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廷顿 政治发展

合集下载

以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看战后韩国的政治转型

以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看战后韩国的政治转型

以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看战后韩国的政治转型作者:董蕾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10期【摘要】《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是塞缪尔·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的奠基之作。

在本书中,亨廷顿提出了以威权政治为核心的政治发展思想。

结合二战以后韩国的政治转型对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进行评析和思考。

【关键词】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韩国政治转型一、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主要探讨的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强大政府与政治稳定。

在亨廷顿看来,“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它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它们政府的有效程度”。

亨廷顿认为,一个国家在政治上的成功与否,在于其是否保持了社会的安定,“很显然,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

按照他的理论来看,为了避免在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之中出现政治衰朽和政治动荡,以强大政府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威权化则必不可少。

(二)政治现代化与政治发展。

亨廷顿在本书中提到,国家的政治发展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方面,它是现代化的政治性后果即政治现代化。

亨廷顿认为,对于一个尚处在传统阶段的政治体系来说,为了实现政治现代化的目标,关键的着力点在于两个:一是政策的革新能力,一是政治体系的吸收能力。

也就是说,“可以将政治现代化分别定义为权力的集中、权力的扩大以及权力的分散。

”随着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治发展会朝着现代化的方向持续前进。

所以我们可以说,一方面,政治发展的动力源于现代化;另一方面,政治发展的最终目标还是要实现政治现代化。

总之,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告诉我们,以现代化为基准和目标的政治发展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二、以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看战后韩国的政治转型(一)第一次转型:威权政体的必要性。

1948年,大韩民国政府成立,确立了西方式三权分立的制度框架,但是李承晚政府的统治毫无秩序可言,其无能统治引起了人民的不满。

“1961年5月16日拂晓,革命军队开始了他们的‘外科手术’来铲除过去积累起来的罪恶。

简析亨廷顿政治发展观的变化与演进

简析亨廷顿政治发展观的变化与演进

简析亨廷顿政治发展观的变化与演进摘要:亨廷顿是西方政治发展理论领军代表人物之一,其政治发展理论内容丰富且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通过研究其政治发展理论演进历程,梳理其理论变化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理路,探求其理论连贯性及其内在不变规律,批判性的借鉴其理论,这对探讨我国政治发展道路,构建我国政治发展理论都有其重要理论意义。

关键词:亨廷顿;政治发展观;秩序;民主一、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的主要转变历程萨缪尔.亨廷顿是西方政治发展理论最具有影响力的权威代表人物之一,其理论内容深厚广泛,代表作为《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和《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其中以后者为线索标志,亨廷顿的政治发展观由强调秩序和权威转变为强调民主和参与的作用。

并且随着对文化认识的的深入,以《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构》为标志,亨廷顿提出了文化的范式,将文化从政治发展观独立了出来。

(一)强调权威和秩序的政治发展观1968年,萨缪尔亨廷顿通过实证研究,在其《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提出了强调权威和秩序倾向的政治发展观。

亨廷顿认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并不必然使国家的政治发展自动走向民主和稳定,相反,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动员日益深入,还往往还会出现政治衰败和政治动荡的危机。

因此,国家如何建立一个合法的公共秩序使其保持稳定是发展中国家首要追求的政治发展目标。

亨廷顿甚至认为人们可以无民主但不可以无秩序,这种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他早期的政治发展观念,只有建立起权威和秩序才能实现真正的政治发展。

在他看来,国家现代化进程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滋生政治动荡的危机。

这是因为现代化促使社会动员的不断深入使得民众政治参与的需求不断扩大,这种政治参与扩大与政治制度落后之间的矛盾使政治的权威和秩序面临衰败的危机,从而可能引发政治动荡的危机。

因此,发展中国家要实现政治的稳定则必须提高政治制度化水平。

总的来说,通过政治制度化获得政治秩序和政治稳定是当时亨廷顿的主要政治发展观。

亨廷顿的政治学观点

亨廷顿的政治学观点

亨廷顿的政治学观点
亨廷顿的政治学观点是基于他对社会和政治发展的研究得出的。

他在其著作《第三次浪潮:现代性、民主与全球化的冲突》中提出了
一些主要观点。

首先,亨廷顿认为世界历史可以被划分为几个连续波潮,每个波
潮都伴随着一场重大政治变革。

他将这些变革分为三次浪潮,分别是
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

亨廷顿认为,在信息革命的背景下,全球范围内的政治冲突越来越复杂和激烈。

其次,亨廷顿关注民主化的进程和挑战。

他认为,尽管民主制度
在20世纪下半叶取得了广泛的传播和接受,但民主化过程并不总是顺
利和稳定的。

他指出,在一些国家中,民主化可能会引发社会混乱、
冲突和权力斗争,甚至可能导致民主制度的崩溃。

另外,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理论。

他认为,世界上的主要冲突
往往是基于文明之间的差异,并将其描述为“文明之间的冲突”,并
强调了它对全球政治的影响。

他认为,文明冲突是跨国、跨文化的,
可能是未来全球政治中最重要的动力之一。

最后,亨廷顿对美国的角色和命运提出了思考。

他担心美国正在
失去其超级大国地位,面临国内和国际上的挑战。

他强调了美国应该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以保持其地位和领导力。

综上所述,亨廷顿的政治学观点包括对全球政治变革和民主化进
程的分析,文明冲突理论以及对美国角色和命运的思考。

亨廷顿政治制度化理论及其有限性论析

亨廷顿政治制度化理论及其有限性论析

亨廷顿政治制度化理论及其有限性论析摘要:二战以后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为亨廷顿政治制度化理论的提出提供了国际背景。

政治制度化理论从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等维度对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持政治稳定问题的解释,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然而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有限性。

通过对亨廷顿政治制度化理论在研究者价值取向、研究方法、理论框架本身内在逻辑和理论论证等方面存在的有限性进行系统分析,以更好地对其理论进行批判继承和应用。

Abstract:After World War II,the independence of the third world countries provides the background for Huntington's theory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alization. The theory explains how to maintain political stability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political system,which has no doubt of much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political practice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limitations of Huntington's political system theory in terms of value orientation,research methods,theoretical inherent logicitself and theoretical demonstr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critical inheritance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better.关键词:亨廷顿;政治制度化理论;有限性Key words:Huntington;the theory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alization;limitations中图分类号:D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5-0014-030 引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作为第三世界实体存在的民族国家纷纷走上独立,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挑战,如何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以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是新兴民族国家面临的重要议题。

比较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 (Samuel Huntington)人物简介

比较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 (Samuel Huntington)人物简介

为政治实践提供了指导
• 为政治学理论、政治发展、国际关系等领域提供了新的
• 他的理论观点对政治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视角和思路
• 有助于推动政治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 对政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亨廷顿对国际关系的启示
提供了新的国际关系理论
• 他的文明冲突论为国际关系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国际冲突和合作
• 有助于推动民主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04
亨廷顿的批评与回应
亨廷顿理论的批评观点
文明冲突论的争议
民主化理论的批评
• 有学者认为文明冲突论过于强调文明差异,忽略了其他
• 有学者认为亨廷顿的民主化理论过于强调政治参与,忽
因素
略了其他因素
• 学者认为文明冲突论可能导致文明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 有学者认为亨廷顿的民主化理论可能导致民主化的困境
政治学领域
• 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学家之一
• 对政治学理论、政治发展、国际关系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国际关系领域
• 他的文明冲突论对国际关系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 为国际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02
亨廷顿的主要学术贡献与观点
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
提出了政治发展的概念
• 认为政治发展是政治制度现代化的过程
• 包括政治制度的稳定性、有效性和适应性
强调政治参与的扩大
• 认为政治参与是政治发展的关键因素
• 政治参与的扩大有助于政治制度的稳定和有效
政治发展的三个阶段
• 提出了政治发展的传统型、过渡型和现代型三个阶

• 分析了不同阶段政治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研究及其对我国政治发展的启示

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研究及其对我国政治发展的启示

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研究及其对我国政治发展的启示摘要:亨廷顿作为政治发展的领军人物,突破以前的线性发展研究模式,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出发,为发展中国家寻求一条有利于其发展的“光明大道”,即增强政治制度化水平,通过公民有序进行政治参与以达到建设民主化国家的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民主制度,最终实现社会稳定发展。

关键词:亨廷顿;政治发展;困境;启示政治发展理论的探讨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它最先诞生于美国,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塞缪尔·P·亨廷顿,在其诸多研究中,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理论研究颇有建树,他的理论成果对发展中国家很有指导意义,对当代我国政治发展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一、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概述政治发展是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政治产品。

从时间上看,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作为逻辑起点;从空间上看,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后果作为对象,以推动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民主化历程。

[1]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政治稳定和政治民主。

政治稳定是难以确定的一个指标,而持续性和稳定性可看做政治稳定的证据。

政治民主却是政治发展首要的、根本的目标。

因为民主长期发展有利于保证个人的自由;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冲突,保证政治发展的稳定;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

政治发展的动力是革命和改革。

他认为:“革命是政治发展的一种手段,是创立新的政治组织和程序并使其制度化,加强政治领域以适应社会及经济势力的一种途径,由革命推动的政治发展是清晰可见的。

”[3]革命无论在破除旧的制度,缔结新的社会制度中,还是在提高公民政治参与能力上,构建一种新的道德和纪律体系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而改革意味着社会、经济或政治上的进一步平等,意味着人们对社会和政治生活的更为广泛的参与。

二、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困境亨廷顿认为导致困境的主要原因是政治制度化和政治参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比例失调。

在传统体制中,政治参与只是集中于少数精英手中,而随着社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社会和政治体制下的民众在新媒体和城市化的影响下,政治参与热情不断提高,渴望通过参与政府决策的活动中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促使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更加突出,而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尤其是公民认识到这种差距是非正常的,这就导致原有稳定的社会结构发生改变,势必会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浅析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

浅析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
期 的现 实 ,亨廷 顿创 造性 地 提 出了他 的政 治发 展理 论 ,针对 发 展 中 国家 的政 治稳 定 和发展 问题 提 出
了独 树一 帜 的见解 。


政 治现代化是政 治发展不稳定 的根源
大多数传统 的西方政 治学家认为 ,发展 中国家之所 以出现政治不稳定 、社会动荡 的现象 ,是 因为这 些 国家 的经济发展水平低 ,经济 富裕的 国家 比贫 困落后 的 国家更容易获得 政治稳定 。Ⅲ然 而 ,亨廷顿创
那 么政 治稳定 乃至政 治发展都无从谈起 。
五 、革命和 改革是政 治发展 的途径
较为全 面地展现 了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体 系,对我 国 当前政 治与经济领域 的改革 与发展具有重要 的参
考和借鉴意 义。
关键词 :亨延顿
政 治发展
政治现代 化
第二 次世 界 大 战 以来 ,第 三 世界 国家在 取得 民族 独 立后 ,并 没有 像 原来 那样 步入 正 常的 经济社
会发 展 轨迹 ,而 是长 期动 荡 不稳 ,处 于混 乱状 态 。面 对 战后发 展 中 国家 的政 治 动荡 、现代 化 遥遥无
形势而变化。政治稳定体现在政治体制与社会环境 的交流互动 过程之 中 ,只有 当政治稳定 不存在 的情况
下才更 容易被辨别 。
虽 然亨廷 顿一直强调政治不稳定带来 的巨大破坏作 用 ,并 且认 为它是政治现代化 的 “ 拦路虎” ,但
是他依 然很欣赏许多新兴 国家所 出现 的政治不稳 与社会 动荡 ,因为这些 现象代 表着 这些 国家的人们极 力
期 的联合行动 。 亨廷顿对一个 国家的政治制度化水平是有着双重要求 的 ,如果一个 国家的政 治制 度化水 平高 ,那 么 这个 国家的政治组织和秩序不仅会具有高水平 的适应性 、复杂性 、自主性和凝 聚性 ,而且政 治制度还能 有力地 促进整个社会 的公共利 益和 民众们 的道德 良知感 。 相反 ,如果一个 国家 的政治制度 建设 落后 ,

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和谐发展

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和谐发展

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和谐发展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是由美国政治学家萨缪尔·P·亨廷顿提出的,主要包括政治现代化理论和政治秩序理论两大部分。

该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对于理解后发展国家的政治发展和社会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主张政治现代化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政治秩序则是政治现代化的结果。

当谈到与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时,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思路和理论观点。

一、亨廷顿政治现代化理论政治现代化理论是亨廷顿的核心理论之一,主要强调后发展国家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政治体制也必须进行现代化改革。

亨廷顿认为,政治现代化主要包括政治参与、政治权力、政治文化和政治组织等方面的变革。

当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达到了一定的现代化水平,政治权力会变得更加合法和稳定,政治参与程度会提高,政治文化和政治组织也会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在中国的社会和谐发展过程中,亨廷顿的政治秩序理论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中国历经了百年的动荡和混乱,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一直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包括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促进政治参与和政治权力的透明化等。

要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政治秩序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亨廷顿政治秩序理论提醒中国,只有建立合法和有效的政治秩序,才能够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在中国,政治现代化和政治秩序的建设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础,充分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的政治文明成果,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现代化路径和政治秩序模式。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同时也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政治体制的透明度和权力的合法性等。

中国需要在政治现代化和政治秩序的建设上加大力度,不断推进政治改革,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

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

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任凌芝[摘要]政治发展意味着基本政治价值的不断实现和政治形态的前进上升,政治稳定意味着政治社会生活局面的安定和政府政策的连续性、相对稳定性。

它们是政治生活的两个价值目标,同时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政治发展有利于政治稳定,政治稳定为政治发展提供条件。

在步入现代化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进程中,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也会出现矛盾冲突,因此为了使二者并行不悖,需要对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进行协调。

可以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推进渐进式政治改革、认真统筹利益关系、不断完善社会流动机制和规公民政治参与等方式协调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

[关键词]政治发展;政治稳定;协调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是现代政治学的两个重要术语,是政治学研究的两个重要畴。

政治发展意味着基本政治价值的不断实现和政治形态的前进上升,政治稳定意味着政治社会生活局面的安定和政府政策的连续性、相对稳定性,二者都是人们不断致力的政治价值目标。

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不是毫不相干的,二者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有时候甚至互相冲突。

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如何做到政治不断发展,同时又保持政治的稳定,使这两个政治价值目标并行不悖,这需要对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给与协调。

一、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概念政治发展这一概念是西方政治学者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他们使用这个概念来描述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上所发生的变化。

二战后,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两极格局的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为了占领世界的统治权,积极向第三世界的新兴民族国家推销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模式和政治制度等。

他们认为,这些新兴民族国家只有以西方的政治设计为模板,才能实现政治的不断进步,实现政治的发展。

政治发展概念由此产生并不断流行起来,现已成为现代政治学的一个重要畴和研究对象。

政治发展是“二战后摆脱殖民统治的亚非拉新独立的民族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建构过程的一个概念,它客观上指第三世界国家政治变迁的过程”。

政治稳定

政治稳定

依据亨廷顿政治稳定理论对中国当前政治稳定状况的考察对于当代中国,发展是重中之重的问题,与发展一直联系紧密的就是稳定问题,在政治发展理论中已经指出两者绝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

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的目标;政治发展是政治稳定的动力和条件;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的前提。

没有稳定的环境,发展就无从谈起。

邓小平曾对中国所面临问题作过深刻总结,“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

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

”[1]亨廷顿曾经指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2]尤其是在实行外源赶超式现代化模式的后发展国家,由于将西方国家一二百年现代化的渐进过程压缩在数十年内进行,更使种种社会失调与危机以更剧烈、更集中的方式表现出来;加上已实现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在生活方式、政治体制、文化模式上的示范效应,很容易导致民众的超前期望和严重的文化认同危机,并进而造成政治发展中的合法性危机、整合危机和参与危机,直接危胁着这些国家的政治稳定。

下面将主要依据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对我国的政治稳定状况做出考察。

一、亨廷顿对影响发展中国家政治稳定因素的分析在对发展中国家观察和估价的基础上,亨廷顿论述政治现代化过程中国家在过渡期产生政治稳定与政治衰朽的变量问题。

他指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时期就是一个克服社会动荡和防止政治衰朽的历史阶段。

所谓政治稳定是指“相对的持续性和政治体系的一些比较基本和主要的成分,如基本的政治价值、文化和政治的基本组织结构不发生变化”[3]。

由此可见,政治稳定的核心因素是秩序和持续性,而影响发展中国家政治稳定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即现代化、政治参与和城乡差距。

(一)现代化现代化主要是一个在经济学与社会学层面上谈论的范畴,表明社会在文明变迁过程中在生产力、生产方式、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上与传统农业社会相比的根本变化。

[4]现代化作为多层面的历史进程,涉及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的所有领域的变革。

亨廷顿的政治制度化思想及其对我国政治发展的启示

亨廷顿的政治制度化思想及其对我国政治发展的启示

亨廷顿的政治制度化思想及其对我国发展稳定的启示在《政治发展与政治衰败》一书中,亨廷顿提出了“政治制度化”的概念。

他把“政治制度化”作为“政治发展”的定义加以诠释,即“政治发展=政治制度化”。

而到了《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他进一步论述了政治制度化的内涵、衡量标准及其和政治参与的关系。

一、亨廷顿政治制度化思想的提出亨廷顿在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进行研究后发现,这些新兴国家的经济虽有长足进步,但政治环境却充满乱象。

且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越快,这种情况就越明显;而在那些经济起步较落后的国家,却能安享太平。

亨廷顿认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在谋求政治发展的时候,由于经济变革和大众媒介的推广等因素扩大了公众的政治意识,增加了人们的政治要求,拓宽了政治参与面,但这些变革在破坏政治权威的传统根基的同时却没有及时建立新的权威,即经济的快速发展缺乏政治基础的支持,而导致滋长不稳定因素,造成社会动荡,使政治陷入困境。

他认为,“政治上的首要问题就是政治制度化的发展落后于社会和经济变革”1。

在复杂社会中,人们需要有道德基石的政府与完善的政治制度来调适政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这是政治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

在此基础上,亨廷顿提出了他的政治制度化思想:要根除国内政治的动荡与衰败,必须建立起强大的政府,并依靠强大政党的缔造与巩固来维持。

而政府的强大与否,主要看其完善政治制度化的速度与扩大公众参与水平二者之间是否能实现很好的均衡。

二、亨廷顿政治制度化思想的内涵(一)政治制度化定义亨廷顿认为:“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

”2他认为,政治制度化是指政治体系在组织上和程度上获得价值和稳定性的过程,它代表着“社会组织和政治秩序的力量”。

1[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4页。

2[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第10页。

政治发展理论

政治发展理论

(三)文 明 冲 突 论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1996年
1、世界政治 的新时代以文明的不同为首要区分 “人类在新的时代中,意识形态的界限已经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文化上的差异或文明之间的矛 盾。” “人民被意识形态所分离,却又被文化统一在一 起。”
• 目前存在的八大文明——西方文明、儒家文明、
缺陷:
1、文明的差异只是导致冲突的因素之一,并且不是 冲突的根本原因,甚至也算不上主要原因。政治、 经济利益才是人类冲突的根源。
2、夸大了文明冲突的趋势,否认了不同文化之间通 过接触、对话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甚至相互 融合的可能性。不同文明之间的融合是必然的趋势。 3、有些论述不符合事实:当今世界上的多数冲突发 生在文明之内,而不是文明之间;不少阿拉伯国家 与西方保持较为和谐良好的关系。
●政治体系能力加强意味着:(1)在政府与社会的
关系中,政府事务广泛涵盖社会领域,可以有效 影响社会和经济事务;(2)政府有效实施公共政策; (3)行政的理性化和政策的世俗化倾向。 ●制度分化和专门化意味着政治角色、功能的多 元化和专门化,政治体系内部制度和结构的差异 性得到提高,并在此基础上实现高不稳定
“社会裂缝说”
经济发展 1) —————— ==== 社会挫折感 社会动员
社会挫折感 2) ——————— ==== 政治参与 社会流动机会
政治参与 3) —————— ==== 政治制度化
政治不稳定
3、亨廷顿把政治发展确定为取得政治 稳定性
政治发展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政局不稳的具 体原因在于:
• 政治发展: • 描述性概念——把政治发展理解为一个 单一的或一组的变化过程。 • 目的论概念——政治发展被设想为达到 某个目标的运动。

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和谐发展

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和谐发展

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和谐发展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他在1981年发表了《政治发展理论》,并提出了政治发展的五个阶段理论,成为了政治学研究的经典之一。

这一理论对政治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当今世界政治的发展。

与此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社会和谐发展也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焦点。

本文将以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为基础,探讨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相关问题,分析亨廷顿理论对中国的启示与指导作用。

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转型中的政治秩序、民主化中的政治秩序、稳定的民主政治和强势政府。

在这五个阶段中,亨廷顿强调了政治发展在社会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政治制度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

这一理论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被认为是解释政治变革和发展规律的经典之作。

中国的社会和谐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议题,其中既有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念,也有现代化的政治制度发展。

从亨廷顿的理论角度来看,中国社会和谐发展正处于转型中的政治秩序阶段。

在此阶段,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政治改革和稳定的政治秩序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进行了深刻的改革开放,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但在政治制度上仍然存在着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在亨廷顿的理论中,民主化中的政治秩序是一个重要的阶段,而中国正处于这一阶段的探索之中。

中国政府一直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试图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尤其是近年来,中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同时也在政治体制上进行了各种探索和尝试,以实现政治体制的民主化和法治化。

中国在政治改革方面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官僚主义、腐败问题、民主制度的完善等。

在亨廷顿的理论中,政治改革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而中国政府在这一方面应该继续努力,加强政治改革,促进民主化的进程。

从秩序到民主: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研究

从秩序到民主: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研究

I学校代码: 10385 分类号: 研究生学号:**********密级:从秩序到民主: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研究From Order to Democracy: Huntington's Political Development Theory作者姓名: 刘 延 周指导教师: 曹文宏 副教授学 科: 政 治 学研究方向: 政治学理论所在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论文提交日期: 二〇一八年五月三十日I摘要政治发展理论,是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在现代政治学发展中,试图寻求二战后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政治变迁的一般性规律的一种理论学说。

作为二战以来西方学者研究政治现代化中一种极有影响力的政治理论,其兴起不仅与第三世界新兴国家推行现代化趋势相关,而且更是适应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地位和政策上的利益诉求。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政治发展理论领域的研究最具影响力,遥居同行各家之首。

经梳理发现,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了鲜明的变化:在早期《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作品中,亨廷顿展现出一种权威倾向的政治发展观,认为第三世界新兴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就是一个克服社会动荡和防止政治衰朽的历史阶段,而欲根除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动荡和衰朽的办法是建立权威,相信权威带来秩序,秩序保障发展,强调在政治发展过程中的秩序稳定;而在《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中,亨廷顿已经转化成民主倾向的政治发展观,认为20世纪后期最重要的政治发展乃是大约30个国家从非民主政治体制向民主政治体制的转型,将注意力转移到政治发展过程中的民主化问题。

以这两部作品为标志,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已经从秩序倾向的政治发展理论转变为民主倾向的政治发展理论。

具体体现为在不同阶段其政治发展的涵义、目标以及路径的变化,即便如此,亨廷顿变化了的政治发展理论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存在着其内在的连贯性以及永恒不变的主题。

本文以从秩序到民主的政治发展理论变迁为主线,系统分析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探索出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的变化中存在着不变的主题,即寻求秩序与民主的平衡,以期为后人全面把握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做出应有的贡献。

浅析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

浅析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

展 的理 解也 是仁 者见 仁智 者见 智 ,当 代许 多的 政治 学家 为 变革 产生 重大 影响 。 ( 3 ) 历史 比 较 研 究 法 , 将 两 个 或 两个
政 治发 展理 论作 出了 重大 贡献 ,形成 了几 种代 表性 观点 。 以上 的社 会历 史变 迁过 程进 行 比较 ,将现 代化 历史 进程 划
就 政治 发 展 的 内 容 而 言 , 政 治 发 展 包 含 以 下 几 个 部
从 演进 的角 度 ,政 治发 展使 人们 能够 在政 治生 活中 发挥 创 分 :
造 力 ,是 新的 政治 生活 模式 制度中国国 内 学者对 政 治发 展思 想的 研究 也 是众 说 纷纭 ,
亨廷顿以美国英国和前苏联为例指出尽管三国具有不同的政府形式但却都能安邦定国因为这三个国家都具备强大的适应能力强的有内聚力的政治体制而这正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大多数国家所缺有效的政府机构组织完善的政党民众对公共事物的高度参与文官控制军队的有效系统政府在经济方面的广泛活动控制领导人更替和约束政治冲突的一套合理而行之有效的程序
号 和反 应 ; ( 2 ) 转换 功能 , 包括 利 益表 达 、利 益综 合 、决策 、 化 ”是 同 一的 概 念 , 认 为“政 治 发 展 ”的 本 质 上 就 是“政 治 规 则仲 裁 、传 播关 系等 ; ( 3 ) 维护 和 适应 功 能 , 包括 政 治 社 民主 ”。亨廷顿 对 此 持 有 异 议 , 他 指 出“政 治 发 展 ”和“政
加布 里埃 尔 ·阿 尔 蒙 德 与 鲍 威 尔 合 著 的《比 较 政 治 分不 同的 阶段 , 或 根据 统治 者的 领导 类型 划分 不同 的政 治
学 : 体系 、过程 和 政 策 》一 书 中 对 政 治 发 展 观 点 偏 重 于 政 治 体系的 能 力方 面 ,认 为 一 个国 家 的 政 治发 展 ,其 政 治 体

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和谐发展

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和谐发展

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和谐发展1. 引言1.1 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简介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是由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P·亨廷顿提出的一种描述政治发展的理论。

亨廷顿认为,政治发展是一个逐步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其中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等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亨廷顿指出,政治发展的核心是建立有效的政治机构和实现政治现代化,这将带来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

他强调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性,认为政治制度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而政治现代化又不仅仅是政治制度的改革,更是社会各方面的现代化发展的综合体现。

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对中国社会的启示在于,要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就需要推动政治现代化,建立健全的政治制度和有效的政治机构。

只有通过政治现代化,才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借鉴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提供重要的思路和指导。

1.2 中国社会和谐发展意义中国社会和谐发展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均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社会秩序稳定,国家和谐稳定。

这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社会和谐发展有利于保障人民幸福生活。

只有在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生活才能得到保障,才能享受到稳定和幸福的生活。

中国社会和谐发展有利于促进国家长治久安。

一个和谐的社会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只有社会稳定和谐,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实现繁荣昌盛。

中国社会和谐发展还有利于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和谐的社会环境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吸引更多的投资,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中国社会和谐发展对于保障人民幸福生活、促进国家长治久安、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 正文2.1 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对中国社会的启示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是一种关于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论,提出了政治现代化和政治发展的概念。

亨廷顿 政治发展

亨廷顿 政治发展

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评析政治发展理论是比较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其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达到研究的顶峰,是政治发展理论的活跃期,7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衰落。

对世界政治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政治发展理论自身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个主要的理论派别,即戴维·伊斯顿和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为代表的体系功能学派,以卡尔·多伊奇和马丁·尼德勒等为代表的社会进程学派和以李普塞特和塞缪尔·P ·亨廷顿等为代表的比较历史学派。

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集中体现在其著作《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本文试图通过该书,阐明亨廷顿关于政治发展的界定,梳理出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分析其对我国政治发展的积极借鉴意义及其政治发展理论的缺陷,以求更深刻地认识政治发展理论和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

一、亨廷顿关于政治发展的界定二战后,亚、非、拉地区一大批国家纷纷获得独立,开始现代化的进程,但是经济的发展并未是这些国家出现相应的政治稳定,而是动乱频繁,基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这一实际,亨廷顿通过大量的研究,力图找出产生政治不稳定的根本原因为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设计一套可行的思路和模式,从而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政治发展理论。

政治发展的一般理论认为,政治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政治民主化程度的高低,通常把政治发展等同于政治民主和政治现代化。

亨廷顿则不同,他将政治发展的关键是政治制度化,政治稳定和政治秩序是政治发展的终极目标,政治发展是积极意义上的现代化的政治内容和政治结果。

可见,政治发展不等同于政治民主,也不等同于政治现代化。

亨廷顿将政治现代化的内涵确定为权威的合理化、结构的离异化和参政的大众化,这些标准都必须有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政治制度作保障,因此,政治发展只是政治现代化所产生的积极地政治后果。

具体来说,亨廷顿从四个角度来概括了政治发展的内涵:从地理的角度看,政治发展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贫困及工业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从发生学的角度看,政治发展是现代化过程的政治方面和政治结果;从目的论的角度看,政治发展是向某种政治体系的目标和状态的进展;从功能的角度看,政治发展是向工业社会所拥有的政治特征的发展过程。

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及其当代启示摘要:亨廷顿是政治稳定理论的代表人物。

亨廷顿界定了政治稳定的含义,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政治不稳定的根源,并提出了实现政治稳定的解决之道。

在对亨廷顿政治稳定理论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指出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对于我国政治发展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政治稳定政治制度化政治参与当代启示政治稳定理论研究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不同政治体制变迁的研究。

不过,政治稳定理论的研究兴起于二战后的政治发展研究中,这源于西方学者对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困境的反思。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独立后纷纷出现了政局动荡、政治腐败、军人干政等问题。

因此,对政治稳定的研究成为政治发展研究的主题之一。

亨廷顿是政治稳定研究的代表人物,他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立足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实践,阐述了他的政治稳定理论,详细分析了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的关系,建立了政治稳定理论的经典分析框架。

他说:“我以前对这种变迁的研究,即《变迁中社会的政治秩序》,把重点是放在政治稳定的问题上。

我写那本书是因为我认为政治秩序是一件好事。

我的目的是要发展一项通则性的社会科学理论来解释能否实现稳定的原因、方式和条件。

”[1]亨廷顿阐释了政治稳定的含义、政治不稳定的原因以及实现政治稳定的途径。

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虽然提出了近半个世纪,但对于我国政治发展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政治稳定的涵义政治稳定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

亨廷顿指出,与政治民主不同,政治稳定是极难定义的。

不过,总体上来说,“政治稳定这一概念占主导地位的是两个因素:秩序和持续性。

”[2]秩序意味着政治体系相对不存在暴力、高压政治和分裂等。

而持续性意味着政治体系的关键部分相对来说不发生变化、政治发展不中断、不存在根本改变政治体系的重要社会力量和政治运动。

亨廷顿认为,政治稳定并非政治体系处于静止状态,而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

亨廷顿_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_的简析和批判[1]

亨廷顿_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_的简析和批判[1]

136文 史 研 究现代企业教育 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1.选题逻辑:“那些正在发生的事实及他们的意义”社会变迁和政治稳定之间的关系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古老的命题。

然而,本书中所谈论的社会变迁不同于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任何一次变迁,这是一次由传统社会向所谓现代社会的急速推进。

在短短的几百年时间之中,世界各地的人们不仅全盘更新了祖先为之骄傲了几千年的器物文明,更舍弃了先人们固守了数个世纪的制度文明。

然而与此同时,不同程度的社会动荡也接踵而来。

政治发展究竟有没有一个固定的范式?政治发展就必然得以秩序的缺失为代价吗?政府在其中又该扮演什么角色等问题,引起了学界广泛的兴趣,催生出一大批以此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成果。

对此,西方最具代表性现代化理论,即正统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修正论做出了以下的回答:首先,政治发展自然包含于社会整体现代化的过程之中,随着社会的进步步步推进,最终水到渠成。

因此,在现代化过程之中,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的改造具有优先的地位。

其次,政治发展确实遵循着某种一般性的规律,大体上来说,就是沿着从专制集权到议会民主的单行道进行线性发展。

西方的今天便是第三世界的明天,发展本身便是政治发展的全部意义及价值所在。

他们之间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传统性以及现代性的相互关系上。

正统现代化理论认为,传统性和现代性是两种完全对立的属性。

政治发展就是摒弃传统性,拥抱现代性的过程。

而现代化修正论则承认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并非单纯此消彼长的过程,关键在于如何调和二者关系,实现社会的动员和整合。

至于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动荡,两种理论都倾向于将其视作一个不可避免,也无须避免的过程。

国家最多只能进行局部调整,从而降低社会动荡的频率或烈度。

现代化已经成为一个别无他项的价值选择,任何试图保持传统与静止以避免动荡的举措,不但不免徒劳无功的悲剧结局,而且难逃有悖时代与人文精神的指责。

相较之下,亨廷顿在本书中所阐述的“政治秩序论”[1]则显得颇具新意。

政治发展的内涵名词解释

政治发展的内涵名词解释

政治发展的内涵名词解释
政治发展的涵义由于研究者的理解不同而各异。

亨廷顿给政治发展下的定义是“现代化的政治性后果”。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
1、政治发展是工业化社会的特征,非工业化社会竭力追求之。

2、政治发展就是政治的现代化,就是非现代化社会建设现代化已确立的合理的政治模式的过程。

3、政治发展是独立的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

4、政治发展是行政管理和法治的发展,建设有效率的政府是政治发展的中心。

5、政治发展是公民的政治组织化程度和政治参与程度提高的过程。

6、政治发展是政治的民主化过程。

7、政治发展是政治系统获得和运用权力的能力的增长。

虽然不同的研究者对政治发展的概念有种种不同理解,但这些理解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政治发展的基本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评析政治发展理论是比较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其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达到研究的顶峰,是政治发展理论的活跃期,7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衰落。

对世界政治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政治发展理论自身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个主要的理论派别,即戴维·伊斯顿和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为代表的体系功能学派,以卡尔·多伊奇和马丁·尼德勒等为代表的社会进程学派和以李普塞特和塞缪尔·P ·亨廷顿等为代表的比较历史学派。

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集中体现在其著作《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本文试图通过该书,阐明亨廷顿关于政治发展的界定,梳理出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分析其对我国政治发展的积极借鉴意义及其政治发展理论的缺陷,以求更深刻地认识政治发展理论和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

一、亨廷顿关于政治发展的界定二战后,亚、非、拉地区一大批国家纷纷获得独立,开始现代化的进程,但是经济的发展并未是这些国家出现相应的政治稳定,而是动乱频繁,基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这一实际,亨廷顿通过大量的研究,力图找出产生政治不稳定的根本原因为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设计一套可行的思路和模式,从而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政治发展理论。

政治发展的一般理论认为,政治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政治民主化程度的高低,通常把政治发展等同于政治民主和政治现代化。

亨廷顿则不同,他将政治发展的关键是政治制度化,政治稳定和政治秩序是政治发展的终极目标,政治发展是积极意义上的现代化的政治内容和政治结果。

可见,政治发展不等同于政治民主,也不等同于政治现代化。

亨廷顿将政治现代化的内涵确定为权威的合理化、结构的离异化和参政的大众化,这些标准都必须有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政治制度作保障,因此,政治发展只是政治现代化所产生的积极地政治后果。

具体来说,亨廷顿从四个角度来概括了政治发展的内涵:从地理的角度看,政治发展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贫困及工业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从发生学的角度看,政治发展是现代化过程的政治方面和政治结果;从目的论的角度看,政治发展是向某种政治体系的目标和状态的进展;从功能的角度看,政治发展是向工业社会所拥有的政治特征的发展过程。

[2]政治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实现政治制度化、建立有效地社会控制、谋求政治稳定和政治秩序的过程。

二、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1、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的根本目标亨廷顿认为政治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政治稳定和政治秩序。

一个国家政治上的成功与否,既不在于是否促进经济的发展,也不在于是否扩大人民群众的自由权利,而在于是否保持社会的安定,因为“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3]虽然其政治发展理论自身发展前后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从前期强调稳定和权威,到后期强调民主和参与,但对政治稳定和政治秩序的关注是其不变的主题,他试图在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中寻找稳定和民主之间的平衡。

政治稳定是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政治稳定并非必然的取决于经济的发展,而是取决于政治制度化和政治参与之间的比率。

“社会动员和政治参与的速度偏高,政治组织化和制度化的速度偏低,其结果只能是政治不稳定和无秩序。

”[4]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政治不稳定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贫困,而在于政治参与的程度超过了政治体系的承载能力和政治制度化的水平。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然带来政治参与要求的扩大,特别是经济变革、城市化、教育的发展、工业化和大众媒介的推广等,提高了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增加了民众对政治的要求和期望,经济发展使经济上的不平等越发严重,与此同时,社会动员又在削弱这种不平等的合法性,现代性的这两个方面合起来便产生了政治动乱。

[5]要想保持政治稳定,政治参与提高的同时,政治制度化的水平也要相应的提高,否则就会产生政治动乱和不安定。

但是,我们说亨廷顿把政治稳定作为政治发展的目标,并不是说他就反对民主,他所要追求的稳定是在民主发展中的稳定,更不应将其只理解为静态的稳定,其所强调的稳定更多的是在政治发展过程的动态过程中的稳定。

而要实现政治稳定就必须进行政治制度化。

2、政治制度化是政治发展的手段和标准亨廷顿寻求政治稳定的途径是政治制度化,政治制度化是政治发展的手段和标准,政治制度化是指政治体系在组织上和程度上获得价值和稳定性的过程。

政治制度化是政治共同体建立和维持、促进社会政治一致性、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标尺,也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看法。

政治体系的制度化程度都可以根据他的那些组织和程序所具备的适应性、复杂性、自治性和内部协调性(或称内聚性、凝聚性)来衡量。

第一、政治体系的适应性。

一个组织或程序的适应性越强,其制度化的层次就越高,一个讲话的适应性微弱的组织,则只具有低层次的制度化水平。

这里讲的适应性是以在环境挑战下存活的时间长短来衡量的,一个组织的环境挑战越多,经受时间考验越久,就越具有适应性。

第二、政治体系的复杂性。

形式简单的政治容易衰败退化,复杂性才会产生稳定性[6],组织越是复杂,其制度化水平越高,复杂性既包括组织方式在层次上或功能上的多样性,也包括不同类型的次组织单位的分化。

复杂的政治体系能够对环境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自我更新、自我调适的能力,从而比较具有稳定性和灵活性。

第三、政治体系的自主性。

自主性是指政治体系的组织与程序获得了自己独立的生存和活动的领域,因而不会因为某一社会集团的特殊利益和特殊要求而改变其活动宗旨、活动程度。

第四、内部协调性(凝聚性)。

是指一个组织应该具有共识和独立的精神形态以保持内部的统一性。

内部协调性越强,制度化水平就越高。

因此,一个组织或程序的适应性越强、结构越复杂、独立性越强、越具有内部协调性,其制度化水平就越高。

发展中国家,由于政治制度化水平不高,不能为政治参与提供合法的利益表达和沟通渠道,不能有效的将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社会势力吸收到现存政治体系中来,过度的政治参与会引起政治不稳定。

3、政党和政府权威是政治发展的保证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社会利益纷繁复杂,价值多元化,要维持社会的基本稳定和良性发展,就必须有一种组织对多元的社会价值和利益进行整合。

在现代政治中,政党具有社会利益整合的重要功能。

亨廷顿认为,西方国家现代化的经验并不适合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现代化要求限制政府权力,而发展中国家需要的是政府权威、强有力的政党和组织制度。

发展中国家必须从自身的国情出发,走符合自身实际的政治发展道路。

亨廷顿认为,有无政党、政党的强弱与政治稳定息息相关,一个无党政权是一个保守政权,一个反对党的政权是一个反动政权,现代化的发展增加了无党体系的脆弱性。

同时,政党体系也必须具有高度的制度化水平,低水平的政党制度化与高水平的政治参与相融合会产生混乱的政治和暴乱。

衡量一个政党的制度化力量,包括三个方面,即看它能否闯过其缔造者或者首先使它登上权力宝座的魅力领袖离开之后这一难关、组织的复杂性和深度以及政治活动家和权力追求者在多大程度上能与党认同,又在多大程度上仅仅把党视为达到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

[7]一个现代化过程中国家的安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因为政党的力量反应了大众支持的范围和制度化水平。

同有强大的政党的政治体系相比,在没有强有力的政党的政治体系中,更容易出现暴乱、骚乱和其他形式的政治不安定。

就政治发展而言,重要的不是政党的数量,而是政党制度的力量和适应性。

政治稳定的先决条件在于能够同化现代化过程中所产生出来的新兴社会势力的政党制度。

[8]在强调政党对政治发展的重要性的同时,亨廷顿也十分注重政府的权威。

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他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他们政府的有效程度。

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会引起社会上各种社会势力的聚集化和多样化,一个社会越复杂,各种集团越是纵横交错,其政治共同体的形成和维持就越依赖于政治体制的功效。

[9]现代化建设和促进社会-经济平等的措施要求权力的集中。

4、革命和改革是政治发展的动力亨廷顿认为,革命和改革是政治发展的动力。

革命是对一个占据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和神话,及其政治制度、社会结构、领导关系、政治活动和政策,进行的一场急速的、根本的、暴烈的国内变革。

一场全面的革命意味着对现存政治制度的迅速而猛烈地摧毁,意味着动员新的集团投入政治,并意味着新的政治制度的创立。

[10]革命是政治发展的一种手段,是创立新的政治组织和程序并使其制度化,加强政治领域以适应社会及经济势力的一种途径。

他区分了政治革命的不同类型,即西方型革命和东方型革命。

革命发生的两个先决条件是:一是政治制度无法为新生社会力量参与政治和新的社会精英进入政府提供渠道:二是迄今被排除在政治之外的社会势力具有参政的愿望,这种愿望通常产生于社会集团的某种象征性或物质性的要求,而且只有在政治领域中施加压力,这种要求方可实现。

在一个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内,革命发生的可能性有赖于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城市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专业人员、资产阶级-与现存秩序的离异程度;二是农民与现存秩序离异的程度;三是城市中产阶级和农民联合起来不仅与相同的敌人作斗争,而且还为相同的目标而奋斗的程度,这个目标通常是民族主义。

而改革是和平的推进自由、平等、民主和政治上的责任性。

改革比革命更困难,因为他们必须两线作战,同时面对来自保守和革命两方面的反对,改革者必须具备高超的政治技巧;改革者不但要比革命者更善于操纵各种社会力量,而且在对社会变革的控制上也必须更加老练;如何处理各种形式改革的轻重缓急问题,对改革者来说比对革命者的要求尖锐得多。

改革的战略有两种,一种是今早的把所有的目标公诸于众,然后尽量争取逐个实现,以图尽可能有所收获的全面的、斩草除根的闪电战战略;另一种是藏而不露、隐匿改革的目标,把改革分开来一事一办的渐进的、枝节的费边式的战略。

亨廷顿认为,两种战略各有利弊,最有效的办法是将二者综合起来运用。

同时,社会不同阶层,在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是不一样的,改革过程中,必须清醒认识社会各阶层、城市和乡村对现代化的不同反应。

城市中的中产阶级,尤其是知识分子和大学生是不安定的主要来源,相反,农民就是一直稳定的保守力量。

因此,从改革的结果上看,迎合城市中产阶级的改革是革命的催化剂,迎合农民的改革则是革命的替代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