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1优质课件:2.2.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高中地理必修1优质课件:2.2.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3.位于北纬30°的气压带是( B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解析 位于北纬30°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4.下列各风带的风向,由低纬吹向高纬的是( C ) A.东北信风带 B.东南信风带 C.中纬西风带 D.极地东风带 解析 信风带、极地东风带都是由较高纬度吹向较 低纬度,西风带是从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
解析 由图可知,此时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北 半球应是冬季。A地是盛行西风带,风从较低纬吹 向高纬,降水较多;B地是东北信风带,风从较高 纬吹向低纬,温度不断升高,难以成云致雨。C是 来自30°S附近副热带高压的暖轻气流,所以遇到来 自极地的冷重气流D时向上爬升。C与D之间形成副 极地低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2)①②③如下图
(3)极地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 极 地东风 (4)太阳直射点 北
【反思归纳】 1.单圈环流的形成(简单的热力环流) 假设地球不自转,地表性质均一,则在极地与赤道 间会形成单圈环流,如下图:
2.三圈环流的形成(考虑到地球自转) 假设地表性质均一,则在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形成 三圈环流,如下图:
师生互动 共同探究
探究点 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探究活动】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赤道吹向两极的高空气流,为什么没有形成如 下图所示的单圈环流?
(2)请动手绘图、填图: ①用箭头表示出三圈环流的方向。 ②在图中适当位置填出四个气压带的名称。 ③用箭头表示三个风带的方向。
(3) 各 气 压 带 中 , 少 雨 的 是 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 极 锋 是 ____________ 带 和 ____________带的气流交汇而成的。 (4)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将随______________的移 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向________移动。 答案 (1)现实中的高空风除了受气压梯度力影响外, 还受地转偏向力作用,赤道吹向两极的高空气流受 地转偏向力作用在纬度30°附近逐渐偏转成平行于 等压线的西风,从而不能继续向两极移动。

教学设计8:2.2.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教学设计8:2.2.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时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设计思想】绘制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平面图),并说出移动规律。

通过理想地球单圈环流的铺垫,分步附加地球自转(地向偏向力)、公转(季节性移动)和海陆分布差异,得到三圈环流及其季节移动规律;得到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断裂和海陆高低压形势季节性转换现象,最终把推导得到的结论让学生明确下来。

按发生规律绘制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极地、赤道冷热大势-极地高压、赤道低压-气压带相间分布-副极地低压、副热带高压-风带风向判断-风带命名),说出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方向,在冬、夏海平面等压线图上标示高低气压中心。

【知识与技能】1.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上理解、识记三圈环流、三个低气压带、四个高气压带、六个风带形成与模式,掌握大气环流运动的规律。

2. 运用地图和地球公转说出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方向。

【过程与方法】1. 通过从理想假设出发不断附加条件,使模型逐步贴近实际,是简化复杂问题,探索其规律的重要方法。

2.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名称、分布、移动规律。

【教具应用】课件和投影仪【教学流程】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新课引入)唐朝诗人许浑考中进士,做监察御史。

他在秋天的傍晚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见太阳西沉,乌云滚来,凉风阵阵,于是即兴作诗《咸阳城东楼》:“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可见通过风可观察天气的变化。

本节课将学习气压带和风带。

板书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指导看书】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33页第一段,思考两个问题:1.什么是大气环流?2.大气环流有什么意义?【学生回答】1.大气环流是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2.促使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板书一、大气环流及意义【引入】“大气环流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下一个问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件(共16张PPT)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件(共16张PPT)
带、风带〔风向〕
[小组合作]
观察气压带和风带 的分布图,发现气压带 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例如:数量、分布、盛行风 的风向……〕

个南
气北
压 带
对 称 、
和相
六间
个 风
分 布

[问题探究3]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
冬至日 春分日、秋分日 夏至日
北纬90°
66°34′
23°26′ 0° 23°26′
冷(高压)
〔低压〕
[问题探究2] 三圈环流的形成
考虑:上下纬之间受热不均 +
地转偏向力
[小组合作]
〔以北半球为例〕 讨论低纬环流圈 的形成: ①赤道上空的风 为什么不能一直流 向极地上空? ②副热带高气压 带是如何形成的? ③低纬度近地面 的风是如何形成的? 请画〔粘贴〕出南半球气压 是什么风向?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90°
秋分日-冬至日
60° 66.5ºN 30°
23.5ºN
0° 0º 30° 23.5ºS 60°
移 动 规 律
90° 极地高冬压至日带-春分日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90°
冬至日-春分日
60° 66.5ºN 30° 23.5ºN
B.乙地位于300N附近 D.②是冷性气流
图2为“某日南半球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 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 带,完成3-4题。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
请画〔粘贴〕出南半球气压带、风带〔风向〕
观察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发现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讨论低纬环流圈的形成:

第二节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形成

第二节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形成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盛行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低纬环流 赤 道 低 压 带 东北信风带
2.既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又考虑地转偏向力 ——三圈环流
3.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极地高压带 (1)分布 极地东风
(侧视图)
盛 东
副极地低压带
行 北
西 信 风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信 西 风
66°34´N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66°34´N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中纬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低纬信风带
夏至
23°26´N 赤道低压带

23°26´S
低纬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中纬西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66°34´N
极地高气压带
66°34´N
极地高气压带
图解全球气压带、风带剖面图
冷、干
2、性质
冷、干
温、湿 热、干
温、湿
热、干
热、干
热、湿 热、干
温、湿 冷、干
温、湿
冷、干
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 带(2个) 副极地低气 压带(2个) 副热带高气 压带(2个) 赤道低压带 (1个)
分布
南北纬 90°附近 南北纬 60°附近 南北纬 30°附近 赤道附近
成因
赤道
---单圈环流
赤道
南极
大家看法
赤道与极地间的单圈环流是否 能够维持?
不能。因为地球是不停自转的而且地球 的表面不是均匀的,因此 单圈环流是不 存在的。
探究活动
假设地表均一,地球自转(存在 地转偏向力),太阳点直射点不 移动(直射赤道),赤道和极地之间 会形成怎样的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

高气压 同一纬度上,大陆气温低,空气冷而重;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气压带分裂成高、低气压中心
大 西 亚速尔洋
七月 高压
空气受热膨 胀上升


亚副洲热(带印高度)气 低压 压带
洋 夏威夷
高压
60N 30°N
夏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阐述理由。 低气压 同一纬度上,大陆气温高,空气暖而轻;
思考
为什么北半球气压带被切断,呈块状分布,而 南半球气压带保留相对较为完整?
2.讨论季风给我国带来那些好处。
提示: (1)采用对比的方法(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与撒哈拉沙漠地区 进行比较,两个地区纬度位置大致相同,但自然景观完全不同)
(2)采用联系实际的方法 (可以结合农业生产等情况)。
提示:(1)采用对比的方法(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与 撒哈拉沙漠地区进行比较,两个地区纬度位置大致相 同,但自然景观完全不同)
空气上升,形成低
气流在地表附近 辐散
气压 空气变冷并下沉
太阳辐射量少,气温低
极地东风
北纬 90° 极地高压
高压帶 在南北纬 3低0左压右帶,
空气下对沉流层顶
盛北行部纬西分北3风那空0纬空°里气气60下吹在°沉向地极的表空地附,气副近副取极輻热代地散帶低高压压
在南北东纬北信60风,由极地吹來的冷空气 与从南赤北道纬气温300高°吹來的暖空气空相赤气遇道受低热压上升
全球性大气环流的作用:
它促进了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 水汽交换,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促进 地球上的水量平衡和热量平衡。也是各 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地球表面均匀 不考虑地转偏向力 不考虑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地球不自转
理想环流.swf

第二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知识点总结

第二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知识点总结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
定义: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特点:全球性、规律性和长时期平均状态等特点;
成因: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意义:促使大气不断运动,输送交换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和促使水汽循环;
2、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
1)单圈环流
对位置。
春秋分时:南北纬25° —— 35 °之间;
夏季:南北纬30 °——40°之间;
冬季:南北纬20 °——30 °之间;
自学:请再尝试写出其他气压带和风带夏季和冬季时的纬度相对位置。
总结:
1)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均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
2)气压带表现为高压、低压相间分布;
3)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相同;
(1)冰岛位于()
A极地高压带
B西风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
点拨:根据图中冰岛的纬度位置,及气压带的移动范围即可作出正确判断。
4、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分析
掌握背景: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与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密切相关。因此,明确气压带和风带的性质,对于分析和掌握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等十分重要。
南半球:东南风;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原因: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作有规律的周期性移动。
规律:各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具有整体性,相对位置不变;一年中的移动幅度大约为5 °;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偏,冬季南偏。
聪明的你,尝试一下移动规律,尝试写出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和冬季时的纬度相
①为什么赤道地区的空气会上升?赤道低气压带是如何形成的?
因为赤道地区受热多,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从而导致近地面气压降低,形成赤

课件14:2.2.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课件14:2.2.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热力原因
热力原因
动力原因
动力原因
高空
地面
热力原因
动力原因
动力原因
动力原因
热力原因
极地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极锋
纬度60°附近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被冷气流抬升过程中温度下降而形成降水,属于锋面雨;赤道地区是因为空气膨胀上升过程中气温下降形成降水,属于对流雨。
太阳直射点
偏北
偏南
90°
60°
30°

30°
60°
90°
极地高压带
春分日-夏至日
移动规律
夏至日-秋分日
90°
60°
30°

30°
60°
90°
极地高压带
移动规律
夏至日-秋分日
秋分日-冬至日
90°
移动规律
秋分日-冬至日
冬至日-春分日
90°
移动规律
冬至日-春分日
1.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课时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A
B
A
地面
高空
热力环流
2、成因:太阳辐射的 差异⇒高低纬度间的 差异
全球性
平均
纬度
热量
3、意义:大气不断地运动、输送和交换热量。
形成单圈环流
1.单圈环流:假设条件①地表均匀的 ②不考虑地转偏
下 沉↓
上 升↑
下 沉↓
上 升↑
全球年降水量的纬度分布规律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练习1
1942年,日本搞了一次“风战”。根据日本军事 气象学家荒川秀俊的建议,日本“动员”学生制 作“气球风船”,使用定时装置携带燃烧弹从高 空(日本领土大部分在30—45°N、40—60°N),两三天飘到美 国后降落,使得美国森林大火此伏彼起,防不胜 防。美国政府莫明其妙,为捉拿纵火“怪客”, 曾派大批妇女去森林里昼夜监护。
原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规律:
1、 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同步
冬至 夏至:北移;夏至 冬至:南移;
2、在北半球,与两分日相比: 夏季 北移 :夏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北,气压带
和风带位置偏北 冬季 南移 :冬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气压带
和风带位置偏南
练习:
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 ) C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一致 D、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相反
南风
北纬30度形成高压 近地面气流右偏成 东北风
被 迫 下 沉
北纬30度
赤道
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 面形成低压
重点: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难点:三圈环流的理解;特别是低纬环流圈的
中高空气流在30N的运动规律;极地东风与中 纬西风相遇时的气流的运动规律
一、大气环流的概念和作用:
1、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 动,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 状态。 2、作用:输送和交换着热量和水汽
探究
全球大气的运动有何规律性?
小结
地球不自转

假 地表均一

地球
太阳
地表均一
自转
移动
设 太阳直射赤道
设 太阳直射赤道 设

2.2.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2.2.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D.空气受热膨胀,产生上升气流
下列关于大气运动简图中的数码表示的内容正确 的是 A.①极地高气压带 C.③东北信风带

B.②副极地低气压带 D.④多雨带


图 5.10 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表示气 压带, 表示风带。 9.图中字母a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假设1:①地球不自转
②太阳直射赤道
③地表均一
----单圈环流
假设2: ①地球自转②太阳直射赤道③地表 均一
成云致雨— —锋面雨
全 球 气 压 带 和 风 带 的 分 布
90°N 极地高气压带
极 行 北

东 西 信
风 风
带 带 风 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N
盛 东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 N
赤道低气压带
60°N 副极地 低气压带
90°N 极地
低气压带
高气压带
高气压带
引起三圈环流的原因是什么? 高低纬度之间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90°S 60°S 极 副 地 极 高 地 气 低 压 气 带 压 带
30°S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0° 赤 道 低 气 压 带
30°N 60°N 90°N 副 极 副 极 地 热 地 高 带 低 气 高 气 压 气 压 带 压 带 带
判断:北半球是什么季节?理由? B在什么地区? A是哪里?
1、 读图回答问题:表示北半球______ 冬 季的大气 环流状况, 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南移
2.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移动大致是: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的方向一致 D.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相反

《气压带和风带》课件

《气压带和风带》课件

PART 03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
REPORTING
季节性移动规律
夏季北移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气压带和风带在夏季时会向北移动。
冬季南移
在冬季,太阳直射点南移,气压带和风带相应地向南移动。
年度性移动规律
随季节而变化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所调整。
受地球自转和公转影响
低纬度地区主要受到赤道低气压带和 信风带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和热带 沙漠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由于太阳直射,低纬 度地区空气受热上升,形成低压中心 。空气上升后冷却,形成对流雨,形 成热带雨林气候。
•·
信风带:赤道低气压带外围的空气向 两侧流动,形成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 ,由于水汽含量少,不易形成降水, 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03
拉尼娜现象会导致全球 气候变化,如极端天气 、干旱、洪涝等。
04
拉尼娜现象的发生机制 与厄尔尼诺现象类似, 也与地球大气和海洋环 流有关。
季风现象
季风现象是指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引起的气候变化,导 致不同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不同风向的现象。
季风现象会导致降水、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异常变 化,如暴雨、干旱、台风等。
副热带高气压带
在回归线附近,由于空气下沉, 在近地面上形成高压,气流由低 压区流向高压区,形成副热带高 气压带。
动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由于极地附近空气下沉,在极地附近 形成高压,气流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在极地附近,由于空气下沉,在近地 面上形成高压,气流由低压区流向高 压区,形成极地高气压带。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产生影响,导致它们在一年中不断变化 位置。

气压带和风带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形成
风带
在大气环流的作用下,不同气压带之间形成 了风带。常见的有信风带、西风带和东风带 。
气压带和风带的相互作用
气压带的移动
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气压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 发生南北移动。
风带的形成
在气压带的作用下信风带,在副热带高压带附近形成了西风
气压带和风带形成
目录 CONTENT
•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 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 • 地中海气候的形成 • 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 总结
0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地球大气环流的形成
地球自转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导致地 球表面不同纬度地区的气体运动 方向发生偏转,形成大气环流。
地球公转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受到太 阳辐射能量的差异,导致不同纬 度地区的气温产生差异,进而形 成大气环流。
02
03
植被类型多样
由于干湿季节的交替,温度变化 也较为显著,湿季时温度较高, 干季时则相对较低。
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植被类型多样, 包括草原、稀树草原、灌木丛等。
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原因
地球自转造成的太阳直射点移动
由于地球自转,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两侧来回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随之移动,进而影 响气候的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气候类型的异同点
01
不同点
02
气压带主要影响大气的垂直运动,而风带主要影响大气的水平运动。
03
气压带主要受到地球表面温度和重力的影响,而风带主要受到地球自 转的影响。
04
气压带的位置相对固定,而风带的运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位置变 化较大。
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气候类型对人类的影响
水资源方面
气候类型对水资源的分布和数量有重要影响。例 如,在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但季节变化 较大;而在温带气候区,降水较少,但分布相对 均匀。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气压带
副热带
南北纬 动力原因:高
高气压

2
30°附 空气流聚集, 热高压 下沉 干热
近 被迫下沉
气压带
个 数
分布
成因 动力原因:
特征
气流 性质
副极地
低气压 带 2
南北纬 冷暖气流相 60°附近 遇,暖空气
冷低压 上升 温湿
爬升
两极(南 热力原因: 2 北纬90°) 终年寒冷, 附近 气流下沉 冷高压 下沉 冷干
(
)
沉,干热 B.上升,湿热
(
)
C.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 D.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湿
解析:首先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可以确定,
①为赤道低气压带,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③为盛行西
风带。图中显示②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整体南移,说明太
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为冬季。①带为赤道低气压带,
[解析]
欧洲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地区受西风
带的影响;极圈附近的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答案] B
下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完成
(1)~(3)题。
(1)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A.春季 C.秋季 B.夏季 D.冬季
(
)
(2)图中②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为 A.赤道低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B.东南信风带 D.盛行西风带
盛行上升气流,性质湿热。
答案:(1)D
(2)C
(3)B
点击下图进入“创新演练·大冲关”
1.形成过程和季节移动 (1)第一步:“冷热不均使其动”。 地表性质均一,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在极地与赤 道之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如下图:

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

又考虑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①地球不停地自转 ②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③……
季风?环流
①地球不停地自转
加考虑地球表面海陆分布 ②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③地球表面不均匀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课标要求:
绘制全球气压带、 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 影响。
谢谢!
巩固练习
.
风带分布:低纬信风带;中纬 盛行西风 带,高纬 极地东风带
请同学们讨论完成导学案【规律总结】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1、气压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风带的分布有什么规 律? 2、各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有何差异?
知识补充: ①热力原因:因地面受热不均引起气压变化 ②动力原因:因气流被迫上升和下降引起气压变化
高空
近地面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N 赤道低气压带 0°
气压对降水的影响?
低气压:气流上升,阴雨 高气压:气流下沉,晴朗


东北信风带和东南信风带风的方向很少变, 一向很守“信用”,常年都是吹着一个方向。因 此,海员们称之为“信风”。在这一带海岛上的 树,被定向风吹得像扫帚一样,形成一种绝妙的 风向标。
古代的航海家和商人,在多年的航海生涯中, 逐渐掌握了这个规律。他们在信风的帮助下,往 来于大西洋和太平洋,在各大洲进行贸易往来, 因此这种信风又有“贸易风”之称。
3、风带的风向如何判断?
1、气压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高低相间、南北对称)
风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南北对称)
2、各气压带的形成原 因有何差异?
知识补充: ①热力原因:因地面受热不均 引起气压变化 ②动力原因:因气流被迫上升 和下降引起气压变化
所以!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设计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设计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气压带和风带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收获。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强调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鼓励学生关注气候变化,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3.布置课后作业: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地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较强,喜欢探究自然规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同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待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地理素养。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认知水平,因材施教,确保教学质量。
1.教学活动: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以下练习题:
a.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b.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举例说明。
c.结合实际案例,解释气压带和风带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2.解答与反馈:学生完成后,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确保学生对气压带和风带知识的掌握。
作业提交时间:下周二上课前。
5.课堂互动:组织小组讨论、课堂提问等活动,检验学生对气压带和风带知识的掌握程度。
6.课后作业:布置与气压带和风带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教学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气压带和风带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三圈环流的形成条件是()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②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③地转偏向力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三圈环流是在假设地表均匀的情况下形成的,因而影响它成因的是太阳辐射对高低纬度的加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答案:B
读“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回答2~4题。

2.图中气压带甲的成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空气堆积下沉
C.空气受热上升D.空气受冷下沉
3.关于气压带的正确叙述是()
A.地球上共有4个低气压带,3个高气压带
B.高气压带都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
C.低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都是地球上的多雨地带
D.由极地高气压吹出来的风是偏北风
4.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
A.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B.夏季偏南,冬季偏北
C.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一致
D.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相反
解析:第2题,图中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是由于赤道向极地运动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不能北上堆积下沉形成的。

第3题,地球上共有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其中3个低气压带,4个高气压带;气压带中有的是由于空气的运动形成的,有的是由热力因素形成的;低气压带地区多阴雨天气,而高气压带地区多为晴朗的天气。

第4题,气压带和风
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与其移动方向一致。

答案:2.B 3.C 4.C
读右图,椭圆表示地球上的气压带,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据此回
答5~6题。

5.b气压带的名称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6.当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时,a地所在风带及风向是()
A.低纬信风带东南风
B.低纬信风带东北风
C.中纬西风带西南风
D.中纬西风带西北风
解析:第5题,由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可知,b应为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气压梯度力只指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由此可以确定b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第6题,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a应为低纬信风带,风向为东南风。

答案:5.B 6.A
下图为三圈环流的一部分,读图,完成7~8题。

7.若上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且G地纬度较H 地低,则()
A.该环流是高纬环流
B.该环流是低纬环流
C.G、H之间近地面为中纬西风带
D.G、H之间近地面为低纬信风带
8.若此图表示的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系统,正确的叙述为()
A.G为极地高气压带
B.常年受G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
C.气压带H和风带②的成因相同
D.G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气压带相同
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G地形成高压区,H地形成低压区,G地纬度较H地低,则
该环流表示中纬环流,G、H之间近地面为中纬西风带。

第8题,若该图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图中H处为赤道低气压带,G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②为信风带。

答案:7.C8.B
下图为“不同季节部分纬度范围内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9~10题。

9.甲、乙、丙、丁四图所反映的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中,与我国台风多发季节相对应的可能是()
A.甲图与丙图B.乙图与丙图
C.丙图与丁图D.甲图与丁图
10.甲图到乙图的变化过程,时间跨度约为()
A.3个月B.6个月
C.9个月D.一年
解析:第9题,我国台风多发季节为夏秋季。

从四幅图中可以看出,甲图为气压带、风带北移且达最北的时候,是夏至日;乙、丙两图为气压带、风带南移且达最南的时候,是冬至日;丁图是春秋分时。

第10题,气压带、风带由甲图到乙图的变化反映了气压带、风带从最北移至最南,大约需用半年时间。

答案:9.D10.B
下图是“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回答11~12题。

11.图中⑥风带的风向为()
A.东北风B.西南风
C.东南风D.西北风
12.当①气压带在此半球分布面积最小时,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B.昼长上海大于广州
C.巴西高原上草木茂盛 D.恒河流域正值丰水期
解析:第11题,由图可知,各风带的风向都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右偏形成的,
所以该图为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图,⑥为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

第12题,①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冬季时气压带、风带南移,在北半球面积最小。

此时地球在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北半球纬度越高,昼长越短,广州昼长大于上海;巴西高原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进入湿季;恒河流域正值枯水期。

答案:11.B12.C
二、综合题(共40分)
13.读“南半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4分)()
A.此时北极附近出现了极昼
B.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C.南亚吹偏南风
D.常有寒潮天气影响我国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气压带的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B、C之间的风带的风向为________风。

(8分)
(3)此时A、B、C、D中__________点最干热;最湿热的是________点;气压较低的是________两点;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两点。

(8分)
解析:本题以立体的部分三圈环流剖面图,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其季节移动规律。

第(1)题,从图中信息可知,赤道低气压带的中心纬线以南移至南纬5°~10°之间,所以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冬季。

第(2)题,结合各点所处的纬度位臵,可判断出各气压带、风带的名称。

第(3)题,全球七个气压带中,最湿热的是赤道低气压带,干热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干冷的为极地高气压带,湿冷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答案:(1)BD(2)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西北(3)B A A、C B、D
14.热点在线
材料1: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29°53′S,31°03′E)召开。

德班位于南非东部沿海,濒临印度洋的西南侧,是南非第三大城市,年均温20℃左右,其降水分布如下:
材料2:下图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示意图”。

知识连线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命题快线
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依据材料1描述南非德班的降水分布特点。

(7分)
(2)写出材料2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名称和数字序号代表的风带的名称:(7分)
气压带: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
风带: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时,德班主要的盛行风是什么?与材料2中的哪个风带有关?(6分)
解析:第(1)题,材料1显示了德班的降水分布特点:全年降水较多,分旱雨两季。

第(2)题,材料2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分布状况,气压带、风带名称结合教材知识可答。

第(3)题,德班位于29°53′S,11月~12月气压带、风带南移,德班受东南信风的影响。

答案:(1)降水分布特点:10月至次年3月降水多,为雨季;4月至9月降水少,为旱季;全年降水量较大。

(2)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①:东南信风带②:中纬西风带③:极地东风带
(3)东南风。

与①风带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