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论语选读》模拟题分类汇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选读》模拟题
第一部分:孔子的政治思想——德政礼治
(一)《为政以德》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答:孔子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他有足民的思想;他也强调教民,主张以德治国,他对礼的关注最多。
(孔子的德治思想:富民、教民、举贤、正己)
(二)A.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B.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
C.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D.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子曰:“非吾徒也。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
E.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根据上述材料,分点概括孔子的“百姓观”。
答:1、以德、礼导民 2、富而后教 3、节用爱人,使民以时
4、反对横征暴敛
5、“足民”藏富于民
(三)A.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B.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
C.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D.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E.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
孔子对为政者自身提出了哪些要求?请结合上述材料作一番分析。
答:孔子认为,“政者,正也”。
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君子的要求,他才可能为国家做事,也才能够做成事。
所以后代的儒家主张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自身的修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
孔子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如果这样,就没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
小人必然会被感化,“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样,孔子自然反对武力征服,主张“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统治者自身的榜样是对老百姓最好的教育,“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四)13·9 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
12·7 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
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答: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
他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基
本生活,满足物质需求,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但他又主张治国以“礼”,就要重视“教化”,使百姓能遵守“礼”,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所以他又很重视人的基本准则,如“信”、“仁”等,甚至把它看作比生命还重要。
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如果光满足物质要求,与动物无异?
(对此看法可以不一,但要注意避免静止看问题,要把这两条材料和其他材料结合起来看。
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
去民一说,是在特定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
当然,从总体来说,孔子对礼教强调更多。
)
(五)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解释为“各得其分”,你认为有没有道理?
答题要点:“均无贫”与“均贫富”两者含义不同。
“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
“均贫富”实际含义是劫富济贫,孔子强烈主张等级制度,要人们严守礼制,各得与名分相应规格的财富,安于等级名分,不可互相侵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不可能有这种思想的。
因此,朱熹的解释应该是符合孔子原意的。
(六)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送死和祭祀。
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
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这是否表明孔子是主张君民平等、贫富不分的呢?请简述之。
(不超过100字)
参考:不是。
孔子主张的不是均贫富,而是上下各得其分。
于统治者而言,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对百姓是需要教育的:“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教什么?教之以礼、信、孝悌。
(七)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12.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2.19)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2.11)
同是“问政”,孔子的回答却不相同。
1.从这些不同回答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1分)
答:取信于民,为政以德,讲究礼节。
(回答其中任何两个既可。
)
2.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
(3分)
答:因为“问政”的对象不同。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尚未入仕参政,需要告诉他立国的必备条件;而季康子是大权在握的重臣,且有“暴政”倾向,因而孔子希望他能“为政以德”;齐景公是一国之君,故孔子提醒他要讲究礼节秩序。
(八)古代儒家主张以德治国,现代社会更强调依法治国。
治国应以“德”为重还是以“法”为重?请结合本课内容,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短文,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要点:“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
它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障,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根本利益。
不断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而生产的发展是以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前提的。
因为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
实行“依法治国”正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一项重要举措。
德治是实行法治的根本保证。
道德的实施不是凭借国家的强制力,而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传统力量以及人们的自觉来维护;法律则通过国家的强制力来强迫人们遵守。
无论从立法还是司法
实践中,都离不开道德的保证,再完备的法律都是靠人来执行的,特别是对执法者来说,如果道德水平低下,就会把法律作为谋私或滋生腐败的工具和土壤。
法治与德治的实行,首先要做到依法治吏,以德治官,从而推进整个社会法治与德治的实行。
(九)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3·14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
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6·25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16·2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
12·11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对“周礼”的理解。
答:1、孔子认为西周是完美理想的社会,孔子的政治偶像是制定周礼的周公。
2、周礼是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
其特征确是将以祭神(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统经、扩展化,成为一整套习惯统治法规(“仪制”)
3、周礼的核心内容是“各安其分”,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和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度。
所以孔子强调“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孝敬父母还是小孝,大孝者为孝于天下,看天下的老百姓如同自己的父母一样,到了这一步叫忠了,所以忠臣必出孝子之门。
)
4、礼的作用:人与人之间会有偏差,人与人之间会有矛盾,礼就在其中起调和的作用,与法律互补,其作用有时甚至比法律更大,所以,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十)12·1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17·11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根据上述材料,说说“礼”与“仁”之间的关系。
答:1、礼并不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内核,就是仁。
2、“礼”,是一种制度、规范,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反映.而“仁”则是“礼”的基础和体现。
礼是建立在仁基础上的礼,不但讲制度,讲规范,还要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对统治者来说,要实行“仁政”;对个人来说,要以“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准则。
离开了“仁”,也无所谓“礼”了。
(理解基本正确,言之成理即可)
(十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齐景公说“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你认为齐景公真正理解孔子的话了吗?(3分)
答:齐景公的结论只关心生活中的“吾”,只关心“吾食之”,并且是一个反问句,与孔子君臣父子天伦人伦关系的理解实在有天壤之别。
2.为什么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分)
答:因为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他们给了我们人间第一爱。
因此,
一个人连父母都不爱,都不孝敬,就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爱的根本了。
乌鸟尚知反哺,更何况人呢?
(十二)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
前言戏之耳。
”(17.4)
1、俞廷镳说:“‘牛刀’似誉,‘割鸡’似嘲。
夹入‘焉用’,似警似惜,似感伤,似倾倒,一时喜动颜色之情,溢于言表。
”(《四书评本》)这段文字体现了孔子复杂的感情,你是如何理解的,试作简要分析。
答:孔子的理想是行礼乐于天下,但一切都落了空,仅仅在区区武城得以小试,这当然是牛刀割鸡,大材小用。
孔子“莞尔而笑”,不完全是戏谑,其中包含着又高兴又怅惘的复杂感情。
2.在“割鸡焉用牛刀”这一比喻中,“割鸡”与“用牛刀”系喻体,在原文中其相对应的本体分别是什么?(2分)
割鸡:治理武城县用牛刀:运用礼乐之道
3.子游引述孔子的话有什么用意?请简要说明。
(2分)
答: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被使唤,可见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要学习礼乐之道,武城虽小,作为县宰也要用礼乐之道教化百姓,使君子和小人各安其分。
从而巧妙地反驳了孔子的话。
(十三)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
24.(1)从“何以伐为?”和“焉用杀?”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主张,那么孔子提倡的是什么呢?(1分)
答:以德治国(1分)
(2)孔子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作用,但是他又叫他自己的学生对求“鸣鼓而攻之可也!”,这样做不是自相矛盾的吗?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呢?(4分)
答:孔子为政的根本思想应该是以德治国,并且这种以德治国的思想有很多是值得肯定的,比如说教育熏陶(1分,要肯定孔子的思想);但是道德的作用并不是无上的,有时在特殊的环境和特殊的人要有不同的对待方式。
(1分);冉有的这些话让孔子觉得他是那种屡教不改的人,所以孔子认为冉有再也不用用那种道德去感化的方法,而应当去声讨他。
(1分)表述通顺、完整(1分)(共4分)
(十四)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他坚持认为拯救道德人心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但他的主张却被当时的人们视为迂腐。
你怎么理解孔子的这种坚持?请简述之。
(不超过100字)(《为政以德》)
答:在历史进步与道德堕落的二律背反中,孔子毅然选择了以道德作为评价社会的价值准则。
从现象上来看,孔子是文化保守主义者,但他的真正目的是追求建立道德至上的理想社会。
在孔子学说保守的现象后面,包含着对人类永恒精神的追求。
第二部分:孔子的入世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
(十五)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信念,不少隐者对孔子的行动持否定态度,连他的弟子
也颇有微词。
当他与弟子被困于陈蔡之间没有粮吃的时候,他曾经征求三位弟子对行道的意见和看法。
子路持怀疑态度,认为孔子也许还没有达到仁、智,子贡肯定孔子之道极大,但因天下不能容,希望孔子修改一下。
孔子为何坚持自己的信念?你怎么看孔子的这种行为?请简述之。
(不超过100字)(6分)
答:孔子之所以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坚信自己的事业合于仁道,即使前身不能实现,也要给后人树立一个典范。
“不可”不是孔子的错,而是天下不容,只是证明天下见识浅,反而显示孔子的仁人君子的高尚品格。
(十六)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徳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
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
桀溺和孔子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现实截然不同的观点态度。
1.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1分)
答:楚狂接舆会赞成桀溺的观点,颜回会赞成孔子的观点。
2.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3分)
答:赞成孔子的观点。
①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
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为改革社会现状而努力,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②假如乱世之中,人人明哲保身,那么乱就得不到抑制,其乱更甚,知其不可而为之实则体现了一种承担、奉献和牺牲的精神。
③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看似“不可为”的难题,倘若都以退避的姿态对待,问题永远存在,“为之”才有希望。
赞成桀溺的观点。
①乱世之中,不能靠一己之力来改变社会,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这一点上不能自欺欺人。
②洁身自好、修身养性、保存实力,以待治世,这在乱世之中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
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精神虽可嘉,但事实上是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浪费。
3.“接舆”要表达什么意思?孔子想跟“接舆”说什么?我们应如何看待“接舆”这类隐者?
答:接舆要表达的意思: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古人说麟、凤,有时候代表人中之君子,或者是天下绝对太平,时代有道的时候,就可见到走兽中的麒麟、飞禽中之凤凰,乱世的时候就看不见。
现在楚狂是用凤来比孔子,讽刺孔子在天下无道之时都不隐去,这是德行衰败的表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劝孔子不要再做徒劳之事,应避乱隐居。
“已而!已而!”——言乱世已甚,不可复治。
“今之从政者殆而”——劝孔子不要乱世从政,那样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孔子会说什么?
答:我们撇开《论语》里这节看接下来一节。
在长沮、桀溺的两位隐士和孔子的交锋跟这节的内容类似。
两位隐士通过孔子弟子子路诘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而谁以易之?”(《论语·薇子第十八》)天下都无道成这样了,谁能改变得了呢?孔子答:“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如果天下有道,我又何必改变它呢?在接下一节里,心直多勇的子路更是明确提出一个思想——不仕无义。
“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也。
”子路的意思是,天下无道,是谁都知道的事。
但是,我们应该积极的去面对它、改变现状。
这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道义。
孔子想要同接舆说的,想必也是这样的话。
我们应如何看待“接舆”这类隐者?答: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的转型时期,也可以说是一个乱世。
许多知识分子知道时代不可挽回,不做所谓的“中流砥柱”。
他们对孔子很了解,孔子也知道他们不是等闲之辈,所以很想同他们沟通交流,“欲与之言”。
据记载,接舆是楚国的隐士,因为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表示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
屈原《涉江》里“接舆髡首兮,桑扈蠃行”一句中提到的接舆就是他。
另类的的佯狂与其说是对统治者的失望、厌恶和反抗,不如说是对自己心灵救世的责任感进行的挣扎与逃避。
看到衰落,该怎么办呢?接舆是矛盾的。
他首先想到要担负起拯救文化的道义和责任,这和孔子的思想作为也不谋而合。
他认识到,旧文化衰落成这样,怕是已经无可挽回了:算了吧,算了吧,如今的政治混乱黑暗,推销文化礼仪出力不讨好,有着很大的危险,还是不干这营生,安安生生佯狂避世安全自在。
孔子与这些隐士都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知识精英,都忧国忧民,只是做法两样。
(十七)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深则厉,浅则揭。
”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
丈人与荷蒉者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孔子的看法。
1.丈人与荷蒉者都不赞同孔子哪一种处世态度?(1分)
答:知其不可而为之
2.丈人与荷蒉者在批评孔子时,他们的态度有何不同?(3分)
答:丈人对孔子不务实的处世观不屑一顾;荷蒉者规劝孔子要学会变通。
(十八)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深则厉,浅则揭。
”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
(1)“深则厉,浅则揭”是什么意思?“荷蒉者”这样说的用意是什么?
答:“深则厉,浅则揭”的意思是说水深就穿着衣裳过河,水浅就提起衣裳过河。
“荷蒉者”是在说孔子就是一个不知水深水浅、不顾水深水浅的人,讽刺孔子不知通达权变。
(2)孔子是如何看待“荷蒉者”的观点的?
答:孔子认为挑筐人的评说干脆利落,很难辩驳。
(十九)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
1.“长幼之节”在文中指什么?“君臣之义”指什么?(2分)
答:“长幼之节”指老人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出来拜见子路;“君臣之义”指有才能的人应出仕辅佐君王。
2.子路所说的“道”的含义是什么?子路认为“道之不行”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道”指儒家的政治主张,如施行仁义,恢复周礼等。
“道之不行”的原因是有才能应该出仕以推行自己的道义,如今,有才能的人却只想保持自己的高洁,而不愿意出仕辅佐君王来推行道义。
3.荷蓧丈人留子路住在他家,杀鸡做饭给子路吃,又叫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有何用意?
答:荷蓧丈人开始对子路很气愤,很骄傲,见子路对他恭恭敬敬,又热情地接待他。
这是有用意的,是向子路展示田园生活的宁静、安闲、团聚。
实际上也向子路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即清静无为,隐居避安。
4.如何理解子路的“不仕无义”的一番言论?
答: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君对臣有恩(赐其奉禄),臣对君就应有义(守其大义)。
所以,荷蓧丈人这样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该出来做官,帮助君主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以说:“不仕无义”。
他们认为:连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可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怎么可废除呢?荷蓧丈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洁白之身,却忘记了君臣之间的大伦,是错误的。
这是因为君子出仕,不过是为了践行这种君臣的大义,即使自己的学说不被当政者采纳,也应该出仕,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
孔子认为,不逃避现实,积极行道,是人臣应尽的职责。
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比起隐士来是积极的。
(二十)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
”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诺。
吾将仕矣。
”
1.阳货想通过什么方法见到孔子?他见孔子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阳货想通过送孔子一头小猪来迫使孔子见他。
他见孔子的目的是劝孔子出来为他办事。
2.孔子很讨厌阳货,所以不想去见他,可是后来见了他竟然答应了他的要求,要去做官。
你怎么看待孔子这一行为?
答:言之成理即可。
(二十一)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举例说明这种精神在历史上的影响。
“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牺牲精神(献身精神)。
但对这种精神要具体分析。
首先,要分析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
为了正义事业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精神境界上达到常人罕至的高度,其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群众的动员作用和榜样作用也不可低估。
其次,从斗争策略上说,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做无谓牺牲。
在中国的古语里,没有比“知其不可而为之”更动人更悲壮的了。
从古至今,由于种种原因,某些情况下,会出现整体的不公正不清醒不健康的形势。
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主观方面的实力不足,一件事的能否成功太无把握。
怎么办?是知难而退还是知难而进?是do it,try it,还是望而却步?而一些仁人志士,爱国者先行者革命者,大师大家,明知正确的主张处于劣势,正义的事业处于劣势,清醒的思想处于劣势,自己的实力还远远不够,还是怀着必死的决心,必败的估计,挺身而出,作出完全没有成功希望的努力,叫做知其不可,知其必定不能成功,知其会给自己带来危险,知其不能被很多人理解,其处境真叫恶劣了,而不放弃,而为之,仍然那样去做。
多少民族英雄是这样做的:岳飞、文天祥、史可法……他们在本朝代已经全无希望的情况下作出了挽狂澜于既倒的努力,只能是以身殉职。
这里有一个被康德称之为绝对命令的东西,无条件无保留无商量,我们无法想像他们可以有别的选择。
多少革命志士也是这样做的,比如秋瑾,比如李大钊,他们在最艰难的情势下没有惧怕付出代价。
还有如韩愈的谏迎佛骨,海瑞的罢官,也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科学实验科学研究中,艺术创造中,学理探讨中,新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