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最近复习整理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学科。
2.心理发展,广义的心理发展主要说的是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心理的发生或起源的问题,指心理的“从无到有”的过程。狭义的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衰老过程中的心里发展,即个体心理发展。
3.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4.学习:广义学习,指人及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表现出来。
5.代替强化,即观察者看到榜样的行为受到强化,如同自己受到强化一样,因而也能对观察者的模仿起到动机激励作用,这是一种间接的强化形式。
6.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7.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8.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的一个方面,也是意识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指主体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即一个人对自己本身的意识。
9.心理健康(狭义):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的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等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10.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等方式,在人的头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二、填空
1.教育心理学重大贡献人物:德国心理学家冯特,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杜威、桑代克等。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心理学诞生标志;
1903年,桑代克写成《教育心理学》一书,标志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
2.认知学派的皮亚杰以认知结构的性质为依据,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3.价值观、人生观是人格结构中的核心成分,他影响着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决定着人格发展的方向。价值观是人生观的核心成分。
4.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5类):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运动技能;态度。
5.我国学习的分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6.有关学习理论概括起来,有四种较有代表性的学习理论:联结派的学习理论,认知派的学习理论,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着重强调学习是一个行为改变的过程,是建立某种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认知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即个体头脑内部认知结构的形成与改变的过程。近代的社会学习理论,则注重观察学习,强调通过观察、模仿他人而间接地进行学习。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潜能的自我实现的过程。事实上,试图只从某一角度来囊括学习的广泛含义,确定学习实质,不仅是不全面的,也是很难实现的。在心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对学习实质的探讨也将随之更为客观与准确。7.俄国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美国桑代克:联结学习;美国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8.桑代克提出学习的三条主律:
准备律、
练习律、
效果律、
9.现代认知学习理论多集中于人类学习的研究,强调人类学习是建立、重组认知结构的过
程,较有代表性的认知学习理论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以及认知建构理论。
10.美国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又称观察学习理论。????
①强调人的行为时内部因素和外部影响的复杂相互作用的产物。②承认直接经验的
学习和强调观察学习的重要;③观察学习理论
11.自我意识的结构:自我意识的结构也像意识一样表现为知、情、意三个方面的统一形式,1、自我认识;2、自我体验;3、自我调控。
12.个体自我意识发展历程(1)自我中心时期(0—3岁);(2)客观化时期(3岁—青春期);(3)主观化时期(青春期—成年期)
13.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遵循的模式有区别:心理咨询遵循的主要是发展与教育模式;而心理治疗遵循的主要是医疗模式。
14.教师采用的直观教学的三种形式:(1)实物直观;(2)模象直观;(3)言语直观。三、选择
1.积极强化:当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以后,随即呈现一个愉快刺激,从而使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增加,这种操作即为积极强化,阳性强化或正强化。(表扬、奖励、鼓励)消极强化:当有机体自发做出反应以后,随即排除或避免某种讨厌刺激或不愉快情境,从而使此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这种操作即为消极强化。(减少批评、责备及惩罚)
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讨厌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为惩罚。
2.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奥苏伯尔指出,在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三方面内驱力组成。(S)
(1)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以求知作为目标。(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3)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四、简答
1.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过程包括:
(1)明确教学目标;(2)任务分析;(3)确定学生原有水平;(4)课的设计;(5)实施教学;(6)教学评价。
2.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1)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2)发展的方向性与顺序性(3)发展的不平衡性(4)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3.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1)情绪、情感体验的波动性;(2)情绪、情感体验的延续性和心境化;(3)情绪体验的丰富性与深刻性;(4)情绪、情感的内隐性。
4.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总趋势
①我国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总体发展水平较高;②我国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总体上是随年级上升而发展的;③我国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具有较明显的时代特点。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结构中各因素的发展特点
(1)大学生自我认识发展的特点①自我认识更具主动性和自觉性;②自我评价能力在增长,但仍有片面性。
(2)大学生自我体验发展的特点①大学生自我体验的内容比较丰富;②大学生自我体验的敏感性较强;③大学生自我体验较为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