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基础会计教材
中职基础会计电子教案
![中职基础会计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276b2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f.png)
中职基础会计电子教案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概念解释会计的定义,说明会计是一种经济信息系统,用于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财务信息。
强调会计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
1.2 会计要素介绍会计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解释各要素的概念和作用。
1.3 会计科目和账户介绍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
解释会计科目的分类和命名规则。
1.4 会计方法和原则介绍会计方法和原则,包括货币计量、持续经营、会计分录、收入确认和费用匹配原则。
第二章:账户式记账法2.1 账户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解释账户式记账法的原理,包括借方和贷方的概念。
强调账户式记账法在记录经济交易中的重要性。
2.2 记账规则和会计分录介绍记账规则,包括借方和贷方的记账规则。
解释会计分录的概念和编制方法。
2.3 会计凭证和账簿介绍会计凭证的概念和种类,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解释账簿的概念和分类,包括日记账、总账和明细账。
2.4 试算平衡解释试算平衡的概念和作用。
介绍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
第三章:资产3.1 资产的概念和分类解释资产的定义和特征。
介绍资产的分类,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3.2 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解释货币资金的概念和分类,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介绍应收账款的概念和计量。
3.3 存货的核算解释存货的概念和分类,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和成品。
介绍存货的核算方法,包括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
3.4 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解释长期投资的概念和分类,包括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
介绍固定资产的概念、确认和计量。
第四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4.1 负债的概念和分类解释负债的定义和特征。
介绍负债的分类,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4.2 应付账款和应付工资解释应付账款的概念和计量。
介绍应付工资的概念和计算。
4.3 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分类解释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和特征。
介绍所有者权益的分类,包括资本、盈余和未分配利润。
4.4 留存收益的计算解释留存收益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024年)中职基础会计教案完整版
![(2024年)中职基础会计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c64f6c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0a.png)
会计法规的执行
通过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 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完善会计 职业道德奖惩机制等措施,推动会计 职业道德的实施。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会计工作的 监管,确保《会计法》、会计准则、 会计制度等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会计职业道德与法规 的监管机构
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与法规的监管机构 主要包括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税务 部门等。这些机构通过制定相关法规 和政策,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确保会计工作符合职业道德和法规 的要求。同时,这些机构还负责对违 反职业道德和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和 惩罚,维护会计行业的良好秩序。
筹集资金的账户设置
如“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短期借款” 、“长期借款”等账户,用于记录不同来源的资 金。
筹集资金的会计处理
根据筹资方式和协议条款,进行相应的会计分录 编制,如收到投资款、计提借款利息等。
2024/3/26
17
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
2024/3/26
固定资产的购置与折旧
记录固定资产的购入成本、安装费用等,并按规定方法计提折旧 。
2024/3/26
9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法
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揭示了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反映资产负债表要素 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利润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收入-费用=利 润。
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 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2024/3/26
03
财务报表的分析与应用
运用财务分析方法和工具,对财务报表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揭示企业
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规划教材 会计基础与实务
![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规划教材 会计基础与实务](https://img.taocdn.com/s3/m/ee53471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6.png)
序言
会计基础课程是财经管理类各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会计与审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要求全面、系统、科学 地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会计核算的基本经济业务、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主要涉及会计概述、账户、复式记账 及其运用、账户的分类、会计凭证、账簿、账务处理程序、财产清查、财务会计报告等内容。它既可以为学生进 一步学习财务会计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又可以使学生对企业会计核算和经济管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我们在完成本书的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国内外会计理论与实务的书籍和资料,尽量使本书趋于完美。但由 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纰漏,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谢谢观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摘
什么是会计?多年来通俗的说法,会计就是记账、算账和报账。
我国古代“会计”一词产生于西周,主要是指对收支活动的记录、计算、考察和监督。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 动,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加强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的,并随着社会经济,特别是市场经济和科学技 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提高。人们总是力求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取得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以满足生产和生 活的需要。为此,就必须对劳动过程进行组织和规划,同时,对劳动消耗和劳动成果进行观察、计量、记录和计 算,并与以往的结果或他人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这就是最早的管理,会计就是由此要求而产生的。
会计最初表现为人类对经济活动的计量与记录行为,有生产就有会计。如我国古代的结绳记事,简单刻记的 出现就是会计的萌芽阶段。这些简单的计量与记录行为,主要计算劳动成果,为劳动成果的分配服务。这时的会 计只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职能,即由生产者在生产时间之外附带地把收入、支付等事项记载下来。随着社会经 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剩余产品的大量出现,会计作为生产经营过程的附带职能,也逐步分离出来, 成为一种独立的职能,并产生专门从事这一工作的专职人员。
中职基础会计教案
![中职基础会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10feb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3.png)
中职基础会计教案教案主题:基础会计知识教案目标:1.理解基础会计概念,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2.掌握会计方程和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3.熟悉常见的会计报表,并能进行分析和解读;4.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资源:1.教材:《会计原理》;2.多媒体教学设备;3.计算器;4.练习题和例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基础会计概念的介绍1.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会计概念的定义和范围;2.分组讨论,让学生就自己对会计的理解和认识进行交流;3.教师进行总结和澄清,明确基础会计概念的含义。
第二课:会计方程和会计分录1.清晰地介绍会计方程的概念和公式;2.通过实例演示如何根据会计方程编制会计分录;3.让学生进行练习,熟悉会计方程和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第三课:会计凭证和账户1.介绍会计凭证和账户的概念和作用;2.演示如何编制会计凭证,并介绍不同类型的凭证;3.让学生进行练习,熟悉会计凭证和账户的使用方法。
第四课: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1.介绍会计账簿和不同类型的会计账册;2.分组讨论,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会计账簿的使用方法;3.介绍常见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4.演示如何解读和分析会计报表,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第五课: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1.介绍会计核算的概念和方法;2.分组讨论,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会计核算的步骤和流程;3.介绍会计监督的意义和功能;4.讨论会计监督的方式和方法,并进行案例分析。
教学评价:1.每节课结束后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2.作业布置包括练习题和案例分析,检验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3.平时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进行综合评价。
教学反思:1.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基础会计知识;2.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会计思维能力;3.在练习和作业中,要注重案例的选择和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中职基础会计教案
![中职基础会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252cb5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57.png)
中职基础会计教案第一章:会计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会计的定义、职能和目标掌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理解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需求1.2 教学内容会计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会计的定义和职能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需求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定义、职能和目标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需求1.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会计定义和职能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需求的认知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2.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要素的分类和内容理解会计等式的意义和应用熟悉会计科目体系会计要素的分类和内容会计等式的推导和应用会计科目体系的构成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要素的分类和内容、会计等式的推导和应用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编制会计分录,巩固会计等式的应用2.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理解会计分录练习:评估学生对会计等式的应用能力第三章: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3.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科目的分类和命名规则理解会计账户的概念和作用熟悉常用会计科目的设置3.2 教学内容会计科目的分类和命名规则会计账户的概念和作用常用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应用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命名规则、会计账户的概念和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常用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应用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理解会计科目设置练习:评估学生对常用会计科目的设置能力第四章:会计分录与会计账簿4.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和规则理解会计账簿的概念和分类熟悉日记账、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方法4.2 教学内容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和规则会计账簿的概念和分类日记账、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方法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和规则、会计账簿的概念和分类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编制会计分录,登记日记账、总账和明细账4.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会计分录和会计账簿的理解会计账簿登记练习:评估学生对日记账、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能力第五章:财务报表与会计分析5.1 教学目标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内容理解会计分析的目的和常用方法熟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5.2 教学内容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内容会计分析的目的和常用方法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内容、会计分析的目的和常用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编制财务报表,进行会计分析5.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财务报表和会计分析的理解财务报表编制和会计分析练习:评估学生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能力第六章:会计软件与会计信息化6.1 教学目标了解会计软件的定义和分类掌握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熟悉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6.2 教学内容会计软件的定义和分类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讲授法:讲解会计软件的定义和分类、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会计软件,掌握基本操作6.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会计软件和会计信息化的理解会计软件操作练习:评估学生对会计软件操作的熟练程度第七章:会计实务与会计循环7.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实务的基本流程理解会计循环的各个阶段熟悉会计实务中的常用技巧7.2 教学内容会计实务的基本流程会计循环的各个阶段会计实务中的常用技巧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实务的基本流程、会计循环的各个阶段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实务中的常用技巧7.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会计实务和会计循环的理解会计实务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会计实务中常用技巧的应用能力第八章:存货与成本计算掌握存货的分类和计价方法理解存货的核算和成本计算熟悉存货成本计算在财务报表中的应用8.2 教学内容存货的分类和计价方法存货的核算和成本计算存货成本计算在财务报表中的应用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存货的分类和计价方法、存货的核算和成本计算案例分析法:分析存货成本计算在财务报表中的应用8.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存货和成本计算的理解存货成本计算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存货成本计算在财务报表中应用的能力第九章:固定资产与折旧9.1 教学目标掌握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理解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和计算熟悉固定资产折旧在财务报表中的应用9.2 教学内容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和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在财务报表中的应用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和计算案例分析法:分析固定资产折旧在财务报表中的应用9.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固定资产和折旧的理解固定资产折旧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固定资产折旧在财务报表中应用的能力第十章:收入、费用与利润10.1 教学目标掌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理解费用的分类和计算熟悉收入、费用与利润在财务报表中的应用10.2 教学内容收入的确认和计量费用的分类和计算收入、费用与利润在财务报表中的应用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收入的确认和计量、费用的分类和计算案例分析法:分析收入、费用与利润在财务报表中的应用10.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理解收入、费用与利润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收入、费用与利润在财务报表中应用的能力第十一章: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11.1 教学目标掌握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定理解税务筹划的方法和策略熟悉主要税种的会计处理和税务申报11.2 教学内容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定税务筹划的方法和策略主要税种的会计处理和税务申报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定、税务筹划的方法和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主要税种的会计处理和税务申报11.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税务会计和税务筹划的理解税务会计处理和申报练习:评估学生对主要税种的会计处理和税务申报能力第十二章:审计与内部控制12.1 教学目标掌握审计的基本概念和程序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及其环节熟悉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12.2 教学内容审计的基本概念和程序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及其环节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审计的基本概念和程序、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及其环节案例分析法:分析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12.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审计和内部控制的理解审计报告编制练习:评估学生对审计报告格式和内容的掌握能力第十三章:财务预测与财务计划13.1 教学目标掌握财务预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理解财务计划的意义和内容熟悉资金筹措和投资决策的方法13.2 教学内容财务预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财务计划的意义和内容资金筹措和投资决策的方法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财务预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财务计划的意义和内容案例分析法:分析资金筹措和投资决策的方法13.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财务预测和财务计划的理解财务预测与计划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资金筹措和投资决策的应用能力第十四章: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nd business valuation 14.1 教学目标掌握并购的基本概念和流程理解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和技巧熟悉并购对企业财务和运营的影响14.2 教学内容并购的基本概念和流程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和技巧并购对企业财务和运营的影响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并购的基本概念和流程、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和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并购对企业财务和运营的影响14.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并购和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解并购和企业价值评估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并购对企业财务和运营应用的能力第十五章:伦理与职业道德15.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职业的伦理原则和规范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熟悉会计职业伦理在实践中的应用15.2 教学内容会计职业的伦理原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会计职业伦理在实践中的应用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职业的伦理原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职业伦理在实践中的应用15.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会计伦理和职业道德的理解会计伦理应用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会计职业伦理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中职基础会计教案,共分为十五个章节。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件《基础会计》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件《基础会计》](https://img.taocdn.com/s3/m/2be54d6f7fd5360cba1adb66.png)
收款凭证
借 科目: 银行存款 摘 要
2004 年 9 月 28 日
贷方科目 一级科目 明细科目
银收 字第 1 号 金额 记 帐
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存销
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
增值税(销)
附 2 0 0 0 0 0 0件 3 3 4 0 0 0 0 张 23 4 0 0 0 0
合计
财务主管
记账
复核
收款凭证
借方科目: 现金 摘 要 收回备用金 2004 年 9 月 28 日 贷方科目 一级科目 其他应收款 明细科目 采购员 记 帐 现收 字第 1 号 金额
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附 1 6 0 0 0件 1 张
合计
1 6 0 0 0
记账 复核 出纳 制单 李会
财务主管
例2:9月28日,将销售款20000元、税款3400元,款已送存银行。
总帐科目
√
报销差旅费 管理费用
其他
8 4 0 0 0
其他应收款
采购员
8 4 0 0 0
附 件 1 张
合计
8 4 0 0 0
财务主管
记账
复核
制单
8 4 0 0 0 李会
• 例6:9月30日,提取现金6000元备用。 • 例7:9月30日,接受某外商投资600000元,存入 银行。 • 例8:9月30日,以现金500元购买办公用品。 • 例9:9月30日,以银行存款支付本月电话费1200 元。 • 例10:9月30日,将2000元现金送存银行。 • 要求:填制记帐凭证 •
财务主管
记账
复核
出纳
制单 李会
例4:9月29日,购进甲种原材料,买价30000元,增值税5100元, 款已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中职中专-基础会计-第三章-账户和复式记账
![中职中专-基础会计-第三章-账户和复式记账](https://img.taocdn.com/s3/m/924a364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9.png)
3、复式记账法的种类 按照记账符号、记账规则、试算平衡的不同,可
分为:
(1)借贷记账法 目前唯一正在使用的复式记账法。 企业会计核算必须采用借贷记账法。
(2)收付记账法
借(-) 应付账款 贷(+)
借(+) 原材料贷(-)
50000
50000
例2 以银行存款归还短期借款200000元。
借(+) 银行存款 贷(-)
借(-) 短期借款 贷(+)
200000
200000
例3 收到购买单位所欠账款30000元,存入银行。
借(+) 应收账款 贷(-)
借(+) 银行存款 贷(-)
③
10000
本期发生额 310000 100000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579000
3、试算平衡
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是指根据会计等式的 平衡原理,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汇总计算 和比较,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完整性。
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公式:
1、发生额试算平衡公式(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确定账户名称
会计分录的三个要素 确定记账方向
确定应记金额
(1)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一般格式) 例1 向供货单位购入原材料50 000元,货款暂欠。
借(-) 应付账款 贷(+)
50000
借(+) 原材料贷(-)
50000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
50 000 50 000
例2 以银行存款归还短期借款200 000元。
中职基础会计电子教案
![中职基础会计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97dcfa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fd.png)
中职基础会计电子教案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解释会计的概念和作用强调会计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1.2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介绍会计基本假设(如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解释会计基础(如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原则)1.3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讲解会计要素(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推导和解释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2.1 会计科目的分类介绍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科目的概念和特点2.2 账户的设置与使用解释账户的概念和作用演示如何设置和使用各种类型的账户2.3 会计分录讲解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演示如何编制简单和复杂的会计分录第三章:复式记账与会计核算3.1 复式记账原理解释复式记账的概念和规则演示复式记账的应用实例3.2 借贷记账法介绍借贷记账法的规则和特点演示如何运用借贷记账法进行会计核算3.3 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讲解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编制方法介绍会计账簿的种类和登记方法第四章:财务报表与会计分析4.1 财务报表的编制解释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概念和作用演示如何编制这些财务报表4.2 会计分析的方法介绍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现金流量分析等方法演示如何进行财务报表分析4.3 财务状况分析与评价讲解如何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强调财务分析在决策中的重要性第五章:会计软件与应用5.1 会计软件概述解释会计软件的概念和作用介绍市场上常见的会计软件及其特点5.2 会计软件的操作与应用演示如何使用会计软件进行日常账务处理强调会计软件在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错误中的重要性5.3 会计信息化与大数据分析介绍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影响讲解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会计决策和预测第六章:货币资金及应收款项6.1 货币资金的分类与管理讲解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概念和核算强调货币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及内部控制措施6.2 应收款项的核算解释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等科目的处理演示坏账损失的核算和应收款项的期末计量6.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介绍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内容演示如何根据会计记录编制现金流量表第七章:存货与成本计算7.1 存货的分类与计价讲解存货的分类(如原材料、在产品、成品等)和计价方法(如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强调存货管理对成本控制的影响7.2 存货的核算解释存货相关的会计科目(如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等)演示存货的购入、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会计处理7.3 产品成本计算介绍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成本计算方法演示如何计算产品成本并结转至库存商品第八章:固定资产与折旧8.1 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解释固定资产的概念和确认条件介绍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8.2 固定资产的折旧讲解折旧的概念、目的和计算方法演示如何计算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折旧方法8.3 固定资产的处置和清理解释固定资产出售、报废、捐赠等处置方式演示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和财务影响第九章:负债与所有者权益9.1 负债的分类与核算讲解短期负债、长期负债、专项负债等概念和会计处理强调负债管理和偿债能力分析的重要性9.2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与变动解释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和构成要素演示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及其会计处理9.3 财务杠杆与偿债能力分析介绍财务杠杆的概念和计算分析财务杠杆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股东权益的影响第十章:收入、费用与利润10.1 收入的确认与计量讲解收入的概念、确认条件和计量方法演示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的会计处理10.2 费用的分类与核算解释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概念演示各种费用类型的会计处理和成本控制10.3 利润的计算与分配介绍利润的构成要素和计算方法演示利润的确认、利润表的编制和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第十一章:税务会计与纳税申报11.1 税法基本原则与税收制度讲解税法的基本原则和我国的税收制度框架强调税务会计的重要性及其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11.2 增值税会计解释增值税的基本概念、税率及其计算方法演示增值税的会计处理和纳税申报流程11.3 其他主要税种的会计处理讲解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等税种的会计处理方法强调不同税种之间会计处理的差异第十二章:审计与会计控制12.1 审计的基本概念与程序解释审计的定义、目标和程序强调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12.2 会计控制与风险管理讲解会计控制的概念、目的和基本原则演示如何通过内部控制制度来管理财务风险12.3 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介绍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和保证措施强调会计信息在决策中的关键作用第十三章:国际会计准则与跨国会计13.1 国际会计准则(IAS)概述解释国际会计准则的概念和制定机构强调国际会计准则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和影响13.2 跨国会计问题讲解外币会计、跨国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等跨国会计问题演示如何处理跨国交易和报告13.3 跨国税务规划与转移定价介绍跨国税务规划和转移定价的概念强调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如何合理规划税务以降低税负第十四章:会计伦理与职业素养14.1 会计伦理的重要性讲解会计伦理的概念和内容强调会计人员遵循职业伦理的重要性14.2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介绍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演示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遵循的职业行为准则14.3 会计职业发展讲解会计职业的发展路径和生涯规划强调继续教育和职业认证对会计人员的重要性第十五章:会计前沿与未来发展15.1 会计信息化与数字化介绍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强调数字化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和挑战15.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财务外包解释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概念和运营模式讨论财务外包的利弊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15.3 环境、社会与治理(ESG)会计讲解ESG会计的概念和重要性强调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会计角色的转变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至第三章着重介绍了会计的基本概念、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与会计核算。
中职基础会计ppt课件
![中职基础会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48090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e.png)
会计账簿一般包括封面、扉页和账页,其中账页是记录经 济业务事项的载体,包括账户的名称、日期栏、凭证种类 和编号栏、摘要栏、金额栏等。
04
会计核算程序
会计核算程序定义与特点
定义
会计核算程序是指会计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和报告的步骤和顺序。
特点
系统性、规范性、可操作性、适应性。
记账凭证核算程序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包括可 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 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 时性。
02
会计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定义
复式记账法是一种会计记账方法,通过记录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账户中进行双重记录,以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双重记录
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至少在两个账户中进行记录,形成相互对应的关系 。
中职基础会计实践经验分享
实践经验分享目的
通过分享实际工作经验,帮助学生了解会计职业发展路径,为未 来就业做好准备。
实践经验分享内容
邀请资深会计师、企业财务人员等分享从业经历、职业规划、行业 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经验。
实践经验分享要求
要求学生认真倾听、思考,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培养 职业素养和自我发展能力。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会计要素
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 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包括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 用和利润。
会计科目
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 类核算的科目,是进行会计核算 与监督的一种工具。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基本假设
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 所做的合理设定。包括会计主体、持 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中职基础会计电子教案
![中职基础会计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3712d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6a.png)
中职基础会计电子教案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与目标解释会计的概念和重要性描述会计的目标和作用1.2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介绍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讲解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3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阐述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实体持续经营、会计主体)解释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原则)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2.1 会计科目的分类介绍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科目的概念和特点2.2 会计账户的设置与使用解释账户的概念和作用演示账户的设置方法和使用规则2.3 会计分录与记账凭证讲解会计分录的概念和格式介绍记账凭证的类型和编制方法第三章:会计核算方法3.1 记账方法与会计账簿解释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讲解会计账簿的分类和登记方法3.2 会计凭证的审核与传递阐述会计凭证的审核标准和流程描述会计凭证的传递和归档规则3.3 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介绍会计报表的概念和种类(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讲解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分析要点第四章:财务管理与会计循环4.1 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阐述财务管理的目标和原则介绍财务管理的方法(预算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4.2 会计循环的步骤与流程讲解会计循环的各个步骤(凭证编制、账簿登记、报表编制)描述会计循环的流程和注意事项4.3 会计信息与决策解释会计信息在决策中的作用演示如何利用会计信息进行有效决策第五章:会计软件与电算化会计5.1 会计软件的概念与分类解释会计软件的概念和功能介绍会计软件的种类(财务软件、ERP系统)5.2 电算化会计实务操作讲解电算化会计实务的基本操作流程演示电算化会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5.3 会计信息化与网络安全阐述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措施和防范方法第六章:存货的核算6.1 存货的分类与确认介绍存货的概念和种类(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讲解存货的确认条件和计量方法6.2 存货的核算方法解释存货的核算方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演示存货核算的会计分录和账簿登记6.3 存货的清查与处理阐述存货清查的程序和方法讲解存货处理的原则和流程第七章:固定资产的核算7.1 固定资产的分类与确认介绍固定资产的概念和种类(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讲解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和计量方法7.2 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解释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演示固定资产核算的会计分录和账簿登记7.3 固定资产的折旧与处置阐述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和方法讲解固定资产处置的原则和流程第八章:应收账款与坏账的处理8.1 应收账款的概念与确认介绍应收账款的概念和产生原因讲解应收账款的确认条件和计量方法8.2 应收账款的核算方法解释应收账款的核算方法(直接法、间接法)演示应收账款核算的会计分录和账簿登记8.3 坏账的处理方法阐述坏账的概念和影响讲解坏账处理的方法(直接冲销法、备抵法)第九章:长期投资与合营会计9.1 长期投资的概念与分类介绍长期投资的概念和种类(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其他投资)讲解长期投资的确认条件和计量方法9.2 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解释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成本法、权益法、公允价值法)演示长期投资核算的会计分录和账簿登记9.3 合营会计的处理方法阐述合营会计的概念和特点讲解合营会计的处理方法(合营企业会计、合营分支机构会计)第十章:金融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核算10.1 金融负债的确认与计量介绍金融负债的概念和种类(借款、发行债券、应付账款)讲解金融负债的确认条件和计量方法10.2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介绍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种类(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讲解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和计量方法10.3 金融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核算方法解释金融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核算方法演示金融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核算的会计分录和账簿登记第十一章: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核算11.1 收入的确认与计量介绍收入的概念和种类(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讲解收入的确认条件和计量方法11.2 费用的确认与计量介绍费用的概念和种类(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讲解费用的确认条件和计量方法11.3 利润的计算与分配解释利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讲解利润分配的原则和流程第十二章: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12.1 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介绍税务会计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2.2 主要税种的会计处理介绍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等主要税种的会计处理方法讲解各种税种的会计分录和账簿登记12.3 税务筹划的原则与方法阐述税务筹划的概念和目标介绍税务筹划的原则和方法第十三章:财务报表分析与评价13.1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与方法介绍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13.2 主要财务比率指标的计算与分析介绍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等主要财务比率指标的计算方法讲解财务比率指标的分析要点和应用13.3 财务评价与投资决策解释财务评价的概念和方法讲解财务评价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第十四章:审计与会计风险14.1 审计的概念与程序介绍审计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审计的程序和基本要求14.2 会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阐述会计风险的概念和种类介绍会计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方法14.3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解释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目标讲解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方法第十五章:会计伦理与职业素养15.1 会计伦理的基本原则与规范介绍会计伦理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会计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15.2 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与评价阐述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和内容介绍会计职业道德的评价方法和激励机制15.3 会计职业素养的培养与发展解释会计职业素养的概念和作用讲解会计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会计概述、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核算方法、财务管理与会计循环、会计软件与电算化会计等十五个章节。
中职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说课稿
![中职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a65752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0.png)
中职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说课稿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2.掌握会计等式的基本原理,学会编制简单的会计分录。
3.理解并能解释会计循环的各个步骤。
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完成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2.能够运用会计原理分析并解决简单的会计问题。
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使用会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强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兴趣,树立持续学习的态度。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具体内容:1.会计的基本概念与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2.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其应用。
3.会计循环(包括交易分析、日记账、分类账、试算平衡、调整分录、结账和编制财务报表)。
重点:-会计要素的理解及其相互关系。
-会计等式的应用及会计分录的编制。
难点:-会计循环的完整理解及实际操作。
-调整分录的编制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与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利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资源,如会计软件模拟实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中职教材。
-教具:投影仪、电脑、白板。
-实验器材:会计模拟实验室、会计软件(如金蝶、用友)。
-多媒体资源:课件、会计实操视频、在线会计课程链接。
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1.小组讨论:每组分配不同难度的会计案例,确保每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讨论。
2.课堂纪律:设定明确的课堂规则,如手机静音、举手发言,确保课堂秩序。
3.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讨论和正确解答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评价与反馈1.课堂小测验:每节课后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课后作业: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提交。
3.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程度。
中职 会计基础 整套课件完整版ppt教学教程最全电子讲义教案(最新)
![中职 会计基础 整套课件完整版ppt教学教程最全电子讲义教案(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59e532cf10a6f524ccbf85e3.png)
2.凡填有大写和小写金额的原始凭证,大 写与小写金额必须相符。
36
3.一式几联的原始凭证,应当注明各联 的用途,只能以一联作为报销凭证。 4.发生销货退回的,除填制退货发票外, 还必须有退货验收证明;退款时,必须取 得对方的收款收据或者汇款银行的凭证,不 得以退货发票代替收据。
和金额
E、会计科目
34
三、 原始凭证的填制
(一) 原始凭证填制的基本要求 1.真实可靠 内容符合实际,不得弄虚作假,不得
涂改挖补。 2.内容完整 项目填列齐全,不得缺漏。 3.填制及时 4. 书写清楚 字迹清晰工整,不得潦草。
35
(二) 原始凭证填制的附加要求 1.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盖有
20
一. 原始凭证的概念: 原始凭证:
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由业务人员直 接取得或填制,用以表明某项经济业务 已发生或者完成情况并明确有关经济责 任的一种凭证。
& 凡不能起到证明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情 况作用的单据,如采购计划、银行对账单等, 都不能作为原始凭据以记账。
长沙财经学校 顾竞 制作
21
二、 原始凭证的种类:
2.记账凭证:
是对经济业务按其性质加以归类,确定 会计分录,并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45 凭证。
原始凭证的概念
学
习
原始凭证的种类
提
纲
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46
一. 原始凭证的概念: 原始凭证:
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由业务人员直 接取得或填制,用以表明某项经济业务 已发生或者完成情况并明确有关经济责 任的一种凭证。
第一章 会计凭证 1.1 会计概述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基础会计教材张玉森.陈伟清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国家规划教材《基础会计》第四版.北京:高等基本信息, 作者:陈伟清张玉森,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3版 (2008年2月1日), 丛书名: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平装:191页, 正文语种:中文, 开本:16, ISBN:9787040232271, 条形码:9787040232271, 定价:18.80, 内容简介《基础会计(第3版)》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会计专业主干课程教材,也是财经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
《基础会计(第3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2004年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修订而成。
《基础会计(第3版)》内容为:会计的基本概述、会计要素及会计平衡公式、账户和复式记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和财务会计报告等。
每章内容除设计知识点、请注意、相关链接、小知识、技能ABC、练一练等栏目外,还配有一个贯穿全书的情景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对每章涉及的名词概念也进行了归纳,以便查询。
另外,对学有余力的同学给出社会实践的方向,旨在提高其动手能力。
编辑推荐《基础会计(第3版)》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第一章概述第一节会计的概述一、什么是会计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三、会计的特点第二节我国会计工作的管理体制一、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结构二、财政部的管理职责第三节企业的经济活动与经济业务一、企业的经济活动二、企业的经济业务三、会计对象第四节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一、会计机构二、会计人员会计法律规范体系第五节一、会计法律二、会计法规三、会计规章【检查与思考】第二章会计要素及会计平衡公式第一节会计要素一、资产二、负债三、所有者权益四、收入五、费用六、利润第二节会计核算方法一、会计核算方法的内容二、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第三节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与会计平衡公式一、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二、会计平衡公式【检查与思考】账户和复式记账第三章第一节会计科目与账户一、会计科目二、账户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第二节一、复式记账二、借贷记账法第三节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一、平行登记要点二、平行登记举例【检查与思考】第四章会计凭证第一节会计凭证概述一、会计凭证的概念二、会计凭证的种类第二节原始凭证一、原始凭证的概念二、原始凭证的种类三、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四、原始凭证的填制五、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第三节一、记账凭证的概念二、记账凭证的种类三、记账凭证的内容四、记账凭证的填制五、记账凭证的审核第四节会计凭证的传递、装订和保管一、会计凭证的传递二、会计凭证的装订三、会计凭证的保管【检查与思考】第五章会计账簿第一节账簿概述一、账簿的概念二、账簿的种类第二节账簿使用规则一、账簿启用规则二、账簿登记规则第三节账簿的设置和登记一、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二、分类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三、备查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第四节错账更正方法一、查找错账方法二、错账更正方法对账和结账第五节一、对账二、结账【检查与思考】第六章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第一节企业筹集资金的核算一、设置的主要账户二、投入资本业务和借人资金业务的核算第二节供应过程的核算一、设置的主要账户二、供应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三、供应过程的核算程序第三节生产过程的核算一、设置的主要账户二、生产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三、生产过程的核算程序销售过程的核算第四节一、设置的主要账户二、销售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第五节利润形成和分配的核算一、设置的主要账户二、利润的形成和分配业务的核算三、销售过程和利润核算程序第六节成本计算一、成本计算的概念二、成本与费用的区别与联系三、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四、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五、产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检查与思考】第七章财产清查第一节财产清查概述一、财产清查的概念二、财产清查的种类三、财产清查的范围第二节财产清查的方法一、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二、财产清查的准备工作三、财产清查的方法第三节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一、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程序二、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方法【检查与思考】第八章会计核算程序第一节会计核算程序的概念与选择一、会计核算程序的概念二、会计核算程序的选择第二节记账凭证核算程序一、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特点二、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记账程序三、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应用四、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优缺点第三节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一、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的特点二、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的记账程序三、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的应用四、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的优缺点【检查与思考】财务会计报告第九章第一节财务会计报告概述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二、财务会计报告的种类三、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第二节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一、资产负债表二、利润表第三节财务会计报告的报送和审批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报送二、财务会计报告的审批第四节会计档案管理一、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二、会计工作的交接手续【检查与思考】序言本书自2002年出版后,一直备受广大师生欢迎。
《企业会计准则》(2006)和《小企业会计制度》(2004)的颁布实施,以及税收政策的陆续出台,对教材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使本书更加完善,经过广泛的调研,我们在本书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
实践证明,书中原有的知识点、请注意、相关链接、小知识、技能ABC、练一练等栏目对学生的会计入门很有帮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本次修订除保留这些栏目外,还在每章开头增加了一个贯穿全书的情景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具有可比性的内容尽量以图表形式出现,以提升其直观性,使初学者易于理解和掌握;对一些纯理论叙述的内容,在不影响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做了适当的删减。
全书仍保留原来的章节顺序,只对局部章节做了调整。
如删除第十章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的内容,以降低其教学难度,并做好与“企业财务会计”课程的衔接;将第十章的其他内容调到第一章,更加明确地向初学者提出职业标准和职业方向。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基础会计课程已形成了教学整体解决方案,即除主教材外,还配有习题集、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参考书、在线学习网站等。
基础会计习题集(ISBN978,7,04,023228,8):以练习题形式,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更好地掌握会计的基本方法与实务技能。
基础会计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与教材保持一致,包括详细知识讲解、知识与能力训练、教学指导、参考资料和单元测验等,表现形式直观、生动、形象,既适于课堂教学,更适于学生课外自学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该课件与习题集****发行。
文摘插图:2.营利组织会计(企业会计)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按照某个单位组织活动的目的划分,会计学可以分为营利组织会计与非营利组织会计。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单位组织。
若把以营利为目的的单位组织称为企业,非营利组织则就是非企业。
营利两个字不能写作“盈利”,因为盈利是指单位组织的总收入大于总支出的差额,它反映的是其活动的结果。
营利组织会计(企业会计),按其应用的范围有工业企业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金融会计等等;按其所处理的特定业务范围有租赁会计、税务会计、破产清算会计等等。
3.宏观会计与微观会计按照会计对象的范围来划分,会计可以分为宏观会计与微观会计。
前者以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作为会计的对象,后者则以会计个体作为会计的对象。
上述会计的类别均属于微观会计的范畴。
宏观会计包括社会会计、社会责任会计和环境会计。
社会会计,将整个社会或者国家作为会计核算的对象,设立社会账户并运用借贷记账法和账户之间的关系反映整个社会或国家的经济活动,如西方国家就是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作为社会会计的。
社会责任会计,是社会责任与会计学有机结合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它是以会计特有的技术方法对某一个单位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贡献和社会损害进行反映和控制,目的是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社会责任会计的内容是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当企业的经济活动对社会做出贡献时就带来了社会效益,当企业的经济活动引起社会资源的损耗时就带来了社会成本。
环境会计,也称绿色会计(green accounting),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要求提供有关生态环境变换的会计信息,研究生态环境的成本和价值的会计。
现在,愈来愈多的会计学家将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联系起来研究,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绿色会计理论。
其核心问题是如何用会计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以便改善整个社会环境与资源的问题。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管理是通过会计的职能来实现的。
会计的职能就是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固有的、内在的客观功能。
马克思曾经将会计的基本职能概括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简言之,就是对经济业务活动过程的反映和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将会计的基本职能进一步明确为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一)会计的核算职能会计的核算职能,亦称会计的反映职能。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从核算的时间看,它既包括事后的核算,也包括事前、事中的核算;从核算的内容看,它既包括记账、算账、报账,又包括预测、分析和考核。
备注:如阁下所需图书数量大于书店库存您可以及时告知掌柜,书店内部调货1-2天到位。
本店图书绝对保证全新正版,前提是您签收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查看包裹,满意后签收图书,不满意直接拒签,这样可以节省退换货时间,因书店的原因引起的问题一律无条件退换货。
多谢您的光临。
放心下单.期待您的好评基本信息书名:基础会计(会计专业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原价:16.00元作者:张玉森//陈伟清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8年ISBN: 9787040232271字数:页码:版次:装帧:开本:商品标识:编辑推荐《基础会计(第3版)》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内容提要《基础会计(第3版)》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会计专业主干课程教材,也是财经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
《基础会计(第3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2004年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修订而成。
《基础会计(第3版)》内容为:会计的基本概述、会计要素及会计平衡公式、账户和复式记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和财务会计报告等。
每章内容除设计知识点、请注意、相关链接、小知识、技能ABC、练一练等栏目外,还配有一个贯穿全书的情景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对每章涉及的名词概念也进行了归纳,以便查询。
另外,对学有余力的同学给出社会实践的方向,旨在提高其动手能力。
目录第一章概述第一节会计的概述一、什么是会计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三、会计的特点第二节我国会计工作的管理体制一、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结构二、财政部的管理职责第三节企业的经济活动与经济业务一、企业的经济活动二、企业的经济业务三、会计对象第四节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一、会计机构二、会计人员第五节会计法律规范体系一、会计法律二、会计法规三、会计规章【检查与思考】第二章会计要素及会计平衡公式第一节会计要素一、资产二、负债三、所有者权益四、收入五、费用六、利润第二节会计核算方法一、会计核算方法的内容二、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第三节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与会计平衡公式一、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二、会计平衡公式【检查与思考】第三章账户和复式记账第一节会计科目与账户一、会计科目二、账户第二节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一、复式记账二、借贷记账法第三节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一、平行登记要点二、平行登记举例【检查与思考】第四章会计凭证第一节会计凭证概述一、会计凭证的概念二、会计凭证的种类第二节原始凭证一、原始凭证的概念二、原始凭证的种类三、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四、原始凭证的填制五、原始凭证的审核第三节记账凭证一、记账凭证的概念二、记账凭证的种类三、记账凭证的内容四、记账凭证的填制五、记账凭证的审核第四节会计凭证的传递、装订和保管一、会计凭证的传递二、会计凭证的装订三、会计凭证的保管【检查与思考】第五章会计账簿第一节账簿概述一、账簿的概念二、账簿的种类第二节账簿使用规则一、账簿启用规则二、账簿登记规则第三节账簿的设置和登记一、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二、分类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三、备查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第四节错账更正方法一、查找错账方法二、错账更正方法第五节对账和结账一、对账二、结账【检查与思考】第六章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第一节企业筹集资金的核算一、设置的主要账户二、投入资本业务和借人资金业务的核算第二节供应过程的核算一、设置的主要账户二、供应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三、供应过程的核算程序第三节生产过程的核算一、设置的主要账户二、生产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三、生产过程的核算程序第四节销售过程的核算一、设置的主要账户二、销售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第五节利润形成和分配的核算一、设置的主要账户二、利润的形成和分配业务的核算三、销售过程和利润核算程序第六节成本计算一、成本计算的概念二、成本与费用的区别与联系三、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四、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五、产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检查与思考】第七章财产清查第一节财产清查概述一、财产清查的概念二、财产清查的种类三、财产清查的范围第二节财产清查的方法一、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二、财产清查的准备工作三、财产清查的方法第三节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一、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程序二、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方法【检查与思考】第八章会计核算程序第一节会计核算程序的概念与选择一、会计核算程序的概念二、会计核算程序的选择第二节记账凭证核算程序一、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特点二、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记账程序三、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应用四、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优缺点第三节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一、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的特点二、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的记账程序三、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的应用四、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的优缺点【检查与思考】第九章财务会计报告第一节财务会计报告概述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二、财务会计报告的种类三、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第二节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一、资产负债表二、利润表第三节财务会计报告的报送和审批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报送二、财务会计报告的审批第四节会计档案管理一、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二、会计工作的交接手续【检查与思考】……作者介绍暂无文摘插图:2.营利组织会计(企业会计)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按照某个单位组织活动的目的划分,会计学可以分为营利组织会计与非营利组织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