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_城市性_网络_城市社会人际关系研究_张应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社会科学 2006年第5期

社区、城市性、网络

城市社会人际关系研究

张应祥

[提 要]城市社会人际关系研究长期以来围绕着城市性与城市社区问题而展开,存在着社区消失论和社区幸存论的争论。以齐美尔、沃斯等为代表的城市性理论和实证研究勾画出城市社会人际关系片面化和表面化,人际关系疏远及城市人孤独等特征,并因此宣称城市社区消失论。以城市性亚文化理论及相关实证研究为代表的社区幸存论则认为城市社会仍存在丰富而充满活力的首属关系,城市居民仍然生活在有意义的社会团体中。社会网络分析视角将城市社区问题研究重新回归到人际关系这个本质问题上,认为现代城市社会社区已经表现出新的形式和模式,提出了社区解放论。

[关键词]社区 城市性 网络 城市社会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C912 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14X(2006)05-0183-06

一、城市与社区之间的紧张:问题的提出

在传统农业社会,农村社区中的人们守望相助、关系密切,相互之间的人际关系富有人情味,家庭、邻里、亲属等首属关系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居住在同一地方的人们有很强的集体认同和共同体感,人们的地域团结感、忠诚感很强 。可以说,社区是传统社会人际关系的聚集地,是各种亲密关系的载体,是社会整合及社会认同的基础,是维系整个社会秩序的基础。但是,伴随工业革命而出现的城市化浪潮,城市社会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和社会互动模式,表现出与传统农村社区人际关系完全不一样的特征来。尤其是在18、19世纪,城市化带来的社会人际关系冷漠、个人主义膨胀、各种犯罪和失范行为普遍、道德沦丧等问题,引起了人们对城市生活的恐惧与担忧,在大众想象和社会理论中城市日益被认为破坏了道德价值和削弱了社会联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不少社会学家开始担忧城市社区问题。所谓城市社区问题,就是大规模的社会系统变迁是如何影响包含其中的小规模社会结构及人际关系的内容,更具体来讲就是,工业化、城市化、科层化、社会大规模分工等社会变迁对城市社会人际关系内容及其组织的影响如何 。

183

在这方面,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 腾尼斯(Ferdinand T nnies)做了奠基性的思考工作。他于1887年出版的 Ge meinschaf und Gesellsc haft ( 社区与社会 )一书其主要内容就是探讨城市化变迁对社会人际关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在该书中,他提出了 社区 和 社会 这对概念,以描述和比较传统农业社会和现代城市社会这两种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特征。腾尼斯认为,社区是亲属关系、邻里关系和朋友关系等 自然的 社会人际关系支配一切,把人们联结起来的是具有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共同语言和传统以及共同善恶观念的家庭和邻里等自然社会纽带,人们一般都与家族和部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他们中间存在着 我们 和 我们的 意识。由于建立在传统的和自然的感情纽带基础上,社区人际关系是亲密无间的,人们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融洽性,具有共同的是非观,道德观念比较一致,对内真诚友善,对外则有一定的排外性。而以现代城市社会为特征的 社会 则是基于理性意愿而成的社会结合,是法律和理性支配着一切,传统习俗和情感的作用变得软弱无力,亲属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等 自然 的社会联系日趋消退,人们丧失了共同的类意识,在这里,人们根本不相信什么共同利益,家庭和邻里的纽带也没有什么意义,生活的特点是肆无忌惮的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在 社会 中,人们彼此生疏和冷漠,互不关心,甚至怀有敌意。

腾尼斯有关社区与社会对立的看法代表了19世纪人们对城市社会人际关系与农村社区人际关系的基本价值判断,即怀恋和赞美乡村社区田园诗般生活的人际关系,而对城市社会人际关系则普遍持批判的态度,城市与社区之间的紧张对立关系也由此而形成,并为后来城市社会学家研究城市社会人际关系提供了争论的基础和目标。在随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城市社会学家在研究城市社会人际关系的时候,都无法回避城市社区问题,都在有意或无意地为回答这一问题而作斗争。

二、城市性:社区消失还是社区幸存

城市性代表了这样一种基本假设,即城市背景和城市环境将催生出一种新的人际关系、新的人格心理、新的价值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因此,城市性视角更多地是探讨城市背景与城市环境是如何影响到城市社会人际关系及其特征的。这方面的理论代表以乔治 齐美尔(Georg Simmel)和路易斯 沃思(Louis Wirth)为代表。齐美尔是最早系统地探究城市背景及城市环境对城市社会人际关系影响的社会学家。他将城市背景及城市环境概念化为人口规模、社会心理环境刺激强度、社会分工、货币经济与理性等几个方面,以此来论证城市背景和城市环境对城市社会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具体来讲就是:

第一,城市大规模人口减少了人际交往的直接性和情感性,人际关系的间接性、非情感性日益普遍。在小群体中,群体的社会关系大多是直接性的,人们之间的交往带有很多个人感情因素;但在大规模群体中,如城市社会,群体直接性交往关系的原生态被打破,每个成员越来越多地受制于那些超越个人情感机构的制约,产生了许多非直接的社会交往关系形式,个人对社会交往的情感投入也相应减少。群体的规模越大,社会交往关系的情感成分和个性化程度就越低,从而造成群体成员间情感的疏远。因此,城市社会生活的特点就是许多陌生人聚居一起,个人在群体中是孤独的,即 孤独地走在人群里 。

第二,城市高强度社会心理环境刺激促使人际关系表现出冷漠的一面。城市犹如一个巨大的万花筒,它不断地以各种景像、声音、气味等刺激物作用于人们的神经,对个人构成了巨大的刺

184

激,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必须学会区分重要的和不太重要的刺激,以集中精力来处理和应对那些相对重要的刺激,而忽略那些不涉及个人利害关系的次要刺激。城市人正是在这种应对高强度社会心理刺激环境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对其他一切漠然视之的态度,一种 见怪不怪 的容忍态度。

第三,城市高度社会分工造成人际关系的暂时性、非个人化和片面化。在一个小规模、相对简单分工的社会中,成员和社会的联系往往呈现一种同心圆状态,成员之间的交往形态亦呈现出一种共同性特征。但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发展和复杂化,产生了许多无情感关联和特征各异的社会交往形式,个人参与任一社会交往形式都是暂时的、片面的和非感情化的。例如,在城市中职业角色关系是非个人的、无感情的交往形式。在一个你从来没有去过的饭馆,你充当顾客,有人充当服务员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职业角色使得人们对交往做出的反映只针对职业而不针对个人,从而使现代城市的 非个化的、专门化的、没有情感关连的 交往形式应运而生。

第四,城市货币经济与理性造成城市社会人际关系的理性、斤斤计较、复杂和老于世故的特点。齐美尔认为大都市是货币经济的中心,货币经济是一种金钱理性,是大都市理性及理智活动的来源和表达。在城市生活中,货币经济与理性操控一切,并内在地联系在一起。在对人对事的态度上,理性和货币都显得务实,而且,这种务实态度在事实上呈现为一种形式上的公正与冷酷。在大多数情况下,城市人希望有逻辑的、理性的交往,而不是情感的交往。同样,货币或金钱作为联系城市人的媒介,在人际交往中以异常频繁和冷漠的方式出现。而正是在金钱和利益的作用下,城市人形成了一种较具理性、斤斤计较、复杂和老于世故的人格特征。

沃思是美国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帕克的学生,而帕克在德国柏林学习时是齐美尔的学生,因此,从理论渊源上讲,沃思与齐美尔的城市思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沃思主要是从城市背景和城市环境的三个方面,即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和人口异质性来论证其对城市社会人际关系的影响的。

第一,沃思认为城市是一个大规模的人口群体,人口规模增长减少了人们以个人身份交往的机会,导致了 次属关系 而非 首属关系 在城市人际关系中占主导地位,人与人之间因此相应地增长了对他人的冷漠,这最终导致了社会情感关系的疏远。 城市中的交往可能确实是面对面的,然而这种交往又是非个人性的、表面的、短暂的以及片面的,城市人在他们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自我克制、冷漠和腻倦的态度,可被看作是他们抵御他人要求和期盼的保护方式 、 个人失去了那种生活在一种共同体社会中自我表达的本性、道德和参与感,大城市的生活因而就倾向于失范,道德失调,个人只是孤独地走在人群中。

第二,沃思认为密度的社会学含义是:人口聚居规模的增长,导致了分工精细的职业结构以及专司社会控制的正式机构的产生,并由此造成了复杂的社会功能分化和社会结构分层,形成了一种人们依据他们特定的身份(而非他们原有的个性)的交往形式。这样,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中,城市居民间的接触和交往,往往是基于职业往来和角色互动的需要,而非建立在个性需求或情感表达的基础上。因此,城市社会的交往形式明显地带有表面性、短暂性、片面性和匿名性。

第三,沃思认为城市是一个大量社会异质性人群的聚居场所,由此而导致个人同社会的疏离、个性的瓦解和心理疾病的增加。在同质性的小群体中,个人与各级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被垂直地置于一个同心圆中;而大群体则形成了许多异质性的社会圈,这些社会圈之间的关系是部分相关乃至毫不相干的,个人有机会参与许多不同的社会圈,但没有一个社会圈能完全支配他的忠诚,故而个人同社会疏离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个人的不稳定和不安全感亦随之增长。此外,异质

1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