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收缩力
子宫收缩乏力患者健康教育
子宫收缩乏力患者健康教育
(一)疾病简介
子宫收缩乏力临床分为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和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协调性子宫收缩之力是指宫缩的极性、对称性和节律性正常。
但宫缩弱而无力。
持续时间短,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是指宫缩的极性倒置、频率高,节律不协调。
(二)健康指导
1.临产后注意休息,必要时使用镇静剂,如安定10毫克或杜冷丁100毫克。
2.多进易消化、高热量饮食,同时注意补充水分。
3.及时排尿、排便,保持膀胱和直肠的空虚状态。
4.在待产过程中不要过度担心和焦虑,护士会密切观察胎心变化及产程进展,如有问题会及时处理。
5.待产过程中可能会使用人工破膜、催产素静脉滴注等方法加强宫缩,需要产妇的配合。
6.宫口开大10厘米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会阴侧切、产钳术或胎头负压吸引术助产。
7.若出现产程异常或其他产科手术指征时,医生会及时进行剖宫术终止妊娠。
影响胎儿正常分娩的各类因素
影响胎儿正常分娩的各类因素影响分娩的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
一、产力(一)子宫收缩力:是临产后的主要产力,贯穿于整个分娩过程。
1.节律性:节律性宫缩是临产的重要标志。
2.对称性:宫缩源自两侧子宫角部迅速以微波形式向子宫底部中线集中,左右对称,在向子宫下段扩散。
3.极性:宫缩以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逐渐减弱。
4.缩复作用:宫缩时子宫体部肌纤维缩短变宽,间歇期肌纤维不能恢复到原来的长度,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
(二)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腹压)是第二产程时,娩出胎儿的重要辅助力量。
宫口开全后,宫缩时压迫盆底组织和直肠反射性引起排便动作。
(三)肛提肌收缩力:协助胎先露部位在骨盆腔内进行内旋转,胎头仰伸及娩出。
二、产道(一)骨产道(真骨盆)1. 入口平面:横椭圆形入口前后径:(真结合径) 11cm2.中骨盆平面:骨盆最小平面,骨盆最狭窄部分,前后径长的纵椭圆形。
中骨盆横径:(坐骨棘间径)10cm. 与内旋转密切相关。
3.骨盆出口平面:两个不在同一平面的三角形组成。
出口横径:坐骨结节间径,两个三角共同的底边,正常9cm.出口后矢状径:8.5cm. 如果稍短,横径加后矢状径>15cm,正常胎儿可通过后三角经阴娩出。
注意:从下往上,出口9,中骨盆10,入口11.4.骨盆轴:上段向下、向后,中断向下,下段向下向前。
5.骨盆倾斜度:站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的角度,正常60度,大了异常。
注意:耻骨弓角正常90度,小了异常。
小角小了好,大角大了好。
(二)软产道1.子宫下段:由非孕期的子宫峡部伸展形成,非孕期长约1cm,临产时长约7~10cm。
子宫上段肌壁厚,子宫下段被牵拉薄,子宫上下段的肌壁厚薄不同,在两者之间的子宫内面形成一环状隆起,称生理缩复环,正常情况下,不易自腹部见到。
2.宫颈的变化:宫颈管消失,临产前宫颈管长2~3cm。
初产妇多是宫颈管先缩短消失,然后宫口扩张;经产妇多是宫颈管缩短消失与宫口扩张同时进行。
中医调节宫缩的方法有几种
中医调节宫缩的方法有几种
中医调节宫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推拿按摩:通过按摩子宫和腹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增强子宫收缩力。
2. 草药调理:使用中草药进行调理,常用的草药包括当归、川芎、生姜等,可以调节子宫功能和活血化瘀。
3. 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特定穴位以调节经络、促进气血流通,从而增强子宫收缩力。
4. 传统食疗:采用中草药和食材配制食疗方,如红枣、桂圆、山药等,可以起到调理子宫功能的作用。
请注意,中医调节宫缩的方法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避免不当使用或草率处理引发不良反应。
子宫收缩乏力护理措施
子宫收缩乏力护理措施摘要】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壁肌和膈肌收缩力以及肛提肌收缩力,其中以子宫收缩力为主。
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不正常或强度、频率有改变,称为子宫收缩力异常。
临床上多因产道或胎儿因素异常形成梗阻性难产,使胎儿通过产道阻力增加,导致继发性产力异常。
子宫收缩力异常临床上分为子宫收缩乏力和子宫收缩过强两类,每类又发为协调性子宫收缩和不协调性子宫收缩。
【关键词】产力不足护理【护理评估】(一)病史1.首先要了解产妇的妊娠及分娩史等既往病史。
并注意评估产妇对分娩的认知程度。
2.评估产妇的支持系统情况,如家庭成员的心理反应、照顾能力及支持态度等。
(二)身心状况1.了解产妇进入产程的时间。
评估宫缩的强度与频率、宫口扩张与先露部下降情况。
2.注意临产后的一般情况,如产妇的休息、进食及排泄。
3.评估胎儿的胎位、胎心及胎儿的大小等。
4.由于产程延长或产程停滞,产妇及家属易出现烦躁不安、恐惧。
因担心母儿安危,家属易激动。
产妇及家属通常要求手术分娩。
5.了解产妇最迫切的心理需要。
(三)诊断检查1.体格检查测量产妇的血压、脉搏、心率、呼吸,进行骨盆、子宫高度、腹围的测量,判断头盆情况。
2.产程观察①绘制产程图;②胎儿电子监护仪或用手触摸腹部测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强度和频率;③多普勒胎心听诊仪或用听诊器监测胎心的变化。
3.实验室检查血生化检查可有血钾、钠、氯及钙等电解质的改变,甚至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尿液检查可出现尿酮体阳性。
【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产前应对孕妇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介绍分娩过程和子宫收缩的变化,使产妇及家属充分认识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现象,了解自然分娩与手术助产的优缺点;讲解紧张一疼痛的因果关系及运用放松等减痛技巧的效应。
2.进入产程后,进行任何操作前均应向产妇解释,鼓励家属给予产妇情感和促进舒适的支持;运用暗示、松弛及分散注意等方法,以减轻宫缩痛;随时向产妇及家属告知产程进展情况;解除产妇及家属的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增强其对分娩的信心。
月子知识-子宫收缩力的特点
子宫收缩力的特点【导读】子宫收缩在生产的女性来说时候很常见。
人们统一的都称为子宫收缩,但是对于具体的子宫收缩力还不是很了解,那么什么是子宫收缩力,还有它的特点有哪些?子宫收缩力的特点子宫收缩是代表着要进行生产,但不能保证顺利分娩。
子宫收缩力是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
它是能保证顺利分娩正常进行的重要动力。
所以在生产的时候,子宫收缩力是比较重要的。
想要顺利的分娩,都要确保子宫收缩力是否能够支撑着整个生产过程。
1、子宫收缩具有节奏性,不受人力的影响,所以在出现有节奏的,规律性的宫缩是生产的重要标志。
宫缩由弱到强的节奏,这个节奏会维持一段时间,然后再由强变弱,直到消失,这就是出现了间歇期,就是我们所说的间隔时间。
在间歇期的时候,是没有疼痛,所以就可以正常活动。
2、宫缩间隔时间,由开始的几个小时一次,到后来出现几分钟一次,宫缩间隔时间慢慢剪短,但是阵痛却持续很久的话,就会加快生产过程,而这个时候的宫口也会慢慢的打开。
子宫收缩是会随着产程来进行变化,宫缩中的间歇性也是比较重要,有规律,有间歇,还有强度的宫缩是会保证产程的顺利和宝宝的安全。
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子宫收缩力对于生产时很重要,因为它的重要性,就要保证它能支撑住整个产程。
如果出现乏力的状况,就会比较严重,不仅对产妇不好,对宝宝也是非常的不好。
这会使宝宝在产道中出现缺氧症状,危及到宝宝的生命状况。
1、如果出现头盆不称或者是胎位不正,是会影响生产和宫缩。
如果胎位不正不能使子宫收缩正常进行,就会导致宫缩乏力的现象。
2、由于子宫的纤维过度拉伸,而失去了正常的收缩力,经产妇就会有这样的现象。
还有子宫发育不良,存在子宫瘤等都是会出现这种情况。
3、如果产妇在生产的过程,精神上太过紧张是会影响到生产过程的。
如果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缺乏睡眠,又没有很好的进食,又消耗了过多的体力,导致身体中的电解质出现紊乱情况,这样也是会出现宫缩乏力的情况。
4、如果在临产时,过度的使用了镇定剂和止痛类的药物,就会感觉不到疼痛,就不会根据宫缩疼痛来进行生产,同时抑制住了宫缩。
正常分娩-妇产教学
分娩: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 属物,从临产发动至从母体全部 娩出的过程。
早产:28周,<37周分娩 足月产:37周,<42周分娩 过期产:42周
正常分娩
分娩动因
机械性理论 内分泌控制理论 神经介质理论
正常分娩
决定分娩的因素
一.产力 (一) 子宫收缩力 1.节律性 2.对称性 3.极性 4.缩复作用 (二) 腹肌及膈肌收缩力 (三) 肛提肌收缩力
正常分娩
决定分娩的因素
二.产道 骨产道 软产道 1.子宫下段的形成 2.宫颈的变化 容受(effacement):宫颈管消失 宫口扩张 骨盆底,阴道和会阴的变化
正常分娩
决定分娩儿畸形
四.精神心理因素
正常分娩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分娩机制:胎儿先露部随着骨盆各平 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系列适应 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 程。
正常分娩
先兆临产及临产的诊断
(一) 先兆临产 1.假临产 2. 胎儿下降感 3. 见红
(二) 临产的诊断 临产:规律的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 进行性宫颈管消失 宫口扩张 胎先露下降
正常分娩
(三) 产程分期 第一产程: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初产妇 11-12小时,经产妇6-8小时。 第二产程: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 1-2小时,经产妇数分钟-1小时。 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到胎盘。5-15分钟, <30分钟
正常分娩
第一产程
临床表现:规律宫缩 宫口扩张 胎头下降 胎膜破裂
观察产程及处理: 子宫收缩 胎心血压 饮食休息 排尿排便 阴道检查
正常分娩
第二产程
临床表现: 胎头拨露 胎头着冠
观察产程及处理: 密切监测胎心 指导产妇屏气 接产
妇产科学名词解释_2
---------------------------------------------------------------最新资料推荐------------------------------------------------------妇产科学名词解释妇产科学名词解释妇产科学名词解释 Braxton Hicks 收缩:自妊娠 12-14 周起,子宫出现不规则无痛性收缩,可由腹部检查时触知,孕妇有时自己也能感觉到。
特点为稀发和不对称,尽管其强度及频率随妊娠进展而逐渐增加,但宫缩时宫腔内压力不超过 1. 3-2. 0kPa,故无疼痛感觉,称 Braxton Hicks 收缩。
HELLP:是重度妊高征的严重并发症, 是妊高征患者并发溶血, 肝酶升高, 血小板减少, 称之为 HELLP 综合征。
H-P-O 轴(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 axis):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是一个完整而协调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它的每个环节均有其独特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并且互相调节、互相影响。
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控制女性发育、正常月经和性功能,因此又称性腺轴。
此外,它还参与机体内环境和物质代谢的调节。
SCJ(squamo-columnar junction)鳞-柱交接部:宫颈阴道部被覆复层鳞状上皮。
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处称为鳞-柱交接部,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1 / 11VSM(vasculo-syncytial menmtrane)血管合体膜:血管合体膜是由合体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基底膜、绒毛间质、毛细血管基底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5 层组成的薄膜。
eclampsia postpartum(产后子痫):子痫多发生于妊娠晚期或临产前,称产前子痫; 少数发生于分娩过程中,称产时子痫; 个别发生于产后 24 小时内,称产后子痫。
force of labor(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称产力。
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乏力【概述】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壁肌和膈肌收缩力以及肛提肌收缩力,其中以子宫收缩力为主。
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不正常或强度、频率有改变,称为子宫收缩力异常。
临床上多因产道或胎儿因素异常形成梗阻性难产,使胎儿通过产道阻力增加,导致继发性产力异常。
子宫收缩力异常临床上分为子宫收缩乏力和子宫收缩过强两类,每类又发为协调性子宫收缩和不协调性子宫收缩。
【治疗措施】1.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不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一当出现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首先应寻找原因,有无头盆不称与胎位异常,了解宫颈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情况。
若发现有头盆不称,估计不能经阴道分娩者,应及时行剖宫产术,若判断无头盆不称和胎位异常,估计能经阴道分娩者,则应考虑采取加强宫缩的措施。
(1)第一产程1)一般处理:消除精神紧张,多休息,鼓励多进食。
不能进食者可经静脉补充营养,给邓10%葡萄糖液500~1000ml内加维生素C 2g。
伴有酸中毒时应补充5%碳酸氢钠。
低钾血症时应给予氯化钾缓慢静脉滴注。
产妇过度疲劳,可给予安定10mg缓慢静脉注射或度冷丁100mg肌肉注射,经过一段时间,可以使子宫收缩力转强。
对初产妇宫颈开大不足3cm、胎膜未破者,应给予温肥皂水灌肠,促进肠蠕动,排除粪便及积气,刺激子宫收缩。
自然排尿有困难者,先行诱导法,无效时应予导尿,因排空膀胱能增宽产道,且有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
2)加强子宫收缩:经过一般处理,子宫收缩力仍弱,确诊为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产程无明显进展,可选用下段方法加强宫缩:①人工破膜:宫颈扩张3cm或3cm以上、无头盆不称、胎头已衔接者,可行人工破膜。
破膜后,胎头直接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引起反射性子宫收缩,加速产程进展。
现有学者主张胎头未衔接者也可行人工破膜,认为破膜后可促进胎头下降入盆。
破膜时必须检查有无脐带先露,破膜应在宫缩间歇期进行。
破膜后术者的手指应停留在阴道内,经过1~2次宫缩待胎头入盆后,术者再将手指取出。
妇产科子宫收缩无力疾病诊断与护理PPT课件
协调性子宫收缩无力
温肥皂水灌肠:对于宫口开3 cm以上,胎膜未破者,可用温肥皂水灌肠,以促进肠蠕 动及排气、排便,并刺激子宫收缩。
人工破膜:头盆相称,宫口扩张3~4 cm,可行人工破膜,利于儿头压迫子宫颈,引 起反射性子宫收缩,加速产程进展。破膜过程预防脐带脱垂。破孔不能太大,位置应 该高些,应避免在宫缩时破膜。
不协调子宫收缩无力
应该及时治疗,给予支持疗法。估计4小时之内不会分娩可给杜冷丁 100mg,肌注或安定10mg静脉推注。经过睡眠等休息仍不能恢复正常 或又出现胎儿宫内窘迫者应立即行剖宫产。行剖宫产前给产妇吸氧, 以缓解胎儿宫内窘迫。
05
预防
预防
产前应对孕妇进行有关妊娠、分娩方面的生理教育。分娩时应给予 具体指导,解除其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在产程过程中给予生活护 理及治疗,如适当地补充水分及营养。不能进食者,应该静脉输注 5%~10%葡萄糖液500~1000ml 及维生素C l~2g。疲劳者,可 给苯巴比妥钠0.1~0.2g肌注或杜冷丁100mg 肌注。产程过程中应 督促产妇及时排空大小便。
分类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无力
临床常称为倒置宫缩,宫缩由子宫两角发起,集中宫底中线向下扩散,宫底最强,下段较弱 的极性及对称性,甚至兴奋的极性倒置,形成子宫下段收缩强,收缩波由下而上扩展。有时 出现子宫肌多点兴奋而类似心房纤颤,所谓子宫纤颤,引起不协调子宫收缩无力。临床表现 为宫缩间歇时子宫收缩不缓解,产妇感觉宫缩强、腹痛剧烈、疼痛难忍。由于子宫肌多点兴 奋,致使子宫收缩乏力不能形成有效宫缩,宫口扩张停止,产程进展停滞。过去称为高张性 子宫收缩无力实际宫腔压力不高,这种宫缩无力由子宫收缩不协调所造成。
02
病因
病因
产道、胎儿因 素
决定分娩的四因素
决定分娩的四因素决定分娩的四因素是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
若各因素均正常并能相互适应,胎儿顺利经阴道自然娩出,为正常分娩。
一、产力定义: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称为产力。
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
(一)子宫收缩力是临产后的主要产力,临产后的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能迫使宫颈管短缩直至消失、宫口扩张、胎先露部下降和胎盘胎膜娩出。
临产后的正常子宫收缩具有以下特点:1.节律性:宫缩具有节律性是临产的标志。
随着产程进展,宫缩持续时间逐渐延长,间歇期逐渐缩短。
宫缩强度随产程进展也逐渐增加。
宫缩的节律性对胎儿有利。
2.对称性:正常宫缩起自两侧子宫角部,以微波形式迅速向子宫底中线集中,左右对称,然后以每秒约2cm速度向子宫下段扩散,约15秒均匀协调地遍及整个子宫,此为子宫收缩的对称性。
3.极性:宫缩以子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则逐渐减弱,此为子宫收缩的极性,子宫底部的收缩力的强度是子宫下段的2倍。
4.缩复作用:每当宫缩时,子宫体部肌纤维短缩变宽,收缩之后肌纤维又重新松弛,但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长度,经过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这种现象称为缩复。
(二)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腹压)是第二产程时娩出胎儿的重要辅助力量。
腹压在第二产程,特别是第二产程末期配合宫缩时运用最有效,过早加腹压易使产妇疲劳和造成宫颈水肿,致使产程延长。
腹压在第三产程还可促使已剥离胎盘娩出。
(三)肛提肌收缩力肛提肌收缩力作用有三:协助胎先露部在骨盆腔进行内旋转的作用;当胎头枕骨部露于耻骨弓下时,可协助胎头仰伸及娩出;肛提肌收缩力有助于胎盘娩出。
二、产道产道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分为骨产道与软产道两部分。
(一)骨产道指真骨盆,是产道的重要部分。
骨产道大小、形状与分娩关系密切。
1.骨盆平面和径线,分为三个平面(1)骨盆入口平面:为真假骨盆的交界面,呈横椭圆形,其前方为耻骨联合,两侧为髂耻缘,后方为骶岬上缘。
产科学及护理第七章(一)
决定和影响分娩的四大因素
枕左前位的分娩机制 临产先兆、临产的诊 断与产程分期 分娩的临产经过、处理及 护理
无痛分娩、家庭接生、分娩现代 化管理
基本概念
分娩是指妊娠28周末以后胎儿及其附属 物从临产开始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 妊娠满28周末至37周末分娩者,称为早产, 妊娠37周末至42周末分娩,称为足月产, 妊娠42周末以后分娩,称为过期产。
考考你……
骨盆腔内最小最狭窄的平面是:
A.骨盆入口平面
C.中骨盆平面 E.以上都不是
B.骨盆出口平面
D.骨盆最大平面
临产后子宫收缩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宫缩起自子宫的两角部 B.子宫收缩具有对称性、极性、缩复作用
C.宫缩间歇期胎盘血液循环恢复
D.反复宫缩后子宫肌纤维可以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E.子宫收缩力以子宫底部宫缩最强最持久
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
达到坐骨棘水平,称衔接。
11.3CM
LOA胎头以枕额径衔接 胎头矢状缝衔接在骨盆入口右 斜径上 初产妇 经产妇
12.75CM
预产期前1-2周内 临产后
初产妇分娩开始仍未衔接 ——头盆不称
衔接— —俯屈—内旋转—仰伸—复 位及外旋转—胎儿娩出
下降
• 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称为下降。贯 穿于分娩全过程,与其他动作相伴随。 • 下降动作呈间歇性,宫缩时胎头下降, 间歇时胎头又稍退缩。 • 胎头下降的程度是临床判断产程进展的 重要标志之一。
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
及外旋转—
胎儿娩出
先兆临产
假临产 临产前1~2周,孕妇常出现不规律宫缩, 与真临产不同,无规律性宫缩的特点。 临产前1~2周,孕妇感觉上腹部较前舒适, 并再次出现尿频。
妇产科笔记 总结:正常分娩
正常分娩一、分娩妊娠达到及超过28周,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至全部从母体排出的过程。
–早产:妊娠在28-36+6周之间分娩–足月产:37 -41+6周之间分娩–过期产:42周及以上的时间分娩–流产围产期分娩动因:宫颈成熟是分娩发动的必备条件;缩宫素与前列腺素是促进宫缩的最直接因素二、决定正常分娩的要素1. 产力2. 产道3. 胎儿4. 社会心理因素1.产力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包括: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统称腹压)肛提肌收缩力产力-子宫收缩力:节律性:不随意、有规律的阵发性收缩伴疼痛对称性:两侧宫角(起搏点)-宫底中线-宫体-宫颈缩复作用:宫腔缩小,宫颈管消失极性:宫底2倍强度于子宫下段缩复:• 宫缩时子宫体部肌纤维越缩越短• 不能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子宫下段拉长产力-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1. 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腹压)是第二产程时胎儿娩出的重要辅助力量。
2. 宫口开全后,每当宫缩时反射性引起排便的动作。
3. 在第二产程末期配以宫缩时运用最有效-指导用力。
4. 第三产程能迫使已剥离的胎盘娩出。
产力-肛提肌收缩力1. 有协助胎先露在骨盆腔进行内旋转的作用;2. 当胎头枕部位于耻骨弓下时,能协助胎头仰伸及娩出;3. 胎儿娩出后,当胎盘降至阴道时,肛提肌收缩力有助于胎盘娩出;2.产道骨产道、软产道• 骨产道-真骨盆,是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小、形状与分娩关系密切• 软产道-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及盆底软组织骨盆平面• 骨盆入口平面(入口前后径11cm,横径13cm,右斜径12.75cm)• 中骨盆平面(坐骨棘间径, 10cm):骨盆最小平面• 骨盆出口平面(坐骨结节间径, 9cm)软产道:• 由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盆底组织构成的弯曲管道。
• 子宫下段-由非孕时的子宫峡部(1cm)演变而成,临产前长7 ~ 10 cm• 子宫颈-临产前长约2 ~ 3cm,临产后初产妇的变化是:宫颈管先消失,然后宫口扩张。
子宫收缩力名词解释
子宫收缩力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啥是子宫收缩力不?这可太重要啦!子宫收缩力啊,就
像是子宫这个神奇的小房子自带的超级力量!打个比方吧,子宫就像
一个大力士,它的收缩力就是它发力的表现。
当宝宝要出生的时候,子宫收缩力就开始大显身手啦!它一阵一阵
地收缩,就好像在努力地把宝宝往外推。
这时候的子宫收缩力可强了呢,就像一场激烈的战斗,子宫在拼命地工作,为了让宝宝顺利来到
这个世界上。
我记得我闺蜜生孩子的时候,她跟我说那感觉简直了!她说子宫收
缩的时候,就像肚子被紧紧地攥住一样,一阵一阵的,疼得她直咬牙。
她当时还说:“哎呀,这子宫收缩力也太猛了吧,我都快受不了啦!”
但这就是迎接新生命必须经历的呀。
子宫收缩力还很有规律呢!它可不是瞎收缩的,而是有节奏地进行。
这就像一首激昂的进行曲,每一个节拍都那么准确有力。
而且它会越
来越强,就像跑步的时候速度越来越快一样。
在分娩的过程中,子宫收缩力可是关键中的关键呢!要是它不给力,那可就麻烦啦。
所以啊,我们得好好了解它,重视它。
总之,子宫收缩力就是子宫在分娩过程中发挥的超级力量,它有规律、有节奏,为了宝宝的诞生而努力奋斗着。
它就像一个幕后英雄,
虽然我们平时不太会注意到它,但在关键时刻,它的作用可太大啦!所以,可千万别小瞧了这子宫收缩力哦!。
正常分娩-----产力
腹肌及膈肌收缩力
(三)肛提肌收缩力
协助胎先露完成内旋转,胎头仰伸和胎盘娩出,肛握肌收缩力有协助 胎先露部在骨盆腔进行内旋转的作用。当胎头位于耻骨弓下时,能协助胎 头仰伸及娩出。胎儿娩出后,胎盘降至阴道时,肛提肌收缩力有助于胎盘 娩出。
总结
• 产力包括哪些? • 子宫收缩力的特点? • 腹肌和膈肌收缩力的作用时间? • 肛提肌收缩力的作用机制?
子宫收缩力
• 是临产后的主要产力,贯穿于整个分娩过程。临产 后的官缩能迫使宫颈管变短直至消失、宫口扩张、 胎先露部下降和胎盘、胎膜娩出
(一)宫缩的特点 节律性
是临产的重要标志
对称性
极性
缩复作用
(二)腹肌和膈肌收缩力(腹压)
协同宫缩促使胎儿及胎盘娩出,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腹压)是第二产 程时娩出胎儿的重要辅助力量。当宫口开全后,胎先露部已降至阴道。每 当宫缩时,前羊膜囊或胎先露部压迫骨盆底组织及直肠,反射性地引起排 便动作,产妇主动屏气,喉头紧闭向下用力.腹壁肌及膈肌强有力的收缩 使腹内压增高.促使胎儿娩出。
感谢聆听
正常分娩------产力
子宫收缩力(宫缩)
产力
腹肌及膈肌收缩力(腹压)
正 常
影
肛提肌收缩力
且
响 分
产道
的
相 互 适 应
--
因 素
胎儿 大小、畸形
胎位
正 常 分
精神心理状态
娩
一、产力
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 包括:
(一)子宫收缩力 (二)腹肌和膈肌收缩力 (三)肛提肌收缩力
【精选文档】分娩时最主要的产力是什么 三大产力要区分
分娩时最主要的产力是什么三大产力要区分分娩时最主要的产力是什么分娩时最主要的产力是子宫收缩力。
分娩时的产力即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包括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统称腹压)和肛提肌收缩力,这三种力量共同形成产力。
其中子宫收缩力是最主要的产力。
所以说,分娩时最主要的产力是子宫收缩力。
2分娩时最主要的产力是什么:产力的分布子宫收缩力是临产后的主要产力,贯穿于分娩全过程。
临产后的宫缩能使宫颈管短缩消失、宫口扩张、先露下降和胎盘娩出,其特点有:(1)节律性宫缩的节律性是临产的重要标志。
正常宫缩是宫体肌不随意、有规律的阵发性收缩并伴有疼痛。
宫缩强度随产程进展逐渐增加,每次阵缩由弱渐强(进行期),维持一定时间(极期),随后由强渐弱(退行期),直至消失进入间歇期。
间歇期子宫肌肉松弛。
临产开始时,宫缩持续20~30秒,间歇期5~6分钟。
随产程进展宫缩持续时间渐长,间歇期渐短。
阵缩如此反复出现,直至分娩全过程结束。
(2)对称性正常宫缩起自两侧宫角部(受起搏点控制),以微波形式均匀协调地向宫底中线集中,左右对称,再以每秒约2厘米的速度向子宫下段扩散,约在15秒内扩展至整个子宫。
(3)极性宫缩以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逐渐减弱;宫底部收缩力的强度几乎是子宫下段的2倍。
(4)缩复作用宫体部平滑肌为收缩段。
每当收缩时,肌纤维缩短变宽,收缩后肌纤维不能恢复到原来长度,经过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称缩复作用,能使宫腔内容积渐缩小,迫使胎先露部下降及宫颈管逐渐短缩直至消失。
腹壁肌及腹肌收缩力当宫口开全后,胎先露部已降至阴道。
每当宫缩时,前羊水囊或胎先露部压迫骨盆底组织及直肠,反射性地引起排便动作。
腹壁肌及膈肌收缩使腹内压增高,促使胎儿娩出。
过早加腹压易使产妇疲劳和造成宫颈水肿,致使产程延长。
腹压在第三产程可促使已剥离的胎盘娩出。
肛提肌收缩力协助胎先露部在盆腔进行内旋转。
胎头枕部露于耻骨弓下时,能协助胎头仰伸及娩出。
产力三性一作用概括
产力三性一作用概括
产力也就是孕妇生产的动力,一些孕妇的体质比较弱的话,产力不足就很会增加分娩的难度,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的话对胎儿也有很大的影响。
那么产力具体指什么呢?严格上来讲产力就是将胎儿从子宫逼出来的力量,这种力量贯穿分娩全过程,具体包括:
1、子宫收缩力
这是孕妇生产时候最主要的动力,女性在分娩的时候子宫收缩力具有一定的节律性、对称性、极性和缩复作用。
当子宫在收缩的时候,对胎儿也会有一定的挤压,而且子宫收缩力的节律性是分娩的重要标志。
当孕妇出现规律的宫缩的话也就需要到医院准备分娩了。
2、腹肌及腹壁肌收缩力
分娩当宫口全开的时候,除了子宫收缩力在起作用之外,还有腹壁肌的收缩力,这种收缩力使得产妇的腹内腔增高,从而促使胎儿娩出,这部分的产力需要在第三产程才发挥作用。
3、肛提肌收缩力
这种产力主要是协助胎儿露头之后在盆腔内进行旋转,可以协助胎儿头部露出,在胎儿到达阴道这个部位的时候,肛提肌收缩力就会发挥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