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术博客的知识交流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1-04-15㊀㊀㊀㊀修回日期:2011-05-23
基金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资助项目 2010年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重点项目(国家级) (编号:101051135)㊂作者简介:谢佳琳(1991-),女,本科,研究方向:电子商务;覃㊀鹤(1990-),女,本科,研究方向:电子商务㊂
㊃知识管理㊃
基于学术博客的知识交流研究
谢佳琳㊀覃㊀鹤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㊀武汉㊀430079)
摘㊀要㊀以学术博客知识交流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学术博客的知识交流的整体过程及其主要步骤,包括知识转移㊁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㊂针对学术博客知识交流的特性重点分析它相对于传统知识交流方式的突破与缺陷,总结得出二者将长期保持互补共存㊁共同发展的关系,并为学术博客今后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改进方向,促进知识在使用者之间的传播和交流㊂
关键词㊀学术博客㊀知识交流㊀知识转移㊀知识共享中图分类号㊀
G203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㊀1002-1965(2011)08-0159-04
Studies on the Knowledge Exchange Based on Academic Blog
XIE Jialin ㊀QIN He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㊀430079)
Abstract ㊀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academic communication between bloggers ,the paper chooses the knowledge exchange which is based on academic blog as the research object.First ,the overall process and main steps of knowledge exchange is given.Then ,focusing on the superiority and disadvantage comparing with the traditional way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raditional knowl-edge exchange mode and blog mode will be complementary and coexisting in a long -term ,and points out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direction in the end.
Keywords ㊀academic blog ㊀knowledge exchange ㊀knowledge transfer ㊀knowledge sharing
0㊀引㊀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博客成为继E -mail ㊁BBS ㊁ICQ 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并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角落㊂‘第2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我国使用博客的用户规模扩大到2.31亿[1]㊂‘中国博客宣言“认为 博客的出现,标志着以 信息共享 为特征的第一代门户之后,追求 思想共享 的第二代门户正在浮现,互联网开始真正凸显无穷的知识价值 [2]㊂博客具备链接㊁发布㊁评论㊁访问和订阅等功能,具有积极的知识价值,更有利于个人对于知识进行管理和交流㊂目前,一些论文已经将博客作为引用信息的来源,也有学者将博客作为发表学术观点的平台,也有图书馆通过博客提供参考服务㊂如此,学术博客作为新型的学术交流模型便应运而生㊂
目前针对学术博客本身的研究相对较少,在国外
的研究中,学术博客的概念还不清楚,相应的研究内容也比较含糊㊂总体上对学术博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术博客的语言特征㊁学术质量㊁交流动机和链接分析上[3]㊂但关于学术博客的知识交流方式的研究更为少见,本文将从知识管理的角度,重点帮助了解学术博客的知识交流整体过程以及其中的具体交流步骤㊁评价基于学术博客的知识交流模式的优点和劣势㊂旨在通过对学术博客的知识交流方式的研究来明确学术博客对传统知识交流方式的延伸和发展,以及二者互补共存的关系,从而使学术博客能在知识交流过程中保持自身交流优势,与传统的知识交流方式相互补充以得到最大的发展㊂同时也为将来对学术博客改进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向㊂
1㊀基于学术博客的知识交流过程
从人类的交流历史看,非正式交流一直发挥着正式交流无法替代的作用,特别是网络信息交流过程中
第30卷㊀第8期2011年8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情㊀报㊀杂㊀志JOURNAL OF INTELLIGENCE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ol.30㊀No.8
Aug.㊀2011
传统信息交流和网络交流的融合,博客的出现正是人际交流在互联网上的一种延伸[4]㊂学术博客中的交流是一种自发性的交流,是利用网络时代新生的信息传递技术与其他博主进行的信息互动㊂
整个学术博客的知识交流过程描述为,首先用户由于对知识的需求而受到驱动,引发用户诸如搜索㊁浏览和询问等信息搜寻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知识的转移[5]㊂知识来回转移的结果是形成了用户自己的知识库,同时由于这种不停的开发性存取达到知识的共享,最终目的是实现知识的再开发和创新㊂本文将引用和修改胡平昌教授在2008年发表的‘学术博客中的创新知识转移“中对用户行为实现过程的图示
图1㊀学术博客中知识交流的过程
基于学术博客的知识交流过程,这是一种交互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体现在博客用户在知识的生产者和知识的消费者之间进行转换,也就是知识转移的过程㊂学术博客的博主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这种双向交流沟通来完成知识的共享,博主获得知识,根据自己新获取的知识加以筛选㊁过滤和融合,使得知识库中的知识得到深加工,从而到达知识创新㊂
下面将对学术博客知识交流过程中知识转移㊁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这三个主要步骤作进一步的分析㊂㊀1.1㊀
知识转移㊀美国技术和创新管理学家Teece 于1977年最早提出: 通过技术的国际转移能够帮助企业积累有价值的知识并促进技术扩散,从而缩小地区之间的技术差距㊂ [6]知识转移应用到不同的研究领域,对于知识转移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是其内涵不乏相通之处㊂本文中将学术博客中的知识转移行为定义如下:知识接受者为了缩短与知识拥有者之间的知识差距,借助某种信息传播途径(例如超链接和内容搜
图2㊀基于学术博客的知识转移
索等),进行知识的获取㊁整理后存入其知识库的过程(如图2所示)㊂
知识转移的主体有知识的接受者和知识的拥有
者,知识转移的客体是知识内容,知识转移的过程需要借助某种途径进行,知识转移的目的是利用知识来指导行为㊁进行知识创新㊂通常转移的主体双方,知识接受者和知识拥有者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关系,而且双方的这种委托-代理关系是不断转换的,但知识总是从在某一领域拥有知识较多的一方转移到拥有知识较少的一方㊂
a.知识拥有者获取知识㊂拥有较多知识的博主因对知识存在新的需求而受到驱动,通过日常生活实践㊁㊂例
如通过图书馆数据库的搜索引擎检索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㊂
b.知识拥有者发布知识㊂由于知识的拥有者所获得的知识可能是他人的隐性知识或者是零散无序的零次信息,这就需要知识的
拥有者基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基础将获得的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并进行有意识的筛选和过滤㊂最后将显性化的知识存入博主自己的知识库中并以博客的形式进行发布,供该博客圈或者其他博客圈的用户进行知识的获取㊂
c.知识接受者获取知识拥有者的知识㊂知识接受者通过学术博客的推荐链接或是相关链接等检索到知识拥有者的博文,并顺利从其博文中获得所需的知识,同时知识接受者会对这部分知识进行选择性吸收㊂
d.知识接受者发布知识:知识接受者将获取的知识以博文的形式添加到知识接受者自己的知识库当中,供其他的博主进行浏览,进而发生更多的知识转移㊂
㊀1.2㊀知识的共享㊀与知识转移相同,对于知识共享的涵义到目前为止学界尚无统一的定义㊂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知识共享是 个过程,各个知识主体传播和交换信息㊁想法㊁经验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并相互转化和反复提炼,以使其产生协同价值,从而提高知识
个体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7]㊂Hendriks 曾指出,知识共享是一种沟通的过程,只是不像商品可以自由传送,向他人学习的时候,必须有重建的行为,必须具有知识去学习㊁共享他人的知识㊂知识共享包括两个过程:知识拥有者外化知识和知识需求者内化知识[8]㊂本文较为支持上述这种观点㊂
在知识交流过程中,知识的积累㊁转移㊁共
享和创新都是知识管理的基础,而只有知识共
㊃061㊃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情㊀报㊀杂㊀志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30卷
享才能使知识创造价值[9]㊂学术博客的博主只有通过共享其观点和看法才能供其他浏览者阅读和评论进而发表自己的观点㊂学术博客的每一个用户都是一个开放的主体,个人不再是置身于互联网之外的个体,而是具有很强身份标识的网络节点,且允许这些个体将其内容进行公开㊂不同的开放主体在网络中互联,形成以人为中心的有不同主题的学术博客圈,在某个博客圈中,个体就某个主题分享信息资源,互相切磋学习心得,形成一种非正式制度下自发建立与协调的知识共享机制,这样一种机制使个体之间容易相互信任,从而形成鼓励共享的文化范围,提高了知识共享效率㊂㊀1.3㊀知识创新㊀基于学术博客的知识创新过程是指将既有知识库中的知识转化为目标知识的过程,是对知识的一种质的改善㊂
知识以显性和隐性两种形式存在,隐性知识根植于个人的内心世界,它源于个人的经历,体现在其行为㊁世界观㊁价值观和情感之中,它是知识创新中最为基础性的,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个性特征,并且往往很难被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因此这种形态的知识很难被交流和传递㊂显性知识是在对待某个具体问题上所采用和体现出来的知识[10]㊂笔者认为,知识创新的本质就是通过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螺旋向上的相互转化㊁往复循环的过程㊂知识创新在扩张个人知识数量的同时,也持续地改善个人的知识质量,最终将使个人的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获得可持续发展㊂
2㊀学术博客对传统知识交流方式的突破
传统的知识交流可以通过正式的和非正式两个渠道,相对而言正式交流渠道占有较大的分量㊂正式的交流渠道包括:同行专家评审的期刊论文㊁正规的学术会议,文摘索引等㊂整体上,传统的知识交流方式可以被描述为:作者创作作品,出版社根据市场的需求等因素对这些作品进行选择性印刷出版,然后通过书店得以在市场上传播和流通,图书馆等信息机构会对文献进行选择性收藏,读者可以从书店进行购买或者到图书馆进行借阅(如图3所示
)㊂
图3㊀传统的知识交流方式
传统的知识交流方式是学术交流的一种重要途径,但是它的交流周期过长,知识传递效率较低,交流成本较高,并且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㊂学术博客所具
有的知识交流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知识交流方式的缺陷,同时它也是对传统知识交流方式的补充和突破㊂学术博客和传统知识交流方式相结合,共同发展将为学术交流的发展做出贡献㊂
㊀2.1㊀知识交流的相对开放㊀传统的知识交流过程中,读者是通过到书店购买作品或者通过图书馆借阅作品来获得知识,即读者获得知识是要付出成本的,同时传统知识交流会受限于其繁琐㊁缓慢的交流环节,这样就限制了知识的传播范围和速度㊂
但是学术博客交流的开放性打破了价格障碍,实现了博客的免费申请和信息的免费发布,这也是学术博客最显著的特点㊂绝大部分的博客都是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博主发布的信息或者资料可供其他用户免费浏览㊁复制和下载㊂这样极大的提高信息和知识的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保证了知识共享的可行性㊂另一方面,学术博客用户在某一博客圈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对知识的奉献程度所决定的,由于这样一种利益驱动使得博主们愿意将自己所拥有的最有价值的知识贡献出来,所以对知识的隐藏概率越低,知识共享的障碍越小,学术知识传播也就更加自由㊂
㊀2.2㊀从 一对多 到 多对多 的知识交流方式㊀传统的知识交流方式是 一对多 ㊂从传统知识交流过程可知:作品从创作出来到被读者接收利用,要经过出版社出版发行㊁图书馆等文献收藏机构的收藏和组织㊂然而,这样的单向封闭的交流方式使得读者因为对作品的理解无法与作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造成对作品误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知识交流的丰富性㊂同时由于交流环节的繁杂和漫长,影响了学术资源的新颖性㊂
学术博客是基于网络平台的,具有即时性,方便操作㊂用户将其文章进行发表,允许任何人进行自由阅读评论,以及由该文章主题所引起一系列与其相关知识领域的交流㊂在评论区经常出现对评论进行再评论的现象,例如博主对于读者评论的回复㊁读者对于其他读者的回复,这就是学术博客 多对多 的交流方式,这是博客传播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延伸[11]㊂
由于不同博客圈中的评论者对于同一问题关注重
点是不同的,所以讨论的方向也会分为不同的小组㊂即博文在被读者评论后,将会引发更加激烈的,形成学术博客这种多对多的交流特性,这样就增强了学术博客的传播能力㊁丰富知识交流内容,以及启发学术灵感㊂
3㊀思考与总结
学术博客以其开放自由的交流环境㊁ 多对多 的交互方式,以及链接㊁评论和订阅等强大的基本功能吸
㊃
161㊃㊀第8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谢佳琳,等:基于学术博客的知识交流研究
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参加,成为传统知识交流方式的重要补充,并与它共同发展㊂要引起注意的是,学术博客的这些特点为其带来优势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不足与缺陷㊂例如,因为学术博客的版权很难在法律上进行界定,所以开放自由的发布和转载会很可能会引发知识产权问题;同时,频繁的互动交流也会造成信息的冗余㊁信息质量不高等问题㊂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学术博客发展过程中对学术博客技术和互联网政策法规进行不断的完善㊂然而,传统的知识交流方式虽然存在交流周期过长㊁交流成本较高等缺点,但是其正规㊁严谨㊁力求真实的知识交流理念使它在人类知识交流历史上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㊂且传统的知识交流是基于传统的载体和媒介进行的,更有利于深层次的阅读和思考,满足知识交流对于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这是学术博客无法模仿的㊂
在基于网络进行的知识交流方式盛行的今天,形成了一种以传统的知识交流方式为主,学术博客为辅的新型知识交流形态:传统的知识交流方式保证了知识交流内容的严谨和可靠,学术博客则弥补了传统知识交流方式的不足,使知识交流更加方便和快捷,保证了作品的新颖性以及读者对作品内容理解的准确性㊂通过这样一种新型的知识交流方式,人类对知识的需求获得更大程度满足的同时付出更少的成本㊂本文通过对学术博客的知识交流过程的研究,根据学术博客相对与传统知识交流方式存在的缺陷,我们提出从技术(如根据其交流特性确定其链接结构)和法律(如互联网著作权法)这两个方向同时进行改进,使得学术博客和传统知识交流模式更加契合,知识交流更加方便和高效㊂本文虽然指出了基于学术博客的知识交流的改进方向,但是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解决方向㊂所以规范学术博客写作㊁妥善解决侵权风险等问题仍是目前学术博客知识交流过程中需要面临的问题㊂同时文章对于知识交流的具体步骤分析较为概括,并未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有待改进㊂
参考文献
[1]㊀2010年7月CNNIC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EB].http://
[2]㊀李墨珺.博客质量的评价及其对学术交流的影响[J].情报资
料工作,2008(2):61
[3]㊀史新艳,肖仙桃.国外学术博客研究进展与趋势[J].情报资料
工作,2010(2):107-108
[4]㊀江㊀亮.学术博客的"无形学院"交流模式探析[J].情报科
学,2006,24(2):276
[5]㊀胡昌平,佘晶晶,等.学术博客中的创新知识转移[J].情报杂
志,2008,27(5):3
[6]㊀Teece D.Technonlogy Transfer by Multinational Firms:the Re-
source Cost of Tansferring Technological Know-how[J].The E-conomic Journal,1997(87):242-261
[7]㊀樊㊀斌.基于知识共享二维空间的隐性知识共享激励机制模
型研究[A].第五届软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123 -124
[8]㊀Hendriks P.Why Share Knowledge?The Influence of ICT on the
Motivation for Knowledge Sharing[J].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1999(2):91-100
[9]㊀燕㊀辉.知识博客与知识管理的差异探析[J].情报资料工作,
2005(2):22
[10]邱均平,段宇锋.论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J].中国图书馆学
报,1999(3):9-10
[11]史新艳,肖仙桃.学术博客链接结构及其交流特性分析[J].图
书情报知识,2009(5):81-83
(责编:王平军)
㊃261㊃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情㊀报㊀杂㊀志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3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