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返乡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问题的访谈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代冲击下的回迁儿童学校适应问题的访谈报告
【摘要】目的是通过面对面的访谈的方式了解回迁儿童学校适应问题的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由此得出结果:回迁儿童学校适应需要的时间比普通小孩长,并且在人际交往、情绪调节、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都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其中环境因素占很大一部分。
【关键词】回迁儿童;随迁子女;学校;适应性
1问题的提出:
回迁儿童:系指外出到大中城市打工农民工群体的子女随农民工返回农村,在城市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返回农村学校学习的这部分儿童【1】。当前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农民工子女也将不得不离开城市回到农村。成长环境的变化将不可避免地使回迁儿童受到影响,甚至影响将来其对社会的定位。在农民工随迁子女规模日益增加,国家强调解决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流动儿童义务教育供求矛盾已悄然转变,研究关注点从最初的入学机会公平问题,逐步扩展为教育过程公平问题【4】。“两位主”政策的落实初步打破了非户籍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入学障碍,但是就政策落实的有效性而言,更多应该考察的是儿童在入校后是否有良好的适应和融入。
回迁儿童的学校适应状况不仅关系到他们当前能否获得良好的身心发展和学业成功,更会影响到他们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和期望,最终能否顺利踏入社会。就目前回迁儿童学校适应性问题而言,有多种障碍,如学校的设施落后,普通话的水平低下,生活环境的变动,家庭条件的改变,甚至是自身的一些因素导致了学生返乡后对学校的适应能力面临了极大的挑战【3】。因而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成了关键所在,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有利于体现社会的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独特体现,教育由其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基础性,主导性、全局性的特征而成为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最重要的途径【5】。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的重要基础。返乡生就学困难,从根本上反映出教育公平遭到了挑战。当前至关重要的是如何保障每一位返乡生都能享有均等教育的机会,让他们都有书读,并能读好书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从省教育厅获悉,省教育厅向各市、各县(区)教育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做好返乡农民工子女就学工作【2】。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要高度关注农民工返乡现象,高度重视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将安排好返乡农民工子女就学工作作为近阶段教育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出应对措施方案,协调好各中小学校的接收安置工作。
2研究方法
2.1对象
我选取的对象是湖南省浏阳市一名13岁初中一年级的男生,他原在城市读书,后随父母返回老家浏阳市社港镇就读,目前就读于浏阳市社港中学。爸爸妈妈原来是属于长沙的打工族,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没有什么文化的他们只能回到老家浏阳市社港镇,家里还有一个姐姐,也还在读书,家里经济条件一般却又负担重。
2.2工具
《返乡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问题访谈提纲》主要从5个方面来收集研究需要的资料:学校学校适应的标准及现状、学校适应的过程、家庭影响、学校的影响、其他因素
2.3程序
首先我直接去面对面的和当事人交谈,了解一些基本情况,包括学习、生活、交友、心里想法等,然后我又花了2天时间来观察邻里对他的影响以及他在学校的真实生活情况,我还特地从老师那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以及老师的建议和看法。综合以上所得到的信息以及前人的研究整理并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3研究结果
3.1学习方面
首先,回来以前“在城市上学的时候感觉城市人排外性强,学习竞争压力大,老觉着自己差人一等,不如城里人”,但是回来后发现很难适应乡村的教学方式,尤其觉得教学设施太落后;其次,在城市上学的时候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并且校园设备齐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都很高,而乡下却不一样,“学校管理很松散,基本上没有多少校园设备”,最严重的一点是地方教学方言严重,老师讲课的话语听不太懂。在城里练就的标准普通话在这里反而却成了一种很怪异的语言,感觉和其他同学融不到一块去。
3.2情绪调节方面
“回到乡下时我几乎都没有朋友,也没有人跟我讲话,他们讲的话我也听不懂”。这是回迁儿童返乡后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回到乡下与原先的朋友失去了联络,并且由热闹的城市转入闲静的乡下生活,回迁儿童心理都有很大的落差感,情绪会非常的消沉不稳定,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适应下来。
3.3人际关系适应方面
“刚回到乡下时心里不大乐意,因为好不容易在城市里结识了自己的好朋友,并且和同学们相处的都很愉快,突然一下就要回来了,心里感觉很难受,同时也对未知的乡下生活感到有一点点的恐惧和担忧”。这是回迁儿童返乡后的共同通病:回来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有很多地方都和别人不同,尤其是在语言上的差异,因而与其他同学不太相容,没有共同兴趣点。
3.4生活方面
回迁儿童要经历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生活方式上的改变。乡下的生活简单,没有多种娱乐设施,交通道路和周围人们的生活模式和城里的有很大的区别,这些都对他们的适应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讨论
4.1分析造成回迁儿童学校适应问题的原因
第一,从学校教学情况来看,学校基础设备与原先的学校有太大差异,致使他们对校园生活的不习惯,并且设备的落后导致的他们心里的失落感,他们心里排斥这样的学校,不愿在这样的学校学习。
第二,从其他同伴来看,他们是中途插入进来的,而其他同学都是相处很久了的,都很熟络了,他们已经习惯了自己原先的生活,不会主动帮助返乡农民工子女来融入这个新集体,因而初期他们会很独单落寞。
第三,从管理方式来看,现在的学校对学习要求很松,因而家长对学习上的管教也松散了许多,不会逼着他们考第一,同时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再加上没有补习班,因而学习压力会很小,学习任务也相对轻松很多,这些就更增加了他们的休闲时间,进而会更加导致他们的无所适从。
4.2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开展活动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培养好的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的。这就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好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家长和老师应利用自身好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给他们好的典范。
第二,多与家长联系、沟通。学校应多与学生家长沟通,发现孩子的问题共同解决。不同的孩子用各异的方法,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对于胆小的孩子,父母和老师多给与关心和支持,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并及时给与表扬;对于做事粗心的孩子,家长应以培养孩子的细心和耐心为主,认真的做好每一件简单的事,可从做家务开始;对于厌学的孩子,应找出厌学的真正原因,因为长时间的不学习导致成绩下降而引起的自卑,还是无人关心和鼓励,而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因成绩下降引起的厌学可以采用补课的形式,成绩上升孩子会很快恢复自信心;如果厌学的原因是无人关心,没有父母的鼓励而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这种问题比较好解决,需要父母耐心的陪伴和培养。陪着做作业、陪着聊天,让孩子真实地触摸到父母的关爱。
第三,开设家长课堂。父母经常说孩子不理解自己,而学生说家长不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学校可开设家长课堂,去了解和感知与自己相差20多岁的孩子的兴趣、爱好、去了解他们的想法,去探索他们内心的秘密。不能用自己当年同龄时的想法来套用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因为大环境和心智成长的轨迹不同。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性,也尊重孩子的判断。年轻的孩子接受社会上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抵御负面诱惑的能力很差,家长应该有取舍的过滤孩子所可能获取的信息,给与及时的修正和引导。家长在外务工时的所见所闻,也应有取舍的将信息传递给孩子。孩子的判断力较弱,不要灌输读书无用论、一切朝钱看的负面思想,也不要把外面世界的负面内容告诉太多给孩子,应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四,让孩子了解父母的辛苦。只有做了父母才知道父母的不易,孩子是体味不到父母支撑家的艰辛。处于青春叛逆期的部分孩子不太愿意听父母唠叨,但是却比较接受老师的意见或是同龄伙伴的建议。老师要适当的教育孩子,让他们了解父母的辛苦工作,开设一些课余活动让孩子体验父母的生活。如让孩子用有限的钱来安排一天的生活,安排适合本年龄段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让年龄稍大的孩子在外实践工作一天,真实的感受到父母赚取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
5结论
5.1回迁儿童学校适应需要的时间比普通小孩长。
5.2回迁儿童在人际交往、情绪调节、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都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其中环境因素占很大一部分。
6参考文献
[1]田蒙.回迁儿童的心理冲突与调适.改革与开放,2010,7(14):126-127.
[2]陈婉婉.着力做好返乡农民工子女就学.安徽日报,2008,12.
[3]刘学东.教育公平视角下返乡农民工子女就学困境初探.天津市教科学院报,2010,02.
[4]王晓燕.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适应性的比较及相关因素分析.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01(3):56-57.
[5]长子中.农村学校应关注返乡农民工子女.农民日报,2009,07.
[6]陈婉婉,着力做好返乡农民工子女就学,安徽日报,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