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鹳的保护生物学探究
辽宁朝阳黑鹳繁殖巢及保护
Breeding Nest for Black Stork and Its Protection in Chaoyang, Liaoning Province
SHI Yu-Fei
(Chaoyang Forestry Bureau, Chaoyang 122000, Liaoning)
Abstract Black stork is a wildlife under first class priority forstate protection, the species is very rare with only about 1000 birds are remaining. Chaoyang is the largest breeding ground for black storks in Liaoning Province, more than 10 years ago, black stork populations and abandoned nests have been found many times. In May 2017, a new nest was found on the cliff of Louzi mountain, Cuizhangzi Village, Yangjiaogou Village, Kazuo County, and detected black storks and three baby birds that are brooding in their nest. At present, the wildlife protection agency of Chaoyang Municipality has carried out monitoring of the status, habits, and brooding behavior of black storks, and actively strive for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scientific research support, intensifies the support for research and protection of black storks. Key words Black stork; Chaoyang; Reproduction; Louzi mountain
灵丘黑鹳生境的保护与管理
灵丘黑鹳生境的保护与管理赵春雨【摘要】Lingqiu County in Shanxi province has a very good habitat condition for Black Stork, it is the main habitat and breeding site for the bird, and also the only wintering site in China. The behavior and habitat conditions of Black Stork in Lingqiu were analyzed.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habitat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to improve habitat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山西省灵丘县具有很好的黑鹳生存环境,在我国不仅是黑鹳主要的栖息、繁殖地,而且还是我国唯一的越冬地.分析了灵丘黑鹳的生活习性、生境成因,针对黑鹳生境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保护建议.【期刊名称】《湿地科学与管理》【年(卷),期】2012(008)001【总页数】3页(P24-26)【关键词】黑鹳生境;保护;管理【作者】赵春雨【作者单位】山西省灵丘黑鹳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山西灵丘034400【正文语种】中文灵丘黑鹳生境(保护区供图)黑鹳是一种体态优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濒危物种,珍稀程度不亚于大熊猫。
目前,全球仅有2 000只,我国约有1 000只。
山西省灵丘县具有很好的黑鹳生存环境,在我国不仅是黑鹳主要的栖息、繁殖地,而且还是我国北方唯一的越冬地,在此建立了唯一以黑鹳命名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也授予灵丘县“中国黑鹳之乡”称号。
连城自然保护区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
4期各地动态国家林草局负责人考察甘肃省林草科技工作6月3日至6日,国家林草局科技司副司长王连志一行,对我省实施的科研项目进行了调研和评审,并组织召开了省林草科技工作座谈会。
6月4日至6日,王连志一行先后前往天祝县、合作市、夏河县实地查看了科研项目场所。
随后,在兰州对两个“中心”科研项目进行了评审。
评审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审阅资料、质疑咨询,认为建设“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高寒草地鼠害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退化草原生态修复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和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推进林草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推动我国乃至一带一路退化草原生态修复与利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致同意通过了两个“中心”项目评审。
评审会后,由国家林草局科技司吴世军处长主持,召开了甘肃省林草科技工作座谈会。
在听取了有关专家发言后,王连志对我省林草科技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指出甘肃林草科技抓住了科技融合发展的关键,有效地整合了系统内和兰大、甘农大的资源,科技推广、科技创新等工作成效明显。
(季元祖)连城自然保护区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近日,有着“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黑鹳现身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辖区内。
这也是继2017年发现野生梅花鹿后,又一国家珍稀动物出现在保护区内。
6月9日上午,保护区巡护员在巡护的过程中发现2只以往巡护中未见到的鸟,可惜当时没有留下影像资料。
护林员决定继续留守观测,在默默坚守了十天以后,6月19日上午,2只鸟又出现在大通河边觅食,黑色的羽毛在阳光的照射下漂亮极了。
护林员用相机拍照完成后,赶紧发给管理局的专业技术人员,确定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
据悉,黑鹳是一种进行长距离迁徙的候鸟,体态优美,属大型涉禽,嘴和脚为红色,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为纯白色外,其余都是黑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可以变幻多种颜色。
以鱼为主食,栖息于河流沿岸、沼泽、山区溪流附近,对栖息环境的要求较高。
北京十渡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鹳的种群生态调查
北京十渡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鹳的种群生态调查
鲍伟东;张扬;蔚培龙
【期刊名称】《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年(卷),期】2007(29)3
【摘要】为了解黑鹳在北京地区越冬的生态特点,于2004年1月至2007年3月采用直接观察法对北京市拒马河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鹳的数量、栖息地选择和取食规律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拒马河流域已成为北京地区越冬黑鹳稳定的栖息地,种群数量超过20只。
越冬聚群从11月开始,分群时间为次年2月。
取食地相对集中,取食活动在越冬初期以上午和中午为主,中期以下午为主,末期则分为早晚两个时段。
干旱和人为活动导致的适宜取食地减少是影响黑鹳生存的主要因素。
【总页数】3页(P5-7)
【关键词】黑鹳;越冬生态;北京
【作者】鲍伟东;张扬;蔚培龙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9.7
【相关文献】
1.北京地区居留黑鹳的越冬生态学 [J], 李晓京;史洋;徐基良;鲍伟东
2.十渡自然保护区黑鹳迁徙期行为的研究 [J], 张红娟;刘培培;胡德夫;隋金玲
3.旅游干扰对北京十渡自然保护区黑鹳栖息与生存的影响 [J], 张红娟;刘培培;胡德
夫;隋金玲
4.北京地区居留黑鹳的越冬生态学 [J], 李晓京;史洋;徐基良;鲍伟东
5.北京十渡自然保护区秋冬季节黑鹳数量及生境研究 [J], 张红娟;刘培培;胡德夫;隋金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辽宁青龙河流域黑鹳越冬与繁育监测研究
辽宁青龙河流域黑鹳越冬与繁育监测研究
尹俊武
【期刊名称】《特种经济动植物》
【年(卷),期】2024(27)6
【摘要】黑鹳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19年冬发现越冬黑鹳,春季以后成功繁育。
技术人员采取多种措施,对黑鹳栖息越冬进行监测,发现黑鹳巢穴并安装监控,系统监测黑鹳繁育过程,掌握黑鹳的越冬、栖息以及在生长繁育各阶段的行为属性,繁育规律等,以期为国内黑鹳保护与种群恢复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44-46)
【作者】尹俊武
【作者单位】辽宁青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服务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
【相关文献】
1.基于卫星定位技术的河北小五台山黑鹳越冬迁徙规律初步研究
2.武汉市洪山区天兴洲黑鹳越冬监测报告
3.辽宁首次发现越冬黑鹳
4.辽宁青龙河自然保护区黑鹳越冬保护与生活史监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灵丘自然保护区黑鹳的冬季群聚夜栖
,
端尖 细 其腿 细 长而 鲜红 在 阳光 的
.
。
鲫 鱼 雅 罗 鱼 团 头鲂 虾虎 鱼 白条
、
、
、
、
、
照 射下 黑 鹳或悠 然 漫 步于 小河 之
,
鳔 鳅 泥 鳅 条鳅 杜 父 鱼 等 半 斤 左
、 .
、
.
。
中 或 亭 立 于 青 石 之 上 全 身映 幻 出
,
为 乌 中 君 子 就 其 保 护价 值 而 言 它
, ,
质清 澈 见 底
,
,
水深 不 超 过 4 0
。
c m
.
食物
部分 河 流 冬季不 结冰 河 流 溪 水 中 小鱼 小虾 蛙 类等浮游生 物较 多
. 、
比 大 熊 猫 还 要 珍 贵 黑 鹳 寿 命较 长
。
.
比较 丰 盛 冬 季 不 能 结 冰 它 们 觅 食
.
,
右 的鱼 都 能 捕食
。
鹳 在 中国分 布 数 量 稀 少 大 约 不 超
.
多种 色 彩 有 绿 色 紫 色 橄榄 色 还
.
、
.
,
位 于 山 西 省 北 端 的灵 丘 黑 鹳 省 级 自然 保 护 区 主 要 有 5 条 河 流 穿
,
过 5 0 0 只 近 年 来 世 界 范 围 内种 群
。
,
有 青铜 色 等 光 辉 黑 白 红 三 色 相
,
势陡 峭 悬 崖浅洞 较 多 河 水 丰 富
, . . ,
好 向食 物 比较 充 足 或 便 于 觅 食 的地
W E T L A N D S C IE N C E & M A N A G E M E N T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黑鹳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
黑鹳中文名称:黑鹳二名法:Ciconia nigra界:动物界 Animalia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鸟纲 Aves目:鹳形目 Ciconiiformes科:鹳科 Ciconiidae属:鹳属 Ciconia种:黑鹳 C. nigra黑鹳,学名Ciconia nigra,又叫黑老鹳、乌鹳、锅鹳,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Linnaeus, 1758)黑鹳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
成鸟的体长为1—1.2米,体重2—3公斤。
鲜红色的嘴长而直,基部较粗,往先端逐渐变细,鼻孔较小,呈裂缝状。
它的腿也较长,胫以下的部分裸出,呈鲜红色,前趾的基部之间具蹼。
眼睛内的虹膜为褐色或黑色,周围裸出的皮肤也呈鲜红色。
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为纯白色外,其余都是黑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可以映出变幻多端的绿色、紫色或青铜色金属光辉,尤以头、颈部的更为明显。
大型涉禽,全长约100cm。
上体从头至尾包括翼羽呈黑褐色,黑鹳有金属紫绿色光,颏、喉至上胸为黑褐色,下体余部纯白色。
虹膜为褐色或黑色,嘴、围眼裸区、腿及脚均朱红色。
幼鸟的头、颈及上胸均为褐色,颈及上胸羽端棕褐色,呈点斑状,翼羽及尾微缀以淡棕色,胸腹中央微沾棕色,嘴及脚为褐灰色。
中文学名:黑鹳中文别名:黑老鹳、乌鹳、锅鹳英文名:Black Stork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纲:鸟纲目:鹳形目科:鹳科属:鹳属分布:国内:繁殖于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天山山地、阿尔泰山地、准噶尔盆地和东部盆地,青海西宁、祁连山,甘肃东北部、中部、西南部祁连山、西北部张腋、酒泉、敦煌,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中部伊克昭盟、东胜、乌梁素海、呼和浩特、东北部巴林、赤峰、阿伦河,黑龙江省哈尔滨、山河屯、牡丹江,吉林省长白山,辽宁省熊岳、朝阳、鞍黑鹳在国外的分布亦很广,繁殖在从欧洲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黑鹳岛南部、德国、西班牙、葡萄牙、东欧、往东经苏联和蒙古到西伯利亚东部、俄罗斯远东、朝鲜等整个欧亚大陆古北区范围,大约在北纬40°-60°的整个区域,它也繁殖在南非,从赞比亚和马拉维到开普省;越冬在西非、东非、非洲东北部和亚洲南部,从巴基斯坦西部经印度北部到东南亚和我国南部。
山西灵丘黑鹳省级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资源调查
山西灵丘黑鹳省级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资源调查摘要山西灵丘黑鹳省级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共记录鸟类7目、18科、61种;在保护级别上国家一级保护珍禽2种,二级保护珍禽7种,具有保护价值的鸟类52种;从植被类型方面调查中发现,鸟类数量最多的地域为灌林丛中及河流湿地边,以雀形目小鸟种类数量最多;次之为针阔混交乔木林中,为中型鸟类,主要有喜鹊、红嘴蓝鹊、戴胜等鸟类、鸡形目雉鸡类为最多;植被稀疏岩石裸露沟谷主要有鸽形目鸠鸽等鸟类、隼形目鹰科鸟类为主;其中优势种约40种,常见种21种。
关键词黑鹳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冬季;调查;山西灵丘山西灵丘黑鹳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山西东北边缘灵丘县境内,位于东经113°59′~114°29′,北纬39°02′~39°24′,是晋冀两省寒温交界地带,地理落差较大,保护区内最高海拔1 917.6 m,最低550 m,气候温暖湿润,为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9.9 ℃,年均降水量500~560 mm,无霜期160~180 d。
保护区内小气候特征明显,山溪性河流较多,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区内既有高寒植物分布,又有亚热带植物生长,区内植被覆盖率为76.8%。
该区是太行山系唯一以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珍禽黑鹳命名的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珍禽黑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青羊和珍稀树种青檀及森林生态系统。
鸟类与人类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调查研究鸟类冬季生存活动情况,对于探求鸟类活动规律,寻求有效保护鸟类的措施,进一步研究鸟类生态规律,保护好鸟类资源,服务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自然保护区义不容辞的职责[1-3]。
因此,从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底,笔者对灵丘黑鹳省级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活动情况进行了为期近5个月的调查。
1调查方法及地域相对于夏季而言,冬季鸟类在北方地区相对减少,活动领域缩小。
黑鹳生活习性
黑鹳生活习性黑鹳(Ciconia nigra)是一种大型的候鸟,以其黑色的羽毛和独特的嘴巴形状而闻名。
它们常见于亚洲和欧洲地区的湿地、沼泽和森林等环境中。
在本文中, 我们将探讨黑鹳的生活习性,包括栖息地选择、食物来源、繁殖行为以及迁徙习惯等方面。
1. 栖息地选择:黑鹳通常选择湿地和沼泽作为主要的栖息地。
它们喜欢生活在淡水湖泊、河流和沼泽地带,这些地方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和适宜的繁殖条件。
黑鹳还会栖息在森林中,通常选择高大的树木作为巢穴所在。
2. 食物来源:黑鹳是肉食性动物,以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小型哺乳动物为主要食物来源。
它们利用长而强壮的嘴巴进行捕食,可以在浅水中探索并迅速抓住猎物。
黑鹳也会在草地上觅食,寻找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
3. 繁殖行为:黑鹳通常在春季进行繁殖。
它们会选择高大的树木或岩石上筑巢,巢的结构比较简单,由树枝、草和羽毛等材料构成。
雌鸟每次产卵一到五颗,孵化期约为30至35天。
雄鸟和雌鸟共同参与孵化和育雏工作,他们轮流孵蛋和找食物喂养幼鸟。
幼鸟出生后需要几周时间才能离开巢穴,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依赖父母提供食物。
4. 迁徙习惯:黑鹳是候鸟,其迁徙习惯吸引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
在北半球的冬季,黑鹳会离开繁殖地,向南方寻找更适宜的温暖环境。
迁徙途中,它们经常在湿地和河流附近休息和觅食。
黑鹳具有良好的导航能力,在迁徙过程中能够准确找到目的地。
5. 社会行为:黑鹳通常是独居或成对生活的,它们在非繁殖季节中并不形成大规模的群体。
然而,在繁殖季节中,它们会聚集在筑巢地点附近,并与其他鸟类进行交流和争斗。
黑鹳通过展示姿态、叫声和翅膀的振动来传递信息和维护领地。
总结起来,黑鹳是一种生活习性独特的鸟类。
它们选择湿地和沼泽作为栖息地,以鱼类和小型动物为食,具有良好的迁徙能力。
在繁殖黑鹳(Ciconia nigra)是一种大型的候鸟,以其黑色的羽毛和独特的嘴巴形状而闻名。
它们通常栖息在亚洲和欧洲地区的湿地、沼泽和森林等环境中。
冰雪环境下黑鹳生态观察研究
2 0 - 2 1 秋 、 、 季 节是 黑鹳 自然保 护 区气 候最 0 9 0 0年 冬 春 为 特 殊 的季 节 。 正 常 年景 同期 相 比 , 与 雨雪 较 为 频繁 , 温 气
冬 的生 活 习性 。 聚 地 点 一般 选 择 在地 处 深 山 、 迹稀 少 、 群 人 山 势陡 峭 、 悬崖 浅洞 、 泉溪 水 较 多 且 冬季 不 结 冰 、 物 来 温 食
p oe to f a ksok i n w n c n io me ta d p o ie a i aaa d rs ac t o sfro e witrnge oo ia tdiso es e is r tcino c tr ns o a d iee vr n n .n r vd db scd t n e e h meh d o v r n ei c lgc su e t p ce bl r l f h
Ab t a t Ba e n te lc lmee rlgc ldaaa d te a tv aa s c sfe i g,h l r a g e ain o e witrn fb a k so k fo sr c s d o h o a tooo ia t n h cie d t u h a e d n s ef , g r g t v r n ei g o lc tr r m e o
黑鹳的保护和监测经费报告
黑鹳的保护和监测经费报告
黑鹳是一种珍稀的鸟类,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近些年来,由
于生态环境的改变和人类活动的干扰,黑鹳的数量急剧减少,处于濒
危状态。
因此,保护和监测黑鹳的经费变得至关重要。
一、保护经费
黑鹳的保护需要投入大量经费。
采取保护措施,如野外巡护、栖息地
恢复、人工饲养等均需要经费支持。
保护经费来源有多种途径,比如
政府财政、企业捐助、个人捐款等。
其中,政府应承担社会责任,加大对黑鹳保护经费的支持。
政府可以
投入大量预算用于黑鹳生态保护计划,促进黑鹳过度捕杀现象的减少。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为黑鹳提供更多的保护和栖息地,保护黑鹳的
生存和繁衍。
除此之外,各企业和普通市民也应该积极参与黑鹳保护活动,以自己
的方式给予资金和物力支持。
二、监测经费
黑鹳是一种远行的鸟类,它们难以监测。
监测黑鹳数量及分布情况,
需要耗费大量的经费和精力。
对于黑鹳数量的监测,通常采用定点观察、巡逻以及用GPS颈环跟踪的方法。
而黑鹳繁殖时,还需要特别的
巡逻保障。
监测经费主要来源包括政府资金投入、科研机构的经费支持等。
同时,为了增加监测经费的来源和透明度,需要建立适当的监管机构,加强
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监测活动的顺利开展。
总之,黑鹳的保护和监测经费需得到充分关注和支持。
保护和监测不
仅关系到黑鹳的生存和繁殖,还关系到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
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必将守护好这一珍贵的生物资源。
甘肃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鹳种群分布及保护对策
第37卷第2期(2021)河西学院学报Vol.37No.2(2021)甘肃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鹳种群分布及保护对策付宗斌1,2刘钊3谢宗平3*(1.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甘肃黑河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3.河西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张掖734000)[摘要]在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样点和样线调查法对国家I级保护动物黑鹳的种群分布和数量进行了监测研究,分析对比了不同季节、不同生境和区域的种群数量及分布状况,初步探讨了其生活习性、栖息环境、繁殖现状和迁徙规律.调查结果表明,繁殖期和秋迁期黑鹳的数量最多,种群主要分布在黑河湿地高台段;黑鹳偏好选择河流湿地和库塘湿地,高台天城湖水库、马尾湖水库、明塘湖水库、后头湖水库及黑河干流河漫滩是其主要的觅食地;在高台正义峡两侧山区悬崖发现黑鹳的营巢地.同时,针对影响黑鹳分布和迁徙的相关因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管理对策.[关键词]黑河湿地;黑鹳;种群分布;保护对策[中图分类号]Q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520(2021)02-0008-06[DOI]10.13874/ki.62-1171/g4.2021.02.002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Conservation Strategy ofetland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Black Stork(Ciconianigra)Win ZhangyeHeihe WetlandFu Zong-bin1,2Liu zhao3Xie Zong-ping3*(1.The 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ZhangyeHeihe Wetland National Nature Reserve;2.National Positional Observation Station for Ecosystems Research of Gansu Heihe Wetland;3.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exi University,Zhangye Gansu734000)Abstract:In2018,the distribution and quantity of Ciconianigra population in ZhangyeHeihe Wetland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was investigated by the methods of sample plot survey and the quadrat survey.According to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quantity of Black Stork(Ciconianigra)in different seasons,habitats and regions,we mainly discussedits habitat,living habit,breeding status and migration law.The result of the survey show that,most of the Ciconianigrawere found in breeding season and migration period in autumn and the populations mainly dis⁃tributed in Gaotai part of Heihe Wetland;Ciconianigrapreferselects riverine wetland and lake wetland,such as⁃Tiancheng Lake,MaweiLake,Mingtang Lake,Houtou Lake and the floodplain of Heihe river;the region of Zhengyi canyons in Gaotai was one of the main breeding colony of Ciconianigra.Aim at these factors,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 we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Heihe Wetland;Ciconianigra;Population distribution;Conservation strategy收稿日期:2020-10-27作者简介:付宗斌,男,甘肃张掖人,工程师,研究方向:湿地生态监测与保护.*通讯作者:谢宗平,男,甘肃民勤人,教授,研究方向:动物学与保护生物学.付宗斌刘钊,等:甘肃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鹳种群分布及保护对策黑鹳(Ciconia nigra)隶属于鹳形目鹳科鹳属,是一种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为国家I级保护鸟类,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黑鹳广泛分布在亚洲、欧洲和非洲,在中国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大部分地区,除西藏自治区外,在各省(直辖市或自治区)都有分布[1-3].近几十年来黑鹳的种群数量在全球范围内有骤减的趋势,在中国罕见且数量仍在下降[1,4].黑鹳在甘肃省主要分布于张掖西北部的黑河中游湿地的沼泽、水库、湖泊、池塘、河流沿岸漫滩等浅水区.黑河湿地是黑鹳的重要栖息地、繁殖地和迁徙中转站[5].前期已有学者对黑河湿地高台段的黑鹳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和监测[6,7],探讨了影响黑鹳栖息繁殖的干扰因素.在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片区开展较为全面的黑鹳种群数量及空间分布调查和监测,分析不同季节、不同生境、不同区域的种群数量分布、影响因素以及栖息、繁殖、迁徙规律,为加强黑鹳的保护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1研究区概况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中部蜂腰地带,位于张掖市中北部,属甘肃省黑河流域中部平原区,海拔1200~1700m,总面积41164.56hm2.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包括河流、湖泊、沼泽、库塘、灌溉渠系及稻田等.气候类型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为5~10℃,极端最高气温41.0℃,最低气温~31.0℃;年均降水量约130mm.湿地鸟类资源丰富,共有鸟类155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6种;II级保护动物有18种.黑河湿地是我国候鸟三大迁徙路径西部路线的中转站.2015年10月,张掖黑河湿地被列入“拉姆萨尔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2研究方法2.1调查方案制定根据国家林草局《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技术规范》和往年的鸟类监测资料,制定黑河湿地黑鹳调查监测技术方案,主要确定监测频度、监测时间、监测方法和规范数据统计口径,并通过实地预调查对监测样点、样线进行优化调整.2.2调查点设置在黑鹳分布区内共设置样点8个,样线14条(图1).其中,高台县设置样点8个,样线10条;临泽县样线2条;甘州区样线2条.调查的样点和样线均设置标桩和标牌,标桩标记编码,标牌标示监测点的名称、坐标、监测单位等内容.高台县黑河北岸合黎山及正义峡两侧山区为黑鹳的繁殖区,因不在保护区内,所以未设置调查点.2.3调查方法采用样点法和样线法进行数量调查.样点调查在固定观测点进行定点观测,用望远镜观测记录可视范围内黑鹳的种群数量;样线调查以1~2km/h的速度行走样线,并记录监测黑鹳的数量及生境状况.调查时与黑鹳的最近距离保持在100m以上,以免黑鹳警戒惊飞.在黑鹳的越冬期(2017年12~2018年1月)、春季迁徙期(3~4月)、繁殖期(6~7月)和秋季迁徙期(9~10月)共开展4次调查,每次调查1周左右.调查主要采用GPS、数码相机、双筒望远镜或单筒观鸟镜,记录黑鹳的种群数量、迁徙时间及栖息生境,并拍摄照片、视频.2.4数据汇总统计调查结束后将各样点、样线的调查数据按照县域和时间分别进行汇总统计,调查点同期调查2次以上的数量汇总时只计入最大数.数据统计在Microsoft Excel2013中进行.3研究结果3.1不同区域种群数量经调查,张掖黑河湿地保护区内的黑鹳主要分布在高台段境内,临泽段境内有少量分布,甘州段境内呈零星分布,生境类型主要有库塘、河漫滩等.经统计,共监测到黑鹳473只.其中,高台段399只,临泽段61只,甘州段13只;分别占种群总数的84.36%、12.9%和2.75%(详见表1).图12018年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鹳调查样线样点分布图Fig.1Distribution map of sample plot and line transect for Ciconianigra investigation in ZhangyeHeihe Wetland National Nature Reserve表12018年张掖黑河湿地保护区黑鹳种群时空分布统计表Table 1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Ciconianigrapopulationin ZhangyeHeihe Wetland National Nature Reserve区域甘州段临泽段高台段合计样线(条)221014样点(个)——88黑鹳数量(只)越冬期——99春迁期——77繁殖期716876秋迁期660315381合计13613994733.2不同季节数量变化在不同季节,保护区黑鹳的数量越冬期为9只,春季迁徙期为7只,繁殖期为76只,秋季迁徙期为381只,分别占种群总数的1.9%、1.48%、16.07%、80.55%.3.3不同生境种群数量按不同生境类型统计,保护区黑鹳数量河流湿地176只,库塘湿地238只,沼泽湿地59只,分别占种群总数的37.21%、50.32%、12.47%(详见表2).河西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图例监测样点监测样线3.4迁徙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黑鹳从3月初开始陆续从长江以南或四川盆地迁徙到张掖黑河湿地保护区高台段北部合黎山及正义峡两侧山区悬崖开始营建鸟巢.7~9月,黑鹳开始带着雏鸟到高台天城湖水库、马尾湖水库、明塘湖水库、后头湖水库及黑河干流河漫滩及夹心滩觅食和栖息.从10月初开始南迁,部分在保护区临泽段西湾水库、平川水库,甘州段库塘及黑河干流浅水区作短暂停留,至11月全部迁徙到长江以南或四川盆地越冬.但2018年入冬后却发现有个别黑鹳在保护区越冬.经调查分析,主要是由于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湿地保护恢复工程实施及候鸟保护管理不断加强,保护区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为黑鹳等候鸟营造了优越的栖息环境和繁殖条件,使越来越多的候鸟在此栖息越冬.3.5生活习性经调查,发现黑鹳性孤独警觉,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在水边浅水处或沼泽地,有时也成小群活动和飞翔;白天活动,晚上多成群栖息在水边沙浅或水中沙洲上;不善鸣叫,活动时悄然无声;性机警而胆小,听觉、视觉均很发达,善飞行;在地上行走时跨步较大,步履轻盈,休息时常单脚或双脚站立于水边浅滩上或草地上,缩脖成驼背状;主要以鲫鱼、泥鳅、虾等为食.通常在干扰较少的河渠、溪流、湖泊、库塘、农田、沼泽浅水处觅食.觅食地一般距巢较远,多在2~3km ,最大距离为7~8km.觅食活动常在上午7∶00~8∶00,中午12∶00~13∶00和下午17∶00~18∶00.其它时候或是在巢中和觅食地休息,或是在高空盘旋滑翔.3.6繁殖现状调查发现,黑鹳的繁殖期在4~7月,3月初到4月初在高台县北部合黎山及正义峡山区悬崖峭壁开始营建鸟巢,鸟巢主要由干树枝筑成,内垫有干草、树叶、芦苇、动物毛等,呈盘状;巢距地面高度约为5~10m 间,间距一般为2000~3000m ,巢筑好后雌雄鸟在巢中交尾.如果当年繁殖成功且未被干扰,第二年巢可能被继续利用.4月初至4月中旬开始产卵,个别4月末至5月产卵,一般1年繁殖1窝,每窝通常产卵4~5枚,卵为白色,呈椭圆形;第一枚卵产出后雌雄鸟轮流进行孵卵.孵化期一般在30天以上,孵化率约为50%左右.雏鸟刚孵出后全身被有白色绒羽,是晚成性鸟类,留巢期较长,约70天后在鸟巢附近做短距离飞行练习,约75天后随亲鸟到鸟巢外1~2km 处的黑河岸边或河漫滩觅食,夜晚回到鸟巢栖息,直至约100天以后才不归巢,跟随亲鸟到更大的范围内觅食活动.4讨论与结论4.1分布和繁殖区变化黑鹳的分布区有扩大的趋势.据往年的监测,共发现黑鹳分布的样线8个,样点5个,主要分布在高台段黑河河漫滩及库塘边沼泽浅水区,临泽段境内库塘湿地有少量分布.而2018年的黑鹳表2张掖黑河湿地保护区2018年不同生境黑鹳种群分布统计表Table 2Population numbers of Ciconianigrain different habitats in ZhangyeHeihe Wetland National Nature Reserve生境类型河流湿地库塘湿地沼泽湿地合计样线(条)85114样点(个)2518黑鹳数量(只)越冬期9——9春迁期52—7夏繁期17441576秋迁期14519244381合计17623859473付宗斌刘钊,等:甘肃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鹳种群分布及保护对策河西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分布的监测样线增加了6个,样点增加了3个,且分布范围已扩大到甘州段境内.2018年繁殖期,甘州区乌江镇小湾村黑河段、临泽县板桥镇西湾水库共发现黑鹳8只,按照黑鹳繁殖地与觅食地距离不超过10km的习性推断,甘州区靖安乡新沟村至临泽县板桥镇西湾村黑河以北的山区可能有黑鹳的繁殖区.4.2种群数量动态变化黑鹳的种群数量在秋迁期和夏繁期较大,这与往年的监测结果吻合,表明张掖湿地是黑鹳迁徙的重要中转站.但黑鹳的总数和单个种群的数量较往年有所减少.如2017年,在保护区共监测到黑鹳741只,发现的最大种群为秋季迁徙期高台县天城湖水库北坝210只[8];而2018年监测到的黑鹳减少268只,在秋季迁徙期发现的最大种群87只,位于高台黑河湿地公园百鸟园至大湖湾水管所黑河段.2018年黑鹳的迁徙高峰也有所提前.2017年冬、春、夏三季监测到的黑鹳很少,秋季从10月中旬开始大量出现并开始南迁;而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发现个别黑鹳在高台段正义峡越冬,2018年春季在高台段境内有少量分布,秋季9月底就开始大量出现并开始南迁,一直延续到10月中旬,个别在临泽、甘州段境内作短暂停留,居留期约为210天.4.3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干扰人为活动加剧是黑鹳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由于保护区高台、临泽、甘州段黑鹳分布区域周边有许多村庄和耕地,加之各通道入口都没有设置围栏等管理设施,导致农业生产活动、摄影爱好者拍摄和人工放牧等人为活动频繁,是黑鹳种群数量减少的主要因素.前期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人类活动的干扰是影响黑鹳栖息繁殖的主要因素[6,7].黑鹳的繁殖区主要在黑河正义峡,高台县城北部合黎山也发现有个别繁殖鸟巢,但这些核心繁殖区并没有划入保护区内,黑鹳繁殖栖息区生态环境受到人为干扰和放牧胁迫,这使保护管理面临严峻挑战.在黑鹳繁殖和迁徙期,又遇到黑河汛期和农田灌溉期,此期黑河河道水量大流速快、各水库水位较深且没有浅水区,导致黑鹳觅食较为困难.在越冬期,由于各水库、沼泽水面封冻,黑鹳只能到黑河边滩涂或农田地觅食,导致黑鹳的适宜觅食生境不足.4.4保护管理对策4.4.1加强黑鹳保护的科学研究近年来,虽然连续开展了黑鹳的调查和统计工作,但对于黑鹳繁殖地保护、栖息地生境恢复、觅食区水文管理以及鸟食补充等深层次的科学研究很少.加之,鸟类保护管理资金短缺,也没有相关的课题研究经费,视频监控、环志监测等措施进展缓慢,保护管理缺少技术支撑.因此,黑鹳保护的科学研究工作亟待加强.4.4.2加大保护区管理力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出台实施《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切实加强保护区湿地鸟类的保护管理.位于核心区、缓冲区的鸟类栖息地应禁止人为活动,位于实验区的鸟类栖息地在繁殖期和迁徙期,也应实行封闭管理,尽可能减少人为活动对鸟类的干扰.4.4.3将繁殖区划入保护区结合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调整,将高台段正义峡两岸的黑鹳繁殖区划入保护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杜绝黑鹳繁殖区内的人为干扰因素.4.4.4调控栖息地水文条件在黑鹳的繁殖期和迁徙期,调控库塘湿地的水位,形成滩涂和浅水区;同时采取增殖放流、付宗斌刘钊,等:甘肃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鹳种群分布及保护对策人工投食等方式补充鸟类食物,以供其觅食和栖息;越冬期,在有黑鹳分布的黑河干流河漫滩及没有封冻的沼泽地定期进行人工投食.4.4.5开展深层次保护研究积极与相关大学、科研单位进行合作,开展黑鹳生态位、栖息地恢复营建、湿地水文管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积极申报科研课题,多方面争取研究经费,开展黑鹳保育的科学研究;持续开展黑鹳生境监测,启动环志监测,为黑鹳保护提供数据支撑.参考文献:[1][英]约翰·马敬能,卡伦·菲利普斯,何芬奇,著.中国鸟类野外手册[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222.[2]郑光美.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01.[3]刘伯,王红娜,等.河北涉县清漳河国家湿地公园黑鹳生态分布及季节动态[J].湿地科学,2020,18(4):494-499.[4]张红娟,刘培培,等.北京十渡自然保护区秋冬季节黑鹳数量及生境研究[J].湿地科学,2010,8(3):273-278.[5]郑文军,周占彬,等.黑鹳在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台段)迁徙繁殖习性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2020(1):21-23.[6]尹朝霞,王立山,周点彬.黑河湿地保护区高台段黑鹳监测报告[J].甘肃林业科技,2019,11(1):5-9.[7]李霞,邓茂林.甘肃张掖黑河湿地黑鹳种群数量调查[J].甘肃科技,2019,31(9):139-140.[8]付宗斌,张翔,等.甘肃张掖黑河湿地保护区鸟类种群时空变化研究[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9,15(2):50-53.[责任编辑:殷月琴]本刊声明近期,编辑部接到作者反映,有不法分子冒用本刊名义,收取高额版面费,进行诈骗活动。
宁武县天池黑鹳种群数量及其保护
宁武县天池黑鹳种群数量及其保护邱富才;郭建荣;王建萍;吴丽荣【期刊名称】《四川动物》【年(卷),期】2001(020)002【摘要】@@黑鹳(Ciconia nigra)属国家1级重点保护动物,已被列为世界濒危物种保护对象,并列入在1998年出版的《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卷)中。
为了保护黑鹳资源,我们于1996~1998年的3~10月,在山西省宁武县天池曾对黑鹳的种群数量及其保护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rn1 工作区概况rn 工作区位于山西省宁武县东庄乡境内的天池,地处东经112°12′~112°14′、北纬38°51′~38°53′,海拔1 800m,是山西省著名的高山淡水湖泊。
它由马营海、琵琶海、鸭子海等组成。
其中马营海面积最大为80余hm2,水最深处为13m,蓄水800万m3。
湖泊鱼类有鲫(Carassius auratus)、鲤(Cyprinus carpio)、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等。
高层乔木有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云杉(Picea spp.)、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及杨、柳等种类。
中层灌木优势种有黄刺玫(Rosa xanthina)、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绣线菊(Spiraea spp.)等。
年平均气温6~7℃,1月最低为-11℃左右,7月为20~22℃,年平均降水量450~510mm,多集中在7~9月份。
由于天池地处偏僻,池水常年不涸,尚无污染,水草丰盛,人畜干扰少,故成为黑鹳理想的觅食场所。
【总页数】1页(P90)【作者】邱富才;郭建荣;王建萍;吴丽荣【作者单位】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9.7+22【相关文献】1.山西省天池黑鹳种群数量及其保护 [J], 刘焕金;苏化龙2.甘肃张掖黑河湿地黑鹳种群数量调查 [J], 李霞;邓茂林3.鄱阳湖黑鹳越冬种群数量与空间分布 [J], 孙志勇;单继红;刘俊;涂晓斌;钱法文;马建章4.鄱阳湖黑鹳越冬种群数量与空间分布 [J], 孙志勇;单继红;刘俊;涂晓斌;钱法文;马建章;;5.甘肃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鹳种群分布及保护对策 [J], 付宗斌;刘钊;谢宗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冰雪环境下黑鹳生态观察研究
动物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6期2009—2010年秋、冬、春季节是黑鹳自然保护区气候最为特殊的季节,与正常年景同期相比,雨雪较为频繁,气温持续偏低,大风天气较多,河流湿地结冰期长,积雪深度、积雪日数、连续降水日数均逼近历史同期极值,在这种冰雪环境下,黑鹳的栖息、觅食规律与正常年景相比出现了许多较为反常的特点。
鉴于此,从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对黑鹳在冰雪气候环境下栖息觅食及群聚越冬等活动情况进行观察,对研究黑鹳在冰雪气候环境下的栖息活动规律及对这一濒危物种采取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等具有一定意义。
1研究区自然概况山西灵丘黑鹳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东北边缘灵丘县境内,西与繁峙县、北与广灵县接壤,东与河北省涞源县、南与河北省阜平县毗邻,地处东经113°59′~114°29′,北纬39°02′~39°24′,是晋冀两省交界地带。
保护区内山大沟深、悬崖峭壁、峰峦叠嶂、林草茂盛、溪流潺潺,相对高差大,属中纬度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9.9℃,年均降水量500~560mm ,无霜期160~180d 。
冬季以强冷空气和寒流为主,降雪少,寒冷干燥;春季升温快,风速大,蒸发强而降水少;夏季降雨量集中,湿热多雨;秋季降温迅速,仲秋雨量骤减。
主要有5条河流穿越流经保护区(唐河、上寨河、下关河、独峪河、冉庄河),水源充沛、溪流密布,在各流途中均有清泉溪水,这些清泉溪水都为暖泉温水,沿河两岸有较好的湿地和良好的植被,部分河流冬季不结冰,河流溪水中小鱼、小虾、蛙类等浮游生物较多,并有鲜活嫩绿的水草生长在其中,为黑鹳越冬栖息准备了充分的食物。
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营造了适宜黑鹳栖息、繁殖、越冬的良好场所。
据有关资料和专家记述,黑鹳在西班牙为留鸟,在其他地方均为候鸟,而在灵丘黑鹳省级自然保护区部分却为留鸟。
而且黑鹳有春夏季节分巢繁殖,秋冬季节群聚越冬的生活习性。
群聚地点一般选择在地处深山、人迹稀少、山势陡峭、悬崖浅洞、温泉溪水较多且冬季不结冰、食物来源较多、黑鹳觅食比较方便的深山悬崖地域[1-2]。
黑鹳研究概况及保护对策
黑鹳研究概况及保护对策
汪青雄;杨超;肖红;王中强;胡彩娥
【期刊名称】《陕西林业科技》
【年(卷),期】2017(0)6
【摘要】本文从黑鹳种群数量、分布特征、繁殖习性、食物组成、觅食行为、迁徙路线、生境选择和人工繁育等方面综述性的概括了黑鹳研究现状,并结合陕西省黑鹳调查实地情况,提出了黑鹳的保护措施,为相关部门制定保护对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总页数】4页(P74-77)
【作者】汪青雄;杨超;肖红;王中强;胡彩娥
【作者单位】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安710032;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安710032;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安710032;陕西省榆林市林业工作站,陕西榆林719000;陕西省榆林市林业工作站,陕西榆林719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8
【相关文献】
1.冶河湿地黑鹳种群动态及保护对策 [J], 李剑平;武明录;孙砚峰
2.吉林上屯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概况及保护对策研究 [J], 李钟律;梁金花;金太根
3.广东省重楼资源分布概况和保护对策 [J], 陈廖粤;吴婕;杨晓雯;蓝家丽;陈博
4.黑鹳在中国河南省的概况与保护对策 [J], 刘冰许;徐新杰;方保华
5.甘肃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鹳种群分布及保护对策 [J], 付宗斌;刘钊;谢宗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保护黑鹳营巢繁育刻不容缓
保护黑鹳营巢繁育刻不容缓
保护黑鹳营巢繁育刻不容缓
黑鹳(当地俗称老油鹳),学名:Ciconia nigra,英文名:Black Stork,属动物界,脊椎动物门,鸟纲,鹳形目,鹳科,鹤属,黑鹳种,世界濒危珍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列入1998年版<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卷)中,是一种喜好清洁、宁静环境的浅水大型涉禽,也是世界珍稀濒危鸟类之一,我国一级保护珍禽,其珍贵可以与大熊猫相媲美.
作者:王春张智支改英作者单位:山西灵丘黑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034400 刊名:湿地科学与管理英文刊名:WETLAND SCIENCE & MANAGEMENT 年,卷(期): 2009 5(2) 分类号:关键词:。
黑鹳的繁殖生态
黑鹳的繁殖生态
时文龙;韩怀恩
【期刊名称】《河南林业》
【年(卷),期】2000(000)006
【摘要】黑鹳(Ciconianigra)是世界珍稀濒危鸟类之一,亦是一种观赏性极强且可以圈养展出的珍稀湿地鸟类。
它的分布十分广阔,但数量却极为稀少。
黑鹳主要活动于水边环境、森林环境和岩石丘陵环境中。
【总页数】1页(P48)
【作者】时文龙;韩怀恩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18.63
【相关文献】
1.黑鹳繁殖生态的初步研究 [J], 苏化龙;刘焕金
2.甘肃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鹳种群分布及保护对策 [J], 付宗斌;刘钊;谢宗平
3.西藏芒康和曲松两地发现黑鹳 [J], 翁仕洋;杨永炳;刘善思;李扎西姐;袁志胜;杨乐
4.西洞庭湖越冬黑鹳种群动态及行为 [J], 曾益波;彭波涌;刘鹏;钟丽琴;李跃飞;谢弦攸;解朝华;丁浩
5.灰喜鹊的繁殖生态和巢位选择Ⅰ.繁殖生态 [J], 汝少国;侯文礼;刘云;李多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鹳的保护生物学探究专业:生物科学姓名:董清芳学号:201006034020摘要:黑鹳是一种大型的涉禽,由于受到自身对环境要求太高和人为对黑鹳生活空间破坏的主观因数,及一些自然灾害的客观因数,导致黑鹳的数量急剧减少,以至于达到了濒危的状态。
我们可以通过对黑鹳的保护做宣传,强化市民保护黑鹳的意识,同时开展觅食保护,空间保护,法制保护和人工保护的措施,使黑鹳很好繁衍生存下去,不要走向灭绝的状态。
关键词:黑鹳;分布;濒危原因;保护对策Conservation biology of black storkAbstract: the black stork is a large shorebird, due to its own requirements for environment is too high and the human living space of black stork destruction of the subjective factor, and some natural objective factor, leading to drastically reduced the number of black stork, that its endangered status.We can pass through the black stork protection to do publicity, the strengthening of people's consciousness of protection of black stork, carried out at the same time foraging space protection, protection, legal protection and artificial protective measures, so that the black stork well survive, not to destroy the state.Key words: Black Stork; distribution; endangered reasons;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黑鹳,体态高大优美,羽色艳丽鲜明,给人一种高雅端庄、雍容华贵的感觉。
黑鹳属于鹳形目、鹳科,是一种喜好清洁、宁静环境的浅水大型涉禽,成鸟一般身高约90 cm~100 cm,身长100 cm~120 cm。
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为纯白色外,其余都是黑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可以映出变幻多端的绿色、紫色或青铜色金属光辉,尤以头、颈部的更为明显。
多栖息于河流沿岸、沼泽山区溪流附近。
黑鹳多在山区悬崖峭壁的凹处石沿或浅洞处营巢(山西),或在绿洲湿地高大的胡杨树上营巢(新疆塔里木河中游),有沿用旧巢的习性。
夏天在中国北方繁殖,秋天飞往南方越冬。
迁飞时结群活动,平时则单独活动,繁殖季节成对活动。
黑鹳在大树或悬崖上的石隙中筑巢,每窝产卵3~5枚,雌雄鸟共同喂养幼鸟,成年黑鹳的声带退化,不会发出叫声,但能用上下嘴快速叩击发出“嗒嗒嗒”的响声。
食物主要是鱼类,如鲫鱼和条鳅,约占80%一90%,其次为蛙,偶尔也食蝼蛄、蟋蟀、龙虱等昆虫,还有蛇和甲壳动物。
黑鹳具有较高的观赏和展览价值,但由于近年来旅游开发和采砂工厂,黑鹳的觅食出现困难,栖息地遭到破坏等致危因素的出现。
导致黑鹳的数量急剧减少,已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濒危物种,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其珍稀程度不亚于大熊猫,被称为“涉禽中的大熊猫”和“鸟中的大熊猫”。
一、黑鹳的分布与资源概述黑鹳在国外的分布亦很广,繁殖在从欧洲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德国、西班牙、葡萄牙、东欧、往东经苏联和蒙古到西伯利亚东部、俄罗斯远东、朝鲜等整个欧亚大陆古北区范围,大约在北纬40°-60°的整个区域,它也繁殖在南非,从赞比亚和马拉维到开普省;越冬在西非、东非、非洲东北部和亚洲南部,从巴基斯坦西部经印度北部到东南亚和我国南部。
国内:繁殖于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天山山地、阿尔泰山地、准噶尔盆地和东部盆地,青海西宁、祁连山,甘肃东北部、中部、西南部祁连山、西北部张腋、酒泉、敦煌,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中部伊克昭盟、东胜、乌梁素海、呼和浩特、东北部巴林、赤峰、阿伦河,黑龙江省哈尔滨、山河屯、牡丹江,吉林省长白山,辽宁省熊岳、朝阳、鞍山。
虽然黑鹳分布很广,但近几十年来世界范围内,其种群数量骤减,在瑞典、丹麦、比利时、荷兰、芬兰等国已绝迹,在德国、法国、朝鲜半岛已难见身影。
据统计全世界仅存2100对左右,在我国的繁殖种群数量,调查结果估计在350~500对。
二、黑鹳的濒危原因2.1自身因数—对环境要求太高黑鹳是一种进行长距离迁徙的候鸟,对繁殖、迁徙和越冬期间的生活环境都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觅食的水域,要求水质清澈见底,水深不超过40厘米,食物比较丰盛,且冬季不能结冰。
它们觅食的时候往往按照一些较为固定的路线活动,范围可以达到数公里远,这条路线一旦被破坏,黑鹳的觅食和活动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2.2自然因素—觅食困难,生活环境受到影响黑鹳生存的地方夏天会遇到天气干旱、冬天在越冬地会出现雪灾等的一些自然灾害,导致黑鹳觅食困难,生活环境受到影响。
各越冬期日活动时间的差异主要是受到气候和食物丰富度的影响。
早期气候适宜,湿地水量充沛,食物丰富,是促使黑鹳积极活动觅食的主要原因。
而越冬中、末期气温降低,食源地受低温冻结,湿地的水量迅速减少,食物匮乏,觅食成功率降低,黑鹳选择推迟和减少觅食时间来节省自身能量,以致很多黑鹳被饿死。
2.3人为因素—生存空间和生活环境遭到破坏繁殖地生境条件的恶化是影响黑鹳繁殖力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化工、冶金、轻工三大工业所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等三废和农业生产所用的化肥、农药等有很多进入各种水域造成污染,不仅使黑鹳的食物大量减少,也直接危害它们的健康发育,造成雏鸟死亡率增加,还造成黑鹳的生存环境恶化。
此外,人类的猎捕,在黑鹳的巢区附近爆破取石作为建材的现象,以及沿河修路、架桥,山区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现象严重,使黑鹳的栖息地、取食地受到明显的干扰和破坏,进而影响黑鹳的繁殖和越冬。
三、采取的保护措施3.1建立黑鹳保护宣教基地3.1.1发放宣传册宣传册采用收费供给和免费发放结合。
对本地学生、干部、旅游从业人员、本地居民、常住居民制订不同比例的免费发放比例,对旅游人员及外来人员按照成本价半价或更低价供给。
关于要收取一部分费用的原因,不是发不起,而是要提高所发材料的受重视程度,引起大家的关注,一般免费的往往不受重视,认真阅读的少。
干部因为需要向更多的人宣传,所以第一时间百分之百配备一份。
学生可以分批分期发放,每次发放都配合一次新的宣传力度,多次重复可以被动提高熟悉程度。
旅游从业人员按部门不按人发放,可以多次发放。
本地居民、常住居民按户分批次发放。
收费材料要低价,不增加大家的负担。
使保护黑鹳的材料科学实用并物超所值,有人购买。
3.1.2建立保护黑鹳网站建立保护黑鹳网站,在网上展图片游记等宣传和探讨保护黑鹳的一些好的建议、措施。
根据人们的参与热度和可行度,最后评选出“保护黑鹳优秀志愿者”。
3.1.3媒体宣传联系本市媒体,进行长流水不断线的各种黑鹳保护知识和好人好事的报道。
增强对学生及公众的野生动物保护教育宣传,强化市民的爱鸟的环保意识3.2觅食保护主要觅食地,修建3米高的围墙,保证现有黑鹳最基本的生存环境。
设置1到2处对外开放的观察点,配备高倍望远镜。
主要觅食地内设置本地鱼虾保护区,人工繁育鱼虾试验区,蛙类保护繁育区,外来鱼虾供应池(本地鱼虾食物不足时需外购补充)。
3.3. 生存空间的保护开辟和重建黑鹳的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内可分三种区域,即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
核心区是黑鹳和伴生动物群集中分布地段,这区域内可种植大量黑鹳喜欢的植被,维持黑鹳觅食的水域干净,清澈,核心区除了专业的保护或检测人员,其他人员接不许入内,保证黑鹳有一片不受任何干扰的区域。
缓冲区可适当的发展一些旅游类,但也要尽可能地以优美的自然环境为主,且人进入时要给人做好保护黑鹳的意识,否则违者必究。
实验区可在相应的监测站,每周带领队员到北京周边地区进行巡护一到两次,阻止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贩卖并放生被捕的鸟类和鱼类。
另外,保护站和当地村民保持联系,如果村民发现受伤的动物,都会送到站长的家里进行救助。
3.4法制保护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对非法捕杀黑鹳者,应该行使拘留和罚款,对黑鹳生存环境造成较大破坏者,将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罚款和没收财产,情节更为严重的可判处无期徒刑和死刑并没收全部财产。
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为保护黑鹳等珍稀动物提供了法律依据,对黑鹳的保护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3.5工繁育保护.在全面提升一期保护措施的基础上,同时聘用、吸引、聚集国内外专家和优秀技术人员,发明发展我国的专利技术,发展自己的黑鹳繁育中心,较大量繁育野生黑鹳。
同时开展野外生存训练和野外放生,并提高必要的人为帮助,如人工鸟巢(人工支架)。
保护黑鹳,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不在意你的贡献是多大,而是你的心意是否真诚,哪怕就是为黑鹳植一棵树,只要是真诚的也一样很伟大。
为了维护人与动物的和谐发展,为了维护地球上物种的多样性,保护黑鹳刻不容缓。
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黑鹳一定会有一片属于自己健康快乐生活和繁衍的家园。
参考文献[1]王春;刘伟明;冰雪环境下黑鹳生态观察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6期[2]刘焕金,卢欣,申守义;山西省黑鹳繁殖地的调查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89年01期[3]王川;梁生俊;周丽峰;姚静;近54年陕西两次冰雪灾害天气过程对比分析[J];高原气象;2010年04期[4]王春;张智;杨海英;支改英;灵丘自然保护区黑鹳的冬季群聚夜栖[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8年04期[5]孙砚峰;河北平山湿地水鸟群落结构及黑鹳(Ciconia nigra)的觅食生境选择[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6]冯理;纳帕海黑鹳越冬生态观察[D];西南林学院;2008年[7]鲍伟东;张扬;蔚培龙;;北京十渡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鹳的种群生态调查[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7年03期[8]李晓辉;赛罕乌拉能把黑鹳留住吗;中国环境报第四;2012年[9]李姜黎;陈曦;浅议自然生态自治保护区的建立[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2期[10]张红娟;北京十渡自然保护区迁徙与越冬期黑鹳生态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11]苏雁;我国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12]刘焕金,卢欣,申守义;山西省黑鹳繁殖地的调查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89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