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读中小学新课程改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解读中小学新课程改革
2003年08月01日09:22 黑龙江日报
小学三年级开英语课
“走进哈尔滨”为地方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必修课
初中设理科和文科综合课
评价学生标准不再是一张试卷
今年秋季,黑龙江省的73个地市级课改实验区进入新课改阶段,2004年秋季,哈尔滨市七区十二县将进入新课改阶段;2005年全国中小学将全面进入新课改阶段。

教育界人士称,这次新课程改革是对中国千百年来教育的总结,也是教育方法和国际接轨的契机。

新课程改革究竟改什么呢?对于学生有何意义?对于老师有何要求?今后中小学生如何上课?7月30日,记者采访了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基础教育的副厅长孟凡杰。

新课程如何设置孟凡杰说,新课改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体现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小学阶段的新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

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
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

学校还要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还要设置多样的选修课,开设技术类课程。

试行学分制管理。

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都称为课程
孟凡杰说,新课改是个系统工程,与过去传统教材截然不同,过去是老师教教科书,学生学教科书。

现在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成长的资源都可以称为课程,包括教师讲课所依据的资料,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积累的经验,教师在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互动、交往、交流、思想碰撞、共同的体验和使学生获得发展的各种资源。

理解和认识新一轮课改后,老师不局限一本教材或某一个知识点、基本技能。

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要借助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知识当成桥梁、当成手段,使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还得到了相应的训练,同时在过程中学到方法,有更深入的经验和积累,情感、态度、价值观发生重大变化。

新一轮课改把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目标和教的目标确定为六大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孟凡杰说,过去的教学过程设置以教师传授知识、讲授、灌输,学生死记硬背知识为主。

学习的过程是教师教、学生学、最后考试。

用掌握知识的多少、快与慢衡量学生素质的高低。

这种观点是极偏颇和错误的。

新课改后的教和学的过程是把知识当成手段、载体、工具,追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目标。

强调学生个性注重学生差异孟凡杰说,新课改将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重大改变。

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由过去的以传授知识、做题为主转变为突出以人为本,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走出过去着眼知识的传授、一味做题、以学生考试的分数高低来衡量学生的误区。

现在的教育是目中有人的
教育,而不是以往“目中无人”的教育。

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当成教学主体,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注意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尊重学生学习的权利和人格,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建立平等、互助、尊重的师生关系,而不是教师居高临下地把学生当成装知识的容器。

另外,新课改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强调学生个性,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强调每个学生全面发展。

如个性的张扬和潜能的开发。

针对不同学生的智力类型和不同的学习方法因才施教,从实际出发。

走出过去一刀切、齐步走、整齐化一、千万人做一道题、答一张考卷的路子。

还有,对学生采取灵活教育方法。

用学生自身感悟、探索和实践来建构知识体系,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积极、主动地去内化对自身发展有用的东西。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根据教材来教学生,还要把握课程标准,详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针对学生发展需要来开发和满足学生需要的课程和资源。

教师角色需要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策划者、帮助者、服务者、辅导者等等,着眼于学生需求,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被动转为主动。

新课改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合作、探究、反思、体验式地学习。

课本实行三级管理
新课改在课程结构上做了调整,过去国家教育部门要求对中小学生传授的课程是统一的,同一年级学生学的是同一本书。

现在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国家课程由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地方课程着眼地域特点,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地方实际情况在本省范围内自主设置课程。

哈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二处刘洪涛处长介绍,目前哈市教育行政部门将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进行整合,将“走进哈尔滨”作为一门地方课程,让学生对当地有关地理、历史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学校课程是学校在执行
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着眼每一个学生实际情况和个性差异,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资源,教师因才施教,避免学生万人一面、万人读一本书的局面,使各学校办成特色学校成为可能。

评价学生标准不再是一张试卷
新课改使课程评价发生变化,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要用不同考核方式来考核学生,考试名次不能诊断出学生发展程度和水平。

考试只能为学生下一步学习提供经验,以利于学生学习。

孟凡杰介绍,目前省内不少新课改试点给学生建立了成长记录袋,把学生最闪光的经历装进记录袋,如学生做得最好的一次作业、一次助人为乐的事迹、一次有意义的活动等等,总之记录的是学生最满意的事情,而且成长记录袋的内容可以随时更换。

全面启动的新课改将让孩子从应试教育的阴影下解放出来,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新课改后的课程更注重学生对知识内在的联系、知识的应用、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的了解。

评价学生也有多种多法,如作业、练习、面试、小论文、总结等,考试的机会也多了,学生也可以选择不同的试题,对学生评价考查的是学生学习的方法、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的道德品质上发生的变化。

中、高考中的综合试卷就是考查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必修课
新课改中规定,小学至高中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必修课,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
识和能力。

孟凡杰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与各学科课程领域有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领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

普及新课改需要全社会支持
教师队伍怎样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是摆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的一道难题。

教师首先要改变教育观念,教师再也不是由专家编写的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及家长、社会人士等一起共同建构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师再也不是教书的匠人,而是一批拥有正确教育观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究者。

教师自身知识结构需要更新,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相关知识,还要懂相邻学科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课程方面的理论。

教师怎样评价自己在新课改过程中的成绩?孟凡杰认为,教师在新课改中取得成绩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在教学中对学生是否尊重,只有尊重和爱护学生才能实现新课改的价值。

进入新课改后,在考核教师方面,不以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和学生的考试成绩来权衡,而是看学生是否全面发展。

黑龙江省教师的各种培训制度正在制定和逐步完善中。

孟凡杰介绍,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三年级就要开英语课,需要语音设备;高中要开设相关技术课,技术课不能不动手凭空讲,需要各种让学生锻炼动手能力的设施和工具。

这就需要整个社会为新课改创造条件。

背景资料
2001年秋季,国家教育部启动第八次课程改革,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20个学科(小学7科、中学13科)的49种新课程实验教材,首次在38个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试用。

我省大庆市萨尔图区和宁安市的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成为国家级实验区;2002年秋,我省启动20个省级课改实验区;2003年秋,我省将启动73个地市级课改实验区。

(生活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