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生期心肌病

合集下载

围生期心肌病一例汇报

围生期心肌病一例汇报

第七天
8月9日状态良好, 给予办理出院。
复查心脏彩超,F31%, 轻度活动无胸闷及气 喘,嘱适当增加运动 量,勿劳累,多食富 含维生素食物。
出院
随访结果
2017. 07.30
2017. 09.19
2018. 02.05
2018. 05.31
2019. 03.22
心彩超/日期
左室舒张末径 左室收缩末径 EF值
2017.07.30
57 54 13
2017.09.19
2018.02.0 5
57
50
47
37
36
48
2018.05.3 1 50 37 48
2019.03.22
39 26 62
问题?
问 题
PPCM治疗中抗凝药应用是否合理? 何时停用?
1
PPCM有较高血栓栓塞风险,根据指南推荐,需抗凝治疗,方案: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华法林,维持INR 2-3之间,LVEF>35时可考虑
3
1/3病人经过治疗可痊愈,增大的心脏可恢复正常,心功能无损害; 1/3遗留有心脏扩大,心电图异常及某些症状,此类病人预后不良;
另1/3病人因顽固性心力衰竭及并发症死亡。
学习心得
出入量管理
心脏负荷增大(过多过快的输液、
01 过多摄入钠盐、过多饮水)加重
心衰,对于重症心衰患者要严格 控制液体出入量,要求每天入量 <1500ml,病人保持每天出人量 负平衡约500ml。
西医治疗方案
呋塞米片20mg静推 q12h 螺内酯片 20mg口服 QD
氯化钾缓释片1g 口服BID
地高辛片0.125mg 口服QD
盐酸贝那普利5mg 口服QD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4000U 皮下注射Q12H 华法林2.5mg口服QN

中国围生期心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全文)

中国围生期心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全文)

中国围生期心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全文)围生期心肌病(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PPCM)等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孕产妇除产科因素外的主要死亡原因。

随着我国晚婚晚育以及多胎多产比例的升高,PPCM发病率近年也明显上升。

临床医生对PPCM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普遍不够,漏诊率和误诊率也高,导致我国PPCM致死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

近年来,PPCM在发病机制研究和诊断处理上均有较大进展,为此由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了《围生期心肌病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简称本共识)。

本共识的内容主要依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参考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孕产妇心血管疾病指南和2019年ESC围生期心肌病专家共识等,并结合了我国的国情和临床实践。

孕产妇属于特殊群体,目前鲜有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ail,RCT),故本共识不使用通常的推荐级别和证据水平分类。

一、PPCM的定义与流行病学(一) PPCM的定义传统上PPCM定义强调的是女性于妊娠最后一个月和产后五个月内发生的心力衰竭(心衰)。

现在发现部分发病较早或稍迟的妊娠相关心肌病也完全符合PPCM的特点,所以2019年ESC更新后的专家共识把PPCM之前严格限定的时间范围放宽至妊娠晚期至产后数月内。

因此,PPCM是指心脏健康的女性在妊娠晚期至产后数月内发生的心衰,呈特发性心肌病表现,其突出特点是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45%。

左心室多有扩大,但部分患者也可以不扩大。

部分LVEF超过45%的患者,如有明确的心功能受损和典型PPCM表现,有时也需诊断为PPCM。

诊断PPCM必须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心衰。

围生期心肌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围生期心肌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围生期心肌病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围生期心肌病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围生期心肌病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围生期心肌病如何诊断鉴别,围生期心肌病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围生期心肌病常见检查:常见检查: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心电图、胸部平片、肺毛细血管楔压*一、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白细胞多无变化。

生化检查肝、肾功能可有轻度异常,偶见低蛋白血症。

1、心电图检查可有多种心电图异常,但多为非特异性,如左心室肥大、ST-T改变、低电压,有时可见病理性Q波及各种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及左或右束支传导阻滞等。

2、X线检查心脏普遍性增大,以左心室为主,心脏搏动减弱,常有肺淤血。

可伴肺间质或实质水肿及少量胸腔积液,合并肺栓塞时胸片有相应改变。

3、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四腔均增大,尤以左心室增大为著,左心室流出道增宽,室间隔和左室后壁运动减弱,提示心肌收缩功能减退。

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开放幅度变小,有时可见附壁血栓及少至中量心包积液,因心腔扩张、瓣膜相对性关闭不全可有轻度二尖瓣或三尖瓣反流。

4、心导管检查左心室舒张末压、左心房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压增高,心排出量、心脏指数减低。

5、心内膜心肌活检必要时特别是高度怀疑有心肌炎时,可做心内膜心肌活检,但需在病程早期进行才易得到阳性结果。

*以上是对于围生期心肌病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围生期心肌病应该如何鉴别诊断,围生期心肌病易混淆疾病。

*围生期心肌病如何鉴别?:*一、鉴别:1.高血压性心脏病围生期心肌病血压多正常,但在血压增高时则需要鉴别。

PPCM血压增高程度不大,血压升高时间短暂,随病情好转血压多趋于正常。

妊娠前无原发性高血压史,妊娠期动态观察血压有助于两者鉴别。

2.贫血性心脏病妊娠期多有轻度贫血,如合并营养不良或寄生虫感染时应与贫血性心脏病鉴别。

后者贫血时间长,程度重,血红蛋白多在60g/L以下,心脏扩大不明显,贫血纠正后症状即会好转。

围生期心肌病患者13例护理体会张爱萍

围生期心肌病患者13例护理体会张爱萍

围生期心肌病患者13例护理体会山西省岚县中医院(035200)张爱萍围生期心肌病(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是指既往无心脏病史,于妊娠最后1个月或产后5个月首次发生的以累及心肌为主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上以心力衰竭或扩张性心肌病样症状为主要表现。

围生期心肌病在我国并不少见,尤其在农村和边远山区发病率高[1]。

围生期心肌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目前认为系多因素共同致病,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孕期感染病毒所致心肌炎,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营养不良、遗传因素、内分泌紊乱、负荷过重、饮酒、精神压力过重以及患者自身有潜在的扩张型心肌病等。

有资料证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及产后高血压是本病的易患因素[2]。

笔者通过对我院13例患者进行了护理与预防的回顾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对我院2006—2011年期间收治诊断的13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本组13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均为农村妇女,住院15~47d,平均(30±6)d,在临床上表现为呼吸困难、心悸、咳嗽、咯血、胸痛、肝大、浮肿及心力衰竭等症状。

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正常稍大者无症状者3例,其余10例患者未见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扩大征象。

经过强心、利尿、抗感染及控制心律失常等治疗后,心力衰竭症状消失。

1.2诊断标准:患者符合以下4个条件:①发生在妊娠最后1个月或产后5个月内;②不存在导致心力衰竭的明确病因;③妊娠最后1个月前未发现明确的心脏疾病;④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由超声心动图明确[3]。

1.3方法:在治疗期间,对本组患者采取了一系列心理及临床护理措施。

主要包括:生活护理、临床护理及心理护理等。

2结果13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出现明显的心理障碍及过激行为,无严重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在治疗后2~3个月临床治愈或痊愈出院。

3讨论围生期心肌病的护理是临床诊治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恰当护理模式与护理手段对减少患者并发症,避免出现护理问题,培育患者良好的治疗环境,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围产期心肌病的诊治分析

围产期心肌病的诊治分析

围产期心肌病的诊治分析目的分析围产期心肌病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方法回顾分析12例围产期心肌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

结果12例患者经吸氧、营养心肌、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10例痊愈,2例好转。

结论对围产期心肌病患者积极地进行围产期保健系统监测与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好。

标签:围产期;心肌病;心力衰竭围产期心肌病(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PPCM)是指妊娠末期或者产后5个月内,首次发生以心肌损害为主的心脏病,临床上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或类似于扩张型心肌病样改变[1]。

其特征为既往无心血管病病史的孕妇,出现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若能早期及时诊治,大部分可完全痊愈,减少死亡率,既往亦见因未及时诊断而耽误了救治,最终导致病人死亡的报道。

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收治12例围产期心肌病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1年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围产期心肌病12例,年龄18~36岁,平均(27.35±2.78)岁。

其中,农民10例,城厢居民2例;初产妇9例,经产妇3例;分娩前发病3例,分娩后发病9例。

孕周29~38周,平均(34.01±2.23)周。

合并癥:合并感染6例,合并低蛋白血症3例,合并轻度贫血5例。

入组的患者均符合围产期心肌病的诊断标准,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是国外Hibbard标准:①妊娠的最后1个月至产后5个月内发生的心力衰竭;②既往无心脏病史;③无其他导致心力衰竭的原因;④超声心动图诊断标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2.7cm2分别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或左心室扩张,凡符合以上标准即可诊断为围产期心肌病[2]。

1.2 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1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气促、心慌、活动体力下降、乏力、心脏增大等左心衰竭的症状及体征,可伴或不伴咳嗽、颈静脉怒张、肝肿大、水肿等右心功能不全表现。

其中急性发病5例,隐袭7例;咳嗽8例,咳粉红色泡沫样痰4例;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6例,颈静脉怒张5例,肝肿大6例;胸腔积液2例,双下肢水肿7例,双肺底可闻及湿音7例。

围产期心肌病诊断标准

围产期心肌病诊断标准

围产期心肌病诊断标准围产期心肌病是指在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发生的心肌病。

围产期心肌病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心脏疾病,容易被忽视,但一旦发生,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围产期心肌病显得尤为重要。

围产期心肌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心肌酶学检查等方面。

首先,临床上围产期心肌病的表现多样,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心悸、水肿等症状。

其次,心电图是诊断围产期心肌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显示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如心律失常、ST段改变等。

再次,超声心动图可以直观地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现心脏扩张、室壁运动异常等特征性表现。

最后,心肌酶学检查可以帮助判断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如肌钙蛋白、肌酸激酶等指标的升高。

在临床实践中,诊断围产期心肌病时需要综合运用上述各种检查手段,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史,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除了上述的检查手段外,还应该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心脏症状,如高血压疾病、冠心病等。

因此,临床医生在诊断围产期心肌病时需要全面综合考虑,不能片面依赖某一项检查结果。

除了诊断围产期心肌病外,及时治疗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旦诊断出围产期心肌病,应该立即停止妊娠,予以充分休息和营养支持,必要时使用洋地黄、利尿剂等药物治疗。

对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应该及时使用强心苷类药物,必要时进行血管扩张和利尿治疗。

此外,对于严重的心律失常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心脏起搏、除颤等治疗措施。

总的来说,围产期心肌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心肌酶学检查。

在临床实践中,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检查手段,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史,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及时准确地诊断围产期心肌病对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因此临床医生在诊断围产期心肌病时需要全面综合考虑,不能片面依赖某一项检查结果。

同时,及时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旦诊断出围产期心肌病,应该立即停止妊娠,予以充分休息和营养支持,必要时使用药物治疗,对于严重的心律失常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心脏起搏、除颤等治疗措施。

围生期心肌病的处理..——【病例讨论总结】

围生期心肌病的处理..——【病例讨论总结】

围生期心肌病cardiomyopathy,PPCM一、定义:是一种伴有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的扩张性心肌病,常在妊娠后期或产后3~6个月内出现症状并在围产期作出诊断,缺乏诊断PPCM的特异性检查,需排除其他引起左室扩大伴收缩功能障碍的疾病后才能确诊。

其危险因素包括:经产妇、高龄产妇(30岁后发病率增高)、多胎妊娠、子痫前期、妊娠高血压、非洲及美洲人种二、常见症状:起病突然,主要表现为左室心力衰竭,多有心悸、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有时伴心律失常,25%~40%的病人出现相应器官栓塞,如肺栓塞、脑栓塞,心脏普遍扩大,相对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不全,反流性杂音,双肺有湿罗音,颈静脉怒张、肝大、下肢水肿,临床表现和血流动力学特点难以和其他扩张性心肌病相鉴别,少数患者有高心输出量心衰。

与其他扩张性心肌病相比,该综合征特点有:发病年龄相对较轻、与妊娠有关。

三、预后与结局:初次治疗、初次发生心力衰竭经早期治疗约1/3~1/2病人可以完全恢复,30%的病人进展为致死性的心力衰竭,另外30%的病人则留下永久心功能损害四、麻醉管理目标:1、避免药物导致的心肌抑制2、保持正常的容量3、避免后负荷增加1五、麻醉方法的选择:可选择全身麻醉或椎管椎管内麻醉。

如时间允许,产妇无实施椎管内麻醉的禁忌则此法更为适合;如已出现明确的胎儿宫内窘迫或产妇自身存在实施椎管内麻醉的禁忌,则选择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的需注意的问题:全麻药物会引起心肌抑制、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正压通气降低回心血量,快速序贯诱导时喉镜暴露声门及气管插管会导致强烈的交感应激。

六、心衰的处理:1、给氧2、利尿:降低前负荷、改善肺充血及外周肿,水氢氯噻嗪和呋塞米在妊娠及围生期是安全有效的3、血管紧张素阻断药物:ACEI和ARB类虽然能改善生存率,但对于妊娠期妇女是禁忌,其通过乳汁分泌故哺乳期也不宜使用4、血管扩张药:首先肼苯哒嗪;也可静脉使用硝酸甘油10~20ug/min,逐渐加量至200ug/min;硝普盐为禁忌,其分解产物氰化物可致胎儿中毒5、B-受体阻滞剂:妊娠期高血压妇女使用该药并未导致胎儿出现不良反应的,如围生期心肌病诊断成立则应继续使用6、抗凝治疗:凝血因子II、VII、VIII、X和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导致栓塞的风险增加7、心脏移植:对于进展为致死性心衰的患者心脏移植为最终治疗途径1。

围生期心肌病健康宣讲课件

围生期心肌病健康宣讲课件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良 好的饮食习惯、适宜的运动以 及充足的休息来维持身体健康 。
孕前计划:提前进行体检和咨 询,确保身体状况良好,以降 低围生期心肌病的风险。
预防措施
注意妊娠期的营养补充:合理饮食,摄 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如叶酸、维生素等 。
治疗和管理
治疗和管理
医学干预:及早发现并治疗围 生期心肌病,例如使用适当的 药物来帮助恢复心肌功能。 营养支持:提供合理的饮食建 议,并进行营养辅助治疗,以 提高患者的整体康复水平。
围生期心肌病健康宣讲 课件
目录 概述 预防措施 治疗和管理 产后护理
概述
概述
什么是围生期心肌病:围生期 心肌病是指在妊娠期、分娩期 及产后出现的心肌损害和心功 能障碍。
影响因素:围生期心肌病的发 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 因素、妊娠毒血症、自身免疫 等。
概述
临床表现:围生期心肌病的临床表现主 要包括心悸、呼吸困难、全身疲乏等。
治疗和管理Leabharlann 心理支持: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帮助其调整心态,缓解焦虑和抑郁情 绪。
产后护理
产后护理
注意休息和恢复:产后要合理 安排休息时间,适当锻炼,促 进身体的恢复和康复。
健康措施:遵循医生的建议, 按时复诊,持续监测心脏功能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产后护理
孕后规划:计划好产后的子女照料安排 ,减轻患者的压力,促进康复。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围产期心肌病(PPCM)的防治进展

围产期心肌病(PPCM)的防治进展

氧化应激与催乳素
16-kDa催乳素片段会诱导内皮细胞将miR146a变成外泌体,miR-146a被心肌细胞摄, 抑制ErbB 通路,促进心肌细胞凋亡
(组织蛋白酶)
(溴隐亭) (垂体)
16-kDa催 乳素片段
(内皮素)
激素( sFlt1 )致血管损伤
PGC-1α
VEGFA VEGFB VEGF ↓
围产期心肌病(PPCM)的防治进展
Progress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心内科:张瑶
概述
是一种少见的特发性扩 张性心肌病
常发生在妊娠最后1个月 和产后5个月内
主要表现为左心收缩功 能障碍引起的心衰,左 室内径可以不大,但射 血分数低于45%
Zolt Arany; Uri Elkayam. Circulation. 2016 Apr 5;133(14):1397-409
遗传因素
围产期心肌病与先天性扩张性心肌病有很多相同编码肌纤维 蛋白的基因,包括TTN,TTN是编码肌节粗丝连接蛋白的基因
Zolt Arany; Uri Elkayam. Circulation. 2016 Apr 5;133(14):1397-409
处理急性左心衰
减少肺循环量及回心血量 改善肺部气体交换 增加心肌收缩力 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经积极内科治疗症状仍无 明显好转,及时中至妊娠
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产科处理
原则上 先控制心衰 放宽剖宫产指征
分娩方式
阴道分娩: 心功能I~II级 胎儿因素正常 产道条件较佳
剖宫产: 心功能≥III级 胎儿较大 产道条件不佳

围生期心肌病51例临床分析

围生期心肌病51例临床分析

围生期心肌病51例临床分析围生期心肌病是指原无心血管系统疾病史的孕产妇于妊娠末期或产后(~6个月)首近出现以累及心肌为主的一种心脏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现将年以来收治的51例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51例年龄~岁平均.岁;全部为农民(1%);初产妇5例(68.6%)经产妇16例(1.%);首次发病9例再次妊娠后复发例;所有患者均无心血管系统病史。

临床表现:51例均有心悸、呼吸困难、心界扩大、心率增快水肿例收缩期杂音7例舒张期奔马律例肺部啰音8例肝大例颈静脉怒张9例血压升高例。

实验室检查:51例中血红蛋白8~1g/ 6例(7.5%)有蛋白尿7例。

心电图全部异常(包括st-t改变88%室性期前收缩5%房性期前收缩%左心室肥厚%低电压1%)。

x线检查示心脏扩大1%其中普大型6例以左心室扩大为主例不同程度的肺瘀血7例。

心脏超声检查心脏扩大1%其中左房增大78.9%左室增大1%右房增大9.1%右室增大5.%均见室壁和室间隔搏动呈普遍性减弱。

治疗与转归:除绝对卧床休息低盐、高蛋白饮食外均采取综合治疗。

给予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及强心剂治疗其中强心剂的应用因人而异一般先给予西地兰.~.mg每日1次1~天后改地高辛.15mg每日1次口服1~天平均用药15天。

全部病例给予维生素b1和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部分肺部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疗。

本组住院时间~8天平均天均获治愈无1例死亡x线复查示心脏基本正常。

讨论本组围生期心肌病临床特点:①全部见于农民;②心力衰竭控制较容易;③心脏扩大容易回缩至正常;④再次妊娠时可以复发。

病因:围生期心肌病的病因迄今未明确一般认为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营养缺乏、妊高征、内分泌紊乱、遗传等因素有关。

妊娠与分娩是病毒感染的易发或激发因素。

本组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例(58.7%)。

近年来认为病毒感染与围生期心肌病有关妊娠本身即为免疫过程既有自身免疫也有母亲对胎儿抗原的免疫反应。

本组全部51例为农民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较城镇居民低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不及时诊治;另外劳动强度大产后得不到足够的休息且7.5%患者有贫血显然与营养物质的相对缺乏有关。

围生期心肌病诊断标准

围生期心肌病诊断标准

围生期心肌病诊断标准
围生期心肌病(PPCM)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心脏疾病,通常发生在妊娠晚期
和产后期。

它对产妇和胎儿的健康都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目前,围生期心肌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等方面的检查。

首先,临床表现是围生期心肌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患者通常会出现心力衰
竭的症状,如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

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胸痛、心律失常等症状。

这些临床表现需要与其他心脏疾病进行鉴别,但如果患者在妊娠晚期或产后期出现上述症状,应高度怀疑围生期心肌病的可能性。

其次,心电图检查在围生期心肌病的诊断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心电图可以显示
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帮助医生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异常。

在围生期心肌病患者中,心电图可能出现心室肥大、ST段改变、心律失常等特征性改变。

因此,对于怀疑患
有围生期心肌病的产妇,心电图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心脏超声是围生期心肌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心脏超声检查,可
以直观地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现心脏的异常改变。

在围生期心肌病患者中,心脏超声可能显示心室扩张、心室功能减弱、室间隔运动异常等特征性改变。

因此,心脏超声检查对于围生期心肌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围生期心肌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等
方面的检查。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检查结果,可以对围生期心肌病进行准确的诊断。

希望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围生期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产妇和胎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围生期心肌病

围生期心肌病

【疾病名】围生期心肌病【英文名】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缩写】PPCM【别名】围产期心肌病;Meadow综合征;产后非炎症心肌病;产后心肌病;产后心脏病;产前心脏病;分娩前后心肌病;妊娠心脏病;中毒性产后心肌炎 【ICD号】I43.8﹡【概述】19世纪末,人们发现既往身体健康的妊娠妇女陆续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力衰竭。

她们大多是以急性心力衰竭起病或出现扩张型心肌病样改变,发病时间局限在妊娠最后3个月或产后5个月内,既往无心血管系统疾病史,这种特殊的心脏疾病被称为围生期心肌病(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PPCM)。

1849年Ritchie首先报道了与妊娠有关的心力衰竭;1870年Virchow特别描述了与妊娠晚期及产褥期有关的原发性心肌病,此后很少报道。

直到1930年由Hull及Gouley再次描述了以产褥期因素作为重要病因的心力衰竭疾病,此后在世界各地才陆续有较多病例报告。

本病过去命名较为混乱,有命名为妊娠心脏病、分娩前后心脏病、产后心脏病、产后心肌炎、产后非炎症性心脏病等,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命名为围生期心肌病为妥。

此病临床上虽不常见,但可直接影响母婴生命安全,因而成为目前产科危象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流行病学】PPCM发病率在不同国家和种族之间差异较大。

美国报道在孕产妇中发病率占0.025%~0.076%,而国内报道占所有产妇的0.023%,在妊娠期各种心脏病中占4.25%。

该病在我国尤其在农村和边远地区并不少见,病死率亦较高,可占孕妇病死率的15%~60%。

其中约半数发生于30岁或以上年龄的产妇,2/3发生在第3次或以上妊娠时。

在双胎或多胎妊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后高血压者中发病率较高。

据统计,曾发生过该病的病人再次妊娠时较未患过该病的孕妇发生率高5~7倍。

【病因】病因迄今不明,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主要包括:1.双胎、多产及高血压 双胎或多胎妊娠时发病率增高,多产妇或多次妊娠发病率高于初产妇。

围产期心肌病诊断标准

围产期心肌病诊断标准

围产期心肌病诊断标准围产期心肌病(PPCM)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心脏疾病,多发生在妊娠期和分娩后的几个月内。

它通常表现为心力衰竭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

由于其症状类似其他心脏疾病,因此诊断围产期心肌病需要依靠一定的标准和方法。

目前,围产期心肌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基于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HA)的共识。

根据这些标准,诊断围产期心肌病需要满足以下条件,①女性在妊娠期或分娩后的一个月内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②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如高血压疾病、心脏瓣膜疾病、冠心病等;③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左心室收缩功能减弱,伴有或不伴有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④心脏磁共振或心脏核素显像显示心肌炎症或坏死;⑤心肌活检显示心肌细胞肿胀、坏死或炎症。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例如,一些患者可能在妊娠期间就出现心脏症状,而另一些患者可能在分娩后才出现症状。

此外,一些患者可能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如贫血、肺部疾病等,这些疾病的存在可能会对围产期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产生影响。

针对围产期心肌病的诊断,医生需要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在病史询问中,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妊娠情况、分娩方式、产后恢复情况等。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需要重点观察患者的心脏、肺部和水肿情况。

在辅助检查中,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脏核素显像、心脏磁共振和心肌活检等检查都可以为围产期心肌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总的来说,围产期心肌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诊断标准。

医生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脏症状,最终做出准确的诊断。

对于已经确诊的围产期心肌病患者,医生还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脏康复、营养支持等。

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能够提高围产期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围生期心肌病病人的护理PPT

围生期心肌病病人的护理PPT

病人安全
病人安全
病人应避免剧烈体力活动和精 神刺激,以减轻心脏负荷。 提供安全环境:确保病人的床 边有必要的护理设备和急救设 施,以应对突发情况。
后续护理
后续护理
患有围生期心肌病的病人需要长期护理 支持,包括定期复查和医嘱随访。
护士应协助病人制定合理的生活方式和 饮食计划,以保持健康。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监测病情变化:定期测量病人的血压、 心率和心电图,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 取相应措施。
护理措施
心理支持与教育:与病人和家属进 行积极沟通,提供心理支持和关于 疾病的相关教育。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根据医嘱,病人可能需要服用抗心力衰 竭药物、抗凝药物或镇静剂等药物来控 制病情并缓解症状。
护士应定时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和疗效, 并与医生及时沟通。
围生期心肌病 病人的护理 PPT
目录 引言 病因与诊断 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 病人安全 后续护理
引言
引言
围生期心肌病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 心脏疾病,出现在妇女怀孕期间或 分娩后的前六个月。 本PPT将为您介绍围生期心肌病病 人的护理措施,以提生期心肌病可能与孕期高 血压、高龄孕妇以及营养不良等因素有 关。
临床上,围生期心肌病的诊断通常通过 心脏超声波检查和临床症状进行确认。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保持适合的体位:病人应保持 平卧位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 。 提供营养支持:合理规划饮食 ,确保病人获得足够的营养, 特别是优质蛋白和维生素。
护理措施
控制液体摄入:适当限制病人的液体摄 入,以减轻心脏负荷和水肿症状。

围产期心肌病的诊断标准

围产期心肌病的诊断标准

围产期心肌病的诊断标准一、临床表现:1.新生儿出生后可持续表现以下情况:(1)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可表现为心律失常,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

(2)心室壁增厚:心室壁的增厚可导致严重的心功能障碍,对患儿的正常心肺功能产生严重干扰。

(3)心内瓣口狭窄:心内瓣口狭窄会降低心脏灌注效率,使婴儿出现肢体及脸部发紫。

2.新生儿可能出现的其他症状:(1)呼吸困难:围产期心肌病患儿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特别是低水平机械通气患者,易出现肺水肿。

(2)心脏湿啰音和心脏杂音:围产期心肌病患儿可以出现心脏湿啰音和心脏杂音的异常,可经X线、心超以及心电图检查确诊。

(3)血容量过大:围产期心肌病患儿容易出现血容量过大,会对患儿的正常心功能产生影响,还可能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情况。

二、病史:1.家族史:(1)父母及其他亲属患有心脏疾病史;(2)怀孕期诊断患有心脏疾病;(3)孕早期发生明显心脏症状。

2.发病时间:新生儿出生后有明显的心脏疾病。

三、检查:1.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发现心肌炎标志物,测量血糖、血脂、血沉、血型、肝功能等;2.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新生儿心肌病,如心脏增厚、室壁瓣狭窄、室壁肥厚、心室反射性肥厚等;3.心脏彩超:心脏彩超检查可以准确诊断心肌病,如可以识别心肌组织变性、心室反射性肥厚、心肌增厚等;4.X线胸片检查:X线胸片检查可以发现周围脏器的变化,如肺炎症状、肺水肿等;5.心脏录音:心脏录音检查可以发现心脏的异常,如心律失常等。

四、诊断:在上述病史、临床表现、检查结果等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室检查,结合专业指导,最终确定围产期心肌病诊断。

围生期心肌病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围生期心肌病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心律变化。
抗凝药物
预防血栓形成和栓塞事件,但 需注意出血风险。
非药物治疗手段介绍
卧床休息
吸氧治疗
严重患者应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
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给予吸氧治疗以 缓解症状。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
对于心室收缩不同步的患者,可考虑CRT治 疗以改善心脏功能。
提供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调整心 态,积极配合治疗。
产后随访
产后定期随访,评估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必要的康复指导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建议
并发症预防
积极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降 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处理建议
对于出现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 律失常等,应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06
专家共识解读与未来展望
关键内容提炼与解读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可将围生期心肌病分为轻型、中 型和重型。轻型患者症状较轻,心脏扩大不明显;中型患者 有明显的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重型患者病情严重,常合并 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
03
围生期心肌病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概述
01
02
03
既往无心脏病史
患者在妊娠最后3个月或 产后6个月内首次出现心 肌病症状。
05
患者管理与教育
患者心理支持与生活方式指导
心理支持
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 患者减轻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增强治疗信心。
生活方式指导
建议患者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 度劳累;合理饮食,控制钠盐摄 入;适当进行轻体力活动,避免 剧烈运动。
孕期监测及产后随访策略
孕期监测
加强孕期检查,密切关注患者心功能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生期心肌病
围生期心肌病(PPCM):指既无心脏病史,也无其他心血管疾病,而在妊娠最后3个月或产后6月内发生的以累及心肌为主的一种心脏病。

诊断要点:起病多在妊娠晚期或产后6个月内发病。

症状:以左心衰症状为主要表现,心慌,气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以活动和平卧为著,常伴有咳嗽,咳痰,严重时出现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

常伴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室内传导阻滞及房颤多见,易发生猝死。

约25%-42%的患者由于心腔内附壁血栓脱落,可导致肺动脉或体循环的栓塞,以前者多见。

其典型症状为突发胸痛,咳暗红色血痰。

体征:心界多向左下或双侧扩大,心率偏快,安静时>100次/分,心音低钝,心尖区可及病理性第三心音或奔马律,多个瓣膜区可听到柔和的收缩期杂音,是心腔扩大导致瓣膜相对关闭不全的特征表现,双肺听诊
可有散在湿罗音。

辅助检查:
心电图:缺乏特异性,常见为ST段异常,T波低平或倒置,Q-T间期延长,有异常Q波,提示心肌损害及左心室肥大,可见各种心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及左束支传导阻滞为多见。

胸部X线:可见肺淤血,心影普遍增大而张力较低是本病的特征性改变。

若并发肺栓塞,可见栓塞影,可伴肺间质或实质性水肿。

超声心动图:常显示心脏呈普遍性扩大,心腔扩大,左室流出道增宽,左室射血分数下降。

围生期心肌病诊断标准:
孕前无器质性心脏病史,在妊娠晚期或产后5个月内发病,多见于年长,多胎,长期营养不良及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孕产妇。

主要表现为无任何原因的心悸,气短,端坐呼吸或左心衰竭。

X线表现心脏普遍增大,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腔扩大或全心增大,室壁运动减弱,
心排出量减少,心电图提示心肌损害,心室肥厚及各种心律失常。

应排除可能引起心功能不全的各种心脏疾患,如心瓣膜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性心脏病等。

鉴别诊断:
扩张型心肌病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性心脏病
贫血性心脏病
脚气性心脏病
治疗原则:
心衰前期治疗:
卧床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定期随访3-6个月,直至心脏恢复正常大小。

加强营养,补充足够维生素。

改善心肌代谢,可静滴果糖二磷酸,辅酶A及三磷酸腺苷等。

心衰期的治疗
卧床休息,保证至少10h睡眠,间断低流量吸氧,卧床休息需6-7个月,至心脏恢复正常大小为止。

低盐饮食,减少水钠潴留,心衰(轻度
摄盐<5g/d;中度2.5g/d;重度<1g/d)。

利尿:轻症患者可选用口服利尿剂,如氢氯噻嗪25mg,每日2-3次,可配伍螺内酯()20mg,2-3次/日,以防水电解质紊乱。

重度患者,应用髓襻利尿剂,如呋噻米20-40mg,2-3次/日。

对营养不良及低蛋白血症所致水肿,利尿效果差,可酌情给予人血白蛋白10g。

强心: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心脏常明显增大,心肌损害严重,对洋地黄耐受差。

病情轻者采用口服地高辛0.125-0.25mg/d;急性心衰静脉注射毛花甘C0.2-0.4mg,必要时4-6小时可重复使用,如无效,可应用非洋地黄类,如多巴胺20-4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静脉滴注,开始剂量为0.5ug/(kg.min),可渐增至2-10ug/(kg.min)。

镇静:地西泮,艾司唑仑等,禁用吗啡,慎用哌替啶。

血管扩张剂:主要用于急性左心衰或经利尿,强心及镇静等治疗无效者,病情轻:口服硝酸异山梨酯5-10mg,或肼屈嗪12.5-25mg,3次/日,钙通道拮抗剂尼群地
平(20-40mg/d),尼莫地平(40-60mg/d),能扩张小动脉和冠状动脉,适用于围生期心肌病有心衰者。

静脉滴注硝酸甘油,硝普钠或酚妥拉明仅适用于急性左心衰或顽固性心衰者,可能减少子宫胎盘血流灌注,产前慎用。

激素治疗:本病与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60mg/d,或地塞米松10-20mg/d,后者可降低外周阻力,减少回心血量,解除支气管痉挛,并促进胎肺成熟。

对症治疗:吸氧,纠正心律失常,有栓塞者可适当抗凝治疗,一般可用阿司匹林,必要时加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u 皮下注射1-2次/日。

妊娠的处理
原则上积极控制心衰后立即终止妊娠,并应考虑以下情况:
分娩方式:①凡有产科剖宫产指征或心功能Ⅲ-Ⅳ级或估计不能胜任产程中体力消耗者均应剖宫产;②年龄35岁以下,以往无心衰史,本次妊娠心功能Ⅰ-Ⅱ级,胸片无肺淤血,无产科剖宫产指征,估计短时间
可顺利分娩者,可阴道试产。

麻醉选择:以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为宜,麻醉剂中不加肾上腺素,麻醉平面不宜过高。

分娩前注意事项:心电监测,减少出血量。

术后管理:术后绝对卧床休息,注意补液量及速度,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产后不能哺乳,避孕,但禁用避孕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