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实验课的收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

《一节实验课的收获》

2015年1月

一节实验课的收获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索为核心”无疑,实验是学习科学的最有效手段。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科学教师,我无时无刻不在责备着自己,因为科学课在我手下都变成了朗读课。真正意义的科学课,离我们农村小学还有多远?我也时常在想。经过一番考虑,我决定给学生们上一节真正的科学课。

一、课前准备

(1)选择课题

由于农村小学没有实验材料和器具,所以我选择了实验材料容易找且器具要求不复杂的一个实验进行尝试,实验内容为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会改变吗?

(2)准备材料

小刀、橡皮泥、胡萝卜、回形针4个、小干木块4个、透明胶带、盛水的大玻璃杯。

二、实验过程

本次实验共分4个小组,每组负责一个实验的研究,并找出一个小组长负责汇报。

第一小组研究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

第二小组研究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

第三小组研究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

起,还是沉的吗?把更多的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在水里,是沉还是浮?

第四小组研究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透明胶带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中,还是浮的吗?如果把三块、四块甚至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刚分好实验内容和各组实验材料,由于同学们的热情过度,班级内一下子热闹起来。短短的10分钟实验,领导来了两次,虽然没说什么,但我明白他的意思,认为班级太乱。

实验结束,好不容易才让学生安静下来,汇报实验结果。

第一小组:“无论切成多小,橡皮泥都是沉的。”

第二小组:“无论切成多小,萝卜都是浮的。”

第三小组:“把4个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在水中,是沉的。”

第四小组:“4个木块粘在一起,放在水中,仍是浮的。”

我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并为他们送去热烈的掌声。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出实验结论---有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不会发生变化。

课后我调查了几名同学,问他们喜不喜欢这样上课,他们都异口同声的回答“喜欢”。虽说同学们都喜欢这样的课,但我深知,要把农村小学科学课真正上起来并非易事。

三、课后反思

(1)教师觉悟有待提高

大多数教师都不喜欢这样上课,包括我本人在内。同样的一节课,到班内读一下讲一下,只需要20分钟,而上好一节实验课,光准备

工作也要很长时间,另外课堂纪律也很难把握,更不要说上课了,况且又没有说一定非上实验,何乐而不为呢?更有甚者,干脆把科学课上成语文课或数学课。

(2)、领导不喜欢热闹的课

刚才已经提到,在上实验课时,10分钟领导来了两次,我知道领导嫌班级乱。他们认为上课就要有上课的样,朗朗的读书声,安静的做作业,才是课堂的真实写照。

(3)多数教师为科学兼职教师

农村小学,由于缺编,大多数科学教师都是兼职的,他们认为科学是副课,而语文数学才是主课,把精力都用在了语文数学上。导致科学备课时间少,课前去准备又浪费精力,干脆读一下,讲一下算了。

(4)没有实验仪器和材料

虽说近年来国家对义务教育投入越来越大,但这些钱大多都用在校园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多年来几乎没买过实验器材及材料,别说学生的实验,就连最基本的教师演示实验也无法做,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几点建议

(1)提高教师素质,尽可能教师专职化

多上示范课、多进行相关培训,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只有教师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都提高了,他才可能去投入精力安排实验。另外尽可能教师专职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有充足的时间去研究课程。古人曾说“术业有专攻”不是这个道理吗?

(2)学校增加投入,购买器具和材料

据我记得,在上个世纪90年代那种条件下,每一所村小还都配发了好多教具、实验仪器和材料等。现在国家下拨的钱多了,反而学校的器具材料少了,上级主管部门能不能从义保经费中配发一些器具和实验材料呢?

(3)充分利用农远资源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各个村小都配臵了农远设备,利用农远资源让学生通过看课堂实录或DVD光盘,这样会使教材中潜藏的形象呈现出来,让它变得更生动、更直观,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科学教师,我们有责任给学生上好每一节科学课,让他们感受到科学的魅力。让他们从小学科学、爱科学,长大用科学。

论文

《微笑的教育效应》

青云中心小学:何洁

2015年1月

微笑的教育效应

“微笑”,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微笑,不仅是一种表情和神态,更重要的是体现一个人的乐观、纯朴和与人为善的美好心灵。就教师而言,“微笑”体现了对学生的热忱、关心、赞扬和爱护,是“爱”的一种表现。教师的微笑,常常能打动学生,能启迪和熏陶学生的心灵,可以缩短师生间的心距。

上学期我接到一个在我校最差的班,不论是纪律还是成绩都很差,原班主任和原课任教师都有同感。当我接到这个班时,我认为开始应该给他们一个严师的形象,对待学生表情严肃,不苟言笑。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师生间隔着一道无形的壁障,“班风班纪不正常,当面背后两个样。”特别是我班学生刘青,是一个留守儿童,其父母常期在外地打工,他一直跟祖父一起生活,娇生惯养,因而经常迟到、早退;违反纪律。在我多次批评之后,他不但不改,还变本加厉,最后产生了“逆反心理”,有意惹是生非,影响教学秩序。对此,我百思不得其解,无奈之下,我对我的工作方法进行了反思:我认为留守儿童之所以如此,跟其长期缺少家庭温暖,缺失家庭教育有关,这样就要转变观念,改变管理方法。因而,我并不急于找他谈心,而采取见了面,只是亲切地朝他笑笑,不久,我发现这种方式正渐渐“溶解”了这个学生的蛮横刚愎之气。后来,他找到班长说:班主任既然对我亲切,看得起我,我也该像个样子。这时,我抓住这个教育时机,趁势找他谈心,一面给他分析了“破罐子破摔”的危害,一面又对他寄予厚望。就这样,在我的亲切关怀和循循善诱下,刘青同学终于转变了,成为一个勤奋守纪,热爱集体的好同学。这时,我恍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