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佛传故事画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六国、北朝(公元317-581年)
禅(梵文Dhyana,一译禅那),意思是“思惟修”、 “静虑”,也可称“禅定”。所谓“禅定”,就是修禅 者摒弃一切尘世杂念,通过思想高度集中去观像和冥思苦想,以求来世成佛。修禅观像,要“入塔观像”, 要求依次观各种佛像,其中观释迦牟尼佛,要观其“生身”,观其本生(前世)等。十六国、北朝时期的敦煌 莫高窟除开凿禅窟外,还开了中心塔柱窟,以供修禅和观像。 《观佛三昧海经》云:“欲知佛生相时者, 欲知佛纳妃时者,欲知佛出家时者,欲知佛苦行时者,欲知佛降 魔时者,欲知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成道)时者,欲知如来转法轮时相者....显然,观释迦牟尼“生 身”,就是观佛陀一生的事迹。开窟造像,“入塔观像” ,对于佛教徒是为了禅定修行,而对于出资开窟 的供养人而言,也是一种礼拜和做功德的方
敦煌出现佛传简约的现象,与隋唐时期佛教的中国化有密切关系。佛教中国化主要特征,表现在盛行普度众生的大乘佛教。佛教认为 佛经都是释迦牟尼宣讲的佛法,不同佛经则是释迦牟尼佛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讲的佛经。为了适应隋唐盛行的普度众生的大乘佛教, 释迦牟尼讲授的大乘佛经自然也传播甚广。高僧大德通过对大乘经典的注疏、论著、纂集,作义理发挥,纷纷建立各自学说,弘扬这 些大乘佛经。这时与弘扬大乘佛教经典相配合的更为形象的、深入人心的宣传方式,就是创造了独特的中国式的佛教艺术一经变。 敦煌石窟隋唐佛专故事画的题材寥寥,仅有释迦乘象入胎、逾城出家、降魔成道、初转法轮、降伏毒龙、释迦回城说法等,以简单明 了的事迹记述佛陀的一一生。其布局都是以主尊像为中心,左右对称,分布两侧。说明此时所画的释迦事迹,目的只是通过简约的佛 传画面,去代表释迦的主尊身分,表现以释迦说法为中心的主题。因为在盛行大乘佛法的时代,人们相信人人都能成佛,只要发愿往 生净土世界,通过简便易行速成的修行方法,死后就能如愿。已不必像十六国北朝时期那样必须界世修行才能成佛,也不必像过去那 样通过烦琐艰难的禅修才能成佛。由于这时一改过去追求禅修、观相成佛为追求快速念佛,现世报应的风气,所以表现以佛陀修行和 成佛的事迹为中心的、宏篇巨幅的佛传艺术,也就要被以释迦说法为中心的经变艺术所取代。这里的主尊佛陀释迦代表佛法,即是法 身。礼拜入窟供养释迦牟尼,观看这些大乘经变,就是聆听到了佛陀所说的大乘佛经的佛法。 由此可以看出,隋唐时期由佛陀释迦牟尼讲授的普渡众生的大乘佛经,是以佛法为中心,敦煌壁画中出现与大乘佛教经典相配合的大 量大乘经变画,也就必然形成了以佛法为中心的主题。而简约的佛传故事画也取代了大篇佛陀传记故事画,配合弘扬大乘佛教这一-主 题。因此敦煌出现的佛传画简约的显著变化,也就不难理解了。
释迦牟尼佛诞生于三千年前的古印度,佛陀降生前为一生补处菩萨,住兜率天内院,以因缘成熟,而降生于迦毗罗卫国,以国王净饭王为父。王 后摩诃摩耶为母,经典记载佛陀化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色莲花,从摩耶夫人的左肋入胎,住胎十月,根据当时的风俗,摩耶夫人回娘家分娩, 途经兰毗尼园,于无忧树下诞下太子悉达多。据记载太子自摩耶夫人右肋而出,下地能走,周行7步,步步生莲,乃遍观四方,一手指天,一手 指地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时有二条龙,一吐温水,一吐凉水,给他洗浴。此日即为浴佛日。 摩耶夫人在太子出生后七天去世,由姨母摩诃波闍shé波提夫人(即后来的大爱道比丘尼)养育成人。太子天资聪颖,从小通达五明、四吠陀(古印 度传统思想),并且相貌英伟,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人能及。17岁时,娶表妹耶输陀罗为妃,生下儿子罗睺罗。虽然太子的贵族生活优裕 而舒适的,但因观察到社会贫富悬殊,四姓阶级的不平等,又有众生之间的弱肉强食,尤其有感于生老病死的逼迫,人生的无常,于是生起出家 求解脱的志愿与悲心。终于在十九岁那年的二月初八,夜出宫门,出家修道。 净饭王得知太子出家的消息,甚为悲伤,经派人劝说无效,便在亲族中选派了阿若憍陈如、阿说示、跋提、十力迦叶、摩诃男拘利等五人伴随他。 出家后,太子先到跋伽仙人的苦行林,又来到摩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尔后又寻访隐栖于王舍城附近山林的数论派信奉者修习禅定。然而都未能 真正得到解脱。于是他又来到伽阇山苦行林,在尼连禅河边静坐思维,实行苦行。经过6年,形体枯瘦,仍未见道。后来体会到真正的修行是离开 苦乐二边的中道修行,于是舍弃无谓的苦行,走过尼连禅河,接受牧女乳糜之供,恢复了健康后。来到伽耶山菩提树下,以吉祥草敷设金刚座, 东向端身正坐,发誓:“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他在树下静坐49天,克服了内外的种种“魔障”。彻见自己本 来面目,止息一切妄想无明,终于在十二月初八日,夜睹明星,正观缘起法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世人尊称他为“佛陀”(意为觉者),圣 号“释迦牟尼”,时年35岁。释迦牟尼成道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指出一切众生皆具 佛性。(昔禅宗五祖为六祖讲《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六祖顿悟,即而说道“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 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释迦牟尼佛成无上正等正觉后,为令众生入佛知见,以无量的善巧和方便开始了49年的说法(详见一乘三乘)。
前言 佛传故事画与因缘故事画
释迦作为历史人物,是“人间佛陀”。他出生在人间,生长在人间,成佛亦在人间。 他是一位人格完美的人,因而解脱了世间一切烦恼的束缚,远离了人生的痛苦。
中国的圣人一般都有详尽的历史记载,而印度释迦牟尼(也称佛陀)的事迹,主要靠佛 经的记载。记述佛陀的经典分为本生和本行:本生记述弗陀前生各种善行的故事;本行, 即佛传,记述从释迦出生、成人、出家、苦修、悟道、说法乃至涅粲的种种事迹。各 种佛传经典记述内容的范围和详略不尽相同,有的从佛陀前生写起,有的从释迦族祖 先写起,有的从佛陀降生写起;释迦牟尼及其家人的姓氏名讳各汉译经典也不尽相同。 佛陀本生和佛传经典的记述大都充满神话的色彩,亦幻亦真,将释迦作为宗教信仰上 的崇拜对象,并赋子他理想化的、超人性的一面。
北周第290室佛传故事画
第290窟(北周)的佛传故事作横卷式六条并列,用顺序式结构绘制,共87个 画面,描绘了释迦牟尼从出生到出家之间的全部情节。这样的长篇巨制连环画, 在我国佛教故事画中是罕见的。
第贰章 以佛法为中心的简约佛传画 隋唐(公元581~907年)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洞窟的佛传故事画出现了两种不同于以往的新形式:一是屏风式,二是经变画式,都属于宏篇巨制,其故事篇幅之 长,画面规模之大,超过敦煌石窟以往的任何时代,在全国晚期石窟中也属少见,由此反映了曹氏政权的统治者对绘画佛传故事画的 重视。
第肆章 礼拜八大灵塔解读佛陀传记 宋、西夏(公元960~ 1227年)
敦 煌 石 窟
故佛 事传 画
wenku.baidu.com
第三章 佛传故事画的中兴时代 曹氏归义军时期(公元914~1036年)
公元914~ 1037年,曹氏归义军政权五代八位节度使相继统治瓜州(今安西)、沙州(敦煌)地区,这个时期相当于中原的五代和宋初。曹 氏为了巩固归义军政权,提高自已在少数民族政权中的地位,积极利用和扶植佛教,在莫高窟、榆林窟兴建和重修洞窟多达100多个, 尤以曹元忠任归义军节度使时的莫高窟蔚为壮观,规模空前。 曹氏建窟时,专门选择《佛本行集经》绘制佛传故事画,还与当时归义军政权所处的动乱形势有关。曹氏政权建立之后,一方面向中 原王朝称臣纳贡, 以求取得中原王朝的承认和敕封,提高自己在周边西域民族政权中的威信和地位;另一方面重视与周边民族政权结好, 既和东部的甘州(今甘肃张掖)回鹘结亲,又与西部的于阗联姻。通过这些卓有成效的措施,维持了归义军政权数十年的稳定。曹氏政权 为了自身政权和友好邻那于美国的安全,选用有末法思想的《佛本行集经》绘佛传故事画,以保护佛法,巩固归义军政权的统治就不 难理解了。
目录
01 ·禅修盛行与佛传画初现十六国、北朝(公元317-581年)
02 ·以佛法为中心的简约佛传画隋唐(公元581~907年) 03 ·佛传故事画的中兴时代曹氏归义军时期(公元914~1036年) 04 ·礼拜八大灵塔解读佛陀传记宋、西夏(公元960~ 1227年)
第壹章 禅修盛行与佛传画初现
佛教出于神化佛陀的目的,需要创造佛陀的各种神话,创造佛陀前生的神话,是为了 赞颂和烘托佛陀今生的神圣,实是释迦传记的延长。所以,释迦本生和释迦传记既有 联系,又有区别。佛传故事主要宣扬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其中许多是古印度的神话 故事和民间传说,佛教徒经过若干世纪的加工修饰,附会在释迦身上。一般画“乘象 入胎”、“夜半逾城”的场面较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