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锈色与坑口(史上专业没有之一)

合集下载

浅谈湖南地区商周青铜器

浅谈湖南地区商周青铜器

【史学理论】Historical Theory浅谈湖南地区商周青铜器唐邦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史学理论】Historical Theory地[4]。

1.2 河流出土类河流出土类可细分为河岸出土类和河中出土类。

河岸出土类如位于宁乡县老粮仓镇唐市陈家湾附近的楚江河岸出土的1件大铙。

出土时口朝上,距地表仅十多厘米,原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 039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01(下)铜大铙和大型青铜容器、兵器上,有圆雕、浮雕等表现形式(图8、图9)。

商代晚期湘江流域、赣江流域突然出现的虎饰青铜器,可能与当时长江中游地区政治文化版图的改变有关[6]。

2.2 燕尾纹燕尾纹是指那种曲折形的边饰,其实就是一种曲折纹(图10),中原少见。

湖南青铜器上流行燕尾纹的时代,已到了春秋时期,但一批被认为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的所谓越式鼎上,也常见这种纹饰,如长沙金井出土2件燕尾纹鼎,腹部主纹上下即以燕尾纹为边饰。

不少学者坚信这种纹饰与南方地区几何印纹陶有关[7]。

2.3 象纹象是湖南青铜器常见的表现形式,除了象尊以外,还有许多象纹以局部纹饰出现在大铙的于部、鼓部等(图11、图12)。

2.4 猪纹猪纹在中原青铜器中很少见,然而在湖南出土的青铜器中,猪的形象表现较多,是湖南地区青铜器的特色纹饰之一[8](图13)。

2.5 蛙纹蛙纹是湖南商周青铜器上的特色纹饰,大致可分为写实蛙纹和变形蛙纹两种(图14)。

浏阳柏嘉出土的青铜铙上的蛙纹则是写实蛙纹的典型,而三亩地云纹铙上突起的图14 故宫藏无旋粗圆铙眼部变形蛙纹 图16 中轴线上的江豚纹图15 三亩地云纹铙突起的变形蛙纹【史学理论】Historical Theory。

青铜器究竟该如何鉴定

青铜器究竟该如何鉴定

青铜器究竟该如何鉴定说过鉴定青铜器的一个顺口溜里体现出来了,那就是“先看型,后看花,拿到手里看底下,紧睁眼,慢开口,铭文要细查,锈斑、地子是关卡”。

先看型大家都能理解,观察器形,迅速判断出该器形相对应的年代;后看花,就是指仔细观察纹饰,同时判断纹饰的年代是否与器形相应的年代相符;看底下是指器物外底会有很多铸造时留下的痕迹,现在大家对青铜器的知识仅仅看外底是不够了,要观察器物的全身了,比如从器物纹饰区、耳朵、鋬等隐蔽区仔细查看范线、垫片、铸疣、铸补等特征;铭文要细查那是因为许多造假者对真器增加了铭文,以抬高器物价格;锈斑地子是最后的管卡有道理,前面的特征都相符,锈斑地子没问题了,那就可以得出是真品的结论了。

为什幺这幺说,伪器必有假锈,特别现在3D打印技术这幺发达,像前面所述特征都可以弄得和真的一模一样,唯有锈斑地子还没被造假者攻克,所以说这个最后的管卡至关重要,一定要把好关。

现实中,许多人鉴定青铜器,都是从器物上找与真品的相同点,这个思路错了,当然容易出现鉴定错误,也就容易上当,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造假者不可能笨到用桑塔纳去冒充奔驰,他们也会花尽心思把器物外表弄得很像,真器上的特征该有的都有。

这样难道没办法区分了吗?那倒也不是。

这时充分了解真器上的特征就至关重要了!青铜器鉴定是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这就要求青铜器鉴定者一定要见多识广。

掌握每个时期器物的造型、纹饰、铸造等特征。

掌握不同时期每类器物上特征的变化,包括器形、纹饰、铸造工艺。

还要知道铭文从商中到春秋的变化,字体的演变,铭文格式的变化,内容的不同,位置的变更。

在青铜器甄别真伪的时候最后的管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锈斑和底子(有人称皮壳)。

这就要需要鉴定者了解各个地域出土的青铜器锈斑、地子。

不同地域的锈斑地子是不一样的,同地域出土的青铜器锈斑地子也有好多种。

古玩行把这种不同区域的特征称为“坑口”,带有独特的地域特征。

它相当于青铜器出土,相当于第二次出生,因为它和入土时的颜色、重量都有很大变化,我们可以暂且把这种特征称为历史特征,这是时间和埋藏环境给予它的变化。

如何正确辨别青铜器的真伪

如何正确辨别青铜器的真伪

如何正确辨别青铜器的真伪作为文明起源的三大标志之一,青铜器在研究中国古代早期文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要如何鉴别青铜器的真伪呢?接下来就和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如何正确辨别青铜器的真伪,欢迎阅读!器形之间看由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方法同夏、商时期一样,没有太大的变化,都是陶范制作,且一器一范,手工制作,这样就不能铸造出相同的陶范,所以,在西周时期也是没有完全相同的青铜器造型,如果有,肯定有一件是伪器,或二者皆伪。

纹饰之间看由于同夏、商时代一样为陶范铸成,一范一器,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纹饰或刻痕的青铜器,除了个别用单范铸造成器的有相同的纹饰,不过这样的纹饰在西周时期很少见。

铜铁合铸上看近代的考古发现新材料证明,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中期,这类铜铁合铸器所使用的铁都是陨铁,那么究竟什么时候出现人工冶铁?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时间推定问题,因为,只要这个时间铆定了,我们才可以知道从商代晚期到什么时候属于陨铁和铜材料结合成器存在的时间?而什么时候又是人工冶铁和铜结合器存在的时间。

1990年,河南三门峡西周晚期虢国贵族墓地出土了一把玉茎铜芯柄铁剑,为铜铁合铸的典型器物,且是人工冶铁,被称之为“中华第一剑”,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人工冶铁实物,由此我们可以推定,中国历史上铜和陨铁合铸的时代是从商代晚期到西周晚期。

而人工冶铁与铜合铸成器的时代至迟在西周晚期技术上已经成熟。

铸范种类上看西周时期除了陶范法冶铸外,也还延续了夏商时期用石范铸造青铜器小件和不复杂器物的传统。

由于石范法只能制造一些简单的工具和武器类青铜器,所以到西周时期石范铸造青铜器的方法,基本上没有得到发展,在西周时期绝大多数青铜器的铸造还是采用陶范法铸造,只有极少数的青铜器是用石范铸法铸造,我们在鉴定这一类石范法铸造的青铜器时,就要和陶范法铸造青铜器的鉴定要点区分开来,如石范法铸造的青铜器,存在着器形和纹饰之间相同的现象。

从其它看,西周时期青铜器在以下几个方面和夏代青铜器的特征相似,如,在听声音上和青铜器的锈蚀上、以及青铜器的重量上,其辨伪的方法基本相同。

几个安全有效的除锈方法 让你的铜器容光焕发

几个安全有效的除锈方法 让你的铜器容光焕发

几个安全有效的除锈方法让你的铜器容光焕发2017-03-11 13:35 来源:请君为我倾耳听铜钱、铜器以及铜镜的除锈方法,一般回复的方法大多是用醋酸来与铜绿进行反应,可是这种方法实际效果并不太理想,大多情况下,用醋,醋酸和铜锈进行反应,最后往往会破坏原有的漂亮锈色。

下面介绍几方法,与大家分享。

铜的锈蚀产物,大多被称为红斑绿锈,实际上,红斑绿锈,红斑主要为氧化亚铜,那么除锈问题主要就是如何安全地除去这两种物质。

绿锈的化学清除法:碱式碳酸铜是二价铜的碱式碳酸盐,它比较容易与多种酸发生反应,但是主要是酸和碳酸根发生反应,因此用酸并不是最佳方法,最理想和安全的方法是络合法与铜离子反应最快的络合剂是氨水,它能够迅速产生铜氨络合物,用浓度10%的氨水可以快速地络合掉绿锈,而且能够保证剩余的绿锈不发生太大的色变,相对比较理想,特别是氨水和柠檬酸三氨配合使用,效果会更好,但是在有些情况下,这个反应过快,容易造成绿锈迅速大块剥落。

另一种更加安全的方法就是用EDTA二钠在PH=9的条件下进行络合,EDTA是一种最广泛的金属阳离子络合剂,它和铜绿的反应速度不如氨水那么快,但是它与铜绿的络合反应更加稳定安全,方法是配制10%浓度的EDTA二钠溶液,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入EDTA溶液中,用PH试纸观察溶液PH值为8-9的时候,这个络合反应就可以以比较理想的速率进行了络合法较之单纯的酸反应,主要优点是,它的全部反应产物都是可溶的,并且不会对其余部分造成损害。

红斑的化学清除法:之前有人用味精水除锈,在某些情况下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味精水可以除去一部分红斑,这是因为红斑的主要成分是氧化亚铜,而氧化亚铜是一价铜的氧化物,味精水去除红斑的原理是氨基酸类对一价铜的络合作用,但是,络合一价铜的比较理想的试剂,是半胱氨酸,而半胱氨酸在受热条件下,容易变质为带有2个硫键的胱氨酸,因此我们也可以在PH=9的条件下,使用相对稳定的半胱氨酸盐酸盐溶液,来络合红斑,当然,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花几百块钱买个恒温水浴锅,把水浴温度设定在60度,隔水加热浸泡铜器的半胱氨酸盐酸盐溶液,这样反应速度会加快,一般来说,在这样的条件下,溶液会在10分钟后开始发黄,并且颜色越来越深,在溶液彻底浑浊之前,更换溶液,这样反复几次,可以彻底除去红斑最后谈几个相关的细节问题1:彻底除去红斑绿锈之后,能否恢复与铜器上原生铜光一致的效果答:这个不一定,并且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能达到这个效果的,原因是:青铜的锈蚀是一种发生在土壤中的电化学反应,因此锈蚀的产生是青铜合金中不同电位的金属元素之间的电位差形成的微区电池以及氧浓差电池造成的,你现在看见的铜光部分,是因为那一个区域富锡,而生锈的部分恰是因为铜光部分是腐蚀电池的负极,而形成的被腐蚀的阳极,简单说,只要一个铜器上有铜光干净的部分,就注定会有锈蚀部分,且这个锈蚀是铜器中的铜不断向外析出的结果,因此,即使你完全除去了红斑绿锈,它最终还是会出现一层致密有光泽的黑斑,这种黑斑,在大多数铜镜的绿锈根部,都是很容易看到的,因此在除锈前,请先谨慎考量是否要完全除锈,或者除某一部分。

浅谈古代青铜钱币上的红斑绿锈

浅谈古代青铜钱币上的红斑绿锈

浅谈古代青铜钱币上的红斑绿锈浅谈古代青铜钱币上的红斑绿锈青铜钱,是古人以金属铜为主原料,加锰,锌,铁等金属元素按一定比例混合,铸造而成的金属钱币,有些不通历史,不懂古代冶金术的伪专家,误认为青铜器和青铜钱是颜色呈青色的,古币如果显其它颜色就是假币,真是无知的笑话。

其实到代的先秦青铜货币,露铜是呈微红色的。

用来铸造青铜钱的合金,金属成分的化学稳定性是不相同的,在土壤中或在空气中,或在水中,比较活跃能起化学反映的往往是钱币中的某种金属成分。

一般情况下,金属元素铜在酸性土壤环境中不能生成绿锈。

人们常说的古币上的绿锈其实是“碱式碳酸铜”,绿色的“碱式碳酸铜”遇酸会出现了水解现象(酸碱中和),绿色的“碱式碳酸铜”会消失。

比如,清洗出土铜钱时,用醋或其它弱酸,本来孔雀蓝或孔雀绿的出土古币一会就变得灰白,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见到的出土钱币有像碱一样白色痕迹,是酸和青铜中的锡的反应析出的白色物质-----锡酸盐。

那出土的古代铜币上的红斑绿锈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中国目前有的古币专家,认为红班绿绣都是“铜锈”,是对古钱币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下发生的变化,没有客观的认识,忽略了漫长的变化过程中的质变,这种变化是科学,不能依主观推断下结论。

化学上,铜和酸不能生成“绿锈”碱式碳酸铜,锈的成分其实很复杂,古文献有记载;古代铸造青铜器为防腐要刷上近于红绿漆的防腐剂,有的钱币上红绿色的“绣”其实是古人铸钱时使用的润滑济,是人为的刷上去的,也就是说古钱币上本来就有的,刷上的这些物质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

硫酸铜是翠绿色的,所以刚出土的铜钱上有孔雀蓝绿锈,越是铸造精工的青铜币,色彩越艳,如齐大刀币,三孔布币,新莽币,徽宗朝铸币等。

硫酸铜也是易溶物质,和水都能渗到土壤中,有的出土生坑钱币周围土壤染成绿色,即是这个原因。

但是出土的红斑绿锈铜币放置一段时间,颜色会发生变化,变的比原来浅淡或者灰白一些,有的币体上还会出现白色析出物无机盐类,白色瘢痕,人工化学做的锈变化不明显也不会出现白色析出物,这也是鉴别自燃锈与人工锈的参考方法之一。

青铜器的分类及图释by一得斋主人

青铜器的分类及图释by一得斋主人

青铜器的分类及图释常常参观博物馆,青铜器形态多种多样,其使用功能与名称与现代生活有比较大的距离。

青铜器是用红铜、锡、铅的合金铸造而成,也是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

它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还具有陈设欣赏价值。

青铜器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8世纪的夏朝,就已经能生产很复杂的青铜器,如酒器爵、食器鼎以及青铜工具、兵器、乐器等。

到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中国青铜器达到了鼎盛时期,器物的形制和纹饰可谓五花八门。

那时青铜器只是上层贵族享用的物品,平民百姓无法享受。

直到公元前3世纪,青铜器不再为少数人所专用,而成为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

青铜器数量多,种类复杂,若按用途大致可分为饪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工具、农具、杂器等。

一,鼎(顶)煮食器。

相当于现在的锅,煮或盛放鱼肉用。

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

1,商早器商代早期安阳博物馆藏三足,尖足,无盖,双耳2,商中后期司母戊大方鼎商代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由王室所铸,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郊出土,因鼎身内部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朝青铜器代表作,现藏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

目前,此鼎的国博文字牌名是“后母戊鼎”。

四足,方,二耳,高133厘米,口长79.2厘米,重量达875公斤,是至今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铜器鼎3,周、战国中山王鼎战国,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三足,有盖,通高51.5厘米,最大直径65.8厘米。

战国的鼎与同时期大多其他青铜器一样,发色偏黄红,文饰简约。

二,簋(gui,音轨)铜器铭文作“毁”,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盛饭用。

一般为圆腹、侈口、圈足、有二耳。

是我国商周时期一种盛食物的器具,主要用于祭祀、日用和随葬,它的使用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

青铜簋造型形式多样,变化复杂,有圆体,也有方体,也有上圆下方者。

早期的青铜簋跟陶簋一样无耳,后来才出现双耳、三耳或四耳簋。

1,周应侯见工簋西周美国范季融先生藏高23、1厘米口径19、2厘米腹深11、9厘米腹径24、5厘米重4589、4克曾侯乙簋战国早期有坐,可以抬高器物高度,也可以下面加热湖北博物馆藏1979年湖北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c108)通高31.8、口徑22.2、座高10釐米,重12.8公斤。

出土青铜器如何鉴定

出土青铜器如何鉴定

出土青铜器如何鉴定不同的铸造方法,有不同的特征,这是鉴定青铜器的主要依据。

下面整理了出土青铜器如何鉴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众所周知,青铜锈具有层状结构,紧贴青铜基体有一层红色的氧化亚铜,在这上面是黑色的一氧化铜,再在上面是绿色的碱式碳酸铜;;孔雀石。

无色蜡状的氯化亚铜横穿铜锈各层,在表面层中又与孔雀石和土粘结在一起,在此中间还分布着灰白色的二氧化锡。

由于青铜器的腐蚀环境不同,原始表面存在的情况也不同。

青铜器的原始表面一般存在于黑色一氧化铜层中,这可以从铜锈密度的差别判断,但这种差别很细微,判断需要经验;如果青铜器的绿锈形成过程很慢而且很均匀,那么就会形成一层“贵绿锈”,它美观、光滑、往往还闪闪发光,对于这种有“贵绿锈”的青铜器,“贵绿锈”层的表面即为原始表面。

原始表面也可以从器物的X光片上看出。

博物馆修复后的铜器一般呈黑色(一氧化铜)、褐色(铜的硫化物)、红色(氧化亚铜)或绿、蓝色(碱式碳酸铜),与我们在古玩市场上看到的生坑器截然不同,这一点是很多藏友大为疑惑的普遍问题所在,我们可以从叶家山出土的一件盉在处理前后的不同品相得到印证)。

由于无色蜡状的氯化亚铜会跟水、氧气反应形成“粉状锈”,不断的腐蚀青铜基体,所以必须除干净。

机械去除一般很难除干净,所以经常用锡箔置换。

具体操作是用琼脂将锡箔贴于器物需要置换的部位,然后将器物放进置换箱中,如此反复操作,直到锡箔无变化即不发生氧化为止,然后用水冲洗干净。

这样就可以确保氯化亚铜的完全去除。

从青铜器铭文辨别真伪在古玩市场上,凡带铭文的青铜器,铭文字数越多,其价值越高,有铭之器的价格往往高于无铭之器价格几倍以上,故作伪者常在青铜器上作伪铭。

从铭文辨伪,主要从掌握铭文字体的风格特征入手。

1、青铜器铭文字体风格特征青铜器铭文字体的风格与各个时代铭文形成的方法密切相关。

从商代至春秋时期,青铜器铭文一般是铸字,即先在内模的表面或在外范的内壁刻出突起的阳文,铸成的铭文呈底宽面窄,而战国时期的铭文是用工具直接在青铜器壁上錾刻的,铭文字口呈V字行,字体纤细而颀长。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九章知识点:漆器、金属工艺品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九章知识点:漆器、金属工艺品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九章知识点:漆器、金属工艺品一、漆器生漆自古盛产于中国,漆器制作始于六七千年以前。

明隆庆年间,新安(今安徽歙县)漆工黄大成,将绝技传之吴越,开其地漆作之先声,并著成《髹漆录》一书,对漆器制作工艺的阐述极为精辟。

以推光、雕填、彩绘、镶嵌玉石和螺钿等技法,制作出各种精美的工艺品。

当代漆器主要分布于北京市、福建省福州市、江苏省扬州市、四川省成都市(雕嵌填彩)、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推光)、贵州省毕节地区大方县(皮胎)、甘肃天水(雕填)等地。

(一)北京雕漆北京市雕漆、江西省景德镇市瓷器和湖南省长沙市湘绣,称为中国工艺美术三长。

雕漆不同于一般漆器,它是在涂刷成几毫米到20多毫米厚的漆层上,加工雕刻的工艺品,是我国漆器艺术中的一个独特品种。

(二)福州脱胎漆器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已有180多年历史。

其脱胎漆器特点是质地轻巧坚牢、造型雅致大方、色泽鲜艳古朴、做工精细,还具耐热、耐酸、耐碱等优点。

福建脱胎漆器多年来一直是我国的国际礼品和重要出口产品,被誉为“真正的中国民族艺术”。

(三)扬州镶嵌漆器江苏省扬州市漆器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生产,在明朝时达到全盛时期,成为全国漆器制作中心。

其产品以镶嵌螺钿特色,造型古朴典雅,做工精巧细致,纹样优美多姿,色彩和谐绚丽,五彩缤纷。

二、金属工艺品(一)青铜器青铜器是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制成的器皿、用具等。

青铜是红铜与锡,铜与铅或是铜与铅、锡的合金。

青铜原来的颜色大多是金黄色的,由于经过长期腐蚀表面所生成的钢锈呈青绿色,因此而得名。

青铜具有下列优越性:首先,硬度大;其次,熔点低,溶液流动性能好,凝固时收缩率小;再次,化学性能稳定耐腐蚀,可长期使用和保存;此外,青铜器碎坏以后可回炉重铸。

中国青铜时代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到战国末年结束,跨越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代,经历了2000多年时间。

铸造一件青铜器需要经过塑模、翻范、烘烤、浇注等一整套工序。

浇注方法包括浑铸法、分铸法、叠铸法及失蜡法。

中国青铜器的名词解释

中国青铜器的名词解释

中国青铜器的名词解释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代表着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本文将为您解释中国青铜器的相关名词,带您深入了解这一古老而神秘的艺术形式。

一、青铜器青铜器,顾名思义,是用青铜制成的器物。

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由于其色泽青绿,故得名“青铜”。

青铜器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约2000年左右,出现在商朝晚期。

青铜器被广泛应用于宗教、礼仪、军事等各个方面的活动,它不仅仅是实用工具,更是一种艺术品。

二、钟鼎炉钟、鼎、炉是青铜器中的三大类别。

钟以独特的铸造工艺和华丽的纹饰而闻名,通常用于音乐和宗教仪式中。

鼎是用于烹饪和煮炼的器皿,在古代典籍中被誉为“鼎盛之器”。

炉则用于燃烧和供奉火焰,常见于祭祀和宗教场合。

三、铸造技艺中国青铜器的制作以铸造技艺为主,包括“失蜡法”和“可鎏金法”等多种方法。

失蜡法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铸造方法,它通过雕刻蜡仿制青铜模具,然后将熔化的铜注入模具内融化蜡模,最终得到青铜器。

可鎏金法则是在青铜器上涂抹一层薄薄的金属,如金、银等,以增加其光泽和视觉效果。

四、装饰纹饰中国青铜器的纹饰非常丰富多样,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常见的纹饰有人物、动物、神祗、几何图案等。

人物纹饰通常描绘古代官员、祭祀者、武士等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特点和审美观念。

动物纹饰则以龙、虎、鸟等为主,象征着古代中国人民对自然界的崇拜和畏惧之情。

五、宗教与祭祀青铜器在中国古代宗教和祭祀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古代中国,祭祀是一种重要的宗教活动,被视为人与神灵沟通的桥梁。

青铜器常作为祭品供奉于神庙中,以示尊重和敬意。

同时,青铜器也被用于王公贵族的殷墟中的祭祀仪式,它们象征着统治者的权威和尊严。

六、传承与保护中国青铜器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其制作技艺和文化内涵需要得到传承和保护。

中国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青铜器的保护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以保护青铜器不受盗窃、损坏等威胁。

【收藏鉴赏】青铜器的价值及鉴定方法

【收藏鉴赏】青铜器的价值及鉴定方法

【收藏鉴赏】青铜器的价值及鉴定方法什么叫中国青铜器?我国青铜器最早应产生于啥时候?这关于青铜器的藏家以及有志于把握判定技能的人来说,都是一个首先应当弄清楚的问题。

从考古学上讲,我国青铜器特指商代和西周、春秋时期的青铜器物,这些器物以铜质为主,参加少数锡和铅浇铸而成,器物色彩呈青灰而得名。

其品种主要有东西、武器、烹饪器、食器、酒器、水器、尔器、车马器等。

形制多样,纹饰精美,铭文为书法艺术珍宝。

中国青铜器的价值体现主要在两个方面:一艺术欣赏价值,二历史研究价值。

青铜器的艺术欣赏价值是指它的造型价值很高,如同字画古玩,它们能够给人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

青铜器的艺术欣赏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形态上的巧妙构思,富丽精致的纹饰以及风格多样的铭文。

青铜器的另一个价值是它的历史研究价值,二青铜器的历史价值主要体现有铭文来体现。

我们知道,商周时代距今已近很遥远,由于历史的变迁,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文献极少,只存留一些书籍。

就是仅有的的一些书籍,经过历代传抄,已不是原来的面貌,因此想要根据这些资料对上古历史有比较真切的认识是很困难的。

而青铜器铭文,是当时人们实现生活的反映,没有经过后世的修改,保留了当时的真实面貌,因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以我国出土的最陈旧的青铜器枣马家窑青铜刀而论,我国青铜器成品最早出现的时刻决不会晚于距今四千年曾经,即夏朝树立这前就现已出现了铸铜。

马家窑文化遗址坐落甘肃东乡,出土的青铜刀是彩单范锻造的,而在河南登村王城岗、淮阳平粮台和郾城郝家台龙山古城遗址中,发现了锻造器物时留下的青铜渣。

以上发现足以阐明:我国青铜器最早发生的时刻当在距今四千多年以前。

鉴赏课堂 >>> 微信公众号德视宝收藏百科全书权威挖掘深度解析辨伪存真利器专家标配藏家必备长按复制“DESI-BAO”进行添加关注青铜器的四种判定办法鉴赏辩别一件青铜器,只是了解青铜器的前史,它的形态、纹饰、铭文、组合关系与铸造技术等仍是不行的。

浅谈:青铜器的五种坑口

浅谈:青铜器的五种坑口

浅谈:青铜器的五种坑⼝01⼲坑⼲坑⼀般指的北⽅地区出⼟的青铜器,北⽅不同的埋葬地区也导致了出⼟青铜器的⽪壳、锈⾊有所不同,⼲坑漂亮的青铜器器⾝只有⼀层薄薄的绿锈;达到极品的状态甚⾄是返铜光或不锈钢⾊,并且不留⼀丝铜锈,这种极品坑⼝与古⼈刚做出来的青铜器⼀样⾦光闪闪。

上海博物馆馆藏晋楚⽂明特展青铜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杨家村窖藏青铜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杨家村窖藏青铜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杨家村窖藏青铜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杨家村窖藏青铜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杨家村窖藏青铜器0202熟坑熟坑是指传世的或出⼟很久的青铜器,由于经常赏玩,青铜器表⾯凸起的部位被⼿磨砂呈现光亮的状态,也可以理解为因把玩⽽出现包浆的感觉。

熟坑相对应的是⽣坑,⽣坑⼀般指的就是新出⼟的青铜器,或者是出⼟⼏年后,仍保持着刚出⼟时候的状态,表⾯还没有做过任何⼈⼯处理的青铜器。

我们⼀般把这种情况称为⽣坑。

美国回流青铜簋美国回流青铜簋03⽔坑⽔坑是指在南⽅,特别是湖南出⼟的青铜器,地⼦锈⾊呈现出碧绿⾊彩。

从⽔坑中出来的青铜器往往为'西⽠⽪'⾊⽪壳、⽆锈或有“⿊漆古”⽪壳,⽔坑的青铜器也分⽔坑程度差别⽽不同,全⽔坑的青铜器因⾦属离⼦流失严重和风化腐蚀严重导致质量变轻,半⽔坑的青铜器相对要好⼀些。

⽔坑青铜器所产⽣的埋葬环境不尽相同⼤致分为以下⼏种:⽆⽪壳带沙眼,⽣⿊⽪,⽣钙结,⽣铁黄锈带沙结,⽣绿锈带沙结,⽣蓝绿锈带沙结。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湖北省荆州博物馆馆藏颐和园⽂昌院青铜器上海市博物馆馆藏长沙博物馆青铜器长沙博物馆青铜器上海博物馆馆藏04平坑平坑是指北⽅出⼟的青铜器,地⼦多呈灰⽩⾊或⿊灰⾊。

从平坑中出⼟的青铜器往往为绿锈。

鄂尔多斯博物馆馆藏05发坑发坑是指埋藏环境较差,器物表⾯腐蚀⽐较严重,不仅表⾯积锈,⽽且锈下凹凸不平,伤残较严重的青铜器。

⽇本泉屋博古馆馆藏。

古代青铜器鉴定常识

古代青铜器鉴定常识

古代青铜器鉴定常识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中国古代青铜器鉴定法(又名常识)上海宝鼎斋沈纯理撰民间收藏当以铜、玉、瓷排列成序的。

其中这个铜字排在首位,必然是指青铜器了,只有中国古代最精致的青铜器,那才是堪称国之瑰宝!那么,应该怎样去鉴定其真赝呢下面将教会你一些最简单的鉴定方法,仅供参考。

1、中国古代青铜器出土后,会形成两种坑口的器物。

一种入土前器物经过打磨等处理,器物表面早已形成氧化层的包浆而入土,这一类出土后表面或多或少仍有包浆,叫水坑器物。

另一种入土前器物表面未经处理,即没有形成氧化层的,是把全新浇铸的青铜器直接埋入土里,这一类器物出土后表面仍无包浆,叫土坑器物。

所谓水坑器物,并不是器物浸泡在水里的,而是取意于以水为净的意义,其实就是器物表面已经形成包浆的,出土后器物表面仍然比较干净的意思,这类青铜器大都会显露出,具有明显的使用痕迹,或者专门作为祭祀用的礼器。

所谓土坑器物,倒是直指青铜器在坑口内的状况,也是说未经打磨就入土的青铜器,器物表面因其粗糙容易生锈、土咬、甚至被腐蚀,这类青铜器大都作为陪葬品用的。

前者器物以俊秀、华贵、高雅为格调,往往还能多少带有一些铭文的,这种青铜器的存世量相对要少。

后者器物以浑厚、壮实、威严为风格,大都是没有铭文的,这种青铜器的存世量相对较多,不过大的土坑器物又很少了。

凡是大件或超大件的器物,大都在封建的氏族社会里,用于祭祀中当作礼器的。

不论是那种坑口出土的青铜器物,这些都是不可再生和不可多得的文物!(请阅插图1、)2、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是由主、副纹饰和高、浅浮雕组成,这给断代带来了依据。

但这里仅限于主、副纹饰的制作工艺上,因为其中也存在了断代的特征,如:早期夏、商、周时期,称之为老三代的青铜器,夏代器物未曾见得故不予置评,商代主、副纹饰仰或主纹饰凸显,以粗旷、简朴与厚实为风格,周代才形成风格多样化,尤其是主纹饰明显高于副纹饰与底平面,也有的副纹饰略微低于底平面,而这样的副纹饰,其边沿没有必要另加勾线,但主纹饰仍然明显地高于副纹饰与底平面的,有的甚至于高抛凸显。

从青铜器锈蚀的角度鉴别铜器真伪

从青铜器锈蚀的角度鉴别铜器真伪

从青铜器锈蚀的角度鉴别铜器真伪作者:魏萌萌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第03期摘要:青铜器是中国古代灿烂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文物价值极高。

青铜器的真伪鉴定一直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传统古铜器专家依据铜器外表锈蚀特征,将其皮壳概括为黑漆古、绿漆古、水银沁、枣皮红等,对铜器真伪锈蚀的鉴别,是判断青铜器真伪的一个重要环节。

关键词:青铜器;锈蚀;真伪;鉴别青铜器是中国古代灿烂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青铜器在古时被称为“金”或“吉金”,是纯铜与锡、铅等的合金,原表面颜色呈金黄、肉红、银白等。

它在历经几千年的化学反应后,表面多生成了一层青绿色的锈蚀,故今人称其为“青铜”。

自宋代金石学兴起以后,古代青铜器成为研究资料与艺术品,使青铜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从宋代至今,青铜器伪作及赝品的数量是惊人的。

通过研究古代青铜器表面锈蚀特征提高识别伪锈的能力是极其必要的,它是鉴别青铜器真伪的一个重要环节。

1 青铜器锈蚀特征在鉴定青铜器真赝的过程中,研究和了解古代青铜器的锈蚀特征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锈蚀年限的青铜材料会出现各种不同颜色和层次的锈色,这其中以绿锈、蓝锈、红锈等最为常见。

长期以来,古铜器专家为了描述铜器出土坑口及其铜器外表特征,形成了一些专业术语,这些术语也为古董行和古铜器收藏者广泛使用,读者也应概知。

干坑:多指潜水面以上棺椁已朽的墓葬、坑穴中出土的铜器,铜锈变化多端(图1~图3)。

水坑:一般指长时间浸在水中的铜器,埋藏环境较差,器表腐蚀比较严重,不仅表面有积锈,而且锈下凹凸不平,有的还有膨裂。

发酵膨裂严重的叫“发坑”或“脱胎”,轻者叫“半发坑”“半脱胎”,常见于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地区出土的青铜器。

因当地是含铁量较高的酸性红土壤,又多雨潮湿,对铜的锈蚀作用更为强烈。

铜器的色泽却不相同,安徽出土的脱胎青铜器有的呈灰绿色或灰色,湖北出土的脱胎青铜器没有湖南那样嫩绿。

青铜器病害类型及其特征介绍

青铜器病害类型及其特征介绍

青铜器病害类型及其特征介绍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中的瑰宝之一,它代表着古代华夏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影响,青铜器也会遭受各种病害的侵袭。

本文将介绍青铜器病害的类型及其特征,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青铜器病害主要包括金属腐蚀、色变与硫蚀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逐一进行介绍:一、金属腐蚀金属腐蚀是青铜器病害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

主要的金属腐蚀形式有晶间腐蚀、孔蚀、均匀腐蚀和点蚀。

晶间腐蚀是由于青铜合金中的元素与环境中的氧、水等物质反应导致金属内部晶粒的结构破坏,从而造成器物的质量下降。

孔蚀是表面出现大小不一的小孔,形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给青铜器的外观带来明显影响。

均匀腐蚀则是指青铜器表面出现普遍或大面积的腐蚀现象。

点蚀是一种局部性的腐蚀方式,会导致青铜器表面的凹陷或凸起。

二、色变色变是指青铜器表面颜色的改变。

青铜器通常表现出青铜色或棕褐色,但随着环境中湿度、温度和气体成分的变化,青铜器的表面颜色可能发生改变。

色变可以分为自然色变和人为色变两种。

自然色变是由于时间和环境气候条件的作用,例如氧化、硫化等过程导致的。

人为色变则是由于外界因素,如污染物、酸雨等引起的。

三、硫蚀硫蚀是指青铜器表面发生硫化反应,形成硫化层的现象。

硫蚀可以分为积硫、沉积硫和外来硫三种类型。

积硫是指青铜器在长期暴露于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吸收了大量的硫化氢、二氧化硫、污染物等,形成了厚厚的硫化物沉积物。

沉积硫是指青铜器表面因暴露于硫化物含量较高的土壤中而形成的黄褐色硫化物层。

外来硫是指外界环境中的硫化物物质通过气体、尘埃、水分等对青铜器表面进行硫化反应。

总结回顾:青铜器病害分为金属腐蚀、色变和硫蚀三大类型。

金属腐蚀包括晶间腐蚀、孔蚀、均匀腐蚀和点蚀。

色变分为自然色变和人为色变。

硫蚀可分为积硫、沉积硫和外来硫。

保护青铜器需要采取合理的环境控制措施,减少湿度、控制温度并防止暴露于酸性环境中。

此外,定期检查和清洁青铜器也是保护的重要工作。

2023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

2023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3届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化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Li 7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S 32Cl 35.5 K 39 Fe 56 Co 59 Cu 64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天工开物》中述及铜的开采与冶炼:凡铜砂……淘洗去土滓,然后入炉煎炼,其熏蒸旁溢者为自然铜……色似干银泥……凡铜质有数种:有与铅同体者,其煎炼炉法,傍通高低二孔,铅质先化,从上孔流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淘洗去土滓”属于原料的富集B.炼制所得自然铜为合金C.铜与铅混合物的分离过程利用了物质的熔点不同D.可用热分解法冶炼铜2.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①装置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钾元素B.用②装置可制备、干燥、收集氨C.用③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SO2D.用④装置蒸干饱和AlCl3溶液制备AlCl3晶体3.SO2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列关于SO2的说法错误的是A.制备硫酸后含SO2的尾气大量排放至空气中会形成酸雨B.在葡萄酒中添加SO2作抗氧化剂利用了SO2的还原性C.SO2与H2S混合,产生淡黄色固体,体现了SO2的氧化性D.将SO2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褪去,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红色复现,体现了SO2的漂白性4.在一个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有两个可左右自由滑动的密封隔板(a、b),将容器分成三部分,已知充入的三种气体的质量相等,当隔板静止时,容器内三种气体所占的体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分子数目:)(2)()(Y =Z =X N N N B .若Y 是O 2,则X 可能是CH 4C .气体密度:)(2)()(Y =Z =X ρρρD .X 和Z 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数可能相等5.某探究学习小组成员欲用NaClO 固体配制480 mL 0.2 mol ·L -1的消毒液。

学习青铜器鉴定的意义及你是如何鉴定一件青铜器的

学习青铜器鉴定的意义及你是如何鉴定一件青铜器的

学习青铜器鉴定的意义及鉴定青铜器的方法学习青铜器鉴定的意义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

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中国的国粹,中国的艺术品当中只有青铜器是被全世界所公认的。

从夏代起源,经过商周、秦汉至宋代金石学诞生,从单一的收藏,变为一种学问,一种研究对象。

青铜器的价值被世界公认主要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被打开,外国人进入中国,发现中国的青铜器造型独特,做工精美。

在西方国家里,18世纪才出现抽象派和印象派的青铜器造型,在中国3000年以前就有了,所以外国人非常喜欢我国的青铜器。

如今像牛尊、羊尊、马尊等大部分流散在国外,中国青铜器的艺术地位在世界上可与西方的油画、雕塑相提并论,在世界的各大博物馆里都有一个专门的中国青铜器馆。

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美术馆,无不把中国青铜器作为馆藏重器,历代收藏家更是把收藏青铜器作为镇宅之宝,世代相传。

如今盛世兴收藏,青铜器更是收藏家们竞相追逐的宝贝。

中国青铜器的发展经历了历史的不同时期,它的风格从庄严的艺术风格转向了朴实、简洁、明快,同时青铜器的社会功能也从祭祀用的礼器逐渐转变成实用器具。

青铜器的纹饰则由庄重的饕餮纹、夔纹到富有韵律的窃曲纹、环带纹,再发展为清新的蟠螭纹、宴乐、攻战纹等,其间动物纹饰狰狞的超自然魔力逐渐减弱,直至丧失。

这种纹饰的变化不仅仅是因为制造工艺或者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引起的,同时与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及社会的变革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青铜器纹饰的产生是中国劳动人民勤劳、朴实、聪颖、智慧的结晶,是体现人们美好心愿的依托物,是人们与大自然抗争、共存、达到“天人合一”朴素心愿的具体表现,他们用高超的铸造技艺,为我们留下象征中华文明的艺术瑰宝。

中国古代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虽然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我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

出土的青铜器怎么清理

出土的青铜器怎么清理

出土的青铜器怎么清理古青铜器它的绿锈和红绣是千百年泥土、血沁的结果,是真古董的特征之一。

下面店铺整理了出土的青铜器怎么清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刚出的青铜器怎么清理古青铜器它的绿锈和红绣是千百年泥土、血沁的结果,是真古董的特征之一,如果是真古董,就不应该去除铜绣,而应该用特殊的真空容器将其保护,免得氧化。

现代铜器除绣可去五金店购买擦铜油,对铜器进行专门的擦拭保养。

能用酒精清理青铜器之类的文物吗生坑青铜器清理方法整理第一步,用温水(纯净水)泡掉脏的东西和覆盖铜器的坑土,北方坑口的坑土味是香的,这时就可以闻到很香的土味!第二步:用可乐泡着铜器,可以去看一部电影了,可乐是微酸,对铜器不造成危害,用可乐泡,可以软化表面的绿锈层!第三步,大概1个多小时后,把东西从可乐里捞出,放入饱和的味精水里,每隔一会捞出,看看,注意时间,不要泡过头,导致漏铜,破坏漂亮的皮壳!看,精美的纹饰已经清晰了,青铜之美,已经展现,若是喜欢这个样子,可以就此打住,用纯净水洗干净就好!第四步,用味精继续泡,绿锈会被融化掉,绿锈下的红斑开始出现,这时若用热水洗,红斑会变得很艳丽,也有人喜欢这种感觉,清代就有个大青铜藏家喜欢这样的红斑!我们继续!第五步,用棉签沾着饱和的84消毒液,一点点清理顽固的红斑,要小心操作!慢慢的洗掉红斑,这时也可以留一些红斑,搭配绿锈,看个人的审美!第六步,红斑开始软化,变淡,优雅的铅光皮壳渐渐展现。

第七步,把出去红斑的铜器泡入柠檬水,要泡几个小时在反复用毛刷蘸着味精和柠檬水清洗后,绿锈层已基本清洗干净,只剩坚固的漆锈,漆锈很漂亮。

像绿油漆一样,应该保留,现在,还有几处红斑,基本上已达到清理的目的,用纯净水泡过后可见,该青铜件为春秋时期,兽面(牛)配饰,艺术水准高,铸造精细!我国出土最大的青铜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鼎,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商代中期到西周早期是我国古代青铜冶铸的极盛时期,制造了大量青铜礼器、兵器、日用器皿、生产工具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铜器锈色与坑口(史上专业没有之一)
————————————————————————————————作者:————————————————————————————————日期:
青铜器锈色与坑口
标签:
一、锈的种类
绿锈
氯化物锈
枣皮红锈
黑漆古锈
水银沁锈
有害锈
泛金锈
绿漆古锈
蓝锈
紫锈
炭锈
二、锈的产生
1、绿锈
名称:孔雀石石绿碱式硫酸铜碱式碳酸铜碱式氯化铜
分子式: Cuco3 Cu(oH)2 Cuso4.3cu(oH)2 Cuco3.3cu(oH)2 Cu2(oH)3C1 呈色:暗绿色暗绿色橄榄绿色淡绿色绿一墨绿色
青铜器在空气和土壤中,天然和人工形成的物质作用于青铜器,使其逐渐氧化,尤其是雨水会熔解大自然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墓里陪葬生物体及土壤化合物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等一起侵蚀着铜合金,形成上面表述的化合物,变成绿锈。

2、绿化物锈
名称:氯化钙氯化亚铜
分子式:Cac12 Cuc1
呈色:灰色灰色
一般出土在酸性土壤中,酸性土国为含有许多石英砂等等,或者呈沼泽湿的泥泞状态,因此几乎将铜和锡等速解;青铜器表面的花纹也均速溶解,盐类物质逐步替代金属花纹,形成脱胎或半脱胎。

锈色表面呈现灰色的亚光。

用刀片能象切木头一样一片一片切削下来。

3、黑漆古锈
名称:一氧化铜硫酸亚铜氧化亚锡
分子式: CuO Cu2S SnO
呈色:黑色黑色,褐色棕黑色
“黑漆古”一般是叠压在铜芯上氧化铜,是当地水质和土壤酸碱度恰当时形成的。

其色黑亮如墨或棕黑色或褐色。

4、枣皮红锈
名称:氧化亚铜铅丹
分子式: Cu2O Pb3O4
呈色:深红色大红色
“枣皮红”是指有些青铜器绿锈下呈现的暗红色,是青铜器原始表层或黑漆古上,与土壤化合物生成氧化亚铜或铅的层面。

5、水银沁锈
名称:二氧化锡
分子式: SnO2
呈色:银灰色
青铜器长期埋在中性土壤中(PH=7),但有些器物含锡量偏高,若锡在15-22%时,因锡析出到器物的表面形成所谓“水银光”又称“水银沁”。

同时锡青铜还会有“逆偏析”趋向,使之产生二氧化锡。

因中性土壤极不稳定,很容易改变成为酸性或碱性土壤,故有些铜器先形成少量的红绿锈后再产生“水银光”。

6、有害锈
名称:碱式氯化铜氯化亚铜氧化铅二氧化锡
分子式: Cu2(oH)3c1 Cuc1 PbO SnO2
呈色:粉状绿色粉状绿色粉状绿色粉状绿色
以上四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有害锈是青铜器的癌症,它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青铜器粉化和完全毁坏,同是粉状有害锈还能相互“传染”。

若一件青铜器患有粉状锈,将会威胁整个库房青铜器的安全。

有害锈的形成主要是土壤中的氯化物引起的。

7、泛金锈
名称:游离铜离子
分子式: Cu+
呈色:金黄色
反金与水银沁的情况相仿,并非器物铸造时镀了水银或者黄金,而是青铜器在特定土壤环境中形成的特殊的表层,旧时也称“返金”或者“返铜”。

这种现象通常只出现在刚刚铸造完成尚未使用过就入土的青铜器上,而且几乎全部出土于河南安阳附近的商代地层中,陕西只存在个例,其它地区从未见到类似情况的报道,所以非典型安阳类型的“反金”器是一定要注意的。

8、绿漆古锈
名称:碱式氯化铜碱式硫酸铜
分子式:Cu2(oH)3C1 Cuso4.3cu(oH)2
呈色:淡绿色绿色
严格意义上讲,“绿漆古”是铜器绿锈生成之后,由于水文地质或者墓葬窖藏常年浸水,器物表面的浮锈自然脱落,都因年代久远,绿色牢牢的浸染在器物表层上形成的,好像罩了层薄薄的绿漆,故俗称“绿漆古”。

9、蓝锈
名称:硫化铜碱式碳酸铜硫酸铜(胆矾)
分子式: CuS Cuco3.3cu(oH)2 Cuso4.5H2o
呈色:靛蓝蓝色蓝色
蓝锈的形成机理和绿绣类同但数量少于绿锈。

10、紫锈
化学成分和形成机理有待分析
11、炭锈(图片暂缺)
名称:炭
分子式:C
呈色:黑色
木炭经千年吸附造成。

三、全国主要出土青铜器省份的土壤条件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陕西省、河北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