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词五首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25课词五首 (共2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25课词五首 (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7f3b9f0998fcc22bcd10dee.png)
陵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
载不动许多愁 ___________________” 化抽象为具体,写尽忧愁之 沉重。 (3)苏轼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以古人自比,表达 持节云中 , 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何日遣冯唐 ?抒发诗人杀敌报国决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会挽雕弓如满月,_________ 西北望 ,_________ 射天狼 。
跟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句
千嶂里 子是:___________ ,长烟落日孤城闭 ________________。
名师导练
【课内精读】 3. 《望江南》描写的是什么内容?
这首小词描写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渔家傲· 秋思》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 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异”在三个方面:①“衡阳雁去”表明塞下天气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寒。②“边声四起”表明风吼、马嘶同号角声混杂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③“孤城闭”点明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载不动许多愁 ___________________” 化抽象为具体,写尽忧愁之 沉重。 (3)苏轼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以古人自比,表达 持节云中 , 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何日遣冯唐 ?抒发诗人杀敌报国决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会挽雕弓如满月,_________ 西北望 ,_________ 射天狼 。
跟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句
千嶂里 子是:___________ ,长烟落日孤城闭 ________________。
名师导练
【课内精读】 3. 《望江南》描写的是什么内容?
这首小词描写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渔家傲· 秋思》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 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异”在三个方面:①“衡阳雁去”表明塞下天气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寒。②“边声四起”表明风吼、马嘶同号角声混杂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③“孤城闭”点明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第25课《词五首》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1第25课《词五首》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13fe5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1.png)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 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难过,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 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 细雨,到傍晚、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 种愁字了得!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浸不知归路。兴 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小结
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化 虚为实旳手法,体现女词人 内心中,因种种不幸遭遇而 万念俱灰旳无限惆怅与悲哀 之情。
唱唱《武陵春》
醉花阴 重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 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 ,午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傍晚后,有暗香 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 旳是重阳佳节怀念丈夫旳心情。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闻说”、“也拟”体现词人 一种什么心 理?
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 而是想要谋求一种消除愁苦旳去处。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只恐”否定自己旳计划。两句中词人利 用什么修辞依然体现自己内心不解旳哀愁?
比喻 词人创意出奇,将心中抽象旳、难 以捉摸旳“愁”转为详细可触旳立体感, 说“舟轻愁重”使“愁”有了形体、重量、 动态。这种写法是—— 化虚为实 “闻说”、“也拟” “只恐”是用欲抑风格先扬 手法,波折尽情旳体现作者沉重、无奈旳 心理变化,道出哀愁之重。
他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金人之手。
他旳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 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 愤”,并经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 山河”(《美芹十论》),同步,辛弃疾也 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旳屈 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 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旳志向。而另一 方面,正因为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旳北 方长大旳,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 矩旳老式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 赵奇士旳侠义之气。
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词五首》
![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词五首》](https://img.taocdn.com/s3/m/1dfed5f7aaea998fcc220ef2.png)
整理ppt
14
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
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 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 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
你认为白蘋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 白频洲有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
整理ppt
15
本文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 时间,从清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千帆写 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蘋洲;就人物情感而 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显示 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另外,这首词中, 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辛弃疾
马作的卢飞快,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弓如霹雳弦惊。
八百里分麾下炙,了却君王天下事,
五沙十场弦秋翻点塞兵外。声,赢得生前身后名,
huī
pī lì 可怜白发生。
麾
霹雳
整理ppt
10
《望 江 南》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斜尽晖千脉帆脉皆水不悠是悠,。pín
肠断白蘋洲。
yún
mò
筠
脉脉 整理ppt
整理ppt
18
二、揣读诗歌,理解大意
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 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色已晚,自己仍无 心梳洗。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 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 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 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载 不动自己的哀愁。
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 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 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 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又紧紧抓住了作者 的心。
九年级语文上册_第六单元第25课《词五首》课件
![九年级语文上册_第六单元第25课《词五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45d87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c.png)
作者通过风景、典型细节来抒情,即间接抒情。也 有直接抒情,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使文章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辛弃疾不只是词人,还是一名爱国武将,他积极主 张抗金北伐,任职期间坚持练兵备战,因而不断遭受主和 派的排挤、诬陷。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在两浙西 路提点刑狱公事任上,被人弹劾罢官。他不得已在上饶带 湖赋闲家居。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 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 和。这首词就是寄给陈亮的。“壮词”即内容、情感、形 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 。
江城子 密州出猎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 壮词以寄之
写景或叙事
抒情
总体
塞下秋景: 思乡,爱国, 相同:
寒冷荒凉 期望建功立 感情,都与
戒备森严 业
爱国紧密联
打猎: 雄浑开阔
系;风格, 期望被重用, 开阔、雄浑。 为国效力,
爱国。
不同:感情
回忆军旅生活: 期望建功立
豪放猛烈具有 业,壮志未
英雄气势
酬的抑郁愤
说哪里体现了“壮”吗? 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
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 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 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 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达标练习:
1.请给下面词语注音。 脉脉( )舴艋( )答案:mò zé měng 2.解释句中加粗的字词。 老夫聊发少年狂。 姑且 会挽雕弓如满月。 定将; 也拟泛轻舟。 打算。 3.《破阵子》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现了什么? 答案:对偶。突出表现了雄浑的军营,表现 了将军及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辛弃疾不只是词人,还是一名爱国武将,他积极主 张抗金北伐,任职期间坚持练兵备战,因而不断遭受主和 派的排挤、诬陷。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在两浙西 路提点刑狱公事任上,被人弹劾罢官。他不得已在上饶带 湖赋闲家居。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 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 和。这首词就是寄给陈亮的。“壮词”即内容、情感、形 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 。
江城子 密州出猎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 壮词以寄之
写景或叙事
抒情
总体
塞下秋景: 思乡,爱国, 相同:
寒冷荒凉 期望建功立 感情,都与
戒备森严 业
爱国紧密联
打猎: 雄浑开阔
系;风格, 期望被重用, 开阔、雄浑。 为国效力,
爱国。
不同:感情
回忆军旅生活: 期望建功立
豪放猛烈具有 业,壮志未
英雄气势
酬的抑郁愤
说哪里体现了“壮”吗? 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
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 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 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 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达标练习:
1.请给下面词语注音。 脉脉( )舴艋( )答案:mò zé měng 2.解释句中加粗的字词。 老夫聊发少年狂。 姑且 会挽雕弓如满月。 定将; 也拟泛轻舟。 打算。 3.《破阵子》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现了什么? 答案:对偶。突出表现了雄浑的军营,表现 了将军及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词五首》课件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词五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71ff1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4.png)
礼仪的社会意义
阐述古代礼仪在维护社 会秩序、促进人际交往 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 及礼仪所体现的文化内 涵和民族精神。
古代建筑文化常识
建筑的起源与演变
介绍古代建筑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各个时期的特点和风格。
建筑的类型与特点
详细阐述古代建筑的类型,如宫殿、坛庙、陵墓、园林等,并分析 其各自的特点和建筑艺术成就。
创作风格与特点
创作风格
五位作者的创作风格各具特色,有的豪放洒脱,有的婉约柔美,有的清新自然, 有的沉郁顿挫。他们的词作在表现手法、意象运用、语言锤炼等方面都有独到之 处。
特点
本课所选的五首词,具有以下共同特点: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音韵 和谐。这些特点使得这些词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互动交流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创作心得和体会,分享写作过程中的经验 和教训,促进共同进步。
06 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
分组讨论:你最喜欢哪一首词?为什么?
分组
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讨论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最喜欢的词,并阐述理由。鼓励 学生从词的情感、意境、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
分享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角色扮演:根据词意进行情景表演
01
02
03
04
选择词作
挑选一首具有丰富情感和生动 画面的词作。
分配角色
根据词的内容和意境,为学生 分配角色,如词人、景物、情
感等。
表演准备
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理解词 的情感和意境,进行表演准备
。
情景表演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情景表演, 展现词中的情感和画面。
知识竞赛:抢答有关词牌和作者的问题
阐述古代礼仪在维护社 会秩序、促进人际交往 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 及礼仪所体现的文化内 涵和民族精神。
古代建筑文化常识
建筑的起源与演变
介绍古代建筑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各个时期的特点和风格。
建筑的类型与特点
详细阐述古代建筑的类型,如宫殿、坛庙、陵墓、园林等,并分析 其各自的特点和建筑艺术成就。
创作风格与特点
创作风格
五位作者的创作风格各具特色,有的豪放洒脱,有的婉约柔美,有的清新自然, 有的沉郁顿挫。他们的词作在表现手法、意象运用、语言锤炼等方面都有独到之 处。
特点
本课所选的五首词,具有以下共同特点: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音韵 和谐。这些特点使得这些词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互动交流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创作心得和体会,分享写作过程中的经验 和教训,促进共同进步。
06 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
分组讨论:你最喜欢哪一首词?为什么?
分组
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讨论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最喜欢的词,并阐述理由。鼓励 学生从词的情感、意境、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
分享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角色扮演:根据词意进行情景表演
01
02
03
04
选择词作
挑选一首具有丰富情感和生动 画面的词作。
分配角色
根据词的内容和意境,为学生 分配角色,如词人、景物、情
感等。
表演准备
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理解词 的情感和意境,进行表演准备
。
情景表演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情景表演, 展现词中的情感和画面。
知识竞赛:抢答有关词牌和作者的问题
25 《词五首》课件
![25 《词五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cab02cfe4733687f21aa3d.png)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于词体裁方面的知识(“词牌名”、“题 目”、“小令”、“上下片”等),能正确默写五首词。 2、能够说出词的大意,包括词中所包含的情感。
3、学会理解并鉴赏名句的方法,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方法。
4、能学会用描述,概述等方法感知词中的艺术形象。
5、能运用对比分析法分析出词中的写作手法及作用。
6、学会抓住关键词、物象、情感等对象运用对比分析法 分析鉴赏诗词。
自主学习
1、 概述《望江南》描写的内容。 2、《渔家傲》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表达了词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 3、概括《江城子 密州出猎》上下片的内容。 4(1)《武陵春》写于作者53岁时,结合你对作者生平的理 解,说说她主要因何而愁? (2)找出《武陵春》中能表现词人感情变化的关键字词 有: 、 、 、 这些词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 情感?请填写在下列括号里。 ( 倦怠忧愁 )——( )——( )——( ) 5、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将《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 以寄之》的上片描述出来。
请你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也发挥 自己的聪明智慧,写出一两句属于 自己的“愁”思别“恨”。(文体 不限,字数不限,尽可能使用比喻、 夸张等修辞手法。)
婉约派 豪放派
婉约派:内容上以情感为题材;语言清 新、含蓄,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 绮丽。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温庭 筠。 豪放派:内容上多以抒发强烈的政治热 情,豪爽的英雄本色;语言畅达流利, 直抒胸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奇阔 大。由北宋词人苏轼开创,经南宋词人 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代表人物:苏 轼、辛弃疾等。
1、品读这五首,你发现词中所表达的情都带有一些(喜、 愁),那么你再仔细品读一下,对比分析谁更愁一些?请 扣句子、关键字词和你的深刻感悟回答。
25词五首ppt课件
![25词五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b1ca23b52acfc789ebc99f.png)
作者在这首词中塑造了一位思妇 的形象,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心理描 写细致入微,景物描写渗透着情感,
情景交融,起了烘托人物,深化主题
的作用。词句语言清新含蓄,耐人寻
味。文笔洗练,无雕琢之痕。
梳理总结
本首诗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 容:时间,从早晨到黄昏;景物,从楼 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蘋 洲;就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 后的“肠断”,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 练的特点。另外,还多用白描、直叙的 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理解大意
词作描写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 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 情。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她在楼上凭 栏眺望,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 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 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 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欣赏品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以淡笔写出
思妇不见归舟的惆怅之情,寥寥二
武陵春
李清照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 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 东)人,宋代著名女词人。 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她 出生在一个文学气氛浓厚 的家庭里,从小便有诗名, 后嫁给赵明诚,夫妇共同 校勘古书,唱和诗词,生 活优裕和谐。靖康之难起, 她和丈夫避兵江南,赵明 诚中途病死,她流落在杭 州、越州、金华一带,境 遇孤苦,卒年不详。
后两句是写景,通过景物描写进一 步渲染思妇的离愁。“斜晖脉脉水悠悠” 一句,通过写斜阳的含情脉脉,水流的 悠悠不断,来刻划思妇绵绵不断的离愁 别恨。“斜晖”与“梳洗罢”呼应,点 出思妇从清晨起床就倚楼等待,一直等 到太阳偏西了仍不见良人归舟。“肠断 白蘋洲”,“白蘋洲”在古诗词中常用 来代指分手的地方。这位思妇本已一再 失望,偏又看见当初与他分手的地方, 这就使她更加柔肠寸断,悲伤至极!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25课《词五首》教学课件(79张PPT)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25课《词五首》教学课件(7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4eefd38e2bd960590c6771d.png)
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 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 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色 风住尘香花已尽, 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 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 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 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 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 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 闻说双溪春尚好, 流。
解说大意 武陵春
斜晖脉脉水悠悠
望眼欲穿,船尽江空, 人影不见,希望落空, 幻想破灭,落日流水 本无情,但在思妇眼里, 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 者:斜阳欲落未落,不尽 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 心情,悠悠无语流去.
肠断白蘋洲
千帆过尽,斜晖脉脉, 江洲依旧,不见人影, 能不肠断?
形象刻画
① ②
动态
切盼重逢之情。
静态
凭栏远眺望心上人归。
日晚倦梳头
欲语泪先流
两个外在的 行为具体的 表达了她内 心浓重的哀 愁
创意出奇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舟载不 动自己内心的哀愁。
人们总是把愁怨比喻成连绵 不断的流水,(斜晖脉脉水 悠悠)比作斩尽还生的野草, 而李清照却独辟蹊径说自己 的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了
• “也拟” 、“只恐” 把自己 的思想活动层次清楚地表露 出来。 • 艺术构思表现手法新鲜奇特 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 奇”、 “往往出人意表”
1、大家看看这首词和《望江南》有没有相类似 的描写。 都写了女子梳头 2、大家思考一下,她为何 “日晚倦梳头。” 呢?
梳洗罢,是一种信心,一种希望,而“倦 梳头”是一种放弃,一种对生活毫无兴趣 的悲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满怀愁绪。 李清照因为内心哀愁,对生活失去了兴趣, 所以,“日晚倦梳头。”
物事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并没有 新的变化,而人却与以前大不一样 了,国破、家亡、夫死,她对一切 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出自 己的遭遇和心情,也是言未初而泪 先流。比声泪俱下的描写更深入一 层。内心的悲哀不可触摸,不仅不 能说,而且不能想,一想到就会泪 如雨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请列举出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李煜《虞美人》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 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你能概括出《望江南》和《武陵春》两首词 的共同特点吗?
内容上以儿女之情为题材;语言清新、含蓄, 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具有一 种柔婉之美。 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 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 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 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 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自己的愁重得 连船都承载不动。作者用形象的说法形容愁苦之重。
赏析Biblioteka 上片极言眼前 景物之不堪, 心情之凄苦。
渔 家 傲
范 仲 淹
上阕写景 异
借 景 抒 情
边声连起 千嶂孤城 长烟落日
渲染荒凉 萧瑟气氛
家万里- 归无计 羌管悠-霜满地
下阕抒情
抒发思乡 报国之情
泪
燕然未勒
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
小结
此词表现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 出帅老无功、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同样也 表现了他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 悲怆的情调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 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其 情调与唐人建功异域、追奔逐北的边塞诗迥 不相同。 此词慷慨悲凉,而更值得重视的则是, 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边塞词,一 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发豪放词之先声。
本文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
作者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 抒情,即间接抒情。也有直 接抒情,如“物是人非事事 休,欲语泪先流。”使文章 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
1、你从这首词中读出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作者内心对故人的思念、浓郁的忧愁。
2作者内心浓重的愁绪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呢? 提示:通过典型细节来抒情。
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 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 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色 风住尘香花已尽, 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 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 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 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 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 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 闻说双溪春尚好, 流。
解说大意 武陵春
关于温庭筠和花间词派 花间词派:五代西蜀的一个词派。词在晚唐受
社会风气的感染,渐渐背离了题材广泛、风格多 样的特色,走上了剪翠裁红、调脂弄粉的歧途, 专在女人的容貌、服饰和姿态上下功夫。 晚唐词人温庭筠的作品代表着这种创作倾向。 在温庭筠死后半个世纪,五代西蜀的赵承祚收集 温庭筠、皇甫松、韦庄、薛昭蕴等十八家词五百 首编成《花间集》。此派尊温庭筠为鼻祖,以韦 庄成就最高,写闺情,写离别相思,风格绮丽, 在当时颇有影响。其诗与李商隐齐名,称“温
出猎
上片 借出猎 表达报 国决心 下片
情景
报国 之志
豪 英 阵 场 气
情 姿 容 面 概
风格 豪放
信心
忠心
雄心
1、词的上下片各写什么的? 2、上下片分别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3、请你概括这首词的思想内容。 4、请你说说这首词的艺术风格。
赏 析
这首词风格豪放,对当 时流行的以柳永为代表的抒写 柔媚情趣的婉约词风有较大突 破,独成一家。
范仲淹(989 —
1052)字希文,大中祥符 八年(1015)进士,授广 德军司理参军。仁宗时, 累迁吏部员外郎,权知开 封府。康定元年(1040) 以龙图阁直学士,与韩琦 并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 兼知延州,加强对西夏的 防御。
• 这首词写景具有什么特色? • 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赏析
衡阳雁去
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产生 于隋唐之际,中唐后有较多文人从事创作,晚唐 五代渐趋繁荣,鼎盛时期出现在宋朝。 词也称曲、曲子词、乐府、诗余,又因句子 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词,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 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又叫“填词”。每 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如《满江 红》、《蝶恋花》等。词牌规定着这首诗的字数、 句数和平仄声韵。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 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 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称为上片和下片或 上阙和下阙。
首句:尘土因花落而香,说明落花遍 地,而这又反衬出风之狂暴。
次句:写日色已高,而犹“倦”于梳头, 从侧面揭示情怀之苦、心绪之乱 。 三四句:直抒胸臆,美好东西已尽 皆丧失,无一留存 ,欲哭泪先流。 “闻说”二句宕开一笔,写自已有意泛 舟双溪,观赏春光,精神似稍振起。
下片进一步 表现悲愁之 深重。
但“只恐”二句复又折回,跌衬出更趋深 重的愁情。“愁”本无形,难以触摸,而 今船载不动,则其重可知、其形可想。
李清照词作赏析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 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 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 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 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诗、词、文、书、 画均卓然大家。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在词学上,为北宋 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本
詞,是蘇軾四十歲時,在密州所 作的狩獵詞。北宋詞壇,以婉約 詞風為盛,蘇軾繼范仲淹之後, 將豪放詞風加以擴大,一掃香澤 柔弱之氣,其词内容突破“艳科” 藩篱,吐纳社会人生,词章雄健, 风格豪放,境界超然,因而廣大 了詞的題材,開拓了詞的意境。 《江城子 密州出獵》是蘇軾最早 的一首豪放詞,
你能概括上阙的内容吗?
描绘打猎的威武场面。 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什么情感?
一狂:太守出猎而须报 知人民跟随去看 二狂:出看而须“倾城” 三狂:猎必射虎
四狂:自比孙郎
“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三个典故分别 表达了什么意思? 明确:1、年纪不小,但仍有少年狂气;塑造了一 个力挽雕弓射天狼的英雄形象。 2、表希望重新受朝廷重用; 3、表要抵御侵略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 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 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的表 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这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不到30 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 就时间而言,从清晨写到黄昏;
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 江水,又写到白洲; 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 至最后的伤心“肠断”。
李 清 照
作者简介: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 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我国第一位女词人。她的 词活泼灵动,语言清丽, 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 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 寓故国黍离之悲,情调感 伤。给辛稼轩、陆游等爱 国词人以深刻的影响。其 词令慢均工,擅长白描, 善用口语,被称为“易安 体”。现传《漱玉词》。
补充阅读
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
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题记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 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正 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这首 “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的悼亡词。
苏轼的创作标志着北 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最高成 就。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散文辨析说理,精到透辟, 富有气势,后人有“韩潮 苏海”之说。他的诗歌, 题材广阔,风格多样,意 境深邃,富有情味。他的 词摆脱崎丽宛转之风,扩 大了词的题材,沁人耳目, 又不拘格律束缚,在词的 发展史上创立了豪放一派。 有《苏东坡集》传世。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
读了这首词,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内容或情感
此词描写了一位因心爱的人 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 活状况和内心情感,给人一 种淡淡的忧愁。
内容赏析
叙
梳洗 :
独倚:
孤单寂寞,
盼归心切
情感
→希望
→失望 →伤心
望
过尽千帆 斜晖脉脉 江水悠悠
肠断
情
此小令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 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景物层出,情感起 伏,尽管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 腻。
辛 弃 疾
破 阵 子
辛 弃 疾 (1140--1207) , 字 幼安,号稼轩,著有《稼 轩词》,存词600多首。强 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 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 容,他是山东济南人,出 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 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 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 纳。它既有经邦济世之才, 又有廓清天下之职,个人 经历,颇富传奇色彩,词 作充满爱国豪情和英雄气 概,嬉笑怒骂,皆成妙笔。
词作背景:
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 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 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 (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 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 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 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 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 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 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 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 他出生时家乡已被金所占领,二十一岁参加耿京领导 的抗金起义军。他曾不顾官职低微,进《九议》、 《美芹十论》等奏疏,具体分析南北政治军事形势, 提出加强实力、适时进兵、恢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大 计,均未被采纳。后任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知江 陵府兼湖北安抚使、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湖北转 运副使、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等,任职期间,都采取 积极措施召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豪强 以利国便民。后被诬落职,先后在信州上饶、铅山两 地闲居近二十年。晚年被起用知绍兴府兼浙江安抚使、 知镇江府。在镇江任上,他特别重视伐金的准备工作, 但为权相韩侂胄所忌,落职。一生抱负未得伸展,终 因忧愤而卒。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