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绩效评价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绩效评价方法国内外研究综述

绩效评价方法国内外研究综述

绩效评价方法国内外研究综述绩效评价是一种衡量个人或组织绩效的方法。

在不同的国家和领域中,绩效评价的方法各有不同,绩效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对国内外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全面了解绩效评价的不同方法和应用。

在国际范围内,有许多不同的绩效评价方法被开发出来,可以分为两大类: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

定量方法是通过数值化指标来度量个人或组织绩效的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是基于结果的绩效评价方法,它是根据个人或组织实际取得的成果,如销售额、利润、市场份额等来评价绩效的。

此外,还有基于管理者评估的绩效评价方法,这种方法是由上级或管理者对下属或员工的表现进行评价和评分。

通常会使用评分表或绩效评估表来记录和管理员工的评估结果。

定性方法是通过主观评价来度量个人或组织绩效的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是360度绩效评价方法,它是通过多个评估者(上级、下属、同事等)对个人或组织的绩效进行评价,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此外,还有行为观察法,这种方法是通过观察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和行为来评价其绩效,然后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反馈。

国内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相对滞后于国际水平,但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国内学者主要关注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方法的实施。

其中,综合评价指标方法是国内绩效评价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综合评价指标方法是将多个指标综合起来评价个人或组织的绩效,以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此外,还有基于管理者评估的绩效评价方法和基于市场参照行为的绩效评价方法等。

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对于个人和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员工的工作表现和业绩,从而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和目标。

同时,它也可以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发展方向,从而提高工作动力和能力水平。

总的来说,绩效评价方法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境和目的,管理者和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评价绩效。

未来,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以进一步加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管理需求和时代背景。

小学语文课堂教育评价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小学语文课堂教育评价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小学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育评价策略研究一、综述导言哲人詹姆士曾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被肯定。

”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他们的心理特点,身处于班集体之中, 他们喜欢表扬, 需要鼓励, 渴望被肯定,他们希望看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和作用,教师的一句激励性评价语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

因而, 教师在课堂中的评价则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评价应抓住学生的这种心态, 对学生的表现。

应用适当、正确的评价来不断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 点燃他们的信心之火, 让他们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营适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目前,国内已经有好多学者、专家研究过该课题,但是实践证明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师评价体制还是不够健全,因此,研究本课题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小学课堂教育评价策略的理论基础教育心理学表明,处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小学生好奇心强、好动、好胜,注意力不能集中,因此教师的课堂评价对于其学习兴趣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小学语文中,它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教师的课堂评价对于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人文情操的陶冶是十分重要的。

赵明仁、王嘉毅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中认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建立在对于评价对象的科学认识及教育教学方式的重新理解之上的,是对人的本质尤其人在教育视野中本质的重新解读和教育教学本质的重新定位。

由于语文学科的独特性特点以及其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语文课堂教育评价应建立在对评价对象的认识上进行的。

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对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观的形成具有启发意义。

多元智力理论的广阔性和开放性对于我们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学生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各种智力只有领域的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也没有好坏之差。

因此,每个学生都有可以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给以一定的鼓励,评价也应因人而异。

小学教师科研业绩综述总结范文(优秀模板3篇)

小学教师科研业绩综述总结范文(优秀模板3篇)

小学教师科研业绩综述总结范文(优秀模板3篇)小学教师科研业绩综述总结范文第1篇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觉得这份工作肩负着很大的责任,所以,自工作以来,我始终以勤恳、踏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现将几个月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在政治思想方面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

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认真学习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努力使学生能接受我、喜欢我。

二、在教育教学方面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我们学校也开始重视了,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的重要性,并下决心以我微薄的力量来推进我校科学教育向前发展。

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

“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我严格要求自己,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尽量使教学工作更加完善。

我是这样进行教学活动的:1、课前准备:课前要备好课,一定要准备好科学课上所需要的实验材料,这对学生的探究和实验非常重要,所以,我会提前准备好,如果仪器室没有的材料,但是为了上好课,我就自己找材料或动手制作。

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节课的总能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会在根据每节课堂上的情况,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指导措施。

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因材施教,有效地对个别学生进行引导。

3、研究教学方法: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新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我教了两个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各年级的科学教学内容及重点培养方向不同,所以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绩效管理与应用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4000字》

《绩效管理与应用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4000字》

绩效管理与应用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1 国外研究现状境外学界较早将绩效管理纳入到了研究范畴,并获取了诸多经验,研究领域在界定绩效方面的研究持续增多,很多新的定义陆续出现,这也为深入分析“绩效管理”提供了支持。

在目前产业结构升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市场经济形势日益复杂,相应的市场竞争也更复杂,这也促使绩效管理相关研究进一步发展。

以下对国外关于绩效管理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1.关于绩效管理目标Marković (1980)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进行绩效管理体系研究时,应该从战略管理视角出发进行总体全局研究,有效的结合绩效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从而提高研究的应用价值,使得绩效管理为企业管理目标实现提供支持。

Dagmar (1983)在此方面研究中针对绩效管理与考评间的关联性展开了分析,同时探讨了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实践价值。

根据所得结果发现进行科学高效的绩效管理,可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使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在调查了解基础上,明确目前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然后综合应用相关理论工具提出一些改进绩效管理的方程。

Elina(1995)认为绩效管理过程中,重要工作之一为改进企业和个人的绩效,为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提供支持。

Iwona(1998)此进行了理论研究,其发现绩效管理是一种管理思想,在企业日常管理和发展的各阶段都应该进行适当的绩效管理,将绩效管理和企业发展目标关联起来,可有效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对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提供支持。

Yunikewaty(2009)探讨了绩效管理的实践价值,企业在追求目标的进程中,绩效管理可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2.关于绩效管理内涵从绩效管理的内涵角度进行分析可知,这种管理应该从组织和员工层面出发,通过适当的绩效管理可有效的促进组织目标实现。

Cláudia(1983)所做的研究结果表明,绩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如人力资源体系,企业文化、战略、计划等,且其影响因素也很复杂,因而在管理中应该突出绩效管理的全面性和综合性,这样才能保证其总体目标实现。

国内外学者对教师综合素质研究报告范文

国内外学者对教师综合素质研究报告范文

国内外学者对教师综合素质研究报告范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国内外学者对教师综合素质研究报告引言教师综合素质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国内外实践教学评价综述(3篇)

国内外实践教学评价综述(3篇)

第1篇摘要: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国内外实践教学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不同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评价方法和应用效果,旨在为我国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一、引言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实验、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等形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评价是检验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国内外实践教学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二、国内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原则1. 国内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原则(1)科学性原则: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应遵循科学的方法,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可信度。

(2)系统性原则: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应涵盖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实施、实践教学效果等方面。

(3)全面性原则: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应全面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包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方面。

(4)动态性原则: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应具有动态调整能力,以适应实践教学的发展需求。

2. 国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原则(1)以学生为中心:国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多元化评价:国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包括学生自评、同行评价、教师评价等。

(3)注重过程评价:国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实践教学过程,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和成长。

(4)强调实践成果:国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强调实践成果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实践项目、论文、专利等。

三、国内外实践教学评价方法1. 国内实践教学评价方法(1)定量评价:采用问卷调查、实验成绩、实习成绩等定量指标,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2)定性评价:通过访谈、观察、案例分析等定性方法,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我国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研究述评

我国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研究述评
ma r e e , lc fs e i c o e ain  ̄ e s s l o g o e e r h r r p s h tc mb n h v h in o e r s a d c o l v l a k o p cf p r t a p i ol se ,at u h s me rs a c e p o o e t a o i e te e a mt f rwad n h s o p ns me t a d e a u t n o e eo me t h w t f ci eyi tg aete si e isd f r n e . u ih ns n v ai f v l p n , o e e t l n e r t h m t l man ie c s l o d o v lr e
i m iyfm Ieognzt nl 0l a dojcvs i o n et hr’ ee p n ol t v u tnpoesi m r a t s an o ra i i a gas bete,g r gt a es dvl met as h ea a o rcs s oe th l r h ao n i ni h e c o g , e l i e
2 1 第 2期 0 2年
J unlo qhrJ no ec es Co e e o r a fQiia u ir T ah r’ U g
N o. 2 2 2, 01 Ge e  ̄. O.2 n r N 16
( 总第 16期 ) 2
齐 齐哈 尔师 范 高等 专科 学校 学报
我 国中小学教 师绩效评价研 究述 评
王 晶
( 徐州师范大 学教育科学学院. 江苏 徐州 2 1 1 2 1 6)
摘 要: 近年 来, 随着我国教 师人 事制度 和教 师工资制度的 改革 , 师绩效评 价成为学术界研 究的热 伴 教

近二十年国内外关于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国内外关于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综述

第3卷第1期2019年3月教 师 发 展 研 究TEACHER DEVELOPMENT RESEARCHVol.3No.1 Mar.2019收稿日期:2019-02-20基金项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8年度学科建设综合专项资金资助课题 中西部中学教师专业成长研究:免费师范生回访调查”(2018KYPY004)作者简介:曾晓东(1967 ),女,山东泰安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经济学㊁教师政策㊁学前教育政策研究,E-mail :zengxd@ ;阮 华(1982 ),男,湖南邵阳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经济㊁教育政策研究㊂DOI :10.19618/ki.issn2096-319x.2019.01.002近二十年国内外关于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综述曾晓东,阮 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100875)摘 要:对近20年国内外关于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激励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有学者认为教师绩效工资的激励需要与教师工作场景结合,需要增加激励程度㊁应对策略可得性和信息变量;教师绩效工资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干预手段,它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因果关系推断需要引入更多的中介变量㊂也有学者否认教师职业适用于市场激励,认为教学职业的特征决定了绩效工资并不能买来教师的绩效㊂国内现有的相关研究大都关注绩效工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对理性选择行为和工作场所特征的结合,以及对理性选择框架的修正等关注不够,教师绩效工资研究所体现的基础理论性也不足;在实证研究中,基于行为研究范式的实验研究还缺乏方法论方面的突破㊂在后续研究中,一是需要有坚实的基础研究为有效的教师绩效工资设计提供支持;二是需要将教师专业发展和工资增长结合起来研究,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途径上的支撑㊂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工资;绩效工资;激励有效性;理性选择中图分类号:G5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19X (2019)01-0016-07 教师绩效工资一直是教育经济学理论研究和教师工资实践中的热点话题,参与讨论者众多,但态度迥异,各持一端㊂经济学背景的学者与自由主义的政治家往往支持教师绩效工资,认为教师工资的结构主要体现学历等人力资本指标,适合大多数人学历不高时的状况㊂但在今天,当高等教育机会不再稀缺时,工资结构缺乏有效的激励,干好干坏一个样,直接导致了公立教育体系的低效㊁低质量㊂教育学者和教师代表则否认教师职业适用于市场激励,认为教学职业的特征决定了绩效工资并不能买来教师的绩效,只有赋权给学校和教师,让教师释放工作的热情,才是解决教育质量问题的关键㊂国内以2006年提出公共财政概念为分割点,教师工资政策中关于绩效工资的规定前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06年之前,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改革的方向是 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局面,体现工资的激励性,工资之外的奖金和津补贴取决于学校经费自筹能力;2006年教师结构工资制度改革的方向开始强调公平和有限激励,浮动部分只占绩效工资总额的30%,绩效工资的70%实际上体现了地区生活成本差异[1]㊂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实施过程似乎都完整地呈现了从积极㊁肯定到逐渐质疑㊁不确定的变化㊂这个变化过程说明,基于市场规律的绩效工资激励理论,在中小学教师那里,可能需要对原有的理论框架进行修正㊂本文通过对近20年国内外关于中小学教师 第1期 曾晓东,等:近二十年国内外关于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综述绩效工资激励有效性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梳理与分析,以期对后续相关探索提供借鉴和研究基础㊂一、教师绩效工资激励有效性的理论研究 绩效工资是否能够激励教师努力工作,并带来较高的学生学业成就?从20世纪80年代英㊁美等国家就开始了实践探索㊂而我国绩效工资改革晚了10年,但影响范围和程度都强于发达国家,同时也开始了理论上的探讨㊂(一)绩效工资的概念绩效是由工作成果的量㊁工作成果的质及对工作的努力程度组成[2],包括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两方面㊂[3]在中小学场景中,绩效工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绩优工资(merit-based pay),另一种是知识和技能工资(knowledge and skill-based pay)㊂绩优工资主要依据学生成绩㊁课堂观察和教师档案等因素来奖励教师个人㊁教师团体或者学校㊂知识和技能工资主要奖励教师获得有利于教学的新技能和知识,其评价方式主要依赖于外部机构认证㊂根据评价方式的不同,绩优工资可以分为 主观性”和 客观性”两种㊂ 客观性”绩效工资基于学生学业结果或产出,类似传统的计件工资;而 主观性”绩优工资是由领导对教师行动的评价,相对来说比较主观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部分州的中小学断断续续采用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但一直没有大规模推开㊂到2007年,全国也只有10%的学区采用 客观性”工资,而且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东部[4]㊂ 主观性”绩优工资较少获得实施的原因,主要是负责评估的领导无法令人满意地回答教师关心的两个问题:(1)为什么教师A得到了绩优工资,而我没有得到?(2)我做些什么才能够得到绩优工资?[5]这两个问题在我国中小学场景中也经常被教师们问到,但是,问题的表现形式又增加了新的元素,即绩效工资差异不仅表现在任课教师之间,更多的是表现在教师与领导之间㊂[6]绩效工资引发了公平问题的争议㊂绩效工资是激励的一种形式,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目标也是希望实现 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㊁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效果㊂但是,在中小学场景下,究竟存在哪些背景特征影响教师绩效工资的效果?这是教师绩效工资理论研究首先要面对的挑战㊂(二)教师绩效工资理论面对的挑战绩效工资的理论框架来自微观经济学中行为主义框架下的理性选择,但是,理性选择作为理解人类行为的逻辑起点,受到了各种因素的挑战,如文化㊁惯性和集体行为的影响[7],需要引入社会因素对原始模型进行修正㊂1.绩效工资的激励阈值薪酬管理研究表明,只有绩效力度达到一定比例,才会起到激励作用㊂在通常情况下,当个体的激励工资能够增长12%~15%的时候,才会激励员工去做他们过去不愿意做的事情㊂[8]奖励部分太低可能不足以激励教师更努力工作,太高可能会引起教师间激烈竞争乃至矛盾㊁进行应试辅导等负面效应㊂[9]许多研究也表明,较低的奖励不能提供足够的激励去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㊂[10]由于公立中小学教育属于公共产品,各级政府在提供教育服务的过程中,必然受其财政能力的约束㊂在公共财政为公立中小学教育提供的绩效工资资金存在 天花板”的前提下[11],绩效工资的激励性受到了财政的较大约束,而且,这种约束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㊂在我国,虽然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连续六年高于4%,[12]但是受教育财政制度的约束,教师工资的提升空间非常有限㊂因此,财政约束也是阻碍公立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水平提升的第一重约束㊂很多研究指出,绩效工资实施的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是其绩效奖金的额度没有形成科学的比例,以及 以县为主”框架下省内教师绩效工资的巨大差异㊂[13] 2.教师绩效工资激励的 窄化”教师的工作包含了多种任务,当我们用绩效指标考核这些任务时,教师对工作中多种任务的选择行为,就不仅受现实需求的影响,还要受到绩效指标的影响㊂按照制度经济学理论中的委托代理模型,代理人在面对多任务驱动时,会机会主义行事而有选择性地去实现委托人的目标,并且这些目标往往更具有可测量性和激励性㊂[14]对国内外大部分文献研究分析的结果显示,国内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主要是和管理岗位履职情况㊁教学工作量㊁教师出勤情况㊁承担额外工作任务㊁教学成绩和教育教学科研成果等指标相关;而国外中71教 师 发 展 研 究2019年 小学教师绩效工资主要是和教师认知能力表现㊁教师专业发展㊁学生成绩进步㊁学生出勤率㊁学生考试参与率[15]等指标相关㊂因此,教师面对众多评价指标时,往往会选择那些便于度量的指标来选择执行,而对那些不容易度量的指标,例如德育㊁对学困生的关注㊁教师的努力程度等往往在利益的驱动下被教师和管理者所忽略,也就导致了为分数而教”(teach for test),甚至徇私舞弊的行为出现[16]㊂采用多指标的绩效评价体系虽然可以减低教师的机会主义,[17]但是对于教育这项产出难以度量的工作而言,几乎不可能找到能够全面反映教育产出质量的所有指标㊂因此,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必然导致教师在多任务中选择或者排序,教师的工作激励就 窄化”了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行为具有道德风险㊂3.教师绩效工资的评价技术约束教育工作还有一个特点,即联合生产(joint production),意为教育成果不是一个人完成,而是一个教学团队协作的结果㊂该工作特征会导致在教师的绩效测量中,很难将教师个体的努力与集体行为进行切分,单个教师的绩效难以评价㊂如果采用针对个体教师的绩效工资,可能会破坏教师间的集体努力,从而出现教师为了个体的绩效而不参加集体活动和选择有损于集体行动的策略,这都会降低集体的效率㊂但是,如果采用集体绩效,又有可能导致个体教师的 搭便车”现象,从而降低其他教师的工作动力㊂多任务约束除了可能导致上述的道德风险,还会由于教育产出涉及多项评价指标,而产生严重的测量误差㊂Murnane与Cohen提出对教师绩效的监控比其他职业要困难,因为教育的产出还没有一种信度㊁效度和公平度都合适的测量方法[5]㊂虽然,近几十年测量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但是由于教师的产出受众多且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以及在测量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社会经济地位㊁学校氛围和结果的时间稳定性等因素,[18]导致评价效果一直不佳,甚至遭到质疑㊂[19]例如绩效评估中的学生成绩增值评价,由于数据的信效度过低,导致教师们在很有可能得到绩效工资的情况下,也不会去努力工作㊂[20]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实践向行为经济学框架下的理性选择理论提出了挑战,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明显的联合生产特征㊂这从教育的场景下,提出了行为分析的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方法论的问题[7],也说明了不完全信息对于教师选择行为的影响㊂尽管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整对于理性选择行为的影响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模型上已经开始探索[21-22],但是,教育领域中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教师绩效管理理论被掩盖在了教师师德的讨论下,鲜有讨论和涉及㊂二、教师绩效工资激励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对于教师绩效工资这类充满争论的话题,无论是概念层面上的还是价值层面上的争论,实证研究的结果都能够起到明显的抑制效果㊂实际上,国内外学者都在试图对教师绩效工资激励的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㊂国内研究主要以调查研究为主要形式,由教师报告绩效激励有效性;国外的一些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引入了实验和项目研究㊂从研究问题来看,主要涉及两类问题:第一,绩效工资是否能够有效地激励教师努力工作?第二,教师绩效工资能否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业成就?(一)绩效工资对教师激励作用的实证研究绩效工资对教师的激励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教师行为的影响,教师行为主要包括教师的工作努力程度㊁教师合作和教师保留㊂国内关于绩效工资是否能显著激励教师的实证研究,主要以调查研究现行绩效工资制度的执行情况和存在问题为主㊂范先佐和付卫东在对中部地区湖北㊁河南㊁江西㊁湖南4个省32个县㊁市㊁区(以下统称县)60余所义务教育学校进行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是教师绩效工资充分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㊁主动性,提升了教学质量[13]㊂但是,该研究只是通过对教师提的一个问题 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是否提高了教职工工作积极性” 得出上述结论㊂因此,存在很强的主观性:首先,关于积极性的具体内容没有做具体说明,答题的教师也是很模糊地去理解;第二,由于我国是2009年才正式施行绩效工资制度,对比前几年,教师工资水平确实有了较大幅度上升,教师因为暂时的满意给出积极的反馈都是情理之中㊂在绩效工资执行6年后,王贺于2015年也在81 第1期 曾晓东,等:近二十年国内外关于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综述义务教育学校中发放调查问卷,并收回971份有效问卷㊂该调查发现56%的教师认为绩效工资实施后,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以前一样;12.2%的教师认为他们工作积极性有降低,一线教师认为分配公平的比例低于行政后勤人员㊂调查同时显示,多数学校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是由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的,基本没有一线教师的参与[23]㊂另一项全国抽样调查研究的结果也证实了这样的结论㊂安雪慧基于全国16个省40个市(地区)的9183名中小学教师样本,发现除绩效工资有所倾斜的教学点㊁不完全小学和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外,其他大部分教师都认为绩效工资对改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没有显著影响,对教师间的沟通和合作有负面影响,且在抑制违规补课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24]㊂有研究分析了影响教师绩效工资有效性的原因㊂薛海平和唐一鹏基于2014 2016年对全国中小学教师工资抽样调查收集的数据和访谈资料,发现绩效工资没有发挥激励导向作用的原因是:(1)奖励部分比例偏低㊁学校自主分配的额度偏小,不利于调动全体教职工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不能很好地体现多劳多得㊁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2)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拨付方式影响了教师的感知㊂绩效工资是由县(市)教育部门根据学校教师数核算绩效工资数额,然后拨到学校账户,其中的70%按照人头发放,30%的额度由学校自主调节,人均核算方式使教师产生了把每个人的30%工资拿走,给别人发奖金的不公平感㊂[25]国外主要通过自然实验项目来研究绩效工资对教师选择行为的影响㊂Fryer基于美国纽约的教师激励项目,对纽约市200所公立中小学的教师进行了研究㊂他发现干预前后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没有任何改变㊂他认为该项目无效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激励方案过于复杂,大部分属于学校团体层面的激励,教师个体缺乏控制权,难以发挥对教师个体的激励作用,导致集体不作为㊂以往研究之所以认为在团体层面激励有效,主要是因为学校本身教师数量相对较少,或者不是以学生成绩直接作为产出指标㊂纽约市每所学校教师规模平均超过60名[26],明显超出了团体有效激励对人数较少的要求㊂绩效工资对教师个体的激励机制探索也丰富了关于教师选择行为的认识㊂Jones基于美国学校和教职工调查(SASS)发现,在激励范围有限且激励程度较高的情况下(例如,绩效激励只覆盖30%的教师,且奖励额度为年收入的10%),教师在每周工作时长㊁义务合作活动的参与率㊁流动率方面明显发生了改变,并且,这种效果具有异质性:男性教师没有显著减少工作时长,女性显著减少了义务合作活动的参与率,老教师的每周工作时长要显著低于新教师㊂[4]同时,研究还发现,在佛罗里达州,实施绩效工资后,教师们的工作时间有所增加,但是这些教师明确表示他们将来要离开教师岗位㊂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即使在绩效工资的占比和绝对值比较显著的情况下,其激励效果也非常有限㊂Brehm等研究者建立了中小学教师个体激励模型,结合休斯顿HISD教师数据㊁德州知识和技能评价(TAKS)及斯坦福成就测试的学生成绩,选择接近绩效奖励点的教师样本进行研究,发现这些教师稍微努力就可以获得绩效奖励㊂那么,这些教师是否让学生成绩在接下来的一年有更大幅度的增长?研究发现并没有出现这个结果㊂对此,研究者认为除了测量误差的问题,还有两种可能性,即(1)教师们在绩效工资采用前就已经尽全力在工作了,再增加激励也难以出现效果;(2)教师们不知道如何提升学生的成绩,在激励面前无法组织有效的成绩提升策略㊂[20]基于复杂指标体系的绩效工资制度,对教师行为的激励机制,理论思考不能停留在是否层面,还需要在更多的层面上考察社会学指标,如集体㊁性别和可使用的策略对于激励效果的影响㊂(二)教师绩效工资对学生学业成就影响的实证研究教师绩效工资的实施目的是希望通过改变教师行为,进而对学生学业成就产生积极影响[27]㊂目前,如上所述,研究尚无法表明绩效工资激励教师行为的机制,那么,是否可以在机制不清楚的情况下,直接探究绩效工资对于学生成绩的影响? Balch与Springer基于美国奥斯汀独立学区的REACH项目,研究了学校层面和个人层面的双重绩效考核,与学生标准化考试中的成绩增值之间的关系㊂该项目在学校层面依据学生在标准化考试中91教 师 发 展 研 究2019年 的成绩增值进行评价;个人层面则依据教师为其所教班级设置的教学目标(也称为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价㊂学生学习目标是基于学生考试成绩,由教师和校长商议设置,但必须包含两个目标:全班的教学目标以及体现教师教学特色的部分同学的教学目标㊂研究发现:(1)第一年学生的成绩有显著提升,第二年保持在第一年的水平;(2)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率与教师所教学生成绩的增值没有显著相关性㊂他们给出这样的解释:(1)学生成绩的增值不是来自教师,而是来自学生本身的差异;(2)高效率的教师为自己设置的教学目标难度更大,因此达成率反而更低㊂[28]也就是说,在比较全面的激励体系下,绩效工资激励没能形成稳定的激励效果,并且综合性指标难以全面地衡量教师的质量㊂针对教师绩效工资与学生学业成就提升之间的不稳定关系,一些研究解释说是测量技术的问题㊂Felipe Barrera-Osorio等研究者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600所平均成绩最差的小学开展随机控制试验㊂以学校学生平均成绩的变化㊁学校注册人数的变化以及学校学生考试参与水平三项指标来考核教师集体绩效㊂研究发现:三年中,该项目提升了学校注册人数和考试参与率,但是学生成绩没有得到提升㊂在该项目中,教师绩效工资已占基本工资的7%~9%,并且要取得绩效只需和本学校比较,应该说激励程度已经非常显著㊂在这样的情况下,研究者认为项目管理数据的精度和基线的变化导致信度较低,降低了教师们的努力程度㊂[29]Brehm等研究者将学生成绩增值不显著归因为干扰因素太多,增值测量的精度未能有效反映教师能力,从而影响了教师的努力程度㊂[20]也有研究发现,绩效工资对学生学业成就产生了正向激励,但是受到学生规模㊁学生初始学业水平等因素的限制,不具有大规模可实施性㊂默南和科恩对美国在1978 1983年持续使用绩优工资并对学生成绩产生显著影响的47个学区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学区大部分都是小学区,学生更加趋向于相对同质化,并且绩优奖励的奖金数额也很少[5]㊂为了探索教师绩效工资提高学生成绩的作用机制,研究者深入调研了其中的6个学区,发现这些学区的基本工资都高于周边的平均水平,并且这些学区的房价也很高,说明学区的学校有很高的社会满意度㊂高工资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得这些学区吸引了大批的应聘者,这时,再引入绩效工资,实际上是高素质的教师和较高的学生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共同带来了学生学业成绩的有效改善㊂在印度尼西亚开展的另外一项研究则在相反的方向上说明了类似的结论㊂Joppe de Ree与Muralidharan利用在印度尼西亚开展的教师绩效薪酬项目所形成的大规模随机实验,发现教师绩效工资的实施显著改善了学生成绩㊂研究解释认为实验有效性的前提是,项目实施前学生的学业基础很薄弱,教师们的努力程度也很低,绩效工资激励的效果就非常显著㊂[30]尽管教师绩效工资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机制仍然非常模糊,但有些研究已经得出非常有价值的结论,例如,激励效果的人群差异㊁高工资水平对于低认知分数教师的保留效果高于高认知分数教师㊂也就是说,高质量教师更看重工作环境和专业发展㊂[31]Hanushek则推崇绩效奖励与基本工资并存的方式,认为应该将教师单一工资制和基于教师课堂表现和专业能力的绩效考核相结合,至少应该使教师单一工资制变得具有弹性㊂同时,应该在个体层面重奖有良好班级绩效的教师㊂[32]Karachiwalla与Park利用中国甘肃省儿童和家庭调查(GSCF)数据,通过建立锦标模型,发现和教师职称晋升相结合的工资提升制度与教师年度绩效考核成绩密切相关,有效地激励了教师为实现晋升而付出多年的努力,如果教师们多次职评都没有得到晋升,那么她们就会减少努力㊂[33]这些都推动了教师绩效工资研究在机制研究方向上更加深入㊂三、结论性评述 绩效工资制度发端于人事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经济学㊁社会学中微观行为研究的热点㊂目前,逐渐从对高级经理人㊁产业工人和研发人员的工作特性㊁绩效工资结构,渗透到公共部门和教师群体中㊂从上述研究来看,理论研究关注用概念抽象教师工作的特征,如联合生产㊁阈值㊁认知门槛和技术约束㊂实证研究是在教师工资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进行各种因果推断,发现02。

当前国内外对教师评价的方法综述

当前国内外对教师评价的方法综述

当前国内外对教师评价的方法综述科技的发展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教师,因此教师的专业素质,业务水平,工作态度等都是影响教学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而要想整合每个教师这几方面的因素,使这些因素发挥出最佳效能,学校必须对教师实施科学的评价,激发教师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角色转变。

国际上成功的教师评价制度有如下几种观点和特点:1.纳托尔的观点通过调查和研究,纳托尔(Nuttall)总结了成功的教师评价制度的特点。

它们是:学校具有自我评价的传统;形成性教师评价,而不是终结性教师评价;评价结果与专业发展相关;评价对象的参与;给予教师一定的自治权;对教师评价的标准与过程达成共识;安排一个以上评价者或者观察者,增加教师评价的可信性与有效性;评价者需要接受培训。

2.萨福克报告的观点萨福克(Suffolk)研究小组的报告指出,成功的教师评价制度应该具有下列特点:领导者的投入;评价者的热情;教师理解教师评价的性质和目的;积累教师评价的材料;确定发展目标在先,落实行动在后;发挥教师评价材料的参考作用,在有关教师生涯的咨询中加以运用;教师个人可以在任何时间接触自己的评价材料;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开放的、受人欢迎的校风;教师愿意讨论教师评价的周期。

萨福克报告建议教师评价制度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机会,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加强管理,全面改善影响学校工作的校风;支持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所作的努力。

萨福克报告建议地方教育当局在实施教师评价过程中应该履行以下列职责:决定和公布当地教师评价的指导方针;负责实施教师评价计划;颁布其他有关文件;提供必要的教师评价技能培训;保证实施教师评价制度所需的资源;建立监控、协调和评估教师评价的制度。

该报告反复强调:在全国实施教师评价制度,不仅要耗费很多时间,而且还要开展昂贵的培训活动,但是,实施教师评价制度的作用和意义是重大的。

课堂听课是教师评价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国内外中小学教研组活动有效性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外中小学教研组活动有效性研究文献综述

二、提高上海某小学教研组活动 有效性的建议
二、提高上海某小学教研组活动有效性的建议
为了提高上海某小学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本次演示提出以下建议:
1、丰富教研组活动的形式

1、丰富教研组活动的形式
除了传统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学研讨等环节外,还可以引入网络教研、 微格教学、教师沙龙等新型教研方式,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实效性。比如, 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开展远程集体备课和在线教学研讨,让更多的教师能够参与到 活动中来。
内容摘要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中小学教研组活动已成为推进教育教学发展的 重要途径。然而,当前许多教研组活动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活动的效果。本次 演示旨在探讨中小学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提出优化建议,为教育教学的进一步 提升提供参考。
内容摘要
中小学教研组活动主要包括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和教师培训等方面。这些活 动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推动学校的学科建设。然而, 目前许多教研组活动存在内容形式化、参与积极性不高、缺乏有效指导等问题, 影响了活动的效果。
3、中小学教研组活动的实践案例
另外,中小学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教师专业水平、 学校支持等。这些因素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进一步探 讨。
结论
结论
通过对国内外中小学教研组活动的研究综述分析可以发现,中小学教研组活 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然而,中小学 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仍需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尤其是在目标设定、过程管理、师 生互动等方面需要加强研究和实践。
文献综述
1、中小学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
1、中小学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
中小学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是指教师在教研组活动中获得专业发展的同时, 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在国内外研究中,中小学教研 组活动的有效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定义、类型和开展情况。

中外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文献综述

中外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文献综述

中外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文献综述作者:陈亮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02期摘要:教师工作满意度直接影响教师工作的参与度和对组织的忠诚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研究从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概念、影响因素、构成、常用理论模型与测量方法四个维度,梳理中外学者专家关于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的历史、成果,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有助于教师工作满意度之研究。

关键词: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文献综述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是建立在工作满意度研究的基础上的,不同的学者定义不同,各有千秋,为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开拓了方向,拓展了研究的路径,可谓是百家争鸣,争奇斗艳。

一、教师工作满意度概念综述国外的学者Lortie指出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教师对自己工作的总体回报评价的概括。

Scott 与Dinham认为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教师的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表示个人对自己工作的认可和肯定,处于动态结构,大致和个人如何感知其工作一致。

Landy研究发现,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教师对从事的职业、工作条件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和看法。

Huei&You认为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教师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外部刺激、人际关系与工作满意度成正比,工作的无意义、重负荷与工作满意度成反比。

Battern提出教师工作满意度是一个用来衡量“教师个人是否与学校有情感联系,是否埋怨学校管理,是否离开工作环境”的标准。

国内的学者陈云英、孙绍邦认为教师工作满意度是心理学概念,是教师对工作条件、状况及所从事职业的一种总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和看法。

杜秀芳认为,教师工作满意度是一种对其工作及经历的态度反应。

李莉萍、黄巧香认为教师工作满意度是一种对工作的总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和看法。

综上所述,教师工作满意度是一种心理上的概念,是教师对所从事职业、工作条件等的一种总体感受和态度。

一般来说,教师工作满意度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工作的总体感受;一部分是对工作组成部分如薪资、晋升、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评价。

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有重 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主要 围绕 中小学体育 教师工作 绩效特 点 , 中小学 对
体育教师工作绩效评价 已有研究从评 价理念 、 评价 内容 、 评价
方法 、 评价主体及程序 、 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进行梳理 , 分析存 在的不足与问题 , 并对 未来 的研究重点与方向进行展望 。
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随着社会 的进步 和客观 发展 的需 求, 中小学体育在基 础教 育 中的重 要地 位得 到普 遍认 同 , 然
而 目前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与考核 制度 , 基本 采用 同一个标 准对所有学科教师进行统一评 定 , 这种 评价方 式重视 了教 师 职业 共性 , 却淡 化 了学科特 点… 。基 于此 , 对 中小学 体 育 针 自身学科特点及 岗位特 征 , 探索 其工 作绩 效评 价 方式 , 促 对
王鑫( 09 《 安市 中学体 育教 师发 展性 评价 指标 体 系研 20 ) 西
究》 。张锋 ( 0 0 《 2 1 ) 中小学 体育 教 师评 价指 标体 系 的构
进教师职业发展 以及指导 中小学体 育教师各 方面 的改 革 , 具
收稿 日期 :0 20 -0 2 1 -13
教师绩效评价 , 高广学 、 梅 (99 将 其定义为 , 施丽 19 ) 是按
照一定 的教育 方针 和 政策 ,确 立教 师 的工作 目标 和行 为指 标, 对教 师教 学活动的有效性程度 ,以及 完成工 作状态水平 进行科学 的价值判定 的过 程 。蔡永红 、 林崇德 ( 0 5 认 为 20 )
st ai n;d v lp n r n i t u o e eo me tt d e
随着 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 , 针对 中小学教 师的各项 改革 在 E标和内容上也 不 断具体 而有 针对 性 。如 目前 正在 进行 l 的绩 效工资改革 、 教师 教育 与培训 、 职称 制度 改革 以及 教 师 招聘 等等。而这一系 列改革 都需 要 以教 师 的工作 绩效 为依 据展 开 , 教师 的工作绩效评价 是基础 。中小学 体育教 师是教

《教师激励研究的文献综述5500字》

《教师激励研究的文献综述5500字》

教师激励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教师激励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一)国内研究现状 (1)1、工作满意度研究视角 (1)2、激励因素研究视角 (2)3、激励机制研究视角 (3)4、激励策略研究视角 (3)(二)国外研究现状 (4)1、关于教师激励理论研究 (4)2、关于教师激励因素的研究 (5)(三)文献评述 (5)1、研究的广度还不够 (6)(一)缺少实证研究 (6)参考文献 (6)一、著作类 (6)(一)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教师激励的研究主要聚集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介绍国外教师激励相关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激励理论的分析与探究,另一方面是结合我国的激励问题进行激励理论的实际应用,并对我国教师激励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我国学者对乡村小学教师激励问题越来越关注,对该问题的探索也逐步加深。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一步的分析与整理,根据学者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将众多文献大致分为四类,分别是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激励因素研究、激励机制研究和激励策略研究。

1、工作满意度研究视角工作满意度研究视角是了解教师的激励现状,了解教师对工作的满意程度。

陈云英和孙绍邦选取204名小学教师为研究样本,发现教师在物理条件、薪水、领导管理和培训晋升四个方面不是很满意,而在人际交往和工作性质上满意度较高。

李莉萍和黄巧香调查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过程中发现教师比较满意自己工作性质、每月的薪水和周围的人际关系,不满意的是进修培训、领导管理和物理条件。

孔建云通过实证调查发现,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有八个因素,他们的工作成就感主要来源于学生,依次是薪资,晋升体制和自我提升,最后工作压力、领导管理、工作本身、工作环境,其中最不满意的是学生品质。

李月菊将影响教师工作满意的因素划分为更为细致的9个维度,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发现乡村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较高。

白淑娟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调查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依托国家、社会和学校三个不同的激励主体,探寻不同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措施[7]。

教育技术中绩效评估的应用文献综述

教育技术中绩效评估的应用文献综述
人的资源主要包括教育教学人员和学习者。 第三个方面是信息资源。评价教育信息资源的良好与否,不仅要考察 信息的数量和种类多少,还要考察信息资源是否具有良性的结构,是否能 使学习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信息。
一、教育绩效评估概述
教育绩效评价对教育资源配臵和使用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将有利于解决教育资源使用的瓶颈。教育资源使用不合理、配臵 不恰当或闲臵不用等都是造成出现瓶颈的原因,对教育过程中使用的资源 进行评估就能发现这些瓶颈并加以解决,其次,它能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 重组。教育绩效评价会促使教育工作者田地制宜从硬件,软件等不同的层 面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重组,以期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第三,它将为教 育资源开发提供依据。教育绩效评价的结果为进一步购臵教育硬什、开发 教育软件、培训教育工作者等提供了参照和依据,教育者之间、教育部门 之间的开发工作有可能参考绩效评价的信息,实现优势互补。
一、教育绩效评估概述
(六)教育绩效评估的原则
●学习活动的绩效是其他所有教育绩效评价的基础; ●经济效益是教育绩效评价的重要尺度; ●教育绩效评价要以社会效益为主; ●教育绩效评价要避免绝对、划一的标准; ●评价者应尽可能获取教育活动的现场资料; ●教育绩效评价应实行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相结合。
一、教育绩效评估概述
教育绩效评价理论、绩效指标、 社区网络教学资源评价理论 基于问题的Web-ckb学习绩效评价、 基于问题学习模式绩效评价体系、 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学生学习绩效评价 基于电子绩效的网络课程评价体系、网络课程绩效评 价指标体系、网络课程评价综合法
评价理论
3 3
学习绩效
网络课程
3
四、分析与总结
在以上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绩效评估的应用中 几个热点问题分析总结如下: (1) 绩效评估在教育技术的具体应用过程中,绩效评估指标依然是研究 工作的核心内容。绩效评估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不同的应用 领域,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建设阶段都需要对其调查的内容作相应的调整。 (2) 分析模型有待进一步优化。目前国内外对企业的绩效评估研究工作 已经具有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的支撑,参考文献也比较丰富。但是在教育 技术中的应用有待加强。

小学教师自我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小学教师自我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一)教师自我评价的发展历程随着学校教育的产生,教育评价也就应运而生了,但是直到20世纪30~40年代才在概念上得到明确界定,并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了较大发展。

1934年泰勒主持了“八年研究”,讲评价纳入了课程与教学的编制理论中,是评价成为课程编制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20世纪80年代末之后,教育评价进入了以古巴和林肯为代表的建构理论时期,首次提出了教师的自我评价。

建构评价理论认为,评价应当包括不同方面的意见,被评价者也应该成为评价的参与者和评价主体,突出了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的参与性。

在此时期,确立了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关教师评价制度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20世纪80年代后期,英国实行了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并迅速地在西方其他国家得到实行和推广。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突出了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强调通过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而使教师获得主动的发展。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英美等国兴起了反思性教师教育思潮,人们普遍认为教师应当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

此后,教育界越来越关注教师在教育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对自我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1[1]我国的现代教育评价研究和实践大致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

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提出要建立系统评价和监督制度要求之后,我国教育各领域的评价和研究才开始迅速发展起来。

(二)我国教师自我评价的研究现状1、教师自我评价的变革走向——发展性评价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提到关于评价方面的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教师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新课改推进以来,教师评价的相关研究在各方面都渐渐渗入了新课程的理念,将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摆上了台面,即评价诊断、区分和筛选的功利性功能被弱化,而评价的激励性、引导性和发展性功能成为了学者研究的焦点。

小学教师工作绩效评价的研究

小学教师工作绩效评价的研究

小学教师工作绩效评价的研究作者:杨兴相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09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开启民智、传承文明的神圣使命,承载着千万家庭的美好梦想和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

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关键在教师。

而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又是一个自我反思总结,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渐进过程,教师强烈的责任心和自尊心,决定了他们对工作绩效的执著追求,因此对教师工作绩效的科学评价将成为促进或阻碍教师发展的关建因素。

教师的工作具有复杂性和创造性、个体性和成果的集体性、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工作成果的长效性和滞后性,因此,教师工作绩效的评价应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粗放与精细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多种方法的选配组合,科学地进行。

一、评价环境的改善在教育领域,传统的评价观念已在全社会根深蒂固,仅仅依靠部分教师的研究创新是不可能打破牢笼的,因此,相关主管部门,甚至是国家层面要针对教育评价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必要时,可上升到法律规定的角度,在全社会形成重新构建教育评价的良好氛围,鼓励更多的教师勇于创新,大胆改革突破,让勇于改革创新的教师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二、评价标准与评价形式的改善对教师政治思想、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三个方面的评价流于形式的原因除评价观念落后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评价标准“质”的描述不够精准,比如工作主动、积极,达到什么程度才能称主动、积极,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其次,教育教学是一个长期往复,循序渐进的复杂过程,一次年终总结评价是定不了性的,因此,要通过科学分配权重,将表现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结合起来。

三、教师成果评价的改善教师的工作成果集中体现在对学生的教育效果、科研成果和学生成绩上,虽然学生的考试成绩不能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唯一依据,但它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深受广大教师的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能否作为评价教师的依据,需要进行科学分析和处理。

《教师管理与绩效评价研究文献综述3300字》

《教师管理与绩效评价研究文献综述3300字》

教师管理与绩效评价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教师管理与绩效评价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1教师绩效评价研究 (1)2教师绩效管理研究 (3)1教师绩效评价研究自从教师出现以来,他们就一直接受着学生、家长、社会等各方的评价,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评价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

欧美各国20世纪初开始探讨教师评价体系,但是,直到70年代后期,教师评价体系才在各类学校广泛采用,并在90年代中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英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相继发布了一系列的白皮书,像1983年的《教学质量》、1985年的《把学校办得更好》等,都强调了有必要进行教师绩效评价,通过评价奖励、晋升优秀教师,解聘不合格的教师,但是该制度引起了教师的不满。

1998年12月,工党政府在《英国教师职业现代化的绿皮书》中提出PRP(Performance Related Pay)这一概念,它指的是一种将绩效与薪金挂钩的国家教师评价体系。

这种评价体系的目的是对表现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对为学校成功作出重要贡献的校长进行奖励;保持有才华青年对教师职业的向往,以实现提高教育水平的最终目标。

它具有两个功能:一是按量化指标决定教师薪金,二是促进教师个人职业的发展。

美国对教师绩效评价的研究是从教育绩效责任制产生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

美国绩效责任之父莱辛杰(Leon Lessinger)指出:“很显然,我们正在把三项基本权利确立为公共政策:首先,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权,以便他们能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其次,纳税人及其选举代表有权知道教育投入所产生的教育结果;第三,学校有权从社会各部门获得人力、物力和技术资源的支持。

”1因此,作为对学生学业成绩产生重要影响的教师也必须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担负起责任。

我国的教师评价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50年代,对教师绩效评价的研究更是在90年代以后才发展起来。

目前我国的教师绩效评价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教师绩效评价的著作很少,只是在学术期刊上看到一些文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师绩效评价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国外研究现状其实在很早之前,国外有不少学者,就开始研究对于小学教师的绩效评价考核制度。

例如,在19世纪初期,学者罗伯特·欧文首次把绩效考评的概念介绍到苏格兰,紧接着到80年代,就被运用到高等院校之中,伴随着大量研究的开展,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就构建出来了。

在美、英、德、法、日等国都有比较典型的研究和成果。

2002年,学者巴克沃提出,建立一套完善的相关数据技术对于整个教师考评系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这种技术能够支持考核指标的建立、数据库的完善和数据汇总结果的分析。

2007年,学者维克多·拉维指出,把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工资挂钩,依据一定的教学计划和要求,能够激励教师积极改善目前的教学水平。

然而,如何判断教师的教学水平却是一个难题,这就让绩效工资的实行变得不太现实。

2008年,学者弗里曼提出,教师的绩效技术可称作整个人类的绩效技术,其能够带动社会的创新,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

2012年,学者So Young Sohn etc建构了一套DEA 评价模型以研究教师的绩效,其运作是建立在输入及输出变量的仔细挑选的基础之上。

2013年,学者Surratt C. K.则提出学生要做教师绩效的考核主体,因为学生是直接面对教师教学的对象,其更有说服力性。

而学者森纳同样觉得教师工作的核心环节是跟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因而,考核评价应该建立在师生互动的有效性之上,并且将此当做考核的标准。

2014年,学者尤纳斯提出教师是由集体组织来发挥教育作用的,对于学生来说,全面发展不仅仅是靠每一位教师,因而,绩效考评制度不仅应针对教师个人,还应该针对整个教师团队,而教师之间应该也要互相进行教学评价。

2014年学者毛姆曾提出要依据学科和教龄等不同,开展标准各异的绩效考评,尊重教师群体的差异性。

学者默克米克也提出为更好实现教师的绩效评价要求,应该以定量和定性的不同程度,综合分析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

2014年,学者张影研究了英国小学的教师绩效考评,认为最大的两点是可以允许教师设立自己个性化的目标,结合自己的特点,来进行绩效评价。

能发挥教师的特长,专注自己的岗位,让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2015年,学者克拉蒂提出考核标准不仅应该囊括老师的课堂设计、沟通水平,还应该注重教师的德行规范。

学者罗宾斯同样觉得由于教师工作时主要的对象是学生,他们实际上见证了教学的成果,让学生去评价教师,可以准确把握教师教学的绩效。

国外学校对于教师绩效评价考核的主要研究,可分为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教师绩效评价主要集中于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是学校实现对教师管理的一种方法,学校将此结果运用于教师的奖惩,晋升和留任上。

第二个方面是从集中研究教师队伍的职业发展问题。

为了提高其教学水平与能力,学校依据教学绩效来制定不同的发展计划,给他们开展各种学习培训,培养教师作为教育主体的责任感。

第三个方面是集中研究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提出对于绩效考评要着重于教师在出现问题时的反应过程,将教学反思作为教师的考核标准之一,让教师在自主发展方面更加走向专业化。

第四个方面是研究教师的评价主体的问题以及评价方式的问题。

如今,国际上相关理论成果已非常成熟,运用也很广泛。

我们需要借鉴其研究成果,来进一步完善理论,做好教师的绩效考评工作。

2 国内研究现状2000年,学者刘正德就提出,应该让专业机构去进行教师的绩效考评工作,或者让负责人事管理的学校相关部门和另行成立的专门委员会去完成,这样效果会更佳。

在整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整理和收集一手资料,还要整合学生意见和专家意见,结合好教师的自我反思与总结。

2003年,学者黄骏提出,在注意两者差异的前提之下,目前借鉴企业的人事制度规则是可行的,例如其在管理人力资源上通用的几个标准——品德、勤劳、能力、业绩和廉洁。

这种考评方式尊重了企业和事业单位在管理制度上的相似性。

2007年,学者徐木兴提出,在我国,如学校这种事业单位,为了建构一套完善、科学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可以借用目标管理的方法,完善制度建设与管理规范,进行绩效评价时,要运用分层次的方法,将考核结果作为应用的重点。

2009,学者冯君莹研究分析,在以往,绩效评价往往都是使用人工统计来确定相关指标,而其中不免有疏漏,也使评价考核的效率有所降低。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软件计算相关数值,并创建动态的指标体系,让教师的绩效评价工作在动态中完成。

2011年,学者熊凤山等提出,作为决定绩效评价成功与否的指标体系,一定要尊重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尽量全面可靠,要让各个指标触及到教师全部的工作内容与教学成果,并尊重差异,在动态数据的基础上来全面分析。

2013年,学者杨潮研究分析,对于目前的教师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应该加强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例如引入大数据、考核软件等,深入而全面地看待绩效考评结果,使数据分析更加有效果。

2013年,学者金艾裙提出,要根据教师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把握教师心理,进行动态绩效管理,让不同时期的教师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绩效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2014年,学者王碧华分析研究了关于中小学教师考核的有关理论,指出在教师绩效评价考核之中,应该强调师德,让教师能够用“才”和“德”这“两只腿一起走路”,增强绩效考评的全面性和实际效果。

2015年,学者叶英华提出在教师的绩效考评上,既要着重于短期的绩效,也要着重于考虑教师的长期发展,要在不同的视角上,根据不同角色的发展,运用适应的考核方针,以平衡每一方的发展和利益,并提升教学的实际质量。

2016年,学者闫菲研究分析在目前绩效考评制度的实施中,有许多方面的问题,例如专业性不强,在考核内容、指标上存在问题,还有就是进行考核的评价人员一般是本校的成员,他们对于相关政策不能准确把握。

因而,可依据每个学校现状,购买第三方的服务,让专业的机构去进行评价,给出专业性较强的分析结果和建议,以此提高绩效考评的准确性。

2017年,学者洪晓丹提出新中考走班制下,小学教师的两种增量评价法,即:名次增量评价和等级增量评价。

很有创新,适应了目前的中考改革。

2018年,学者于梦婷认为教师的绩效考评,要从两个角度出发考虑如何完善学校的绩效考评,一是教师的培训体系;二是树立学校文化自信。

综上所述,我国已对教师绩效考评这一课题研究比较多,发表了有关这个课题的较多研究论文,形成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库,较清晰地论述了小学教师绩效的实施方法、指标体系和绩效的含义。

但纵观这些文献资料,还是有待完善之处,对教师绩效考评中出现的问题剖析不到位,以及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系统性的分析研究还不够,大多是只研究了教师绩效考评的某一些方面;而且这些研究大都停留在理论层面,未能从实际操作层面去考虑,无法直接运用在目前的教师绩效考评中。

所以,目前的小学教师绩效考评的研究,必须通过分析目前已有的绩效考评的情况,同时结合现代教师队伍的一些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时代特色,深入进行实际案例研究,并针对性地解决某些学校指导小学在运用教师绩效考评模式对教师进行有效管理,具有深远的作用,直接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参考文献[1] 胡玉明.《平衡计分卡》.中国财经出版社,2003.[2] (美)戴维•帕门特.《关键绩效指标:KPI的开发、实施和应用》(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2] 马作宽.《组织绩效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3] 王海燕.《绩效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4](美)彼得·德鲁克.《管理实践》[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5] Stern J M,Stern C,Shiely J S, et al. The EV A challenge: implementing value-added change in an organization[M].John Wiley&Sons,2001.[6] Schneier C E, Beatty R W, Baird L S. Creating a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J].Training&Development Journal,1986.[7] Kaplan R S, Norton D P. Putt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J].Performance measurement,management, and appraisal sourcebook,1995.[8]WilliamD Wolansky.A Multiple Approach to Faculty Evaluation[J].Education, 2001.[9]Marsh,H..Students' Evaluations of University Teaching:Research.Findings.Methological Issues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13.[10] McGreal,T.L.Evaluation for enhancing instruction:Linking teacher evaluation and staffdevelopment[J].Alexandria,V A: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1988:56-59.[11] Cyril Poster,Doreen Poster.Teacher Appraisal:Training and Implementation[J].Rutledge,New York.1993:32-34.12] Smith,K.The function of modeling:Teacher educators as assessors of student teachers learning[J].Tel Aviv,Israel:Mofet Institute.2006:55-57.[13]王培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教师绩效[D].江西财经大学,2015.[14]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5]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6]门志国.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研究[M].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17]宋金城,张士斌.基于BSC的KPI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构建[J].经营管理者,2017.[18]年伏宝.X学院教师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7.[19]张有绪,陈伟.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4(5):33-35.[20]孙梅.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构建探析[J].价值工程,2010: 246.[21]王丽静.高校教师绩效考体系实用性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J],2010(27): 52-53.[22]芦勇.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研究[M].天津大学,2010.2-8.[23]陈冰琼.高校教师绩效量化考核指标体系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10-15[24]王培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教师绩效[D].江西财经大学,2015:15-20.[25]刘仁义.高校教师科技绩效评价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7:22-23.[26]唐滞.从美国研究型大学教授评聘看北大教师聘任制改革[J].高等教育,2004(l): 38-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