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廷顿的政治稳定思想
浅谈亨廷顿政治稳定理论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浅谈亨廷顿政治稳定理论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作者:阮鹏颖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1年第2期阮鹏颖(新疆大学研究生院,乌鲁木齐 830046)摘要:亨廷顿指出在《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中指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中却滋生着动乱。
”他认为,政治秩序、政治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关键性因素,影响发展中国家政治稳定的因素主要有:现代化、政治参与和城乡差距。
目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在现实中存在着许多影响政治稳定的危险因素。
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中阐述的政党理论、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比例协调、改革促进政治发展等观点对于当前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理论启示和现实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现代化;政治稳定;政治稳定;政治参与中图分类号:D09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1)04-0172-02塞缪尔·p·亨廷顿在《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中指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中却滋生着动乱。
”他在这部著作中分析了20世纪50~60年代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普遍发生政治动乱的原因。
他认为这些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社会失序,动荡不安的根本原因不是他们贫穷落后,恰恰是他们所力图实现的现代化。
虽然亨廷顿这一针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失序的经验描述与我国转型时期所表现的特征存在差距,但也应值得我们警惕和思考。
一、亨廷顿政治稳定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为政治稳定理论的代表人物,亨廷顿指出,发展中国家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之所以出现政治不稳定,其原因就在于公民政治参与的需求和现有的政治制度发展滞后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现代化、政治参与和城乡差距。
(一)现代化现代化主要是一个在经济学与社会学层面上谈论的范畴,表明社会在文明变迁过程中在生产力、生产方式、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上与传统农业社会相比的根本变化。
[1]具体而言,它包括城市化、工业化、民主化、世俗化、普及教育和新闻参与等主要方面。
探析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
探析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摘要】亨廷顿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他的政治秩序理论对政治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通过对亨廷顿的生平及影响、政治秩序概念、要素分析、批评以及在现实政治中的应用进行探析。
亨廷顿将政治秩序定义为政府对社会的控制和管理,提出政治秩序的三个要素包括权威、效率和稳定。
尽管亨廷顿的理论受到一些批评,但其思想在现实政治中的应用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未来研究方向来说,也有深入挖掘亨廷顿政治秩序思想的启示和发展空间。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同时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亨廷顿、政治秩序、思想、理论、要素、批评、现实政治、应用、启示、未来研究、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亨廷顿是20世纪著名的政治学家,他对政治秩序的研究成果备受学术界关注。
在当今多元复杂的国际政治格局下,亨廷顿关于政治秩序的理论思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政治秩序不仅仅是国家内部政治结构的组织和运行,更是国际关系中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调。
通过对亨廷顿的政治秩序理论展开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政治体制的运作机制,并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政治难题提供理论支撑。
深入探讨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对于拓展政治学研究的视野,提高政治决策的科学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的这一部分将从介绍亨廷顿的生平及学术影响入手,逐步引入到他关于政治秩序的研究,为后续的分析和讨论做出铺垫。
1.2 研究意义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亨廷顿关于政治秩序的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理解政治系统的运作和政治变革的机制。
通过对政治秩序中各要素相互关系的深入探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政治体制下的治理方式和政治冲突的本质,为我们研究现实政治现象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启示。
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政治发展和政治改革的框架。
通过深入研究亨廷顿的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政治变革的必然性和可能的路径,为政治制度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有关亨廷顿政治思想的三个疑问
2010年11月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 ov .2010第42卷 第6期Journal o f Inne rM ongo li a U niversity(P hil osophy and Soc ial Sciences)V o.l 42 N o .6收稿日期:2010 03 08作者简介:于春洋,男,蒙古族,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人,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呼伦贝尔学院,副教授。
有关亨廷顿政治思想的三个疑问于春洋(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081)摘 要:塞缪尔 亨廷顿在国际政治领域著述颇丰,在其代表性著作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及 我们是谁? 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 中,存在着一些尚未被完全解答的疑问。
可将这些疑问概括为 政治秩序的内在矛盾 、 多元文化主义的悖论 和 世界文明与美国文化的断裂 。
廓清和厘定这些疑问的过程,也是对亨廷顿政治思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过程。
关键词:塞缪尔 亨廷顿;政治秩序论;文明冲突论;文化冲突论分类号:D 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5218(2010)06 0021 07 塞缪尔 亨廷顿(Sa m ue l P .H unti n g ton)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国际政治理论家,一般被认为是持保守观点的现实主义政治理论家。
亨廷顿在国际政治领域著述颇丰,其中,1996年出版的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一书被翻译成39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强烈反响和广泛争论,以至于 文明冲突论 几乎成为亨廷顿的代名词。
此外,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 第三波 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 、 我们是谁? 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 等著作,也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
本文以其代表性著作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及 我们是谁? 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 作为讨论的基础,以其中存在的一些尚未被完全解答的疑问作为视角,来对亨廷顿的政治思想进行粗浅的梳理和检视。
亨廷顿政治稳定公式
亨廷顿政治稳定公式(1)社会动员 / 经济发展 = 社会挫折程度社会动员(social mobilization)——人们所承担的绝大多数旧的社会经济心理义务受到侵蚀而崩溃的过程,同时也是指人们获得新的社会化模式和行为模式的过程——带来人们的欲望和期待的高涨,但是,过渡性社会满足这些新的欲望的能力的提高,比这些欲望本身增长的速度要慢得多。
于是,在欲望和前景之间、需求和满足之间就出现了巨大的差距。
这些差距是引起社会挫折感(social frustration)的根源之一。
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尽管在一个方面可以通过企业和就业创造新的机会,但是相反也可以认为经济发展本身就是一个造成不稳定的进程,并且正是这些能够满足需求的变革又趋于扩展那些需求。
即一旦经济发展的水平无法完全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就会使得人们的社会挫折感大大增强。
(2)社会挫折程度 / 社会流动机会 = 政治参与程度社会挫折和不满会使更多的人对现存政府提出要求,并为实施那些要求而引起参政的扩大。
但是,在现实中,政治参与(political participation)的范围是有限的,它取决于一个社会的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开放程度的高低。
如果一个社会开放的程度足以提供给人们经济和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的机会,特别是向上社会流动(upward social mobility)的机会,社会挫折就能够通过这种流动性而被消除。
(3)政治参与程度 / 政治制度化水平 = 政治动乱程度社会挫折感导致对政府提出各种要求,而参政面的扩大则坚持要实现这些要求。
一个国家在政治制度化(political institutionalization)方面的落后状态,会使政府很难——如果不是不可能的——通过合法渠道得到表达,并在该国政治体系内部得到缓解和集中。
因此,政治参与的剧增就产生了政治动乱(political instability)。
关于亨廷顿政治秩序论的几点思考
关于亨廷顿政治秩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论的几点思 考
文/ 潘妍利 宋楠楠
摘 要 :亨 延 顿 在 其 著 作 《 变革 中 的社 会 秩 序 》 中介 绍 了 第三 世 界 国家 在 现 代 化 过 程 中 的政 治参 与和 政 治稳 定 思 想 ,提 出 了政 治秩 序 论 。 他 指 出 : 发展 中 国 家要 加 强 执 政 党 的权 威 ,建 立 良 好 的政 治秩 序 实现 政 治 稳 定 。 这 对 我 国 当 前进 行 的 社会 主 义现 代 化建 设 以及政 治 的 稳 定 具 有 重 要 的 启示 。 关 键 词 :政 治 稳 定 ;执 政 党权 威 ;政 治 制 度 化 ;政 治参 与 中 图分 类 号 :D -0 0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 0 — 1 6 ( 0 0 0 5C一04 —0 0 9 9 6 2 1 ) 3 () 1 3 2 二 十 世 纪 五 六 十 年 代 , 第 三 世 界 国 家 在 实 现 现 经 历 了 经 济 增 长 的 地 方 。 维 护 政 治 稳 定 也 是 我 国 面 代 化 的 过 程 中 普 遍 发 生 了 政 治 动 荡 ,社 会 陷 入 矛 盾 临 的 挑 战 。 从 1 7 年 到 今 天 , 中 国 实 现 了 前 所 未 有 98 和 纷 争 , 严 重 影 响 了 社 会 发 展 进 程 。 面 对 出 现 的 政 的 经 济 增 长 , 并 且 已 进 入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和 政 府 转 型 治 动 荡 , 如 何 能 保 持 政 治 稳 定 成 为 这 些 国 家 首 先 要 的 关 键 时 期 , 社 会 转 型 的 诸 多 风 险 ,考 验 着 中 国领 解 决 的 问 题 。 亨 廷 顿 通 过 研 究 发 现 : 出 现 动 荡 的 原 导 层 的 智 慧 。 邓 小 平 同 志 对 政 治 稳 定 有 着 深 刻 的 认 因 不 是 因 为 这 些 国 家 贫 穷 落 后 而 是 因 为 他 们 急 于 现 识 , 他 多 次 强 调 并 指 出 : “ 国 的 问 题 压 倒 一 切 的 中 代 化 ,并 且 都 普 遍 照 搬 了 西 方 的 模 式 接 受 了 西 方 的 是 需 要 稳 定 , 没 有 稳 定 的 环 境 ,什 么 都 搞 不 成 , 已 民 主 价 值 。 民 众 政 治 参 与 扩 张 过 快 而 原 有 的 政 治 体 经 取 得 的 成 果 也 会 失 掉 。 ” 在 我 国现 代 化 建 设 的 关 系 经 不 住 这 样 强 大 的 冲 击 , 而 且 政 治 体 系 的 制 度 化 键 时 刻 , 保 持 对 政 治 稳 定 的 高 度 警 惕 ,提 高 政 治 稳 水 平 相 对 较 低 , 根 本 不 具 备 组 织 和 疏 导 日益 扩 大 的 定 的 重 要 性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 政 治 参与 力 量 的机 制 和能 力 ,因此 这 些 国家 的 政治 二 、 政 治 稳 定 是 我 国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的 根 本 动 乱 不 可 避 免 。 亨 廷 顿 指 出 :政 治 动 乱 在 很 大 程 度 保 证 上 是 “ 会 飞 速 变 革 , 新 的 社 会 集 团 被 迅 速 动 员 社 对于 亨 廷顿 的政 治秩 序论 ,其政 治稳 定思 想具 有 起 来 涌入 政治 领 域 而 同时 政 治制 度 却发 展 缓 慢 的结 很 强的 理 论价 值 和 实践 价 值 。放 眼全 球 ,全 世界 的 果 。”” 许 多 问题 ,例 如 瓦济 里 斯 坦 的恐 怖分 子 、在 非 洲 流
探析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
探析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亨廷顿是20世纪后期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他的“政治秩序”思想为政治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亨廷顿认为,政治秩序是指一个国家政府和政治制度的组织方式、政治经济体制的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的稳定程度。
政治秩序是一个国家维持其政治稳定、国际地位和发展的基础。
亨廷顿主要关注政治秩序的本质、类型、破裂原因、维护方法等问题,认为只有掌握良好的政治秩序,才能实现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符合人类实现共同繁荣的共同目标。
亨廷顿将政治秩序分为三种类型:传统政治秩序、现代资产阶级政治秩序和社会主义政治秩序。
传统政治秩序,是指政治权力源于传统习俗,政治权力被受控制的少数人支配,政治体系具有封闭性、不可改革性。
传统政治秩序严重缺乏法制原则和有效的政治竞争机制,政府行政效率低下,制度不够完善,难以保持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发展。
社会主义政治秩序,是指政治权力源于对人民利益的关注,政治体系具有公有制性、计划性和集中控制性。
社会主义政治秩序追求公正、平等和社会福利最大化,在经济中实行政治化、政治中实行经济化,要求具有强大的理性、组织和领导精神,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亨廷顿也探讨了政治秩序的破裂原因。
他认为,政治秩序破裂的原因主要包括文化差异、贫富分化、政治腐败等因素。
它们为社会动荡、政治矛盾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政治秩序破裂会导致国家政治失序、社会动荡、社会不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滞后。
亨廷顿提出,在维护政治秩序上应兼顾政治和经济层面的要求。
政治层面主要是通过建立良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保持政治体系的开放性,保障公民权利,推动参与式政治。
经济层面主要是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以实现社会和经济的结合,为国家提供财富和稳定的经济基础,为政府提供资金和资源。
总而言之,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深刻地阐发了国家政治秩序的重要性和保障方法,不仅为政治学领域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宝贵经验,也为实践中各个国家维护政治稳定作出了重要而且不可或缺的贡献。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的政治改革思想梳理及启示
政治稳定对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而言,具有基 础性的现实意义。政治稳定是其发展情境下最为亟 需且紧迫的要素,政治自由、民主、正义、法治、平等 等价值理念的实现与存在只能以政治稳定为基础, 否则,都无从谈起,“必须先有权威,而后才谈得上限 制权威”。
在肯定了政治稳定的价值的基础之上,再来谈 实现政治发展的途径。不难想到相较改革而言,革命 太过轰轰烈烈,这种过分极速的社会变革往往由于 政治领袖难以有效控制局面,而致使国家陷入长期 的政治动荡之中。因此只有以政治稳定为基础的改 革,才能使国家稳步持续发展,实现现代化。
此外,改革者务必时刻注 意 一 点 ,改 革的 根 本 的 目 标 在 于 实 现 政 治 现 代 化 、政 治 发 展 ,所 以 任 何 为了维持政治稳定而采取的高压强制性的控制都 是 不 可 取 的 ,只 有 逐 步 推 进 权 威 合 理化 、结构的 分 离与政治参与的扩大,才能真正使国家的政治发展 持续且有序。
二、政治改革是实现基于政治稳定
的政治发展的途径
在亨廷顿看来,衡量一个国家政治领域成功的 标准是保持了政治稳定与社会安定,他崇尚秩序甚 于自由,“首要的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一个合法 的公共秩序”。但在此需要明确的是,亨廷顿所言的 “政治稳定”并非是停滞不前的政治态势,而是一种 动态变化的过程,它随着现代化的政治发展形势而 变 化 ,“ 存 在 于 政 治 体 制 与 社 会 环 境 的 交 流 互 动 之 中”。
二是强化改革者的权力。权力是一种控制性的 力量,能控制资源的分配。“改革的前提是权力的巩 固”,亨廷顿指出改革者缺乏强有力的权力和权威, 改革易受到各种既得利益集团的施压与阻拦,改革 将难以为继。而这种时候,如马基雅维利所说,“对改 革者而言,所有从旧秩序获益的人都是他的敌人,而 那些将得益于新秩序的人却只是他的不热心的捍卫 者”,因此只有改革者手握绝对的、必要的权力时,他 才可以始终掌控改革的整体局势和节奏,更好地做 攸关整个国家命运的考量。
党的稳定是中国政治稳定的根本前提
党的稳定是中国政治稳定的根本前提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日起,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党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独一无二的核心地位。
本文从政治稳定的含义、内容和表现类型出发,通过对中国国家体系、权力配置等方面的历史沿革、现实分析和比较研究得出中国共产党的稳定是中国政治稳定的前提,就如何保持党的稳定做了一些理论意义上的探讨。
标签:中国共产党;政治稳定;前提亨廷顿认为,现代性孕育稳定,而现代化则引发不稳定。
①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时期,维护社会稳定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安居乐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政治稳定是社会稳定最基本和最集中的表现,是社会稳定追求的首要目标。
影响一个国家政治稳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国共产党成为整个国家政治体系的建造者、发展者和完善者。
对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政治稳定之间关系的探究,应该说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一、“政治稳定”的含义、内容以及表现类型我国学者邓伟志先生认为,政治稳定就是指一国政治系统的连续性和有序性。
它包含稳定的政权体系、合理的权力结构和有序的政治过程等三个不同的层次。
政权体系的稳定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政治共同体的稳定,是指国家的完整统一和对国家的认同得以持续。
在我国,就是指公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一个统一完整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政治制度的稳定,是指宪政体制和基本政治制度以及规则得以持续。
在我国,主要是指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邓小平指出“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必须坚持,特别是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是不能动摇的。
②这里的不能动的遥就是指要保持稳定。
3)执政者的稳定,即不存在政治领导人的非正常更换。
在中国,中国共产党是唯一的合法执政党,执政党的稳定一方面是指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合法的执政党的地位要保持稳定,另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内部,在国家领导人之间,要实现政权的平稳交接,要保持连续稳定行。
探析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
探析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亨廷顿是美国政治学家,其主要贡献是提出了政治秩序理论,该理论被广泛认为是现代政治论述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
政治秩序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政治秩序是一种强有力的制度,它由政府权力、法律、制度、规则和信仰等要素所构成,在一个社会中为人们提供了秩序、稳定和公正,是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基础。
亨廷顿在政治秩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政治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理论,即传统秩序、转型秩序和新兴秩序,这三个阶段的政治秩序的特征和演化过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是不同的。
传统秩序是指一些传统的、稳定的国家政治秩序,它通常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历史和宗教等基础之上。
在这种秩序下,政府权力通常是集中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程度有限。
某些社会群体受到巨大的压抑,而民主、自由和人权的概念仍然不成熟,政治权力的權力濫用也是比较普遍的,政治腐败也比较严重。
在传统秩序下,政治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保障,但人权和自由往往得不到尊重和保护。
转型秩序是指在传统秩序逐渐衰落的时期,形成的新旧秩序交替的时期。
这个阶段通常是政治变革和政治体制变革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当代国家将推进政治改革的进程,试图建立起新的政治秩序。
在这个阶段里,社会中存在着,经济、文化、政治等不同的力量,这些力量也会直接影响政治的发展方向。
在这个时期,民主制度和人权的概念开始得到推广,并且权利的扩大和政治开放的程度也开始增加。
新兴秩序是指在传统秩序逐渐消失后,在转型秩序的基础上,形成的新政治秩序。
在这个时期里,共产主义、跨国主义思想已经被很多国家所摒弃,代之以新的国家制度、政治体制和政府职能。
在新兴秩序的政治环境中,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在这种新的政治秩序中,人们更多地享有民主、人权和自由,这也有助于社会的更好发展。
综上所述,亨廷顿的政治秩序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为理解不同国家政治发展的历程和使命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分析政治秩序的三个阶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阶段的国家在政治制度、民主和人权方面的发展情况,为政治学者、外交部门和国际组织制定政策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
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任凌芝[摘要]政治发展意味着基本政治价值的不断实现和政治形态的前进上升,政治稳定意味着政治社会生活局面的安定和政府政策的连续性、相对稳定性。
它们是政治生活的两个价值目标,同时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政治发展有利于政治稳定,政治稳定为政治发展提供条件。
在步入现代化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进程中,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也会出现矛盾冲突,因此为了使二者并行不悖,需要对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进行协调。
可以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推进渐进式政治改革、认真统筹利益关系、不断完善社会流动机制和规公民政治参与等方式协调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
[关键词]政治发展;政治稳定;协调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是现代政治学的两个重要术语,是政治学研究的两个重要畴。
政治发展意味着基本政治价值的不断实现和政治形态的前进上升,政治稳定意味着政治社会生活局面的安定和政府政策的连续性、相对稳定性,二者都是人们不断致力的政治价值目标。
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不是毫不相干的,二者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有时候甚至互相冲突。
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如何做到政治不断发展,同时又保持政治的稳定,使这两个政治价值目标并行不悖,这需要对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给与协调。
一、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概念政治发展这一概念是西方政治学者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他们使用这个概念来描述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上所发生的变化。
二战后,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两极格局的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为了占领世界的统治权,积极向第三世界的新兴民族国家推销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模式和政治制度等。
他们认为,这些新兴民族国家只有以西方的政治设计为模板,才能实现政治的不断进步,实现政治的发展。
政治发展概念由此产生并不断流行起来,现已成为现代政治学的一个重要畴和研究对象。
政治发展是“二战后摆脱殖民统治的亚非拉新独立的民族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建构过程的一个概念,它客观上指第三世界国家政治变迁的过程”。
探析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
探析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亨廷顿是20世纪著名的美国政治学家,其政治学思想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代表作之一便是《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该书于1968年出版,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政治秩序观。
在这本书中,亨廷顿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政治秩序的理论,对政治稳定、治理结构、国家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观点阐述。
本文将对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进行探析,旨在深入了解亨廷顿的思想内涵和理论贡献。
亨廷顿对政治秩序的定义和特征进行了阐述。
他认为政治秩序是指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具有一定的政治权威和政治治理结构,能够保障社会的基本秩序和规则。
在亨廷顿看来,政治秩序的核心是政治权威的稳定和合法性,以及政治机构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在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中,政府能够有效地行使权力,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保障人民的基本利益和权利,实现国家的长久发展。
亨廷顿对政治秩序的形成和演变机制进行了研究。
他指出,政治秩序是由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社会结构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政治秩序的形成受到历史、文化、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政治秩序的演变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国际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多样化和不确定性。
了解政治秩序的形成和演变机制,对于改善和维护政治秩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亨廷顿对政治秩序的危机和衰败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他认为,政治秩序的危机和衰败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政府的腐败、社会的动荡、外部的干扰、制度的僵化等。
在政治秩序面临危机和衰败时,政府和社会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改革和调整,以重塑政治秩序的稳定和合法性。
亨廷顿强调,政治领导人和政府的责任是至关重要的,他们需要具备远见、稳定和决策能力,引领国家走向秩序和稳定。
亨廷顿对政治秩序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思考。
他认为,政治秩序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实现政治权力的合法性、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国家治理的有效性。
现代化中的政党与政治稳定_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_述评_江毅
45现代化中的政党与政治稳定——《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述评江毅(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 长沙 410138)[摘 要] 亨廷顿政治稳定理论认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政治制度化缺乏是政治不稳定的内在原因,建立政党是实现政治稳定的关键。
尽管其理论存在着各种缺陷,但是对我国的政治稳定和政党制度仍然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政治制度化 政治稳定 政党 在现代化中实现政治发展,是许多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实现政治独立后,努力争取的目标。
但事情往往是事与愿违,大部分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非但没有实现政治发展,反而陷入了永无休止的政治动荡中。
一般说来,纯正的传统社会(贫穷国家),虽然愚昧、贫穷,但却是稳定的[1](P.62),高度富裕国家也是稳定的,而处于过渡型的国家却是不稳定的。
由此,亨廷顿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论断:“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2](P.38)。
那么如何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稳定呢?亨廷顿为此提出了强大政府论的观点。
何为强大政府?强大政府就是能实现政治稳定的政府,而强大政府的构造关键又在于建造一个强大的政党。
亨廷顿就此对政党与政治稳定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价值的见解。
一、政治制度化缺乏——政治不稳定产生的内在原因 在讨论政党与政治稳定的关系前,我们首先对亨廷顿关于产生政治不稳定的论述作一个简要的回顾。
他用了下面公式对此作了说明: 1、社会动员÷经济发展=社会颓丧 2、社会颓丧÷流动机会=政治参与 3、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动员[3](P.51)亨延顿认为现代化是一个包含许多层面的进程,它几乎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其中与政治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动员,二是经济发展。
社会动员涉及到个人组织和社会渴求的变化,而经济发展涉及到个人、组织和社会能力的变化。
[4](P.31)现代化要求这两者并行发展。
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
因此,这两者就成了影响政治稳定的两大因素。
探析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
探析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
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他对政治秩序的探讨与分析一直是其学术论述的重点之一。
他在其经典著作《政治秩序的变迁》中,对政治秩序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亨廷顿认为,政治秩序是社会保持稳定与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它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组织、权力与法制等方面的体系。
在不同的时代和国家中,政治秩序表现出多样性和变迁性。
亨廷顿主要通过对政治发展的历史和跨国比较的分析,提出了三个主要的政治秩序类型:草根型政治秩序、巩固型政治秩序和垮台型政治秩序。
草根型政治秩序是政治秩序发展的初级阶段。
亨廷顿认为,草根型政治秩序的特点是政府权威薄弱,社会组织松散,政治参与普遍性较差。
在这种政治秩序下,政权常常不稳固,社会经常发生冲突和动荡。
亨廷顿以非洲国家为例,说明了草根型政治秩序的特点。
非洲国家在殖民地时期独立后,由于种种原因,虽然建立了独立的政权,但是弱小的政府和相对缺乏组织的社会力量使得政治秩序常常动荡不安,政府难以有效治理。
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通过对政治发展过程的历史分析和跨国比较,揭示了不同政治秩序类型的特点和演变规律。
他认为,政治秩序的变迁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它与国家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条件密切相关。
亨廷顿也指出,政治秩序的变迁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不同类型的政治秩序对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有着不同的效应。
政治秩序的建立和维护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国家领导层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探析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
探析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亨廷顿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他的政治学著作对国际政治和发展政治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的作品《政治秩序在变迁中》被认为是他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本文将探析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从理论观点和实践意义等方面展开讨论。
我们来谈谈亨廷顿对“政治秩序”的理论观点。
亨廷顿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政治秩序的概念,他认为政治秩序是指一定社会政治关系的总和,包括政府的组织形式、权力的分配方式、政治参与的程度、政治决策的过程等。
亨廷顿强调了政治秩序的三个要素:权力稳定性、政府合法性和政治参与。
权力稳定性指的是政治体系维持稳定的能力,政府合法性则是指政府行使权力的合法性,政治参与则是指政治决策涉及到的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程度。
亨廷顿关注政治秩序的变迁过程,探讨了政治秩序的崩溃、复原和变革等问题,提出了政治秩序变迁的一般规律和影响因素。
他的理论观点深刻而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为我们理解不同社会政治体系的运行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我们来探讨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在实践中的意义。
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为我们理解当代国际政治和国家政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面临政治秩序的建设和变革问题,亨廷顿的理论观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
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实现政治现代化和民主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而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挑战。
在国际关系领域,亨廷顿的政治秩序理论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和政治冲突。
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在当代社会政治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不仅在学术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在社会政治实践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亨廷顿政治秩序思想的探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政治体系的运行和变迁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当代社会政治挑战。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学者深入研究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启发和指导。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笔记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刘为等译沈宗美校亨廷顿,早年就学于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先后在美国政府许多部门担任过公职或充当顾问,一般被认为是持保守观点的现实主义政治理论家,《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是亨廷顿的理论奠基之作。
在这本书中他以实证研究的方法,详细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并得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①作者进一步分析提出,现代化进程中,政治不稳定的因素是政治制度化的缺乏,而要实现政治稳定需要强大的政府,尤其是强大的政党的建立是实现政治稳定的关键所在。
一、三个基本事实亨廷顿首先指出下列三个无可辩驳的基本事实。
第一,从政治学的角度看,世界各国之间的最重大差别不是它们政府的形式,而是它们各自政府实行有效统治的程度。
具体来说,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和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之间的差别,实在是远没有政治发达国家政府和政治欠发达国家政府之间的差别大。
第二个基本事实是,许多新兴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上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这些国家都未能如之前的现代化理论家们所预期的那样,在政治上也发生相应或者同步的进展。
非但如此,这些国家的社会更加混乱了,普遍地出现了亨廷顿称之为“政治衰朽”的现象。
第三个基本事实是许多经济增长较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幅度较大的新兴国家,反倒在政治上更加动荡不安,暴力频繁,政变迭起,危机四伏。
而那些经济起步落后或停滞不前的新独立国家,都能安享相当程度的政治太平。
据此,亨廷顿对第三世界新兴国家作出的总体估价是这样的,相对于并存的西方发达国家而言,第三世界新兴国家,除了若干共产党国家外,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时期就是一个克服社会动荡和防止政治衰朽的历史阶段。
动荡和衰朽的根源不是这些国家的贫困和落后,而是它们致富和发展的欲望。
经济的发展,集团的分化,利益的冲突,价值观的转变以及民众参与期望的提高,这些急剧的变化远远超过了政治体制的承受能力,导致了社会的紊乱。
亨廷顿的政治制度化思想及其对我国政治发展的启示
亨廷顿的政治制度化思想及其对我国发展稳定的启示在《政治发展与政治衰败》一书中,亨廷顿提出了“政治制度化”的概念。
他把“政治制度化”作为“政治发展”的定义加以诠释,即“政治发展=政治制度化”。
而到了《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他进一步论述了政治制度化的内涵、衡量标准及其和政治参与的关系。
一、亨廷顿政治制度化思想的提出亨廷顿在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进行研究后发现,这些新兴国家的经济虽有长足进步,但政治环境却充满乱象。
且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越快,这种情况就越明显;而在那些经济起步较落后的国家,却能安享太平。
亨廷顿认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在谋求政治发展的时候,由于经济变革和大众媒介的推广等因素扩大了公众的政治意识,增加了人们的政治要求,拓宽了政治参与面,但这些变革在破坏政治权威的传统根基的同时却没有及时建立新的权威,即经济的快速发展缺乏政治基础的支持,而导致滋长不稳定因素,造成社会动荡,使政治陷入困境。
他认为,“政治上的首要问题就是政治制度化的发展落后于社会和经济变革”1。
在复杂社会中,人们需要有道德基石的政府与完善的政治制度来调适政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这是政治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
在此基础上,亨廷顿提出了他的政治制度化思想:要根除国内政治的动荡与衰败,必须建立起强大的政府,并依靠强大政党的缔造与巩固来维持。
而政府的强大与否,主要看其完善政治制度化的速度与扩大公众参与水平二者之间是否能实现很好的均衡。
二、亨廷顿政治制度化思想的内涵(一)政治制度化定义亨廷顿认为:“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
”2他认为,政治制度化是指政治体系在组织上和程度上获得价值和稳定性的过程,它代表着“社会组织和政治秩序的力量”。
1[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4页。
2[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第10页。
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及其当代启示摘要:亨廷顿是政治稳定理论的代表人物。
亨廷顿界定了政治稳定的含义,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政治不稳定的根源,并提出了实现政治稳定的解决之道。
在对亨廷顿政治稳定理论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指出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对于我国政治发展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政治稳定政治制度化政治参与当代启示政治稳定理论研究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不同政治体制变迁的研究。
不过,政治稳定理论的研究兴起于二战后的政治发展研究中,这源于西方学者对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困境的反思。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独立后纷纷出现了政局动荡、政治腐败、军人干政等问题。
因此,对政治稳定的研究成为政治发展研究的主题之一。
亨廷顿是政治稳定研究的代表人物,他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立足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实践,阐述了他的政治稳定理论,详细分析了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的关系,建立了政治稳定理论的经典分析框架。
他说:“我以前对这种变迁的研究,即《变迁中社会的政治秩序》,把重点是放在政治稳定的问题上。
我写那本书是因为我认为政治秩序是一件好事。
我的目的是要发展一项通则性的社会科学理论来解释能否实现稳定的原因、方式和条件。
”[1]亨廷顿阐释了政治稳定的含义、政治不稳定的原因以及实现政治稳定的途径。
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虽然提出了近半个世纪,但对于我国政治发展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政治稳定的涵义政治稳定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
亨廷顿指出,与政治民主不同,政治稳定是极难定义的。
不过,总体上来说,“政治稳定这一概念占主导地位的是两个因素:秩序和持续性。
”[2]秩序意味着政治体系相对不存在暴力、高压政治和分裂等。
而持续性意味着政治体系的关键部分相对来说不发生变化、政治发展不中断、不存在根本改变政治体系的重要社会力量和政治运动。
亨廷顿认为,政治稳定并非政治体系处于静止状态,而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亨廷顿的政治稳定思想摘要:二战后,许多亚非拉国家争得独立,为摆脱经济上的困境,纷纷大力发展经济。
但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却出现了政治动荡。
一些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亨廷顿就是其中之一,他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不稳定主要与经济发展、政治制度化有关的理论,这一理论有一定积极意义,学习借鉴其积极意义,以推动我国社会良性发展。
关键词:政治制度化;现代化;政治稳定;思考中图分类号:d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3-0065-02二战后,亚非拉地区大批国家纷纷获得政治上的独立。
如何摆脱贫困状况,实现民族经济的腾飞是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而西方国家出于“冷战”需要,对这些国家实行政治渗透和经济援助,企图以西方模式塑造这些国家。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但没有摆脱贫困与落后,反而陷入了政治动乱和暴力冲突。
西方一些学者开始思考和研究这一问题,并提出了各种理论,其中亨廷顿的理论最有影响力,通过对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政治现代化和政治稳定的研究,亨廷顿得出了“现代性带来稳定,现代化长生不稳定的”结论。
这一政治稳定理论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也有其局限性。
一、亨廷顿政治稳定理论的基本内容在对发展中国家政治动荡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亨廷顿认为发展中国家政治动荡在于社会发展速度太快,高频率的社会动员、政治参与导致人们期望值过高,形成了政治体系的超负荷压力。
由于没有健全的制度化的体制加以疏导,人们的期望就转变成强烈的受挫感,成为不稳定的因素。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政治发展的过程就是建立有效的社会控制、谋求稳定和政治秩序的过程,其中最重要就是政治组织和秩序的制度化。
(一)政治制度化与政治稳定一个社会的政治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活动分子从属和认同于各种政治制度的程度。
社会越复杂,异质性越强,政治共同体的建立和维护就越依赖于政治制度的功用。
一个政治共同体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建立一种包含和体现道德一致性和共同利益的政治制度,以此来协调和整合各种社会势力。
亨廷顿认为,一个复杂社会的政治共同体的稳定取决于该社会中的政治组织和程序得到支持的范围大小和制度化的程度。
制度化是组织与秩序获得价值和稳定性的过程。
而政治制度化程度由政治体系中组织和程序的适应性、复杂性、自立性和凝聚性决定的。
1、政治体系的适应性。
一个政治体系的组织和程序的适应性越强,其制度化的程度就越高;相反,其制度化的层次就越低。
适应性是组织和秩序接受环境挑战和时间考验产物,他们承受环境的挑战越多,经受的时间考验越久,就越具有适应性。
一个组织和程序若能不断克服障碍,适应环境的挑战,就能维持生存,不断提高适应能力和制度化水平。
2、政治体系的复杂性。
一个组织越复杂,其制度化程度要求越高。
组织单元的多样化、多元化、多功能化使组织的目标更能适应环境。
复杂的政治体系对环境的变化就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自我更新、自我调适的能力,从而具有稳定性和活力。
在研究的基础上,亨廷顿提出复杂的政治体系能带来稳定,“只有把各种有效政府形式的要素结合为复合型的政体,才能避免不稳定和蜕变。
”3、政治体系的自立性。
自立性意指政治体系的组织和程序获得了自己独立的生存和活动的领域,而不会因为某一社会集团的特殊利益和特殊的要求而改变其活动宗旨和活动程序。
自立性与制度化程度成正比。
政治体系的复杂性有益于他的自立性,它为那些有志于获得最高政治职位的人准备了接受锻炼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职位,通过职位的过滤,政治体系在吸纳新人、新观念、新的社会群体的时候就会减少可能带来的震动。
4、政治体系的凝聚性。
一个组织越统一,就越具有凝聚力,其制度化程度越高。
凝聚性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的功能范围及其解决纠纷的程序应具有相当的一致性认识。
一致性的认识是政治体制度化所必需的。
组织的自立性使组织具有特有的发展风格和精神,进一步增强了组织的凝聚性。
根据亨廷顿的论述,不难看出,如果一个政治体系具备了这四个特征,也就意味着现代化,意味着它能够吸收、转换现代化进程中各种压力,保持有效的社会控制,从而推动社会变动时期的政治稳定和政治秩序;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出现政治动荡,就是因为其制度化水平低,政府的控制力一般较弱;因此,发展中国家影响实现政治稳定,就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政府和制度化水平较高的政治体系。
(二)现代化与政治稳定亨廷顿认为,现代化是一个多方面的变化过程,它涉及到包括都市化、工业化、世俗化、民主化、教育以及传播媒介的参与等人类思想和行动的一切领域,其中,影响政治稳定的有两大因素:其一是社会动员,人们传统的态度、价值观和期望变为现代社会所共有的态度、价值观、期望。
其二是经济的发展,即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和产量的增加。
社会动员提高了人们的追求和期望,并要求社会给予满足。
社会要满足这种期望就必须发展经济,以提高社会满足人们期望的能力。
现代化要求两者并行发展。
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动荡不安,不是由于贫困落后,而是由于他们力图实现现代化。
处在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最容易发生动乱。
因此,他认为“事实上,现代性产生稳定,而现代化却会引起不稳定”。
并给出了现代化与政治不稳定之间关系的三个公式:社会动员/经济发展=社会颓丧社会颓丧/流动机会=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不稳定1、社会动员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使现代化对政治稳定产生一定的冲击。
都市化、识字率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传播媒介为大众所用,使人们的追求和期望得到提高,并要求社会给予满足。
但由于经济发展满足人们期望的能力有限,同时期望本身的增长比经济的增长要快得多,在人们的期望和现实之间,需求的形成与需求的满足之间就形成了比较尖锐的矛盾,从而引起了人们的社会挫折感和不满足感。
2、在社会流动机会不多的情况下,社会颓丧所产生的政治参与急剧增长会引发政治不稳定。
社会挫折感和不满足感是社会不稳定的根源,但它能否造成动荡,关键在于社会中是否存在纵向和横向流动机会。
如果有这样的机会,人们的挫折感和不满足感就可能缓解,社会才有可能稳定。
在一定程度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相当稳定,恰恰是得益于城市提供了横向的流动机会;相反,城市中很少有纵向的流动机会。
这种情况下,社会挫折感就会促使人们要求扩大政治参与,影响决策以求期望满足,这就会对政府造成压力。
3、政治参与的水平会随现代化的推进而越来越高,政治参与的急剧增长就需要政治体系能组织和疏导日益扩大的政治参与,并将现代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新的势力成功的吸纳到政治体系中。
但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政治制度化程度较低,民众的要求很难或不可能通过合法渠道来表达,也很难在政治制度内部得到缓解和聚合。
因此,广泛的政治参与将冲破原有的政治体系,从而导致政治上的动荡不安。
为解决这些问题,亨廷顿认为必须提高政治制度化的水平,以提高政府的能力,实现政治稳定。
因此,他强调“一个社会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就必须在扩大参与的同时使更强有力的、更复杂、更具有政治自立性的政治制度也得到发展”。
通过对比总结了欧美早期现代化国家和向代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现代化历程来论证这一结论。
此外,亨廷顿还讨论了公共利益与政治制度的关系,分析了政治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腐败、城乡差别等因素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亨廷顿认为,要想在现代化过程中保持政治稳定,要成功地适应现代化,要使政治参与与政治制度化保持适当的比例,亨廷顿主张要保持政治稳定,就必须在扩大参与、提高政治制度化的同时,建立强大政府或强大的政党制度。
达到这一目的可以进行革命,也可以是实行改革,并对其方式进行了论述,强调在这一过程中还必须重视农民的利益。
二、亨廷顿政治稳定理论的几点思考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抓住了发展中国家较为关键的政治稳定问题,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他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对发展中国家政治不稳定状况的重视,同时他对政治稳定的许多具体问题的见解是非常精辟的,有其积极的意义。
(一)关于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发展对政治稳定、现代化的影响,他把政治不稳定的原因归于政治体制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化的水平缺乏对现代化的适应能力。
在现代化过程中,由于交通、通讯、社会交往、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广泛的社会动员成为可能,新的社会集团、社会势力不断涌现,才使得政治参与不断扩大,从而向政治体系施压,这些都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这就要求政治制度把它们吸纳进政治体系,并满足他们的要求。
因此,政治制度必须创新机制,提高吸收容纳能力,提高应对社会动员的回应能力,最终适应经济发展的水平,进而促使社会的稳定发展。
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而忽视政治发展,会产生不稳定因素。
目前在我国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适时进行政治改革,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关系,使二者协调发展。
(二)加深对发展稳定等重大问题的认识。
从亨廷顿的理论不难看出,政治稳定是与政治发展、政治现代化结合在一起的稳定。
政治发展是建立政治秩序,实现政治制度化的过程。
政治现代化主要表现为民众政治参与的扩大,在扩大政治参与的同时提升政治制度化的水平,就能保持政治稳定。
现代化过程中政治体系须有变革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化的需要。
稳定是发展改革中的稳定,是动态的平衡,而非绝对的静止,面对压力政治体系能应付和调整,适应现代化的需求。
我们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不能片面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争取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动推动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动态稳定;进而推动我国社会健康、快速、稳定发展。
(三)谋求政治稳定的过程中,建立强有力的政府是必要的,加深我们对民主化的认识。
二战以后,许多新独立的国家不顾国情,以西方的民主为榜样,纷纷推进民主化,超出了发展中国家政治制度的容纳力,导致冲突和动荡。
因此他认为,在现代化初期,建立强有力的政府是必要的,以此来实现国家的整合,而后来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实际也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发展中国家在推进民主化的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需逐步推进,民主的推进不能超越实际,在推进民主的过程中保持社会的稳定。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民主也要在实际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不能超越政治的实际承受力提高度的民主,高度的民主只是发展目标;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改革政府、提高政府的能力,使社会和谐发展。
(四)在谋求政治稳定中,重视改革或改良的战略、战术,要重视农民的利益,认清社会中各阶层的反应。
亨廷顿认为在推进政治制度化,谋求政治稳定的过程中,进行改革是艰难的。
如何处理各种形式的改革的轻重缓急,对改革者来说比对革命者要复杂的多。
面对如此复杂的形式,改革者最好选择费边式战略和闪电式战略相结合的战略手段,根据实际推行改革。
改革中要重视农民的利益,农民是举足轻重的利益集团,发挥好城市中的中产阶级的作用。
由于传统和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的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对改革的艰难性要有一定的认识,在推进改革时不可盲目乐观、冒进,也不可以此而不推进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