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瘟(慢性肝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019.肝瘟(慢性肝衰竭)中医临床路径及中医诊疗方案
肝瘟(慢性肝衰竭)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慢性肝衰竭的住院患者。
一、肝瘟(慢性肝衰竭)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肝瘟(TCD编码:BNW220)。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慢性肝衰竭(ICD-10编码:K72.1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肝瘟(慢性肝衰竭)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功能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联合制订的《肝功能衰竭诊疗指南(2012年版)》。
2.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肝瘟(慢性肝衰竭)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湿热蕴毒证瘀热蕴毒证阳虚瘀毒证阴虚瘀毒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肝瘟(慢性肝衰竭)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肝瘟(慢性肝衰竭)。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肝瘟(慢性肝衰竭)。
2.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出现症状急性加重或出现新的并发症,可以进入本路径。
3.合并原发性肝癌、抗HIV阳性者及其他严重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等)和精神病等影响疗效评价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观察并记录身目黄染、口干苦、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水、神志、行为、出血等症状或体征及其变化情况,注意舌像、脉象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凝血项、血糖、血清电解质;(3)血清甲胎蛋白(AFP);(4)血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检测;(5)心电图、腹部B超、胸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血清内毒素定量、细菌培养、血氨、甲状腺功能、自身抗体、CT或MRI等。
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乙型肝炎慢加亚急性肝衰竭(肝瘟湿热瘀黄证)理论探析和运用体会
1.3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1)营养支持。予以静脉输注同型冰冻血浆200ml,50ml浓度20%人血白蛋白,以2次/w;(2)护肝治疗。予以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0ml:50mg)150mg;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复方制剂:每1ml中含门冬氨酸应为79~91mg、镁3.9~4.5mg、钾10.6~12.2mg。)20ml;均加入5%浓度葡萄糖注射液250ml进行静脉滴注,以1次/d。经检测患者HBV-DNA>1000IU/ml,需加恩替卡韦分散片0.5mg,口服,以1次/d。
1.2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纳入患者均依据《肝衰竭诊疗指南》诊断乙型肝炎慢加亚急性肝衰竭,且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瘟黄(慢加亚急性肝衰竭)中医诊疗方案》对于湿热瘀黄证型的诊断,且患者均于研究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研究排除慢性肝衰竭、急性肝衰竭晚期以及肝癌患者;排除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排除合并其他脏器系统疾病患者;排除对治疗药物存在过敏反应或禁忌症患者。
肝瘟(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方案
肝瘟(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1.1-1997)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以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制订的诊断标准(2002年)。
本病多因人体正气不足,感受湿热疫毒之邪,侵入血分,内伏于肝,影响脏腑功能,损伤气血,导致肝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
病情的发生发展可与饮食不洁(节)、思虑劳欲过度有关。
本病病程多久,缠绵难愈。
常见胁痛、乏力、纳差、腰膝酸软、目黄、尿黄等症候,部分病人可见蜘蛛痣及肝掌,脾脏一般无明显肿大。
肝病病程超过6个月,症状持续和肝功能异常者,即为本病。
部分病例因病时日久,病史可不明确,而于检查后发现。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05年)。
有乙型肝炎或HBSAg阳性史超过6个月,现HBSAg和(或)HBVDNA仍为阳性者,可诊断为慢性HBV感染。
慢性乙型肝炎可分为(1)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HBVDNA和HBeAg阳性,抗-HBe阴性,血清A1.T持续或反复升高,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
(2)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和HBVDNA阳性,HBeAg持续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血清A1.T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
(二)证候诊断:1.湿热蕴结证:身目黄染,黄色鲜明,小便黄赤,口干苦或口臭,脱闷,或纳呆,或腹胀,恶心或呕吐,右胁胀痛,大便秘结或粘滞不畅,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2.肝郁气滞证:两胁胀痛,善太息,得暧气稍舒,胸闷,腹胀,情志易激惹,暧气,乳房胀痛或结块,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3.肝郁脾虚证:胁肋胀痛或窜痛,急躁易怒,喜太息,纳差或食后胃院胀满,乳房胀痛或结块,暧气,□淡乏味,便澹,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406种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目录
分科 序号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4 4 4
疾病 对应序号
疾病名称
17
脱疽(闭塞性动脉硬化)
18
脱疽(糖尿病性足病)
19
臁疮(下肢溃疡)
20
水火烫伤(烧伤)
21
毒蛇咬伤(蝮蛇咬伤)
1
不孕病(多囊卵巢综合征)
2
疾病 对应序号
疾病名称
62
慢肾风(慢性肾小球肾炎)
63
尿血病(隐匿型肾小球肾炎)
64
肾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65
肾劳(慢性间质性肾炎)
66
慢性肾衰(慢性肾脏病4~5期)
67
狼疮性肾炎
68
水肿病(成人微小病变肾病)
69
水肿病(特发性膜性肾病)
70
痛风肾病(尿酸性肾病)
71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72
疾病 对应序号
疾病名称
1
时行感冒(甲型H1N1流感)
2
风温肺热病(病毒性肺炎)(轻症)
3
布鲁氏菌病(慢性期)
4
登革热
5
肺痨(耐多药肺结核)
6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
7
急性咳嗽病
8
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9
慢性咳嗽病
10
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
11
肺炎喘嗽(支原体肺炎)
12
哮病(支气管哮喘)
12
目痒病(变应性结膜炎)
13
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14
青盲(视神经萎缩)
15
慢加急性肝衰竭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说明
《慢加急性肝衰竭》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订编制说明2015年2月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承担了《慢加急性肝衰竭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订及临床应用性评价的工作。
通过2年多的工作,目前已形成《慢加急性肝衰竭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专家指导组审核稿,有待专家指导组进一步审核、公开征求意见并进一步送审。
现就《慢加急性肝衰竭中医林临床诊疗指南》专家指导组审核稿形成过程做一详细说明,整个工作过程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课题启动阶段本标准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王宪波主任牵头,由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北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深圳市中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共14家单位组成《慢加急性肝衰竭》指南制订项目组。
其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王宪波教授任项目组组长,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克伟教授任项目组副组长,并成立秘书组负责各单位的联络工作以及项目组织工作,文献及指南起草组组负责文献收集及评价及指南起草工作。
《慢加急性肝衰竭指南》项目组组成第二阶段:文献检索、评价及初稿形成以“慢加急性肝衰竭”“肝衰竭”“慢性重型肝炎”“重型肝炎”“急黄”“瘟黄”“诊断”“治疗”“中医药”“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等作为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全文数据库,中国秀优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检索年限从2000年1月到2015年10月;英文以“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traditional chinesese medicine”,“herbal-medicine”,“medicine-chinese”,“integrative medicine”,“chinese medicine-enema”等作为关键词,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Clinical Trial,美国国立指南库(The 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 NGC)等,检索年限从2000年1月到2015年10月,选择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性文献作为评价对象,对于来自同一单位同一时段的研究和报道以及署名为同一作者的实质内容重复的研究和报道,则选择其中一篇作为目标文献。
76 传染病科 肝瘟(急性病毒性肝炎 )中医临床路径 (2017年版)
肝瘟(急性病毒性肝炎)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住院患者。
一、肝瘟(急性病毒性肝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肝瘟。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病毒性肝炎(ICD-10编码:B17.9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修订的《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 16751.2-1997)及《中医内科学》(田德禄、蔡金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2000年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肝瘟(急性病毒性肝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肝瘟(急性病毒性肝炎)临床常见证候:肝胆湿热证湿阻脾胃证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肝瘟(急性病毒性肝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急性病毒性肝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肝瘟(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患者。
2.肝功能:总胆红素<171u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60%。
3.急性淤胆型肝炎、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及有明显肝衰竭倾向肝损伤患者,不进入本路径;病原不清、嗜肝病毒重叠感染、药物性肝炎、中毒性肝炎、遗传代谢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以急性肝炎起病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肝功能、凝血功能、病原学检查(甲肝抗体、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戊肝抗体)、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电解质、肾功能、血糖、腹部超声。
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中药
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中药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1000-2500重量份炙黄芪、500-1500重量份太子参、1000-2500重量份茵陈、500-1500重量份虎杖、1000-2500重量份丹参、400-1000重量份炙附子、1000-2500重量份炒白术、1000-2500重量份茜草、1000-2500重量份豨莶草和800-2000重量份鸡内金。
本申请还公开了上述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申请的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可以明显降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存率、生存质量与生命质量。
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1000-2500重量份炙黄芪、500-1500重量份太子参、1000-2500重量份茵陈、500-1500重量份虎杖、1000-2500重量份丹参、400-1000 重量份炙附子、1000-2500重量份炒白术、1000-2500重量份茜草、1000-2500 重量份豨莶草和800-2000重量份鸡内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可以包括以下原料:1500-2000重量份炙黄芪、800-1000重量份太子参、1500-2000重量份茵陈、800-1000重量份虎杖、1500-2000重量份丹参、500-800重量份炙附子、1500-2000重量份炒白术、1500-2000重量份茜草、1500-2000重量份豨莶草和1000-1500重量份鸡内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可以包括以下原料:1800重量份炙黄芪、900重量份太子参,1800重量份茵陈,900重量份虎杖,1800重量份丹参,600重量份炙附子,1800重量份炒白术,1800重量份茜草,1800重量份豨莶草和1200重量份鸡内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可以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如淀粉、糊精、乙酰磺胺酸钾、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或薄膜包衣料等。
慢加急性肝衰竭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慢加急性肝衰竭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作者:于广勤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25期摘 ;要:ACLF属于中医学“急黄”“瘟黄”等范畴,《诸病源候论·黄疸诸候·急黄候》中记载“脾胃有热,谷气郁蒸,因为热毒所加,故卒然发黄,心满气喘,命在顷刻,故云急黄也”。
急黄(或瘟黄)在发病过程中可出现“血证”“鼓胀”及“肝厥”等,病机多属“正虚邪实”,其基本病机集中在“毒、热、湿、虚、瘀”等方面。
近10余年来,国内关于重型肝炎、肝衰竭的中医证候规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日趋增多,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在改善症状等方面也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中医内科;临床诊疗1ACLF病因病机特点李筠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课题研究中发现,ACLF与其它类型的肝衰竭在疾病特点方面具有明显區别,只有精准把握疾病自身的特点,才能进行针对性治疗。
根据其临床特征,ACLF多归于中医学“急黄”“瘟黄”“黄疸”“臌胀”“血证”等范畴,提出该病核心病因病机是“肝、脾、肾”为本虚,“湿、热、毒、瘀、痰”为标实,主要临床常见证型分别为湿热瘀黄、气虚瘀黄。
主因外感湿热疫毒之邪,毒热炽盛内陷,湿浊蒙蔽清窍,少阳枢机不利,气机升降失常,终致毒、热互结,迫血妄行;湿热熏蒸肝胆,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气机逆乱,水停血阻。
肝病日久,累及脾肾,临床故见气虚及阳虚的症状。
前期的研究表明:ACLF患者以瘀血发黄为基本证型特点,不同病变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证候特征,其兼证分布情况是:血瘀血热型多分布于病程的早中期,脾虚湿困及脾肾阳虚型主要分布于晚期,气阴两虚及肝肾阴虚型以中、晚期为主。
2中医诊断2.1病名诊断:急黄是指在“黄疸”“胁痛”“积聚”“鼓胀”等病史基础上,由于疫毒复发、饮酒、重感外邪、劳累等诱因起病,病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极度乏力,厌食,恶心呕吐,脘腹胀满,小便不利,或见发热烦渴,或见神昏谵语,或见吐血、衄血、便血,或肌肤出现瘀斑,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数或弦细数。
第四批七个病种中医临床途径试行版
瘟黄(慢加亚急性肝衰竭)中医临床途径(试行版)途径说明:本途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慢加亚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住院患者。
一、瘟黄(慢加亚急性肝衰竭)中医临床途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瘟黄(TCD编码:BNG020)。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慢加亚急性肝功能衰竭(ICD-10编码:,909)。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份》(GB/T 16751-1997),和《病毒性肝炎辨证标准》(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专业委员会,2004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21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功能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联合制订的《肝功能衰竭诊疗指南》。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瘟黄(慢加亚急性肝衰竭)协作组制定的“瘟黄(慢加亚急性肝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瘟黄(慢加亚急性肝衰竭)临床常见证候:湿热瘀黄证脾虚瘀黄证寒湿困脾证(三)医治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瘟黄(慢加亚急性肝衰竭)协作组制定的“瘟黄(慢加亚急性肝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瘟黄(慢加亚急性肝衰竭)。
2.患者适归并同意中医药医治。
(四)标准住院日≤56天(五)进入途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需符合瘟黄(慢加亚急性肝衰竭)。
2.在乙型、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性肝病基础上,重叠或未重叠感染甲型肝炎病毒(HAV)、戊型肝炎病毒(HEV)及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所致的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能够进入本途径。
3. 其他类型的肝衰竭:包括自身免疫性、代谢性、药物性、酒精性、中毒性、寄生虫性和其他全身性疾病(如休克等)及急性怀胎脂肪肝、纤维淤胆性肝炎、肝小静脉闭塞结合征等致使的肝衰竭;归并原发性肝癌、抗HIV阳性者及其他严峻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等)和神经病等阻碍疗效评判者,不进入本途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置也不阻碍第一诊断的临床途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途径。
肝瘟(慢性肝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肝瘟(慢性肝衰竭)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1],中华中医药学会《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2017年)》[2]及《中医内科学》拟定[3]。
(1)以身目、小便色黄,或迅速加深、重度乏力、纳差为特征。
(2)黄疸持续不退,色泽鲜亮或晦暗,或有呕恶、腹胀、腹痛、尿少等,或有神昏、出血等。
(3)有疫毒感染或药毒病史,或长期、大量饮酒史,或胁痛、积证久不愈者。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功能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肝功能衰竭诊疗指南(2012年版)》[4]。
诊断标准: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和失代偿。
①血清TBIL明显升高;②白蛋白明显降低;③出血倾向明显,PTA≤40%(或INR≥1.5);并排除其他原因者;④有腹水或门静脉高压等表现;⑤肝性脑病。
(二)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2017年)》[2]拟定。
(1)湿热蕴毒证:起病急骤,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口干口苦或口渴但饮水不多;鼻齿衄血,或皮肤瘀斑;胁下痞块;小便短赤,大便不调或秘结;舌质红或紫暗,或舌见瘀斑瘀点,苔黄(厚)腻,脉实有力。
(2)瘀热蕴毒证:身目俱黄或迅速加深,极度乏力,纳呆呕恶,口干,尿黄赤,大便秘结,或鼻齿衄血,皮肤瘀斑,嗜睡、昏狂谵妄,胁下痞块,舌质绛红,瘀斑瘀点,舌下脉络增粗延长,脉弦数。
(3)阳虚瘀毒证:身目黄染、色黄不鲜,畏寒肢冷,面色恍白;纳差,腹胀或痛,便溏或饮冷则泻;腹水征(+),或双下肢水肿,或颜面浮肿,小便不利,或夜尿频;舌体大,舌边有齿痕,舌质淡暗或紫暗,苔白腻,或水滑,脉沉迟。
(4)阴虚瘀毒证:身目黄染、色黄晦暗,腰膝酸软,面色晦滞或黧黑;腹胀、呕恶纳少、乏力,头晕目眩,烦热口干,小便黄赤、量少,或有牙宣、鼻衄,烦躁神昏;舌红少津,或有裂纹,少苔或无苔,脉沉迟或沉细数。
慢加急性肝衰竭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发病机制
1、肝脏血流动力学异常
在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发病过程中,肝脏血流动力学异常起着关键作用。当慢性 肝病或肝硬化发生急性失代偿时,肝窦内血流减少,肝动脉充血,肝细胞缺氧, 从而导致肝细胞损伤和坏死。
2、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在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发病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慢性肝病或肝硬化患 者往往存在免疫紊乱,当发生急性肝功能失代偿时,机体炎症反应加剧,大量 炎性因子释放,引发瀑布样效应,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3、清热利湿:用于湿热内蕴型SACF,症见身目黄染、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舌红苔黄腻,脉弦细滑。治疗可选用茵陈蒿汤加减,以清热利湿、退黄解毒;
4、活血化瘀:用于瘀血内停型SACF,症见面色晦暗、胁下刺痛、蜘蛛痣,舌 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治疗可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减,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六、预防措施
参考内容
引言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一种常见的肝功能衰竭综合征,通常由慢性肝病或 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急性肝功能失代偿引起。尽管近年来诊断和治疗手段有所 改进,但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死亡率仍然较高,因此,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和治 疗方法至关重要。本次演示将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以 期为临床提供借鉴和参考。
2、肝脏移植
肝脏移植是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有效手段。随着移植技术的不断进步,肝脏 供体来源逐渐丰富,手术成功率也得到了很大提升。然而,肝脏移植仍面临供 体短缺、免疫排斥反应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3、人工肝技术
人工肝技术是一种替代或支持肝脏功能的生物装置,可清除体内毒素、炎症介 质等,从而减轻肝脏负担。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人工肝技术主要包括血液灌流、 血浆置换、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等。尽管人工肝技术在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方 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由于治疗费用较高且不能完全替代正常肝脏功能,因 此临床应用仍受到限制。
肝瘟(乙肝相关肝衰竭前期)中医诊疗方案4
肝瘟(乙肝相关肝衰竭前期)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拟定。
(1)以身目、小便色黄,且短期内迅速加深,重度乏力,纳差为特征。
(2)黄疸持续不退,色泽鲜亮或晦暗,或有呕恶、腹胀、腹痛、尿少等。
(3)有疫毒感染者。
2.西医诊断:参照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制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及2012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肝病学会联合制定的《肝衰竭诊治指南》拟订。
有明确的乙肝病毒(HBV)感染证据,如HBV血清检测表面抗原(HBsAg)阳性、核心抗体(抗HBc)阳性,e抗原(HBeAg)可阳性或阴性;乙肝病毒核酸(HBVDNA)检测阳性,并符合如下条件者:(1)极度乏力,并有明显厌食、呕吐和腹胀等严重消化道症状;(2)黄疸升高,总胆红素(TBil)≥51μmol/L,但≤171μmol/L,且每日上升≥17μmol/L;(3)有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50%,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1.6。
(二)证候诊断疫毒炽盛证:身、目、小便色黄、迅速加深,腹胀腹痛,口渴,心烦不宁,失眠多梦,大便干结,舌质红绛苔黄,脉数。
湿热内蕴证:身、目、小便色黄,腹胀脘痞,倦怠乏力,口苦、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大便多干结或黏滞不畅。
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论治1.疫毒炽盛证治法:清热泄火、凉血解毒。
(1)推荐方药:犀角地黄汤合茵陈蒿汤加减。
水牛角、黄连、升麻、炒栀子、茵陈、生大黄、赤芍、蒲公英、金钱草、甘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饮食疗法:宜食甘凉,忌食辛辣、温燥动火之食物。
宜清热养阴,润肠通便之品,如:绿豆、冬瓜、木耳、香蕉、西瓜等。
2.湿热内蕴证治则:清热利湿、通腑解毒。
推荐方药: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加减。
肝衰竭中医药治疗研究概况
肝衰竭中医药治疗研究概况覃绿星;郑盼;莫秋兰;莫雪妮;邱华【摘要】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功能发生严重的障碍或失代偿,出现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是临床中的急症、重症[1]。
《肝衰竭诊治指南》[1]将肝衰竭分为四类:即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
近年来随着HBV相关肝衰竭的分型发展和演变,在我国急性肝衰竭和亚急性肝衰竭呈减少的趋势;慢加急性肝衰竭及慢性肝衰竭呈增加的趋势,且慢加急性肝衰竭是我国肝衰竭中的主要类型,它是慢性肝病、肝硬化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2]。
西医内科治疗尚缺乏特效的药物,人工肝、肝移植等治疗费用高、血浆及供肝紧缺,均限制了二者的开展。
中医药在治疗肝衰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肝衰竭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期刊名称】《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20)003【总页数】3页(P53-55)【关键词】肝衰竭;中医药;研究概况【作者】覃绿星;郑盼;莫秋兰;莫雪妮;邱华【作者单位】[1]广西中医药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1;;[1]广西中医药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1;;[1]广西中医药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001;;[3]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4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功能发生严重的障碍或失代偿,出现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是临床中的急症、重症[1]。
《肝衰竭诊治指南》[1]将肝衰竭分为四类:即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
近年来随着HBV相关肝衰竭的分型发展和演变,在我国急性肝衰竭和亚急性肝衰竭呈减少的趋势;慢加急性肝衰竭及慢性肝衰竭呈增加的趋势,且慢加急性肝衰竭是我国肝衰竭中的主要类型,它是慢性肝病、肝硬化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2]。
治疗肝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治疗肝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肝病是非常复杂的疾病,也是极不好治疗的疾病,多数肝病经过治疗只能控制,不能根治,受到环境、病菌等影响则会复发,严重时还会演变为更严重的肝病,比如肝硬化,此时再不治疗则会发展为肝癌,患者必须及早发现肝病的症状,再通过有效的方式医治,治疗肝病的中医方法可缓解病情,那么治疗肝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呢?中医一般将慢性肝病分为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若干证型。
但大体可分为两种情况即虚寒和实热,或者命名为“阳证”和“阴证”。
治疗方法截然不同,不能混淆。
对虚寒证则需要用补法,用热药;对实热证就应该用用清法,用寒凉药。
最常见的热药如:人参、黄芪、冬虫夏草等;最常见的寒凉药如茵陈、黄连、板蓝根等。
患者应该对自身的病情有一个大概的认识,才不至于被误诊误治,否则常出现“火上浇油”或“雪上加霜”的情况。
现在市场上治疗肝病的中成药大多偏于寒凉,如果服用后出现便溏、胃痛等情况就是误治的后果。
中药的毒副作用较少,一般出现不良反应均由药物使用不当所致,而非来自药物本身。
1、黄疸(内湿肝炎):内经曰:诸湿肝满皆独脾土,夫黄疸为病,肌肉必虚肿而色黄,盖湿热郁结于脾胃之中,久而不散,故其土色形于面与肌肤也。
盖脾主肌肉,肺主皮毛,母能令子虚,母病子亦病,是故有诸中者。
必形诸外,其症有五:曰黄汗、黄疸、酒疸、壳疸、女痨疸,虽有五疸之分,总无寒热之异。
治湿热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湿在上宜发汗,湿在下宜利小便,二法并用,使上下分消其湿,则病无有不安者。
此症外感之湿易治,内伤之湿难疗,外感者利水则愈,若内伤之湿者,泻水则气消,发汗则精泄,必健脾行气而后可也。
方用:白术、茯苓、薏仁、茵陈、黑栀、陈皮水煎。
若欲多服去栀子。
2、胁痛(甲肝):脉双弦者,肝气有馀,两胁作痛。
盖人胁痛者,厥阴肝经为病也,其症自两胁下,痛引小腹,亦当视内外所感之邪而治之。
若因暴怒伤肝,悲衰气结,饮食过度,冷热失调,颠仆伤形,或痰积流注於胁,与血相搏,皆能为痛,此内因也。
中医辩证肝病治疗方案
一、引言肝病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藏血,调节情志。
肝病的发生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中医治疗肝病强调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针对中医辩证肝病治疗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中医辩证肝病分型1. 肝郁气滞型症状:胁肋胀痛,胸闷不舒,情绪抑郁,善太息,嗳气,腹胀,大便不畅,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2. 肝火旺盛型症状:头晕目赤,烦躁易怒,胁肋灼痛,口苦口干,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3. 肝阴不足型症状:头晕目眩,视力模糊,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口干舌燥,夜尿频多,舌红少苔,脉细数。
4. 肝肾阴虚型症状: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早泄,五心烦热,口干舌燥,夜尿频多,舌红少苔,脉细数。
5. 肝硬化型症状:腹胀、纳差、乏力、腰膝酸软、面目肌肤黄染、皮肤瘀斑、舌紫暗或有瘀点、脉涩。
三、中医辩证肝病治疗方案1. 肝郁气滞型治疗原则: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
药物组成:柴胡、白芍、川芎、香附、陈皮、枳壳、甘草。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
2. 肝火旺盛型治疗原则:清肝泻火,养阴润燥。
方剂:龙胆泻肝汤加减。
药物组成: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当归、生地黄、柴胡、甘草。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
3. 肝阴不足型治疗原则:滋阴养肝,清热除烦。
方剂:一贯煎加减。
药物组成:生地黄、枸杞子、当归、沙参、麦冬、甘草。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
4. 肝肾阴虚型治疗原则:滋补肝肾,养血润燥。
方剂:六味地黄丸加减。
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
5. 肝硬化型治疗原则:活血化瘀,疏肝理气。
方剂:血府逐瘀汤加减。
药物组成: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牛膝、柴胡、枳壳、甘草。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
四、注意事项1. 饮食调养:患者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瘟(慢性肝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1],中华中医药学会《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2017年)》[2]及《中医内科学》拟定[3]。
(1)以身目、小便色黄,或迅速加深、重度乏力、纳差为特征。
(2)黄疸持续不退,色泽鲜亮或晦暗,或有呕恶、腹胀、腹痛、尿少等,或有神昏、出血等。
(3)有疫毒感染或药毒病史,或长期、大量饮酒史,或胁痛、积证久不愈者。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功能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肝功能衰竭诊疗指南(2012年版)》[4]。
诊断标准: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和失代偿。
①血清TBIL明显升高;②白蛋白明显降低;③出血倾向明显,PTA≤40%(或INR≥1.5);并排除其他原因者;④有腹水或门静脉高压等表现;⑤肝性脑病。
(二)证候诊断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2017年)》[2]拟定。
(1)湿热蕴毒证:起病急骤,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口干口苦或口渴但饮水不多;鼻齿衄血,或皮肤瘀斑;胁下痞块;小便短赤,大便不调或秘结;舌质红或紫暗,或舌见瘀斑瘀点,苔黄(厚)腻,脉实有力。
(2)瘀热蕴毒证:身目俱黄或迅速加深,极度乏力,纳呆呕恶,口干,尿黄赤,大便秘结,或鼻齿衄血,皮肤瘀斑,嗜睡、昏狂谵妄,胁下痞块,舌质绛红,瘀斑瘀点,舌下脉络增粗延长,脉弦数。
(3)阳虚瘀毒证:身目黄染、色黄不鲜,畏寒肢冷,面色恍白;纳差,腹胀或痛,便溏或饮冷则泻;腹水征(+),或双下肢水肿,或颜面浮肿,小便不利,或夜尿频;舌体大,舌边有齿痕,舌质淡暗或紫暗,苔白腻,或水滑,脉沉迟。
(4)阴虚瘀毒证:身目黄染、色黄晦暗,腰膝酸软,面色晦滞或黧黑;腹胀、呕恶纳少、乏力,头晕目眩,烦热口干,小便黄赤、量少,或有牙宣、鼻衄,烦躁神昏;舌红少津,或有裂纹,少苔或无苔,脉沉迟或沉细数。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湿热蕴毒证
治法:祛湿解毒,凉血化瘀。
(1)推荐方药:茵陈蒿汤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茵陈、大黄、栀子、赤芍、丹参、虎杖、石菖蒲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中药注射剂。
(2)中药灌肠:常用灌肠中药:大黄、茵陈、赤芍、乌梅、黄柏。
中药浓煎取汁100ml。
患者取侧卧屈膝位,臀部抬高10cm,使用石蜡油润滑灌肠管及肛周皮肤,将灌肠管从肛门轻轻插入直肠,深度15~20cm,治疗药物温度以37~40℃为宜,液面距肛门40~60cm,将药液缓慢灌入,在肠道内保留1~2小时。
(3)饮食疗法:宜食清淡,忌辛辣、肥甘厚味,助热生湿之品;宜清热利湿,润肠通便之品,如:西瓜、香蕉、绿豆、冬瓜、木耳等各种新鲜果蔬。
2.瘀热蕴毒证
治法:化瘀解毒、健脾和胃。
(1)推荐方药:血府逐瘀汤合茵陈六君子汤加减。
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牛膝、当归、茵陈、白术、黄芪、党参、茯苓、陈皮、半夏、郁金、菖蒲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中药注射剂。
(2)中药灌肠:常用中药:大黄、白术、茯苓、黄芪、甘草等。
灌肠技术同上。
(3)饮食疗法:宜食甘淡,忌辛辣、温燥动火之品。
宜养血、活血、健脾之品,如:阿胶、薏米、山药、百合、银耳等。
3.阳虚瘀毒证
治法:温阳利水,活血化瘀。
(1)推荐方药:茵陈术附汤加减。
茵陈、炮附片、白术、干姜、茯苓、刘寄奴、川芎、大腹皮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2)中药灌肠:常用中药:附子、甘草、牡蛎、丹参、大黄。
灌肠技术同上。
(3)饮食疗法:宜食温热,如:虾,乳、蛋类,燕麦、薏米、核桃、红枣、桂圆等。
忌生冷、寒凉、滑利之品,忌黄豆、土豆、红薯等易胀气之品。
4.阴虚瘀毒证
治法:滋补肝肾,化瘀解毒。
(1)推荐方药:六味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生地、山萸肉、炒山药、丹皮、茯苓、泽泻、丹参、赤芍、陈皮、黄连、甘草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2)中药灌肠:常用中药:乌梅、丹皮、木香、黄连、大黄。
灌肠技术同上。
(3)饮食疗法:宜食甘凉滋润、生津养阴之品,忌辛辣、温热、香燥、煎炸之品,宜滋养肝肾,健脾利湿,如:鱼肉、酸奶、鸡蛋、枸杞子、葡萄、百合、糯米、蜂蜜等。
可食用百合莲子粥。
(二)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以下中医医疗技术适用于所有证型。
(1)中药膏剂穴位贴敷
适应症:肝衰竭并发腹水者。
禁忌症:上消化道出血、合并肝癌、及脐部8cm×8cm内有皮肤破损者禁用。
药物组成:甘遂、地龙、砂仁、麝香等。
操作方法:药物研末备用,用时以蜂蜜调制成膏状,平铺于边长约5cm的正方形单层纱布上,厚度约0.5~0.6cm,外敷脐部,上用纱布覆盖固定。
敷贴时间每次8h,每日1次,28天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对于少部分患者出现发泡的情况,可适当缩短敷药时间,或延长敷药间隔时间;高敏体质、常有皮肤过敏情况的患者须慎用。
(2)肝病治疗仪
针对肝衰竭残留黄疸,可选择应用肝病治疗仪治疗。
操作方法:患者平卧于病床,暴露肝区,以红外探头照射肝区,并根据患者的感觉调整距离,每天1次,每次30min,15天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治疗部位必须皮肤保持干燥,以免红外线、毫米波被水份吸收而不能进入人体。
治疗时注意将红外线及毫米波探头对准治疗部位再调节输出,以免辐射至眼睛造成损伤。
(三)西医治疗
根据《肝功能衰竭诊疗指南(2012年版)》规范应用保肝药、抗病毒药物、利尿剂等治疗,同时积极控制并发症,如腹膜炎、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等。
有条件可行人工肝、肝移植等治疗。
(四)护理调摄要点
1.生活起居:主要包括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减轻肝脏负担。
2.饮食调理:提倡肠道内营养,包括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适量蛋白饮食,肝性脑病患者需限制经肠道蛋白摄入。
3.情志调摄:调畅情志,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4.预防感染:注意消毒隔离,加强口腔护理及肠道管理,预防医院内感染发生。
三、疗效评价
(一)中医证候评价方法和疗效标准
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
1.中医证候评价方法
根据中医证候评分标准表,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中医证候有效率:积分减少(%)=(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2.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
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二)疾病疗效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参照《肝功能衰竭诊疗指南(2012年版)》拟定。
1.主要疗效指标:生存率(4、12、24和48周生存率)。
生存率计算:生存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2.次要疗效指标:乏力、纳差、腹胀、尿少、出血倾向、肝性脑病、感染、腹水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生化指标提示总胆红素下降、凝血指标恢复、白蛋白水平上升。
显效:凝血酶原活动度>40%或INR<1.6,总胆红素降至正常值上限5倍以下。
有效:凝血酶原活动度有所上升,总胆红素有所下降但均未达显效标准。
无效:凝血酶原活动度和/或总胆红素无好转甚至恶化。
附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监督局(199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 16751-1997)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
[2]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3] 张伯礼,吴勉华.中医内科学[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4]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功能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肝功能衰竭诊疗指南(2012年版)[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3,16(3):210-216.
牵头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
牵头人:常占杰(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主要完成人:
常占杰(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李京涛(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宋春荣(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李秀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李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