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仿真综合练(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仿真综合练(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0分)
作别三峡纤夫
韩永强
上世纪四十年代,有一个名叫A·K的外国人,在一本英文版《长江三峡》的画册里,为古老的长江三峡留下了极为精彩的画面和动人心魄的文字。
书中最叩击我心弦的,是关于峡江纤夫的描述。“悬崖峭壁间开凿出了一条蜿蜒的小路,那是供纤夫拉纤时通过的栈道,狭窄的地方仅供一人通过,远望就如绝壁间的一段凹槽。纤夫们就光着脚行进在尖利的岩石上。夏天他们顶着炎热的骄阳,冬天他们必须跃入刺骨的冰水中游到岸上。当行走在高高的栈道上的时候,一旦有人不慎打滑跌入悬崖,另一个人就必须迅速补位,从而不让船下滑……这就是纤夫的生活。”
读着这些情景交融的文字,我的眼前就呈现出一条条结实的竹缆,竹缆一头连着在险滩上挣扎的柏木船,一头连着悬崖峭壁上的纤夫。那条紧绷绷的竹缆绳上,悬挂着我祖辈的灵魂。
每一个纤夫都有自己或妻子或老母亲或恋人细心缝制的“扯扯儿”(即拉纤的搭肩)。这些“扯扯儿”,长六尺宽半尺,一律用上好的“白官布”制作,对折成三尺长,另一头则固定着一个一寸见方的厚竹板。拉滩的时候,纤夫把竹板向纤缆上一别,把宽的一头斜挎到肩头,就开始艰难的跋涉了。搭在肩上的白官布上不能有任何装饰,否则拉纤时哪怕一个细小的线头或者折痕,都会让纤夫的肩膀磨破流血。而别在纤缆上的一端则可做些文章,纫得越密实,就越牢固安全。
船到滩头,领纤的一路如风一般旋去,纤夫们没有一个敢怠慢,都会一边以极快的速度奔跑,一边迅捷地把扯扯儿别到纤缆上。这时,纤夫的腰就马上绷成了一张弯弓,而纤缆就如弦上的箭。
险滩喧哗着咆哮着猛烈撞击柏木船的船头,激起高高的水浪。纤夫们在陡峭的山崖上毫无选择地把手指抠进岩缝中,赤裸的脚板则要尽量寻找悬崖上的缝隙。苍凉无情的崖石上,只有汗珠碎成了八瓣,只有纤夫从胸腔中挤压而出的“嘿咗”声如闷雷滚过……
长江三峡中,自古“西陵滩如竹节稠”。纤夫们战胜了一个险滩,而下一个、下下一个以及每一个险滩,都是夺命的关口。所以,长江三峡的两岸边,总有望郎的妇人化作奇峰异石苦守崖顶。在漫长的岁月中,她们把山崖上的竹叶都撕成了丝丝缕缕的心事,把自己的血肉之躯都望成了冰凉的望夫石!于是,七百里峡江中,总有“望郎滩,望郎滩,我望郎君早回还”的呼唤。
但真正的纤夫从不恐惧。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坚定的目标:回家,回家,回家同妻儿团聚。在这个目标的导引下,纤夫们有时会十分快活。在拉纤时含泪而唱的“拉纤小调”,被他们在顺风顺水时唱得有滋有味——
三尺白布四两麻啦,做个扯扯儿把滩拉啊!
大坪大蹚各顾各啊,石旮浪里脚蹬脚啊!
一声号子一声汗啊,幺二连三都使力啊!
一声号子一声胆啊,一声号子过险滩啊!
喊声号子加把力啊,船过滩头把家还啊……
A·K先生作为一名外国人,毕竟只是三峡的匆匆过客。假如他进一步走进纤夫中去,他会在对长江三峡纤夫的同情悲悯中增添更深的敬意,写出更为深情的文字,让世人更清楚地知道在中国,在长江三峡,有一群人在创造着生命的奇迹。
当年的长江三峡是外国人看中国最好的“看本”,今天的长江三峡,更是世人看中国的必到之地。可惜那些慕名而来的人们,已经看不到《长江三峡》中记录的栈道、纤夫和柏木船了。但是,新的长江三峡提供给人们的却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神奇和豪气。在巍然矗立的三峡大坝之上,昔日“滩滩都是鬼见愁”的一百多道险滩杳如黄鹤,今日三峡只有碧波荡漾的浩瀚!
桀骜不驯了千万年的长江三峡,在如水月光的映照下,同我一起在梦幻中迤逦而行,去作别永远的三峡纤夫。我要告诉巫峡的神女和遍布三峡两岸望郎的山峰,她们的悲剧会永远谢幕,他们的子子孙孙因为有了新三峡的滋润,会永远幸福而甜蜜。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3月1日,有删改) 1.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三峡纤夫的形象特点。(4分)
答:
解析:本文先是引用A·K书中的记载来描写纤夫的工作环境的恶劣,从侧面表现三峡纤夫的勇敢无畏;然后具体描写纤夫的劳动过程,来表现其团结协作及生活的艰辛;最后通过描写从不恐惧的纤夫对家的思念以及顺风顺水时唱“拉纤小调”的快活心情,来展现三峡纤夫思亲顾家、乐观坚韧的形象特征。
参考答案:勇敢无畏;团结协作;生活艰辛;思亲顾家;乐观坚韧。(每点1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 2.赏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5分)
答:
解析:画线句子主要描写纤夫们拉纤走山崖的艰难过程,“汗珠碎成了八瓣”运用了夸张手法,“‘嘿咗’声如闷雷滚过”运用了比喻手法,而整段文字刻画细腻,将视觉听觉结合来全方位表现纤夫拉纤的艰辛,此中表达的是作者对三峡纤夫们的同情。
参考答案:运用夸张和比喻,(1分)视听结合,(1分)描绘了纤夫们辛苦拉纤的细节,(1分)表达了作者对纤夫艰苦生活的同情。(2分)
3.文中引用“拉纤小调”有什么作用?(5分)
答:
解析:作答本题,可抓住“拉纤小调”歌词内容进行分析。歌词主要写的是纤夫拉纤时使用的工具、蹬脚发力、号子助威等,再现了他们拉纤的场景,使他们的形象更加丰满,同时丰富了文章内容,让读者对他们的劳动场面有了直观的印象,极富震撼力。由此可归纳出答案。
参考答案:①再现了拉纤的场景;②使纤夫们的形象更丰满;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④增强了感染力。(每点1分,答全得满分)
4.文章标题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6分)
答:
解析:分析标题的含义要作表层和深层的分析,尤其要注意深层含义中作者蕴含的多重思想情感。在本题中,“作别”既有表面上的“告别”之意,说明再难见到三峡纤夫,作者对此感到惋惜;又有纤夫悲剧的“谢幕”之意,说明这即将成为一段历史,表达作者的感叹;再由结尾所说“他们的子子孙孙因为有了新三峡的滋润,会永远幸福而甜蜜”可知,标题中还饱含了对三峡巨变和时代进步的欣慰和对纤夫所做历史贡献的敬意。
参考答案:①对今日难见三峡纤夫的惋惜;②对人与自然抗争的悲壮历史的感喟;③对三峡巨变和时代进步的欣慰;④对创造生命奇迹的三峡纤夫的敬意。(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5~8题。(20分)
旧地的麻雀
筱敏
①我在这城里搬过好多次家,搬得多了,没根似的,哪一处的记忆都浅。前些日子偶尔去到我的出生地,只一个门牌是旧的,整个院子,不仅房舍,就连每一棵树木都更换过了。全然的陌生之中,忽然见到有麻雀落在花坛上,灵巧地跳着觅食,熏风炎日之中,像是太平祥和的装点。
②这却勾起我昔时的记忆,据说人的记忆一般始于三岁上下,算起来这该是我最初的记忆吧。我记得从前这里有一小楼,楼顶晒台的白栏杆,栏杆间隙里,望得见树冠相连的一片郁绿。记得一个狂欢节一样的早晨,满城的大喇叭高高低低轰响,人流奔泻到街上,旗帜招引舞动,人声鼎沸喧腾。小楼里的老人和孩子都到楼顶晒台上来了,执铜盆的,执铁桶的,执弹弓的,执顶端系一红布条的长竹竿的……这是一个全面剿杀麻雀的日子,一个全民总动员的日子。一个被运动着而万众一心的日子,便是一个无我的非凡的日子。
③随着喇叭里的一声号令,立时,如蚁穴倾覆,满世界振荡起来。锣声,钹声,鼓声,尖锐的哨子声;敲打铁桶、铜盆、竹板、工字钢之铿锵声;呐喊声,恐吓声,诅咒声和欢呼声。
④群鸟惊起,张皇扑翼,把天空的明蓝都震颤得碎了。鸟雀真多啊!我一生再也没见过这样多的鸟,漫空错杂着,一群一群,从南往北逃,从北往南逃,翅膀在碎了的空气中慌乱扑扇,结果使天空更碎更乱。
⑤捕雀网在晒台的一端拉起来,长竹竿撩着恐吓性的红布条上下左右翻飞。我赤了脚,把一双红花小木屐一左一右套在手上,向天空相互拍打,发出脆响,加入了大剿杀的人群。我们守住我们的晒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人守着,不让一只麻雀歇下脚来,不许一只麻雀有躲藏之地。
⑥雀群渐见着散了,乱了。失了群的雀子像是被抛却的碎屑,即使发出过惊叫,也不会被谁听见。天罗地网终究是逃不出的,心衰力竭,便呈斜线坠落,一时漫空到处划着这绝望的斜线。
⑦一只麻雀坠到我脚边,停住了,翅子张着,像是扇的样子,却起不来,就散开着,斜支地面。我拿手碰一碰它,它一颤。我倒退一步,又使劲儿冲它敲起木屐来。一会儿它的脚也看不见了,胸腹扑在地面,急剧起伏,像要爆裂开来的样子。它已无力躲开我的敲击,无力自救,只得对倾城的剿杀听之任之。它的头垂落下去,歪着,一动不动,用一只小圆眼睛看我,让我看见了死。
⑧麻雀不是珍稀动物,它们繁殖很快,这种卑贱的生命的繁殖速度,很快就把那场大剿杀的灾难抹平了。就像人类的繁衍把那场大洪水的痕迹抹平了一样。不再有人追问,上帝因何制造那样一场灾难;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