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味剂的分类及应用
第二章 软饮料常用的辅料

山梨 糖醇
C6H14O6
木糖 醇 阿斯 巴甜
(蛋白 糖)
C5H12O5
C14H18N2O5
无臭、甜味味质极似蔗糖而有清凉 白色结晶 感、有增强风味的效果、常温溶解 性粉末 度约1%、等电点pH5.2、加热甜味 会减少、甜度为50~200
续表2-1:
名称 分子式 性状 白色粉末 (无吸湿 性)
无色至白 C7H4NNaO3S•2 色结晶或 结晶性粉 H2O 末
甜菊糖苷:甜度为蔗糖的280倍,我国年产1000吨,最大生 产和出口国,出口日韩。
3、多元糖醇
由相应的糖经镍催化加氢制得,主要有赤藓糖醇、木糖醇、 山梨糖醇、甘露醇、乳糖醇、异麦芽糖醇和氢化淀粉水解物等。
木糖醇:性质稳定,有清凉感,不产生美拉德反应,对金属 离子有螯合作用,代谢不需胰岛素。我国是最早生产木糖醇的国 家之一,目前年产量约为8000吨,大部分出口,占世界木糖醇贸 易量的50%以上。 山梨糖醇:甜度为蔗糖的50%,性质稳定,有清凉感,不被 微生物发酵利用,不产生美拉德反应。相当部分产品靠进口,年 产量几十万吨。
软 饮 第 料 二 常 章 用 辅 料
【教学目标】
了解软饮料中常用辅料的性质; 掌握软饮料中常用辅料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第二章 软饮料常用辅料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 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软饮料常用辅料主要包括: 甜味剂、酸味剂、香精香料、着色剂、防腐剂、抗氧化剂、 增稠剂、乳化剂、品质改良剂、营养强化剂、凝固剂、疏松剂、 CO2等食品添加剂。 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作用:增强饮料感官性质,改善饮料风味和口感,防止饮料 腐败变质,改进加工工艺,提高饮料产品质量。
甜味剂

Page
12
三、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
CNS: 19.004
又名,阿斯巴甜或甜味素、蛋白糖,人工合成品,我国于1986年批准在 食品中应用 性状: 甜度为蔗糖的150~200倍; 甜感清爽、类似蔗糖;无人工甜味剂通常具有的苦涩味或金属后味。 可溶于水(1.0%,25℃),难溶于乙醇(0.26%),不溶于油脂。 对酸、热的稳定性较差 。
2.功能性甜味剂:具有生理功能特性的甜味物质。每种甜味剂的生理
功能不尽相同,如:甜度高、用量少、热值低,不形成蛀牙,有些不参 与代谢过程,能被肠道有益菌群利用等等。
二、食品添加剂中甜味剂的概念
是指赋予食品以甜味感的非糖类物质。 此处甜味剂属于功能性甜味剂(包含在其内),但不等同。
(GB2760中甜味剂:赋予食品以甜味的物质——不准确)
因易发生水解,故应把握加入的时机。酸,在其后加入!! 商品通用标签上应注明准确名称,以警示糖精不能为婴儿、肝肾功 能较弱、老年人食用!!!
Page
11
二、环己基氨基磺酸钠
CNS: 19.002 又名:甜蜜素,人工合成品。
性状:
C6H12O3NSNa 甜度为蔗糖的50倍 易溶于水(20g/100m1),几乎不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对热、酸及碱皆 稳定。 相对于蔗糖,甜蜜素的甜味来得较慢,但持续时间较久。 甜蜜素风味良好,无异味,还能掩盖如糖精钠等所带有的苦涩味。
精钠具有价格便宜不参加代谢,不提供能量,性质稳定等优点。但 糖精钠单独使用会带来令人讨厌的后苦味和金属味,可通过和甜蜜素等 其他甜味剂混合来改善不良后味。
Page
9
物理化学特性:
名称: 邻苯甲酰磺酰亚胺(俗称的“糖精”是其钠盐)
物理特性:
不易溶于水,易溶于乙醚。它的水溶液, 对紫外光具吸收作用。 易溶于水(100g/100ml,20℃),略溶于乙醇。 在水溶液中比较稳定,于100℃加热2小时 无变化。
甜味剂

ADI 0-2.5mg/kg体重(FAO/WHO, 1994)。
代谢 本品不参与体内代谢,人食用0.5h 后,即可尿中出现,食用24h内,排出90%, 48h可全部排出体外,其化学结构无变化。
在美国使用糖精须在标签上注明“使用本 产品可能对健康有害,本产品含有可以导 致实验动物癌症的糖精”。2001年克林顿 废止
糖醇类——广泛采用的 优点: 1、不升高血糖 2、不引起龋齿 3、润肠通便 4、溶解吸热,入口清凉 5、甜度低,热值低,吸湿性好
⑴木糖醇
性状 白色结晶性粉末,味甜,甜度与蔗糖相 当,极易溶于水,热值与葡萄糖相同。溶于水 时吸热,食用时会在口中产生愉快的清凉感。 代谢不需要胰岛素,是糖尿病人理想的代糖品。
制法 将干燥的甘草根、茎破碎即为甘 草末,用水抽提得甘草水,将甘草水浓 缩得甘草浸膏。
毒性 甘草是中国传统使用的调味料和中草药, 在长期使用中未发现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在正常 使用时是安全的。
使用
美国已将本品用于某些名牌饮料。
使用甘草甜素可以克服采用白糖所引起的发酵、 酸败等缺点,可使啤酒的发泡力增强。用于糖果、 巧克力、口香糖,兼有润喉、消炎、洁齿的功效。 用于酱油及腌制品,可以抑制盐味,增强风味; 用于面包、蛋糕、饼干等食品,具有味甜、柔软、 疏松、增泡的效果。
一种液体甜味剂, 主要是果糖与葡萄
糖的混合物
糖的加工工艺
把甘蔗或甜菜压出汁,滤去杂质,再往滤液中加适量 的石灰水,中和其中所含的酸(因为在酸性条件下蔗 糖容易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再过滤,除去沉淀, 将滤液通入二氧化碳,使石灰水沉淀成碳酸钙,再重 复过滤,所得到的滤液就是蔗糖的水溶液了.将蔗糖 水放在真空器里减压蒸发、浓缩、冷却,就有红棕色 略带粘性的结晶析出,这就是红糖.想制造白糖,须 将红糖溶于水,加入适量的骨炭或活性炭,将红糖水 中的有色物质吸附,再过滤、加热、浓缩、冷却滤液, 一种白色晶体——白糖就出现了.白糖比红糖纯得多, 但仍含有一些水分,再把白糖加热至适当温度除去水 分,就得到无色透明的块状大晶体——冰糖。
食品添加剂甜味剂资料

二、种类、分类及特点
糖醇类(7种) -山梨糖醇(sorbitol) -麦芽糖醇(maltitol) -异麦芽酮糖醇(异麦芽糖醇, 帕拉金糖醇, isomaltitol,Palatinitol ) -木糖醇(xylitol) -乳糖醇(lactitol,97增补) -甘露糖醇(mannitol,99增补) -赤藓糖醇(erythritol,00增补)
15
防龋齿食品 糖尿病人食品 高血脂病人食品 肥胖病人食品
表3 糖醇的甜度及其他特性 (设蔗糖甜度和热值均为1,蔗糖热值16.7KJ/g)
糖醇 乳糖醇 麦芽糖醇 甜度 0.3-0.4 0.85-0.95 热值 约0.5 0.05 对血糖 影响 无 低 致龋 性 吸湿 性 ++ 缓泻 性 + ++
山梨糖醇
-浓度、温度、介质、其它甜味剂
* 浓度:一般浓度越高,则甜度越大。
17
三、甜度及其影响因素
* 温度:一般温度越高,甜度越小。
* 介质:对甜度影响较大,不同介质影响不同。
- 酸:醋酸能提高甜味,盐酸无影响;
-盐:浓度高时降低甜度,而浓度 0.5%可提高甜味;
-增稠剂:使甜度稍有提高。
* 甜味剂的协同效应:不同甜味剂混合时可互相提高 甜度,此外还可改善味质、提高稳定性,减少使用 量的作用。 18
乙酰磺胺酸钾 邻苯甲酰磺酰亚胺钠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 环己基氨基磺酸钙 天冬氨酰苯丙氨酸甲酯
N-[N-(3,3-二甲基丁基) -L-天冬氨酰]-L-苯丙氨酸甲酯
200 300 30-50 30-50 150-200 800013000 2000 600
磺氨类 磺氨类 磺氨类 磺氨类 二肽类 二肽类 二肽类
食品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

异麦芽酮糖安全,口感柔和细致。从食品安全角度,异麦芽酮糖具有与高纯度蔗糖极为相似的纯甜味,对味蕾的最初剌激速度比蔗糖快,甜味温和细致,食用期间与之后都没有不良口感。甜度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在各种温度下,均可表现出纯正的甜味。人对各种糖醇的摄入均有一定耐受量,否则会有不同程度的助泻作用,例如山梨醇一次摄入15g,会导致腹泻;木糖醇一次摄入30g会产生腹泻。[1]
3.3.1.1样品制备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批准异麦芽酮糖使用到冷冻饮品、果酱、糖果、面包、糕点、饼干、饮料类、配制酒等食品类别。其中果酱类产品与水果罐头(《糖水桔子罐头》GB13210-1991、《糖水桃罐头》GBT13516-1992、《菠萝罐头》GBT13207-2011、《糖水洋梨罐头》GBT13211-2008)、蜜饯凉果(《蜜饯通则》GBT10782-2006的产品均为以“水果”为主要原料,饮料类(包装饮用水除外)、冷冻饮品(食用冰除外)类别里以“鲜乳”或“复原乳”的为原料的种类非常很多,调制乳(《调制乳》GB25191-2010)和风味发酵乳(《发酵乳》GB19302-2010)同样也以“鲜乳”或“复原乳”为原料。而使用杂粮制作的面包、糕点、饼干等产品在市场上出现的也越来越多,其他杂粮制品中也有很多经相近加工工艺制的的食品(《黑芝麻糊》GBT23781-2009)。
3.1证明技术上确有必要和使用效果的资料
调制乳和风味发酵乳都是一种大众化的液体饮品,其丰富的口感、丰富的营养,深受人们的喜爱。生牛(羊)乳或者复原乳中主要的糖类物质是乳糖,在很多人群中有乳糖耐受的问题,同时能量物质也相对较低。因此很多乳糖不耐受的人饮用发酵乳来解决乳糖耐受问题,但是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消耗掉了绝大多数可发酵性糖,这样使得发酵乳的能量物质要低很多,而且发酵产物乳酸的口感也会引起很多不适。因此在在很多普通的调制乳和风味发酵乳中,人们一般以增加食糖类物质以增加能量和调整口感。但这样会引起一些特殊人群(糖尿病患者或者是减肥人群等等)拒绝食用,目前所批准的甜味剂(三氯蔗糖等)基本不含能量,一些含有能量的甜味剂也因为各种特殊因素而不易被人吸收。这样在获得一个好的口感和为人群提供能量方面成为一对矛盾。而同时,对于这些大众化的饮用产品,也不适合使用工艺非常复杂的方式来获得二者之间的平衡,添加使用合适的甜味剂是比较理想的技术方式。
天然甜味剂在番茄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天然甜味剂在番茄加工中的应用研究2、新疆冠农果茸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库尔勒841000摘要:本文简述了甜味剂的分类及研究现状等。
由于消费者对人工合成甜味剂的安全性有所顾忌,因此甜度高、热量低、兼具多重功能特性的天然甜味剂成为开发研究的热点。
本文还对天然甜味剂在番茄加工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为天然甜味剂在果蔬加工中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天然甜味剂;食品添加剂;番茄一、甜味剂概述甜味剂是食品工业和保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是指能赋予软饮料甜味的食品添加剂。
甜味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合成甜味剂。
按能量的高低可分为营养型甜味剂和非营养型甜味剂。
通常所说的甜味剂主要指合成的非营养型甜味剂,只提供甜味不提供热量,只要少量就可使食品具有较强的甜味。
我国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剤使用标准》规范管理使用的甜味剂有甜菊糖苷、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钙(甜蜜素)、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阿斯巴甜)、乙酰磺氨酸钾(安赛蜜)、甘草、木糖醇、麦芽糖醇等十余种,可以用于面包、糕点、饼干、饮料等食品中。
二、天然甜味剂的研究现状天然甜味剂是指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高甜度、低热量甚至不含热量的甜味剂。
主要包括甜菊糖、罗汉果苷、甘草甜素、醇类糖等多种甜味剂,名称、来源、状态和甜度分别如下:甜菊糖(菊科甜叶菊、白色粉末状、300)、罗汉果苷(葫芦科罗汉果、棕色粉末、260)、甘草甜素(豆科甘草、白色结晶粉末、80~300)、醇类糖(木糖醇等、农作物等、五碳糖醇)。
其中较为常见的有甜菊糖、罗汉果苷和木糖醇等。
2.1甜菊糖是从草本植物甜叶菊中提取的天然甜味剂。
甜菊糖的甜度是蔗糖的 150~300倍,但甜菊糖溶液具有随其浓度上升而增加的苦涩后味。
甜菊糖苷在高温稳定,因此可用于烘焙或加热的产品中,而且甜菊糖在酸性和碱性介质(pH3~9)中稳定。
甜菊糖还具有长期贮存,不会发酵,不发生褐变反应的特性,同时还具有抗菌活性。
高倍甜味剂分类与发展现状

高倍甜味剂分类与发展现状近二十年来,肥胖症、糖尿病和龋齿等人群高发病的产生都被认为与饮食习惯及膳食结构尤其是与蔗糖摄入过多有密切关系。
因此,甜味剂发展重点之一就是安全性高,无营养价值、无热量或极低热量的功能性高倍甜味剂。
功能性高倍甜味剂的特点是应用的安全性高,用量少,甜度高,使用成本一般都远低于蔗糖,这些也都是食品科学家不断开发新型高倍甜味剂的动力所在。
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已获批准的高倍甜味剂约20种,其中得到多数国家批准允许使用的品种主要有糖精钠、甜蜜素、AK糖、阿斯巴甜、三氯蔗糖、阿力甜、纽甜、甘草甜素、甜菊苷、罗汉果甜苷和索马甜等。
一、高倍甜味剂分类高倍甜味剂主要分成两大类,即高倍甜味剂和填充型甜味剂。
高倍甜味剂的甜度通常为蔗糖的10倍以上。
填充型甜味剂的甜度通常为蔗糖的0.2~2倍,兼有甜味剂和填充剂的作用,可赋予食品结构和体积。
填充型甜味剂又分为功能性单糖、功能性低聚糖和多元糖醇3大类。
功能性单糖主要包括结晶果糖等,功能性低聚糖包括大豆低聚糖、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和低聚木糖等,多元糖醇包括赤藓糖醇、木糖醇和麦芽糖醇等。
依来源的不同高倍甜味剂分为天然提取物和化学合成产品两大类。
天然提取物目前主要包括甜叶菊提取物、罗汉果提取物和索马甜等;化学合成产品主要包括阿斯巴甜、纽甜、三氯蔗糖、安赛蜜、阿力甜等。
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合成类高倍甜味剂主要有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阿力甜和纽甜等。
当前人工合成高倍甜味剂能够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主要因为具备诸多优点:如合成高倍甜味剂甜度高,体积小,使用量少,能量值为0或几乎为0,有利于厂家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二、高倍甜味剂产品的性价比分析从甜度与成本方面进行比较,各种高倍甜味剂的性价比比较如表1。
表1. 各种常见高倍甜味剂的性价比分析名称目前大致价格(元/kg)甜度倍数价/甜比备注蔗糖414葡萄糖(无水) 4.80.86糖精604000.15甜蜜素13450.29阿斯巴甜1202000.6AK糖702000.35纽甜350085000.44三氯蔗糖1100650 1.7甜菊糖220200 1.1阿力甜50002000 2.5口感上基本上是蔗糖>葡萄糖>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纽甜。
常用甜味剂的种类及其应用

为 3 000 kPa ̄4 000 kPa, 所以它们在低水分含量时
也能生长, 并且个别耐渗透压的酵母也能存活于高
浓度的糖液中。如果酱、果冻等制品, 当可溶性固
10 农产品加工 2008·9
形物含量超过 72.5% 时, 才有足够的渗透压以防止 霉 菌 和 酵 母 的 生 长 。 蔗 糖 在 20 ℃时 的 溶 解 度 只 有 67.1% , 所 以 一 些 高 糖 制 品 仍 会 发 霉 。1% 的 葡 萄 糖的渗透压为 120 kPa, 1% 的蔗糖只有 60 kPa。这 说 明 浓 糖 浆 要 达 到 75% 的 浓 度 ( 即 大 于 4 500 kPa) , 才 不 致 败 坏 。 在 生 产 汽 水 、 汽 酒 、 果 汁 时 , 糖浆质量分数为 60%  ̄70% , 在配料车间卫生条 件 不好的情况下, 仍能感染酵母和霉菌。因此, 在生 产饮料中一定要保持配料车间的卫生条件及生产好 的糖浆, 切不可保存过久。另外, 糖还具有抗氧化 作用, 有利于产品色泽、风味的保存。这主要是由 于氧气在糖液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能 抑制一些好气性微生物的生长。糖浓度越高, 含氧 量越少, 如 60% 的糖溶液在 20 ℃时氧溶解度仅为 纯水的 1/6。
APM 甜度 比 蔗 糖 大 100 倍  ̄ 200 倍 。 其 呈 现 甜 味 , 必 须 具有游离的氨基和一个羧基, 氨 基 酸 应 该 是 L- 型 的 , 有 酯 基与天门冬氨酸相连的氨基 酸, 是中性氨基酸。热稳定性 差, 高温加热后, 会因结构破 坏而使甜味下降以至消失。其 甜度与介质、蔗糖浓度、温度 等有关。
( 1) 蔗糖的作用
用
蔗糖本身对微生物 无毒, 低浓度糖液能促 进微生物生长。蔗糖的
作用在于高浓度糖液它
甜味剂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介绍

甜味剂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介绍一、甜味剂的概述甜味剂是人工合成或从天然物中提取的化合物,可用于食品加工中作为替代糖分的甜味物质。
甜味剂具有与自然糖分相似的味道,但具有更低的热量并且不引起龋齿等问题。
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了多种甜味剂,运用广泛,应用范围主要涵盖了糖果、肥甘油类等食品的加工和制造,因此,甜味剂在食品行业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种食品添加物。
甜味剂的分类:根据其源头可以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两类。
1.天然甜味剂天然甜味剂一般来源于植物或动物,例如甜菜碱、翅果糖、甜蜜素等。
(1)甜菜碱:是从甜菜根中提炼出的一种甜味物质,主要作用是替代糖分,但甜菜碱的甜度较低,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因此用量也很难控制,很少被现代工业广泛应用。
(2)翅果糖:翅果糖是从金合欢树的树皮中提取出的一种天然甜味物质,其甜度与蔗糖相当,但却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3)甜蜜素:一种从甜茶树的叶子中提取的天然甜味物质,不但有甜度高、不热量等特点,同时也具有减肥的功能。
2.人工合成甜味剂人工合成甜味剂一般是由化学方法合成获得的,包括糖精、阿斯巴甜、秘密糖、草果糖等。
(1)糖精:这种甜味剂已经广泛应用于糖果和饮料等食品加工中,其甜度是蔗糖的400倍,但同样也具有一定的毒性,过度食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
(2)阿斯巴甜:阿斯巴甜是一种常见的甜味剂物质,其甜度超过蔗糖多达300倍,由于其热量极低,所以广泛应用于低糖食品中。
(3)草果糖:草果糖也是一种新型甜味剂,其甜度达到蔗糖的440倍,但却不会增加人体的血糖水平。
二、甜味剂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1.甜味剂在肥甘油类食品中的应用肥甘油类食品几乎都不含糖分,通常使用甜味剂作为替代品。
(1)甜味剂在牛奶中的应用:甜味剂可以用于给牛奶提供甜味,其中非常常见的甜味剂是安赛蜜。
(2)甜味剂在酸奶中的应用:酸奶本身含有糖分,所以在该类产品中使用甜味剂的机会较少,但是一些低热量或无糖的酸奶产品中通常会加入甜味剂。
甜味剂及其应用

糖精钠应用
GB2760-2014规定,糖精钠可用于冷冻饮品(食用冰除外)、腌渍的蔬菜、面包、糕 点、饼干、复合调味料、饮料类(包装饮用水类除外)、配制酒,最大使用量为 0.15g/kg用于果酱,最大使用量为0.2g/kg;用于蜜饯凉果、新型豆制品(大豆蛋白膨 化食品、大豆素肉等)、熟制豆类(五香豆、炒豆)、脱壳熟制坚果与籽类,最大使 用量为1.0g/kg;用于带壳熟制坚果与籽类,最大使用量为1.2g/kg;用于忙果干、无 花果干、凉果类、话化类(甘草制品)果丹(饼)类,最大使用量为5.0g/kg 糖精钠与规定的其他甜味剂混合使用,在食品中一般用量为:饮料约72mg/kg、冰 淇淋约150mg/kg,糖果为2100~2600mg/kg、焙烤食品为12mg/kg浓缩果汁按浓缩 倍数的 80%加入。使用时,要注意混匀。 糖精钠在食品加工中不会引起食品染色和发酵,是我国目前大量工业化生产的入 工合成甜味剂。糖精钠质量标准可参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糖精钠》 (GB1886.18-2015)。 3)安全性 JECFA规定糖精的ADI值为每千克体重0~5mg 2.环已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CNS号19.002 INS号952 1)特性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为白色结品或结品性粉末,甜度约为蔗糖的30倍。易溶于水,
谢谢亲观看!
异麦芽酮糖 (帕拉金糖、异构蔗 糖)(CNS号19.003 INS号-)
异麦芽酮糖特性
异麦芽酮糖为白色晶粒,性质与蔗糖相似,但吸 湿性小,对水的溶解度亦比蔗糖低,20℃为 38.4%,40℃为78.2%,60℃为 133.7%。水溶液 的黏度亦比同等浓度的蔗糖略低。耐酸性比蔗糖 强,热稳定性比蔗糖差,甜味纯正,极似蔗糖, 但甜度较低,约为蔗糖的42%。
PART 04
输入标题
甜味剂

第一节甜味剂一、甜味剂及其分类甜味剂及其分类①按其营养价值,甜味剂可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两类。
营养性甜味剂的特点是其本身含有热量,主要是碳水化合物。
甜度与蔗糖相同的甜味剂,其热值为蔗糖热值的2%以上时为营养性甜味剂。
营养性甜味剂包括蔗糖、果糖、葡萄糖、乳糖、麦芽糖、异构糖浆等及多元醇和糖苷类,如麦芽糖醇、山梨糖醋和木糖醇等。
营养性甜味剂不仅能赋予食品以甜味,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非营养性甜味剂的热值为蔗糖2%以下,又称低热量或无热量甜味剂,几乎不提供热量,在食品中不占有体积,例如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阿力甜、甜菊苷、甘草甜、三氯蔗糖及新陈皮苷二氢查耳酮等。
②按其甜度,甜味剂可分为低甜度甜味剂和高强度甜味剂。
目前,低甜度甜味剂(例如蔗糖、异构糖浆属大量甜味剂)在甜味剂中仍占有重要位置。
甜度极高的非营养性甜味剂均为高强度甜味剂。
③按其来源,甜味剂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合成甜味剂。
天然甜味剂包括糖和糖的衍生物已经非糖天然甜味剂两类。
合成甜味剂是人工合成的非营养性甜味剂,有些虽是合成但也是天然存在的,例如D-山梨醇等,有些则是纯合成的,例如糖精钠等。
二、糖类(一)蔗糖1.性状按照蔗糖晶粒外形和色泽,蔗糖有白砂糖、绵白糖、赤砂糖、红糖、冰糖和方糖等。
砂糖又可分为粗制糖和精制糖。
粗制糖碳水化合物含量为97%,另外含有蛋白质、铁、维生素等。
精制糖碳水化合物含量为100%,不含无机物、蛋白质和维生素等。
(1)蔗糖的结晶与相对密度蔗糖是白色或无色透明的单斜晶系的结晶,15℃时的相对密度为1.5879g/ml。
(2)吸湿性砂糖在贮藏过程中往往发生结块现象,其原因是吸湿的砂糖在重新失去水分时,其晶体相互粘结在一起。
纯净的砂糖结晶也有一定的吸湿性,而不纯物会增加吸湿性。
精制砂糖如果贮藏在相对湿度60%以下的条件下,则在流通和贮藏过程中就很少发生结块现象。
(3)溶解性1g蔗糖能溶于0.5ml冷水、0.2ml、170ml乙醇溶液和100ml甲醇溶液中。
功能性甜味剂

异麦芽糖醇(异麦芽酮糖的氢化产物)
• 白色结晶状,吸湿性最低,易贮存和运输; • 熔点145~150℃,熔化后成为一种低黏度 液体,快速冷却后变成一种透明固体; • 不吸湿、表面不发黏、不重新结晶,用于 硬糖制造; • 甜度是蔗糖的45%~60%,甜味特性接近蔗 糖; • 溶解热低,无凉爽的口感特性; • 化学稳定性高。
(三)L-单糖 • L-单糖与其对应的D-单糖物化性质如沸点、 熔点、可溶性、黏度、吸湿性、密度、甜 味特性相似。 • L-单糖的生理功能 • 不能作为细菌培养基的碳源,口腔微生物 不能发酵L-单糖,不会引起牙齿龋变; • 不能被人体利用,不能提供能量; • 适合糖尿病或其他糖代谢紊乱病人食用。
L-糖的特性
山梨醇和甘露醇
• • • • • 甜度为蔗糖的60%。 不会引起血糖水平波动和抗龋齿特性。 麦芽糖醇 C12H24O11 无色透明晶体,熔点为135~140℃,溶解度随温 度而变化,20℃时比蔗糖低,但30℃以上时比蔗 糖高。 • 甜度是蔗糖的80%左右,甜味特性接近蔗糖。
麦芽糖醇 • 人体内水解速度慢,很少被吸收利用,所 释放出的葡萄糖不足以引起血糖水平的波 动; • 进入大肠内具有类似膳食纤维的作用; • 防龋齿特性。
生理功能 因人体缺乏水苏糖和棉籽糖的α-D-半乳 糖 苷水解酶,它们不能被胃肠消化吸收。 直接在大肠内被双歧杆菌所利用。
(五)多元糖醇 • • • • • • 木糖醇 山梨糖醇 甘露糖醇 麦芽糖醇 乳糖醇 异麦芽酮糖醇
木糖醇 • • • • • 食用时会感到一种凉爽愉快的感觉。 生理功能: 维持血糖水平稳定; 作为非肠道营养病人的能量来源; 防龋齿。
The end,thank you!
• • • • • • • • • 1)能量为0 2)与D-糖的口感一样 3)不引起牙齿龋变 4)对细菌引起的腐败、腐烂具有免疫力 5)作为D-糖的代替品,不需要加填充剂 6)在水溶液中稳定 7)热处理食品加工中稳定 8)能发生美拉德褐变 9)适于糖尿病或其它糖代谢紊乱病人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及其用途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及其用途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加工、生产、包装、运输、储存等过程中,为了改善食品质量、保持食品品质稳定、增强食品色、香、味、口感等而加入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不同的作用和特性,食品添加剂可分为以下几类:
1. 防腐剂:用于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和细菌滋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如:亚硝酸盐、山梨酸、苯甲酸等。
2. 色素:用于增加食品的色彩美观度,改善和调节食品的色调。
如:红曲色素、胭脂红、苏丹红等。
3. 酸味剂:用于改善食品的酸度和口感,增加食欲。
如:柠檬酸、乳酸、醋酸等。
4. 甜味剂:用于增加食品的甜度,如:蔗糖、葡萄糖、果糖、山梨醇等。
5. 增稠剂:用于增加食品的粘稠度和稳定性,如:明胶、琼脂、羧甲基纤维素等。
6. 发酵剂:用于促进食品的发酵和膨胀,如:酵母、泡打粉、发酵豆腐等。
7. 抗氧化剂:用于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和色泽降低,如:维生素
C、维生素E、硫代硫酸盐等。
总的来说,食品添加剂在一定程度上为食品的品质保持和改善做出了贡献,但也应注意使用的安全性和控制添加量的合理性。
- 1 -。
人工合成甜味剂的分类

甜味剂是一类能赋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其中人工合成甜味剂又分为磺胺类、二肤类、蔗糖衍生物三类。
一、碘胺类人工合成甜味剂( 一 ) 糖精钠 (sodi 曰们 soccharin)糖精钠的化学名称为邻一磺酞苯甲酞亚胺钠,是最古老的甜味剂,已有近百年的应用历史,甜度是蔗糖的 200 一 700 倍。
其优点是价格低廉、性能稳定、用途广泛,且不易被人体所吸收,大部分以原型从肾脏排出 ; 其缺点是味质较差、有明显后苦、安全性一直存在争议。
1997 年加拿大的一项实验发现大剂量的糖精钠可导致雄性大鼠膀胧癌 ;1 993 年 JECFA(FAO/WHO 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 ) 认为现有的流行病学资料认为糖精钠的摄入与人膀眺癌无关 ;2001 年 5 月美国国家环境健康研究所的报告显示“糖精钠导致老鼠致癌的情况不适用于人类”。
但是美国等国家规定,食物中若添加了糖精钠,必须在标签上标明“糖精能引起动物肿瘤”的警示。
我国也采取了严格限制糖精使用的政策,并规定婴儿食品中不得使用糖精钠。
( 二 ) 甜蜜素 (Sodium Cyclama:e)甜蜜素的化学名称为环己基胺基磺酸钠( 或钙 ) , 1949年美国最早批准用于食品,甜度是蔗糖的30一80倍。
其优点是甜味纯正,风味自然,在食品加工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代替蔗糖或与蔗糖混合使用,能高度保持原有食品的风味,并能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
本品常与糖精钠混合使用 ( 即 1:10 混合液 ) 可增强甜度并减少糖精的后苦味,同时降低成本。
其问题是目前对甜蜜素的致癌性尚无定论。
1969年有人报告高浓度的甜蜜素与糖精钠的混合剂可以导致大鼠膀胧愿20世纪70年代,甜蜜素因被怀疑可以代谢生成环已胺而有致癌性,在美国、英国等国家禁用 ;1982 年 JEcFA 经多项长期试验认为甜蜜素没有致膀胧癌性 ;1 986 年,美国国家科学研究会和国家科学院 (NRC/NAS) 报告本品有促进和可能致癌性的可能。
食品调味剂

此外,柠檬酸可用于复配薯类淀粉漂 白剂的增效剂,最大使用量为0.02g/kg。 因本品的酸味是所有有机酸中最可口的, 故在各种食品中广泛应用,现将其使用 情况简介如下:
(1)各种汽水和果汁 柠檬酸在各种饮料中的用量可按原 料含酸量、浓缩倍数、成品酸度指标等
因素来掌握பைடு நூலகம்饮料中一般用量
0.07~0.15%,浓缩果汁为0.2~0.3%。
1、主要性状
①分为无水物和水合物两种,无色半透明 结晶或白色颗粒,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 臭,有强酸味; ②在空气中放置易风化,失去结晶水,变 成无水物; ③易溶于水(59.2g/100ml)外,它们还 易溶于乙醇。
2、呈味及其它性能
(1)具有强酸味,酸味柔和爽快, 入口即达到最高酸感,后味延续 时间较短。 (2)与柠檬酸钠复配使用,酸味 更为柔美。 (3)能增强抗氧化剂的抗氧化作 用延缓油脂酸败。
(2)糖水水果罐头
在糖水水果罐头灌注的糖液中,常 加适量的柠檬酸,一般用量为:桃 0.2~0.3%,桔片0.1~0.3%,梨0.1%, 荔枝0.15%。糖液宜现用现配,加酸 后的糖液要在两小时内用完。
(3)果酱和果冻
柠檬酸常用于果酱和果冻,其用量 以保持制品的pH值为2.8~3.5较合适。 一般在0.25-0.35%较为宜。
二、几种常见酸味剂
(一)柠檬酸(citric acid) (二)乳酸(lactic acid) (三)酒石酸 (Tartaric acid) (四)苹果酸(madic Acid)
(一)柠檬酸(citric acid)
柠檬酸即3-羟基-3-羧基戊二酸, 又称枸橼酸。 分子式:C6H8O7 分子量:192.13(无水物)
(三)酒石酸 (Tartaric acid)
功能性甜味剂分类与特性

(三)L-糖加工
• L-糖可通过化学合成法、酶法、化学异构化 法(使D-型转化成L-型)和遗传工程法等来制 备,可以由这些方法合成包括L-葡萄糖和L果糖在内的十几种L-糖。
• 目前投入工业化生产规模的仅L-山梨糖一种 。
:补充由于流汗造成的水分、能量、糖分和矿物质的短缺。 • 要补充矿物质、糖分,需在与人体体液相同渗透压混压下即
等渗状态下补充。 • 使用果糖的运动饮料,能量转化快,血糖不升高。 • 美国:Active 8,意大利:Enervit G 等都添加了结晶果糖
。
第二节 功能性低聚糖
• 一、生理功能 • (1)难消化性,低热值而不会导致肥胖,
可供糖尿病人和低血糖病人食用; • (2)活化肠道内双歧杆菌并促进其增殖,
• 结晶果糖在pH3.3时最稳定,热稳定性较蔗糖、 葡萄糖差。
• 具有还原性,能与可溶性氨基化合物发生美拉德 褐变。
• 可被酵母发酵,故可用于焙烤食品。 • 果糖不是口腔微生物的合适底物,不易造成龋齿
。 • 净能量值15.5KJ/g,等甜度下,能量值较低。
(二)果糖的甜味特性
• 甜味评价受专门训练的人通过感觉器官 的感觉评价而确定的,以蔗糖为参比。
。 • 特点: • (1)甜度大,等甜度下的能量值低,可在低能量食
品中应用。 • (2)代谢途径与胰岛素无关,可供糖尿病人食用。 • (3)不易被口腔微生物利用,不易造成龋齿。
• D-果糖:美国50年代开始系统深入的研究 。
• 芬兰、法国、德国,60年代工业化生产 • 目前,仅少数国家有工业生产技术。 • L-糖:自然界很少,研究这类糖目的在于利
用其不被人体代谢而没有能量的特性。 • D-和L-糖: • 化学组成,化学性质一样 • 生化特性截然不同,人体内的酶只对D-糖
食品添加剂测定—甜味剂的测定(理化检验技术)

2.甜味剂分类
• 天然甜味剂:植物组织中提取,如甜菊糖苷、甘草 等,其安全性较高
• 人工合成甜味剂:甜度较高,不具营养价值,价格 低廉
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人工合成甜味剂有糖精(钠)、甜蜜素、甜味素等。
(二)甜味剂的应用和测定意义 糖精,难溶于水,糖精钠为水溶性。两者可在酸碱性溶液中互相转化。
(三是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GB 5009.28-2016) 1. 原理
样品经水提取,高脂肪样品经正己烷脱脂、高蛋白样品经蛋白沉淀剂沉 淀蛋白,采用液相色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
(四)甜蜜素的测定方法 气相色谱法(GB 5009.97-2016) 1.原理
食品中的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用水提取,在硫酸介质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 与亚硝酸反应,生成环己醇亚硝酸酯,利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 行分离及分析,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
在食品工业中常将水溶性较差的糖精转变成易溶于水的盐类物质糖精钠,以 增加其水溶性,便于食品工业生产的使用。糖精钠不具有营养价值,摄入人 体后,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
甜蜜素,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其甜味是蔗糖的40倍左右 ,是一种高甜度的甜味剂。长期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标食品,会因摄入过量过 高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第八章 食品调味剂1-甜味剂

各种甜味剂的相对甜度
名 称 相对甜度 1.0 0.7 1.03~1.73 03~ 0.46 0.16~0.27 16~ 0.3 0.23 0.3~0.6 0.3~0.6 0.4~0.7 0.3~0.6 0.4 0.5~0.7 名 称 相对甜度 200~ 200~500 50 2000 300 200~ 200~300 600~ 600~800 300 160~220 ~ 0.2 0.6~.0 0.75~0.95 75~ 0.7 0.75 蔗 糖 葡萄糖 果 乳 糖 糖 麦芽糖 鼠李糖 棉子糖 半乳糖 甘露糖 木 糖 低聚果糖 低聚木糖 山梨糖醇 糖精 甜蜜素 1,4,6-三氯代蔗糖 甜菊糖苷 甘草素 甘茶素 罗汉果素 天门冬甜 低聚麦芽糖 木糖醇 麦芽糖醇 甘露糖醇 赤藓糖醇
二、化学合成甜味剂
二、环己基氨基磺酸钠 又名:甜蜜素, 又名:甜蜜素,C6H12O3NSNa 性状:甜度为蔗糖的 倍 性状:甜度为蔗糖的50倍 易溶于水(20g/100ml),几乎不溶于乙醇等有 ),几乎不溶于乙醇等有 易溶于水( ), 机溶剂,对热、酸及碱皆稳定。 性
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易分解, 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易分解,释放出氨 强碱弱酸盐,在酸性条件下易转为糖精。 强碱弱酸盐,在酸性条件下易转为糖精。
二、化学合成甜味剂
糖精钠具有价格便宜不参加代谢,不提供能量, 糖精钠具有价格便宜不参加代谢,不提供能量, 性质稳定等优点。 性质稳定等优点。但糖精钠单独使用会带来令人讨 厌的后苦味和金属味,可通过和甜蜜素等其他甜味 厌的后苦味和金属味, 剂混合来改善不良后味。 剂混合来改善不良后味。
二、化学合成甜味剂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认为现有证据虽然无法证明甜蜜 素在大鼠和小鼠中的致癌作用, 素在大鼠和小鼠中的致癌作用,而且一些国际组织也发表评 论表示甜蜜素是安全物质,但他们目前是不会考虑推翻现有 论表示甜蜜素是安全物质, 的禁令,也不会对甜蜜素进行系统性的安全评估。 的禁令,也不会对甜蜜素进行系统性的安全评估。 目前承认甜蜜素甜味剂地位的国家有超过55个 目前承认甜蜜素甜味剂地位的国家有超过 个,包括中 国大陆和台湾在内。 国大陆和台湾在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糖醇是一种常用的甜味剂.可用作糖尿病人专用食品的糖代品,在国外,当作白糖的代用品已有多年。木糖醇具有与蔗糖类似的甜味。过去曾有人说它有降糖作用,但这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木糖醇不宜多用,一天不要超过5O克,否则,会引起腹泻,此外,尚未发现其它毒副作用。
罗汉果
罗汉果产于我国华南地区.是葫芦科多年生宿根藤本植物罗汉果的果实,中医用之入药,取其清肺止咳、润肠通便之功其主要成份为罗汉果苷,甜度约是蔗糖的3o0倍,甜味类似菊糖,浓郁芬芳可口,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优良天然糖代品。
A-K糖
A-K糖即乙酸磺酸钾,是一种新的人工合成甜昧剂,甜度为蔗糖的200倍,无毒性,在体内不被分解代谢,不产热量,不影响血糖及胰腺功能,以原形排出体外。据称,A-K糖将有可能成为糖尿病患者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甜昧剂。但在试用应请教糖尿病专科医师。
高纯度果糖
果糖在人体中代谢时,比葡萄糖较少消耗胰岛素,可直接被小肠所吸收.随血液到肝脏储存,亦不会引起血脂、血糖升高。在蜂蜜中含有较多果糖,蜂蜜之所以很甜是与果糖有关,但因蜂蜜巾尚含有一部分葡萄糖.所以不宜用作糖尿病人的糖代品。但糖尿病者有时可选择高纯度的果糖作为甜昧剂。果糖用量小,甜味浓、口感好,亦较为适合糖尿病人应用,只是不宜长期吃和大量吃.每天仅限l0~20克为量。
元贞糖
元贞糖是由蛋白糖、甜菊糖、罗汉果糖及甘草甜素等制成的蔗糖代用品.也可以说是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及高脂血症等患者的专用甜昧剂。本品作为饮用牛奶、豆浆、咖啡等饮品的优良的无热量的白糖代用品,既甜度较高,又相对无毒副作用,糖尿病患者尽可以放心地使用,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元贞糖成本较高些。上面介绍的这些甜昧剂都是目前已经作为成品或食品添加剂广为应用.不同的人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保健需求与经济能力,选择自己合适者运用。
甜味剂的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及应用
随着工业经济时代的到来,对石油量的需求不断上升,在此情况下人类面临着一场石油战,在石油能源紧缺的情况下,糖料成为石油的一大替代品。而作为食品行业的基础--糖料来说,又是供不应求,在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之下,甜味剂又成为食品基础--糖料的替代品。目前,市场上的甜味剂分很多种类,下面简略地介绍几种蔗糖的代用品及应用。
纽特健康糖
纽特健康糖(Nutrasweet)是一种新型高强度甜味剂主要成分为阿斯巴甜,由两种氨基酸即天门冬氨酸与苯丙氨酸构成.属蛋白质肽类物质,亦称氨基酸糖。经研究认为,纽特健康糖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并无不良影响,现在西方国家,被采用较多。
纽特健康糖的甜度为蔗糖的8~l8倍,并具有与蔗糖类似的天然甜味,无苦涩味,无粘性,能迅速溶解,即溶于各种冷热饮料之中。其用途十分广泛,如可用于冲牛奶、豆浆、咖啡,或拌水果、凉菜以及烹饪各种菜肴,制作各式糕点。l克纽特健康糖仅产热量4卡.因用量小,故所生热量可忽略不计。人们认为,纽特健康糖兼具控制体重,无致龋性,对健康无任何不良影响等多种优点,乃是糖尿病患者较好理想的甜味剂,但是,纽特健康糖的市场价格较高,其使用成本则较其它糖代品稍高些。
菊糖
菊糖又名甜叶菊,主要含甜菊糖苷,是从原产于拉丁美洲的一种菊科多年生植物的叶子中提取加工所制成的天然甜味剂,甜度约为蔗糖的200~250倍,甜昧与蔗糖相似,是糖尿病人较为优良的甜味剂品种。其服用安全,具有低热能和防龋齿的功能,适用于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症和高血压患者服用。唯一不足的,是菊糖略带有少许苦味。
糖精
糖精这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化学合成甜味剂.甜度强于蔗糖300倍,用量极少便有甜味,稍多反而味苦。糖精进入人体后,不被组织代谢,仍保持原形从肾脏排出。糖精虽无毒性,却也不宜常用,因为动物毒理试验表明,有弱的致癌性,故已被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禁用。但是间歇及少量应用,并无大碍.且国内外尚无发现其真正致人患癌的相关报导。糖尿病患者服用糖精宜从极少量开始试服,并做相关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