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其人与其杀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2

古侵扰的军队,称为边兵,还有运输军用物资的驿卒。明末政治腐败,官吏贪污成风,边兵常无衣无食。更有甚者,明末,明廷又大量裁汰边兵、驿卒。这些被裁汰下的边兵、驿卒难为生计,于是铤而走险,拉队伍造反。

崇祯元年(1628年),陕西白水县爆发了王二领导的饥民大起义。陕西连续两年大旱,饥民吃树皮和观音土,官府还“严为催科”,于是官逼民反。一人登高呼,众人如潮涌,数月间陕北几十支饥民与边兵、驿卒的造反队伍举起大旗。边兵、驿卒平时受过军事训练,熟悉地理交通,又有一定胆识,所以一旦起事,队伍发展迅速,遂形成明末大起义洪流。

张献忠相貌奇伟,艺高力大,面目微黄,声如巨雷,在王嘉胤领导的起义军中,自领一军。他剽悍果勇,屡立战功,自称“西营八大王”。

张献忠入川

崇祯四年(1631年)王嘉胤被叛卖遭杀害后,军队由张献忠统率。在官府的追剿下,各路义军“三十六营,二十万人”分别转入山西、河南等外线作战。崇祯六年(1633年)首次入川作战,攻克夔州等地。崇祯七年(1634年)二月下旬,张献忠率军第二次入川。他由大昌(巫山北)、大宁(巫溪)、夔州(奉节)、开县、新宁(开江),攻保宁(阆中)和广元未克,四月由达县、仪陇北上返回陕西。

明末起义队伍中另一领袖李自成(1606~1645年),原是高迎祥的部将,他

们都是陕北人。崇祯六年,李自成第一次入川,破夔州,攻广元等处。崇祯九年(1636年)七月,高迎祥牺牲,部队由李自成率领,号“李闯王”。崇祯十年(1637年),李自成军第二次入川,攻克龙安(平武)、剑阁、绵州、安岳,包围成都20余日。残酷的战争与多年的奔波,使起义队伍十三家七十二营,有的失败,有的分化组合,至此仅剩下李自成、张献忠和罗汝才三支。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罗汝才搞分裂通敌,被李自成杀死。当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吊死于煤山(景山)树上。

崇祯十二年(1639年),张献忠在湖北,遭到明军主力围剿,多次失利,于十三年四月第三次转战进入四川。由巫山、大昌、太平(万源),攻保宁、剑阁、广元、绵州、梓潼、绵竹、什邡、安县、德阳、金堂、简州、资阳、荣昌、永川、泸州等县市,农民军“以走致敌”,所向披靡,拖得官军团团转,疲惫不堪。当兵部尚书杨嗣昌带领官军入川时,张献忠部队又乘隙,“一日夜驰三百里”,飞驰出川,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攻破了空虚的襄阳,杀了襄王。杨嗣昌遭此大败而自杀。

明朝末年,官军两线作战,东北抗击清军,西部镇压李自成和张献忠,疲于应付。崇祯十四年杨嗣昌自杀后,朝廷围剿方略彻底破产。

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在湖北称“西王”,攻克黄州、武昌,执楚王朱华奎沉于江。十二月,张献忠第四次攻入四川,由湖北岳州(岳阳)攻夔州,部队

|43|

号称60万人,次年春攻克夔州,六月克涪州(涪陵),六月二十日克重庆,杀瑞王朱常浩和“衣冠”、“士大夫”等“一万余人”。八月九日,攻克成都,而后分兵四出攻占各府州县。张献忠正式建国于成都,国号大西,年号大顺。

公元1644年4月末,清兵入山海关,5月初占领北京。1645年春,清军占领陕西,下书招降张献忠,遭拒绝。1646年春,张献忠集众将决计撤出成都北上抗清。11月27日在北上途中因遭叛徒出卖,被清军射杀于西充凤凰山。

张献忠杀人

张献忠转战16年,带几十万农民军鏖战,几进几出四川,不知杀了多少人。明末大学者顾炎武说,张献忠在常德“不妄杀人,惟宗室无得免者”(《明季实录》附苍梧兄《酉阳杂笔》)。张献忠对王府、官员,对抵抗的官军、富户、文人,均采取镇压手段。进攻重庆时,放话在先,开城投降免死;不投降,攻下就洗城。攻克重庆后,也并未“洗城”,但官府军政要员均被杀,将一些顽抗的官兵的耳朵、鼻子割掉放到其他州县,企图以恐吓手段瓦解各州县的抵抗。在成都建立政权后,有时“因岁饥,转掠富户”,军队四处打粮,遇反抗者,即杀之。张献忠是造反,忠君的官僚、富户、文人认为他们是贼寇窃取天下,时时暗地纠集武装杀新官,搞破坏活动。张献忠本来对封建文人就抱着猜疑态度,在开科取士时,居然有人在青羊宫、大慈寺公开诽谤、捣乱,遭到打杀也就是必然之

事了。

张献忠带着几十万军队,要军饷粮食,建立大西政权,要巩固,他倘若把四川人都杀光了,几十万军队饭碗咋解决?张献忠是依靠百姓,打击官府的。在湖广(今湖北、湖南)转战时,对百姓公告“三年免租,一民不杀”。张献忠进川,打着“澄清川狱”的旗子,向成都进军时号令:“归诚草木不动,抗拒则老幼不留”(《滟囊》卷二),并先传“招降牌”,明令“但能杀王府官吏,封府库以待,则秋毫无犯”(《明史纪事本末》卷七七);射洪县“百姓开门迎贼”(光绪《射洪县志》卷一七);“官兵降者不杀”(《蜀龟鉴》卷二)。曾在张献忠营里待过的简州人傅迪吉的《五马先生传》和西方传教士古洛东的《圣教入川记》均详细记有大西军杀富抚民的史实。《蜀碧》中记载,四川的奴仆、佃农“戕灭其主,起而相应”。新都县农民还将藏匿田野间的知县捉送张献忠军营。义军在成都地区时,“应募入伍者,尚不下数万”(《记事略》)。据当时人李蕃著《明末清初雅安受害记》所载,雅安地处边远,受到骚扰,但未受到太大的破坏。乾隆《涪州志》载,张献忠军队里“不蓄老弱,不携妇女,三日一检,不私橐金,良为悍寇”。他们是不贪财,不贪色,“饥则聚掠,饱则弃余”的“流寇主义”军队,在成都建立政权后,也一日未安静,仍处在与明朝残余势力、地主武装和后来的清兵作战中。

谁杀尽四川人

张献忠杀了许多人,官军镇压造反杀

|44|

的人就更多。文秉《烈皇小识》卷四载,官军“将无纪律,兵无行伍,淫污劫杀,惨不可言”,尾随义军不敢打,而滥杀百姓报功,“所报之(首)级,半是良民”。从张献忠占成都至其撤出成都仅三年,而张献忠死后,却有连续30余年的战乱:清兵入川,镇压四川的抗清斗争,不知杀了多少人;顺治四年(1647年),清军兵败退出成都时,掳一千余人,“至绵州,又尽杀之,成都人殆尽”(《客滇述》)。明末清初,四川一片混乱,明朝残余势力、地主武装、各地土匪等,不仅攻伐张献忠余部,又相互弱肉强食,抢夺地盘,搞得村落荒芜,尸横遍野。由于天旱年荒,有的地主武装以人肉干为食。长期混战杀死、饿死的都是百姓。不久,吴三桂叛乱,八年的平吴战争,四川又是主要战场。连年战乱,搞得四川真是“雪上加霜”、“十室九空”、“靡有孑遗矣”(同治《叙永县志》卷八)!这就使得四川人口锐减,田地荒芜,“空如大漠”了。

谁杀了这么多四川人,上述十分清楚。还得补充一点,由于战火连年,尸骸遍野,引起瘟疫,什么“大头瘟”、“马蹄瘟”、“马眼睛瘟”等,肆虐各州县。田园荒芜了,虎豹成灾,史书载虎豹成群“穿屋巅,逾城楼而下……有经数日一县之人俱尽残者”(《蜀碧》卷十)。瘟疫和虎患也消耗了不少人口。这一点,不少地方志上有详细记载。

清初四川人口绝少,大约8万人(户)。为了恢复人气,恢复社会经济,康熙皇帝下诏天下移民入川,而且采取极优惠的鼓

励政策,于是有湖广、陕西、山西、甘肃、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十余省移民入川,这就是“湖广填四川”的历史故事。

历史事实十分清楚,为何又将四川人口锐减全归罪于张献忠呢?“张献忠洗四川”的杀人故事来源于几本书,如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沈荀蔚《蜀难叙略》、彭遵泗《蜀碧》、费密《荒书》、刘石溪《蜀龟鉴》、欧阳直《蜀乱》、孙骐《蜀破镜》、毛奇龄《后鉴录》,还有李馥荣《滟囊》等,这些都是当时文人的私家著述。这些文人都是极仇恨张献忠的,如《蜀乱》的作者欧阳直本人参加了张献忠的考试,虽未遭杀,但仇恨仍在。这些文人归顺了清王朝,当然不会说清兵杀人、吴三桂杀人,也不会说地主武装杀人,于是全加给“贼寇”张献忠了。他们编了一些似是而非,颇有一定趣味情节的故事,如“草杀”、“天杀”、“开科杀士子”等。毛奇龄说张献忠一次“草杀”杀了四川人六亿九千九百万。后来,有的文人还编出张献忠有“七杀碑”,碑文:“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上世纪,考古发现此碑,实为张献忠“圣谕碑”,其文曰:“天有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此碑今立在广汉市公园,游人均可参观。

清初修《明史》,关于张献忠的事,不仅杂采了以上几部野史资料,而且更夸大其词。该书前面说,明末四川人口三百万,而后面《流贼传》又说张献忠在四川“杀男女六万万有奇”,这不仅自相矛盾,

|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