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学生学习的研究性。教育家彼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2001年,国家教育部已正式将研究性学习纳入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并明确规定:在小学阶段要“从实际出发,扎实有效地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为了落实这一精神,现结合学区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请认真贯彻实施。

一、充分认识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重要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的开设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有利于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与发展,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人才观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有利于校本课程的建立,有利于构建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总目标:

通过开展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具体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探索的积极体验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状况,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3)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分析、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培养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的年级与时间安排

三——五年级开设研究性学习必修课,在低年级开设选修课,每学期不低于20课时。采用弹性课时制,即:可以占用下午活动课时间,班主任担任研究性课题的总负责人。

之所以采用弹性课时制,是因为该类课程有别于学科类课程,即教学活动的“重头戏”在课前及课后,而课堂只是学生学习活动过程或成果的“展示舞台”。课前,教师必须给学生充足的查阅、搜集资料和开展调查、实践活动的时间;课后,教师也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完成如实践作业、调查报告、研究心得等。因此,变“固定课时制”为“弹性课时制”,教师可根据需要,打破时空界限,灵活安排教学时间,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四、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流程

1、创设氛围,诱发动机

教师要从整体上给学生讲清楚“研究性学习”是怎么一回事。可结合研究性学习的成功案例,网络上各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报道,给学生进行讲解,以调动学生探索研究的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充满信心,成为研究性学习的积极参与者。

2、自主选题,分解课题

课题的选择首先是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疑问开始,引导学生从自然;社会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入手选择课题。如可以以“你最乐于探究的问题是什么”,或“你身边和周围环境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为题,广泛征集学生的意见,让他们充分结合已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积极开动脑筋,大胆质疑,人人提出自己最感兴趣、最乐于探究的问题。内容可涉及天文、地理、生物、化学、数学……无所不包。然后组织讨论,筛选出便于操作,科学性和适应性强的小课题。还可把总课题分解为若干子课题,以便小组按课题进行分工。

3、自愿组合,进行分工

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所喜欢的问题,让他们自愿报名,自由组合,教师根据成员基质适当调整。小组自己命名,自己推选课题组长。然后,自主选择研究主题,自主确立研究目标,讨论研究计划、研究方法、操作步骤和成果展示形式,并分工逐步实施。

4、指导研究,掌握方法

教师要专门设置研究性学习指导课,着重对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如小组怎样分工与合作,怎样有针对性地调查访问、观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设想,怎样搜集和整理资料,怎样随时做好研究记录,记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怎样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怎样查阅资料撰写研究性报告等。

如研究《苏果超市的生意为什么这么“火”》这一课题,就可以让学生访问、调查。

访问,即采访顾客为什么愿意到这儿购物?对超市的情况了解多少?

调查可以发调查问卷。

5、写出研究性报告,交流展示

课题小组将研究成果写出报告,或制成光盘等进行成果展示。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可评出“优秀报告”和“小小研究员”等。

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的要求是:文字要精练,力求言简意赅;在内容上要立意新颖,既要有实践性、创建性,又要符合科学性;在思路上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也就是说让学生弄清一篇完整的研究报告,至少需要从四方面体现:一是简要背景说明,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等;二是研究内容;三是研究过程(成立小组,讨论制定方案、分工等);四是结果与讨论,或曰“建议或倡议”;五是研究与收获;六是收集课题的成果资料;七是资料的获取与来源。

小学生写结题报告,以上七部分不一定全都有,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6、评价与鉴定

学校要成立研究性学习课题鉴定小组,由学生和教师组成。制定具体的《研究性学习报告鉴定细则》等制度。

鉴定时,采用自评,组间互评,鉴定小组总评。评出各等次课题成果及有突出成绩的学生,给优秀学生冠以“调查能手”“创新大王”“研究大王”“研究新星”“探究勇士”等称号。

五、保障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研究性学习”领导小组,由校长白马志成任组长,教导主任张小平担任副组长,其他教师担任组员。负责校内外指导力量的领导组织协调、设备利用、过程落实、实施检查等工作的安排。

2、加强教师培训

组织教师学习《课程纲要》及《课程标准》,树立新课改理念,了解国内研究性学习的现状与案例。

3、落实目标责任

学校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工作量的计算制度,课程建设档案制度,设施设备使用制度,过程评价制度,教师指导经验交流制度等等。

4、落实评价措施

把对教师的指导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其成绩纳入教师绩效管理。学区在对各小学评估中,将把该项作为考核内容之一,并作为评优的否决条件之一。为推广经验,激励先进,我学区将评选优秀研究性学习报告,并推荐到《崆峒教育》或者“崆峒教育网”上发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