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园林史 第7章--中国近现代园林发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中国近现代园林发展
1 发展概述
2 皇家园林的没落与开放 目录
3 租界公园的兴起于发展
4 近代城市园林的转型与发展
4 中国现代园林发展
一、发展概述
近现代是中国社会变革最为激烈的一个时期,也是我国现代园林形成和 发展的一个时期,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使中国 在这个阶段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现代园林发展历经清末、民国 和新中国共160多年,大致经历了清末皇家园林的衰落、公共园林的出现; 民国皇家园林的开放、私家园林的衰落、公共园林的兴起、现代园林营 造理论的积累;新中国公共园林的盛行、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的形成、大 地园林规划思想体系的形成等发展历程。
四、近代城市园林的转型与发展
(一)近代城市公园的发展
1. 基本概况 •大约在 20 世纪初,经历了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到抗日战争前夕,在全国已经建有数 百座公园。但从抗日战争爆发直至 1949 年,各地的园林建设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 •总之,城市公园的出现是近代园林史上最重要的标志特征,结束了园林私有的历史,使中 国园林产生了重大转型,园林也进入了普通大众的生活。在这一时期,中国公园又出现了 一个独特而又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山公园”现象。近代史诸多的城市公园中,有 40 多个中 山公园前赴后继地被建成或改建,成为中国公园运动的一朵奇葩。纵观近代园林发展历史, 公园虽然陆续登场,但其总体发展又是缓慢的。
圆明园
二、皇家园林的没落与开放
(一)皇家园林的罹难与没落
•1860 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对北京皇家园林进行了野蛮抢夺,圆明园 被英法联军焚烧殆尽,自此之后,宫廷造园艺术从此一蹶不振,从高峰跌 落至低谷。
•1900 年,八国联军再次侵占北京,颐和园再一次遭到破坏,使这些皇家 园林进一步遭到破坏。
•“七七事变”后,颐和园又被日军占领,惨遭蹂躏,面目全非。
(二)皇家园林的开放
(二)皇家园林的开放
三、租界公园的兴起与发展
(一)租界公园的兴起
• 租界公园的兴起:鸦片战争之 后,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相继开放 一些沿海城市作为通商口岸, 如上海、天津、广州等地。西 方列强在这些通商口岸城市和 一些新兴的工商业城市开始建 立租界,并在租界中修建了各 自的公园绿地,即租界公园。
三、租界公园的兴起与发展
(一)租界公园的兴起
1. 上海租界公园 •(1)外滩公园 (2)虹口公园 (3)法国公园 (4)兆丰公园 (5)上海华人公园
三、租界公园的兴起与发展
(一)租界公园的兴起
2. 天津租界公园 •(1)维多利亚公园(2)皇后公园(3)俄国公园(4)大和公园
3. 广州租界公园 •(1)前堤花园 (2)皇后花园
•1914年,朱启钤转任内务总长,决定将社稷坛辟为公园向社会开放。于是在朱 启钤主持下,成立董事会,自任董事长,筹备开办公园事宜。
(二)皇家园林的开放
•1914年10 月10 日,公园正式对普 通百姓开放,名为“中央公园”, 是当时北京城内第一座公共园林。
•1925年10月10日,原紫禁城定名为 故宫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二、皇家园林的没落与开放
(一)皇家园林的罹难与没落
பைடு நூலகம்
颐和园
颐和园
(二)皇家园林的开放
•民国时期,位于皇城之中的诸多皇家禁苑之地以及庙坛,逐渐对公众开放,于是 过去专供皇帝、贵族和官员行走的禁区,辛亥革命后,祭祀活动已停止。
•1913 年春,大清隆裕太后去世,在太和殿治丧。时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的朱启钤 萌生了开辟公园的念头。不过,当时社稷坛还属清皇室管辖,不便实施。
(二)租界公园的风格特征
•在功能使用上,租界公园被赋予了多样化的主体功能,更强调游览,而不是居住, 主要是供游人散步、打网球、打棒球、打高尔夫球等,以及饮酒休息之用。同时 部分公园还开辟植物园、动物园、儿童游乐场、运动场、游泳池等游览娱乐设施, 以上可以说皆是为西方人兴建,布置特点主要反映了其外来性质。
封建体制的解体
私家造园走向衰落,公共园林获得发展, 促进了现代风景园林知识体系的积累
新中国成立后 改革开放后
社会主义文化的不断发展
国际学术交流不断加强和各 学科在学术领域的相互渗透
现代风景园林学科基本形成
以“大园林理论”为核心内容的大地园 林规划系统理论最终形成
二、皇家园林的没落与开放
(一)皇家园林的罹难与没落
中国皇家园林的历次罹难,成为中国人民永远挥之不去的痛。随着清王朝的 灭亡以及现代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皇家园林这种大型的传统园林不可避免 地走向衰亡。
•康乾时期,皇家园林建设的规模和艺术的造诣都达到了后期历史上的高 峰,是中国古典园林最后的辉煌。
二、皇家园林的没落与开放
(一)皇家园林的罹难与没落
圆明园
时期
清末 1840年鸦片战争 西方列强入侵 民国政府成立后
发展情况
原因
封建体制的衰落
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 约,中国国力大衰,皇家园 林遭受了惨绝人寰的破坏 西方造园理论和实践与中国 融合,先进思想的传播
发展现状
皇家园林的衰落、颓废和公共园林的出 现
园林活动在类型、数量和规模上处于停 滞状态。
间接促进了中国近代园林的转型发展
四、近代城市园林的转型与发展
(一)近代城市公园的发展
(二)租界公园的风格特征
•从规划布局上看,呈现出外向型空间布局的西式风格,租界公园多采取法国规则 式和英国风景式两种,小公园以英国维多利亚式较多,大公园多为英国风景式
•在造园要素上,租界公园由于出自西方设计师之手,西式要素中的应用比比皆是。 缓坡大草坪、整形绿篱和栽培美丽植物的规则式花坛、花圃处处可见。建筑物在 公园占的比例很少,均以新式的钢筋混凝土建造。
(二)皇家园林的开放
故宫博物馆
故宫博物馆
(二)皇家园林的开放
• 民国政府还对原皇城和宫城的部分皇家禁苑与庙坛改造而成的对外开放 的公园,主要有中央公园(原社稷坛,1914 年)、天坛公园(原天坛, 1915 年)、北海公园、中南海公园(原三海,1925 年)、城南公园 (原先农坛,1915 年)、三贝子花园(1908 年)、海王村公园 (1918 年)、京兆公园(原地坛,1925 年),太庙(1929 年)等 13 处。
1 发展概述
2 皇家园林的没落与开放 目录
3 租界公园的兴起于发展
4 近代城市园林的转型与发展
4 中国现代园林发展
一、发展概述
近现代是中国社会变革最为激烈的一个时期,也是我国现代园林形成和 发展的一个时期,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使中国 在这个阶段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现代园林发展历经清末、民国 和新中国共160多年,大致经历了清末皇家园林的衰落、公共园林的出现; 民国皇家园林的开放、私家园林的衰落、公共园林的兴起、现代园林营 造理论的积累;新中国公共园林的盛行、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的形成、大 地园林规划思想体系的形成等发展历程。
四、近代城市园林的转型与发展
(一)近代城市公园的发展
1. 基本概况 •大约在 20 世纪初,经历了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到抗日战争前夕,在全国已经建有数 百座公园。但从抗日战争爆发直至 1949 年,各地的园林建设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 •总之,城市公园的出现是近代园林史上最重要的标志特征,结束了园林私有的历史,使中 国园林产生了重大转型,园林也进入了普通大众的生活。在这一时期,中国公园又出现了 一个独特而又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山公园”现象。近代史诸多的城市公园中,有 40 多个中 山公园前赴后继地被建成或改建,成为中国公园运动的一朵奇葩。纵观近代园林发展历史, 公园虽然陆续登场,但其总体发展又是缓慢的。
圆明园
二、皇家园林的没落与开放
(一)皇家园林的罹难与没落
•1860 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对北京皇家园林进行了野蛮抢夺,圆明园 被英法联军焚烧殆尽,自此之后,宫廷造园艺术从此一蹶不振,从高峰跌 落至低谷。
•1900 年,八国联军再次侵占北京,颐和园再一次遭到破坏,使这些皇家 园林进一步遭到破坏。
•“七七事变”后,颐和园又被日军占领,惨遭蹂躏,面目全非。
(二)皇家园林的开放
(二)皇家园林的开放
三、租界公园的兴起与发展
(一)租界公园的兴起
• 租界公园的兴起:鸦片战争之 后,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相继开放 一些沿海城市作为通商口岸, 如上海、天津、广州等地。西 方列强在这些通商口岸城市和 一些新兴的工商业城市开始建 立租界,并在租界中修建了各 自的公园绿地,即租界公园。
三、租界公园的兴起与发展
(一)租界公园的兴起
1. 上海租界公园 •(1)外滩公园 (2)虹口公园 (3)法国公园 (4)兆丰公园 (5)上海华人公园
三、租界公园的兴起与发展
(一)租界公园的兴起
2. 天津租界公园 •(1)维多利亚公园(2)皇后公园(3)俄国公园(4)大和公园
3. 广州租界公园 •(1)前堤花园 (2)皇后花园
•1914年,朱启钤转任内务总长,决定将社稷坛辟为公园向社会开放。于是在朱 启钤主持下,成立董事会,自任董事长,筹备开办公园事宜。
(二)皇家园林的开放
•1914年10 月10 日,公园正式对普 通百姓开放,名为“中央公园”, 是当时北京城内第一座公共园林。
•1925年10月10日,原紫禁城定名为 故宫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二、皇家园林的没落与开放
(一)皇家园林的罹难与没落
பைடு நூலகம்
颐和园
颐和园
(二)皇家园林的开放
•民国时期,位于皇城之中的诸多皇家禁苑之地以及庙坛,逐渐对公众开放,于是 过去专供皇帝、贵族和官员行走的禁区,辛亥革命后,祭祀活动已停止。
•1913 年春,大清隆裕太后去世,在太和殿治丧。时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的朱启钤 萌生了开辟公园的念头。不过,当时社稷坛还属清皇室管辖,不便实施。
(二)租界公园的风格特征
•在功能使用上,租界公园被赋予了多样化的主体功能,更强调游览,而不是居住, 主要是供游人散步、打网球、打棒球、打高尔夫球等,以及饮酒休息之用。同时 部分公园还开辟植物园、动物园、儿童游乐场、运动场、游泳池等游览娱乐设施, 以上可以说皆是为西方人兴建,布置特点主要反映了其外来性质。
封建体制的解体
私家造园走向衰落,公共园林获得发展, 促进了现代风景园林知识体系的积累
新中国成立后 改革开放后
社会主义文化的不断发展
国际学术交流不断加强和各 学科在学术领域的相互渗透
现代风景园林学科基本形成
以“大园林理论”为核心内容的大地园 林规划系统理论最终形成
二、皇家园林的没落与开放
(一)皇家园林的罹难与没落
中国皇家园林的历次罹难,成为中国人民永远挥之不去的痛。随着清王朝的 灭亡以及现代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皇家园林这种大型的传统园林不可避免 地走向衰亡。
•康乾时期,皇家园林建设的规模和艺术的造诣都达到了后期历史上的高 峰,是中国古典园林最后的辉煌。
二、皇家园林的没落与开放
(一)皇家园林的罹难与没落
圆明园
时期
清末 1840年鸦片战争 西方列强入侵 民国政府成立后
发展情况
原因
封建体制的衰落
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 约,中国国力大衰,皇家园 林遭受了惨绝人寰的破坏 西方造园理论和实践与中国 融合,先进思想的传播
发展现状
皇家园林的衰落、颓废和公共园林的出 现
园林活动在类型、数量和规模上处于停 滞状态。
间接促进了中国近代园林的转型发展
四、近代城市园林的转型与发展
(一)近代城市公园的发展
(二)租界公园的风格特征
•从规划布局上看,呈现出外向型空间布局的西式风格,租界公园多采取法国规则 式和英国风景式两种,小公园以英国维多利亚式较多,大公园多为英国风景式
•在造园要素上,租界公园由于出自西方设计师之手,西式要素中的应用比比皆是。 缓坡大草坪、整形绿篱和栽培美丽植物的规则式花坛、花圃处处可见。建筑物在 公园占的比例很少,均以新式的钢筋混凝土建造。
(二)皇家园林的开放
故宫博物馆
故宫博物馆
(二)皇家园林的开放
• 民国政府还对原皇城和宫城的部分皇家禁苑与庙坛改造而成的对外开放 的公园,主要有中央公园(原社稷坛,1914 年)、天坛公园(原天坛, 1915 年)、北海公园、中南海公园(原三海,1925 年)、城南公园 (原先农坛,1915 年)、三贝子花园(1908 年)、海王村公园 (1918 年)、京兆公园(原地坛,1925 年),太庙(1929 年)等 13 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