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答题规范复习 简答题(十四):特征问题答题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答题规范复习简答题(十四):特征问题答题方法⑴地形(地貌)特征主要从地形种类(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地面起伏状况(坡度陡缓、相对高差),海拔高度等方面概括.

⑵地表环境特征主要从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方面概括.

⑶气候特征主要从气温(高低的季节变化、年较差),降水(年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四季的变化(冬夏季节的长短)等方面概括.

⑷河流水文特征主要从流量的大小、水位的变化(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的多少、结冰期、河流落差、河床的宽窄、河水流速的快慢、河流长短、支流多少及分布等方面概括.

⑸农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⑹工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

⑺农业、工业、城市、旅游等区位特征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分析.

A.农业区位:

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土壤、地形;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劳动力、工业和城市的发展、科技、政策

B. 工业区位:

自然因素: 地形、水源等;

经济因素:资源、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

社会因素:个人偏好、工业惯性、国防、就业、平衡性别比例等;

环境因素: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

C. 城市区位: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河流(湖泊);

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教、旅游

D. 旅游(影响旅游资源开发)区位:

①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②市场距离;

③旅游地位置及交通通达性;

④地区接待能力及环境承载量;

⑤稳定的社会环境。

⑻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主要从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规律)和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两方面概括。

⑼如何分析一个地区(省)或者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区位条件:

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②自然条件(分析气候、地形、土壤、水源)优越;

③工农业基础条件(好);④资源条件(丰富),旅游条件;

⑤劳动力条件(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⑥市场条件(广阔);

⑦国家政策和开放程度,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额(比例多);⑧其他条件(国家大型工程等)

⑽如何改善一个城市的交通条件:

①建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②加强城市道路的规划和建设;

③扩宽道路,专线(定线)行使;④建立统一的交通指挥系统,减少过境车辆进入城市。⑾如何改善一个城市的环境:

①加强城市的规划和管理;②搞好环境教育,提高公众意识,加强环境管理;

③改善能源消费结构;④加强绿化;⑤对垃圾进行无害、再生处理。

⑿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普通)

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②加大绿化,改善生态环境;

③有计划的退耕还林还草;

④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⑤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农产品加工、商品农业,提高农民收入。

⒀山区农业资源如何综合开发:(以江南丘陵为例)

①走立体农业的道路;

②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

③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④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⑤改良红壤;

⑥搞好水利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抗灾能力。

⒁如何综合整治(发展)一个工业区(鲁尔区、辽中南等)的经济:

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②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③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④发展科技,提高人口素质,繁荣经济;

⑤消除污染,整治环境,美化环境;搞好区域规划,加强生态建设;

⑥因地制宜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各类资源。

⒂如何分析生态农业——新型农业的优势:

①充分利用了自然条件,挖掘了生产潜力;②调整了产业结构;

③发展了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④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⑤提高了综合利用。

⒃分析一个地区(省)的资源优势:

①土地资源——面积大小,土壤的类型、土壤肥脊,可开垦土地等;

②气候资源——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光照;

③矿产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铝土矿,磷,硫等;

④生物资源——农业基地,经济作物基地,林业基地,水果基地,特色农业等;

⑤水资源——降水多少,河流,地下水,高山冰雪融水等。

⑥旅游资源---自然风光、风土民情、文化遗产。

⒄我国中部崛起的区位条件:

①中部地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江、河、湖、库星罗棋布,动植物资源丰富;

②中部地区水资源量、水库容量、耕地面积、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优势突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

③中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

④中部具有承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区位;

⑤交通便利,长江黄金水道、多条铁路干线及国道公路从中部通过;

⑥中部地区还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

例:山西省成为国家重点能源基地的区位优势:

①煤炭储量丰富;②有多条运煤干线与海港连通,利于能源输出;③接近东部沿海的能源消费地区。

例:山西省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①摸清资源的储量,加强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②依靠科技,强化资源加工环节,提高资源的附加值;

③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美化环境;④在煤炭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煤化学工业、电力工业;

⑤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等。

⒅首都由沿海迁往内陆的主要原因分析:

①加强对广大内地的管理,促进内地的开发和经济发展;②分散大城市职能;③有利于国防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