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景文《现代企业管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现代企业管理》参考答案

《现代企业管理》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名词解释企业:现代企业是通过向社会提供产品或劳务,获取经济利益的独立的经济实体。
企业生命周期:企业生命周期是指企业初创、成长、成熟、衰退,直至死亡的过程。
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
企业风险:企业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以及由此而可能给企业造成的危害或损失。
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1.C 2.B 3.B 4.A、B、C 5.A、B、C、D6.A、B、C 7.A、B、C、D 8.A、B、C、D、E 9.C三、简述或论述题(答题要点):1.如何理解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1)大规模采用先进的生产手段,系统地将最新科学技术成果用到生产经营活动中。
(2)企业制度从业主制、合同制到股份制逐步演变。
(3)生产经营专业化、一体化不断深入。
(4)随着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进程的加快,现代企业正走向知识化、信息化、电子化、网络化和虚拟化。
2.如何理解现代企业的基本性质?(1)现代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2)现代企业是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我发展的独立的经济实体(3)现代企业是依法设立、依法经营的法人组织(4)企业是社会系统中的生命有机体。
3.如何理解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层组织,处在社会再生产的基础地位(2)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4.企业系统的构成要素有哪些?(1)从国民经济系统看,企业是一个开放的子系统(2)从社会系统角度看,企业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有:环境、组织、个人、矛盾与发展。
(3)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资源系统看,企业系统要素包括: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组织管理和市场资源。
5.如何理解企业的生命周期?企业作为一个生物有机体,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即出生、成长、老化、死亡。
现代企业管理课后复习题答案(1)

现代企业管理课后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企业是从事生产、物流、服务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和获取盈利,依照法定程序成立的具有法人资质,进行自主经营,独立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经济组织。
2.行为科学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行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
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3.领导定义为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4.效益原理是指企业通过加强企业管理工作,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和资金占用,提供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追求经济效益。
5.超Y理论:管理方式应根据工作性质、组织成员特点而定,需要具有一定弹性、一定应变能力。
6.控制是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
7.企业战略是以企业未来为基点,为寻求和维持持久竞争优势作出的有关全局的重大筹划和谋略。
8.市场定位是指设计一定的营销组合,以影响潜在顾客对一个品牌、产品线或一个组织的全面认识和感知。
9.产品质量,是指“产品的适用性”,是指产品满足顾客要求的特性。
10.生产过程,是指从准备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原材料的投入开始,直到生产出该种产品的全部过程,是按一定客观要求组织起来的劳动过程和自然过程的总合。
11.流水线,是生产流水线的简称。
是指劳动对象按照一定工艺过程,顺序地经过各个工序的加工,并按统一的节拍完成工序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
12.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包括能够进行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能力。
二、选择题1.管理是(A )的必然产物。
A 社会化劳动,分工协作B 私有制C 商品经济2.企业经营是以企业取得理想的(B )为目的的。
A 社会效益B 经济效益C 价值D 发展规模3.“科学管理之父”是指(A )。
A 泰罗B 法约尔C 韦伯D 欧文4.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是(C )。
现代企业管理_习题集(含答案)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习题集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习题【说明】:本课程《现代企业管理》(编号为02022)共有单选题,论述题,计算题,简答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论述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1.最早、最简单的企业形态是( B )A、合伙制企业B、个人业主制企业C、股份制企业D、三资企业2.以下不属于管理含义的是( D )A 、对事B、对物C、对人D、对实体3.企业组织工作遵循( A )是主体的原则A、职工B、经理C、股东D、工会4.企业早期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是( A )A、直线制B、直线——职能制C、事业部制D、矩阵制5.企业经营思想的中心是( B )A、计划观念B、市场观念 C、竞争观念D、效益观念6.全面质量管理的目的和指导思想是( A )A、全员性B、科学性 C、服务性 D、全面性7. ISO质量保证体系中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是指( B )A、ISO9001 B、ISO9002 C、ISO9003 D、ISO90048.盈亏平衡分析法的核心是( A )A、盈亏平衡点B、均衡点 C、经济批量D、生产点9.风险决策的概率是( B )A、不确定的B、确定的C、不一定D、都不对10.以下不属于不确定决策方法的是( D )A、大中取大法B、小中取大法C、乐观系数法D、决策树法11.企业协调的中心是( A )A.人B、物 C、资金D、财务12.以下不属于3M的是( D )A、资金B、人员C、物资D、管理13.责任属于( A )因素。
A、激励因素B、工作因素C、环境因素D、保健因素14.西蒙认为管理是( B )A、教育B、决策C、文化D、协调15.公司制最高权利机构是( B )A、董事会B、股东大会C、经理D、监事会16.企业责任制度的主体是( C )A、工作制度B、奖惩制度C、内部经济责任制度D、承包制度17.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不包括( D )A 产权关系明晰B 政企分开C 管理科学D 机制呆板18.在厂长(经理)负责制中,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 C )A 工会B 工人群众C 厂长D 生产部门管理者19.埃尔顿. 梅奥是人群关系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 A )A“霍桑试验” B 需求层次理论C 大批大量生产组织管理(流水生产)D 双因素理论20.在下列选项中不是按照企业制度和法律责任划分的是( D )A 个人业主制企业B 合伙制企业C 公司制企业D 集体企业21.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特点是( C )A 公司不得发行股票,股东的出资额以协商确定,并以股份证书认定B 公司的股份一般不得任意转让,若需转让,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
《现代企业管理》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B. 缓慢撇脂策略
C. 快速渗透策略
D. 缓慢渗透策略
对不同的顾客采用不同的价格属于( )。
A. 时间差别定价 B. 产品形式定价
D
C. 地点差别定价 D. 顾客细分定价
根据赫赛和布兰查德的研究,在员工比较成熟的情况下采取( )领导方式更
有效。
B
A.授权
B.参与 C.推销
D.指示
工艺专业化车间布置方式的最大优点是 ( )。
B. 产品组合的长度
C
C. 产品组合的深度
D. 产品组合的关联性
当企业的净利润与现金流量不够稳定时,多采用的利润分配政策是(C)。(第
十一章第四节)
C
A. 剩余政策
B. 固定股利政策
C. 正常鼓励加额外鼓励政策 D. 固定股利比例政策
当前生产能力不足, 但从长期看,能 力与需求基本 相等时,企业可 采取的措施
企业筹资方式
企业的生产能力 企业合并 企业兼并 企业文化
指企业筹集资金 所采用的具 体形式。目前 我国企业筹 资方式主要 有以下 几种:吸收直接 投资、发行 股票、银行借 款、商业信 用、发行债 券、融 资租赁。 一般分为设计能 力、查定能 力和计划能力 三种。影响 企业生产能 力的因 素主要有三个, 生产中固定 资产的数量、 固定资产的 工作时间和 固定资 产的生产效益。 参与合并的企业通过资产、生产要素和经营要素的合并,成立一个新的、 取得法人资格的统一经营企业的企业产权交易形式。 是兼并企业以现金或股票调换等方式,取得被兼并企业的资产或控制权, 以扩大兼并企业规模和经营范围的企业产权交易形式。 是指企业所有员 工共有的一 整套假设、信 仰、价值观 和行为准则 等各种 文化因素的总和 ,是企业增 强内聚力、创 造力、适应 力和持久力 的精神 动力。
现代企业管理笔记整理

企业管理概念第一章科斯定律如果产权的界定是适当的,那么,人们就会被迫偿付他们给别人带来的任何外部负效应,而且,市场交易将产生有效率的结果。
关于什么是科斯定理,西方学者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该定理可表述为: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
例如,假定有一工厂排放的烟尘污染了周围5户居民晾晒的衣服,每户由此受损失75元,5户共损失375元。
再假定有两个解决方法,一是花150元给工厂烟囱安装一除尘器,二是给每户买一台价值50元的烘干机,5户共需250元。
不论把产权给工厂还是给居民,即不论工厂拥有排烟权利,还是5户居民有不受污染的权利,如果听任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发生作用,工厂或居民都会自动采取150元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这样最节省,150元成本最低表示资源配置最优。
经理人因为是“人”,所以也不可能总是理性的。
企业家是开拓者,经理人是解决问题的人。
”在今天,要想成功地经营一家企业或任何组织,企业家(事业家)和经理人是缺一不可的。
最近,有机会结识了被员工尊称为老爸的新家园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勇先生,与其交流中体会到亲情式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魅力。
借本期刊物正好是企业管理的主题,和大家一起来沟通企业的领导方式。
命令式领导方式是照我说的做,榜样式领导是像我这样做,愿景式领导是跟我一起做,关系式领导说你们商量着做,民主式领导则问你想怎样做。
亲情式领导最特别,貌似简单,更多是体现领导人的对用人管理的功力。
首先,亲情式领导,就是将严格标准与情感投资相结合,努力做到以法服人,以情感人,把“家”的概念推行到企业中去。
在公司创造一种家庭式气氛,互相尊重。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不能只靠制度,更重要的是靠人。
只有公司上下融洽、合作得好才能充分调动每个人的才能,发挥员工的最大潜能。
其次,亲情式领导有“亲情”。
作为一个人,如果当你悲伤时,有人替你分忧;当你快乐时,有人与你共享喜悦,那么你会把他当作你的知己。
作为一个公司,如果领导者对员工悉心关照,想员工所想,急员工所急,就会有较大的功效。
《现代企业管理(第二版)》参考答案(安维)

《现代企业管理(第二版)》参考答案(安维)第二版《现代企业管理》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名词解释企业: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产品或劳务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其盈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设立的经济组织。
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1.C 2.A、B、C、D 3.B 4.B 5.A、B、C 6.A、B、C 7.A、B、C、D、E三、简述或论述题(答题要点): 1.如何理解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从历史的角度看,企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经济的角度看,企业是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盈利性的经营实体;从法律的角度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从事经营活动的组织。
从社会的角度看,企业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2.如何理解现代企业的基本性质?(1)现代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2)现代企业是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我发展的独立的经济实体(3)现代企业是依法设立、依法经营的法人组织 3.如何理解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现代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2)现代企业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主体��(3)现代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4)现代企业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5)现代企业是创造和实现社会价值的经济实体(6)现代企业是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4.如何理解现代企业的系统结构?(1)企业是一个转换系统(2)企业是一个开放的子系统。
(3)企业是一个自适应系统。
5.企业系统的构成要素有哪些?(1)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2)知识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重要资产(4)技术资源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促进剂(5)物力资源是企业开展经营管理活动所需的物质基础(6)财力资源是企业的造血系统和循环系统(7)信息资源是企业的神经网络(8)管理资源是组织运作和其它各种资源发挥效能的手段(9)市场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第二章一、名词解释企业外部环境一般环境任务环境 SWOT分析波特模型企业社会责任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1.A、B、C、D、E2.A、B、C、D、E3.B4.C5.A、B、C、D、E6.A、B、C、D三、简述或论述题1.如何理解环境与企业及其管理的关系?企业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开放的子系统,环境是企业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现代企业管理课后答案

第一章:什么是企业1.什么是企业?企业具有哪些特征?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主、服务、等经济活动,以产品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营利性的经济组织。
具有经济性、营利性、独立性、社会性的特征。
2.企业家精神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企业家精神的基本内容包括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创业精神、宽容精神。
3.按照企业的资产组织形式不同,企业可分为哪些类型?根据资产构成和法律形式的不同,可将企业分为自然人企业和法人企业。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制企业是典型的自然人企业;法人企业的典型代表是公司制企业,可分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4.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有何异同?同:都属于公司制企业,都由股东出资成立,都是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企业法人。
6.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其体现有哪些?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除承担法律义务和经济义务之外,还承担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实现的义务。
1)所有者,企业对所有者承担的基本责任是保护所有者的投资并使其增值;2)顾客,企业要随时注意顾客需求的变化,根据不同的需要,不断提供使顾客满意的产品或服务;3)债权人,企业要及时偿还债务;4)职工,企业应对职工提供合理的报酬、良好的工作条件、职业保证以及定期的培训等;5)政府,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按时足额纳税、接受政府指导和管理、对各级政府号召和政策的支持等方面承担责任;6)社会,使社会成为公民更好的生活场所;此外,对供应商要保证付款及时,对竞争者要公平竞争,对贸易和行业协会活动的支持,对特殊人群提供平等就业机会等。
7.小企业的管理应注意避免哪些方面?1)切忌依赖经验,要与时俱进;2)切忌短视行为;3)注重组织规模扩大后管理能力的提升;4)慎重选择多元化发展战略。
另外除了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提高企业主自身修养与能力外,还可以多向企业家或创业者学习。
8.企业国际化的含义与方式是什么?1)出口或进口;2)非股权安排;3)国外直接投资。
《现代企业管理(第二版)》参考题答案(安维)

《现代企业管理(第二版)》参考题答案(安维)第二版《现代企业管理》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名词解释企业: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产品或劳务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其盈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设立的经济组织。
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1.C 2.A、B、C、D 3.B 4.B 5.A、B、C6.A、B、C 7.A、B、C、D、E三、简述或论述题(答题要点):1.如何理解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从历史的角度看,企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经济的角度看,企业是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盈利性的经营实体;从法律的角度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从事经营活动的组织。
从社会的角度看,企业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2.如何理解现代企业的基本性质?(1)现代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2)现代企业是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我发展的独立的经济实体(3)现代企业是依法设立、依法经营的法人组织3.如何理解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现代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2)现代企业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主体(3)现代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4)现代企业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5)现代企业是创造和实现社会价值的经济实体(6)现代企业是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4.如何理解现代企业的系统结构?(1)企业是一个转换系统(2)企业是一个开放的子系统。
(3)企业是一个自适应系统。
5.企业系统的构成要素有哪些?(1)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2)知识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重要资产(4)技术资源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促进剂(5)物力资源是企业开展经营管理活动所需的物质基础(6)财力资源是企业的造血系统和循环系统(7)信息资源是企业的神经网络(8)管理资源是组织运作和其它各种资源发挥效能的手段(9)市场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第二章一、名词解释企业外部环境一般环境任务环境SWOT分析波特模型企业社会责任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1.A、B、C、D、E2.A、B、C、D、E3.B4.C5.A、B、C、D、E6. A、B、C、D三、简述或论述题1.如何理解环境与企业及其管理的关系?企业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开放的子系统,环境是企业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现代企业管理全笔记

现代企业管理全笔记现代企业管理第一章企业管理概述第一节企业与企业类型企业的概念通常所说的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依法成立,自主经营,独立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人型或非法人型经济组织。
作为一个企业,必须具备以下一些基本的要素:(1)拥有一定数量、一定技术水平的生产设备和资金;(2)具有开展一定生产规模和经营活动的场所;(3)具有一定技能、一定数量的生产者和经营管理者;(4)从事社会商品的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5)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6)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获取利润。
二、企业的产生和发展—1.手工业生产时期 2.工厂生产时期 3.企业生产时期三、企业的类型(一)按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分类(二)按照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分类(三)按照企业所属产业行业分类(四)按照企业使用的主要资源分类(五)按照企业规模分类(六)按照企业生产力组织形式分类(七)按照企业面向市场范围分类第二节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制度的概念:企业制度是指以产权为核心的企业组织与管理制度。
产权,即财产权。
通常产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的权利。
也可以说,产权是指建立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的财产的归属权利和经营权利。
企业制度的构成企业制度包括企业形态和管理制度两个方面内容1.企业形态:企业形态是指企业产权关系和反映这种经济内容的法律表现。
产权关系是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它规定了投资人的出资方式、对资产的占有状况、权益实现的规则、企业资产的支配权如何行使以及企业资产的支配权同出资者的关系。
法律表现是指依法确立的企业形态,它确定了企业市场主体资格,这是企业制度的基础。
一般包括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法人制公司企业三种基本法律形式。
2.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制度是指企业领导体制、组织结构以及各项经营管理制度。
它是保证企业正常经营的基础。
企业领导体制是关于企业领导层的构成、职责分工、权力划分以及相互关系的规定。
《现代企业管理》教材-教材习题答案.docx

《现代企业管理》教材“任务”、实训题、案例参考答案学习情境一项目评价任务一描述项目的基本情况与背景参考答案:1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深圳市XX有限公司新建年产10万吨纳米碳酸钙项口1. 1.2承办单位概况建设单位:深圳"jxx有限公司法人代表:XXX,地址:深圳市罗湖区莲塘鹏基工业区深圳市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集团”)成立于1995年,以矿产品加工、通信器件生产和珠宝首饰加工为主耍业务,在矿山勘探开采、矿产品加工,通信器件生产,珠宝首饰生产等方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生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具备纳米碳酸钙工业生产能力。
集团在广西灵山和隆安境内获得了相当储量、品质良好的石灰石和方解石矿产资源的开釆权,在隆安拥有一座靠右江的码头(在建)和305 亩建设土地。
在深圳市大工业区内征地53720.67平方米(其中一期征地40001.67平方米,二期征地13719平方米),建立了工业园。
1. 1.3编制的依据、原则a.编制依据(1)《广西隆安县方解石、石灰岩矿踏勘地质报告》;(2)《关于广西隆安县矿产资源及有关情况的说明》;(3)《坝平H1、览J平H2、称怀H1、将军山H1、将军山H2、隆怀H1、唏伍等地矿石组分分析报告》;(4)《堀平H1、橄怀H1、将军山H1、隆怀H1、晦伍矿石白度检测报告》;(5)深圳市XX集团与广西隆安县政府签订的有关协议;(6)深圳市XX集团取得深圳市政府信用贷款的协议;(7)《投资项口可行性研究指南》(屮国电力出版社出版);(8)《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9)深圳市XX冇限公司委托深圳XX屮心编制碳酸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合同;(10)深圳市XX冇限公司与XX中心关于可行性研究报告往來信函;(11)深圳XX屮心编制的《碳酸钙系列产品市场调研报告》;(12)XX集I才I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b.编制原则本可行性研究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核心,发扬求实和创新精神;主要的技术原则是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主要的经济原则是必要性、合理性、现实性;此外,述遵照财务上的盈利性、合法性;环境上的可行性;建设上的可行性等原则。
现代企业管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1、什么是管理?你是如何理解的?答:管理是指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综合运用各种资源,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理解:管理的内容是协调,管理的实质是一种手段,管理的作用在于其有效性,管理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
2、管理的职能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答: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它们相互作用,形成循环,最后实现组织的目标。
3、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1)工人不是简单的“经济人",而是“社会人”(2)非正式组织对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3)管理人员要善于鼓舞员工的士气,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4、什么是系统?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管理者可从系统原理中得到哪些启示?答: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就其本质来说,系统是过程的复合体。
系统具有⑴集合性;⑵层次性;⑶相关性。
从系统原理的要点中管理者可以得到如下启示,⑴整体性原理。
当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发生矛盾时,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⑵动态性原理.研究系统的动态规律,可以使我们预见系统的发展趋势,树立起超前观念,减少偏差,掌握主动,使系统向期望的目标顺利发展。
⑶开放性原理。
明智的管理者应当从开放性原理出发,充分估计到外部对本系统的种种影响,努力从开放中扩大本系统从外部吸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
⑷环境适应性原理.作为管理者既要有勇气看到能动地改变环境的可能,又要冷静地看到自己的局限,才能实事求是地作出科学的决策. ⑸综合性原理. 管理者既要学会把许多普普通通的东西综合为新的构思,新的产品,创造出新的系统,又要善于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最简单的单元去解决.5、管理的法律方法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有何特点和作用?如何正确运用?答:内容: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条例和司法仲裁工作,调整社会经济的总体活动和各企业单位在微观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关系,以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方法.实质:体现全体人们的意志,并维护他们的根本利益,代表他们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实行强制性的统一的管理特点与作用:严肃性、规范性、强制性。
现代企业管理课后复习题答案(1)

现代企业管理课后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企业是从事生产、物流、服务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和获取盈利,依照法定程序成立的具有法人资质,进行自主经营,独立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经济组织。
2.行为科学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行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
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3.领导定义为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4.效益原理是指企业通过加强企业管理工作,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和资金占用,提供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追求经济效益。
5.超Y理论:管理方式应根据工作性质、组织成员特点而定,需要具有一定弹性、一定应变能力。
6.控制是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
7.企业战略是以企业未来为基点,为寻求和维持持久竞争优势作出的有关全局的重大筹划和谋略。
8.市场定位是指设计一定的营销组合,以影响潜在顾客对一个品牌、产品线或一个组织的全面认识和感知。
9.产品质量,是指“产品的适用性”,是指产品满足顾客要求的特性。
10.生产过程,是指从准备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原材料的投入开始,直到生产出该种产品的全部过程,是按一定客观要求组织起来的劳动过程和自然过程的总合。
11.流水线,是生产流水线的简称。
是指劳动对象按照一定工艺过程,顺序地经过各个工序的加工,并按统一的节拍完成工序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
12.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包括能够进行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能力。
二、选择题1.管理是(A )的必然产物。
A 社会化劳动,分工协作B 私有制C 商品经济2.企业经营是以企业取得理想的(B )为目的的。
A 社会效益B 经济效益C 价值D 发展规模3.“科学管理之父”是指(A )。
A 泰罗B 法约尔C 韦伯D 欧文4.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是(C )。
现代企业管理习题及详细答案

《现代企业管理》习题第一章:管理与企业管理一名词解释1 管理者P2在社会组织中,能够指挥下属人员,能够促进组织工作有效运转,并负有行动和决策责任的人是管理者。
2高层管理者P2高层管理者是一个组织整体行动的决策者,必须从战略高度长期关注组织的生存,成长和总体有效性,并且将组织与外部环境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虑3中层管理者P3中层管理者负责将高层管理者制定的组织和计划的总体目的和长远目标化为较具体的目标和活动,他们是组织开展管理工作的承上启下的纽带.必须有效地管理控制下属人员,以实现他们所在管理层面或环节的具体的目标4例外管理原则P8加课件即高层管理者把日常事物交与下属处理,集中思考和处理重要事情。
5企业中非正式组织P9非正式组织相对于正式组织而言的,没有明确的、自觉的共同目的的群体就是非正式组织,是靠共同社会理念,感情,爱好等这类凝聚力的群体,对企正式组织会产生正负影响,正的指其行为常与企业目标一致,促进协调作用,负的指有时会削弱企业组织能效率6领导P14管理者,凭借其合法的职位权力以及威信,自上而下地采取激励,指导,命令等多种手段,来影响下属活动和工作,使之充分发挥积极性和潜力,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7企业P20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运用多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向市场输出产品和服务的合法的社会经济组织.二是非题1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但它不是营利性的经济组织。
(×)202管理者分类中,基层管理者是组织开展管理工作的承上启下的纽带(X)33与从事作业性非管理人员直接联系并组织和监督他们工作的管理者称为基层管理者如主管、工长(√)P34管理工作过程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基本职能,这些职能相互独立(×)6加推理5计划职能涵盖了管理的各个方面,处于各职能的首要位置(√)56管理的对象可分为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组织拥有的资源和组织的目标47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例关系,因此企业高层领导直接管理的人数应很多()P108企业特别是高管,他们管理职权的集权和分权往往应相互结合,并且是个动态过程(√)P109非正式组织是相对于正式组织而言的,有明确的、自觉的共同目的的群体就是非正式组织。
《现代企业管理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一、选择题1.C 2.A 3.B 4.D 5.C二、简答题1.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产品或劳务满足社会需求,以营利为目的,自负盈亏,依法设立的经济组织,是现代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
企业类型:①按照企业所属经济部门分类;②按照企业不同生产力要素的比重分类;③按照企业规模大小分类;④按照企业财产构成分类。
2.企业制度是指以企业产权制度为核心的企业组织和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即公司法人产权制度;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即公司组织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即公司管理制度。
3.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有:①产权明晰;②权责明确;③政企分开;④管理科学。
4.企业管理的基本要素:人员、资金、设备、物料、方法、市场。
5.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激励。
三、案例分析题略。
第二章一、选择题1.C 2.A 3.B 4.C 5.B二、简答题1.企业组织管理,具体地说就是为了有效地配置企业内部的有限资源,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而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进行结构安排和人事安排,使企业全体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有效地协调工作的过程。
其目的在于确保以最高的效率,实现组织目标。
企业组织管理的作用:首先,企业的组织管理工作是实现企业目标和计划的重要手段。
其次,企业的组织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保证企业各项工作的协调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2.企业组织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①任务目标原则;②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原则;③有效管理幅度的原则;④专业分工与协调配合的原则;⑤责权统一的原则;⑥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3.企业组织结构有:纵向管理层次结构、横向职能部门结构和权利关系结构。
4.事业部组织结构的缺点为:①由于各事业部独立经营,实行独立核算,会出现一定的独立性,容易滋长本位主义。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事业部之间的协作,也会阻碍事业部之间的交流沟通,不利于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现代企业管理】现代企业管理教材答案

【现代企业管理】现代企业管理教材答案书名,现代企业。
作者,严成根。
现代企业管理ISBN,***-**********。
定价,32。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XX年9月1日。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现代企业管理》针对高职高专教学实际。
根据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构建本教材体系。
《现代企业管理》介绍了企业管理总论。
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决策与计划。
企业生产管理。
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物资与设备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企业营销管理。
企业财务管理。
企业信息管理等方面内容。
教材特点是:内容上尽可能减少与其他教材的交叉与重叠。
知识详略得当。
重点难点突出。
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和提高。
也可作为成人教育等在职人员的自学用书。
目录。
第1章企业管理总论1.1 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1.1.1 企业的概念与类型1.1.2 现代企业制度1.1.3 管理层收购1.2 管理的含义与职能1.2.1 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含义1.2.2 管理的特点与必要性1.2.3 管理的职能1.3 管理者1.3.1 管理者的定义与分类1.3.2 管理者的职责和技能1.4 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4.1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4.2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1.4.3 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1.5 企业管理组织1.5.1 企业管理组织的概念1.5.2 管理组织的构成及其作用1.5.3 现代企业管理组织设计的内容和原则1.5.4 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形式案例分析本章练习题第2章企业战略管理2.1 企业战略管理概述2.1.1 企业战略的概念2.1.2 企业战略管理及其特点2.1.3 战略管理的作用2.2 企业战略环境分析2.2.1 企业战略环境的含义2.2.2 企业战略环境分析的基本模型2.2.3 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分析2.2.4 企业内部经营环境分析2.3 企业战略与管理过程2.3.1 企业战略的结构2.3.2 企业总体战略2.3.3 竞争战略2.3.4 影响战略选择的主要因素2.3.5 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案例分析本章练习题第3章企业决策与计划3.1 企业决策概述3.1.1 决策的定义3.1.2 决策的分类3.1.3 经营决策3.2 企业经营决策的方法3.2.1 决策方法的种类3.2.2 确定型决策3.2.3 风险型决策3.2.4 不确定型决策方法3.3 企业计划管理概述3.3.1 企业计划与计划管理3.3.2 企业计划的类型与内容3.3.3 企业计划管理的原则3.4 企业经营计划的编制与执行3.4.1 企业经营计划的内容3.4.2 企业经营计划指标3.4.3 企业经营计划的编制和执行案例分析本章练习题第4章企业生产管理4.1 企业生产管理概述4.1.1 企业生产管理的有关概念4.1.2 企业生产管理的内容。
现代企业管理笔记

填空1、企业系统的基本资源要素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信息2、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3、控制的类型: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4、战略的构成要素:经营范围资源配置竞争优势协同作用5、核心竞争力的标准:有价值的稀有的难以模仿的不可替代的6、经营战略的即一般竞争战略,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7、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8、市场预测方法:专家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9、产品生命周期:导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10、企业的产品组合具有一定的宽度长度深度关联性11、生产过程的特性:生产技术特性生产过程特性产品工艺的标准化程度12、长期筹资方式:投入资本筹资股票筹资债券筹资长期借款融资租赁13、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2个以上50个以下的股东共同出资设立,每个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多项选择1、企业应具备的条件(1)企业要有一定的组织机构,有自己的名称、办公和经营场所、组织章程等要素(2)企业应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3)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它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流通、交换和分配等领域2、管理的二重性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3、按照企业内部生产力各要素所占比重的划分(1)劳动密集型企业(2)资金密集型企业(3)技术密集型企业4、企业战略三个层次:公司战略经营战略职能战略5、企业宏观环境分析一般采用PEST分析法,即分析政治法律(political)因素经济(economical)因素社会自然(social)因素以及技术(technical)因素等对企业的影响6、一个行业的竞争程度和行业潜力可以由五个方面的竞争力量反映并决定:新进入者的威胁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买方讨价还价能力替代品的威胁现有竞争者之间竞争优势7、目标市场的选择:单一市场集中化有选择的专业化市场专业化产品专业化完全覆盖8、现代企业生产计划于控制的方法(1)生产流程表(2)生产时间表(3)生产指令9、PDCA循环是全面保证体系的基本运转方式和科学的工作程序,质量保证体系活动的全过程是按照计划(plan) 实施(do) 检查(check) 处理(action)四个阶段不停的周而复始运转10、财务管理的目标(1)以总产值最大化为目标(2)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3)股东财富最大化为利润(4)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名词解释1、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现代企业管理课后题答案.doc

第一章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1•何谓企业?企业应具备哪些要素?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产品或劳务满足社会需求并获得盈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成立的经济实体,是社会活动的基本单位。
在生产领域,企业是生产的现场。
在交换领域,企业是实现交换的基本环节。
在分配领域,职工靠劳动和表现从企业得到工资、奖金和津贴等,职工收入取决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果。
企业是社会经济力量的基础。
企业构成的要素有五个:目标、信息、人、财和物。
2 •企业的社会责任.(1)所有者。
企业对所有者承担的基本责任是保护所有者的投资并使其政治,通常表现为利润和发展。
(2)顾客。
每一家企业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顾客和客户。
(3)债权人。
这里的债权人是指向企业出借资金的人。
(4)职工。
职工为企业生产产品和劳务以供其出售。
(5)政府。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在遵守国家法律,接受政府指导和管理等方面承担社会责任。
(6)社会。
使社会成为公民更好的生活场所也是企业的责任。
3•何谓企业制度?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那几种基本的企业制度?企业制度(又称企业体制)是指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管理体系、分配制度等方面的统称。
a个体企业b合伙制企业c合作制企业d无限责任公司e有限责任公司f股份有限公司4 •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和特征?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制为企业的主要形式,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公开、管理科学的新型企业制度。
5•企业组织机构有哪些基本形式?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如何?1・直线制这种结构形式简单,指挥统一,职责分明。
但企业领导人必须具备广泛业务能力,一般只适合于产品单一、工艺简单和规模较小的企业。
2.职能制这种形式能够发挥管理分工的作用,以利用专家之长,减轻各级行政领导人的工作负担。
但由于行政系统和职能部门或人员都能只会下属,容易造成多头领导,妨碍企业的统一指挥和管理,不利于明确工作职责。
现代企业管理的答案

现代企业管理的答案1.管理(教材第1章,视频第一讲)P5答:管理就是对人力和其他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快速有效地实现组织实际目标。
2.组织环境(教材第5章,视频第二讲)P108 答:组织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但对组织的运营方式具有潜在影响力的一系列因素和条件的集合3.决策(教材第7章,视频第三讲)P161答:就是管理者通过分析关于具体的组织目标和行动方案的各种选择并最终做出决定或者说决策以应对他们所面临的机遇和威胁的过程。
4.绩效评估和绩效反馈(教材第11章,视频第四讲)P285答:绩效评估就是对员工工作绩效及其对组织所做贡献的评估。
绩效反馈是管理者与自己的下属分享绩效评估信息,使下属对自己的绩效进行反思,并和下属一起制定他们的未来发展计划的过程。
5.期望理论(教材第12章,视频第二讲)P302答:期望理论是维克托.弗鲁姆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一个人被激发出来的力量与他追求地目标和达到目标的可能性有关。
它包含了激励范式的三部分:投入、绩效和结果。
期望理论确定了决定个人所受激励的三个主要因素:期望、工具性和效价。
6.简述管理者应当具备的三种管理技能。
(教材第1章,视频第一讲)P16答:管理者需要掌握概念技能、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这三中技能取决他们的所处的管理层级。
1、概念技能是分析判断一种状态并能识别器因果的能力。
高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计划和组织,所以他们要有最好的概念技能。
2、人际技能是指理解、改变、领导、控制其他个人和群体行为的能力。
3、技术技能是指履行组织职能所需要的专业工作知识和技术,比如管理者的专业生产、会计、营销以及越来越重要的IT技能。
7.分析产业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
(教材第5章,视频第二讲)课本116-117页答:产业生命周期就是指随着产业经历形成、成长、淘汰、成熟和衰退等各个阶段,产业内发生的变化。
它是决定组织任务环境中各种因素的性质和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
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与任务环境中的特定因素相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录第一篇 基础理论篇第一章 管理学基础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章 企业与企业管理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章 管理经济学基础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篇 企业资源篇第四章 人力资源管理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第五章 财务管理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第六章 物资与设备管理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七章 信息管理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篇 生产管控篇第八章 生产管理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第九章 物流管理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第十章 质量管理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一章 安全管理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篇 经营战略篇第十二章 战略管理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三章 企业文化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第十四章 市场营销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篇 基础理论篇第一章 管理学基础1.1 复习笔记一、管理概述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组织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
管理的实质就是在生产经营、科学研究或其他社会活动的各个环节上,按照客观过程的规律性,采取不同的方式,利用各种资源、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以便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学界各代表性学派对于管理的定义(如表1-1所示):表1-1 管理的定义管理学派人物对管理定义的描述管理科学理论泰罗(F.W.Taylor)管理就是确切的指导别人做什么,并使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做组织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HenryFayol)管理是所有人类组织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五项职能组成,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学派人物对管理定义的描述行为学派理论梅奥(E.May01)管理就是做人的工作,它的主要内容是以研究人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环境下的相互影响为中心,激励员工的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决策理论学派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管理就是决策管理过程理论罗德·孔茨(HaroldKoontz)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周三多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我国管理学家杨文士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2.管理的特征(1)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管理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无论是外国,还是中国,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管理存在,因此,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
(2)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组织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组成的,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协作活动的集体。
管理是在一定的组织中实施的。
管理活动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组织之中。
(3)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对管理者而言,管理是要在其职责范围内协调下属人员的行为,是要让别人同自己共同去完成组织目标的活动。
组织中的任何事都是由人来传达和处理的,管理活动自始至终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是与人打交道的,因此说管理的核心是处理组织中的各种人际关系。
3.管理的原理(1)管理原理的定义管理原理是指对管理活动的本质及其基本运动规律的抽象认识。
具体来说,管理原理是对管理对象、过程、动力和目的等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归纳和总结出来的,并经过实践验证具有科学性的知识。
它不仅与管理实践活动有着直接内在的、逻辑的对应关系,而且对管理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管理原理的分类管理原理主要可归结为系统原理、人本原理、权变原理、效益原理等。
①系统原理系统管理原理认为,任何一种组织都可视为一个完整的、开放的系统或为某一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在认识和处理管理问题时,应遵循系统的观点和方法,以系统论作为管理的指导思想。
系统原理要求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必须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
正确处理组织内部与外部、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②人本原理人本原理就是以人为核心的管理。
人本原理要求将组织内的人际关系处理放在首位,要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激发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努力为满足被管理者的自我实现需要创造各种条件。
③权变原理权变即权宜应变,是“根据具体情境而变”或“依具体情况而定”。
管理活动是动态的,时时处处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着,由此要求管理者必须认真分析各种影响管理有效性的因素,随机应变地实施管理。
管理工作实质上就是针对管理对象运动变化的情况而实施动态管理的过程。
它强调对目标、计划的内容,以及对组织、指挥、督导、控制评估的方式、方法要及时不断地做出调节,以保证管理系统正常运转并发挥整体功能。
④效益原理效益原理是指管理活动都要讲究实效,力求用最小的投入和消耗,创造最大的效益。
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效率,使“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发挥协作生产力的“放大作用”。
但管理的这种“放大”作用,不仅仅是规模的“放大”,还要是效益上的“放大”。
人们在管理活动中追求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管理原理的价值①管理原理的价值公式管理原理强调千方百计地追求管理的更多价值。
价值工程把“价值”定义为:对象所具有的功能与获得该功能的全部费用之比,即V=F/C。
式中,V为“价值”,F为功能,C为成本。
②提高价值的途径a.成本不变,功能提高;b.功能不变,成本下降;c.成本略有增加,功能大幅度提高;d.功能略有下降,成本大幅度下降;e.成本降低,功能提高。
4.管理的环境一般而言,管理者做决策时,同时受组织外部环境与组织内部环境的影响,如图1-1所示。
图1-1 管理的环境(1)组织内部环境组织内部的环境主要指组织的内在结构、组织的文化、人、财、物等情况。
(2)组织外部环境组织外部环境包括一般环境和行业环境,一般环境包括可能影响组织的广泛的政治法律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文化条件、技术条件等。
行业环境包括那些对管理者的决策与行动产生直接影响并与实现组织目标直接相关的要素,这种环境对每一个组织随具体条件的变化而不尽相同。
组织外部环境主要表现在:①现代科学技术革命。
现代科技革命是指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根本性质的变化。
它是利用技术手段取代具有逻辑功能(记忆、选择、计算、信息处理)和监控机能的人类进行直接生产。
②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客观发展的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带动下,各种规模各种类型的组织在全球范围内以市场为纽带,在经济上不断相互交织、融合,管理者不得不面临全球市场经营的机遇与挑战。
③劳动力多元化。
所谓劳动力多元化,是指组织中的员工队伍在性别、种族、民族、年龄和其他特征方面更加多样化。
21世纪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协调多元化的员工队伍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④可持续发展要求。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同时,又要考虑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方面的问题。
二、管理者1.管理者的概念管理者是综合利用和分配资源,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与他人一起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一般而言,组织的管理机构呈金字塔形状,管理者由上而下分别称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2.管理者的角色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学者明茨伯格通过对管理者的工作进行深入观察,提出了管理者角色的新理论。
他把管理者特定的管理行为定义为管理者的角色,提出管理者扮演的三大类型、十种角色的理论,详见表1-2。
表1-2 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理论角色描述特征活动人际关系1挂名领导象征性首脑,必须履行许多法律性或者社会性的例行义务迎接来访者,签署相关文件2领导者负责激励下属,负责人员配置、培训以及相关的职责实际上从事各种有下属参与的活动3联络者维护自行发展起来的外部关系和消息来源,从中得到帮助和消息发感谢信,从事外部委员会的工作,从事其他有外部人员参加的活动信息传播4监听者寻求和获取各种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以便透彻地理解组织和环境阅读相关报告,与相关人员保持联系5传播者将从外部和内部人员那里获取的消息传递给相关的组织及其成员举行信息交流会,用各种方式传达信息6发言人向外界发布组织的计划、政策、行动和结果等召开董事会,向媒体发布信息决策制定7企业家寻求组织和环境中的机会、制订改进方案以应对将要发生的组织变革组织战略制定和检查会议、开发新项目8混乱驾驭者当组织面临重大的混乱时,负责采取纠正行动组织应对混乱和危机的战略制定9资源分配者负责分配组织的各种资源——制定和批准所有有关的组织决策调度、授权、开展预算活动,安排下级的工作等10谈判者在主要的谈判中作为组织的代表参加与工会的合同谈判等3.管理者的技能根据罗伯特·卡茨(Robert L.Katy)的研究,管理者需要三种基本的技能,即专业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1)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就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2)人际技能人际技能是管理者与他人一起有效工作的能力,包括激励、指导、协调、领导、沟通和解决冲突等能力。
(3)概念技能概念技能是管理者综观全局,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也就是洞察企业与环境如何相互影响的能力。
概念技能又分为理性技能和设计技能。
理性技能就是指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梳理出头绪,找出问题的实质,发现事物的规律性的能力;设计技能就是指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方法的能力。
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概念技能尤为重要。
上述技能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如图1-2所示):图1-2 不同管理层次所需的技能三、管理的职能结合我国目前管理实践的发展要求,借鉴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的观点,现在基本上认为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的这四大职能彼此联系,协同作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
1.计划职能(1)计划的定义在管理学中,计划具有两重含义:①计划工作,是指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②计划形式,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事件。
可以把计划的内容简要地概括为七个方面,即:做什么(What to do)、为什么做(Why to do it)、何时做(When to do it)、何地做(Where to do it)、谁去做(Who to do it)、怎么做(How to do it)和需要多少预算(How much),简称为“5W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