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氨化制作技术

合集下载

秸秆氨化

秸秆氨化

1、氨源的选择
氨化注意事项
2、氨的用量 3、氨化时间(与温度有关)
4、操作过程
氨化饲料品质感官鉴定
等级 优良 良好 一般 劣质
色泽
气味(放氨后)
棕色、深黄或 浅褐色
糊香
黄褐Biblioteka 糊香质地 松散柔软较柔软
黄白或褐黑 无糊香或微臭 轻度粘性
灰白或褐黑
刺鼻臭味
粘结成块
氨化饲料饲用注意事项
1、训饲 2、放掉余氨 3、霉烂部分不能饲喂 4、注意补充其他养分
堆垛法氨化示意图
左:地面砌一高10~15厘米,宽2~4米,长则按制作量而定 中:把整捆麦秸用水喷洒,码垛高2~3米 右:用厚无毒塑料薄膜密封,四周用石块和砂土把塑料薄膜边压紧地面密封, 用带孔不锈钢锥管按每隔2米插入,接上高压气管,通入氨气。为避免风把塑 料薄膜刮掉,每隔1~1.5米,用绳子两端各拴5~10千克石块,搭在草垛上, 把垛压紧。
氨化饲料
优点
氨化 (ammoniate)
氨源 方法
提高粗蛋白含量 提高有机物消化率和饲料利用效率 改善适口性,提高采食量 可防止饲料霉坏 使秸秆中夹带的野草籽不能发芽繁衍 液氨、氨水、尿素和碳铵等 窖池法
堆垛法
用尿素和碳铵窖池法氨化秸秆示意图
1、清扫 2、拌料 3、入窖 4、稍踩实 5、密封 6、晒干

秸秆氨化技术原理和好处

秸秆氨化技术原理和好处

秸秆氨化技术原理和好处秸秆氨化技术原理和好处在秸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氨水、无水氨、尿素或异尿素等溶液进行处理,以提高秸秆的消化率和营养水平的处理方法,称之为秸秆氨化处理技术。

秸秆氨化是迄今为止最经济、最简便而实用的秸秆饲料化处理技术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在畜牧业生产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我国秸秆氨化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步,1987年农业部开始在全国推广应用,1989年被列为全国农重点推广的10项实用技术之一。

1993年全国氨化秸秆达1169.15万吨,1995年达到了215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一、秸秆氨化的原理秸秆氨化可以提高秸秆的消化率、营养价值和适口性,是由于氨化对秸秆可以起到碱化、氨化和中和作用。

⑴碱化作用:氨化用氨水是氨、水和氢氧化氨的混合体,一部分氨溶于水,与之结合成为氢氧化氨;同时一部分氢氧化氨又分解出游离氨。

氢氧化氨是碱性溶液,可以使木质素与纤维素、半纤维素分离,使纤维素、半纤维素部分分解,细胞膨胀,结构疏松。

随之在牛羊瘤胃中的微生物直接与之接触,纤维素酶将其分解,使家畜可以利用。

同时,少部分的木质素被溶解成为羟基木质素,使消化率提高。

⑵氨化作用:氨遇到秸秆,就与秸秆中的有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成为铵盐(醋酸铵)。

铵盐是一种非蛋白氮化合物,是瘤胃微生物的氮素营养源,在瘤胃中的瘤胃脲酶的作用下,铵盐被分解成为氨,同瘤胃中的有机酸作为营养物被瘤胃微生物利用,产同氮、氧、硫等元素合成氨基酸,再进一步合成菌体蛋白。

每千克秸秆可以形成40克铵盐,在瘤胃中形成等量的菌体蛋白。

铵盐可以替代反刍家畜蛋白质需要量的25-50%。

⑶中和作用:氨与秸秆中的有机酸结合,消除了醋酸根,中和秸秆中的潜在酸度。

由于瘤胃呈中性,PH为7左右,中和作用使瘤胃微生物更加活跃,故可以提高消化率。

同时,铵盐改善了秸秆的适口性,可促进乳脂肪和体脂肪的形成。

宜春高新技术专利产品开发中心对本文具有编著权,凡转载者请通知本站。

氨化秸秆的制作原理

氨化秸秆的制作原理

氨化秸秆的制作原理氨化秸秆的制作介绍在农业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方面,氨化秸秆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它可以将秸秆转变为高效肥料,为农作物生产提供养分,同时减少秸秆的堆放量和环境污染。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氨化秸秆的制作过程及相关原理。

制作方法1. 收集秸秆首先,需要收集大量的秸秆作为原料。

秸秆可以是谷物、蔬菜、水果等农作物的茎秆和叶片残余物,也可以是果壳、玉米芯等剩余物。

选择质量好、新鲜的秸秆,有助于提高氨化过程的效果。

2. 粉碎秸秆将收集到的秸秆进行粉碎,可以采用机械粉碎或手工破碎的方法。

将秸秆制成细碎的颗粒有助于增加氨化过程的表面积,提高反应效率。

3. 氨化处理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将粉碎后的秸秆与氨气进行接触。

氨气会与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有机物反应,生成氨化物。

反应过程中,温度、压力等操作条件需要控制合适,以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

4. 制成氨化秸秆肥料经过氨化处理的秸秆可以当作肥料使用,提供植物所需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制成氨化秸秆肥料后,可以通过包装、贮存等方式进行销售或使用于农田中。

氨化原理1. 纤维素降解秸秆中的纤维素是氨化过程中的主要反应底物。

在适宜的温度和压力下,氨气与纤维素中的羟基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氨化物。

此反应可通过跃迁态的自由基介导,也可以发生氨分子的亲电addition型反应。

2. 半纤维素降解半纤维素是氨化过程中的第二主要反应底物。

它包含多种多糖(如木质素、葡聚糖等),在氨气作用下会发生裂解反应,生成一系列具有氮化合物的产物。

3. 氮化反应秸秆中的氮以蛋白质、尿素等形式存在,氨化过程中氨气会与这些氮化合物反应,生成氮化物。

这些氮化物能够被植物吸收利用,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氮元素。

4. 氨化物的应用经过氨化处理的秸秆可以制成氨化秸秆肥料,可以直接运用于农田中增加土壤肥力,也可以用于蔬菜、水果等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中。

此外,氨化秸秆还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提高家畜禽类的生产性能。

结论通过氨化秸秆的制作,可以将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化利用。

秸秆氨化的主要方法技术

秸秆氨化的主要方法技术

秸秆氨化的主要方法技术一、堆朵氨化法:堆朵氨化法又叫堆贮法、垛贮法。

它是将经切碎的秸秆堆成垛、用聚乙烯薄膜密封、注入氨化剂,进行秸秆氨化处理的一种方法:1、秸秆打垛:秸秆打垛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捆草垛,另一种是散草垛。

捆草垛整齐,垛可以打得高,节省塑料薄膜,容易机械化管理,不易漏气,并可按草捆数计算垛的重量,但水不易喷均匀,散草垛打不高,必须将塑料薄膜包好,以防漏气。

捆草垛使用较为普遍,一般按长×宽×高为4.6米×4.6米×2.1米的规格制作,垛顶作成屋脊形以利于排掉雨水。

顶上压以旧轮胎,再用绳子纵横捆住,防止风刮。

有时为了便于插入注氨钢管,打垛时先放一木杠,通氨时取出木杠,插入钢管就容易了。

2、堆垛氨化操作步骤:在干燥的平整地上把0.1—0.2毫米厚的无毒聚乙烯塑料薄膜铺开,再把切碎的小麦秸(玉米秸或稻草)加水,调节水分含量在20%左右,再混均匀,在铺好的塑料膜上打垛,垛高可以到2米,垛宽2—3米,其长度可以长可短,根据加工草的多少而定。

一般说,垛大点节省塑料膜,但易于漏气,不便补贴。

氨化玉米秸秆时,垛不宜过大,因为这样难以加水搅拌,经过一两天还来不及氨化,秸秆就会霉坏发热。

为了通氨,在垛的中间埋一根多孔的硬塑料管或胶管。

垛下面铺的和垛上盖的塑料薄膜在每边留出50—100公分,以便把两面的塑料膜折叠好,用泥土压紧,封住,不使漏气。

最后,将硬塑料管与液氨罐接通,按秸秆重量的30%通氨。

通氨时一定要按操作规程办事,保证安全,氨用量可以通过称量液氨罐求得,或用流量计计算,还有的根据氨在垛内鼓起塑料膜的程度估计。

最后取出垛中的塑料管,将孔洞用胶布粘贴。

3、塑料薄膜的选用;要求用无毒无害,抗老化和气密封性好的薄膜来作草垛的垫底和覆盖,通常用聚乙烯薄膜,膜的厚度、宽度和颜色视具体的情况而定,如氨化粗硬的玉米秸秆,应选用较为厚的塑料薄膜(0.12毫米左右),如氨化麦秸秆则可选用薄一些的膜。

氨化秸秆的制作原理(一)

氨化秸秆的制作原理(一)

氨化秸秆的制作原理(一)氨化秸秆的制作1. 引言在目前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秸秆资源化利用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题。

其中,氨化秸秆是一种常用的制作方式,可以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有机肥料,提供给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本文将从浅入深,介绍氨化秸秆的制作原理。

2. 氨化秸秆的原理氨化秸秆的制作原理主要涉及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过程,以及氮源的供应。

以下是制作氨化秸秆的关键步骤:•第一步:秸秆的预处理首先,将秸秆进行细碎,以增加表面积。

然后,对秸秆进行预处理,常见的方法包括浸泡、蒸煮或酶解等,旨在破坏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结构。

•第二步:氮源的添加接下来,在秸秆中添加合适的氮源,如尿素、禽畜粪便等。

氮源的添加是为了提供氨化过程中所需的氮元素,促进细菌的活性和产氨效率。

•第三步:微生物降解将预处理后的秸秆与氮源充分混合,然后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进行降解。

微生物如厌氧菌、发酵菌等,可将纤维素、半纤维素等有机物质分解为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和氨。

这一过程中,细菌会利用秸秆中的碳源进行代谢,产生氨和其它有机酸等代谢产物。

•第四步:堆肥和发酵降解后的秸秆和产生的代谢产物进行堆肥和发酵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温度、湿度、通气等环境条件需要适当调控,以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活性。

•第五步:干燥和粉碎经过一定时间的堆肥发酵,产出的氨化秸秆需进行干燥和粉碎处理,以便于存储和使用。

3. 制作氨化秸秆的优势制作氨化秸秆具有以下优势:•资源化利用:通过氨化秸秆的方式,废弃的秸秆可以得到有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提供养分:氨化秸秆作为有机肥料,富含氮、磷、钾等养分,可以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所需养分。

•改善土壤:氨化秸秆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的持水能力和保肥性。

•长效供应:氨化秸秆中的养分以有机形态存在,可以缓慢释放,为作物提供长效养分供应。

结论通过氨化秸秆的方式,我们可以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

作物秸秆氨化技术要点

作物秸秆氨化技术要点

作物秸秆氨化技术要点氨化处理秸秆简单易行,需劳力少,成本低,是挖掘现有饲料潜力,开辟饲料资源的科学方法。

氨化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改善适口性,提高采食量和粗蛋白质含量。

小麦秸秆粗蛋白质含量可由3.5%提高到1 2%。

二是提高肉牛日增重,节约精料,大大提高养牛经济效益。

每4公斤氨化秸秆,可节约l公斤粮食,用氨化秸秆育肥一头牛,可节约粮食375公斤,增加收入1 00元。

三是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1 选址及建窖氨化窖建在土质坚硬、向阳干燥、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距畜舍近、操作和取用方便的地方。

氨化窖一般为地下式,开口设在窖顶,口形可长可方,按使用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永久窖和临时窖。

永久窖底和四壁要用砖砌好,用水泥抹平,其容积可大可小。

临时窖一般挖成长2米、宽1.6米、深O.8米大小。

2 铡草及拌肥将新鲜不发霉的小麦秸秆铡成2~3厘米长,以便于踩实。

所拌的肥一般为尿素或碳铵,每百公斤秸秆用量分别为5公斤、l 6.5公斤,也可用氨水和氨气,另外每百公斤麦秸还需加水30~40公斤。

拌肥时,需在窖外较平整的地方,一层麦秸,一层化肥,一份水事先拌好。

3 装窖与封口将拌好的麦秸分层放入窖内,放一层,踩一层。

所装麦秸的高度要高出地面O.5米以上,以利于接受光照和封口。

若为永久窖,可将麦秸直接入窖,封口时,只需在顶部盖一块塑料布,然后沿塑料布的边缘压上足够的土即可。

若为临时窖,为了避免秸秆损失,可用大块塑料布铺在窖的底部及四壁,塑料布的四个边要伸出地面,其中一边要长些,以能盖过窖顶为宜,然后再装窖。

封口时,将其塑料布的长边向内折叠,与其对边向下卷在一起,然后沿窖的边缘封上一定厚度的土,保证不漏水、不透气。

4 氨化的成熟氨化的速度随温度的提高而加快,当环境温度为4℃以下时,需8周以上时间,在5℃~1 5℃之间需4~7周时间,在1 6℃~30℃之间需1~4周时间,环境温度在30℃以上时7天即可成熟。

5 开窖与使用成熟后即可开窖。

浅谈氨化秸秆饲料的制作技术

浅谈氨化秸秆饲料的制作技术

窖处理防 鼠害 、 易堆集 、 占地少 。窖最好 为
物理 、 的方法 , 化学 将农 作物秸秆 与含 氮化合物混合发酵 , 制
成反 刍家畜饲料 的方法。这种 氨化秸秆 饲料 不但可 开发利
砖石水泥型。窖处理为切碎 的秸秆 , 可一边装料一边 加水搅 拌一边压实 。装 到高 出窖 口 1m后 , 用塑料膜覆 盖。在窖一
加 了秸秆非 蛋 白氮 含量 。氨 随秸 秆 进入 反刍 家畜 的瘤 胃, 其 中的微生物利用氨合成 微生物蛋 白质 。尽管瘤 胃微生 物 能利用 氨合 成蛋 白质 , 但是在饲料能 量不足 的情况下 , 能 不
充分 被微生 物利 用 , 多余 的则 被 瘤 胃壁 吸 收 , 中 毒 的危 有
食量 和利用率 。
2 3m× . 一次氨化秸秆 60k。左右侧下部分别装4根 . 23m, 0 g 12k . w的电热管 , 后墙中央上下各开一通风 口, 与墙外风机连 接, 加温的同时开启风机 , 使炉 内氨浓度 和温度均匀 。集装箱 炉容量 为 6m× . 2 3m, 23m× . 秸秆重量为 l 0 g 0k 。 2
2 氨化秸 秆饲 料常 用的几种 制作 方法
2 1 液 氨 处 理 法 .
211 垛处理 ..
上覆 土 盖 实 。
2 2 尿素 或碳 铵法 尿素处理效果次于液氨 , 好于碳铵 。 . 但 此 法的优点是不需 多少设备 , 运方便 , 作时不会 对人造 储 制 成危害 , 适宜分散处理。但利用尿素时 要控 制尿素分解 为氨
的 速 度 , 果 处 理 秸 秆 的 尿 素 剂 量 大 而 多 没 有 分 解 , 量 留 如 大 在 秸 秆 上 , 喂牛 羊 则 有 氨 中 毒 的可 能 , 添 加 含 脲 酶 丰 富 饲 可

第六讲 秸秆氨化处理技术

第六讲 秸秆氨化处理技术



2.氨源的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可选择液氨, 用液氨氨化速度快,价格便宜。没有液氨 的可采用尿素,碳酸氢氨、氨水。尿素用 量占秸秆重的比例分别是4.0-6.0• %• 。 3.塑料膜准备 选择无毒塑料膜,厚度不 小于0.2毫米,• 塑料膜大小取决于垛、池、 窖、袋大小,并在四边留出压头,供封闭 时压边。
秸秆氨化处理技术

以尿素作为氨源为例:以尿素为氨源时, 要避开盛夏35℃以上的天气,因为气温高于 35℃,塑料膜下秸秆温度可达50-70℃,在 这个温度条件下,• 不利于细菌分泌尿酶使 尿酶活性受到抑制,不利于尿素分解产生 氨,从而引起喜高温性的酸败菌活动,引 起醋酸发酵,致使秸秆变质。用液氨、氨 水、碳酸氢氨氨化时不存在这一问题。
秸秆氨化处理技术


4.将切碎的秸秆均匀的放入氨化池中,每层 厚度20厚米左右,每放入一层秸秆则喷洒一 层尿素溶液,做到秸秆全部放入池中尿素 液也用完。并形成馒头状高出氨化池。 5.上面盖好塑料膜,用挤压法排出空气, 塑料膜四周压盖于氨化池四周洞外并埋小 沟中,呈封闭状态。
秸秆氨化处理技术

秸秆氨化的方法:秸秆氨化方法较常用的 有氨化炉、池、窖、缸、塑料袋、堆垛等 氨化方法。各种方法制作技术大体相同。

秸秆氨化处理技术

一、氨化温度 氨化秸秆的制度与气温关系很大。一般 适宜的温度为0-35℃之间,最佳温度是1035℃。我国北方地区室外氨化秸秆可在4-10 月份进行,在室内可全年进行。• 要选择晴 朗无风天气进行氨化。在春秋季节应选择 一天中气温最高时进行,以加快氨化反应 速度。
秸秆氨化处理技术


二、场地选择 选择宽敞、交通方便、避风向阳、平坦、 不受畜禽损害,排水良好,便于管理的地 方为氨化场地。 三、物料准备 1、选择新鲜秸秆 其营养值较高,养分 损失少,灰尘少,附着的菌类及尿酶活性 强,有利于氨化。将秸秆用铡草机切成1-2 厘米长的草段。

氨化秸秆饲料的制作方法 氨化秸秆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 - 奶牛养殖

氨化秸秆饲料的制作方法 氨化秸秆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 - 奶牛养殖

氨化秸秆饲料的制作方法氨化秸秆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奶牛养殖随着我国奶牛业的发展,粗饲料数量不足或质量不高是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除大力发展优良牧草以外,秸秆也是一种可以利用的饲料资源。

但其含氮量较低,纤维类成分较难被消化。

长期以来,许多科学工作者企图通过适当加工以提高秸秆的利用价值,目前看来氨化处理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加工方法。

为开辟新的饲料资源,近年来我们对氨化粗饲料进行了一些研究。

下面一起来看一下氨化秸秆饲料的制作方法氨化秸秆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

1、氨化秸秆的优点氨化秸秆是目前一项较为成熟的饲用秸秆的处理技术,不但制作简单,而且效果明显。

氨化是利用碱和氨与秸秆发生碱解和氨解反应,破坏木质素间的化学键。

秸秆经氨化处理后,质地变得柔软蓬松,适口性提高,饲喂家畜后可明显的提高采食量和采食的速度。

经研究表明,经过氨化的秸秆的饲喂效果可与中等质量的干草相同;秸秆经氨化后粗蛋白的含量增加,可提高1-2倍,饲料的消化率提高,有机质的消化率可提高20%左右,其中大量的纤维素变得易于消化,可在瘤胃中发酵转化为能量,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

奶牛在采食经氨化的秸秆后,还可使肠道通畅,改善消化功能。

2、氨化秸秆的制作方法秸秆氨化的位置应该地势高燥、面积较大、背风向阳的地块,可在离圈舍或者饲料加工较远的地方建造氨化池,或者进行堆垛氨化,方便投取料。

建造氨化池应选择背风向阳处、地势较高、土质坚硬,地下水位低的地方,氨化池的形状楞为长方形或圆形,容量要根据家畜的养殖数量来确定,挖好池后用砖铺底和砌垒四壁,用水泥抹面。

堆垛法是使用塑料薄膜将氨化后的秸秆密封、贮存。

原料选择。

用于氨化的秸秆原料可为玉米秸秆、麦秸或者稻草,原料要求新鲜干净,无杂质、无霉变,含水量应保持在20%-40%。

氨化饲料的制作。

氨化秸秆的制作方法主要有氨化池氨化法、窖贮氨化法和塑料袋氨化法。

其中氨化池氨化法是将秸秆切短至1. 5-3 cm,再用温水将秸秆重量3%-5%的尿素制成溶液,要求氨化秸秆的含水量为40%左右,即要求温水的使用量为每100 kg秸秆用水量为30 kg,尿素量为3-5 kg。

秸秆氨化处理技术

秸秆氨化处理技术

秸秆氨化处理技术农作物秸秆是由大量的有机物和少量的无机盐及水所构成。

其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类的碳水化合物,此外还有少量的粗蛋白和粗脂肪。

碳水化合物由纤维素类物质和可溶性糖类组成。

作物秸秆主要是由植物细胞壁组成,细胞壁的基本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有些作物秸秆中硅的含量很高。

由于纤维素、半纤维素在细胞壁中是和木质素、硅等以“复合体”的形式存在。

硅主要以二氧化硅形式存在于秸秆饲料中,硅的存在影响饲料的水解和消化。

因此,要把营养价值不高的秸秆变成反刍动物饲草,只能通过加工处进理予以改善,才能发挥其潜在利用价值。

根据我州的实际情况,现介绍以下几种氨化方法。

(一)氨化原理秸秆氨化就是利用尿素对秸秆进行氨化处理,破环联接秸秆木质素与多糖之间的脂键,提高秸秆的消化率。

同时,氨是一种碱性物质,可使秸秆的木质化纤维膨胀,提高渗透性,使消化酶更易与之接触,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

(二)氨化方法1、堆垛法:堆垛法是指在平地上,将秸秆堆成长方形垛,用塑料薄膜覆盖,注入氨源进行氨化的方法。

其优点是不需建造基本设施、投资较少、适于大量制作、堆放与取用方便,适于夏季气温较高的季节采用。

主要缺点是塑料薄膜容易破损,使氨气逸出,影响氨化效果。

秸秆堆垛氨化的地址,要选地势高燥、平整,排水良好,雨季不积水,地方较宽敞且距畜舍较近处,有围墙或围栏保护,能防止牲畜危害。

麦秸和稻草是比较柔软的秸秆,可以铡成2—3厘米,也可以整秸堆垛。

但玉米秸秆高大、粗硬,体积太大,不易压实,应铡成1厘米左右碎秸。

边堆垛边调整秸秆含水量。

如用液氨作氨源,含水量可调整到20%左右;若用尿素、碳酸铵作氨源,含水量应调整到40%—50%。

水与秸秆要搅拌均匀,堆垛法适宜用液氨作氨源。

2、窖、池容器氨化法:建造永久性的氨化窖、池,可以与青贮饲料转换使用,即夏、秋季氨化,冬、春季青贮。

也可以2—3窖、池轮换制作氨化饲料。

采用窖、池容器氨化秸秆,首先把秸秆铡碎,麦秸、稻草较柔软,可铡成2—3厘米的碎草,玉米秸秆较粗硬,应以1厘米左右为宜。

科技成果——秸秆碱化、氨化技术

科技成果——秸秆碱化、氨化技术

科技成果——秸秆碱化、氨化技术技术类别
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
技术内容
秸秆碱化/氨化技术是指借助于碱性物质,使秸秆纤维内部的氢键结合变弱,破坏酯键或醚键,纤维素分子膨胀,溶解半纤维素和一部分木质素,从而改善秸秆饲料适口性,提高秸秆饲料采食量和消化率。

秸秆碱化处理应用的碱性物质主要是氧化钙;秸秆氨化处理应用的氨性物质主要是液氨、碳铵或尿素。

目前,我国广泛采用的秸秆碱化/氨化方法主要有:窑池法、氨化炉法、氨化袋法和堆垛法。

技术特征
秸秆碱化/氨化技术适用范围广,是较为经济、简便而又实用的秸秆饲料化处理方式之一。

技术实施注意事项
一是适时适量添加氨源,避免高温季节氨素挥发,同时均匀施氨,提高氨化质量。

二是刚开封的氨化秸秆要进行放氨处理。

三是氨化饲料慎用于未断奶的犊牛和羔羊养殖,氨化饲料饲喂后不宜立即饮水,避免氨中毒。

四是氨化失败的秸秆不能养畜,只能做肥料。

适用范围
适用的秸秆主要有麦秸、稻草等。

技术标准与规范
《NY/T2771-2015农村秸秆青贮氨化设施建设标准》《DB41/T616-2010秸秆氨化操作规程》《DB34/T3138-2018秸秆改良氨化及其饲用技术规范》《DB22/T3092-2019秸秆氨化饲料生产技术规程》《DB4114/T131-2019小麦秸秆氨化饲料调制技术》。

秸秆氨化.ppt

秸秆氨化.ppt
左:地面砌一高10~15厘米,宽2~4米,长则按制作量而定 中:把整捆麦秸用水喷洒,码垛高2~3米 右:用厚无毒塑料薄膜密封,四周用石块和砂土把塑料薄膜边压紧地面密封, 用带孔不锈钢锥管按每隔2米插入,接上高压气管,通入氨气。为避免风把塑 料薄膜刮掉,每隔1~1.5米,用绳子两端各拴5~10千克石块,搭在草垛上, 把垛压紧。
优点
氨化 (ammoniate)
氨源 方法
提高粗蛋白含量 提高有机物消化率和饲料利用效率 改善适口性,提高采食量 可防止饲料霉坏 使秸秆中夹带的野草籽不能发芽繁衍 液氨、氨水、尿素和碳铵等 窖池法
堆垛法
1
用尿素和碳铵窖池法氨化秸秆示意图
1、清扫 2、拌料 3、入窖 4、稍踩实 5、密封 6、晒干
堆垛法氨化示意图
6
1、氨源的选择
氨化注意事项
2、氨的用量 34
氨化饲料品质感官鉴定
等级 优良 良好 一般 劣质
色泽
气味(放氨后)
棕色、深黄或 浅褐色
糊香
黄褐
糊香
质地 松散柔软
较柔软
黄白或褐黑 无糊香或微臭 轻度粘性
灰白或褐黑
刺鼻臭味
粘结成块
5
氨化饲料饲用注意事项
1、训饲 2、放掉余氨 3、霉烂部分不能饲喂 4、注意补充其他养分

农作物秸秆氨化技术及注意事项

农作物秸秆氨化技术及注意事项
养殖 结构 , 发展草食畜 牧业 , 形成规模 化生产 、 集 康 。 对此 , 蛹桥区农业部门以发展草食畜 牧业为契
约 化 经 营 为 主 导 的产 业 发 展秸 秆 饲 料 化 利 用 技 术 , 拓 宽 秸 秆 利 用
结 合 循 环农 业 示 范 工 程 , 推动种养结合 、 农 牧循 环 渠道 ,但笔者在实际生产过程 中发现一些养殖场
综上所述 , 在 哺 乳母 猪 饲 料 中 , 使 用 胚 芽 蛋 白
粉替代油粉 、 鱼粉及豆粕能大幅度提高母猪生产性 能, 有效减少弱仔 比例 , 提高猪场盈利水平。
4 结

通 过 在 哺乳 母 猪 料 中添 加 3 %胚 芽 蛋 白粉 , 可
3 讨

以提高母猪采食量 0 . 1 l k g / ( 头・ d ) , 提高仔猪初生
秸秆 1 5 0万 t 左右[ 1 】 。多 年 来 , 秸 秆 综 合 利 用 率 较 技 术依 据 。
收稿 E t 期: 2 0 1 6 — 1 0 — 2 7 基金项 目: 安徽省高校质量工程研究项 目( 2 0 1 5 z j j h 0 5 2 ) ; 安徽 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 目( S K 2 0 1 6 A1 0 1 4 ) 蒋 磊, 男, 1 9 8 6年生 , 硕士 , 助教 , 研 究方 向: 畜牧养殖 。
殖 与饲 料 2 0 1 7年 第 1 期
农作物秸秆氨化技术及注意事项
蒋 磊 徐 秀景
宿 州职 业技 术 学 院 , 安徽 宿 州 2 3 4 1 0 1
摘要 农作 物秸秆是农业生产废 弃物 , 资源丰富 , 价格低廉 , 具有一定 的营养价值 , 可在草食家 畜养殖 中作

水稻秸秆氨化操作方法

水稻秸秆氨化操作方法

水稻秸秆氨化操作方法
水稻秸秆氨化操作是将水稻秸秆浸泡或喷洒上氨水或含氨液体,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使其发酵,转化为富含氮的有机肥料。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原料准备:将水稻秸秆切碎并晾干至水分含量在25%以下。

2. 氨化容器准备:选择一个密封性好的容器,如塑料桶或水槽,并清洗干净。

3. 氨水准备:在一个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通常水的量应大于水稻秸秆的量。

然后向水中加入氨气或尿素,使整个液体的氨气含量达到2-3%。

4. 加入水稻秸秆:将准备好的水稻秸秆均匀地撒入氨水中,保持水稻秸秆完全浸泡在液体中。

5. 摊平压实:用板子或其他工具将秸秆均匀地摊平,并轻轻按压使其紧密结合。

6. 封存和发酵:将容器密封并存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通常需要1-2个月的时间,待发酵完成后,即可使用。

7. 调整PH值:发酵完成后,检测氨化后的水稻秸秆的PH值,如果偏酸,可以加入一些石灰进行调整。

8. 使用方法:将氨化后的水稻秸秆用作肥料,可以直接撒施于农田中或与其它肥料混合使用。

注意事项:
- 氨化操作应注意安全,需戴手套、防护眼镜等。

- 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操作时需保持通风。

- 氨化容器要具备良好的密封性,以避免氨气泄漏。

- 发酵过程中要定期观察,如有异常情况,需及时处理。

- 发酵完成后的水稻秸秆应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以免受潮变质。

秸秆氨化技术

秸秆氨化技术

秸秆氨化技术
秸秆氨化是一种将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利用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氨化原理
秸秆氨化是指利用氨基酸的氨基与还原糖的醛基反应,使秸秆及其他废弃物通过玉米淀粉、苯甲酸钠等添加剂进行氨化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氨糖和氨基酸都能够作为微生物代谢的过程中的碳源和氮源,为细菌的正常生长提供了必要的营养,并且能够通过细菌代谢加速秸秆及其他废弃物的降解,促进基质的溶解和释放。

2. 氨化工艺
秸秆氨化主要包括底部无动力储存系统和開口登车式氨化罐气体自流运输系统两个主要方面。

底部无动力储存系统是一种通过郑州储存、降解和固化秸秆等废弃物的技术,同时也是进行氨化的前置工艺。

开口登车式氨化罐气体自流运输系统则是将秸秆等废弃物转移至氨化罐的过程,将秸秆通过氨彩器的重力将储存在罐内的气体送至各个氨化罐内。

3. 氨化设备
秸秆氨化设备主要包括氨化罐、脱水器、旋流分离器、吸附塔和脱酸
器等。

氨化罐是夹层容器,可用于加热和回收固体底物。

脱水器可将
储存在氨化罐中的底料固体和水分分离开来。

旋流分离器用于将液态
液体与汽相液体分离。

吸附塔则可吸附氨气、硫化物和其他不必要的
气体。

脱酸器则可以将底料中的有机酸中和。

4. 应用前景
秸秆氨化技术是一种环保的生产方式,可以将秸秆等废弃物利用起来,减少农作物秸秆的露天焚烧问题,同时也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此外,秸秆氨化可以用于生产各种生物质能源,如固体生物燃料、液
态生物燃料等。

同时,秸秆氨化还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土壤改良等
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氨化秸秆的制作原理

氨化秸秆的制作原理

氨化秸秆的制作原理氨化秸秆是一种将秸秆转化为可用于肥料或饲料的过程。

这种技术对于解决秸秆处理的难题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并且有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氨化秸秆的制作原理是将秸秆与氨气进行反应,产生氨化秸秆。

具体来说,首先收集或切碎干燥的秸秆,然后将其放入反应容器中。

接下来,通过供应氨气将秸秆与氨气充分接触,并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反应。

这个过程中,氨气与秸秆中的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氨化秸秆。

这种氨化秸秆富含有机氮化合物,并且具有更高的氮含量、更好的肥料效果和更好的饲料价值。

此外,通过氨化过程,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难以分解的成分也能够得到较好地分解,提高了秸秆的可利用性。

氨化秸秆不仅是一种高效利用秸秆资源的方式,也是一种减少环境污染的方法。

秸秆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果不进行有效处理,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空间,还会导致环境问题,如土壤污染、空气污染和水源污染等。

氨化秸秆可以将秸秆转化为有机肥料或饲料,有效地减少秸秆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此外,氨化秸秆的制作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方式。

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肥料和饲料,而氨化秸秆提供了一种可再生的资源,可以替代传统的化学肥料和饲料。

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农田土壤的健康,还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为了制作出高质量的氨化秸秆,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选择合适的秸秆作为原料,干燥并切碎处理,以增加反应的表面积。

其次,控制好反应的温度和压力,这对于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的质量都有重要影响。

最后,合理供应氨气,并确保氨气能够充分与秸秆接触,以提高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质量。

总之,氨化秸秆是一种高效利用秸秆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

通过合理的制作原理和操作步骤,我们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氨化秸秆,为农业生产提供可再生的肥料和饲料资源。

同时,采用氨化秸秆的方法还可以减少对化学肥料和饲料的依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为可持续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氨化秸秆的制作过程

氨化秸秆的制作过程

氨化秸秆的制作过程
氨化秸秆的制作过程如下:
1. 选择好质量较好的秸秆,一般来自庄稼等农作物的茎杆部分。

秸秆应该干燥并具有一定的含水率,一般控制在15%左右。

2. 将秸秆切碎成适当的长度和大小。

可以使用切碎机或者切割工具进行切割,确保秸秆能够更好地与氨气接触。

3. 将切碎的秸秆放入封闭的容器中。

容器可以是封闭的仓库、桶或者罐子等,确保氨气不会逸出。

4. 向容器中注入氨气。

氨气可以通过化肥厂或者特定设备供应,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一般在40-60摄氏度之间。

5. 容器内的秸秆与氨气进行接触反应。

反应时间一般为24小
时到48小时,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6. 反应结束后,将氨化后的秸秆取出。

此时,秸秆中的一部分纤维素已经被分解,成为氨纤维素。

7. 对取出的氨化秸秆进行干燥。

可以通过太阳光曝晒或者专门的干燥设备进行干燥,使其含水率降低至5%以下。

8. 对干燥后的氨化秸秆进行包装和储存。

一般采用真空或者密封包装,避免水分再次进入。

注意事项:
1. 在氨化过程中,应该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以免过高或者过低导致反应无法进行或者产生不良反应。

2. 氨化秸秆一定要保持干燥,避免水分使其发霉或者变质。

3. 氨化秸秆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潮,并且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

氨化秸秆小麦秸秆的氨化处理

氨化秸秆小麦秸秆的氨化处理

氨化秸秆小麦秸秆的氨化处理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作物种植所产生的秸秆越来越多,如何将秸秆有效处理成资源,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其中,氨化秸秆小麦秸秆的氨化处理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以下将详细介绍该方法的特点、工艺以及应用前景。

一、氨化秸秆小麦秸秆的特点氨化秸秆小麦秸秆的特点是具有高度可再生性,可迅速为土地提供腐熟所需的有机质。

此外,经过氨化处理后的秸秆还具有以下优点:1、杀菌作用。

氨化处理后的秸秆能够消灭土壤中的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肥力作用。

氨化处理后的秸秆可杀死其中的固氮细菌,释放出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从而具有肥力作用。

3、改良土壤结构。

氨化处理后的秸秆可使土壤中的黏土颗粒疏松,并增加土壤孔隙度,有利于空气、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渗透和流动,改良土壤结构。

二、氨化秸秆小麦秸秆的工艺氨化处理秸秆的主要工艺是以氨气为媒介,通过加热和加压,使秸秆内的部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水解成可溶性物质,并加速有机质分解的过程。

下面是氨化处理秸秆的具体工艺流程:1、原料准备。

收集秸秆时,应注意去掉杂质,秸秆切碎成5-10厘米长的碎片,以方便后续处理。

2、秸秆堆放。

将切好的秸秆在工厂内一层层堆放,每层堆一米左右,在秸秆上喷洒一定量的水分,调节堆料的水分含量至60%左右。

3、加入氨气。

将氨气通入秸秆堆中,使气体充分分散在秸秆中,旋转氨化处理机15-20分钟。

4、停放。

停放松散的秸秆,待氨气在秸秆中作用达到一定的时间后,即可加热氨化处理机,进行下一步处理。

5、加热压力。

将秸秆放入加热罐内,加热至50-90度,同时加压0.1-0.5MPA,使秸秆内部产生一定压力,并促进氨气的作用。

6、冷却除氨。

停止加热,将秸秆放入制冷罐内进行冷却,同时将装备中的氨气去除,使秸秆内压力恢复正常。

7、液态肥料加入。

将液态肥料喷入氨化处理后的秸秆中,持续搅拌并慢慢增加水分,使秸秆逐渐变成一种类似于马粪的物质。

秸秆氨化方法4

秸秆氨化方法4

秸秆氨化的方法,根据利用氨源的不同,可分为液氨氨化、尿素氨化、碳酸氢铵氨化和氨水氨化等几种,其中以液氨氨化、尿素氨化效果较好。

液氨氨化液氨又叫无水氨,含氮82.3%。

常用量为秸秆干物质重量的3%,是最为经济的一种氨源,氮化效果也最好。

氨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需要在压力容器中才能保持液态。

因此,液氨需要高压容器贮运(氨罐和氨槽车等),一次性投资大。

此外,液氨有毒、易爆,一般不适用于个体农户。

尿素氨化尿素含氮46.6%。

在适宜温度和脲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

生成的氨可以氨化秸秆。

尿素的推荐用量为秸秆干物质重量的4%~5%。

尿素贮运方便,氨化时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对密封条件的要求也不像液氨那样严格,是我国普遍使用的一种氨源,氨化效果仅次于液氨。

用尿素做氨源,要考虑尿素分解为氨的速度。

温度越高,尿素分解为氨的速度越快,宜在温暖的地区或季节采用。

通常要使尿素分解加快,在氨化过程中最好加些脲酶丰富的东西,如豆饼粉等。

玉米秸的脲酶含量比其他秸秆高,可以不补充脲酶。

碳酸氢铵氨化碳酸氢铵含氮15%~17%,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分解成氨、二氧化碳和水。

按液氨的含氮量和用量推算,碳酸氢铵的适宜用量为秸秆干物质重量的14%~19%。

碳酸氢铵分解受温度影响,在低温条件下分解不完全,氨化效果不太理想。

氨水氨化氨水是氨的水溶液。

氨水浓度不等,常用的为20%,适宜用量为秸秆干物质重量的12%。

由于氨水含氮量低,运输量大,适合在化肥厂附近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侧靠近轮 毅边 缘的轮 胎必 须 更换 ,
因 为此 处 钢 丝 强度 很弱 , 而 且在 修 补 ! 装胎过程 中此处 必然 会受 到挤 压 , 容
影响行车安全 , 一经发现 , 最好 在第一 时间进行检查处理 , 但一般情 况下都 应更换 , 因为轮胎起包变形 表明其内 部的金属线圈 已经变形或 断裂 , 如果
继续 行驶 极 有 叮能 爆 胎 " 4 . 频 繁 补 胎 后 对 于轮 胎 被 扎 现
易变形 , 很难 保证修 补效果 " 与 然,每 个轮胎 的胎壁 都有相 关标 识和 型 号 , 如果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处靠标 识外且 受损 较轻 , 还
是7 叮 以补 好 的 " 徐进 起 (2 2 1 (刃 江 苏 省赣 榆 县 农 机 局 )
象 , 很 多农机手 总不太在意 , 到修 理铺 花二 二十元钱修 补了事 " 这 种处理方
62
3. 起 包 变 形 时 ! )轮 胎 起 包 变 形 会
法不可取 " 虽然补一两次胎 对继续使 用影响不 大 , 但 是超过 三次之 后 , 就 该 更换 了 " 因为使用 多次补过的轮胎 , 会 随着温度 升高使其不堪 负重 , 危险性
增加 " 5. 胎 壁 被 扎 后 !!受 损 处 位 于 标 识
(6 7 70 0 0 云 南 省临 沦 市临翔 区
农 业局 )
密魏德胎何 时
.老化严重时 观察轮胎胎 面以及 其胎壁上 的纹 路 , 如果多处 出现裂纹 表 明轮胎 已经严重老化 , 尽管行驶泛 里数不 长或者使用时间不 久 , 但是 { 然需要及时更换 " 否则 , 老化的轮胎 7 于胎壁强 度减弱 , 在运行过程 中由于 温度上升 , 容易发生爆胎事故 " 2 . 磨损 严 重 时 "每 个轮 胎胎 面 凹 槽处 都有一个磨损极 限的标识 , 这个 标识厚度准确值为 1.6 毫米 , 当轮胎 厚 度磨损至距离极限标志达 到两个 极限 标志高度时 , 即 3.2 毫米时应予更换 1
成 2一 5厘 米短 节 , 每 10 0 公 斤桔秆用尿 素 3一 5公 斤 , 先将 尿素用热水溶解 , 配 成尿素溶液 ) 将 m l 短 的秸秆 用尿素溶 液喷洒拌匀 , 分层 装池踏 实 , 装满 后用 塑料封顶 , 四周 压实封严 " 3.取 料 经 10一 0 天氨 化即 3 可开池从一角取料饲喂牲畜 , 并要求早 取晚喂 , 晚取早喂 , 以便氨气过 多泄漏 , 喂量由少至多 , 直到牲畜 自由采食 " 李瑞雪
用尿索氨化秸秆 ! 饲喂牲 畜的技 术简单易行 , 容易推广 其原理是在密 闭的 条件 下 , 尿素在秸秆 l 几 眼酶 的作 用 下 分解 于 出氨 , 对秸秆产生氨化 ! 软化 作用 , 便二 于牲畜 咀嚼消化 " 1. 建池 )氨 化池 可选 择 向 阳 !背风 !排水 良好 ! 地 势 高且干 的地 方用砖 ! 石 ! 水 泥建成 " 大小和尺度根 据畜群体 数量而定 , 以不漏气 ! 不渗 水 ! 取用方便为原 则 " 2. 氛化原 料 "以小麦秸秆 为好 , 也 可用 玉米 秸秆 , 要求新 鲜 !无霉变 , 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