18.png)
热量和热能的计算公式热量和热能都是热力学中常见的概念,我们经常听到这两个词语,但是了解其计算公式却不是很清晰。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热量和热能的计算公式,并且解释其背后的物理原理。
1. 热量的计算公式热量是指系统与外界之间由于温度差异而发生的能量传递。
热量的计量单位是焦耳(Joule)或卡路里(calorie)。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热量的计算公式如下:Q = mcΔT其中,Q表示热量(单位为焦耳或卡路里),m表示物体的质量(单位为千克或克),c表示物体的比热容(单位为焦耳/千克·摄氏度或卡路里/克·摄氏度),ΔT表示温度变化(单位为摄氏度)。
这个公式说明了热量与物体的质量、比热容以及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我们有一个质量为1kg的水,温度从20摄氏度升高到80摄氏度。
水的比热容为4.18焦耳/克·摄氏度。
那么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到:Q = (1kg) * (4.18焦耳/克·摄氏度) * (80摄氏度 - 20摄氏度)= 250.8焦耳所以,在这个例子中,当水的质量为1kg,温度变化为60摄氏度时,它吸收的热量为250.8焦耳。
2. 热能的计算公式热能是指物体的热运动能量。
热能的计量单位也是焦耳(Joule)。
物体的热能包括其内能和其径向或平移运动的动能。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和动能定理,热能的计算公式如下:E = mcT其中,E表示热能(单位为焦耳),m表示物体的质量(单位为千克或克),c表示物体的比热容(单位为焦耳/千克·摄氏度或卡路里/克·摄氏度),T表示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这个公式说明了热能与物体的质量、比热容以及温度之间的关系。
以水为例,假设我们有一个质量为1kg的水,温度为20摄氏度。
水的比热容为4.18焦耳/克·摄氏度。
那么根据热能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到:E = (1kg) * (4.18焦耳/克·摄氏度) * (20摄氏度)= 83.6焦耳所以,在这个例子中,当水的质量为1kg,温度为20摄氏度时,它的热能为83.6焦耳。
热力学计算公式整理
![热力学计算公式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05539f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4.png)
热力学计算公式整理热力学是研究物质的热与能的转化关系的学科,是广泛应用于化学、物理、工程等领域的重要理论基础。
在热力学计算中,有一系列公式被广泛应用于热力学参数的计算和分析。
1.热力学基本方程:对于一个热力学系统,其内部能量U可以由其热力学状态变量来表示,常用的基本方程有:U=TS-PV+μN其中,U为内部能量,T为温度,S为熵,P为压力,V为体积,μ为化学势,N为摩尔数。
2.热力学函数的计算:(1)焓(H)的计算公式:H=U+PV其中,H为焓,U为内部能量,P为压力,V为体积。
(2)外界对系统做的功(W)计算公式:W=-∫PdV其中,W为功,P为压力,V为体积,积分为从初态到末态的过程。
(3)熵(S)的计算公式:dS=dQ/T其中,S为熵,dS为熵的微分,dQ为系统的热量变化,T为温度。
(4) Helmholtz自由能(A)的计算公式:A=U-TS其中,A为Helmholtz自由能,U为内部能量,T为温度,S为熵。
(5) Gibbs自由能(G)的计算公式:G=U-TS+PV其中,G为Gibbs自由能,U为内部能量,T为温度,S为熵,P为压力,V为体积。
3.热力学热力学参数的计算:(1)热容的计算公式:Cv=(∂U/∂T)V其中,Cv为定容热容,∂U/∂T为导数,V为体积。
Cp=(∂H/∂T)P其中,Cp为定压热容,∂H/∂T为导数,P为压力。
(2)趋近于绝对零度时的熵变ΔS的计算公式:ΔS = Cvln(T2/T1) + Rln(V2/V1)其中,ΔS为熵的变化,Cv为定容热容,T2和T1为温度的变化,R 为气体常数,V2和V1为体积的变化。
(3)等温过程中的吸热计算公式:q=ΔH=nCpΔT其中,q为吸热,ΔH为焓的变化,n为物质的摩尔数,Cp为定压热容,ΔT为温度的变化。
(4)等温过程中的做功计算公式:w=-ΔG=PΔV其中,w为做功,ΔG为Gibbs自由能的变化,P为压力,ΔV为体积的变化。
热力计算_基准
![热力计算_基准](https://img.taocdn.com/s3/m/6f055806a6c30c2259019e25.png)
一.制冷工况下的热力计算初始参数制冷量:Q0=51.1kw R22冷凝温度:tk=54.4蒸发温度:t0=7.2节流前温度:t7=46.1(液体过冷△tg=8.3)进冷凝器前温度:t10=100吸气温度:t3=35其中:吸气管路有效过热度△tp=11.1,无效过热度△tv=16.7 输气系数:λ=0.8(初取)指示效率:ηi=0.8(初取)状态参数表如下点号压力(Mpa) 温度(度) 焓(kj/kg) 比容1 0.6251 7.2 407.92 18.3 416.03 35 428.5 0.0445 2.176 104.0 466.07 46.1 257.75810 100 463.0a单位制冷量:q0=h2-h7=416.0-257.758=158.242kj/kgb单位容积制冷量:qv=q0/v3=158.242/0.044=3596.41kj/m*3c单位理论功:w0=h5-h3=466.0-428.5=37.5kj/kgd单位指示功:wi=w0/ηi=37.5/0.8=46.875kj/kgh4=h3+wi=428.5+46.875=475.375kj/kge制冷系数:εi=q0/wi=158.242/46.875=3.376f冷凝器单位热负荷:qk=h10-h7=463.0-257.758=205.242kj/kgg工制流量:qm=Q0/q0=51.1/158.242=0.3229kg/sh输气量:qvs=qm*v3=0.3229*0.044=1.4209E-2(m*3/s)qvh=qvs/λ=1.4209E-2/0.8=1.7761E-2(m*3/s)i压缩机消耗的功率:P0=qm*w0=0.3229*37.5=12.11kwPi=qm*wi=0.3229*46.875=15.14kwj冷凝器热负荷:Qk=qk*qm=205.242*0.3229=66.27kw(基准)Qk=Q0+Pi=51.1+15.14=66.24kw(校核)k热力完善度:εc=tc/(ta-tc)=280.35/(54.4-7.2)=5.94ηci=εi/εc=3.264/5.94=0.5495二.制冷工况下室外测换热器的设计计算初始参数制冷量:Q0=51.1kw冷凝器热负荷:Qk=66.27kw冷凝温度:tk=54.4蒸发温度:t0=7.2进口空气干球温度:ta1=35进口空气湿球温度:ta1’=24进出口温差:△ta=10出口干球温度:ta2=451.空气容积流量Va=Qk/(ρa*Cpa*△ta)=66.27/(1.29*1.010*10.)=5.086(m*3/s) (其中: ρa= 1.29,Cpa=1.010)2.翅片管束(带内螺纹)结构参数及计算外径:d0=9.52mm平均壁厚:σ=0.35mm底壁厚:σw=0.3+-0.25mm肋高:Hf=0.2+-0.25mm槽底宽:B2=0.25+-0.025肋顶角:а=40o每米肋数:n=60外翅片厚度:σf=0.12mm翅片节距:sf=2.3mm纵向节距:s1=22mm横向节距:s2=25.4mm单位管长的翅片表面积ff:ff=2*(s1*s2-π/4*db*db)/sf=2*(0.022*0.0254-π/4*0.00976*0.00976)/0.0023=0.421(m*2/m)其中:db=d0+2*σf=9.52+2*0.12=9.76mm单位管长肋片管基表面积:fb=π*db*(1-σf/sf)=π*0.00976*(1-0.12/2.3)=0.0291(m*2/m) 单位管长肋片管总表面积ft:ft=ff+fb=0.421+0.0291=0.450(m*2/m)单位管长内螺纹管的内表面积fi:fi=n*(Pi-2*Hf*lg(а/2)+2*Hf/cos(а/2))=60*(0.387-2*0.2*lg20o+2*0.2/cos20o)*1E-3=0.074(m*2/m)其中:Pi=2*Hf*sin(а/2)+B2=2*0.2*sin20o+0.25=0.387mm肋化系数:β=(ff+fb)/fi=0.450/0.0278=16.2(按内表面为光管计算)肋化系数:β=(ff+fb)/fi=0.450/0.074=6.08(按内表面为肋片管计算)3.分路数及分路制冷剂流量的计算制冷剂质量流量:mr=0.3229kg/s初步估计热流密度:qi=3800W/m*2查表4-6,取单根管子制冷剂质量流量:g=220kg/(m*m*s)则制冷剂总流通面积:A=mr/g=0.3229/220=1.677E-3(m*2)单根管子的流通面积:Ai=π*di*di/4=π*(9.52-0.7)**2/4=6.11E-5管子的分路数:Z=A/Ai=1.4677E-3/6.11E-5=24.02=24每路管子的制冷剂质量流量:md=mr/Z=0.3229/24=1.0946E-2kg/s4.铜管外套波纹片的有效换热系数计算初取迎风面风速:uf=3.4m/s根据公式6-9,9.52mm,铜管外套波纹片的有效传热系数:αo=C*λ/do*Re**0.625*(F/Fn)**-0.375*Pr**0.33=0.45*0.0272/0.00976*3168.36**0.625*(0.45/0.0291)** -0.375*0.71**0.33=63.40W/(m*m*K)其中,错排管束系数:C=0.45空气的导热系数:λ=0.0272W/(m*K)管子外径:do=0.00952m雷诺数:Re=wmax*do/ν=3168.36空气在最窄截面处的流速:wmax=uf*σσ=A/Amin=sf*s2/((s2-db)*(sf-δf))=1.713空气的运动粘性系数:ν=17.5E-6(m*m/s)每米肋管总外表面积:F=0.45每米基管可见表面积:Fn=0.02915.肋片效率的计算当量肋片高:h=db/2*(ρ-1)(1+0.35*lnρ)=0.00976/2*(2.6466-1)(1+0.35*ln2.6466)=0.01077(m) 其中:ρ=1.27*B/db*sqrt(L/B-0.3)=1.27*22/9.76*sqrt(2/sqrt(3.0)-0.3)=2.6466铝片的导热率:λ f=203W/(m*K)肋片效率:ηf = tanh(m*h)/(m*h)=0.8339其中:m=sqrt(2*αo/(λf*δf))=sqrt(2*63.40/203/0.12E-3)=73.23肋片管效率:ηs=1-ff/ft*(1-ηf)=1-0.421/0.45*(1-0.8339)=0.846.冷凝侧表面换热系数计算(按光管计算,内肋乘以系数2.0)进出口气体质量流速:ggi=220kg/m*m*s, ggo=0kg/m*m*s进出口液体质量流速:gli=0kg/m*m*s, glo=220kg/m*m*s 从而:gg=110kg/m*m*s, gl=110kg/m*m*s查蒸汽表得:ρl=1082.2kg/m*3,ρg=86.6kg/m*3,μ=2.1E-4Pa*s 从而:Re=di*(gl+gg*sqrt(ρl/ρg))/ μ=8.82E-3*(110+110*sqrt(1082.2/86.6))/2.1E-4=2.0951E4<55000从而:φ=5.03*Re**0.3333=5.03*25.784=138.62查R22的物性参数:t=54.4时,Pr=3.8416, λl=0.07268W/m*k 从而:Nu=φ*Pr**0.3333=217.09从而:αc=λl*Nu/di=0.07268*217.09/8.82E-3=1788.92W/m*m*K冷凝侧表面换热系数: αi=2*αc= 2.0*1788.92=3577.8W/m*m*K 7.对数平均传热温差的计算Θm=(ta2-ta1)/ln((tk-ta1)/(tk-ta2))=13.88.传热系数的计算初取制冷剂侧的污垢热阻:ri=1.5E-4(m*m*k/W)初取空气侧的污垢热阻:ro=3.5E-4(m*m*k/W)铜的导热率:λf=380W/(m*K)以内表面光滑为基准,计算换热系数:Ko=1/((1/αi+ri)*ft/fi+δt/λt*ft/fm+ro+1/ ηs/αo)=38.37W/(m*m*K)内肋片管换热系数X1.2:K0=1.2*38.37=46.0W/(m*m*K)9.计算传热面积F0=Qk/K0/Θm=66.27E3/46.0/13.8=104.40(m*m)10.计算所需肋片管总长Lt=F0/ft=104.40/0.45=232.0m11.确定冷凝器结构尺寸取垂直与空气流动方向的管排数:NL=72取沿气流方向的管排数:Ns=4从而冷凝器宽度:Lb= Lt/(NL*Ns)=232.0/288=0.806m从而冷凝器高度:La=NL*s2=72*0.0254=1.83m12.校核迎风风速迎风面积:Af=La*Lb=0.806*1.83=1.476(m*m)实际迎风风速:wf=Va/Af=5.086/1.476=3.44m/s风速误差:Δ=0.04/3.4=1.2%13.热流密度校核qi=Qk/Lt/fi=66.27/232.0/0.074=3860W/m*214.计算空气的流动阻力ΔP=C*0.1107*(l/de)*(ρ*wmax)**1.7=97.4Pa其中差排系数:C=1.2每根肋管沿气流方向的长度:L=4*0.022=0.088m当量直径:de=2*(s1-db)*(sf-δf)/ (s1-db+sf-δf)=2*(22-9.76)*(2.3-0.12)/(22-9.76+2.3-0.12)*1E-3 =3.7E-3m密度:ρ=1.29kg/m*3最小截面流速:wmax=uf*σ=3.4*1.713=5.824三.制冷工况下室内测换热器的设计计算初始参数制冷量:Q0=51.1kw冷凝器热负荷:Qk=66.27kw冷凝温度:tk=54.4蒸发温度:t0=7.2进口空气干球温度:ta1=27进口空气湿球温度:ta1’=19.5出口空气干球温度:ta2=15.4出口空气相对湿度:φ=85%1.翅片管束(带内螺纹)结构参数及计算外径:d0=9.52mm平均壁厚:σ=0.35mm底壁厚:σw=0.3+-0.25mm肋高:Hf=0.2+-0.25mm槽底宽:B2=0.25+-0.025肋顶角:а=40o每米肋数:n=60外翅片厚度:σf=0.12mm翅片节距:sf=2.1mm纵向节距:s1=22mm横向节距:s2=25.4mm单位管长的翅片表面积:ff=2*(s1*s2-π/4*db*db)/sf=2*(0.022*0.0254-π/4*0.00976*0.00976)/0.0021=0.461(m*2/m)其中:db=d0+2*σf=9.52+2*0.12=9.76mm单位管长肋片管基表面积:fb=π*db*(1-σf/sf)=π*0.00976*(1-0.12/2.1)=0.0289(m*2/m) 单位管长肋片管总表面积:ft=ff+fb=0.421+0.0289=0.490(m*2/m)单位管长内螺纹管的内表面积fi:fi=n*(Pi-2*Hf*lg(а/2)+2*Hf/cos(а/2))=60*(0.387-2*0.2*lg20o+2*0.2/cos20o)*1E-3=0.074(m*2/m)其中:Pi=2*Hf*sin(а/2)+B2=2*0.2*sin20o+0.25=0.387mm 肋化系数:β=(ff+fb)/fi=0.490/0.0278=17.63(按内表面为光管计算) 肋化系数:β=(ff+fb)/fi=0.490/0.074=6.62(按内表面为肋片管计算) 2.确定空气在流过蒸发器时的状态:进口空气干球温度:ta1=27进口空气湿球温度:ta1’=19.5进口空气相对湿度:φ1=50%进口空气含湿量:d1=11.1g/kg干空气进口空气焓值:h1=55.895kj/ kg干空气出口空气干球温度:ta2=15.4出口空气湿球温度:ta2’=14出口空气相对湿度:φ2=85%出口空气含湿量:d2=9.3/g/kg干空气出口空气焓值:h2=39.19kj/ kg干空气近蒸发器壁面处的空气温度:tw=12近蒸发器壁面处的空气含湿量:dw=8.75g/kg干空气近蒸发器壁面处的空气焓值:hw=34.08kj/ kg干空气平均参数点焓值:hw=h2+(h1-h2)/ln((h1-hw)/(h2-hw))=45.590kj/ kg干空平均参数点温度: tm=20平均参数点含湿量:dm=9.8g/kg干空气3.析湿系数ξ=1+2.46*(dm-dw)/(tm-tw)=75.6%4.计算流过蒸发器的空气质量流量m=Q0/(h1-h2)=51.1/(55.895-39.19)=3.06(kg/s)5.计算进口状态下的干空气比体积v1=Ra*T1*(1+0.0016*d1)/pb=0.8639(m*3/kg)其中空气的气体常数:Ra=8.314/0.029=286.69状态1点处的空气热力学温度:T1=300K大气压力:pb=1.01325E5Pa6.计算空气的体积流量V=m*v1=3.06*0.8639=2.64(m*3/s)7.分路数及分路制冷剂流量的计算制冷剂质量流量:mr=0.3229kg/s初步估计热流密度:qi=4000W/m*2查表4-6,取单根管子制冷剂质量流量:g=220kg/(m*m*s)则制冷剂总流通面积:A=mr/g=0.3229/220=1.4677E-3(m*2)单根管子的流通面积:Ai=π*di*di/4=π*(9.52-0.7)**2/4=6.11E-5 管子的分路数:Z=A/Ai=1.4677E-3/6.11E-5=24.02(取Z=24)每管子中制冷剂的质量流量:md=mr/Z=0.3229/24=1.345E-2kg/s 8.管外侧当量表面传热系数计算初取迎风面风速:uf=2.4m/s根据公式6-9,9.52mm,铜管外套波纹片的有效传热系数:αo=C*λ/do*Re**0.625*(F/Fn)**-0.375*Pr**0.33=0.45*0.0257/0.00976*2522.08**0.625*(0.49/0.0289)** -0.375*0.71**0.33=48.95W/(m*m*K)其中错排管束系数:C=0.45空气的导热系数:λ=0.0257W/(m*K)管子外径:do=0.00952m雷诺数:Re=wmax*do/ν=2522.08空气在最窄截面处的流速:wmax=uf*σ=2.4*1.722=4.1328m/sσ=A/Amin=sf*s2/((s2-db)*(sf-δf))=1.722 空气的运动粘性系数:ν=15.6E-6(m*m/s)每米肋管总外表面积:F=0.49每米基管可见表面积:Fn=0.0289凝露状态下的肋片效率:ηfw=tanh(mw*h)/(mw*h)=0.8350其中当量肋片高:h=db/2*(ρ-1)(1+0.35*lnρ)=0.00976/2*(2.6466-1)(1+0.35*ln2.6466)=1.077E-2(m)ρ=1.27*B/db*sqrt(L/B-0.3)=1.27*22/9.76*sqrt(2/sqrt(3.0)-0.3)=2.6466 铝片的导热率:λf=203W/(m*K)mw=sqrt(2*αo*ξ/(λf*δf))=sqrt(2*48.95*1.323/(203*0.00012))=72.92当量表面传热系数:αj=ξ*αo*((ηfw*ff+fb)/ft)=54.71W/(m*m*K)9.蒸发侧表面换热系数计算 (按光管计算,内肋乘以系数1.8)αr=2.7*q**0.6*g**0.2/di**0.2*(pe/pcr)**0.343=1454.37W/(m*m*K)其中热流密度(初定):q=4000W/m*2管子内径:di=8.82E-3mm蒸发压力:pe=0.6251Mpa制冷剂临界压力:pcr=4.986Mpa制冷剂质量流速:g=220kg/m*m*s表面换热系数:αi=1.8*αr=1.8*1454.37=2908.74W/m*m*K 10.对数平均传热温差的计算Θm=(ta2-ta1)/ln((t0-ta1)/(t0-ta2))=13.1611.传热系数的计算初取制冷剂侧的污垢热阻:ri=1.5E-4(m*m*k/W)初取空气侧的污垢热阻:ro=1.5E-4(m*m*k/W)铜的导热率:λf=380W/(m*K)以内表面光滑为基准,计算换热系数:Ko=1/((1/αi+ri)*ft/fi+δt/λt*ft/fm+ro+1/αo)=36.86W/(m*m*K) 内肋片管沸腾换热系数X1.2:K0=1.2*35.88=44.23W/(m*m*K)12.计算传热面积F0=Q0/K0/Θm=87.79(m*m)13.计算所需肋片管总长Lt=F0/ft=87.79/0.49=179.160m14.确定蒸发器结构尺寸取垂直与空气流动方向的管排数:NL=36取沿气流方向的管排数:Ns=4从而蒸发器宽度:Lb= Lt/(NL*Ns)=179.16/144=1.244m从而蒸发器高度:La=NL*s2=36*0.0254=0.914m15.校核迎风风速迎风面积:Af=La*Lb=1.244*0.914=1.135(m*m)实际迎风风速:wf=Va/Af=2.64/1.135=2.33(m/s)风速误差:Δ=0.07/2.4=2.9%16.热流密度校核qi=Q0/Lt/fi =51.1/178.80/0.074=3862W/m*217.计算空气的流动阻力ΔP=C*0.1107*(l/de)*(ρ*max)**1.7=53.87Pa其中,差排系数:C=1.2每根肋管沿气流方向的长度:L=4*0.022=0.088m当量直径:de=2*(s1-db)*(sf-δf)/ (s1-db+sf-δf)=2*(22-9.76)*(2.3-0.12)/(22-9.76+2.3-0.12)*1E-3 =3.7E-3m密度:ρ=1.29kg/m*3最小截面流速:max=uf*σ=2.4*1.713=4.1112m/s四.制热工况下的热力计算初始参数(除霜系数η,待定)制热量:Qh=54.02kW (由热力计算决定)冷凝温度:tk=45蒸发温度:t0=0进冷凝器前温度:t10=86节流前温度:t7=40(液体过冷△tg=5)吸气温度:t3=25其中:吸气管路有效过热△tp=5,无效过热△tv=22输气系数:λ=0.8(初取)指示效率:ηi=0.8(初取)状态参数表如下点号压力(Mpa) 温度(度) 焓(kj/kg) 比容1 0.4976 0 405.3612 5 409.53 25 423.5 0.0545 1.7290 91 459.06 45 417.3087 40 249.6869 45 256.39610 86 455.0a单位制热量:qh=qe+wi=157.314+48.125=205.439kj/kg(校核) 单位制热量:qh=h10-h7=455.0-249.686=205.314kj/kg(基准) b蒸发器单位热负荷:qe=h2-h8=409.5-249.686=159.814jkj/kg c单位理论功:w0=h5-h3=459.0-423.5=35.5kj/kgd单位指示功:wi=w0/ηi=35.5/0.8=44.375kj/kge 4点处h值:h4=h3+wi=423.5+44.375=467.875kj/kgf制热系数:εh=qh/wi=205.314/44.375=4.6268g工制流量:qm=qvs/v3=1.4209E-2/0.054=0.2631kg/sh制热量:Qh=qh*qm=205.314*0.2631=54.02kW(基准)制热量:Qh=Pi+Qe=11.675+42.047=53.72kW(校核)i压缩机消耗的功率:P0=qm*w0=0.2631*35.5=9.340kwPi=qm*wi=0.2631*44.375=11.675kwj蒸发器负荷:Qe=qm*qe=0.2631*159.814=42.047kwk热力完善度:εc=tc/(ta-tc)=273.15/45=6.07ηci=εh-1/6.07=3.6268/6.07=0.5975五.制热工况下内外测换热器的校核计算初始参数制热量:Qh=54.02kw蒸发器热负荷:Qe=42.04kw冷凝温度:tk=45蒸发温度:t0=0进口空气干球温度:ta1=21进出口温差:△ta=15.78出口干球温度:ta2=36.781.进出口传热温差△ta=Qk/(ρa*Cpa*Va)=54.02/(1.29*1.005*2.64)=15.78(m*3/s)(其中:ρa= 1.29,Cpa=1.005)2.翅片管束(带内螺纹)结构参数及计算外径:d0=9.52mm平均壁厚:σ=0.35mm底壁厚:σw=0.3+-0.25mm肋高:Hf=0.2+-0.25mm槽底宽:B2=0.25+-0.025肋顶角:а=40o每米肋数:n=60外翅片厚度:σf=0.12mm翅片节距:sf=2.1mm纵向节距:s1=22mm横向节距:s2=25.4mm单位管长的翅片表面积:ff=2*(s1*s2-π/4*db*db)/sf=2*(0.022*0.0254-π/4*0.00976*0.00976)/0.0021=0.461(m*2/m)其中:db=d0+2*σf=9.52+2*0.12=9.76mm单位管长肋片管基表面积:fb=π*db*(1-σf/sf)=π*0.00976*(1-0.12/2.1)=0.0289(m*2/m) 单位管长肋片管总表面积:ft=ff+fb=0.421+0.0289=0.490(m*2/m)单位管长内螺纹管的内表面积fi:fi=n*(Pi-2*Hf*lg(а/2)+2*Hf/cos(а/2))=60*(0.387-2*0.2*lg20o+2*0.2/cos20o)*1E-3=0.074(m*2/m)其中:Pi=2*Hf*sin(а/2)+B2=2*0.2*sin20o+0.25=0.387mm肋化系数:β=(ff+fb)/fi=0.490/0.0278=17.63(按内表面为光管计算) 肋化系数:β=(ff+fb)/fi=0.490/0.074=6.62(按内表面为肋片管计算) 3.铜管外套波纹片的有效换热系数计算迎风面风速:uf=2.4m/s根据公式6-9,9.52mm,铜管外套波纹片的有效传热系数:αo=C*λ/do*Re**0.625*(F/Fn)**-0.375*Pr**0.33=0.45*0.0257/0.00976*2733.0**0.625*(0.49/0.0289)**-0.375*0.71**0.33=48.95W/(m*m*K)其中,错排管束系数:C=0.45空气的导热系数:λ=0.0257W/(m*K)管子外径:do=0.00952m雷诺数:Re=wmax*do/ν=2522.08空气在最窄截面处的流速:wmax=uf*σ=2.4*1.722=4.1328m/sσ=A/Amin=sf*s2/((s2-db)*(sf-δf))=1.722空气的运动粘性系数:ν=15.6E-6(m*m/s)每米肋管总外表面积:F=0.49每米基管可见表面积:Fn=0.02894.肋片效率的计算ηfw=tanh(mw*h)/(mw*h)=0.8690其中当量肋片高:h=db/2*(ρ-1)(1+0.35*lnρ)=0.00976/2*(2.6466-1)(1+0.35*ln2.6466)=1.077E-2(m)ρ=1.27*B/db*sqrt(L/B-0.3)=1.27*22/9.76*sqrt(2/sqrt(3.0)-0.3)=2.6466铝片的导热率:λf=203W/(m*K)mw=sqrt(2*αo /(λf*δf))=sqrt(2*48.95/(203*0.00012))=63.39 肋片管效率:ηs=1-ff/ft*(1-ηf)=1-0.461/0.49*(1-0.8690)=0.87675.冷凝侧表面换热系数计算(按光管计算,内肋乘以系数2.0)进出口气体质量流速:ggi=220kg/m*m*s, ggo=0kg/m*m*s进出口液体质量流速:gli=0kg/m*m*s, glo=220kg/m*m*s从而:gg=110kg/m*m*s, gl=110kg/m*m*s查蒸汽表得:ρl=1082.2kg/m*3,ρg=86.6kg/m*3,μ=2.1E-4Pa*s 从而:Re=di*(gl+gg*sqrt(ρl/ρg))/ μ=8.82E-3*(110+110*sqrt(1082.2/86.6))/2.1E-4=2.095E4<55000从而:φ=5.03*Re**0.3333=5.03*27.135=138.62查R22的物性参数:t=45时,Pr=3.725, λl=0.0765W/m*k 从而:Nu=φ*Pr**0.3333=214.87从而:αc=λl*Nu/di=0.0765*214.87/8.82E-3=1863.67W/m*m*K冷凝侧表面换热系数:αi=2*αc==3727.34W/m*m*K6.对数平均传热温差的计算Θm=(ta2-ta1)/ln((tk-ta1)/(tk-ta2))=14.797.传热系数的计算初取制冷剂侧的污垢热阻:ri=1.5E-4(m*m*k/W)初取空气侧的污垢热阻:ro=1.5E-4(m*m*k/W)铜的导热率:λf=380W/(m*K)以内表面光滑为基准,计算换热系数Ko=1/((1/αi+ri)*ft/fi+δt/λt*ft/fm+ro+1/ ηs/αo)=32.87W/(m*m*K)内肋片管换热系数×1.2:K0=1.2*32.36=39.44W/(m*m*K)8.计算传热面积F0=Qh/K0/Θm=54.02E3/39.44/14.79=92.03(m*m)9.与按制冷工况计算的换热面积相比,略偏大5%,因此为满足制热工况要求,需对室内机进行调整,如下:所需肋片管总长Lt=F0/ft=92.03/0.49=187.82m蒸发器结构尺寸取垂直与空气流动方向的管排数:NL=36取沿气流方向的管排数:Ns=4从而蒸发器宽度:Lb= Lt/(NL*Ns)=187.82/144=1.304m从而蒸发器高度:La=NL*s2=36*0.0254=0.914m迎风面积:Af=La*Lb=1.304*0.914=1.19(m*m)实际风量:Va = wf *Af=2.33*0.96=2.778(m*3/s)10.计算空气的流动阻力ΔP=C*0.1107*(l/de)*(ρ*max)**1.7=53.87Pa其中,差排系数:C=1.2每根肋管沿气流方向的长度:L=4*0.022=0.088m当量直径:de=2*(s1-db)*(sf-δf)/ (s1-db+sf-δf)=2*(22-9.76)*(2.3-0.12)/(22-9.76+2.3-0.12)*1E-3 =3.7E-3m密度:ρ=1.29kg/m*3最小截面流速:max=uf*σ=2.4*1.722=4.1328m/s。
热力学中的功和功率计算
![热力学中的功和功率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efc0d1c6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06.png)
热力学中的功和功率计算热力学是研究物质和能量转化关系的科学,其中功和功率是关键概念。
在热力学中,功表示系统对外界做的物理力所引起的能量转化,功率则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这篇文章将探讨热力学中的功和功率计算方法。
一、功的计算功是物体或系统受到外界力作用时,能量从一个形式转化为另一个形式的过程中所做的功。
在热力学中,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功:\[W = ∫ F·ds\]其中W表示做功,F表示外力,ds表示力在物体上的位移。
这个公式适用于力的大小和方向不随位置变化的情况。
然而,更多情况下,力的大小和方向会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对路径进行划分,并计算每段路径上的功的微元。
然后将这些微元相加得到总功。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微元功:\[dW = F·ds\]在整个路径上,将每段路径上的微元功相加得到总功。
这种方法适用于力的大小和方向与位置有关的情况。
二、功率的计算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在热力学中,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功率:\[P = \frac{dW}{dt}\]其中P表示功率,dW表示在一个微小时间间隔dt内完成的功。
根据功率的定义,功率也可以写成以下形式:\[P = F·\frac{ds}{dt}\]这个公式表示了力和速度(位移的变化)对功率的影响关系。
当力和速度垂直时,功率为零。
当力和速度平行时,功率为最大值。
三、应用案例假设我们有一个时间为t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一个恒定大小的力F对物体进行位移。
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此过程中的功和功率:\[W = F·s\]\[P = \frac{F·s}{t}\]其中W表示总功,s表示位移,P表示功率,t表示时间。
四、热力学中的功和功率计算的重要性在热力学中,功和功率的计算对于理解系统的能量转换和性能评估非常重要。
通过计算功,我们可以确定系统在物理工作中所做的工作量。
功率的计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系统的效率和能量消耗情况。
锅炉热力计算
![锅炉热力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c8dbe9d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4.png)
锅炉热力计算锅炉热力计算是指计算燃煤、燃油、燃气等能源燃烧后产生的热量与蒸汽的转换效率,是评估锅炉工作性能和能源利用效果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介绍锅炉热力计算的相关内容,包括热效率计算、燃料燃烧热计算、热负荷计算以及节能措施。
1. 热效率计算:热效率是衡量锅炉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热效率 = 实际产热值 / 理论产热值 * 100%其中,实际产热值表示锅炉通过燃料燃烧释放的可利用热量,理论产热值是指锅炉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
2. 燃料燃烧热计算:锅炉燃料燃烧热量是指燃料在单位时间内释放的热量,其计算公式为:燃料燃烧热量 = 燃料消耗量 * 燃料热值其中,燃料消耗量表示单位时间内燃料的消耗量,燃料热值表示单位质量燃料所含的热量。
3. 热负荷计算:热负荷是指锅炉需要提供的热量,其计算公式为:热负荷 = 热负荷系数 * 热效率 * 燃料燃烧热量其中,热负荷系数是根据工程需要和所用能源类型进行确定的。
4. 节能措施:为提高锅炉的能源利用效果,可以采取一些节能措施,如下:- 锅炉热效率提高:通过改进燃烧系统、优化锅炉结构等方式,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 锅炉余热利用:利用锅炉排放废气、废烟等余热,进行蒸汽、热水等能量的回收与再利用。
- 锅炉运行优化:采用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合理的调节和运行参数优化,降低能源消耗。
- 锅炉设备更新:更换老化设备、选用新型高效节能设备,提高整个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总之,锅炉热力计算是评估锅炉工作性能和能源利用效果的重要指标。
通过热效率计算、燃料燃烧热计算和热负荷计算,可以评估锅炉的能源利用效率,并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其节能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参数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
锅炉热力计算
![锅炉热力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415b92b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8.png)
锅炉热力计算锅炉热力计算是指根据给定的燃料热值、锅炉效率、蒸汽参数等数据,计算出锅炉的热效率、蒸汽产量、烟气排放等相关参数的过程。
下面是锅炉热力计算的一些相关参考内容:1. 锅炉热力计算的基本原理:锅炉热力计算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即燃料的能量输入必须等于锅炉输出的热能和热损失的总和。
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可以得出以下公式:燃烧器燃料输入 = 燃料热值 ×燃料用量锅炉热效率 = 锅炉输出热能 / 燃料热值 × 100%蒸汽产量 = 锅炉输出热能 / 蒸汽焓值2. 锅炉热力计算中的关键参数:(1) 燃料热值:指燃料所含热能的大小,不同燃料的热值有所差异,常用的单位是千焦/千克(kJ/kg)或大卡/千克(kcal/kg)。
(2) 锅炉效率:指锅炉从燃料中转化为有效热能的百分比。
锅炉效率受燃料的质量和燃烧过程的控制,常用的单位是百分比。
(3) 蒸汽参数:包括蒸汽压力、蒸汽温度和蒸汽湿度等,蒸汽参数直接影响锅炉的输出能力和蒸汽的质量。
(4) 烟气排放:指锅炉燃烧后产生的废气中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一般包括烟尘、SO2、NOx等,烟气排放直接关系到锅炉的环保性能。
3. 锅炉热力计算的步骤:(1) 确定锅炉运行工况:包括燃料种类、燃烧方式、蒸汽参数要求等。
(2) 选择合适的燃料:根据工况要求和燃料性能进行选择,同时考虑燃料的成本和环保性能。
(3) 计算燃料用量:根据燃料热值和锅炉热效率计算出燃烧器燃料输入。
(4) 计算锅炉热效率:根据锅炉输出热能和燃料热值计算出锅炉热效率。
(5) 计算蒸汽产量:根据锅炉输出热能和蒸汽焓值计算出蒸汽产量。
(6) 评估烟气排放:根据燃料成分和燃烧条件计算出烟气中污染物的生成量和浓度。
4. 锅炉热力计算的应用:锅炉热力计算广泛应用于锅炉设计、运行管理和节能改造等方面。
通过热力计算,可以准确评估锅炉的热效率和蒸汽产量,以指导合理的锅炉选择和操作管理。
此外,通过锅炉热力计算,还可以评估锅炉的污染物排放情况,以指导锅炉环保改造和减排工作。
热力计算书
![热力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d21942b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7.png)
热力计算书
热力计算书是用于计算热力系统中的各种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的技术文件。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热力计算书示例,仅供参考:
一、概述
本热力计算书是为了计算某热力系统中的相关参数,以便为系统的设计、优化和运行提供依据。
二、计算条件
1.入口温度:20℃
2.出口温度:60℃
3.压力:常压
4.流量:1吨/小时
三、计算结果
根据给定的条件,经过计算,得到以下结果:
1.热效率:90%
2.出口温度下的焓值:265kJ/kg
3.入口和出口的热量:1000kJ/s
4.入口和出口的熵:2.4kJ/kg·K
5.入口和出口的焓:250kJ/kg
四、结论
根据计算结果,该热力系统的热效率较高,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同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温度和压力的监测和控制,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注意事项
1.本计算书仅为示例,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2.在进行热力计算时,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热传导、对流、辐射等。
3.在进行系统设计和优化时,需要考虑设备的性能、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热力计算标准
![热力计算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b79e30a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3.png)
热力计算标准摘要:一、热力计算标准概述二、常见热力计算方法与公式1.理论空气量计算2.送风机计算3.锅炉风量计算4.燃料类型与热值的关系三、不同热力计算标准的比较与应用1.原苏联1957年热力计算标准2.1973年热力计算标准3.美国CE锅炉性能设计标准四、我国锅炉热力计算标准的发展与实践五、热力计算在锅炉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六、总结与展望正文:一、热力计算标准概述热力计算标准是锅炉设计、运行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它涉及到锅炉的各项性能参数,如燃烧效率、热量利用率、排放指标等。
常见的热力计算标准包括理论空气量、送风机计算、锅炉风量计算等。
二、常见热力计算方法与公式1.理论空气量计算理论空气量(v0)是指燃料完全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
其计算公式为:v0 = (燃料低位发热量/ 单位质量空气所需热量)× 10002.送风机计算送风机计算是为了确定锅炉送风系统的风量和压力。
计算公式如下:风量vg = k1bv0 / b其中,k1为送风系数,b为燃料品种对应的系数。
3.锅炉风量计算锅炉风量(hg)是根据燃料类型和低位发热量(qdwr)来确定的。
计算公式为:hg = k1hf(101 / b)(1.05~1.1)4.燃料类型与热值的关系燃料类型与热值的关系是影响锅炉热力计算的重要因素。
不同燃料类型的热值会影响锅炉的燃烧效率和热量利用率。
我国将燃料分为贫煤、无烟煤、烟煤和劣质煤等不同类型,并分别给出了相应的热值范围。
三、不同热力计算标准的比较与应用1.原苏联1957年热力计算标准该标准主要针对煤粉锅炉,重点考虑了煤的燃烧特性和锅炉的传热特性。
在实际应用中,该标准对小型锅炉的设计和运行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2.1973年热力计算标准该标准综合考虑了燃料类型、燃烧方式、锅炉结构等因素,对锅炉的热力计算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相较于原苏联1957年热力计算标准,1973年热力计算标准更注重锅炉的整体性能和环保要求。
热力学热功与热效率公式整理
![热力学热功与热效率公式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38fa5b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b.png)
热力学热功与热效率公式整理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换和能量传递的科学分支。
在热力学中,热功和热效率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可以通过一些公式进行计算和表达。
本文将对热力学中热功和热效率的公式进行整理和介绍。
一、热功的计算公式热功是指系统通过热量传递产生的功。
在热力学中,热功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W = Q - ΔU其中,W表示热功,Q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ΔU表示系统内能的变化。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看出,热功的大小与系统吸收的热量和内能的变化有关。
如果系统吸收的热量大于内能的变化,那么系统将进行正功,否则系统将进行负功。
二、热效率的计算公式热效率是指系统在能量转换过程中所做的有效功与吸收的热量之比。
热效率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η = (W/Q) × 100%其中,η表示热效率,W表示系统所做的有效功,Q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看出,热效率的大小与系统所做的有效功和吸收的热量有关。
热效率是衡量系统能量转化效率的重要指标,通过提高热效率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和损耗。
三、热功和热效率的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热功和热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下面以汽车发动机为例进行实例分析。
汽车发动机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其工作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动力性能和燃油消耗情况。
在汽车发动机中,热功可以表示为发动机所做的有效功,而吸收的热量可以表示为燃烧室内燃烧所释放的热量。
根据热功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W = Q - ΔU其中,发动机的内能变化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热功可以近似表示为: W = Q此时,发动机的热功等于吸收的热量,即表示发动机通过燃烧转化的能量全部用于做功。
而热效率则可以表示为发动机所做的有效功与吸收的热量之比。
在实际应用中,汽车发动机的热效率往往不高,一般在20%到40%左右。
提高汽车发动机的热效率可以通过改进燃烧室设计、提高燃料燃烧效率、减少冷却热损失等多种方法来实现。
通过提高热效率,可以减少燃料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并提高汽车的可持续发展性能。
热力学中的热力计算
![热力学中的热力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7c44ebe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3c.png)
热力学中的热力计算
在热力学中,热力计算是用于计算热能的转移和转化过程的方法。
这些计算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热量的传递:热力计算可以用于确定热量如何从一个系统传递到另一个系统。
它可以根据温度差异、传热介质的性质和物体之间的热传导等因素来计算热传递率。
2. 热功转化:热力计算可以用于计算热能的转化过程,例如将热能转化为功。
这涉及到计算热机的效率和性能,如热机的工作循环、工作物质的性质和热机的输入与输出。
3. 热力平衡:热力计算可以用于判断系统是否处于热力平衡状态。
通过计算系统的热交换和能量转移,可以确定系统是否达到了平衡状态。
4. 热力学循环:热力计算可以用于分析和优化热力学循环的性能,例如卡诺循环和布雷顿循环。
通过计算循环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热交换,可以评估循环的效率和性能。
总之,热力学中的热力计算是用于研究和分析热能转移和转化过程的方法。
它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优化热力学系统的行为和性能。
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
![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e37d31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66.png)
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是指根据锅炉机组的工作条件和参数,对其进行热力性能的计算和评定。
热力计算是锅炉机组设计和运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锅炉机组的热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
本文将对锅炉机组热力计算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锅炉机组热力计算的标准主要包括热效率计算、热平衡计算、燃料热值计算等内容。
热效率是衡量锅炉机组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指标,其计算是通过对燃料的热值和锅炉产生的蒸汽热量进行比较得出的。
热平衡计算是指在锅炉机组运行过程中,对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和锅炉产生的蒸汽热量进行平衡计算,以确保热能的充分利用。
而燃料热值计算则是指对燃料的热值进行准确计算,以确定锅炉机组的燃料消耗量和热能输出量。
其次,锅炉机组热力计算的标准还包括热力参数计算、热损失计算、热力平衡计算等内容。
热力参数是指锅炉机组在设计和运行中所需的各项热力参数,如蒸汽温度、压力、流量等,其计算是为了满足锅炉机组的工作要求。
热损失计算是指对锅炉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的热能损失进行准确计算,以找出损失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降低。
而热力平衡计算则是指对锅炉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各项热力参数进行平衡计算,以确保锅炉机组的稳定运行。
最后,锅炉机组热力计算的标准还应包括热力计算方法、计算步骤、计算公式等内容。
热力计算方法是指在进行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时所采用的方法和步骤,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计算步骤是指在进行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时所需进行的各项步骤和程序,以确保计算的顺利进行。
而计算公式则是指在进行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时所需使用的各项计算公式和参数,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是锅炉机组设计和运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锅炉机组的热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
因此,我们在进行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以确保锅炉机组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热力学量计算总结
![热力学量计算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9389a793c1ec5da50e27067.png)
二、化学变化(等温等压)
H Qp
r
H
m
(T
)
vB
f
H
m
(B,
P,T
)
B
r
H
m
(T
)
vB
c
H
m
(
B,
P,
T
)
B
r H m (T2 ) r H m (T1) vBC p,m (B)(T2 T1)
B
rU m r Hm RT v(B, g)
dT
3、理想气体等容变化
W 0 U QV nCV ,m (T2 T1)
H nCp,m (T2 T1)
H U ( pV ) U nRT
S
T2 T1
nCV ,m dT T
nCV ,m
ln T2 T1
G A ( pV ) A nRT
B
rGm RT ln K p RT ln Qp
r Gm ,2 T2
r Gm ,1 T1
1 r H m (T2
1 )
T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r Am,2 T2
r Am,1 T1
rU
m
(
1 T2
1) T1
r Sm (298 K )
vB
S
m
(
B,298
K
)
B
U W Q U nCV ,m (T2 T1)
H U ( pV ) U nRT
热力计算标准
![热力计算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c4104c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d.png)
在我国,热力计算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锅炉热力计算标准:JB/DQ1/1060-82《层状燃烧及沸腾燃烧工业锅炉热力计算方法》是供工业锅炉行业内部使用的热力计算标准,用于确定锅炉各部分的受热面面积、主要结构尺寸以及燃料消耗量、送风量、排烟量等。
2. 锅壳锅炉热力计算标准:需要符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G0001-2012和《锅壳锅炉第3部分:设计与强度计算》GB/T16508.3-2013等标准,涉及锅炉设计与强度计算、热力性能计算等方面的内容。
3. 冷却塔热力性能计算标准:GB/T7190.2-1997《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规定了冷却塔热力性能计算的方法,采用焓差法进行计算,积分计算采用辛普逊20段近似积分计算公式。
4. 热力系统热力计算标准:GB/T151-2014《热力系统设计规范》规定了热力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计算方法、设备选型等方面的内容。
5. 太阳能热力计算标准:GB/T18712-2002《太阳能热水器热力性能试验方法》规定了太阳能热水器热力性能试验的方法、测试设备、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6. 工业热力计算标准:GB/T24511-2017《工业热力站设计规范》规定了工业热力站设计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计算方法、设备选型等方面的内容。
热力学计算公式
![热力学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b5ced54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2.png)
热力学计算公式热力学计算公式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用于描述和预测热力学系统的行为,从而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各种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热力学计算公式,并解释它们的应用。
我们来看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被称为能量守恒定律。
它表明能量在系统中的转化是平衡的,即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销毁,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ΔU = Q - W,其中ΔU表示系统内能的变化,Q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W表示系统对外界做的功。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系统内能的变化量。
熵是另一个重要的热力学概念。
熵可以用来描述系统的无序程度。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在一个孤立系统中总是增加的。
熵的数学表达式是ΔS = Q/T,其中ΔS表示系统熵的变化量,Q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T表示系统的温度。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系统熵的变化量。
热力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焓。
焓可以用来描述系统的热力学状态。
焓的数学表达式是H = U + PV,其中H表示系统的焓,U 表示系统的内能,P表示系统的压力,V表示系统的体积。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系统的焓。
我们来看看热力学中的状态方程。
状态方程描述了物质在不同热力学状态下的性质。
最著名的状态方程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即PV = nRT,其中P表示气体的压力,V表示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的物质量,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气体的温度。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理想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
热力学计算公式是研究热力学系统行为的重要工具。
通过应用这些公式,我们可以计算系统内能的变化、熵的变化、焓以及物质在不同热力学状态下的性质。
这些公式为我们理解和解决各种热力学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希望本文对读者理解热力学计算公式有所帮助。
汽机常用和重要的热力计算公式
![汽机常用和重要的热力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f0bf522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76.png)
汽机常用和重要的热力计算公式以汽机常用和重要的热力计算公式为标题,我们将介绍几个与汽机热力计算相关的重要公式。
这些公式是在汽机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可以帮助工程师们进行热力系统的设计和分析。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描述了气体的压力、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对于理想气体,其状态方程可以表示为PV = nRT,其中P是气体的压力,V是气体的体积,n是气体的物质量,R是气体的特定气体常数,T是气体的温度。
这个方程在汽机工程中用于计算气体的状态参数,如密度、比容和温度等。
2. 热功公式热功公式描述了汽机中热能转化为功的过程。
在汽机中,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通过热交换装置转移到工作物质(如蒸汽)中,然后由汽机转化为机械功。
热功公式可以表示为Q = W + ∆U,其中Q是热能输入,W是汽机输出的功,∆U是工作物质内能的变化。
3. 热效率公式热效率是衡量汽机热能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热效率可以通过输入热能和输出功的比值来计算,即η = W / Q。
热效率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们评估汽机的能源利用效率,并优化设计以提高热效率。
4. 等熵过程公式等熵过程是汽机中常见的热力过程之一。
在等熵过程中,工作物质的熵保持不变,即∆S = 0。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等熵过程的热功也可以表示为W = ∆H - ∆(PV),其中∆H是焓变化,∆(PV)是压力-体积功。
等熵过程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分析和设计汽机中的等熵过程,以提高系统的效率。
5. 蒸汽焓值公式蒸汽焓值是汽机工程中常用的参数之一,用于描述蒸汽的热能含量。
对于湿蒸汽,其焓值可以表示为h = h_fg + x(h_g - h_f),其中h_fg是液-气相变焓变,x是干度(蒸汽中气态水分子的质量分数),h_g是干蒸汽的焓值,h_f是饱和液态水的焓值。
蒸汽焓值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们计算和分析蒸汽在汽机系统中的热能转化过程。
以上是几个与汽机热力计算相关的常用公式。
这些公式在汽机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工程师们进行热力系统的设计、分析和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水冷壁、锅炉管束、省煤器、过热器、再热器、凝渣管、空气预热器的作用是什么?水冷壁:(1)吸收炉膛内火焰的热量,是主要蒸发受热面,将烟气冷却到合适的炉膛出口温度。
(2)保护炉墙。
(3)悬吊敷设炉墙、防止炉壁结渣。
凝渣管:是蒸发受热面,进一步降低烟气温度,保护烟气下游密集的过热受热面不结渣堵塞。
锅炉管束:是蒸发受热面。
过热器:是过热受热面。
将锅炉的饱和蒸汽进一步加热到所需过热蒸汽的温度。
省煤器:(1)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节省燃料。
(2)充当部分加热受热面或蒸发受热面。
空气预热器:(1)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
(2)改善燃料着火条件和燃烧过程,降低燃烧不完全损失,进一步提高锅炉效率。
(3)提高理论燃烧温度,强化炉膛的辐射传热。
(4)热空气用作煤粉锅炉制粉系统的干燥剂和输粉介质。
2.水冷壁、省煤器、过热器、空气预热器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优缺点?水冷壁可分为光管水冷壁和膜式水冷壁。
光管水冷壁优点:制造、安装简单。
缺点:保护炉墙的作用小,炉膛漏风严重。
膜式水冷壁:优点:对炉墙的保护好,炉墙的重量、厚度大为减少。
炉墙只需要保温材料,不用耐火材料,可采用轻型炉墙。
水冷壁的金属耗量增加不多。
气密性好,大大减少了炉膛漏风,甚至也可采用微正压燃烧,提高锅炉热效率。
蓄热能力小,炉膛燃烧室升温快,冷却亦快,可缩短启动和停炉时间。
厂内预先组装好才出厂,可缩短安装周期,保证质量。
缺点:制造工艺复杂。
不允许两相邻管子的金属温度差超过50度,因要把水冷壁系统制成整体焊接的悬吊框式结构,设计膜式水冷壁时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膨胀延伸自由,还应保证人孔、检查孔、看火孔以及管子横穿水冷壁等处有绝对的密封性。
省煤器:铸铁式省煤器:优点:耐腐蚀、耐磨损。
耐内部氧腐蚀、耐外部酸腐蚀。
缺点:承压能力低,铸铁省煤器的强度不高,即承压能力低。
不能做成沸腾式,否则易发生水击,损坏省煤器;易积灰,表面粗糙,胁制片间易积灰、堵灰;易渗漏,弯头多,法兰连接,易渗水漏水。
体积大,重量重,价格贵,铸铁省煤器管壁较厚,笨重。
钢管式省煤器:优点:钢管式省煤器可用于任何压力和容量的锅炉,置于不同形状的烟道中。
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廉。
过热器:水平过热器:疏水容易,固定困难。
立式放置时刚好相反。
空气预热器:卧式空气预热器、立式空气预热器。
卧式优点:(1)在烟、空气温度相同条件下,卧式预热器壁温要比立式高10-30度。
这对改善腐蚀和堵灰有利。
(2)卧式预热器的腐蚀部位在冷端几排管子,易于设计上采用可拆结构,便于调换、减少维修工作量,而立式的腐蚀部位是在管子根部,以至整个管箱调换。
(3)高温预热器的进口管板不再位于高温烟气中,相应于管板的过热、翘曲和变形等缺陷不易发生,提高了钢珠除灰的效果。
3.水冷壁、锅炉管束、省煤器、过热器、再热器、凝渣管、空气预热器都是锅炉必不可少的部件吗?试述什么情况下必须布置,而有些情况下可以不布置。
水冷壁、省煤器、凝渣管是必不可少的部件;锅炉管束:在锅炉蒸发受热面不够的情况下必须布置,在蒸发受热面足够的情况下可不布置;过热器:对于电站锅炉是必须的受热面,对于工业锅炉来说取决于生产工艺是否需要,生活锅炉一般无过热器。
再热器:一般电站锅炉需要再热器;空气预热器:大型锅炉中,空气预热器是必不可少的部件。
对于低压锅炉,因给水温度很低,用省煤器已能很有效地将烟气温度冷却到合理的温度,常无空气预热器,对于着火困难的燃料,为了改善燃烧条件,也必须采用空气预热器。
4.空气预热器和省煤器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有些锅炉必须同时布置有空气预热器和省煤器而有些可以没有?为什么有时必须将空气预热器和省煤器交错双级布置?省煤器:(1)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节省燃料。
(2)充当部分加热受热面或蒸发受热面。
空气预热器:(1)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
(2)改善燃料着火条件和燃烧过程,降低燃烧不完全损失,进一步提高锅炉效率。
(3)提高理论燃烧温度,强化炉膛的辐射传热。
(4)热空气用作煤粉锅炉制粉系统的干燥剂和输粉介质。
如果只用省煤器就不能经济地降低锅炉的排烟温度,甚至无法降低到合适的温度时,就必须同时布置空气预热器。
双级布置:尾部受热面中,烟气的流量大于空气的流量。
又因为烟气中有水分,CO2等,致使烟气的热容量大于空气的热容量。
所以烟温下降速度小于空气升温速度。
若要求的预热空气温度较高,空气出口温压将很小,受热面积将很庞大,很不经济,当预热空气温度高到一定程度时,出口温压有可能是零,单级空预器将无法将空气预热到更高温度。
5.对蒸汽温度调节方法有哪些基本要求?试述蒸汽温度调节的基本原理,为什么有些锅炉必须有减温器?什么样的锅炉可以没有或不装减温器?基本要求:①调节惯性或延迟时间要小,即灵敏;②调节范围要大;③结构简单可靠;④对循环效率的影响要小;⑤附加的金属和设备的消耗要少;⑥尽可能起到保护金属的作用。
烟气侧:调节的原理,从烟气侧改变过热器或再热器的传热特性,(传热系数,温压)影响蒸汽的焓增,改变汽温。
蒸汽侧:利用减温器来降低过热蒸汽的焓,使汽温降低到需要的温度。
装有过热器的锅炉必须有减温器,没有过热器的锅炉可以不装减温器。
6.说明锅炉负荷、给水温度、燃料性质、过量空气系数对汽温的影响?锅炉负荷增加:汽温增加;给水温度降低:汽温升高;燃料性质:水分增加,汽温略增,灰分增加时,过热汽温增减不定。
过量空气系数增加:过热汽温升高。
7.对比烟气侧汽温调节和蒸汽侧汽温调节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烟气侧:调节的原理,从烟气侧改变过热器或再热器的传热特性,(传热系数,温压)影响蒸汽的焓增,改变汽温。
优点:①蒸汽温度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②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受热面积;缺点:调节精度低,一般只能进行粗调节。
蒸汽侧:利用减温器来降低过热蒸汽的焓,使汽温降低到需要的温度。
优点:①调节精度高;②若布置合理,能起到保护过热器金属的作用,能使各蛇形管中的蒸汽温度均匀;缺点:只能降低温度,为此就必须在设计时各布置适量的受热面,使过热器的钢材消耗量加大,还要额外消耗减温所需的材料。
8.请分别举例说明烟气侧调节方法和蒸汽侧调节方法,并说明各自的特点?烟气侧汽温调节方法:(1)烟气再循环(2)采用烟气档板(3)改变火焰中心位置。
蒸汽侧调节: 利用减温器来降低过热蒸汽的焓,使汽温降低到需要的温度。
70%负荷以上时投入使用。
蒸汽侧调节的特点:①调节精度高;②若布置合理,能起到保护过热器金属的作用,能使各蛇形管中的蒸汽温度均匀;③只能降低温度,为此就必须在设计时各布置适量的受热面,使过热器的钢材消耗量加大,还要额外消耗减温所需的材料。
第二章习题1.说明炉内换热的特点?炉内传热特点:①传热与燃烧同时进行,各因素相互影响。
②炉膛传热以辐射为主,对流所占比例很小。
③火焰与烟气温度在其行程上变化剧烈, 先升高,后降低。
④火焰在炉膛内的换热是容积辐射。
⑤运行因素影响炉内传热与燃烧过程。
2.炉内烟气的成分有哪些?请说明它们对炉内换热的作用?烟气中具有辐射能力的主要是三原子气体和悬浮的固体粒子,即以下四种成分:(1)三原子气体。
CO2,H2O,SO2若火焰完全是由三原子气体组成时,这种火焰肉眼看不到,称为不发光火焰。
(2) 焦碳粒子。
煤粉颗粒中的水分和挥发分逸出后剩下的就是焦碳粒子。
其直径约为30~50m。
在未燃尽前悬浮在火焰气流中,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使火焰发光,发光火焰,是一种主要的辐射成分。
(3) 灰粒子。
焦炭粒子的可燃成分燃尽后成为灰粒,其直径约为10~20m。
灰粒在高温火焰中也以一定的辐射能力使火焰发光。
含有焦炭粒子和灰粒的火焰称为半发光火焰。
(4) 炭黑粒子。
燃料中的烃类化合物在高温下裂解而形成炭黑粒子,其直径约为0.03m,以固体表面辐射的方式发射辐射能,呈现很强的辐射能力,使火焰发光。
在燃烧器附近含有大量炭黑粒子的火焰称为发光火焰。
3.炉内传热计算的原理和基本方程式是什么?简述原苏联的炉内换热计算的基本思路?并与我国层燃炉炉内换热计算方法作比较?能量守恒原理:主要的区别在于对及的确定和及的确定是否困难的不同认识。
前苏联学者认为及的确定有困难,因而在计算炉内换热量时采用了式(2-8)。
我国工业锅炉工作者在制订我国层燃锅炉热力计算方法时采用了式(2-7)。
前苏联“热力计算标准方法”:确定炉膛传热量的基本出发方程是热平衡方程和由炉膛黑度确定的炉膛辐射换热量方程。
我国层燃炉热力计算方法:基本出发方程式:4.何谓炉膛黑度?引出它有何意义?请从有效辐射的定义和Stephan-Boltzman定律导出室燃炉的炉膛黑度表达式?炉膛黑度是为了进行炉膛热力计算而引进的对应火焰有效辐射的假想黑度,它不是火焰黑度,也不是火焰与炉壁间的系统黑度。
意义:7 j- `- q$ M& R* K炉膛黑度是相应于火焰有效辐射的黑度,用来说明火焰与炉壁间辐射换热的关系。
炉膛黑度与炉壁的热有效系数、炉排面积A与炉膛总壁面积之比和火焰黑度有关。
5.辐射受热面的有效角系数x、热有效系数和污染系数的定义如何?三者之间的关系怎样?有效角系数的定义:热有效系数:污染系数:三者关系:ψ=xζ6.计算火焰中碳黑粒子的辐射减弱系数的公式为,说明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炉膛出口烟温及燃料中碳氢比的影响。
从该式中可看出:越高,炭黑粒子的浓度就越高,越大。
越高,越小,当时,。
越高,炉膛中分解得的越多,越大。
7.锅炉负荷的变化怎样影响炉内换热量的大小及炉膛出口烟温的大小?锅炉负荷变化。
当锅炉负荷增加时,火焰平均温度的增加大于辐射换热量的增加,炉膛出口烟焓必然增加,炉膛出口烟温升高。
运行中锅炉负荷的变化会引起燃料消耗量的变化,炉内火焰的温度场的形态和数值也将随之而变。
炉内温度场的变化必然导致炉内辐射换热量的改变。
但是炉内辐射换热量的变化幅度并不等于燃料量的变化幅度。
根据试验,锅炉负荷从半负荷状态变化到额定负荷时,负荷增加100%,炉内火焰平均增加约200℃,炉内辐射换热量增加70%左右。
辐射换热量的变化小于锅炉负荷的变化。
锅炉负荷增加炉膛出口烟温升高8.炉内传热计算中炉膛出口烟气温度的假定值与计算值允许值相差不超过100度,这时不必重算,为什么?相差超过100度时,主要对计算中什么数值的决定会有影响?(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相差超过100度对V、CP值取值需要重新取值。
)假定一个温度,选取V、C p值,跟计算温度相比较,如果相差不超过100度,即认为计算合理,V、C p值取值不用重新取值。
9.请说明确定炉膛出口烟温的原则,并请给出各种锅炉炉膛出口烟温的推荐值。
原则:(1)保证锅炉辐射受热面和对流受热面工作的可靠。
(2)技术经济性的要求。
小型锅炉燃用固体燃料时:出口烟温不宜低于950度,对于燃用固体燃料的大中型室燃炉,比较经济合理的炉膛出口烟温约为1200度,燃用气体燃料时,炉膛出口烟温可提高到140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