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级导游考试新教材内容(导游知识专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
【考核要点分析】
一、中国传统文化简述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
1.文化是人类诞生之后发生的现象,“文”就是“人文”,文化就是人文化,是人类面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与自然斗争中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以及在改造社会、改造人本身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
2.凡是文化都具有群体性或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
3.作为传统文化,其传承性的特征尤其突出。
4.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有着鲜明的历史性、历时性)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并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中国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
5.中国传统文化有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社会意识)四种形式的文化内容。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1.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传承连续而完整
(1)距今约180多万年的山西芮城西侯度猿人和距今约170万年的云南元谋猿人,他们已经有了简单原始的渔猎生活,可能有了最初的用火熟食。
(2)北京猿人(距今约五六十万年)已被世界公认,已学会用火熟食,开始了人类饮食史和掌握自然力的一次革命。
(3)华夏族形成于夏时,至汉代形成稳固的、人口数量最大的汉族。
(4)中国文化已经有180万年的历史;以华夏族开始形成为标志,中华民族文化的文明史也
有五千年之久。
(5)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惟有中国文化没有中断和结束过,是惟一传承连续而完整的文化序列。
2.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具有地域的多样性和民族的多元性。
3.中国传统文化是融合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魏晋以后)为主体的文化。
(1)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体是不同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合体。
(2)中原地区的汉族文化,在秦汉之后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儒家、道家、佛家文化三位一体的文化结构,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3)儒家文化主要是政治、伦理道德文化(即一般所说的经世致用的“治世”文化);道家文化主要是哲学文化;佛家文化是纯粹的宗教文化。
(4)如果说儒家文化是“入世”文化的话,那么道、佛文化则是“出世”文化。它们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构成传统文化的主体。
(5)庄子提出保命全性学说,为个人自我解脱提供了一个武器。
(6)“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孟子提出的人生价值观。
(7)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儒以修己为体,以治人为用;道以静为体,以柔为用;佛以定为体,以慈为用。”
4.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广泛、内涵精深
(1)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佛文化为主体。
(2)哲学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文化的最深层面,是文化发展的最高形态。
(3)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精深最集中表现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湛深邃上。
(4)“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由道家哲学思想演变而来。
5.中国传统文化是胸怀广阔、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对待外来文化的心态:“以尊临卑”、“以华制夷”。
6.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古代东方文化的代表
没有四大发明,就不会有西方的资本主义,不会有现在的世界。
二、中国古代思想流派
(一)中国古代思想流派简述
1.夏以前,尧舜的“禅让”制对后世儒家影响至深,是“公天下”的“圣世”典范。
2.夏、商、西周三代的“家天下”。
3.在尧舜至“三代”之时,产生了两个极为重要的、影响至今的哲学思想体系:“八卦易学体系”和“阴阳五行体系”。
(2)“三易”:夏代的“连山易”、殷代的“归藏易”、西周的“周易”。
“儒易”:春秋时期,主要是儒家学派继承了易学。
“道易”:道教产生后,以太极八卦图为其标记。
研究的流派:探究易理的“学理易”和发展占筮之术的“术数易”。
(3)《易传》即解释《周易》之言,相传为孔子所作。它是《周易》之外反映易学流派思想最重要的资料。其中反映的朴素辩证观更为难得。
(4)阴阳五行相生相克:
相克:金→木→土→水→火→金相生:金→水→木→火→土→金
(5)“五行”一词早在夏代已出现。夏至商是阴阳五行说的萌芽时期,至春秋战国最终形成体系。
(6)“阴阳”与“五行”结合,构建了万事万物的结构框架及其产生、发展、变化的关系模式,可用来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存在及相互关系。
(7)战国时期,出现了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学派。
(8)儒家将阴阳五行学说神秘化,把“天人合一”神化为“天人感应”,创造出迷信的谶纬经学。
4.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学术思想最为开放、流派创建最为众多的黄金时代,为此后中国古代学
术流派奠定了思想基础。
5.墨家学说:
(1)墨家的创始人:墨翟(春秋时期人)
(2)墨家学说与儒家学说同为当时的“显学”。
(3)墨家学说可归纳为“天志”观基础上的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兼爱、非攻、非命、明鬼等。
(4)墨家学说代表了以手工业者为主的下层百姓利益。
(5)“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是墨家的律法。
6.兵家学说:
(1)代表人物:春秋时期的孙武,代表作《孙子兵法》。战国时期的孙膑,代表作《孙膑兵法》。
(2)日本学者称孙武的《孙子兵法》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7.法家学说:
(1)法家学派是继承春秋子产提出法治主张、战国初期魏国李悝主持变法、著《法经》之后,至战
国中期形成的学术流派。
(2)楚国的吴起、秦国的商鞅都是著名的变法者。
(3)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著有《韩非子》一书。
(4)韩非子的“法治”理论是一个“法”、“术”、“势”三位为一体的体系。
(5)法家在秦代被作为实际上的官方学术而推崇。
8.
(二)儒家思想流派
1.孔子学说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