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发愤著书
名词解释发愤著书
名词解释发愤著书
【题目】
名词解释:发愤著书
【参考答案】
(1)此说是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出的。
(2)发愤著书的意思是说:文学史上许多有生命力和审美价值的作品,都是作者抒写强烈情感与深广忧思的产物。
(3)此说实际上要求作家直面惨淡的人生,抒写对现实的不平与忧愤,把著书立说、文学创作当作实现人生理想和自我情感表现的重要途径。
体现了强烈的对现实的批判精神。
(4)此说以历史经验为基础,本之于屈原,又加上了司马迁本人的切身体验,揭示了文学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
并对后世的文学理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司马迁发奋写《史记》
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 了此残生。
• 这种惨不忍睹、惨无人道的刑罚,既残酷地摧残 人的身体,又极大地侮辱人的人格,使一个原本 顶天立地的血性男儿在人前再也抬不起头来。这 怎不令一个从小听着英雄故事长大,血液里流淌 着自尊自强信念,有着建功立业理想的七尺男儿 感到万分屈辱呢?何况这种屈辱本不应该降临到 他头上,他是含冤入狱受酷刑的。此时正义直言, 却换来牢狱之灾;耿耿忠心,却落得酷刑加身。 对于这样一个从小听着英雄故事长大,血液里流 淌着自尊自强信念,心底里有着建功立业梦想的 血性男儿,受到如此惨无人道的折磨,司马迁— —再读,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 此残生。
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 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 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 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 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司马迁的史记简介
•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汉中央政府做太史令,负责管理皇家图书和收 集史料,研究天文历法。司马谈打算编写一部通史,愿望没有实现就 死去了。临死的时候,嘱咐司马迁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司马迁幼年时 就很刻苦,十岁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后来跟着董仲舒、孔安国学过 《公羊春秋》《古文尚书》。汉武帝元朔三年,司马迁二十岁,满怀 求知的欲望,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处考察古迹,采集传说。通 过对历史遗迹和西汉建国前后的史实的实地调查,司马迁开阔了胸襟, 增长了知识,为后来编写《史记》作了很好的准备。司马谈死后,司 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有条件看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 这对司马迁编写《史记》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汉武帝太初元年, 司马迁开始编写《史记》。天汉二年,李陵率兵随李广利出击匈奴, 兵败投降。汉武帝向司马迁询问对李陵的看法,于是,司马迁说,李 陵投降,是因为众寡不敌,又没有救兵,责任不全在李陵身上。汉武 帝认为司马迁有意替李陵回护开脱,贬责汉武帝的爱姬李夫人的哥哥 李广利。于是,把司马迁投进监狱,处以腐刑。三年后他被赦出狱, 更加发奋写作《史记》。大约在征和二年,基本上完成了编撰工作。 司马迁死后许多年,他的外孙杨恽才把这部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名著 公诸于世。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和。。。。
论述司马迁的“发愤著书”,韩愈的“不平则鸣”,欧阳修的“词穷而后工”三者之间的继承关系内容摘要:韩愈的“不平则鸣”说,不仅是对孔子诗“可以怨”、屈原“发愤以抒情”、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继承和发展,而且对宋以后的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北宋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梅圣俞诗集序》),成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文学思想传统。
关键词:发愤著书不平则鸣词穷而后工韩愈的“不平则鸣”说,不仅是对孔子诗“可以怨”、屈原“发愤以抒情”、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继承和发展,而且对宋以后的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北宋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梅圣俞诗集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文学思想传统。
这三个词代表着他们相同的一个看法,即坎坷的人生际遇可以磨砺心灵,文学伴之而生。
“不平则鸣”说:从司马迁到韩愈“发愤著书”历来被视为司马迁创作思想的核心,且多据此认为史迁将自己的愤懑与不平发泄于《史记》之中。
究其实,“发愤著书”乃是挫辱之下的发奋振作,是士人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特殊方式。
这一切都来自于司马迁那自不得酬的人生,还有那些未实现的政治抱负,而引发的一段悲剧.然而历史上还有一位”不平则鸣”的韩愈,在感到社会中众多不公平的世态后,终于无法抑制内心波澜,完成了<<送孟东野序>>。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对人类生命终极意义的一种深刻认识,是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的体现。
司马迁从先贤圣哲身上认识到,在专制社会里,尽管当权者以其权力意志可以左右一个人的生死荣辱,但只要他对社会历史做出了贡献,就会得到人民和历史的承认。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不仅包含了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客观评判标准,而且看到了作为个体生命的真正价值之所在“不平则鸣”这一理论观点见之于韩愈著名的《送孟东野序》。
此文开篇就提出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进而慨叹“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主要内容。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1. 背景介绍: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官,他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武帝时期的太史令,对历史有很深的研究。
司马迁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 父亲的嘱托:司马谈临终前,嘱咐司马迁要继续他的事业,编写一部全面的历史著作,记录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3. 勤奋学习:司马迁继承父职后,开始收集和整理大量的历史资料,他不仅阅读了宫廷中的档案文献,还亲自游历各地,搜集民间传说和地方志。
4. 遭遇挫折:在汉武帝时期,司马迁因为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判处宫刑(即太监)。
这一变故使得司马迁身心受到极大的打击,但他并没有放弃父亲嘱托的使命。
5. 忍辱负重:在遭受宫刑后,司马迁更加坚定了完成《史记》的决心。
他在狱中,利用有限的条件,继续写作,最终完成了这部宏大的历史著作。
6. 《史记》的成就:《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一百三十篇,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部分,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史记》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刻的历史见解和生动的叙述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 精神传承:司马迁的发愤精神和对历史的执着追求,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他的坚韧不拔和忍辱负重的精神,至今仍被人们所推崇。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主要内容,不仅包括了他对历史的收集、整理和撰写,还体现在他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对父亲遗愿的忠诚履行。
苏教版第十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面对滔滔的黄河水,听着英雄们的故事,司马迁十分激动,他会想些什么呢?
英雄的影响
父亲的影响
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他还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父亲的嘱托
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你千万不要忘记我平生想要完成的史书哇!”
第三段:(第4节):
讲司马迁用毕生的心血写成了辉煌巨著——《史记》。
第一段:(第1、2节):
02
01
03
05
06
04
谈话交流:
A
《史记》是
B
前无古人的著作
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 )年时 间,在他( )岁时,终于完成了一部( )字的 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 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鲁迅
了解司马迁: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时,遍游南北,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初任郎中,后继承父亲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了腐刑。但他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用了18年的时间,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巨著《史记》。
01
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 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 下来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 集来的资料。
02
牢记父亲的嘱托
司马迁为什么要振作精神,下定决心努力写《史记》呢?就请同学们细细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在字里行间寻找答案吧。
03
02
01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司马迁发愤 写《史记》【优秀5篇】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优秀5篇】司马迁是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历史人物,他忍受了命运的屈辱,发奋写成《史记》。
这次为您整理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优秀5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案篇一教材简介:《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
讲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后,不忘父亲的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3年时间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事。
由于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在阅读时难以产生主动的情感体验,加之文章要表达的中心非常明确,语言也较浅显,六年级的学生阅读基本无障碍,容易满足于对文章浅层的了解。
因此,如果不尽力填补文本的空白,增加课堂的厚度,就不会有学生们阅读时心灵的积极参与,智慧得到挑战的火花。
目标预设: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激发学生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抓住能体现中心的词句,通过诵读来感悟,内化语言。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让学生带着有价值的问题,走向同桌,走进文本,从而带着自己的感悟走向现实。
设计思路:抓住核心发愤,复习课文,导入新课抓住发愤,体会精神抓巨著,体会情感总结课文,了解人物拓展阅读,升华体验。
课文的核心问题是:司马迁为什么发愤写《史记》?司马迁怎样发愤写《史记》?司马迁在什么情况下发愤写《史记》?从而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从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PPT教学课时:第二课时(第一课时要求读通课文、理解字词等,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司马迁爱史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复习课文,导入新课。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司马迁爱史的原因是什么?抓住课题回顾质疑做过渡:司马迁为什么发愤写《史记》?司马迁怎样发愤写《史记》?司马迁在什么情况下发愤写《史记》?二、抓住发愤,体会精神。
论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论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一、本文概述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重要命题,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和理论价值。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这一理论命题的内涵、来源及其在司马迁创作实践中的体现,并进而分析其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启示和影响。
文章首先将对“发愤著书”说的基本内涵进行界定,明确其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独特地位。
接着,通过对司马迁生平及其著作《史记》的深入分析,揭示“发愤著书”说在司马迁创作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进一步探讨“发愤著书”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影响,分析其在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价值。
文章将对“发愤著书”说的现代意义进行阐发,以期为当代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二、司马迁的生平与著作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年),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
他的一生历经了从盛到衰的巨大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个人命运,也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创作。
司马迁的生平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少年时期、仕宦时期和受刑著书时期。
在少年时期,司马迁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博览群书,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他的学识不仅限于文学和历史,还涉及天文、历法、数学等多个领域。
这为他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仕宦时期是司马迁人生的重要阶段。
他曾任郎中、太史令等职,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宫廷秘闻。
这些经历为他编写《史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然而,司马迁的仕宦生涯并非一帆风顺。
他因替李陵辩护而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宫刑。
这一事件对司马迁的精神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但也使他有了更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感悟。
受刑著书时期是司马迁人生的最后阶段。
在遭受宫刑后,司马迁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
他忍辱负重,坚持创作,最终完成了《史记》这部不朽的巨著。
在《史记》中,司马迁不仅记录了自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四年的历史,还融入了自己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司马迁“发愤著书”情结对唐宋诗人的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J
,
,
,
,
:
因 而 宋 朝 文 人 缺 少 像 唐 王 朝 那 样 的潇 洒 浪 漫 只 ” 以议 论 为 诗 而北宋开始 的屈 辱外交 更是让有 志 之 士 愤 而 挥 笔 写 下 一 首 首 爱 国主 义 诗 歌 北 宋 欧 阳 修 宦 海浮沉 两 遭 贬滴 虽 有 பைடு நூலகம் 观 旷 达 之 时 但 不 “ 免 挥 墨 写 就 如 今 薄 宦 老 天 涯 十 年 歧 路 空 负 曲江 ” 花 的人 生 感 叹 经 历 了一 系 列 的人 事 变 迁 他 在 诗 “ ” 歌 理 论 方 而 提 出 了 穷 而 后 工 的诗 歌 创 作 观 认 为 ” 诗之能穷人 殆穷者而后工也 ’j , 卜 某 种 程度 上 是 “ ” 对 发 愤 著 书 这 一 理 路 的贯 穿与 继 承 苏轼 关 心 国 “ 计 民生 作 诗 多抒 发 对 现 实 社 会 的看 法 怀 着 一 肚 ” 皮 不 合 时宜 的态 度 进 行 文 学 创 作 苏轼 一 生 多 艰 “ ” 他 晚年 自言 问汝 平 生 功 业 黄 州 惠 州 檐 州 屡 遭 贬 滴 至 贫 瘩 偏 远 之 地 的政 治迫 害 但 每 一 次 的贬 滴 都 是他 创 作 的 高 峰 然 而 贬 滴 与 迫 害 并 不 是 苏 轼 的不 幸 而 逆 境 恰 是 对 这 位 大 文豪 的玉 成 南 宋 著 名 的 爱 国诗 人 陆游 虽 适 逢 时 代 的不 幸 与个 人 命 运 多 外 但 仍 怀 爱 国之 心 矢 志 不 渝 他 在 《 澹 斋 : “ 居 士 诗 序 》 中说 盖 人 之 情 悲 愤 集 于 中而 无 言 ” “ ” 陆游把 发愤著书 发 始 发为诗 不然 无诗 矣 “ ” ( 《感 兴 》 ) 展 成 愤 郁 中不 平 在 陆游 看 来 外 族 入 侵 统 治 者 内 部 的 腐 败 以及 国 破 家 亡 的大 悲 大 “ ” 《 示 儿 》 《 书愤 》 和 痛 是他 发愤 的主要原因 《 诉 衷 情 》 等 都 是 其 情 感 在 政 治 方 而 的流 露 甚 至 于 他 和 唐 婉 幽 怨 曲折 的 爱 情 也 都 是 他 进 行 爱 情 诗 题 材 的源 泉 “ ” 司 马 迁 的 发 愤 著 书 说 总 结 出 了古 人 进 行 文 学 创 作 的 一条 普 遍 规 律 又 由于 它 带着 批 判 的 现实 主 义 精 神 所 以它 对 后 世 尤 其 是 那 些 坚 持 正 义 关 心 民 生 疾 苦 和 民族 命 运 的 优 秀 文 人 影 响 特 别 大 尤 其 在 唐 宋 诗 歌 发 展 到 了 中 国古 代 的最 高 峰 这 一 理 论 无 疑 成 为 诗 人 们 创 作 的动 力 理 论 无 论 是 由于 诗 人 的个 人 经 历 还 是 出于 对 社 会 的 讽 喻 对 国家 民族 的热 爱 “ ” 诗人们 往往能 发愤 创作 形成一批批成熟而优秀
司马迁“发愤著书”说
浅谈司马迁“发愤著书”说摘要: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继承《论语》“诗可以怨”的传统,他对前人改进创新,对后人也有很大的影响,意义深远。
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陈师道的“其穷愈甚,故其诗愈多”等都深受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影响。
韩愈的“不平则鸣”说中,已经意识到“泄愤”和“言道”的统一性,这是对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一个很好的发展。
关键词:发愤著书;愤懑;逆境司马迁,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他创作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巨著——《史记》。
对《史记》的研究,很多学者都是持“发愤著书”的观点。
“发愤著书”是司马迁最重要的文学批评命题。
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曾这样写道: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在《报任安书》中也出现类似的言论。
这些文字讲述了一代代伟人在逆境中化悲愤为力量,最终创作出流传千古的巨著。
司马迁将此类伟人的事迹与自身的事迹相结合,得出“发愤著书”一说。
这一文学批评命题,贯穿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始终,具有丰富深刻的理论内涵和重要深远的理论意义。
司马迁提出的“发愤著书”说并不是他一个人的理论成果,而是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一步步总结创新得出的。
早在《诗经·园有桃》中,就有诗句: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因为心中忧伤,所以化忧伤为力量,用来吟诵诗谣。
这应该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含有“发愤著书”这一思想的文字记载。
将这一思想进一步深入的是《论语·阳货》中得一句:“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观、可以怨。
”“诗可以怨”是诗可以用来抒发心中的愤怨。
反过来理解:如果心中有愤怨,可以借愤怨之情写诗。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名词解释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名词解释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书《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在自序中所表达的发愤著书的决心。
以下是对其中涉及的几个关键词的解释:
1.司马迁:司马迁(约前145年-约前86年)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是《史记》的作者。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纪传体写成的通史的撰写者,被誉为中国史学的奠基人之一。
2.发愤:发愤指努力奋发、专心致志、积极进取,追求进步和成就的精神状态。
在自序中,司马迁表达了他发愤著书的决心,意味着他以极大的努力和热情投入到写作《史记》的工作中。
3.著书:著书指撰写书籍、写作著作。
在这里,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表示他立志要写一部具有纪实性和文学价值的史书,用以记录和阐述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司马迁发愤著书说名词解释
司马迁发愤著书说名词解释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和学者,他的学术成就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
了重要影响。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是指他在撰写《史记》这部纪传体历史著作时所体现的积极态度和奋发精神。
发愤著书是指司马迁对于历史文献的认真研究与处理,并将其著述成书的行为。
司马迁毕生致力于整理和记录中国历史,他的著作《史记》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具有两层含义。
首先,他对于史料的收集和整理非常认真,
精益求精。
他广泛阅读古代史籍、编纂史书,努力寻找真实可信的历史记载。
其次,司马迁在撰写《史记》这部著作时,以推崇忠君、尽责于国家为宗旨,秉持严谨求实的态度,力求客观真实地记录历史。
他强调历史的功过得失,将史料进行可靠性鉴别,并且通过对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进行探究,为后世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史料和观点。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不仅代表了他对于自身学术事业的热情和奉献,也展示了他
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他以史为鉴,力求推动国家治理和社会进步,成为后世史学家学习和追随的典范。
通过他的著述,司马迁为后人提供了一扇了解古代历史的窗口,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的发展。
因此,司马迁发愤著书是指他以极高的热情和奉献精神,通过深入研究和真实
记录的方式,整理编纂了《史记》这部重要的历史著作,对中国历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发愤著书
司马迁对生命与事业的崇高信念,是基于他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事迹的观察和认识;是基于他对古代学者历经苦难,献身著述的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他发现,往昔“富贵而名摩灭”的人,“不可胜记”,只有“倜傥非常之人”,即对历史和文化做出贡献的人,才能不朽。他认为,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的著述,以及《诗经》,都是古代“圣贤发愤之所为作”;都是作者“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述往事,思来者”,把苦苦思索得到的知识,著述成文,留给来者去思辨验察。这些古代“贤圣”历尽磨难,强志不屈,“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为人类做出了贡献。司马迁正是从这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艰难历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榜样和前驱者,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矢志进取的道路。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受极刑而无愠色”,坚强地活下来,他的愿望是“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并以此“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史记》虽然窃比《春秋》,却并不用那咬文嚼字的书法。书里也有议论,那不过是著者牢骚之辞,与大体是无关的。司迁自遭李陵之祸,更加努力著书。他觉得自己已经身废名裂,要发抒意中的郁结,只有这一条通路。他自己也是个发愤著书的人。天道的无常,世变的无常,引起了他的慨叹;他悲天悯人,发为牢骚抑扬之辞。这增加了他的书的情韵。后世论文的人推尊《史记》,一个原因便在这里。
名人孤独而成功的事例 语言幽默
名人孤独而成功的事例语言幽默
孤独中成功的名人事例有司马迁发愤著书作《史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灭了吴国、苏武牧羊耐得住塞苦寒寂寞最终得以归朝今、史铁生《灵魂的事》、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物质镭。
一、司马迁发愤著书作《史记》
《史记》是由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著写的一部史书,记载了中国从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演变,朝代更替的历史过程,他自己总计用十三年时间写成。
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在春秋时期,吴王凭借自己国家的强大打败了越国,而越王成为了吴国的俘虏,每天做着下人的工作,却表现出忠心耿耿的样子,后来允许回到自己的国家,每日尝一下苦胆,同时训练自己的军队,经过10年的时间最后打败了吴国。
三、苏武牧羊
苏武在天汉元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
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手持汉朝符节,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四、史铁生《灵魂的事》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
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五、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物质镭
居里夫人根据元素周期表逐一进行测定,发现一种与铀射线相似,强度也较接近的元素,居里夫人叫它放射性元素,接下来居里夫人将上千公斤沥青矿残渣一锅锅煮沸,经过三年多的反复工作,无数次实验,居里夫人终于成功地分离出了镭。
司马迁发愤著书的起因
司马迁发愤著书的原因有三点:
1、受父亲影响
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是一个对历史非常钟情的人。
司马谈曾经在唐都那儿学习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
汉武帝初建朝的时候,司马谈被封为太史令。
司马谈在死之前,就有拟写《史记》的计划,最后没能完成,所以死之前,就嘱托儿子司马迁要完成自己的这个遗愿。
2、司马迁的渊博学识
司马迁学习《春秋》,又在别处学习《尚书》等,加之聪明好学,又学习了《国语》,《世本》,《战国策》等著名的历史著作,包括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当时官府典籍的藏书,这就为他编纂《史记》打下了厚实的文笔,史料基础。
3、汉武帝的打压,宫刑的激励
司马迁受宫刑是因为替被匈奴所俘的李陵说话,被汉武帝打入监狱,为了完成史书,司马迁甘愿接受宫刑。
受了如此大刑,激励了司马迁著写《史记》,他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结合自己的学识,运用自己亲生考察的经历,终于编纂出了这部著名的史书《史记》。
司马迁发愤著《史记》古代历史故事
司马迁发愤著《史记》古代历史故事 司马迁是中国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学家、思想家。
⼗岁时,向伏⽣、孔安国学习,后外出游历。
他所著《史记》是中国第⼀部纪传体通史。
亲爱的⼩伙伴们,⼤家知道司马迁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写《史记》的吗?下⾯⼩编给⼤家分享关于司马迁发愤著《史记》历史故事,我们⼀起来看⼀下吧~ 司马迁发愤著《史记》历史故事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他本是宫中的藏书官吏,以此他博览群书,发⼼撰写《史记》。
凡书中有遗漏和残缺不全者,他便上⼭下乡深⼊百姓中间去采访讨教。
就在他的巨著即将完⼯之时,不幸被国王发现,国王惧于将历代帝王的丑事传扬⼈间故将司马迁治罪,并将他的《史记》毫⽆遗余地焚毁,⾰掉官职,令其于死刑和宫刑中任选⼀种处罚⽅式。
周⽂王被纣王关在牢⾥,纣王还残酷地杀害了⽂王的⼉⼦,并且将他⼉⼦的⾁做成⾁酱让他吃,⽂王仍能忍受这么巨⼤的痛苦⽽在牢中写下了《周易》这部书;孔⼦⼀⽣困厄不得志,但他却孜孜不倦地教育学⽣,并且写下了《春秋》⼀书传于后世;左丘明两只眼睛全瞎了,还以巨⼤的毅⼒写成了《国语》;屈原遭⼈排挤诬陷,楚王⼀点也不了解他的⼀⽚爱国之⼼,反⽽将他流放,他却写出了名著《离骚》;孙膑遭朋友庞涓陷害,被砍掉了两脚的膝盖⾻,还能忍辱负重,写出了《孙⼦兵法》。
司马迁曾想⼀死了之,但⼜想到历史上的这些伟⼈都能不顾⾃⼰个⼈的不幸⽽发愤著述,完成了⾃⼰的⼈⽣志愿,便饮恨含悲选择了宫刑。
他仅凭记忆重写《史记》,终于令这部光辉巨著留芳于世。
司马迁发愤著《史记》故事启⽰ 司马迁抛弃了个⼈的悲痛与屈辱,完成了⾃⼰的宏愿。
这种“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的精神值得学习。
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字⼦长,夏阳龙门⼈(今陕西韩城南),是我国西汉伟⼤的史学家、⽂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部纪传体通史。
司马迁⽣活的时代正是汉朝国势强⼤,经济繁荣,⽂化兴盛的时候。
⼗岁时,司马迁随⽗亲⾄京师长安,得向⽼博⼠伏⽣、⼤儒孔安国学习;家学渊源既深,复从名师受业,启发诱导,获益不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摘要:司马迁是汉代文学思想的集大成者,虽然他的文学思想体系不是十分的完备,但是其丰富性和卓越性是显而易见的,而发愤著书说又是重中之重。
本文结合《报任安书》和《世纪·太史公自序》,着重讨论其发愤著书说的内涵、历史传承及其影响、意义以及其局限性。
关键词:司马迁发愤著书文学思想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家、文学家,司马迁的文学思想历来备受学者的重视。
“发愤著书说”是司马迁文学思想的核心,同时,也是司马迁文学思想特色之所在。
了解其发愤著书说,对我们了解司马迁整个文学思想是十分有意义的。
同时,由于时代的原因,司马迁的思想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也使我们对整个古代文论的发展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一、发愤著书说的内涵《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这样一短话:“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於縲绁。
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
’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戹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於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①《报任安书》中也有一段与此十分相近的话,从这段话中我们大抵可知“发愤著书”这个名称的来源以及运行模式。
“发愤著书”是作者遭遇缧绁、身毁不用之时,经过“深惟”之后所作出的冷静的决断,它促使司马迁以前所未有的毅力去完成艰巨辉煌的时代使命,同时也是先父遗命。
可以说它是司马迁在自己实际创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古代伟大作家的生活与创作进行分析和总结而提出来的。
其含义实是人生受困后的发奋振作,是在身心挫辱之下,情感与理①《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第37页智交变之后的一种升华方式,是士人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实现其自我价值。
发愤著书说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即“著书泄愤”和“著书言道”。
“著书泄愤”强调文学创作的作用,主要是干预现实、批评现实,提出“愤”在情感方面的作用。
“著书言道”强调“《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
拨乱世,之正,莫迁于《春秋》”②。
所以,在司马迁看来,文是为道服务的,自然对“文”的实际功能就十分的重视。
他从生活与创作的关系上,进一步阐释了“文以言道”的社会原因,那就是作家在现实生活中怀才不遇,只好借著书来阐明自己的“道”,寄托自己的“思”。
“泄愤”是著书的动力,“言道”是著书的目的。
在“发愤著书说”中,这两方面的内容,又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
正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怀才不遇,也就是“不得通其道”,作家才会感到“气有所郁结”,而这种郁结着的悲愤必将转化为巨大的动力,推动作家去著书,通过著书,作家把满腔的悲愤直接转化为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的追求,经过“舒其愤”的过程,最后达到“遂其志”的目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发愤著书”的起始原因是“不得通其道”,最终结果是达到“通其道”、“遂其志”的目的。
而在这整个过程中,又贯穿着作者悲愤感情的渲泄。
所以“泄愤”既是著书的动力,又是“言道”的手段。
二、发愤著书说理论的历史传承和影响《论语·阳货》中这样说到:“孔子曰: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这里的怨是就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而言的。
屈原认为“发愤以抒情”,也就是他所言之志并不是以直截了当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是从发愤以抒情表现出来。
《淮南子》的“愤于中而形于外”,这主要是强调由内而外的创作过程。
司马迁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创作实践,总结出了“发愤著书”说的理论。
东汉桓谭认为“贾谊不左迁失志,则文采不发。
……扬雄不贫,则不能作《玄》《言》。
”这就是对“发愤著书”理论的直接继承。
南朝刘勰则在此基础上提出“蓄愤”说,他在《文心雕龙·情采》篇说道:“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
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性情,以讽②《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第36页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所谓“蓄愤”说,也就是“志思蓄愤”,“以讽其上”。
刘勰的“蓄愤”说在情与文的关系方面发展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它认为文采来源于作家心中郁积的怨愤,“蓄愤”才能“为情而造文”,写出好作品。
到了韩愈,则进一步将此观点发展成“不平则鸣说”。
韩愈一方面主张“文以载道”,提出“学所以为道,文听以为理”;一方面又提倡“穷苦之言”,认为“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
这两方面实际上正是“发愤著书说”中“著书言道”和“著书泄愤”两方面内容的发挥。
并且,韩愈还进一步认识到这两方面内容的内在联系,在《送孟东野序》中,他这样说道:“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耶,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得志则“鸣国家之盛”,失意则“自鸣不幸”以泄愤,都是在表达这样的一个思想,所以在韩愈的“不平则鸣说”中,已经自觉意识到“泄愤”和“言道”的统一性,这是对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
柳宗元提出了“感激愤徘”说。
他在《娄二十四秀才花下对酒唱和诗序》中说道:“君子遭世之理,则呻呼踊跃以求知于世,而遁隐之志息焉。
于是感激愤啡思奋其志略以效于当世,以形于文章,伸于歌咏,是有其具而未得道者之为之也。
”柳宗元把作家在生活现实中所产生的“感激愤徘”之情,看作是诗文创作的动力,同时,他把作家以愤徘为创作的感情动力和积极用世联系起来,较之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更为进步,较之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更为充实完整。
宋代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他在《梅圣俞诗集序》中“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
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穷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③他认为正是因为诗人们“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所以才能“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
”其后还有陈师道所说的“惟其穷愈甚,故其诗愈多”,陆游的“盖人之情,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都和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一脉相承。
晚明的李蛰直接把“发愤著书”上升为评价作品思想性高低的客观标准。
他把“发愤著书”说运用到《水浒传》的研究上,得出了“古之圣贤,不愤则不作”的结论,并且说:“不愤而作,譬如不寒而颤,不病而呻吟也,虽作何观乎?”李蛰还把此理论运用于通俗文学的研究上,对传奇、杂剧等评价很高,从而确立了它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此后,蒲松龄写《聊斋志异》,自称是寄托“孤愤”;吴敬梓著《儒林外史》,是怀着“一肚皮眼泪”挥笔的;曹雪芹是用“心酸泪哭”写成《红楼梦》的;及至晚清刘鹦的“哭泣”说等等,都同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有着千丝万缕的精神联系,从而共同构成了我国古典文论与创作的一个传统。
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时期的爱国作家孔广德,由于亲眼目睹了沦为半殖民地的近代中国的现状,所以对“发债著书说”又有了新的理解,他曾把当时爱国文人抗议签订“马关条约”的诗文编辑成《普天忠愤集》,在“集序”中,他对爱国人士“债笔”“愤书”予以高度的赞扬,并且特别强调了这些“愤笔”、“愤书”的战斗作用,“此编一出,使读之者因耻生愤,因愤生励,秉其公忠,群思补救,挽既倒之狂澜,撑天下之全局,伤羹吹蓬,亡羊补牢,青在是矣!”在这里,“发愤著书”就不仅是一个“泄愤”、“言道”的问题,而是直接转化为一种有效的民族斗争的方式,成为一种救亡的具体手段。
所以,他是从实践意义上发挥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理论。
三、发愤著书的意义1,提高了“怨”的地位,同时也打破了儒家的中和观念。
确如钱钟书所言,“司马迁也许是最早两面不兼顾的人。
”④因为自孔子而言,兴、观、群、怨四说,怨只是最后的一个。
《诗大序》“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这几音也是并存的。
而司马迁却只是历述古圣贤的种种不幸的经历,再结合自己的悲惨遭遇,把怨提到了主要的地位。
这事实上也就提高了“怨”的地位。
在孔子看来,虽然诗可以怨,但要怨而不怒,但司马迁却突破了儒家的局限,敢于秉笔直言,突破了怨闷的牢笼,对浊世进行了大胆的批判,也就打破了儒家的中和观念。
2,扩大了批判现实的范围,比汉儒的“怨刺”说更为合理。
儒家的怨刺说,包括孔子所说的兴观群怨的怨,《毛诗序》所说的怨刺诗,这种怨刺说基本上是针对政治的一种批判现实的精神,范围比较窄。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范围和内容要宽泛的多了。
当然它也包括政治,而且政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但现实生活不仅仅只有政治,所以批判现实应该只是政治,而是应该包括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真正的现实主义应当全面的展示生活,服务于生活各个方面的需要,这样才能避免把文学仅仅看做是服务于政治的。
3,给现实主义批判精神这一理论以主体性的审美内涵。
司马迁发愤著书的理论,既有批判现实的精神,也有超越现实的理想,既有追求客观真理的伟大抱负,又有敢于表现主观自我的无私勇气。
他这种审美意识主要来源于屈原的“发奋抒情”说,文学作品,对于作家来说,之所以是一种审美活动,就是因为它通过内心郁结的情感释放,使自己的心里得到平衡,精神得到升华。
文学的政治功能是作用于读者,作用于社会,文学的审美功能则不仅仅作用于读者、社会,也同时作用于作者本身。
司马迁在论述屈原创作《离骚》时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老苦倦积,未尝不呼父母也”。
四、发愤著书说的局限由于时代和个人世界观的局限,“发愤著书说”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局限。
如武帝之治虽有好大喜功、劳民伤财的一面,但在民族统一,开拓边疆上,毕竟还有着利国利民的一面,而司马迁则出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对武帝之治笼统地流露出不满的情绪。
另外,在历史人物的评价上,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如对李陵的评价。
李陵被俘投降匈奴,与忠君思想是格格不入的,司马迁却仍对其全面肯定。
在“发愤著书”理论的总结上,他虽然能认识到“发愤著书”的“泄愤”、“言道”作用,但作者发愤所著的书是要“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并不是对现实社会的直接挑战。
这种消极的认识,固然多半是源于他对黑暗现实的愤慨和失望,然究其根底,仍然是黄老思想中“清净无为”、“消极等待”等因素对他的影响所致。
司马迁在总结“发愤著书”理论时,把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的创作放在一起讨论,这不能不使他对文学创作的特点缺乏全面认识。
我们知道,文学除了反映生活外,还要表现人的思想情感,而人的思想情感又是极其复杂的,不但有优、愤、哀、怨等不愉快的情感,也有喜、乐、愉、悦等又愉快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