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罗城县仫佬族与壮族的族群关系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罗城县仫佬族与壮族的族群关系研究



[摘 要]在广西罗城县,居住着壮族和仫佬族人民,他们世代和平相处,发展成和谐共生的民族关系。从他们的族群结构与历史渊源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来看,他们具有同根同源的关系。




在伟大祖国960万平方公里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兄弟民族,各民族用勤劳的双手共同缔造了祖国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各民族在各自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相互影响、相互涵化,共同描绘了一幅各民族和谐共生的民族大团结的图画。尽管如此,但各民族在文化互动中仍然顽强地保留着各自具有民族特色的习俗文化。比较研究这些各具民族特色的习俗文化,我们惊奇地发现某些民族竟然极有可能是同一祖先的后裔。以广西罗城县为调查个案,从仫佬族与壮族的族群结构、历史渊源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我们可以发现仫佬族与壮族的这种同根同源的关系。

1从族群结构与历史渊源看仫佬族与壮族的族群关系

在祖国的南疆,坐落着一座小城罗城县,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仫佬族世代生活的地方。从宜州县的小龙至龙岸的北源,沿十万大山支脉,形成了一条长一百五十华里的长廊,人们习惯地称之为“仫佬山乡”,仫佬族就世代繁衍生息在这个走廊上,罗城县就处在这一走廊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罗城县属于十万大山山区,这里地势高耸、峰峦起伏、四周青山环绕、中间层峦叠嶂、丘陵交错,夹杂着一小块一小块平坝。仫佬族主要聚居在以罗城、四把为中心的地区,向四周辐射:从县城往北至桥头、横岸一带;往西至天河、怀群;而东部延伸至小长安一带;南部至下里一带。

罗城县主要以仫佬族为主,还有壮、汉、苗、瑶、水、侗等十二兄弟民族。罗城县虽然是以仫佬族人口居多,但属于多元的族群结构,他们与壮族、汉族等民族混杂居住,各民族居住地没有明显地域界限,他们的田间地头往往是连在一块的,也出现仫佬族与壮族共饮一口井水的情况。各民族来往密切,互相联姻、和平共处。虽然他们往来密切,在民俗节日、风俗习惯上互相影响、趋向一致。但他们也都保留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出现这样一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民族情况,我们不得不从他们各自的族源说起。

仫佬族居住地区地质年代久远,据测定属古代下二叠纪至中二叠纪,地形十分复杂,一般的属于峰林——槽谷岩溶类型,其主要特点是:石山雄峙,山峰如林,一排排、一列列,或断或续、或起或伏,绵延伸展,峰林之间,

有的形成长条状的槽谷,有的形成较宽
广的溶蚀洼地,地下水埋藏很深,石芽暴露、土层浅薄、旱多涝少,耕地分散,农耕偏南,这里为于东经108-109度,北纬24-25度之间,属北温带,气候温和,主要以农耕为主。

仫佬族的族源,最早可追溯到五万年前的“柳江人”,考古研究表明,1958年在广西柳江县新兴农场通天岩发现的“柳江人”化石具有南方蒙古人的特征,与现代的仫佬、壮、侗等各民族人种相同。先秦时期,“柳江人”发展成百越族群中的“西瓯”“骆越人”,仫佬族先民属于“骆越”中的一支。清人罗饶典《黔南职方纪略》云:“晋代邛管间有僚……其种蔓延今云黔粤,诸蛮种多隶属之,遂名其隶属之蛮为濮僚,其僚人则谓之主僚,其僚讹为革佬,濮僚讹为木佬”(今仫佬族)。可见仫佬族先民属于僚人里“濮僚”的一支,由越人发展而成。宋代,仫佬与侗、水、毛南等侗水语各民族先民逐渐从“潦”和“乌浒”人中分离出来,演变为“伶”人族群,其后又各自从“伶”人族群分离,组合为单一民族。在广西“仫佬”族称之出现,最初见于清嘉庆年间修撰的《广西通志》中转引《粤西从载》记述明成化年间,封建统治者强迫仫佬人改撰的一段记载:“天河潦在县东,又名姆佬……”。这时,仫佬族已分离为单一民族。此后,仫佬族先民又与外来汉族融合,遂成现状。

从壮族的起源来看,壮族同样是五万年前“柳江人”的子孙后代。进入文明时代后,最早见于汉文史籍的壮族称谓是西瓯和骆越,它们是春秋战国时代“百越”(亦称百越)的两个支系,常合称瓯骆人。他们人口众多,分布范围很广,然而,分布于广东西部和广西境内的西瓯、骆越等支系,则同壮族有极密切的关系,因为古代西瓯、骆越活动的地区,正是后来壮族的主要聚居区。今天的壮人就是他们的后裔。汉代以来,壮族先后有乌浒(汉)、俚(汉)、僚(三国)、浪(晋)、僮(宋)等族称。壮人就是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从这些部族演化而来的。解放后,统一为僮族。1965年经周总理提议,改称壮族。从两者的族源来看,两者都是“柳江人”的后裔,仫佬族和壮族是一个族群的两个分支,两者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

2从民俗文化看仫佬族与壮族的族群关系

文化,我们中文的原意为:“人文化成”,来自《易传》。最早把“人文化成”转为“文化”一词是汉代的刘向,在《说苑》一书中有一句话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主要指以人文的成就来教导民众。有关文化的


概念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但人类学家比较趋向一致的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
关于文化的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所必须获得的其他能力、习惯在内的复合整体。他认为一个民族文化的全部细目,就代表这个民族文化整体。而民俗即是由民众创造的、人人传习、用以自我教化的风俗习惯。著名人类学家钟敬文认为:民俗是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与主体。人类生活于一种世代相习、代代相承的民俗文化之中。罗城县文化的总体特征是汉族传统文化与仫佬族与壮族等少数民族风俗共融共生,主要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的文化遗留,又有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民族风情,还有淳朴的民风和优良的习俗,表现在独具民族特色的服饰、饮食、节庆、婚姻、礼节、丧葬等民族风俗。让我们从仫佬族与壮族的有关习俗上看两者的关系:

2.1在生产习俗方面,两者几乎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农耕民族。以农耕为主,也兼营种植业、渔业、家庭手工业等。种植业以水稻为主,一年二季,兼种黄豆、薯类、油菜等农作物。最有特色的是他们的纺织业,纺织业是家庭式的,由各户妇女独自完成,解放前壮族与仫佬族的衣服几乎全是由自家自纺自染自裁而成,壮人服饰崇尚蓝黑色,而仫佬人崇尚青色,正像《宜山县志》:说:“宜山姆佬即僚人,服色尚青”。我们都知道壮锦是壮族手工业之花,在罗城的壮锦不仅是壮族手工业的精品,同样也是仫佬族的手工业精品,仫佬族妇女一样善于编织壮锦,她们用棉线做经线,用五色线做纬线,按照一定的图案一缕一缕地织上去,工艺精巧,精美绝伦。仫佬族与壮族妇女们用壮锦花边做背面,用来背小孩的背带更少不了一块鲜艳的壮锦,每当妇女在怀孕生子时,做外婆的总免不了亲手来编织壮锦,做好背带送给外孙,这已经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习俗了。

2.2在生活习俗上,罗城的壮族与仫佬族也基本相似。罗城的壮族没有住传统壮族特有的“干栏”型住房,而是住着和仫佬人一样的青砖建筑。他们的村落倚山而建、傍水而居,第一次走进仫佬山乡的人,单从建筑上根本无法分辨出壮族村落与仫佬村落。现在的仫佬山乡,由于汉化的影响,各民族已基本不再穿自己的民族服装,再加上长期以来各民族互相融合,已基本分不出谁是仫佬人谁是壮人了,只是从地缘关系上对不同的族群加以区分。

2.3在文化习俗上,罗城的壮族与仫佬族也有惊人的相似。先从人产生的神话上看,仫佬族有《伏羲兄妹制人伦》的神话: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姓李的人,名叫季秋,他们兄弟五人对自己母亲不孝,被雷公劈打,结果雷公反被他们抓起来,关
在谷仓里,干燥和饥饿使雷公非常难受。一天,伏羲兄妹路过,应雷公之求,把水拿给雷公喝。雷公得水,顿然力气大增,打烂了谷仓跳出来,并将一颗葫芦瓜子交给兄妹,嘱咐他们种下后长出大葫芦来;如果逢上大水,你们俩就躲进葫芦中,将会得救。兄妹照办,果然瓜长大后,正逢一场大洪水,水淹天门,天下的人都被淹死了,只有兄妹俩在葫芦里得救。洪水退后,世上已无人迹,只有兄妹俩到处乱走,碰上一只金龟,金龟说:“天下已没有人了,你俩兄妹结婚好了。”妹妹不肯,要求哥哥绕山道跟着她追赶,正面赶上才能结婚。赶来赶去,仍然赶不上,谁知金龟早就告诉了哥哥:“你回过头来赶,就可正面赶上来”。哥哥照办,结果正面赶上了,兄妹也正式成婚了。婚后不久,妹妹生下一个肉团,惹得兄妹怒火直冒,用刀把它砍成肉末,撒向高山、沟底、平地、林中,变成了许多人。”

而壮族在人的产生中也出现了《布伯》的神话故事,神话是这样的:

有一年,天上的雷公怪凡人不供祭他,就把天上的雨池堵得严严的,不让一滴雨落到人间。于是天下大旱,河床干涸,禾苗枯死,牲畜渴死。人们实在活不下去了,就去找布伯,布伯是个心地善良、力大无比的英雄,他上天找雷公算帐,把雷公捉住关在谷仓里。有一天,布伯要外出办事,临走他叮嘱一对儿女,千万不要把雷公放了。但狡猾的雷公见布伯走了,就装成一副可怜样央求兄妹俩给口水喝,兄妹俩见他可怜就给他喝了,谁知雷公喝完水,力气大增,把谷仓踢翻,逃回天上去了,临走把一颗牙齿给了兄妹,吩咐他们埋到园子里,真奇怪,园子里长出一个很大的葫芦,把瓜瓤掏空,整好容纳两个人。不久,雷公开始报复人间,掘开天上的雨池,整整下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倾盆大雨,地上一片汪洋,只有兄妹俩躲进葫芦里得救了,其他的人都淹死了,当他们走到一丛竹林旁,竹子劝他们结婚,但兄妹不肯,把竹子砍成一节一节,说来也奇怪,被砍的竹子立刻又接起来,仍不断地劝他们成亲,伏依兄妹以为是天意,才同意成亲。兄妹成亲后,生下一个鹅卵般的肉胎,他们很生气,把肉胎剁碎抛到平原上、山沟里,就有了人类。

兄妹造人的神话反映了远古祖先遭受旱涝灾害的苦难生活以及他们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智慧和英雄气概。这也说明仫佬族与壮族的文化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再看
看两个民族的“倚歌择配”习俗,仫佬族有“走坡”习俗,而壮族则有“歌墟”习俗。仫佬族的走坡季节,一般在春节和秋收后,那时是农闲时间,青年男女们三
三两两,结伴而行,他们穿着节日的盛装,他们在街上找到唱歌对象后,便一起来到风景优美的草坪、坡地、山脚下或大石头边对唱起来,久而久之,便结了同心,成了知心之交,以后互赠礼物,请媒人说服家人,结为百年之好。壮族的“歌墟”一般在三月三举行。事先,姑娘们赶制好绣球,小伙子们打扮得很英俊,人们准备好糯米饭,三三两两往歌圩赶来(歌圩地一般固定在某个山坡)。小伙子们一边唱一边寻找自己的意中人,遇到中意的姑娘,就用歌声来倾诉衷肠,姑娘们则把绣球抛给自己的意中人,然后互定终身。

歌节是欢乐的期待,几天几夜不绝于耳的歌声,寄托着人们对丰收、对爱情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希望。在仫佬山乡,并不规定壮族的“歌墟”仫佬人不许去,或仫佬的“走坡”壮人不让去参加,他们是互相尊重、仰慕的,无论是哪个民族的歌节,另一个民族也必定去捧场。有些歌手还会唱两个民族的山歌呢,每到歌节,就会出现各民族人民其乐融融的景象。

“不落夫家”也是仫佬族和壮族共同的习俗。因为存在父母包办的婚姻,所以早婚的现象较多,年纪很小就为人妻,一时承受不了家庭生产、生活的重担,更不懂“家规礼仪”,加之包办的婚姻尚未建立夫妻感情,需要有个适应过程。因此,一般结婚后新娘回到娘家居住,只有农忙、节日才回夫家住几天,直到怀孕生子才回夫家长住。这就是历史上称之为“不落夫家”的习俗。这种习俗在现代的仫佬山乡中还一直延续至今。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民俗之外,仫佬族与壮族还有许多共同的节日,如春节、二月社,三月三是仫佬族的婆王节也是壮族的歌节,四月初八的牛魂节等。虽然他们有许多共同的节日,但各自还保留有自己的特定节日,如仫佬族的“依饭节”,如壮族的“送灶节”。生产、生活习俗、文化习俗,二者的同根同源的关系体现得较为充分。仫佬和壮族文化都是华南土著文化的一个分支,有共同的祖先,他们的文化特点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宽容性、开放性和滞后性。但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了各自的特点,逐渐分化为两个有自身特点的民族。壮族作为外来民族,带来先进的文化,并逐渐影响和涵化罗城县土著民族——仫佬族,两种文化在互动中得到了发展,但各自又在发展中不断追求各自的民族认同,发展形成了和谐共

生的
兄弟民族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