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P3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新进展★
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3
![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3](https://img.taocdn.com/s3/m/5765f031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6a.png)
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 是一种基质金属蛋白酶,它被细胞用来消化细胞间凝胶以及整合细胞壁和其他结构。
它可以用于改变细胞外微环境和结构,主要作用是维持和调节细胞排列以及形成和释放特定结构抗原,例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的降解。
1. 作用MMP3的作用有:•改变细胞外微环境和结构,维持和调节细胞间排列;•分解细胞间凝胶来释放特定的结构抗原,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参与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组蛋白修饰和降解过程;•参与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发育和组织修复;•参与肿瘤发生,如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等;•参与胎儿发育,如胚鳞发育和子宫承体发育等;•参与其他发育过程,如脊椎发育和肌肉的形成等。
2. 结构MMP3具有典型的蛋白酶结构。
它含有一条完整的C-N路径和一个中性催化活性中心,这使它能够切割凝胶态的细胞外域,使细胞间的无机锆酸核酸得以释放。
3. 调控MMP3受多种类型的调节因子和细胞信号通路控制,它的活性受到细胞因子,如糖和氧化应激状态,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等的活性影响。
它们促进MMP3的表达和活性,已经被证实存在肿瘤以及神经发育中的调控作用。
4. 应用MMP3的多种作用为其在药物开发和治疗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应用机会:•正向治疗应用:改善缺血性疾病、癫痫、阿尔茨海默病以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负向治疗应用:抑制肿瘤生长、抗凝血、预防心血管疾病以及新生儿疾病等;•诊断检测: MMP3可作为早期诊断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的生物标志物。
MMP3是一种重要的蛋白酶,它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外微环境中特定的抗原和细胞结构,参与细胞内和细胞间的许多信号通路,促进组织和系统的发育,维持细胞细胞的活性和可活性,以及抗击肿瘤等,对于研究和治疗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MMP3与TIMP2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MMP3与TIMP2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fb6e1df49649b6648d74747.png)
MMP3与TIMP2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子(MMP3)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2)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相互关系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学S-P法检测46例宫颈癌、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10例宫颈良性病变上皮组织中MMP3及TIMP2的表达情况。
结果宫颈癌组织中MMP3表达水平高于CIN及宫颈良性病变上皮(P<0.05),而TIMP2蛋白表达水平低于CIN 及宫颈良性病变上皮(P<0.05);MMP3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组织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TIMP2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组织类型、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MMP3与TIMP2的表达程度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的比例失衡可能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有关系。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MMP3 and TIMP2 in cervical cancer as well as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MMP3 and TIMP2 were examined with immun- ohistochemical technique(S-P) in the specimens from 46cases of cervical cancer and 20 cases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and 10 cases of cervical epithelium.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MMP3 expression was higher in cervical cancer than that in the CIN and cervical epithelium (P<0.05),while the positive rate of TIMP2 expression was marked lower in cervical cancer than that in the CIN and cervical epithelium (P<0.05); The expression of MMP3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umor cells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P<0.05), but not with the age, type of tissue and clinic staging (P>0.05); The expression of TIMP2 was correlat- ed with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umor cells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P<0.05), but not with the age, type of tissue and clinic staging (P>0.05). Conclusions MMP3 and TIMP2 may involve in the carcinogenesis of cervical cancer,and their disequilibrium may correlate with clinic staging of cervical cancer.【Key words】Cervical cancer;MMP3;TIMP2;Immunohistochemistry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1],它们是目前危害女性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恶性肿瘤最重要的生物学特性之一就是侵袭和转移,同时也是恶性肿瘤治疗失败的最大原因。
MUC13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MUC13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9abd45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7.png)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 ) 2019 : 39 ( 1 )· 65 ·DOI:10.16424/32-1807/r.2019.01.017黏蛋白(mucin, MUC)是一类由黏膜组织分泌的相对分子量较高的糖蛋白,是防御不溶性微粒和潜在病原体的重要理化屏障。
黏蛋白13(mucin13, MUC13)编码的膜结合型黏蛋白通过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对患者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MUC13不仅有望成为肿瘤诊断的新型标志物,而且是基因治疗和预测预后不良的重要靶标。
1 MUC13基因简介MUC是一类由黏膜组织分泌的高分子量糖基化蛋白质,可调节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多种细胞的生物活性。
目前已有20余种MUC被发现[1],按其分布可分为:分泌型和膜结合型,MUC13是膜结合型MUC 家族的一员。
2001年,S.J.WILLIAMS等[2]首次通过GenBank EST数据库预测并验证了MUC13蛋白的存在。
人MUC13基因定位于染色体3q21.2上,含有12个外显子,mRNA的长度为2 899 bp,编码511个氨基酸[3]。
MUC13在生理情况下通常定位于大肠、气管、肾、小肠、胃和食管等器官的上皮细胞顶端膜表面,在造血细胞、中耳细胞、结膜上皮细胞及睾丸上皮细胞表面也可检测到MUC13的表达[4-5]。
MUC13蛋白由α、β两个不同的亚基组成,包含有N末端信号肽、串联重复序列(tandem repeat, TR)结构域、聚集蛋白(sea urchin sperm protein enterokinase and agrin, SEA)结构域、3个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样结构域、单重序列跨膜(transmembrane, TM)域和胞质尾段结构域等多个不同功能的结构域。
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应用研究
![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2a40a2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9.png)
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应用研究人类细胞是大自然最精密、最复杂的生命形态之一,肿瘤的形成也与细胞息息相关。
而细胞增殖和死亡的平衡以及蛋白的调控是细胞正常活动的基础。
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对于细胞增殖调控和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蛋白的表达和功能异常与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直接相关。
本文主要通过讨论细胞增殖相关蛋白的作用和应用研究来探讨肿瘤的发展及治疗。
一、细胞增殖相关蛋白的功能1、细胞增殖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参与了细胞周期的控制和细胞增殖的调节。
在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需要经过G1期、S期、G2期和M期(有时还有G0期),在细胞周期中,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充当了关键的调节因子。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 CDKs)和其辅助蛋白(Cyclins)是细胞周期控制的主导因素,二者共同参与至提高或降低细胞周期蛋白中CDK激活的门槛,从而决定细胞的生存或死亡。
2、细胞凋亡除了细胞增殖,细胞凋亡也是细胞正常活动和肿瘤发展的关键环节。
细胞凋亡也被形容为细胞自杀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其过程也是复杂而精密的。
为了解析细胞凋亡的过程,科学家们发现,表达在凋亡系统中的多种蛋白质在凋亡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受体死亡因子(Fas)、Caspases和Bcl-2家族是细胞凋亡中非常重要的分子。
二、细胞增殖相关蛋白的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细胞增殖相关蛋白的应用研究不断发展。
下面,结合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对其中几项研究进展进行回顾。
1、检测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对判断肿瘤的侵袭性研究表明,某些细胞增殖相关蛋白的异常表达和活性可以被检测并用于预测肿瘤的侵袭性。
比如,MMPs是促进肿瘤侵袭的重要酶类,可以分解基底膜,从而促进肿瘤的扩散。
此外,uPA和PAI-1也被认为是判断肿瘤侵袭性的标志物。
2、恶性肿瘤的复发预测在肿瘤治疗的过程中,一些肿瘤细胞可能会不断复发,并导致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的肿瘤原发现象。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81c3499daef5ef7ba0d3cfc.png)
细胞外 基质 代谢 中对 删P 起 负性调 节作 s 用 , 以 1 1的 比例与 活化 的 M s 它 : MP 结合 ,
并 抑 制 其 活 性 , 响 蛋 白分 解 损 伤 的 程 度 影 和持 续 时 间 。 21 . 与 乳 腺 癌 发 生 率 的 关 系
砌,H U ZO
激生长因子 的释放并激活 其受体 、 抑制 生长抑制因子 的活性 , 促进 乳腺上皮细胞 的生长 , 加乳腺 癌 的发生率 。一 些癌 基 增
因 ( r 基 因 ) 通 过 上 调 M s的 表 达 而 促 进 乳 腺 癌 的 发 如 a s 也 MP
生。Sma 等 研 究 发 现 有 乳腺 癌 高 风 险 的妇 女 , 清 中 oi i f 血 Ⅷ皿一 2的活性 显 著升 高 。Se lh 等 报道 , MP3高表 达 tn ct ri M - 的转基 因小 鼠乳腺癌 前期病变和恶性肿瘤 的发生率增高 。
mea tss ts i a
加 s 排 卵 、 娠 、 伤 愈 合 等 过 程 中 起 在 妊 创
着重要 的作 用 , 它们 的过 度表 达 和活化 但 与肿瘤 、 类风湿 性关 节炎 、 气肿 、 肺 心血 管疾病 、 角膜 溃疡 、 牙
周 炎 等 很 多 疾 病 有 关 。在 乳 腺 癌 的 研 究 中发 现 , P 通 过 刺 MM s
MMP n i i t rc n ¥ih b t o a a
A s atMai e lrtns( bt c: txM tl o iaeMMP)l af l o o i slaedgaiget cl a 2 MMP 与 乳 腺 癌 r r ap e sa mi f rtnr ovs er n xaeHl e a y p e e d r l " s
MMP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MMP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dd19b20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2.png)
论著㊃临床研究d o i:10.3969/j.i s s n.1671-8348.2021.23.014网络首发h t t p s://k n s.c n k i.n e t/k c m s/d e t a i l/50.1097.R.20210712.1747.008.h t m l(2021-07-13)MM P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戎银芳1,2,赵玲娜1,宗刚军3,赵海滨1ә(1.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病理科,江苏无锡214044;2.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病理科,江苏苏州215101;3.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心内科,江苏无锡214044) [摘要]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 P3)在非小细胞肺癌(N S C L C)中的表达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㊂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 H C)染色法检测MM P3在76份N S C L 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MM P3表达与组织病理分级㊁淋巴结转移㊁T NM分期㊁年龄及患者预后的关联性;利用基因表达综合(G E O)数据库分析MM P3m R N A在N S C L 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基因表达谱表达分析(G E P I A)数据库分析MM P3 m R N A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㊂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MM P3m R N A和蛋白在N S C L C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直径㊁淋巴结转移和T NM分期呈明显正相关(P<0.05)㊂生存分析显示,MM P3阳性表达㊁MM P3m R N A高表达与N S C L C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P<0.05)㊂结论 MM P3在N S C L C组织中高表达,可作为N S C L C治疗的潜在靶点和预后标志物㊂[关键词]癌,非小细胞肺;基质金属蛋白酶3;预后;腺癌[中图法分类号] R73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8348(2021)23-4024-04E x p r e s s i o n a n d c l i n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o f MM P3i n n o n-s m a l l c e l l l u n g c a n c e r*R O N G Y i n f a n g1,2,Z HA O L i n g n a1,Z O N G G a n g j u n3,Z HA O H a i b i n1ә(1.D e p a r t m e n t o f P a t h o l o g y,t h e904t h H o s p i t a l o f J o i n t L o g i s t i c S u p p o r t F o r c e o f P L A,W u x i,J i a n g s u214044,C h i n a;2.D e p a r t m e n t o f P a t h o l o g y,S u z h o u M u n i c i p a l H o s p i t a l o f I n t e g r a t e d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a n d W e s t e r n M e d i c i n e,S u z h o u,J i a n g s u215101,C h i n a;3.D e p a r t m e n to f C a r d i o l o g y,t h e904t h H o s p i t a l o f J o i n t L o g i s t i c S u p p o r t F o r c e o f P L A,W u x i,J i a n g s u214044,C h i n a)[A b s t r a c t]O 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m a t r i x m e t a l l o p r o t e i n a s e3(MM P3)i n n o n-s m a l l c e l l l u n g c a n c e r(N S C L C)a n d i t s e f f e c t o n t h e p r o g n o s i s o f t h e p a t i e n t s.M e t h o d s T h e MM P3p r o t e i n e x p r e s-s i o n i n76s a m p l e s o f N S C L C t i s s u e a n d p a r a c a n c e r o u s t i s s u e w a s d e t e c t e d b y i mm u n o h i s t o c h e m i s t r y(I H C), a n d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b e t w e e n MM P3e x p r e s s i o n w i t h t h e h i s t o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g r a d i n g,l y m p h n o d e m e t a s t a s i s, T NM s t a g e,a g e a n d t h e p r o g n o s i s o f t h e p a t i e n t s w e r e a n a l y z e d.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MM P3m R N A i n N S C L C t i s s u e s w a s a n a l y z e d b y u s i n g t h e G E O d a t a b a s e.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t h e MM P3m R N A e x p r e s s i o n a n d t h e p r o g n o s i s o f N S C L C p a t i e n t s w a s a n a l y z e d b y u s i n g t h e G E P I A d a t a b a s e.R e s u l t s C o m p a r e d w i t h p a r a-c a n c e r o u s t i s s u e s,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MM P3m R N A a n d p r o t e i n i n N S C L C t i s s u e s 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i n c r e a s e d (P<0.05),m o r e o v e r i t s e x p r e s s i o n l e v e l w a s p o s i t i v e l y c o r r e l a t e d w i t h t h e t u m o r d i a m e t e r,l y m p h n o d e m e-t a s t a s i s a n d T NM s t a g e(P<0.05).T h e s u r v i v a l a n a l y s i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p o s i t i v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MM P3p r o-t e i n a n d h i g h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MM P3m R N A w e r e r e l a t e d t o t h e p o o r p r o g n o s i s o f N S C L C p a t i e n t s(P<0.05).C o n c l u s i o n MM P3i s h i g h l y e x p r e s s e d i n N S C L C t i s s u e,w h i c h c a n s e r v e a s a p o t e n t i a l t a r g e t a n d p r o g n o s t i c b i o m a r k e r f o r N S C L C t h e r a p y.[K e y w o r d s]c a r c i n o m a,n o n-s m a l l c e l l l u n g;m a t r i x m e t a l l o p r o t e i n a s e3;p r o g n o s i s;a d e n o c a r c i n o m a肺癌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均位居世界前列,其中约85%为非小细胞肺癌(N S C L C)㊂大多数肺癌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其5年生存率不到20%,即使经过手术治疗仍容易转移和复发[1-3]㊂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㊁多环节的级联反应过程,包括局部侵袭㊁肿瘤细胞渗入血管和肿瘤细胞黏附等[4]㊂肿瘤细胞在此过程中破坏基底膜并降解细胞外基质(E C M),从而实现肿瘤的侵袭和转移[5-6]㊂基质金属蛋白酶3(MM P3)是E C M合成和调节降解代谢平衡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性酶之一,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7-8]㊂目前关于MM P3在N S C L C中作用的研究甚少,其在N S C L C中的功4204重庆医学2021年12月第50卷第23期*基金项目:江苏省无锡市 双百 拔尖人才基金项目(B J2020119)㊂作者简介:戎银芳(1985-),主治医师,本科,主要从事呼吸系统肿瘤诊治研究㊂ә通信作者,E-m a i l:w x h b365@163.c o m㊂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能尚未阐明㊂本研究旨在探讨MM P3在N S C L C的表达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N S C L C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76份(N S C L C组)及癌旁正常组织76份(癌旁对照组)㊂经两位有经验的病理医师确诊为N S C L C,其中男47例,女29例;年龄25~76岁,平均(60.00ʃ12.70)岁;肿瘤直径小于或等于3c m者27例,>3c m者49例;低分化者25例,中分化者49例;高分化者2例;按A J C C第七版临床分期分为Ⅰ~Ⅱ期41例,Ⅲ~Ⅳ期35例;伴有淋巴结转移者42例,无淋巴结转移者34例㊂随访主要采用门诊复查及电话回访等形式,随访时间1~91个月,失访者随访时间按照截尾数据处理㊂患者术前均未接受任何辅助治疗㊂1.2方法1.2.1主要试剂s c-21732MM P3抗体购自美国S a n t a C r u z生物科技公司㊂1.2.2I H C检测和结果判读I H C采用E n v i s i o n两步法,MM P3鼠抗人单克隆抗体工作浓度为1ʒ100㊂由两位病理医师对切片进行盲式阅片,从染色细胞的比例(<5%为0分, 5%~25%为1分,>25%~50%为2分,>50%~ 75%为3分,>75%为4分)及染色的深度(无染色为0分,弱染色为1分,中度染色为2分,强染色为3分)来评定每一个肿瘤组织切片MM P3表达水平㊂两项评分相乘得到综合评分,并分为4个等级:阴性(-, 0~1分),弱阳性(+,>1~4分),中度阳性(++, >4~8分),强阳性(+++,>8分)㊂1.2.3基因表达综合(G E O)数据库分析从开放的G E O(h t t p://w w w.n c b i.n l m.n i h.g o v/g e o/)下载N S C L C患者m R N A表达谱的数据集G S E18842㊁G S E19804和G S E31552,分别包括45例肿瘤样本和46例癌旁样本㊁60例肿瘤样本和60例癌旁样本㊁62例肿瘤样本和63例癌旁样本㊂分析MM P3m R N A在N S C L C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变化㊂1.2.4基因表达谱动态分析(G E P I A)数据库分析G E P I A(h t t p://g e p i a.c a n c e r-p k u.c n/)是一个用于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 C G A)数据库(h t t p s:// p o r t a l.g d c.c a n c e r.g o v/)中肿瘤和正常样本R N A表达数据的网站㊂G E P I A被用来对N S C L C中的MM P3进行生存分析㊂根据中值将基因表达分层为高表达和低表达,用对数秩检验确定MM P3表达对N S C L C生存的意义㊂1.3统计学处理数据使用S P S 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㊂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 i s h e r概率法㊂以K a p l a n-M e i e r法建立生存分析模型,组间比较采用L o g-r a n k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两组标本组织中MM P3表达水平比较MM P3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或细胞膜㊂N S C L C组中MM P3的阳性表达率为80.26%,其中弱阳性10份(13.16%),中度阳性32份(42.11%),强阳性19份(25.00%)㊂癌旁对照组中MM P3的阳性表达率为59.21%,明显低于N S C L C组(χ2= 7.980,P=0.008),见图1㊁表1㊂A:N S C L C组织;B:癌旁组织㊂图1 MM P3在两组标本组织中的表达(I H C,ˑ200)表1两组标本组织中MM P3表达水平比较[n(%),n=76]MM P3表达N S C L C组癌旁对照组-15(19.74)31(40.79)+10(13.16)9(11.84)++32(42.11)24(31.58)+++19(25.00)12(15.79)总阳性61(80.26)45(59.21)aa:P<0.01,与N S C L C组比较㊂2.2两组标本组织中MM P3m R N A表达水平比较利用G E O数据库分析了3组不同数据集(G S E18842㊁G S E19804和G S E31552)N S C L 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M P3m R N 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 MM P3m R N A在N S C L 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见图2㊂2.3 MM P3表达与N S C L C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分析MM P3在N S C L C中的表达与肿瘤直径㊁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明显相关(χ2=4.887㊁6.182㊁5.106, 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㊁年龄及肿瘤的病理分级5204重庆医学2021年12月第50卷第23期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无关(χ2=0.573㊁0.267㊁1.408,P>0.05),见表2㊂图2 MM P3m R N A在两组标本组织中的表达表2 MM P3表达与N S C L 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n(%)]临床特征n MM P3阴性MM P3阳性χ2P 性别男478(17.02)39(82.98)0.5730.556女297(24.14)22(75.86)年龄<60岁368(22.22)28(77.78)0.2670.774 ȡ60岁407(17.50)33(82.50)病理分级低分化253(12.00)22(88.00)1.4080.359高/中分化5112(23.53)39(76.47)肿瘤直径ɤ3c m279(33.33)18(66.67)4.8870.037 >3c m496(12.24)43(87.76)淋巴结转移无3411(32.35)23(67.65)6.1820.019有424(9.52)38(90.48)临床分期Ⅰ~Ⅱ期4112(29.27)29(70.73)5.1060.041 Ⅲ~Ⅳ期353(8.57)32(91.43)2.4 MM P3表达与N S C L 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利用K a p l a n-M e i e r生存分析MM P3表达与N S C L 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与MM P3阴性组相比,MM P3阳性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见图3㊂利用G E P I A数据对MM P3 m R N A表达与N S C L C患者预后的分析结果显示, MM P3m R N A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时间明显低于MM P3m R N A低表达的患者(P<0.05),见图4㊂图3 MM P3表达水平与N S C L C患者预后的关系图4 MM P3m R N A表达与N S C L C患者预后的关系3讨论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分别占全球男性和女性新发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和第二位,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㊂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60万新发肺癌患者[9-11]㊂因此,肺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㊂近年来,虽然对肺癌的诊断和治疗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肺癌的发生㊁发展和转移的过程非常复杂,有诸多基因和蛋白参与调控,因此,肺癌恶性进展和转移的具体机制尚未阐明㊂组织的E C M和基底膜是阻止肿瘤入侵和转移的天然屏障㊂E C M的退化和基底膜完整性的丧失会导致肿瘤的侵袭和转移㊂MM P s是关键的蛋白分解酶,能够通过降解E C M和基底膜促进癌细胞侵入周围组织,与恶性肿瘤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12]㊂MM P3是MM P s超家族的主要成员之一,主要由结缔间质细胞㊁成纤维细胞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㊁巨噬细胞和肿瘤细胞产生,能降解基底膜㊁蛋白多糖㊁层黏连蛋白㊁纤维蛋白和Ⅱ㊁Ⅲ㊁Ⅳ㊁Ⅴ㊁Ⅵ型胶原蛋白等多种蛋白多糖或糖蛋白[13-14]㊂MM P3能通过剪切基质分子核心蛋白聚糖来释放转化生长因子β1(T G F-β1),释放的T G F-β1对肿瘤细胞的增殖㊁侵袭转移㊁分化及免疫功能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从而产生广泛的生物学效应㊂与其他MM P s不同,MM P3主要的功能是激活其他类型的MM P s,如MM P2和MM P9[15-16]㊂对胃癌㊁乳腺癌㊁胰腺癌等肿瘤的研究结果表明, MM P3在乳腺癌㊁胰腺癌和胃癌中高表达,且其表达可以作为预测肿瘤患者生存时间的生物标志物[8,17]㊂既往研究发现,肿瘤中的MM P3水平与MM P9活性密切相关,脂肪细胞外泌体上的MM P3能够激活MM P9的活性,并促进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18]㊂本研究结果表明,与癌旁组织相比,MM P3m R N A和蛋白在N S C L C中的表达明显升高,且N S C L C中MM P3表达与肿瘤直径㊁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明显的正相关性㊂此外,I H C检测结果显示,MM P3阳性的N S C L C患者总生存率明显低于MM P3阴性的患者㊂来源于T C G A的数据也表明,MM P3m R N A6204重庆医学2021年12月第50卷第23期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时间明显低于MM P3m R N A低表达的患者㊂以上的结果表明,MM P3与N S C L C的发生㊁发展㊁分化程度㊁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㊂检测N S C L C组织中MM P3的表达,在预测N S C L C的发展㊁转移和复发风险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㊂因此, MM P3有望成为N S C L C治疗的潜在靶标㊂综上所述,N S C L C组织中MM P3表达上调与N S C L C患者的预后以及多个临床特征如肿瘤直径㊁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可能促进N S C L C 的恶性进展和转移,其表达水平可能作为N S C L C预后预测的重要指标㊂然而,关于MM P3在N S C L C中具体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㊂参考文献[1]WU S,P A N Y,MA O Y,e t a l.C u r r e n t p r o g r e s sa n d m e c h a n i s m s o fb o n e m e t a s t a s i s i n l u n gc a n c e r:a n a r r a t i v e r e v i e w[J].T r a n s l L u n gC a n c e r R e s,2021,10(1):439-451.[2]X I E S,WU Z,Q I Y,e t a l.T h e m e t a s t a s i z i n g m e c h-a n i s m s o f l u n g c a n c e r:r e c e n t a d v a n c e s a n d t h e r a-p e u t i c c h a l l e n g e s[J].B i o m e d P h a r m a c o t h e r,2021, 138(4):111450.[3]梁平,邓淇均.奥希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及安全性的m e t a分析[J].重庆医学,2020, 49(14):2383-2389.[4]H A N A H A N D,W E I N B E R G R A.H a l l m a r k s o fc a n c e r:t h e n e x t g e n e r a t i o n[J].C e l l,2011,144(5):646-674.[5]C O X T R.T h e m a t r i x i n c a n c e r[J].N a t R e vC a n c e r,2021,21(4):217-238.[6]马国明,贾纯亮.m i R N A-133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MM P-9的影响[J].重庆医学, 2020,49(21):3624-3629.[7]HU A N G J F,D U W X,C H E N J J.E l e v a t e d e x-p r e s s i o n o f m a t r i x m e t a l l o p r o t e i n a s e-3i n h u-m a n o s t e o s a r c o m a a n d i t s a s s o c i a t i o n w i t h t u m o r m e t a s t a s i s[J].J B U O N,2016,21(5): 1279-1286.[8]L I U H Q,S O N G S,WA N G J H,e t a l.E x p r e s-s i o n o f MM P-3a n d T I M P-3i n 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 t i s s u e a n d i t s c l i n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J].O n c o lL e t t,2011,2(6):1319-1322.[9]S h I J,L I D,L I A N G D,e t a l.E p i d e m i o l o g y a n d p r o g n o s i s i n y o u n g l u n g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a g e du n d e r45y e a r s o l d i n n o r t h e r n C h i n a[J].S c iR e p,2021,11(1):6817.[10]M E D E R O S N,F R I E D L A E N D E R A,P E T E R SS,e t a l.G e n d e r-s p e c i f i c a s p e c t s o f e p i d e m i o l o g y,m o l e c u l a r g e n e t i c s a n d o u t c o m e:l u n g c a n c e r[J].E S M O O p e n,2020,5(S u p p l4):e000796.[11]林艳苹,张强,陆彦霓,等.云南省肿瘤医院2005-2014年肺癌流行病学特征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肺癌杂志,2020,23(3):142-149. [12]张艳胜.应用组织芯片技术探讨乳腺癌T I M P s表达与激素受体及临床病理的关系[J].重庆医学,2020,49(14):2317-2320,2325.[13]Z HU G,K A N G L,W E I Q,e t a l.E x p r e s s i o na n d r e g u l a t i o n o f MM P1,MM P3,a n d MM P9i nt h e c h i c k e n o v a r y i n r e s p o n s e t o g o n a d o t r o-p i n s,s e x h o r m o n e s,a n d T G F B1[J].B i o l R e-p r o d,2014,90(3):57.[14]K O L L A R B,U F F I N G A,B O R G E S T J,e t a l.MM P3i s a n o n-i n v a s i v e b i o m a r k e r o f r e j e c t i o n i n s k i n-b e a r i n g v a s c u l a r i z e d c o m p o s i t e a l l o t-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a m u l t i c e n t e r v a l i d a t i o n s t u d y[J].F r o n t I mm u n o l,2019,10(2):2771.[15]M E N E Z E S-S I L V A R,K H A L I Q S,D E E L E Y K,e ta l.G e n e t i c s u s c e p t ib i l i t y t o p e r i a p ic a ld i se a s e:c o n-d i t i o n a l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o f MM P2a n d MM P3ge n e s t o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f p e r i a p i c a l l e s i o n s a n d h e a l i ng r e s p o n s e[J].J E n d o d,2012,38(5):604-607.[16]WO L F M,C L A Y S M,O L D E N B U R G C E,e ta l.O v e r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MM P s i n c o r n e a s r e q u i-r i n g p e n e t r a t i n g a n d d e e p a n t e r i o r l a m e l l a r k e r-a t o p l a s t y[J].I n v e s t O p h t h a l m o l V i s S c i,2019,60(5):1734-1747.[17]M E H N E R C,M I L L E R E,N A S S A R A,e t a l.T u m o r c e l l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MM P3a s a p r o g n o s-t i c f a c t o r f o r p o o r s u r v i v a l i n p a n c r e a t i c,p u l-m o n a r y,a n d m a mm a r y c a r c i n o m a[J].G e n e sC a n c e r,2015,6(11/12):480-489.[18]WA N G J,WU Y,G U O J,e t a l.A d i p o c y t e-d e-r i v e d e x o s o m e s p r o m o t e l u n g c a n c e r m e t a s t a s i sb y i nc r e a s i n g MM P9a c t i v i t y v i a t r a n s f e r r i n gMM P3t o l u n g c a n c e r c e l l s[J].O n c o t a r g e t, 2017,8(47):81880-81891.(收稿日期:2021-02-18修回日期:2021-07-07)7204重庆医学2021年12月第50卷第23期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SMAD3_对消化道恶性肿瘤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SMAD3_对消化道恶性肿瘤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532417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37.png)
- 16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260483;81502556);云南省科技厅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202301AS070015);云南省消化内镜临床医学中心项目(2022LCZXKF-XH19)①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②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通信作者:郭强SMAD3对消化道恶性肿瘤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李西沙① 唐慧② 刘中建② 郭强② 【摘要】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生及进展机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SMAD3作为一种受体调节型蛋白,参与了癌症信号通路,对多数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增殖、迁移及侵袭等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与肿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本文就SMAD3的结构功能、其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做一综述,以对SMAD3有更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 SMAD3 消化道恶性肿瘤 癌基因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Regulatory Effect of SMAD3 on Gastrointestinal Malignant Tumor/LI Xisha, TANG Hui, LIU Zhongjian, GUO Qiang.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3, 20(36): 160-164 [Abstract] The occurrence and progression mechanism of gastrointestinal malignant tumor have been the focus of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As a receptor regulated protein, SMAD3 is involved in cancer signaling pathway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egulatory role in the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most gastrointestinal malignant tumor,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ognosis of tumor patients. In this paper,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SMAD3 and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in gastrointestinal malignant tumor are reviewed, so as to have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SMAD3. [Key words] SMAD3 Gastrointestinal malignant tumor Oncogene First-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Medicine,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5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3.36.036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多步骤的生物学过程,多基因参与了肿瘤的调控,在肿瘤的调控网络中存在着一些关键基因。
肿瘤新十大基本特征分子靶点
![肿瘤新十大基本特征分子靶点](https://img.taocdn.com/s3/m/485f2206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c4.png)
肿瘤新十大基本特征分子靶点肿瘤新十大基本特征分子靶点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治疗肿瘤,科学家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肿瘤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许多肿瘤的基本特征分子靶点,这些靶点对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肿瘤新十大基本特征分子靶点,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肿瘤新十大基本特征分子靶点:1. PI3K/AKT/mTOR信号通路:这是一个常见的肿瘤发生和发展的信号通路,其在调控细胞凋亡、增殖和生存中起着重要作用。
2. 肿瘤抑制基因:这一类基因通常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对于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3. 转录因子:转录因子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对于调控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功能至关重要。
4. 炎症调控因子:肿瘤常常伴随着炎症的发生,炎症调控因子对于肿瘤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5. 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周期调控是肿瘤细胞增殖的重要调节因子,对于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6. 紧张氧化应激:紧张氧化应激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对于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7. 分化相关因子:分化是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的重要调节因子,对于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8. 表观遗传调控:表观遗传调控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对于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9. 血管生成因子:肿瘤的生长和扩散需要大量的营养和氧气供应,而血管生成因子则对此起着重要作用。
10. 免疫调控因子:免疫调控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对于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肿瘤新十大基本特征分子靶点涵盖了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的多个方面,在科学家们的努力下,对于肿瘤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希望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我们能够找到更多的肿瘤治疗靶点,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
总结回顾:本文介绍了肿瘤新十大基本特征分子靶点,从不同的角度全面探讨了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mast3 基因
![mast3 基因](https://img.taocdn.com/s3/m/21af286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8.png)
mast3 基因mast3基因是一种与癌症相关的基因,它在细胞生长和分裂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该基因的突变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对于了解该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对于癌症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mast3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周期调控中起着关键作用。
它参与了细胞的DNA复制和分裂过程,以确保细胞的正常增殖和发育。
然而,当mast3基因突变时,它的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分裂,从而引发癌症的发生。
研究人员通过对mast3基因的研究发现,该基因在调控细胞的凋亡(程序性死亡)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细胞在出现DNA损伤或其他异常情况时会通过凋亡来自我消亡,以避免异常细胞的进一步增殖。
而当mast3基因发生突变时,细胞的凋亡受到抑制,导致异常细胞的存活与增殖,从而增加了癌症发生的风险。
除了在细胞周期调控和凋亡中的作用外,mast3基因还参与了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调控。
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常常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而mast3基因的突变可能会增加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从而导致癌症的扩散和转移。
尽管对于mast3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关于其详细的调控途径和与其他基因的相互作用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只有通过深入的研究,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mast3基因在癌症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为癌症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mast3基因作为与癌症相关的基因,在细胞生长、分裂、凋亡以及细胞迁移和侵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通过对该基因功能和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并为癌症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希望未来的研究能够揭示更多关于mast3基因的奥秘,为人类战胜癌症贡献力量。
《2024年RBMS3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范文
![《2024年RBMS3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0da2fa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b.png)
《RBMS3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对人类健康的认识愈发深入。
特别是肝细胞癌,这种对人类生命威胁巨大的癌症疾病,已经逐渐进入研究者们的视线。
作为与细胞生命周期及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一种分子,RBMS3在其中发挥的生物学功能也得到了广大科研人员的重视。
本文将对RBMS3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
二、RBMS3简介RBMS3,也称为RB相关的基因序列蛋白,属于重要的信号通路因子,它主要参与调控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凋亡等重要生理过程。
其作用在多种疾病中都有所体现,尤其是在肝细胞癌的发病过程中,RBMS3的异常表达和功能异常往往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三、RBMS3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研究显示,RBMS3在肝细胞癌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首先,在肿瘤细胞的增殖过程中,RBMS3起着促进的作用。
通过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和信号通路的激活,它促进了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其次,RBMS3的异常表达还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有关,可以诱导肿瘤细胞更容易脱离原发灶,转移到其他器官或部位。
最后,通过其对于免疫系统的影响,RBMS3也能使肿瘤更有效地逃脱免疫攻击,使得病情更易进展。
四、RBMS3的作用机制研究针对RBMS3在肝细胞癌中的具体作用机制,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基因表达调控:通过研究RBMS3与相关基因的相互作用关系,了解其如何影响这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2. 信号通路激活:研究RBMS3如何激活或抑制特定的信号通路,如MAPK、PI3K/AKT等,从而影响细胞的生理活动。
3. 免疫系统影响:通过研究RBMS3如何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数量和功能,了解其如何帮助肿瘤细胞逃避免疫攻击。
五、结论通过对RBMS3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侵袭、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具体的机制尚待进一步明确。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胃癌发展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胃癌发展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034e33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78.png)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胃癌发展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章盈婧; 于健春【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9(039)011【总页数】5页(P1644-1648)【关键词】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胃癌; 免疫逃逸; 预后标志物; 治疗靶点【作者】章盈婧; 于健春【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GLOBOCAN 2018估计,全球新发103.37万例胃癌,占总数的5.7%,是第5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胃癌死亡约78.3万例,占总数的8.2%,是导致全球癌死亡的第三大原因[1]。
中国胃癌新发病例67.9万例,胃癌死亡病例49.8万例,在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均仅次于肺癌居第2位[2]。
近年来,随着治疗手段的进步与发展,围手术期治疗和靶向药物等的应用,胃癌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据CONCORD-3报道,2010—2014年中国胃癌人群年龄标化5年净生存率(age-standardized five-year net survival)仅为35.9%,与韩国、日本胃癌人群68.9%和60.3%相比仍有较大差距[3]。
胃癌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如何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仍是当今各国研究的热点。
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作为肿瘤微环境中主要的免疫细胞,已成为恶性肿瘤个体化治疗中新的治疗靶点和预后指标。
尽管巨噬细胞是免疫防御过程中关键的效应细胞,但大量研究表明,TAMs在肿瘤进展过程中具有明确的促进作用。
TAMs是胃癌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调控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等各个方面,且TAMs浸润程度与胃癌肿瘤侵袭深度、淋巴结状态和临床分期等有直接关系。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f4cd2f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e.png)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主要来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在肿瘤中浸润,是构成肿瘤微环境(TME)的重要免疫细胞,参与调控肿瘤的多种复杂免疫反应,其数量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1],所以靶向作用TAM很有可能成为治疗肿瘤的新策略。
1 TAM的来源与募集TAM有两个主要来源,大部分TAM来源于外周血单核细胞(MDMS),这些细胞作为未成熟的单核细胞前体从骨髓中释放出来,在血液中循环,并迁移到不同的组织中分化[2];还有很少一部分TAM来源于卵黄囊,并在特定组织定植的巨噬细胞(TRM),不同来源的TAM在功能和作用上的差别尚未明确[3]。
肿瘤细胞和基质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这些因子可将巨噬细胞募集到肿瘤细胞周围。
巨噬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当其被招募迁移至肿瘤间充质中后,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表型,来适应它们所处的微环境。
现已明确起募集作用的主要因子有CC・趋化因子配体-2(CC1-2)、CC1-3、CC14CC1-5、CC1・7、Ce1-8、CC1-9、CC13、CC1-14、CC1-18、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1-4)、I1/O、I1-13、脂多糖、干扰素Y(IFN-γ)、转录生长因子B(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
(TNF-α)、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等。
Hamnton[4]的研究说明,起募集作用的M-CSF,又称集落刺激因子1(CSF-1),是将巨噬细胞募集并极化成TAM的主要因子。
李颜君等[5]认为,M-CSF 与其受体(M-CSFR)结合,继而启动RAS、MAPK.PI3K、SATA、JAK等信号通路,发挥募集巨噬细胞的作用。
已有研究证实,在多种肿瘤模型中使用针对M-CSF的阻断剂单克隆抗体(MAb)阻断M-CSF/M-CSFR向TAM的信号传递时,TAM 数量显著减少[6]。
IMP3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的研究进展
![IMP3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b92da7eff00bed5b9f31da8.png)
IMP3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的研究进展王明浩 汤红平510515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15级(王明浩);518028 深圳,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病理科(汤红平)通信作者:汤红平,E-mail:tony1998@DOI:10.3760/cma.j.issn.1007-1245.2018.21.012 【摘要】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信使RNA受体-3(IMP3)是IMP家族成员,在胚胎发育的早期表达,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黏附和运动。
在正常成人组织中IMP3不表达或少量弱表达。
近年研究发现,在人类恶性肿瘤中IMP3高表达,并且与肿瘤的增殖、侵袭、转移等密切相关。
IMP3可作为肿瘤诊断标记物和预后指标,还是潜在肿瘤治疗靶标。
进一步研究IMP3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将为恶性肿瘤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临床途径。
【关键词】 IMP3;恶性肿瘤;标记物 基金项目:深圳市科技项目(JCYJ20160427190318822)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3 and malignant tumors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Wang Minghao, Tang HongpingFirst Department of Clinical Medicine,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15, China (Wang MH);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Shenzhen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car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Shenzhen 518028, China (Tang HP)Corresponding author: Tang Hongping, E-mail: tony1998@ 【Abstract】 As one member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 binding proteins (IMPs) family,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 RNA-binding protein 3 (IMP3) is expressed in the early stage of embryonic development, inducing cell growth, differentiation, apoptosis, adhesion, and movement.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ed that IMP3 is extensively expressed in human malignancies, there i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IMP3 and proliferation,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tumors. In addi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IMP3 can be served as a sensitive diagnostic biomarker and prognosis indicator of tumor. Further development on mechanism of IMP3 in tumors will provide new ideas and clinical pathway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alignant tumors. 【Key words】 IMP3; Malignant tumor; Biomarker Fund progra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of Shenzhen City (JCYJ2016042719031882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信使RNA受体-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ⅡRNA- binding protein 3,IMP3)又称为肿瘤过表达K同源区域包含蛋白(K homology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overexpressed in cancer,KOC),是IMP家族中的一员。
MMP-3在乳腺癌演变过程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MMP-3在乳腺癌演变过程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7955d272af90242a895e5a3.png)
腺组织 、 乳腺增 生性 组织 、 腺 良性 肿瘤 和乳腺 癌等 乳 MM . P3的表 达 状 况 , 讨 M - 乳 腺 组 织 癌 变 探 MP3与 的关 系。
1 资料与方 法
124 P R反应 . . C
应 用 Pi r r 件 在 G n ak me 3软 eBn
按 T Io 总 R A分 离试 剂 R zl N
1 2 2 总 R A提取 .. N
s ow r 电泳条 带进 行 分 析 , P3相 对表 达 iSf ae对 s t MM - 值( I为 M 一 O R) MP3 D值/ — t D值 。 Ba i O en
山东医药 2 1 00年第 5 O卷第 8 期
MMP3在 乳腺 癌 演 变过 程 中 的表 达 一 及 相 关 性 研 究
贺宝玲 。 丽娜 , 赵 曹 蕾。 赵 杰 , 秀军 , 张 马立人
( 华北煤炭 医学院 , 北唐 山 030 ) 河 600
摘要 : 目的 表达状况 。方法 种组织。结论
在乳腺 癌 的侵 袭 和转 移 的一系列 复杂 的过程 中 均有 基质 金属 蛋 白酶 ( P ) MM s 的参 与及 协 同作 用 ,
MMP3是 MMP . s的一 种 。本 研 究 通 过 检 测 正 常 乳
剂 2 Oi (T 1 0U, l o d ) 5引物 2 i 2 m lL 及适 量 g d( 5p o ) . / d T ( 0rt lL 、 N P 1 o / )5×M — u e , e o MLV bf r混匀 ,7℃孵 3 育 6 i ,2℃加 热 1 i 0r n 7 a 0 m n以灭 活 MM — 转 录 L V反
学 院附属 医院 、 山市 工人 医院 、 山市 人 民医 院 、 唐 唐
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与紫杉醇注射液在肿瘤患者中的药动学对比研究
![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与紫杉醇注射液在肿瘤患者中的药动学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f4e9c5877232f60ddcca135.png)
o p amao ie c a me r Reut Pa m l r c f ioo e s 1 . ± . L ( i e t ngo pw s 81 . L( ’ o f h r c k t r t s s l l ac aa eo l s m s n ip a e . s s e n p wa (23 26 / m )n ci r a (. ±1 ) / m ) w ) h ,j o u O h . F go p f h r c k e cp a t s f h i ee c a a s cl g i c t 00 ) o c s nP c tx lioo ep a c k e c rus a o p ma o i t a me r o edf r e s t i i l s nf a ( n i r e t n w s t t a y i i n P< . . n l i a la e l s m h r o i t 5C u o i p ma n i p rme r ib t rh n a o n e t n ln c o , o o snt s e f i ,o lae a e dsf ymoe d a t e . aa t ss e e ta t f o v n o a i et n i sme s i t s w r es, r t , e r v na s e t t c h i j i l p i iu a n y l e tg e a t a g
组 ,脂 质体 组 滴注 注射 用 紫杉 醇脂 质 体 15mgml 射液 组滴 注 紫 杉醇 注射 液 ,抽 取患 者 血样 ,采 用 交叉 设 计 的方 法 ,进行 分 析 高 7 / ,注 效 液 相 色谱 . 质谱 串联测 定 血 药浓 度 ,比较两 组 的药 动 学参 数 。结 果 :血 浆 清 除率脂 质 体 组 为 ( 23 .)L ( - 1.±26 / hm ),注射 液 组 为
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MMP3基因多态性的超声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MMP3基因多态性的超声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4636f0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77.png)
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MMP3基因多态性的超声研究
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动脉硬化是高血压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和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
遗传因素。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3 (MMP3)基因是一种编码酶的基因,其多态性与大多数炎症和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关联。
然而,目前
尚未有研究涉及MMP3基因多态性和动脉硬化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关系。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MMP3基因多态性和动脉硬化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关系,为高血压的治疗和预防动脉硬化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招募100名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检测技术
对其进行动脉硬化程度的评估。
同时,采用血液样本对MMP3基因多态
性进行分析。
结合统计学方法,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探讨MMP3基因
多态性和动脉硬化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关系。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结果将为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的参考
和指导。
同时,对MMP3基因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作用有所了解,有助于
未来的基因治疗研究。
镁离子与肿瘤的相关关系
![镁离子与肿瘤的相关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51fc757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0.png)
生物技术进展2022年第12卷第1期63~67Current BiotechnologyISSN 2095‑2341进展评述Reviews镁离子与肿瘤的相关关系李征1,郑亚民1*,张小农2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北京100053;2.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240摘要:镁离子是人体内重要的阳离子,参与多种生理活动,其摄入的失衡不仅能导致低镁血症及高镁血症产生的相应临床症状,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最新的研究还表明高浓度镁离子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针对镁离子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镁离子与肿瘤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抗肿瘤研究提供进一步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镁离子;抗肿瘤;临床症状;相关性DOI :10.19586/j.2095‑2341.2021.0100中图分类号:R730.2文献标志码:ACorrelation Between Magnesiumion and TumorLI Zheng 1,ZHENG Yamin 1*,ZHANG Xiaonong 21.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Xuanwu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3,China ;2.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ChinaAbstract :Magnesium ion is an important cation of the human body ,and participates in a variety of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Imbalance of magnesium intake can not only lead to the corresponding clinical symptoms of hypomagnesemia and hypermagnesemia ,but also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umors.At the same time ,the latest studies also showed that high concentration of magnesium ion has an antitumor effect.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gnesium ions and the occurrence ,development ,treat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tumor were reviewed ,so as to provide further reference forthe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antitumor research of magnesium ions and tumors.Key words :magnesium ion ;antitumor ;clinical symptoms ;correlation镁在人体中主要以二价阳离子形式存在,是多种代谢酶的重要辅助因子,在300多种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并对部分酶进行激活,同时对稳定细胞膜、神经肌肉传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均有影响。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的病例对照研究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的病例对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c368aa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8.png)
㊃临床探讨㊃D O I:10.3969/j.i s s n.1672-9455.2023.15.029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的病例对照研究*马继登,李子安ә,李德琴,曹春花,郭文路,更藏达杰,耿丽萍青海省人民医院检验科/青海省检验医学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青海西宁810007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与类风湿关节炎(R A)活动度的相关性和诊断价值㊂方法选取2022年1-6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确诊的处于活动期R A患者123例(R A A组)和缓解期R A患者86例(R A R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其他自身免疫疾病患者98例(O A组)和健康体检者90例(H C组)㊂检测所有受试者的空腹外周血的血清基质金属酶-3(MM P-3)㊁红细胞沉降率(E S R)㊁C反应蛋白(C R P)㊁类风湿因子(R F)㊁抗环瓜氨酸肽(C C P)抗体水平,记录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评分(D A S-28评分)㊂采用S p e a r m a n相关分析R A A组MM P-3水平与D A S-28评分㊁C C P㊁E S R之间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MM P-3对R A活动度的诊断效能㊂结果 R A A组血清MM P-3水平[143.24(98.27,188.61)n g/m L]高于R A R组[82.18(56.44,129.51)n g/m L]㊁O A组[98.31(58.04,119.51)n g/m L]和H C组[77.72(49.26,106.98)n g/ 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R A A组血清MM P-3水平与D A S28㊁C C P㊁E S R呈正相关(P<0.05)㊂MM P-3诊断R A活动度的曲线下面积为0.776,最佳截断值为117.12n g/m L,灵敏度为67.00%,特异度为82.00%㊂结论血清MM P-3与R A患者疾病活动度显著相关,对R A活动度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㊂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基质金属蛋白酶-3;疾病活动度;相关性分析中图法分类号:R593.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455(2023)15-2268-04类风湿关节炎(R A)是一种多器官受累㊁具有潜在致残性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R A的病理改变主要包括滑膜炎症㊁关节软骨改变等㊂R A患病率为0.36%,在我国约有500万患者,高发群体为中青年,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㊂2010年的R A诊疗指南中指出R A的治疗目标是达到临床缓解,对于长病程的R A患者可以选择低疾病活动度作为替代目标,并建议对R A疾病活动度进行定量评估[2]㊂临床上用于R A患者疾病活动性评估的实验室指标主要是红细胞沉降率(E S R)和C反应蛋白(C R P),但是E S R和C R P都是炎症的非特异性标志物,会受到年龄㊁贫血㊁免疫球蛋白㊁类风湿因子等因素的影响[2]㊂5~10年R A病程的致残率为60.00%[3],大多患者因为对病变活动度的判断不一致,延误了治疗时机㊂控制R A病变活动度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㊂故筛选较好的评价R A活动度的实验室指标意义重大㊂在R A早期,血管翳含有大量成纤维细胞,可释放基质金属蛋白酶-3(MM P-3)㊂有研究表明,MM P-3通过对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作用参与关节软骨㊁骨组织的侵蚀及血管翳形成过程中微血管基底膜和间质的破坏,从而引起关节软骨及骨组织不可逆性损伤,故其可作为结构损伤的指标并监测疾病活动度[4]㊂本研究旨在探讨MM P-3在活动性R A患者中的表达及其诊断效能,现报道如下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6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确诊的R A患者20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活动评分(D A S-28评分)ȡ2.6分的123例患者纳入R A活动组(R A A组),男36例㊁女87例,平均年龄(50.7ʃ13.9)岁,平均D A S-28评分(4.2ʃ1.2)分㊁>5.1分26例㊁3.2~5.1分55例㊁2.6~<3.2分42例;86例D A S-28评分<2.6分的R A患者纳入R A缓解组(R A R组),男24例㊁女62例,平均年龄(46.5ʃ12.7)岁,平均D A S-28评分(1.9ʃ0.6)分㊂另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98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1例㊁干燥综合征患者27例㊁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20例)为自身免疫病组(O A组)和9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健康对照组(H C组)㊂O A组男28例,女70例;平均年龄(48.3ʃ11.6)岁;H C组男25例,女65例;平均年龄(51.2ʃ16.3)岁㊂各组研究对象年龄㊁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㊂R A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R A诊断标准[2];(2)既往均未补充维生素D;(3)年龄>18岁;(4)无营养不良等严重并发症㊂排除标准:(1)3个月内使用影响骨代谢药物(如糖皮质激素㊁二磷酸盐和钙剂)者;(2)伴有内分㊃8622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年8月第20卷第15期 L a b M e d C l i n,A u g u s t2023,V o l.20,N o.15*基金项目: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性课题项目(2021-w j z d x-25)㊂ә通信作者,E-m a i l:m a j i d e n g0890@163.c o m㊂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泌系统疾病(如甲状腺㊁甲状旁腺疾病)㊁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恶性肿瘤者;(3)长期服用雌激素或雄激素者;(4)长期酗酒㊁伴吸收不良综合征者;(5)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6)临床资料不完整者㊂本研究通过中国人类遗传资源采集审批(申报编号: 2021S Q C J3989)和青海省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批件号:2021-22)㊂所有研究对象知情同意㊂1.2方法以搜索医院电子信息系统和电话补充询问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㊁性别㊁病史㊁D A S-28评分等信息㊂患者空腹8h以上,采集3m L肘静脉血,离心分离取血清,采用1.5m L E P管分装,于-20ħ保存㊂使用乳胶免疫比浊法测定MM P-3水平,试剂盒购自河北艾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㊂其参考区间:男性为35.2~123.8n g/m L;女性为16.1~56.8n g/m L㊂线性范围:10~1200 n g/m L㊂采用雅培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抗环瓜氨酸肽(C C P)抗体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类风湿因子(R F)㊁C R P水平,试剂盒购自贝克曼㊂采用希思美康全自动E S R仪测定E S R水平㊂1.3统计学处理采用S P S 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以xʃs 表示,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 S D-t法;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 P75)表示,多组比较采用K r u s k a l-W a l l i s秩和检验,方差齐者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 o n f e r r o n i检验,方差不齐者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D u n n e t t-t3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㊂采用S p e a r m a n相关分析R A A组MM P-3水平与D A S-28评分㊁抗C C P抗体㊁E S R之间的相关性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 O C曲线)评价MM P-3对R A活动度的诊断效能,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1)最大时为最佳诊断界限值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各组MM P-3和其他R A相关指标的比较各组间MM P-3㊁抗C C P抗体㊁R F㊁C R P㊁E S 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R A A组MM P-3水平高于R A R组㊁O A组和H C组(P<0.05);R A R 组MM P-3水平与O A组和H 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 A组和H C组的MM P-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1㊂表1各组MM P-3和其他R A相关指标的比较[M(P25,P75)或xʃs]组别n MM P-3(n g/m L)抗C C P抗体(U/m L)R F(I U/m L)C R P(m g/L)E S R(m m/h) R A A组123143.69(98.27,188.61)*#ә247.45ʃ41.90*#ә85.32(48.36,133.26)*#ә33.14ʃ10.08*#ә48.9ʃ17.6*#әR A R组8682.18(56.44,129.51)156.73ʃ27.81#ә68.41(39.68,100.63)#ә10.65ʃ3.25#ә29.6ʃ8.4әO A组9898.31(58.04,119.51)55.53ʃ10.11*56.91(42.71,90.12)ә5.96ʃ1.24*ә35.9ʃ10.1әH C组9077.72(49.26,106.98)49.99ʃ9.5119.63(9.85,26.36)2.36ʃ1.066.2ʃ2.0 F/H30.581295.00175.36666.4099.91 P<0.05<0.05<0.05<0.05<0.05注:与R A R组比较,*P<0.05;与O A组比较,#P<0.05;与H C组比较,әP<0.05㊂2.2 R A A组MM P-3水平与D A S-28评分㊁抗C C P 抗体㊁E S R的相关性分析 S p e a r m a 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M P-3水平与D A S28㊁抗C C P抗体㊁E S R呈正相关(P<0.05),与C R P㊁R F无明显相关(P> 0.05)㊂见表2㊂表2 R A A组MM P-3水平与D A S-28评分㊁抗C C P抗体㊁E S R的相关性分析指标r PD A S-280.578<0.001抗C C P抗体0.623<0.001R F0.1100.479C R P0.2560.093E S R0.439<0.0012.3 MM P-3对R A活动度的诊断效能 R O 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M P-3诊断R A活动度的曲线下面积(A U C)为0.776(95%C I:0.685~0.868),最佳截断值为117.12n g/m L,灵敏度为67.00%,特异度为82.00%㊂见图1㊂图1 MM P-3诊断R A活动度的R O C曲线㊃9622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年8月第20卷第15期 L a b M e d C l i n,A u g u s t2023,V o l.20,N o.15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3讨论MM P-3是一类超过20种亚型的锌离子依赖内源性蛋白水解酶[5],主要由成纤维细胞㊁单核细胞和肿瘤细胞等合成和释放,可以降解细胞外基质中几乎所有主要成分,在生长发育㊁伤口愈合,关节组织重塑及一部分疾病的病理发展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㊂R A患者MM P-3水平升高的原因可能为:(1)R A患者的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和软骨细胞表达MM P-3蛋白酶㊂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在受到中性粒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I L)-1㊁肿瘤坏死因子(T N F)-α和上表皮生长因子的作用下,上调MM P-3基因的表达[7]㊂(2) I L-1β和I L-6等细胞因子通过促进活性氧(R O S)的产生,从而增加了滑膜细胞中MM P s的产生,包括MM P-3,从而导致关节破坏[8]㊂(3)细菌配体整合素α5β1通过P AM P/P R R信号通路促进MM P-3在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的表达[9]㊂本研究发现R A患者外周血中MM P-3的水平较H C组㊁O A组㊁R A R组明显升高,其中R A A组MM P-3水平高于R A R组,而在临床常见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水平较低㊂提示MM P-3可作为诊断R A活动度的生物学标志物㊂尽管有多个关于MM P-3对R A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1,10],但将其他自身免疫病作为对照组的文献报道较少,本研究在探讨MM P-3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水平变化也有一定的意义㊂本研究中MM P-3与其他实验室指标相关性研究与其他研究的结果有差异[1,10-12],主要体现在MM P3与抗C C P抗体㊁C R P㊁E S R的差异㊂但不同研究中D A S-28评分和MM P3都呈正相关性,表明MM P3作为R A活动度的监测指标,可对D A S-28评分进行补充㊂马剑达等[10]的一项研究显示,MM P-3诊断R A的A U C为0.822(女性)和0.824(男性),最佳截断值为84.00μg/L(女性)和168.00μg/L(男性)㊂S K A C E L O V A等[11]的一研究提示,血清MM P-3诊断R A的A U C为0.731,最佳截断值为71.65n g/m L㊂孙艳艳等[1]在2020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血清MM P-3诊断R A的A U C为0.765,最佳截断值为32.50n g/m L㊂本研究与上述几个研究相比,A U C结果较相似,但最佳截断值相差较大,可能与样本的选择㊁试剂差异㊁方法差异均有关㊂本研究的局限性:(1)本研究的R A活动度D A S-28评分源于本院电子病历系统,在病史采集与记载中可能出现信息偏差;(2)本次研究为单中心研究,患者例数较少,可能存在选择偏倚㊂血清MM P-3除了是一个较可靠的R A病情活动度的监控指标外,还可以通过长期动态监控MM P-3水平掌握R A患者骨关节的病变情况并反映R A患者非关节器官受损的情况[13]㊂高水平的MM P-3预示着脚部的结构性损害进展[14]㊂此外,K O D AMA 等[15]的研究表明MM P-3与骨质疏松症或严重的手部骨关节炎没有明显关系,可用于R A与骨关节炎的鉴别诊断㊂目前约有1/3的R A患者抗瓜氨酸肽抗体(A C P A)为阴性,这对R A的早期诊断是一个挑战[16]㊂目前认为A C P A阳性与A C P A阴性的R A患者之间疾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不同,一项A C P A阴性R A患者的单细胞测序研究显示,骨髓细胞亚群中MM P-3水平上调[17]㊂除此之外,MM P-3还可反映R A患者药物的疗效[18-19]㊂国内对MM P-3进行临床检测应用的研究较少,主要与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较少及科研试剂间的差异较大有关㊂目前MM P-3的检测方法有化学发光法㊁免疫比浊法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㊂除活动期R A 患者外,各种肿瘤患者血液中也能发现MM P-3[20],其特异性有限㊂故在今后的研究中可通过检测R A患者的关节腔积液样本中的MM P3水平,并联合其他R A相关的检测指标,建立活动期R A的诊断模型,实现对R A活动度的精确诊断㊂综上所述,活动期R A患者中MM P-3水平明显升高,血清中若出现高水平MM P-3,应警惕已有关节软骨破坏,及时予以积极治疗㊂参考文献[1]孙艳艳,刘丽,李晔,等.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0,43(6):666-669.[2]M J A A V A T T E N M D,B Y K E R K V P.E a r l y r h e u m a t o i da r t h r i t i s:t h e p e r f o r m a n c e o f t h e2010A C R/E U L A R c r i-t e r i a f o r d i a g n o s i n g R A[J].B e s t P r a c t R e s C l i n R h e u m a-t o l,2013,27(4):451-466.[3]L E E R,C HO I S J,MO O N K C,e t a l.F l u o r o g e n i c p r o b ef o r d e t e c t i ng a c t i v e m a t r i x m e t a l l o p r o t e i n a s e-3(MM P-3) i n p l a s m a a n d p e r i ph e r a l b l o o d n e u t r o p hi l s t o i n d i c a t e t h e s e v e r i t y o f r h e u m a t o i d a r t h r i t i s[J].A C S B i o m a t e r S c iE n g,2019,5(6):3039-3048.[4]K O N D O N,F U J I S A W A J,E N D O N.S u b c u t a n e o u s t o c i l i-z u m a b i s e f f e c t i v e f o r t r e a t m e n t o f e l d e r l y-o n s e t r h e u m a t o i da r t h r i t i s[J].T o h o k u J E x p M e d,2020,251(1):9-18.[5]K A N E K O A,K I D A D,S A I T O K,e t a l.C l i n i c a l r e s u l t sf o r t o c i l i z u m a b o v e r o n e y e a r i n t h e c l i n i c a l s e t t i ng a s a s-s e s s e d b y C D A I(c l i n i c a l d i s e a s e a c t i v i t y i n d e x):C R P a t w e e k12a n d MM P-3a t w e e k24a r e p r e d i c t i v e f a c t o r s f o rC D A I[J].R h e u m a t o l I n t,2012,32(11):3631-3637.[6]申重阳,曹琳琳.类风湿关节炎患者MM P-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淮海医药,2020,38(1):110-112.[7]A I N O L A M M,MA N D E L I N J A,L I L J E S T R OM M P,e ta l.P a n n u s i n v a s i o n a n d c a r t i l a g e d e g r a d a t i o n i n r h e u m a-t o i d a r t h r i t i s:i n v o l v e m e n t o f MM P-3a n d i n t e r l e u k i n-1b e t a[J].C l i n E x p R h e u m a t o l,2005,23(5):644-650.㊃0722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年8月第20卷第15期 L a b M e d C l i n,A u g u s t2023,V o l.20,N o.15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8]K A N A I T,K O N D O N,O K A D A M,e t a l.T h e J N K p a t h-w a y r e p r e s e n t s a n o v e l t a r g e t 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r h e u m a-t o i d a r t h r i t i s t h r o u g h t h e s u p p r e s s i o n o f MM P-3[J].J O r t h o p S u r g R e s,2020,15(1):87.[9]MA T S UMO T O H,F U J I T A Y,A S A N O T,e t a l.T c e l li mm u n o g l o b u l i n a n d m u c i n d o m a i n-3i s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d i s e a s e a c t i v i t y a n d p r o g r e s s i v e j o i n t d a m a g e i n r h e u m a-t o i d a r t h r i t i s p a t i e n t s[J].M e d i c i n e(B a l t i m o r e),2020,99(44):e22892.[10]马剑达,王晓莹,莫颖倩,等.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评价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活动的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 2015,95(47):3823-3828.[11]S K A C E L O V A M,H E R MA N O V A Z,HO R A K P,e t a l.H i g h e r l e v e l s o f m a t r i x m e t a l l o p r o t e i n a s e-3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R A r e f l e c t d i s e a s e a c t i v i t y a n d s t r u c t u r a l d a m a g e [J].B i o m e d P a p M e d F a c U n i v P a l a c k y O l o m o u c C z e c h R e p u b,2017,161(3):296-302.[12]G U E R R E R O S,SÁN C H E Z-T I R A D O E,A GÜÍL,e t a l.S i m u l t a n e o u s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o f C X C L7c h e m o k i n e a n d MM P3m e t a l l o p r o t e i n a s e a s b i o m a r k e r s f o r r h e u m a t o i da r t h r i t i s[J].T a l a n t a,2021,234:122705.[13]MA J D,W E I X N,Z H E N G D H,e t a l.C o n t i n u o u s l y e l e-v a t e d s e r u m m a t r i x m e t a l l o p r o t e i n a s e-3f o r3-6m o n t h s p r e d i c t o n e-y e a r r a d i o g r a p h i c p r o g r e s s i o n i n r h e u m a t o i d a r t h r i t i s:a p r o s p e c t i v e c o h o r t s t u d y[J].A r t h r i t i s R e s T-h e r,2015,17:289.[14]P R O D A N O V I C S Z,R A D U N O V I C G,B A B I C D,e t a l.M a t r i x m e t a l l o p r o t e i n a s e s-3b a s e l i n e s e r u m l e v e l s i n e a r l y r h e u m a t o i d a r t h r i t i s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o u t i n i t i a l r a d i o g r a p h i cc h a n g e s:a t w o-y e a r 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i c s t ud y[J].Me d P r i n cP r a c t,2018,27(4):378-386.[15]K O D AMA R,MU R A K I S,I I D A K A T,e t a l.S e r u m l e v-e l s of m a t r i x m e t a l l o p r o t e i n a s e-3a n d a u t o a n t i b o d i e s r e-l a t e d t o r h e u m a t o i d a r t h r i t i s i n t h eg e n e r a l J a p a n e s e p o p-u l a t i o n a n d th ei r a s s o c i a t i o n w i t h o s t e o p o r o s i s a n d o s t e o-a r t h r i t i s:t h e R O A D s t u d y[J].J B o n e M i n e r M e t a b, 2018,36(2):246-253.[16]L I A N G Z,WA N G N,S HA N G L,e t a l.E v a l u a t i o n o f t h ei mm u n e f e a t u r e o f A C P A-n e g a t i v e r h e u m a t o i d a r t h r i t i s a n d t h e c l i n i c a l v a l u e o f m a t r i x m e t a l l o p r o t e i n a s e-3[J].F r o n t I mm u n o l,2022,13:939265.[17]WU X,L I U Y,J I N S,e t a l.S i n g l e-c e l l s e q u e n c i n g o f i m-m u n e c e l l s f r o m a n t i c i t r u l l i n a t e d p e p t i d e a n t i b o d y p o s i t i v e a n d n e g a t i v e r h e u m a t o i d a r t h r i t i s[J].N a t C o mm u n, 2021,12(1):4977.[18]M I R T A H E R I E,K HA B B A Z I A,N A Z E M I Y E H H,e ta l.S t a c h y s s c h t s c h e g l e e v i i t e a,m a t r i x m e t a l l o p r o t e i n a s e,a n d d i s e a s e s e v e r i t y i n f e m a l e r h e u m a t o i d a r t h r i t i s p a-t i e n t s:a r a n d o m i z e d c o n t r o l l e d c l i n i c a l t r i a l[J].C l i nR h e u m a t o l,2022,41(4):1033-1044.[19]D I S P I G N A G,R O S S I F W,MO R M I L E I,e t a l.S e r u mm e t a l l o p r o t e a s e3(MM P-3)b i o m a r k e r o f t h e r a p e u t i c e f-f i c a c y d u r i ng t r e a t m e n t o f rh e u m a t oi d a r t h r i t i s[J].J B i o lR e g u l H o m e o s t A g e n t s,2021,35(3):1041-1045. [20]胡涂,曾乐平,黄菊芳.MM P3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新进展[J].肿瘤药学,2013,3(3):166-171.(收稿日期:2022-10-16修回日期:2023-04-08)㊃临床探讨㊃D O I:10.3969/j.i s s n.1672-9455.2023.15.030妊娠期心电图S T-T变化的临床辨析*张燕,谢良琴,阳亮,温盛龙,刘萍江西省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功能科,江西赣州341000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心电图S T-T变化㊂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行常规产前检查的100例孕妇(观察组)和100例在该院行健康体检的非妊娠女性(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做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组研究对象S T-T的变化㊂结果观察组异常心电图改变检出率,以及S T-T 改变在S T段水平㊁S T段压低ȡ0.05m V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S T-T正常孕妇的早产㊁低体质量儿㊁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低于S T-T异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怀孕期间心电图S T-T段改变和妊娠时间长短以及孕妇年龄具有相关性,女性怀孕期间心电图S T-T段改变和妊娠时间长短有关,妊娠晚期S T-T段改变发生率较高㊂关键词:妊娠期;心电图;S T-T变化;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中图法分类号:R4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455(2023)15-2271-04孕妇是一类特殊群体,整个妊娠期间其生理状态发生的变化较大,胎儿在子宫中生长发育迅速,母体耗氧量会增加,从而减少了氧储备量,增加了肺通气量和心输出量,心肌负荷较重㊂同时孕期神经㊁体液因素变化同样会导致孕妇心电图出现异常改变的概率较高[1]㊂妊娠期心功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所以孕㊃1722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年8月第20卷第15期 L a b M e d C l i n,A u g u s t2023,V o l.20,N o.15*基金项目:江西省赣州市科技计划项目(G Z2021Z S F308)㊂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MP3在原发性消化系统肿瘤中的作用
![IMP3在原发性消化系统肿瘤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5a8741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7c.png)
IMP3在原发性消化系统肿瘤中的作用高园园【摘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mRNA结合蛋白3(IMP3)是最新发现的一种mRNA结合蛋白,在正常成年人体内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原发性消化系统肿瘤中,IMP3蛋白通过与多种促肿瘤转移因子的mRNA相结合,促进这些因子的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的转移.近几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胰腺癌、肝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中IMP3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而在良性肿瘤中几乎不表达,因此其可作为多种恶性肿瘤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物.【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3(019)017【总页数】3页(P3089-3091)【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消化系统;肿瘤【作者】高园园【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脏外科,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0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 mRNA binding protein 3,IMP3)是一种具有高度保守性的mRNA结合蛋白,在正常的成人体内通常检测不出,但在胚胎期水平较高,对胚胎的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病理状态下,IMP3表达与原发性消化道肿瘤、肺癌、肾癌、恶性间皮瘤等相关,并且提示远处癌转移的可能性和不良的预后。
虽然IMP3在肿瘤发展、浸润、转移方面的具体机制不是很明确,但近年来IMP3在临床实践中已经作为一种新肿瘤标志物,用于鉴别肿瘤的良恶性,且对后续治疗和肿瘤的预后有着高度的指导意义,因此其临床应用广受关注。
该文就近年来关于IMP3在原发性消化道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1 IMP3的结构、分布和调节机制1.1 IMP3的结构编码 IMP3的基因位于人类第7号染色体短臂第1区第1条带的第2个亚带,同属KOC(K homology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overexpressed in cancer)基因,该基因含有250 bp的5'-UTR非编码区、一个1740 bp开放阅读区和一个 2168 bp的 3'-UTR。
mmp3分子量
![mmp3分子量](https://img.taocdn.com/s3/m/66b0d3c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c.png)
MMP3分子量1. 什么是MMP3分子量?MMP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3)是一种酶,属于金属蛋白酶家族。
它在细胞外基质降解和重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MMP3能够降解胶原蛋白和其他基质分子,参与组织修复、细胞迁移和发育等生物学过程。
MMP3分子量是指MMP3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通常以千达尔顿(kDa)为单位表示。
分子量是衡量蛋白质大小的重要指标,它与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
2. MMP3分子量的测定方法测定MMP3分子量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包括凝胶电泳和质谱法。
2.1 凝胶电泳法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析方法,可以通过分离蛋白质在凝胶中的迁移速度来估计其分子量。
在测定MMP3分子量时,通常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凝胶:制备一定浓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根据所需分辨率选择合适的凝胶浓度。
2.加载样品:将待测MMP3样品与蛋白质标记物混合,并加入凝胶孔中。
3.电泳:将凝胶置于电泳槽中,施加电场使蛋白质沿凝胶迁移。
4.可视化:通过染色等方法使蛋白质可见,并拍摄凝胶照片。
5.分析:根据蛋白质迁移距离和已知分子量标记物的迁移距离,利用标准曲线或计算公式推算出MMP3分子量。
2.2 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分析方法,可以直接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
在测定MMP3分子量时,常用的质谱技术包括质谱仪和MALDI-TOF。
具体步骤如下:1.样品制备:将待测MMP3样品纯化并加入适当的质谱样品溶液中。
2.质谱仪设置:根据样品性质和实验要求,设置质谱仪的参数,如电离方式、碎片分析等。
3.数据采集:将样品溶液注入质谱仪,记录质谱图谱。
4.数据分析:通过质谱图谱中的峰值信息,利用专业软件分析计算出MMP3的分子量。
3. MMP3分子量的意义MMP3分子量的准确测定对于研究其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