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休克防治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
烧伤休克及其防治
2.休克期长。烧伤休克的发生时间与严重程度与 烧伤面积和烧伤深度有密切关系。烧伤面积越大,深度面积越广,休克发生越早越严重,持续时间越长。一般为2-3天。这期间血容量不断变化,因此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分析病情,积极坚持抗休克治疗。
3.有明显的电解质紊乱与血浆渗透压改变。主要表现为血液浓缩,低钠血症,酸中毒或低蛋白血症。
烧伤后第2个24小时,电解质溶液和胶体液为第1个24小时的一半,水份仍为2000ml.
胶体液系血指血浆、全血、右旋糖酐、706代血浆等,后两者的用量不超过1500ml为限制。电解质溶液包括平衡盐溶液、等渗盐水、等渗硷性溶液(1.25%碳酸氢钠液,1.86%乳酸钠溶液),电解质液与硷性溶液之比一般为2:1,如有严重血红蛋白尿或酸中毒时,增加硷性溶液输入量,其比例可达1:1.水份系指5%或多或10%葡萄糖溶液。一般每日为2000ml.如因暴露疗法、室内温度高或炎热季节,则需增加水份输入量,以维持每小时尿量50-60ml,补充经皮肤、肺的不显性失水。
烧伤休克及其防治.txt男人应该感谢20多岁陪在自己身边的女人。因为20岁是男人人生的最低谷,没钱,没事业;而20岁,却是女人一生中最灿烂的季节。只要锄头舞得好,哪有墙角挖不到?烧伤休克及其防治
烧伤休克的特点
1.休克兴奋期较长而明显。这是因为烧伤后的体液外渗和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是逐渐发生的。伤员精神兴奋,烦躁不安,脉快而有力,血压可维持正常或偏高,这是烧伤休克兴奋期的表现,要抓紧治疗,切勿被暂时的假象所迷惑而忽略休克的诊治。
第2个24小时电解质液及胶体液输入量为第一个24小时实际输入量的一半,水份仍为2000ml.
③小儿输液公式 烧伤后第1个24小时输液量1.5~2.0ml/kg.1%Ⅱ、Ⅲ度面积,婴幼儿为2ml ,胶体与电解质液比例以1:1较妥(小儿体重小,要尽量满足其余血或血浆用量)。基础水份,婴儿100-140ml /kg/ d,儿童以70-100 ml /kg/ d较合适,维持尿量1ml/ kg小时。
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
04 新型治疗方法探讨
生物材料在创面修复中应用
生物敷料
利用生物相容性好的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制成薄膜、海绵、 纤维等形状,覆盖在创面上,提供保护、促进愈合。
生物胶水
具有粘附性的生物材料,可替代传统缝合线,减少疼痛和感染风险 ,促进伤口愈合。
药物治疗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缓解烧伤患 者的疼痛。
非药物治疗
采用心理干预、物理治疗等方法,辅助缓解烧伤 患者的疼痛。
感染预防措施
严格消毒
对烧伤创面及周围环境 进行严格消毒,减少细
菌污染。
使用抗生素
根据烧伤创面的感染风 险,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
加强营养支持
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 强抵抗感染的能力。
02 创面处理技术
清创术及适应证
清创术
通过外科手术方式,清除烧伤创面上 的异物、坏死组织、痂皮等,为创面 愈合创造良好条件。
适应证
注意事项
清创术应在伤后尽早进行,彻底清除 坏死组织,减少感染风险;同时要注 意保护创面周围的健康组织,避免不 必要的损伤。
适用于Ⅱ度烧伤创面,特别是深Ⅱ度 烧伤创面,以及部分Ⅲ度烧伤创面。
本次共识更新内容回顾
Ⅱ度烧伤分类与诊断标准的进一步明确
对浅Ⅱ度和深Ⅱ度烧伤的界定、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等进行了详细阐述。
创面处理原则的更新
强调早期清洁、保湿、抗菌、促进愈合等综合性治疗措施,减少感染风险,加速创面愈 合。
疼痛管理与心理干预的重视
将疼痛作为烧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有效的疼痛评估和管理方法,同时关注患者 的心理需求,提供必要的心理干预。
烧伤休克
烧伤休克病人后期治疗难度大
并发症多 病死率高
因此,烧伤休克仍然是严重烧伤病人救治的 第一道难关,预防休克发生、减轻休克危害 仍然是烧伤救治的首要任务
烧伤休克的发病机制及 危害
一、休克的发生机制
(一)血容量减少
1. 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根本的原因是
红细胞在热力作用下会产生溶血、凝集、变 形性改变、形态变化和生成受抑制。 有人曾用51Cr和32P标记红细胞,发现大面积
烧伤后:
8~10小时红细胞破坏12% 48小时破坏 42% 伤后1周内每天减少9%的红细胞
红细胞受破坏速度惊人,因而烧伤后贫血是
不可避免的。
红细胞减少的原因
热损伤直接造成血细胞形成血泥或凝固坏死
④深度烧伤创面比浅度烧伤创面水蒸发量大,第
5~6天Ⅲ度焦痂创面水蒸发量能达到120ml/h/m2左右,
这就改变了认为“Ⅲ度蒸发量少”的传统观念;
⑤同等烧伤深度,儿童创面水蒸发量多于成人;
Pruitt提出的计算公式没有体表不同深度和不同
时间的水蒸发量,看来不如水蒸量测定仪检测的结
果更附合实际。
烧伤后不同时间不同深度烧伤创面水蒸发量(ml/h/m2)
3. 钠离子与水分同步丢失
严重烧伤后一方面水分伴随钠离子渗至组织间隙
和创面 另一方面细胞膜因缺氧而遭受损伤,细胞膜上 Na+-K+酶活力显著下降导致钠离子进入细胞内, 细胞外液的水分亦随之入内,使细胞变成球形的 水肿细胞。细胞外液向细胞内转移的结果,使有 效的循环血量明显减少 钠离子的丢失,而使血渗降低,为保持细胞内外 和血管内外渗透压平衡,水分亦随之同步丢失。 这一结果提示了休克期复苏补充钠离子的重要性
烧伤休克防治全国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
烧伤休克防治全国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摘要休克是烧伤早期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
虽然烧伤休克是一个老问题,但其临床治疗常不及时、不规范,致使休克期度过不平稳甚至休克难以纠正,导致早期感染和脏器并发症。
为规范烧伤休克防治,专家组从主要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诊断、防治、监测以及有关注意事项等方面讨论形成了本共识,作为烧伤休克防治的参考,具体应用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疋。
休克是烧伤早期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
一般成人烧伤总面积超过30%TBSA ,小儿烧伤总面积超过10%TBSA ,即可能发生休克[1,2]。
战时与平时突发重大烧伤灾害事故条件下,烧伤成批发生,条件简陋,且多复合其他原因创伤,休克的发生率更高、病情更复杂、处理更困难。
休克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烧伤的后续治疗和结局。
烧伤休克虽然是一个老问题,但其临床治疗常不及时、不规范,尤其是大面积严重烧伤,即使早期补液治疗,有的休克也难以纠正,致使休克期度过不平稳,导致早期感染和脏器并发症,从而増加病死率。
因此,规范烧伤休克的防治对烧伤的成功救治极为重要。
1烧伤休克的主要病理生理烧伤休克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是渗出引起的体液丢失,以及心功能和血管舒缩功能异常。
大量血浆样体液从血管内渗漏至创面和组织间隙,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和微循环障碍,以及重要组织器官功能紊乱和结构损害。
引起烧伤后体液渗出和微循环障碍的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
除热力直接作用外,多种化学介质、细胞因子、毒性物质等参与其中。
值得关注的是, 严重烧伤早期在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血容量显著下降之前,应激使心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迅速被激活以及内皮素释放等,导致心肌微血管收缩,即可出现心肌缺血缺氧损害和心功能减退。
心肌受损将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进一步减少,加重全身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损害,成为严重烧伤早期休克和缺血缺氧的重要始动因素之一。
随后,大量体液丢失进一步引起循环血容量减少,加重心肌缺血,影响心脏功能。
中国防治恶性高热专家共识(2020版)
中国防治恶性高热专家共识(2020版)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MH)是一种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主要遗传方式的临床综合征,其典型临床表现多发生于应用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如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地氟烷和(或)去极化神经肌肉阻滞药琥珀酰胆碱之后。
据文献报道,高强度训练等非药物因素也可诱发MH。
临床上爆发型MH患者表现为核心体温急剧升高和重度酸中毒,其机制是骨骼肌细胞内Ca2+水平调节的迅速失衡和随之产生的持续性骨骼肌代谢亢进,可进一步发展为横纹肌溶解。
MH具有罕见、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在国际上受到高度重视,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均已成立MH研究中心,建立热线电话,出台相关专家共识和指南并定期进行更新。
一、流行病学MH的流行病学资料有限,主要原因包括:难以实施大规模的MH诊断试验;MH 易感者接触诱发因素有时并无典型的临床表现;单纯依靠临床表现诊断MH仍有争议;流行病学统计时未能纳入所有MH病例等。
据国外文献报道,全身麻醉下儿童MH的发病率(1/15 000)高于成人(1/50 000),男性多于女性;MH多发生于合并先天性疾病如特发性脊柱侧弯、斜视、上睑下垂、脐疝、腹股沟疝等的患者。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MH病死率高达90%,随着对MH研究不断深入、诊断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以及针对性治疗药物的普及,目前发达国家已将MH病死率控制在10%以下。
多年来,我国一直有MH病例的散发报道,但尚缺乏流行病学系统研究。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MH病死率高达73.5%。
二、发病机制MH是骨骼肌细胞的钙离子调节障碍导致的细胞内钙离子水平异常升高,引起骨骼肌强直收缩、产热增加等高代谢表现,进而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MH易感者的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功能正常,未发作时肌浆中钙离子浓度也正常。
但因其骨骼肌细胞内肌浆网膜上的RYR1存在异常,在触发因素(主要是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和琥珀酰胆碱)的作用下,发生钙离子释放异常增加而不能有效再摄取,导致肌浆内钙离子浓度持续增高,骨骼肌细胞发生强直收缩,其结果为:(1)产热增加导致核心体温急剧增加,CO2生成急剧增加导致呼吸性酸中毒;(2)高代谢状态增加机体氧耗,导致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3)骨骼肌缺血缺氧损伤,发生横纹肌溶解,导致细胞内钾离子和肌红蛋白等释放,高血钾可诱发心律失常,肌红蛋白堵塞肾小管可导致肾功能损害;(4)骨骼肌细胞坏死可诱发机体严重炎症反应,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衰竭。
烧伤儿童心理康复治疗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
烧伤儿童心理康复治疗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摘要】儿童烧伤后的心理应激与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而心理健康状况对患儿的生命挽救、创面修复、功能及心理康复均有重要影响。
目前烧伤儿童的心理障碍尚未引起普遍重视,相关的康复治疗措施也亟待规范。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针对烧伤儿童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提出推荐意见,形成本共识。
文中介绍了烧伤儿童心理应激及心理障碍的表现、常用评估量表及不同阶段的心理康复治疗要点。
干预及治疗方法包括心理干预、行为疗法、认知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游戏疗法、音乐及药物治疗,同伴支持与烧伤儿童夏令营对于烧伤儿童的心理康复及重返社会也有良好作用。
心理干预和治疗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心智发育水平,并需要父母的密切参与及合作。
此外,烧伤儿童的父母也常常发生应激反应和心理障碍,本文也提出了推荐性处理意见。
儿童烧伤早期即可发生不同程度心理应激反应及心理障碍,而深度烧伤所致后期瘢痕、功能障碍及生长发育受到的影响更可造成持续甚至永久性心理创伤。
有容貌损毁及功能障碍的儿童在生活中易受他人尤其是同龄儿童的疏远甚至歧视,造成不同程度心理负担及心理创伤,产生自闭倾向甚至导致人格障碍。
迄今,烧伤儿童的心理康复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对此各烧伤单位尚未普遍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有关的心理康复治疗也不够规范。
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针对儿童烧伤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提出推荐意见,形成本共识,以期规范治疗和康复措施,帮助烧伤儿童健康成长和重返社会。
1.烧伤儿童心理应激和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有研究显示,31%的烧伤儿童有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ASD)[1];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烧伤儿童在烧伤后1个月达25%,伤后6个月仍达10%[2]。
一项包括270例患者的远期随访调查结果显示,儿时烧伤(平均烧伤总面积12%TBSA)后至成年,曾有或一直有心理障碍表现者达42%,其中抑郁30%、焦虑28%,11%曾有自杀倾向[3]。
儿童烧伤预防和现场救治专家共识
儿童烧伤预防和现场救治专家共识一、烧伤的预防1 普及儿童烧伤相关知识推荐意见1:利用多种方式向大众普及预防儿童烧伤知识,提高防范意识,避免烧伤发生(强推荐,证据等级2)。
儿童烧伤常发生在有家长看护时,例如,热汤饭洒在身上或误用某些清洁产品等。
儿童的认知发展晚于运动发展,使他们有接触危险的机会,但没有预判和躲避危险的能力。
减少儿童烧伤发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长的防范意识和受教育程度[5]。
利用多种方式,例如互联网、手机应用程序等推送导致儿童烧伤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烧伤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家长防范儿童烧伤的意识。
2 提供安全生活环境推荐意见2:在住宅配备火灾烟雾探测警报器、灭火器、灭火毯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防止居家火焰烧伤(强推荐,证据等级3)。
家中发生火灾的常见隐患包括在床上吸烟、不适当使用电器及燃气等。
安装烟雾探测器和警报器有助于儿童在失火时及时逃生,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灭火器具可协助灭火,降低难以逃离火灾现场儿童被火焰烧伤的风险。
随着烟雾探测器安装的增加,住宅起火与火灾死亡事件明显减少。
推荐意见3:使儿童避免接触温度≥50℃的热液,以防止被热水烫伤(强推荐,证据等级3)。
热液烫伤是儿童大面积烧伤最主要原因。
60℃热水只需3 s即可造成烫伤,但49℃热水10 min才导致严重损伤。
控制热水器水温为50℃以后,明显降低了儿童因自来水烫伤的发生率、并发症和病死率。
推荐意见4:为儿童提供安全的居家活动环境(强推荐,证据等级3)。
幼儿大部分时间在家中活动,将日常生活中各种可能导致烧伤的危险器皿置于稳妥处,防止儿童接触和碰翻致伤。
儿童接触裸露的电线或电源插座发生电击伤率较高,正确安装电器,避免电线裸露并及时更换损坏的电线;避免电气设备靠近水边,安装防漏电开关有助于减少电击伤。
许多家用清洁剂的化学物质具有引起烧伤潜在危险,要妥善保管,避免儿童接触、摄入和吸入。
二、现场急救1 脱离危险环境和致伤因素推荐意见5:(1)救援人员到达烧伤现场,迅速检查周围环境并转移儿童到安全场地(强推荐,证据等级1)。
2020版:COVID-19疫情期间创伤性休克与心搏骤停急救复苏创新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文)
2020版:COVID-19疫情期间创伤性休克与心搏骤停急救复苏创新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文)2019年12月出现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所引起的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通过对患者样本进行无偏测序,首次发现了以前未知的β冠状病毒[1]。
有证据表明[2],自2019年12月中旬以来,在亲密接触者之间已经发生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也可能通过气溶胶和消化道粪-口等途径传播[3]。
人群对其普遍易感,呈聚集性发病。
说明此次2019-nCoV如果不加以控制隔离,将会引发大范围的扩散传播感染。
据报道,41例患者中男性30例(73.17%),13例(31.71%)患有基础疾病,包括糖尿病8例(19.51%),高血压6例(14.63%)和心血管疾病6例(16.63%)。
22例(53.65%)出现了呼吸困难。
并发症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12例(29.27%)、急性心脏损伤5例(12.20%)和继发感染4例(9.76%)。
13例(31.71%)患者被送入ICU,6例(14.63%)死亡[4]。
在另一项对99例COIVD-19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50例(50.51%)患者患有慢性疾病,17例(17.17%)患者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其中11例(11.11%)患者在短时间内恶化并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5]。
调查研究发现[6],大多数COIVD-19患者伴有慢性基础疾病,还有一些患者容易发展为重症患者,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最终出现心搏骤停。
COVID-19疫情期间,要强化预检分诊,对发热患者要做好排查和留观。
对于有相关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史患者要完善检查以确诊是否患有COVID-19。
烧伤休克健康教育PPT
目录 引言 烧伤的分类 休克的症状和处理方法 预防烧伤休克的方法 总结
引言
引言
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公众意识 ,预防烧伤休克的发生 烧伤休克的定义:人体因烧伤导致 的严重休克状态
引言
本PPT的目的:向用户介绍烧伤休克的 预防与处理方法
烧伤的分类
烧伤的分类
一度烧伤:损伤表皮层,通常 不会引起休克 二度烧伤:损伤表皮和真皮层 ,可能引起休克
预防烧伤休克的方法
远离火药和易燃物:正确储存 火药和易燃物品,避免产生意 外 儿童防烫教育:对孩子进行烫 伤预防教育,避免发生烫伤事 故
预防烧伤休克的方法
处理烧伤物品:正确使用热水壶、电熨 斗和热食物等烧伤物品
总结
总结
烧伤休克是一种严重的休克状态, 必须及时处理 预防烧伤休克的关键是加强安全意 识和教育
烧伤的分类
三度烧伤:损伤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常常引起休克 严重烧伤:四度烧伤,损伤深达骨骼和 内脏,肯定会引起休症状和处理方法
症状: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 下降、心率加快、神志不清等
处理方法: - 切勿惊慌:保持冷静,把受伤
者从火源中迅速移开 - 呼救:拨打急救电话,请求专
业人士的帮助 - 着重处理烧伤:用冷水冲洗受
伤部位,不要使用其他物质 - 保持休克位置:将受伤者平放
,提高脚部高度 - 保暖:用干净的毛巾或衣物覆
盖受伤部位,保持体温
预防烧伤休克 的方法
预防烧伤休克的方法
安全用火:避免火源靠近易燃物,注意 使用灭火器和灭火设备 安全用电:不乱接线,不用潮湿的手触 摸电器,防止电器过热
总结
保持冷静、呼救、处理烧伤和保暖是应 急处理的重要步骤
烧伤休克_PPT课件讲学课件
✓ 依据血流动力学的变化,随时调整输液量,使血流动力学各 指标达到正常,再根据此时的输液量推算输液公式,颇具有 临床参考价值
三0四输液公式
• 第一个24h输液量:晶胶体(1.8-2.0)ml×面积×体 重(kg),5%葡萄糖3000-3500ml
发生休克的患者,其发生感染和脓毒症的危 险性大大增加。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 组织水肿 增加回吸收期急性感染的发生机会
✓ 肠道微生态失衡和肠粘膜损伤 使肠道细菌移位和 肠源性感染的发生机会增加
✓ 免疫抑制 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巨 噬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受到抑制;淋巴细胞的绝 对数降低、增殖受到抑制,T辅助细胞(CD4+) /T抑制细胞(CD8+)比值降低
同等烧伤深度,儿童创面水蒸发量多于成人 深II度和III度创面高于浅II度创面 浅II度无水泡皮创面远远高于水泡皮完整创
面,说明保留水泡皮可以大大减少创面水蒸 发量
二、休克的危害及其机制
1、对器官组织的损伤效应
• 缺血缺氧
任何影响组织氧供的因素均可导致细胞的功 能紊乱、损伤和最终的死亡,从而导致脏器功能 不全或衰竭。同时,组织长时间的灌注,可以诱 发血小板的积聚和活化,预激白细胞并促使其在 缺血部位积聚、趋化和浸润,造成组织细胞间质 水肿、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通过这一系列的 连锁反应,对受累组织器官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液体复苏满意的指标
• 意识清楚 • 心率100-110次/分 • 呼吸20-24次/分 • 血压正常 • 尿量80-120ml/h • 血红蛋白(Hb)≤150g/L,血细胞比容
(Hct)≤0.5;电解质无明显紊乱
烧伤休克健康宣讲PPT课件
第六部分:烧 伤休克的避免 与提高应急响
应能力
第六部分:烧伤休克的避免与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烧伤休克的避免:除了预防和 急救处理,还要在生活和工作 中加强安全意识和培养应急响 应意识等。
提高应急响应能力:要加强应 急响应的预案制定和实施,建 立完善的应急处理体系,提高 应急管理水平等。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烧伤休克健康 宣讲PPT课件
目录 第一部分:烧伤的概念和分类 第二部分:烧伤的预防和急救 处理 第三部分:休克的概念和急救 处理 第四部分:烧伤合并休克的处 理 第五部分:烧伤后的康复护理 第六部分:烧伤休克的避免与 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第一部分:烧 伤的概念和分
类
第一部分:烧伤的概念和分类
烧伤的概念:烧伤是因为外界 热源作用于人体组织,引起机 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的一种 创伤性损伤。
第四部分:烧 伤合并休克的
处理
第四部分:烧伤合并休克的处理
烧伤合并休克时的处理:要采 取紧急处理措施,先进行休克 的处理,保持循环稳定后,再 进行烧伤处理,并给予相应的 药物治疗等。
第五部分:烧 伤后的康复护
理
第五部分:烧伤后的康复护理
烧伤后的康复护理:要注意伤口的清洁 ,涂药镇痛等,同时要进行理疗和营养 保健等,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第三部分:休 克的概念和急
救处理Biblioteka 第三部分:休克的概念和急救处理
休克的概念:休克是由于机体 遇到某种严重刺激,造成循环 系统严重失调,引起重要脏器 缺氧等症状,并最终导致多脏 器功能衰竭和死亡的一种危急 症。
第三部分:休克的概念和急救处理
休克的急救处理:要及时将患者放在平 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温等,尽快 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烧伤休克的防治》PPT课件
一.血容量不足
• 烧伤休克的特点是低血容量性休克。烧伤后由于 热力的直接损伤及众多血管活性物质的释出,造 成机体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大量血管内液外渗, 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 烧伤后体液变化包括四个环节:毛细血管通透性 增高,烧伤和非烧伤区血液中非细胞成分外渗至 组织间隙形成水肿;烧伤组织渗透压增高,加重 体液渗出和组织水肿;细胞膜功能受损,细胞外 液进入细胞内;伤后低蛋白血症,有利于血管内 液渗至组织间隙内。
• 烧伤后体液立即渗出,渗出速度一般在伤后6~8h 内最快,严重烧伤时2~3h即可达到高峰 ,18~24h 逐渐减慢,36h后大多停止渗出。组织水肿程度以 伤后24h左右最为明显。当毛细血管通透性在伤后 18~24h开始逐渐恢复时,组织水肿液随之减轻。
• 体液丢失与烧伤面积及深度有关。烧伤后血容量 不足程度与烧伤面积成比例。
• 6 消化道症状 恶心和呕吐 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 缺氧所致,呕吐量过大时应考虑急性胃扩张或麻痹 性肠梗阻的可能。
• 7 末梢循环变化 可见正常皮肤色泽苍白,皮温 降低,表浅静脉萎陷,严重时皮肤、粘膜发绀,甚 至出现花斑,甲床及皮肤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
• 8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体液渗出导致脱水、低蛋 白血症和低钠血症;低灌流导致的乏氧代谢增加引 起代谢性酸中毒和高钾血症;合并吸入性损伤或肺 爆震伤者,可存在呼吸性碱中毒和低氧血症。
最新美国抗休克指南
• 成人超过20%,婴幼儿超过10%,应给予正 规补液。第一个24小时晶体需要量2~4ml、/ (kg、1%)。
• 尿量要达到0.5~1.0ml/kg、h,儿童要达到 1.0~1.5ml/kg、h。
烧伤休克健康宣教课件
目录 什么是烧伤休克? 烧伤休克的症状 如何处理烧伤休克? 如何预防烧伤休克?
什么是 烧伤休克
?
什么是烧伤休克?
定义:烧伤休克是由于严重烧伤引 起的全身性反应综合征。 病因:烧伤导致组织损伤、血管通 透性增加以及血液循环障碍等。
烧伤休 克的症状
烧伤休克的症状
皮肤:红、肿、破裂、水泡等 循环系统:心率增快、血压下 降、皮肤苍白
烧伤休克的症状
呼吸系统:呼吸急促、低氧血 症 全身:全身疼痛、恶心、乏力 等
如何处 理烧伤休
克?
如何处理烧伤休克?
紧急处理: -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
气供应 - 停止烧伤源,防止进一步
伤害
如何处理烧伤休克?
休克处理: - 卧床休息,提高患者下肢 - 维持血压稳定,补充足够的液
体 - 给予镇痛药物,减轻疼痛
谢休克?
进一步治疗: - 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检查和
治疗 - 心理支持和康复训练
如何预 防烧伤休
克?
如何预防烧伤休克?
注意家庭安全,避免烧伤事故 的发生 学习正确的急救知识和自救技 能
如何预防烧伤休克?
谨慎使用火源和热水,避免意 外烫伤 烧伤后及时就医,遵循医嘱进 行治疗和护理
烧伤休克健康教育PPT课件
烧伤后引发的 休克
烧伤后引发的休克
休克的定义:休克是一种全身 循环性功能障碍,导致血液循 环障碍,供氧和营养无法正常 输送到器官和组织。
烧伤后引发的休克:烧伤后, 机体可能出现休克,病情严重 时可能威胁生命。
烧伤休克健康 教育PPT课件
目录 简介 烧伤的定义和分类 烧伤后引发的休克 烧伤休克的症状和表现 烧伤休克的预防方法 烧伤休克的应急处理 总结
简介
简介
烧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容易 导致休克等严重后果。本课件 旨在向大家介绍烧伤休克的相 关知识,提供预防和应急处理 的方法。
烧伤的定义和 分类
烧伤的定义和分类
烧伤休克的预防方法
预防方法3:加强安全教育,提 高自我防护意识。
烧伤休克的应 急处理
烧伤休克的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 专业医疗救助。 应急处理2:将烧伤部位迅速放置于清 洁的冷水中降温。
烧伤休克的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3:保持患者的呼吸道 通畅,进行适当的呼吸辅助。
总结
总结
烧伤休克的症 状和表现
烧伤休克症状和表现
症状1: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脉搏弱 等。 症状2:皮肤苍白、湿冷、出汗等。
烧伤休克的症状和表现
症状3:意识模糊、精神不集中 等。
烧伤休克的预 防方法
烧伤休克的预防方法
预防方法1:避免接触高温物体或化学 品。 预防方法2:注意火源安全,避免火灾 事故。
烧伤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后果,及时的预 防和应急处理至关重要。希望大家通过 本课件的学习,了解烧伤休克的相关知 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安全防护工 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脏器功能损害
心肌、肾脏、肠道、肝脏等损害指标升高。 其他化验检查,可有血糖增高等。
资料来源:烧伤休克防治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
指南与共识
防治原则
容量补充+动力扶持+其他治疗
资料来源:烧伤休克防治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
2020
(4)烧伤延迟复苏可按照第三军医大学延迟复苏公式预算补液量,早期必须在严密监护下快速补充液体, 以尽快恢复血容量。
(5)Parkland公式补液量大,使用不当可能出现液体超载现象,建议尽量不用,或仅在血浆供应困难和 成批烧伤早期现场救治时使用。
(6)Monafo公式(高渗钠溶液)补液量少,液体负荷轻,扩容迅速,但不良反应也较明显,目前应用较 少;可早期用于胶体来源困难、心肺功能负担较重及高原缺氧环境下烧伤补液;应用时必须严密监测血钠、 渗透压,大面积烧伤患者应慎用。
资料来源:烧伤休克防治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12
2020
指南与共识
01.容量补充 口服途径/注意事项
应服含盐饮料,不能仅服白开水或 糖水,以防发生低渗性脑水肿等。
应少量多次,成人每次口服不超过 200 mL。
有胃潴留或呕吐者,不宜采用口服。
须严密观察血容量不足的症状。
效果不佳,或有不宜采用口服的情 况时,应改为静脉补液。
坏直接影响烧伤的后续治疗和结局。
烧伤休克如不及时、不规范,尤其是大面积严重烧伤,即使早 期补液治疗,有的休克也难以纠正,致使休克期度过不平稳, 导致早期感染和脏器并发症,从而增加病死率。
资料来源:烧伤休克防治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
2020
目录
指南与共识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与诊断
防治原则 监测指标 注意事项
资料来源:烧伤休克防治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 7
指南与共识
临床表现与0版)
2020
烧伤休克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指南与共识
(1)烦渴
早期常见临床表现之一,一般在体 液回吸收阶段方可逐渐缓解。
(3)血压下降
早期可在正常范围或略升高,舒张压 升高,脉压变小;后期可明显降低。
资料来源:烧伤休克防治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
2020
烧伤休克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指南与共识
(7)末梢循环不良
早期正常皮肤苍白,皮温降低,表浅静 脉萎陷。严重时皮肤、黏膜发绀或花斑, 甲床及皮肤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
(9)血流动力学紊乱
表现为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心脏 指数、左心室做功指数显著降低,肺 血管阻力和外周血管阻力明显增高。
资料来源:烧伤休克防治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 6
指南与共识
心肌受损与休克
心肌受损是严重烧伤早期休克和缺 血缺氧的重要始动因素之一。
心肌受损→有效循环血容量↓ →全身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损害↑ 大量体液丢失→循环血容量减少,加重心肌缺血,影响心脏功能。 休克时心肌抑制因子↑,抑制心肌收缩性,强烈收缩腹腔内脏小血 管,加剧休克时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
(11)血液流变学紊乱
早期血液浓缩,红细胞计数增多,血红蛋白及 血细胞比容增高,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指数增 加,血浆、全血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
(8)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早期有等渗性或低渗性脱水、低蛋白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或肺爆 震伤者,可有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和低氧血 症。
(10)组织氧合不良
资料来源:烧伤休克防治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 5
指南与共识
多种外力作用引起体液渗出和微循环障碍
体液渗出和微循环障碍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 热力直接作用、多种化学介质、细胞因子、毒性 物质 应激使心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迅速被激 活以及内皮素释放等,导致心肌微血管收缩,即 可出现心肌缺血缺氧损害和心功能减退。
指南与共识
烧伤休克防治全国专家共识
(2020版)
烧伤科 安之一
资料来源:烧伤休克防治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
前言
指南与共识
休克是烧伤早期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
30%TBSA
成人烧伤总面积
10%TBSA
小儿烧伤总面积
战时与平时突发重大烧伤灾害事故条件下,烧伤成批 发生,条件简陋,且多复合其他原因创伤,休克的发 生率更高、病情更复杂、处理更困难。休克处理的好
资料来源:烧伤休克防治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
指南与共识
病理生理
渗出引起的体液丢失+心功能+血管舒缩功能异常。
资料来源:烧伤休克防治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
指南与共识
渗出,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 烧伤休克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
大量血浆样体液从血管内渗漏至创面和 组织间隙,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和微 循环障碍,以及重要组织器官功能紊乱和 结构损害。
资料来源:烧伤休克防治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14
2020
指南与共识
静脉途径 补液公式使用推荐意见
(1)补液公式只是预计量,实际补液(特别是电解质、胶体)都需要根据治疗反应随时调整。原则上,上 述公式均可根据具体情况使用。
(2)一般中等面积和大面积烧伤,可应用第三军医大学公式预算补液量。
(3)特大面积烧伤可依据实际面积,按照Evans公式或Brooke公式预算补液量。
01.容量补充 口服途径 优点:方法简便、不良反应少
指南与共识
成人Ⅱ度烧伤总面积为15%TBSA以下,小 儿Ⅱ度烧伤总面积为5%TBSA(非头面部烧 伤)以下,可给予正常饮食和根据需要饮水。
饮食较差者口服含 盐饮料,如盐茶、盐 豆浆、烧伤饮料等。
成批收容或不具备静 脉补液条件时,成人烧 伤总面积40%TBSA以 下者,可采用口服补液 或以口服为主并辅以静 脉补液.
大面积烧伤早期口服适量营养液有 利于肠道复苏,可酌情使用。
资料来源:烧伤休克防治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
2020
指南与共识
01.容量补充 静脉途径/补液公式
建立可靠的静脉通道, 周围静脉充盈不良穿刺 困难时,应行静脉切开。 常采用公式(右图)来指 导复苏补液治疗,但究 竟采用哪种公式尚无一 致意见。
(5)尿量减少
表现为少尿或无尿。
(2)意识改变
患者早期常烦躁不安,重者反应迟钝、 意识恍惚,甚至呈昏迷状态。
(4)心率加快
早于血压下降,成人常超过120、小儿常超过150 次/min,可作为诊断烧伤休克的早期指标之一
(6)消化道症状
常有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发生黏膜糜烂出 血时,呕吐物可呈咖啡色或血性,解柏油样或鲜红色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