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15种导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兰亭集序·15种导入
1、导语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有诗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死问题,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一代书圣王羲之也为我们留下了他对人生哲理执著探索的踪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兰亭集序》。
2、导入课文
(以轻柔的钢琴曲为背景音乐,淡雅的古典画面为背景画面)
浙江绍兴的兰渚山是个美丽的地方,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许多兰花。虽然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自从有了王羲之和41位名士在这里的集合,于是兰渚之亭就流芳千古,大大超过了兰花的清香。当年与会者临流……
3.导语。
人们早就开始了对生死的思考。司马迁: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代书圣王羲之也为我们献上了对生死的哲理思考。
王羲之,书圣,行草《兰亭集序》誉为行书第一。其人曾一度为官,积极用世,后辞官归田,娱情山水,胸怀旷达。
序,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文字。多介绍成书经过,意旨,作者情况等,亦可评论。古人宴集,常一同赋诗,推一人作序。
4、解题
本文选自《晋书·王羲之传》。作者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现在山东省临沂县)人。他是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蛇”,有“书圣”之称。王羲之胸怀旷达,喜好自然山水,他的散文疏朗简净,韵味悠长,显示了他的文学功底。因他作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你又称他为王右军。
“兰亭集序”即兰亭会诗集的序言。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晚者,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土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于三月三日在会(kuài)稽(jī)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今存《兰亭诗》,包括21人所作37首作品,王羲之的序是当场写出的,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兰亭集序》,书法上也称《兰亭序》。
5、引入
大家都知道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历代的书法名家灿若河汉,其中最杰出的一位无疑是王羲之。他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总共324字,在他的神笔下,个个‘飘如游龙,矫若惊龙,’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他本人也被尊为独步千秋
的“书圣”。其实这篇书序也是散文佳品,下面我们便来领略其文之美。
6、导语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本文仅325字,文中先记兰亭之会的概况,而后就死生问题发表议论;虽是书序,却以抒情笔调出之,淋漓满纸,美不胜收;加以文笔洗练,自然有致,更足以发人深思。
7、引入
同学们,知道唐太宗吗?他在临死之前泪流满面向唐高宗央求道:“父王为创立大唐,历尽艰辛,而今天下托付给你,我也放心,父王只从你这里要一样东西。”那位同学知道他要什么?对!他说:“我所要的‘兰亭’真本,可与我同去,你的意思如何?”高宗点头答应了,太宗也就一命呜呼,气绝身亡。王羲之遗世的最佳书法珍品,就这样葬入了昭陵了。此后传世的“兰亭”是“兰亭”被萧翼从王羲之的第七代孙智永禅师的弟子辩才处骗得送入太宗秘库之后,遴选善书的欧阳询、褚遂良等名家刻意临摹之作。同学们可以翻到本册书的插图,(或打出“兰亭”帖幻灯片)欣赏《兰亭序帖卷》。你看,这里每个字都孕育着生命,疏处不嫌其疏,密处不嫌其密,通篇看来,结构严密,浑然一体。东晋时人评论王羲之的书法笔势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意思是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捷。你看了是否也有这种感觉呢?中国人是形式美最发达的民族,篆、隶、行、草、山水、花、鸟、玉器、陶瓷、亭台、园林无一不表现中国人对形式美特殊的敏感,我们应该学会欣赏这种美。这篇《兰亭集序》不仅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登峰造极的佳品,也许你们不知道的是,它更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通篇三百二十五字。
8、【学前导引】
本文选自《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字逸少,东晋著名的书法家。他胸怀旷达,爱好自然山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境内兰溪江畔的兰亭集会。文人雅士荟萃一堂,临流赋诗,各抒胸臆。最后将这些诗文汇编成集,即为《兰亭集》,由王羲之写了序文,把聚会的盛况作了生动的艺术概括,并抒发了个人的感想。这篇序文先记叙这次文人集会的时间、地点、缘起、集会之盛况和个人感受,接着深入抒发了对人生的深切感慨,叙志抒怀,集中在“死生”二字,批评了“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思想。在当时士大夫务清谈之风渐行的东晋,这种批评是有意义的。此外,本文语言清新朴实,直抒胸臆,这在当时雕章琢句的骈体文风行的时代也是可贵的。本文篇幅不长,叙议结合,层次清晰,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9、作者及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晋书·王羲之传》。作者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人,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因曾官右军将军、右将军,人称“王右军”。他的书法能继承各种字体的优秀笔法,“增损古法,裁成今体”,创造了妍美流便的一代新风,被人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在书法艺术的发展进程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故有“书圣”之称。王羲之胸怀旷达,喜好自然山水,他的散文疏朗简净,韵味悠长,显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集成《兰亭诗集》,其中包括21人所作37首作品,王羲之当场写了这篇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兰亭集序》,书法史上也称《兰亭序》。由于其书法成就极高,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10、导入
十分偶然某一天我们发现来到这个世界,我们感受阳光,经历风雨,触摸花草,结识朋友;偶然的偶然又让我们相聚于此,此刻当下在无法抗拒中到来。于是,我们的心中总有些愁苦、烦恼、郁闷……怀揣的许多梦想愿望都很难一一得以实现,看看周围又总是一张张成功得意的笑脸,会以为自己是天下最苦命的。其实,这样的伤痛在你、在我、在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即便是快乐之极、成就辉煌的先人。那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1600多年前的经典聚会,走进一位伟大书法家的心灵世界。
11、导语
初中阶段我们学过不少写景状物的诗作,想必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大家还记得吧,师生一起诵读: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挞送青来。
诗人描写景物时,毕其形传其神,一水多情地呵护着绿田,两山像从远处奔腾而来,来不及敲门便捧上一片青翠。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也摹景状物,但手法却别具一格,言简而神具,这就是王羲之以书中神品称著于世的《兰亭集序》。
12、导入课文
大家是否喜爱中国的毛笔书法?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书画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到其书法美,还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其文章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