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新儒学本体论的思想来源与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 朱熹通过确 : “性者,人所受之天理; 天道者,天理自然之本体,其实一理也wk.baidu.com ” 与天理结合,他说 立理与天道、人性的一致性,强化了自然人性实现名教之理的可能性 。但是,朱熹将理性绝对化的倾
向不可避免地导致传统道德在人心中的僵化 。 作为朱熹学说的反动, 陆王心学把外在天理内化于人 ,把与理合一的心之本性作为本体。 这一思想转向包含 心,以心体取代了性体,通过标揭 “心即理” 着魏晋玄学一贯持有的对人类精神境界追求 ,在哲学上进一步强化了本体论向内追求的趋势 。
宋明儒学家依据传统儒学一元的思维模式认为 “天道 ” 与 “人性 ” 可以获得统一, 因而提出 “性即理 ” 、 “心即理 ” 等哲学命题。 关于 “天道 ” 与 “性命 ” 的关系问题, 后世理学家以道德本体 ) , 或强调 “自明诚 ” 为中心,以 《中庸 》 的思维模式展开辩论, 或强调 “自诚明” ( “尊德性 ” ( “道问学” ) 。但无论哪种学派都认为 “天命” 是道德性的本体; 不仅圣人的 “率性” 依据天道,凡 : “儒者则因明致诚, 因诚致明, 故天人合一, 致学而可以成圣, 人修道也有着天道的依据。张载说
即体即用的体用观,这主要得益于对隋唐佛教各派别思维方式的吸收。 传统儒学 “天人合一 ” 论的 ” ,“人道” 由 “天道” 派生; 而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则借助佛学心性 立足点是 “道之大原出于天
①, 使人之本 “性 ” 本体论即体即用的思维方式, 从天人相即的角度说明 “天人本无二, 不必言合 ” 等同于本体性质的理或道。 此后, 朱熹在坚持二程 “性即理 ” 的基础上提出 “理一分殊 ” 的思想,
— —隋唐佛教对宋明新儒学的影响 三、体用一如的心性本体论—
、 无自性, 所以并没有真实的本体存在。 佛教传入中国 印度大乘佛教认为世界的本质为 “空 ” 后,受我国传统伦理哲学的影响,隋唐佛学逐渐向心性、人性方面转移。隋唐佛教在汲取、改造儒家 ” 、“心” 等概念的基础上, 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肯定人的本性良知与天道本体没 传统心性论中 “理 有根本区别,从而将人心本体与万物本体统一, 建立了 “真如 ” 本体。 宋明理学家借助佛学思维方 ” 、“心 ” 、 “性” 等具有道德内涵的概念升华为形而上学的本体范畴, 最终形成极具 式,把儒学 “理 思辨色彩的体用一如的心性本体论 ,从而为论证封建纲常的合理性与绝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构造 心、性、理本体以及本体与宇宙万物的关系时 ,宋明儒学家摒弃玄学以有无言体用的思维模式 ,提出
① ② ③
: 《庄子集释》 ,上海: 上海书店,1987 年影印本,第 116 页。 郭庆藩 : 《朱子语类》 卷 75 ,北京: 中华书局,1994 年,第 1983 页。 黎靖德编 : 《四书章句集注》 ,北京: 中华书局,1983 年,第 79 页。 朱熹
222
社会科学战线·2011 年第 12 期·博士论坛
通过借鉴华严宗理事关系说的论证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体与万物的圆融无碍。 《华严发菩提心章 》 说: ② 朱熹以此为思维方式, 提出 “太极如一木生 “事既揽理成,遂令事相皆尽,唯一真理平等显现。 ”
③, 说明性、 理、 事圆融相即。 陆王心 上,分为枝干,理事无碍,一理能摄万事, 万事都包含一理 ” 学在本体论上与佛教禅宗理论的渊源非常明显 。 陆九渊提出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 满心而发, 无 ④,固然是受孟子的影响 , 更无疑是禅宗 “心是道, 心是理 ” 命题的翻版。 ⑤ 王阳明深化陆 非此理” ,并发挥禅宗 “万法从自性生 ” 的思想, 在论 九渊的思想,提出心即本体,所谓 “心即性,性即理”
: 《二程遗书》 卷 6 ,载 《二程集》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第 131 页。 程颢、程颐 》 ,《大正藏》 册 48 ,第 483b 页。 ② 《华严发菩提心章 : 《朱子语类》 卷 75 ,北京: 中华书局,1980 年,第 1979 页。 ③ 黎靖德编 : 《陆九渊集》 卷 34 ,北京: 中华书局,1980 年,第 423 页。 ④ 陆九渊 ① ⑤ ⑥ : 《中国佛教与宋明理学 》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 118 页。 参见陈运宁 : 《王阳明全集》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 6 页。 王阳明著,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
220
宋明新儒学本体论的思想来源与特征
吴 丹
( 苏州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
摘要: 宋明新儒学以开放的姿态 ,在消化吸收儒、道、释各家思想成果的基础上 , 形成了以中国传统儒 学道德观为内涵的极具思辨色彩的心性本体论 。文章重点探讨传统儒学 、魏晋玄学、 隋唐佛学对宋明新儒学 本体论的形成产生的影响 ,阐释宋明新儒学本体论构建与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理论特征 。 关键词: 本体论; 宋明新儒学; 传统儒学; 魏晋玄学; 隋唐佛学 中图分类号: B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7-0246 ( 2011 ) 12-0220-03
宋明新儒学本体论的思想来源与特征
221
— —魏晋玄学对宋明新儒学的影响 二、内向性的宇宙本体论—
魏晋玄学家吸收、改造老庄思想,通过哲学上本体论的 “有无 ” 之辩为政治上讨论的 “自然与 名教” 的关系服务,以求为名教的存在及价值提供思想依据。 王弼认为 “自然之性 ” 是本体 “无 ” , 是自然的必然表现。 王弼强调主体性情对于名教的支配作用, 在人性论层面的彰显,名教是 “末 ” 这是对道德规范背后人的自然情感的呼唤和张扬 。但王弼在贯通 “有无” 关系时过多地突出了 “无 ” 作为本体的逻辑规定性,因此造成了无与有在本末、体用上的区分和对立; 这也使与 “有” “无 ” 相 对应的名教与自然未达到根本上的一致。 此后, 阮籍、 嵇康 “越名教而任自然 ” 的思想和裴頠重名 教而轻自然的思想便是王弼本体论体系矛盾的外在化表现 。郭象注意到这方面的理论不足,开始加强 “有无” 联系的论证,努力使名教与自然达到统一。 郭象在其 “独化 ” 论中认为自然之 “无 ” 与名 教之 “有” 都是事物 自 然 如 此 的 性 分, 都 具 有 存 在 的 必 然 性, 所 以 必 须 使 “神 器 独 化 于 玄 冥 之 ①,使个人从内心冥证事物 “ 境” 独化” 的本性。玄学从王弼发展到郭象, 虽然一直在试图沟通有无 以建立人性与礼教和谐共存的社会 ,但最后却归结到在主体精神世界中去实现这样的理想 ,这使得中 国本体论必然会向内向的心性本体论方向发展 。 此后, 宋明新儒学延续着魏晋玄学 “自然与名教 ” 关系的思考,继续以 “性与天道” 的关系为主题展开探讨。 宋明新儒家也通过哲学上本体与现象关系的阐述寻求政治上内圣之道与名教的一致性 。宋代学者 朱熹便以此作为其理学的内在理路 ,在确立宇宙本体为 “理 ” 后提出人性通达形而上之 “理 ” 的途 : “未有事物之时,此理已具。少间应处,只是此理 。 ” “事物虽大, 皆形而下者。 径与方法。朱熹说 ② 朱熹认为理为万物本体 ,有理则有其事对应 ; 而未有事时, 即具体事物尚 ” 理虽小,皆形而上者。 、 “有生于无 ” 的思维方式一脉相承。 但朱熹 未显现时,其理仍在。这种宇宙观与王弼 “以无为本” 特别强调以儒家道德原则为理本体的内涵 ,这就翻转了王弼以自然为本、以名教为末的体用关系,明 确了 “理” ( 名教) 的正面价值及其本体地位。朱熹的理本论虽然与玄学的价值取向不同 , 但却并没 有改变玄学本体论对内向性精神境界的追求 。 朱熹在赋予 “天理 ” 本体性质的同时特别注重将人性
。 他说 : “身之主宰便是心, 心之所发便是意; 意之本体便是 述心与万物关系时,提出 “心外无物 ” ⑥ 心、 性、 理、 万物圆融无碍, 相即 ” 知,意之所在便是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 无心外之物。 相用,了无差别。由此可见,宋明新儒家在吸收佛教心性本体论的过程中 ,将人性本原与宇宙本体相 ” 、 “道 ” 等同的本体地位, 并借助佛学即体即用的思辨 结合,使心、性范畴上升到与传统哲学 “天 方式,最终圆满地建立了本体与现象之间融通无碍的心性哲学体系 。
③ 在张载看来 ” , “天人 ” 本来合一, 人们可以通过对个体的道德修养获得对 “天 得天而未始遗人。 ④ 理” 的证悟。陆王心学也沿此思维路径展开论说 ,陆九渊提出的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
显然是对孟子 “万物皆备于我 ” 一语的诠释。 宋明儒学家把天理看做道德性的本体, 认为天理与人 性合二为一,这正是在传统儒学一元性思维方式下进行思考而获得的理论结果 。
① 同样 ” , 《易传 》 通过对宇宙普遍规律与现实社会秩序即天 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人合 道与人道一致性的推演,试图以 “阴阳” 之道为基础建立包罗宇宙人生一切方面的世界观 ②, 也为后来宋明新儒学 一” 的思维方式使传统儒学经典成为 “整个儒家最基本和最高的哲学典籍 ” 本体论的建立提供了儒学方面的思想资源 。
项目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09SJB720012 ) 。 作者简介: 吴丹,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 ,博士,研究方向: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① ② ③ ④ : 《四书章句集注》 ,北京: 中华书局,1983 年,第 17 页。 朱熹 :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 ,天津: 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13 页。 李泽厚 : 《张载集》 ,北京: 中华书局,1978 年,第 31 页。 张载 : 《陆九渊集》 卷 36 ,北京: 中华书局,1980 年,第 483 页。 陆九渊著、钟哲点校
— —宋明新儒学本体论的特征及意义 结语: 返本开新—
宋明新儒学本体论将 “理” 或 “心” 的内涵重归于传统儒家的道德意识, 这不是对传统儒学本 体论伦理道德原则的简单复原,而是在对佛、道思想批判吸收的基础上,对传统儒学本体论的思想内 容与思维方式进行的深刻改造和发展 。 就大端而言,传统儒学确立了 “天人合一 ” 的道德本体论的方向, 但未能进行细致地诠释; 魏 晋玄学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宇宙本体论的探讨 ,唤起了主体精神的自觉性,追求着人的性情与社会道 德的一致性。在传统儒学和魏晋玄学的影响下 ,中国哲学本体论日益向内向性的道德化方向发展 ,但 一直在道德心性与宇宙本体、本体与现象的沟通上缺乏有效论证 。隋唐佛学将心性与本体相结合,在 理论上完成了心性本体论的探讨 ,但在价值取向上偏离了传统儒学的方向 。宋明时期儒、释、道学术 会通盛行一时,宋明新儒学继承传统儒学 “天人合一 ” 的思维模式, 最终建立了以传统道德思想为 内涵的心性本体论,实现了中国哲学的本体论由玄学 、佛学义理向儒学思想的转换。 同时, 宋明新儒 、 学超越魏晋玄学体用会通模式, 通过借鉴佛教形而上的思维方式强化本体与精神的结合, 将 “理 ” “心” 等范畴提升到包括宇宙本原、人性根本、万物法则的本体论高度。 这种扩展, 一方面将道德伦 理为主的政治哲学向外延伸,直至宇宙本体的生成变化; 另一方面则向内深入,将本体直达生命个体 的本性与本心,使外在道德规范直接成为人的自觉认识和行动 。由此,宋明新儒学极力从天理与人心 相通的角度对原始儒学的薄弱之处进行了创造性诠释 ,同时也解决了魏晋玄学无法将道家之体与儒家 之用合一的问题,这对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 责任编辑: 王艳丽
— —传统儒学对宋明新儒学的影响 一、一元性的道德本体论—
先秦时期,由于人们思想中神的权威逐渐下降 ,传统儒学开始融入了对人的主体性思考 ,人性及 超越性的道德意识有被当做本体的倾向 。在 《论语 》 中, 孔子 “仁 ” 的思想即是对主体道德重要性 的表述。此后,孟子认为 “天” 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 人只要反求诸己, 就可以认识天, : “天 这是儒学 “天人合一” 的一元性道德本体论的开端。传统儒家经典 《中庸》 也表现出这种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