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三种心理辅导理论的人性观(一)

合集下载

心理辅导理论中三大人性观简介

心理辅导理论中三大人性观简介

心理辅导理论中三大人性观简介【摘要】在心理治疗理论的领域里,人性观是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不同的心理辅导学派基于不同的人性观,建立了独特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

本文对三大心理辅导学派的人性观进行了一一阐述,并作出简评,以期帮助辅导者在人性观的取向上更为清晰地把握,从而对实际辅导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人性观;心理辅导理论;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人性观即对人性的看法、观点。

在心理辅导中谈人性观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尽管辅导者可能更多地关注辅导的具体技术,但如果对心理辅导理论特别是其中的人性观问题缺乏必要的认识与了解,势必会影响到辅导者的专业素养进而影响其助人效果。

由于不同的心理辅导学派基于不同的人性观,在对人的行为的解释上有很大不同,因而构成了各异的辅导理念。

在辅导过程中,辅导者的角色、辅导目标等重要方面都与人性观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从辅导者实际工作的角度上来说,人性观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如果辅导者对人性观缺乏清晰的取向,就会影响到辅导理论的选择和对当事人的态度,从而对辅导过程和效果产生影响[1]。

鉴于此,本文试对心理辅导与治疗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三大学派的人性观进行梳理,以期对辅导者在人性观的把握上有所助益。

1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性观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创立,被视为是现代心理治疗的基础。

其人性观主要源自弗洛伊德的理论。

受机能主义哲学的影响,弗洛伊德是一个严格的决定论者,认为所有行为皆有原因;同时,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对他的影响也颇深,使他倾向于以生物学观点看待人;此外,享乐主义哲学思想也渗透进了他的人性观中,这可以从他视人的行为遵从趋乐避苦的原则上看出来。

概括来说,这一学派的人性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本能的强调,并以其中的性本能最为突出。

在弗洛伊德看来,性本能是人的行为的内在动力,它促使人通过各种方式满足。

由于性本能是与生俱来的,而追求快感又是一切生物的天性,所以个体行为从一出生起就受性本能的支配。

从新的视角看三大心理学派之人性观

从新的视角看三大心理学派之人性观

从新的视角看三大心理学派之人性观在临床心理学领域,各种心理咨询治疗技术的理论是以人性观为基础的。

通过对弗洛伊德、斯金纳和罗杰斯的研究从而分析比较三大心理学派人性观,可以帮助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界定目标,有清晰的理论取向,并使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更有成效,以方便咨询师对咨询做出评估。

标签:弗洛伊德;斯金纳;罗杰斯;人性观在心理咨询治疗中,人性观是一切方法和技术的理论基础,本文首先对人性概念的六个维度进行阐述,然后以此为框架,从这六个方面分析比较精神分析、斯金纳与人本主义的人性观。

一、人性概念的维度1.自由选择论与决定论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是不是不由我们自身控制。

我们能否选择我们愿意做的一切?我们的行为是不是有部分自由,同时又有部分被决定呢?决定对自由这个维度与其说是一种科学事实,毋宁说是一种哲学方向的问题。

然而理论家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左右他们对人的看法,使他们的人性观具有了不同的色彩。

2.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人们注定要过着忧愁、充满矛盾和烦恼的生活呢,还是他们可以改变,成为心理健康、幸福、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呢?3.目的论与因果论因果论认为行为受过去经验的影响,而目的论则是根据未来目标或目的来解释行为。

人们当前的行为是他过去经历的结果呢,还是由于他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的期望所导致的呢?4.无意识决定与意识决定因素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难道真的能够意识到吗?或者是无意识的力量在冲撞着他们,驱使他们去行动,然而他们对这种潜在的力量却全然不觉吗?5.社会因素与生物学因素人们主要是受生物遗传学的影响吗吗?或他们的人格主要由他们的社会关系塑造的吗?该问题最具体的议题是遗传对环境;也就是说,个人的特征主要是遗传的结果呢,还是有环境决定的呢?6.相似性与独特性人们的最明显的特点是他们的共性还是他们的个性呢?人格的研究应该集中于使人们相似的特质,还是应该考察那些使人们相异的特质呢?二、精神分析的人性观弗洛伊德的人性观自然是倾向决定论的。

对心理辅导理论流派的理解

对心理辅导理论流派的理解

对心理辅导理论流派的理解心理辅导是一种通过专业的技巧和方法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的过程。

在实践中,有许多不同的心理辅导理论流派被广泛运用和探讨。

这些理论流派各自有着独特的观点和方法,对于解决心理问题提供了不同的途径和策略。

本文将对几个主要的心理辅导理论流派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具备潜力和内在价值,并强调个体在实现自我实现过程中应该受到尊重与支持。

该流派最著名的代表是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际关系对个体成长发展的重要性。

他们相信,一个积极、温暖和真正关切他人需求的治疗师可以帮助个体实现更高层次的自我认知和情感发展。

这种取向下,治疗师通常采用无条件接纳、共情以及真诚表达等交往方式来建立良好关系。

此外,单向侧重于目标导向和问题解决的治疗方法也被人本主义心理学接纳。

目标导向和解决问题是通过更好地了解自己,建立积极的认知模式以及适应改变来实现的。

二、认知行为心理学认知行为心理学在心理辅导领域起着重要作用,并借鉴了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阿伦·埃利斯(Albert Ellis)和艾伦·贝克(Aaron Beck)。

根据认知行为心理学的观点,个体之所以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对事件的思考方式。

换句话说,他们意识到了思维与情感之间的密切关系。

因此,在这种取向下,治疗师将集中精力帮助个体识别并纠正扭曲、消极或不健康的思维模式。

通过重新评估事实基础、挑战负面核心信念以及建立新的积极信念等策略,个体能够提升思考水平,并从而产生更积极、更健康的情感和习惯。

三、精神动力学精神动力学理论源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也是心理辅导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这个流派理论复杂而庞大,但它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影响。

精神动力学认为人类行为受到潜意识冲突和欲望驱动的影响,并且通过探索个体的无意识过程来寻找问题的解决途径。

第三章 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 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

四、不合理信念的特征
• • • 艾利斯通过临床观察,总结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产 生情绪困扰甚至导致神经症的11类不合理信念: 1、每个人绝对要获得周围环境尤其是生活中每一位 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 2、个人是否有价值,完全在于他是否是个全能的人, 即能在人生中的每个环节和方面都能有所成就。 3、世界上有些人很邪恶、很可憎,所以应该对他们 做严厉的谴责和惩罚。 4、如果事情非己所愿,那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5、不愉快的事总是由于外在环境的因素所致,不是 自己所能控制和支配的,因此人对自身的痛苦和困扰 也是无法控制和改变的。
•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认为是外部诱发事件A直 接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结果C,但合理情 绪疗法认为A并不是引起C的直接原因,继A发 生后,个体会对A产生某种看法,做出某种解 释和评价,从而产生关于A的某些观念即B。 虽然这一过程因自动化而不经常被人所意识, 但正是由于这个过程所产生的B,才是引起情 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换句话说,抑郁、 焦虑等情绪结果C并不是由所发生的事件A直 接引起的,而是由想法B引起的。
• 咨询师:继续想象,你现在体验到什么? • 求助者:我感到很害怕,很伤心,也很焦虑。 • 咨询师:是的,你经常会体验到这些情绪。但是你现 在把这种情绪转变为仅仅是一种失望和遗憾。仍然保 持刚才的想像是,但你仅仅感到失望和遗憾。能做到 吗? • 求助者:我在努力……但是,很困难。 • 咨询师:他们只不过是不喜欢你而已,有什么理由必 须让别人都喜欢你呢?即使他们真的不喜欢你,那又 怎样呢?你不是还好好地坐在这里吗?并不是真的受 不了,对不对?你只是对他们的反应感到失望而 已……现在的感觉怎么样? • 求助者:好一些……对,我只是感到有些失望。我在 告诉自己,他们不喜欢我,但这没什么关系。

心理辅导相关理论知识点

心理辅导相关理论知识点

心理辅导相关理论知识点引言:心理辅导是一种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并提升心理健康的专业服务。

它借鉴了许多心理学和咨询学的理论,以达到促进个人自我成长和发展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几个与心理辅导相关的重要理论知识点。

一、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是现代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也被广泛应用于心理辅导领域。

该理论强调个体自我实现和价值观,并认为每个人具有内在资源和潜力,可以通过心理辅导来开发和发挥这些潜能。

其中最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卡尔·罗杰斯。

1.1 客观性 vs 主观性人本主义强调尊重每个人的主观感受和独特性,而不仅仅关注客观因素。

在心理辅导中,从客户自身角度出发进行探索和对话是至关重要的。

1.2 自我概念人本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自我概念或自我形象,即对自己认同感、价值感和能力评价的总体看法。

心理辅导师通过倾听和提问来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自我概念,并实现积极的自我发展。

二、认知行为理论认知行为理论是基于认知过程和行为间相互作用的心理学理论,它旨在帮助个体识别和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在心理辅导中,这种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焦虑、抑郁和其他心理问题。

2.1 自动思维模式认知行为理论强调人们对外界事件产生反应时存在着一系列自动思维模式。

这些思维模式可能是无意识的,但会影响情绪和行为。

通过认识到并挑战负面的自动思维模式,个体可以改变其情绪状态。

2.2 行为改变技术认知行为理论提供了多种行为改变技术,如曝光疗法、系统化脱敏、社交技能训练等。

这些技术可用于帮助客户进行非适应性行为的修正,并培养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

三、解决方法导向短期治疗解决方法导向短期治疗(SFBT)是一种专注于解决问题和制定目标的心理辅导方法。

该理论认为,个体已经有了一些解决情境中困扰他们的问题的策略,并且通过对这些策略的探索,客户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3.1 有效提问技巧在SFBT中,心理辅导师通过使用开放性、系统性和反射性的问题来帮助客户拓展视野并激发自我思考。

心理辅导基本理论知识

心理辅导基本理论知识

心理辅导基本理论知识引言:心理辅导是一种帮助人们解决情绪问题、改善人际关系以及提升自我意识和发展的过程。

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知识对于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辅导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心理辅导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人本主义、认知行为主义和系统思考等,并探讨它们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是心理辅导领域中一种重要的理论取向,其核心观点是:每个人都有内在的驱动力和潜能,而且具备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个人成长和幸福的能力。

以下是人本主义的几个重要原则:1.1 客观存在:人本主义强调每个个体都有独特且不可分割的存在形式,尊重个体保持真实表达并接纳自我的权利。

1.2 当下关注:与传统疗法侧重过去经验不同,人本主义关注当下,并鼓励个体学会面对当前困境并制定积极改变策略。

1.3 完整性和正面评价:人本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有价值的存在,并且通过正面评价和支持来帮助其实现自我潜能。

二、认知行为主义认知行为主义是心理辅导中另一个重要的理论取向,它关注个体思维与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

以下是认知行为主义的几个基本原则:2.1 环境反应关系:认知行为主义强调环境刺激对个体学习和发展产生影响,同时也指出人们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习得新技能。

2.2 自我效能感:内在于每个个体的信念和期望会显著影响其表现方式。

心理辅导员通过增强对个体自身能力的信念,促进其积极面对挑战。

2.3 问题解决技巧:认知行为主义提供了一种系统而结构化的方法来教授问题解决技巧,心理辅导员可以利用这些技巧帮助客户更好地应对困难情境。

三、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一种将事物看作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且处于动态变化的复杂系统的方法。

以下是系统思考在心理辅导中的应用:3.1 综合观察:系统思考引导心理辅导员从整体角度观察问题,关注系统内部和外部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并找出影响问题的根本原因。

3.2 系统干预:通过识别和介入问题所处的更大系统,心理辅导员可以帮助客户改变他们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方式,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心理辅导三大理论之人性观之剖析

心理辅导三大理论之人性观之剖析
维普资讯
医学与哲学( 文社会 医学 版)0 7年 2月第 2 卷第 2 人 20 8 期总第 3 6 2 期
心 理 辅 导 三大 理论 之 人 性 观 之 剖 析
李 阳 肖 雯④ 李 晓军
摘要 : 人性 观是 对人的基本看 法和哲 学假设 , 在心理咨询和 资料 中, 人性 现是 一切 方法和技 术的理 论基础 。在 回 答什 么是
Ke o d : u n n t ev e , y h a ay i, e a i r i h ma i y W r s h ma a u i r w p c o n lss b h vo s s i n, u n s m
在心理咨询 和治疗 中, 人性 观是 一切 方法 和技 术 的理 论基
A ay i o teV e f ma n l s fh i s wo Hu nNau e h e ManT e l s f o n e n sc o g L a g, AO We L X a - n. tr T re i h o e o C u sl gP y h l y  ̄ i o I n XI Y n, I io u j
验决 定的。精神分 析理论 坚持 天性论 。在精 神分 析理 论 当中 , 人 的行 为由潜意识或者 “ 我 ” 定 , 本 决 而潜 意识 和“ 本我 ” 的内容
础 。辅导活动要求我们做 到 : 自己的人性 观有高度 的 自觉 , 对 对
来访者 的人性 观进行 “ 澄清 ” ,小心处 理与来 访者 人性观 的不一
人性和人性现 的基 础上 , 总结 出人性现 所应 回答的基本 问题 , 据精 神分析 、 为主 义和人本 主义三 大辅 导流派对人 性观 依 行 基本 问题 所作 的回答 , 剖析 了三大流派的人性现 。 关键词 : 人性观 , 精神分析 , 为主义 , 行 人本主 义

人性心理学的理论观点

人性心理学的理论观点

人性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导言人性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旨在探讨人的内心机制与外部行为之间的关系。

在长期的实证研究中,人性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多种理论观点,以解释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本文将介绍人性心理学领域中的几个主要理论观点,并对其内容和应用进行探讨。

1. 心理动机理论心理动机理论是人性心理学中的核心理论之一,通过探索人的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驱动力,帮助我们理解人类行为的根源。

其中最为著名的理论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结构理论,他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受到三个部分的相互作用: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本我代表了人类原始的本能欲望,自我则是平衡本我和现实需求的媒介,超我则代表了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

心理动机理论的应用广泛,可以解释人的欲望、动机和行为倾向,对于心理治疗、教育和管理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了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阿尔伯特·班德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该领域的经典代表,他认为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来学习新的行为模式。

他还提出了自我效能观念,即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中能力的信念,对人的动机和努力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认知理论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和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的实践。

3. 心理需求理论心理需求理论关注人类的基本心理需求,并试图解释人类行为和满足感的产生。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该领域的经典理论之一,他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些需求按照层次排列,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更高层次的需求只有在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会出现。

心理需求理论对于组织管理、心理咨询和幸福感研究等领域具有指导意义,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个体的需求和动机,从而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

4. 人格理论人格理论探讨了人类个体的特质和气质,试图解释人的行为稳定性和一致性。

心理咨询-三大流派的人性观相同与不同

心理咨询-三大流派的人性观相同与不同

心理咨询三大流派的人性观异同华中科技大学许忻012005000923在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课程中,我们接触到有关心理咨询的基础理论知识,如心理咨询的主要流派思想,以及经典的治疗方法。

在精神分析流派,认知-行为流派,以人为中心的这三大流派中,均有自己完整的理论思想体系和特色。

心理咨询的难点之一,就是面对不同的当事人怎样确定最适合他们的咨询方式。

每个当事人不同的知识结构和人格特点,使咨询师必须考虑怎样的咨询节奏、及以何种心理学视角与当事人一起工作会更有效率。

不同的心理学流派以不同的视角理解和研究人的心理活动,也许差异的核心就在于人性观的不同。

下面,我仅就我所学习的知识,谈谈这三个流派中对人性观的看法异同之处。

精神动力取向的心理咨询,即精神分析流派,认为人在根本上是消极的,是受力比多所控制的,人类同时具有生存和死亡的本能。

以及人的行为受潜意识决定,人类行为主要的决定因素是性的内驱力和侵略性的冲动;成人的行为大部分受到其最初五年的非理性动力、潜意识动机、生物性的本能需要和内驱力以及个人的心理性欲发展经验所决定。

这直接影响了该流派的治疗方法。

由于强调潜意识的存在和作用,并且偏重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解释人格的产生和发展,使精神分析疗法的目标在于缓解症状和改变人格。

例如精神分析流派中最重要也是最突出的疗法——梦的解析,就是利用这种潜意识的心理过程,帮助病人认识和解释移情,将无意识提升到有意识的层面。

与精神分析流派的人性观强调人的被动和生物因素不同,认知-行为流派则认为不重视人性观的抽象观点,却将焦点集中于可观察的、特别的行为上;人的行为是规律性的,是以前发生的事所引起的;行为是学习的结果,而人受外在影响的制约;人所学到的行为被正面或负面的增强所塑造。

从以上人性观可看出,行为治疗学派的人性是决定论的,也就是说,人的每一行为完全决定于过去因素,这个观点是此学派看人格发展或人格改变的最基本态度。

同时,它还相信人的行为是学习而来的,包括适应不良的表现,都是学习而来的。

心理辅导教师人性观

心理辅导教师人性观
二、 时代召唤教育精神——教育人文精神
教育的神圣是因为教育具有精神的作用,教育的本质精神就是教育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是一道彩虹,它存在于教育现象之中。教师是人文精神的化身,具有人格的力量,正因为具有这种精神力量,才能影响学生的进展,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内化。
教育的人文精神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所表达出来的对人的成长与进展的关心为根本宗旨,以时代教育主题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文化精神。这种精神对人的程固有的一种根源性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人本化特征,以人为根本,把学生当着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来看待,关心个表达实的成长过程和将来进展趋势;二是人性化特征,一方面不仅关心人的智慧,而且提升人的生活情操,塑造比较完满的人格。另一方面十分留意开发学生的潜能,以可进展性为教育出发点;三是人类化的特征,关心全部学生的精神世界,这表达着教育的公平性和人道性,教育的关心精神具有普遍性,如“有教无类〞表达了这一精神。
教育的人文精神表达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它虽有理想色彩的一面,但不是可望不行及的。教育场所是教育的人文精神的环境载体,在现实生活中,要擅长给予教育的物质环境的精神内涵,擅长进行物质环境的人文精神建设。教育过程是教育人文精神的动力,学校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各种教育途径,组织各种类型的活动对学生施加影响,并使学生身心发生预期改变的过程,这是一个活的教育过程,是一种人文精神流淌的过程。主导精神对主体精神的影响表达在以什么样的价值观影响学生。教育内容是教育人文精神的隐性载体,教育内容虽然以课程为主,但教育内容从“魂〞的角度来看,必定是以某种共同精神为核心而结合起来的“共同体〞,这种共同精神的影响力,对主体精神世界的渗透力是无限的。另外,在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要把科学价值取向与人文价值取向统一起来,使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宏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如今这代人往往留意我们这代人发明了什么,有哪些著作,事实上我们这些人的道德行为对世界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大。〞像居里夫人这些“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或许比单纯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这种为科学而献身人类的精神正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教育的内容还隐含着人类的情感和崇高的理想志趣,比方,以文载道,“道〞是本质,“文〞是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教师又是教育人文精神的人格化载体,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独特的,这取决于教师的人格力量。

人性善恶:三大心理学流派的人性观思想及本土化路径

人性善恶:三大心理学流派的人性观思想及本土化路径

人性善恶:三大心理学流派的人性观思想及本土化路径尹新瑞【摘要】人本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理论以及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三种主要的心理学理论流派,也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势力.在对人性的基本认识上,三种理论流派采取了不同的理论预设,从而也决定了其不同的咨询治疗技术.文章分析了三种主要心理学理论关于人性的不同观点以及所采取的心理咨询技术,认为社会工作学界和实务界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研究和运用以上三种心理学理论和治疗模式时,应注重对中国文化特异性的考察.【期刊名称】《唐山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40)005【总页数】5页(P66-70)【关键词】人性观;性善论;性恶论;儒家【作者】尹新瑞【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学系,天津 3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06精神分析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界和社会工作界常用的心理学理论和治疗模式。

由于对人性的认识不同,三种理论采取了不同的心理咨询技术。

本文在对三种理论关于人性不同假设及其治疗模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中国传统儒家人性观思想的分析,探讨以上三种理论及治疗模式在中国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的本土化路径。

一、人性观:性恶论、性善论、无善无恶论(一)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性观1. 决定论的人性观首先,弗洛伊德的人性观是一种决定论的人性观,这种人性观的形成受当时主流的科学学说和其他哲学流派的影响。

19世纪中叶,人类在科学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尤其是物理学领域中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生物学中进化论和细胞学说的确立,不但极大地深化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而且也为人们深入认识心理活动创造了条件。

人类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影响了弗洛伊德关于人性的假定,使他的人性观深深打上了物理学和生物进化论思想的烙印。

受此影响,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所有行为和思想都不是偶然发生的,都有其原因,每一动作、动机都有决定的原因和必然的结果,如果人们对人类的行为仍然感觉是神秘的,那是因为对人类内心的驱动力量和影响行为的体验揭示的不够[1]。

心理辅导理论中三大人性观简介

心理辅导理论中三大人性观简介

心理辅导理论中三大人性观简介作者:王小妍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4年第07期【摘要】在心理治疗理论的领域里,人性观是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不同的心理辅导学派基于不同的人性观,建立了独特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

本文对三大心理辅导学派的人性观进行了一一阐述,并作出简评,以期帮助辅导者在人性观的取向上更为清晰地把握,从而对实际辅导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人性观;心理辅导理论;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人性观即对人性的看法、观点。

在心理辅导中谈人性观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尽管辅导者可能更多地关注辅导的具体技术,但如果对心理辅导理论特别是其中的人性观问题缺乏必要的认识与了解,势必会影响到辅导者的专业素养进而影响其助人效果。

由于不同的心理辅导学派基于不同的人性观,在对人的行为的解释上有很大不同,因而构成了各异的辅导理念。

在辅导过程中,辅导者的角色、辅导目标等重要方面都与人性观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从辅导者实际工作的角度上来说,人性观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如果辅导者对人性观缺乏清晰的取向,就会影响到辅导理论的选择和对当事人的态度,从而对辅导过程和效果产生影响[1]。

鉴于此,本文试对心理辅导与治疗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三大学派的人性观进行梳理,以期对辅导者在人性观的把握上有所助益。

1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性观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创立,被视为是现代心理治疗的基础。

其人性观主要源自弗洛伊德的理论。

受机能主义哲学的影响,弗洛伊德是一个严格的决定论者,认为所有行为皆有原因;同时,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对他的影响也颇深,使他倾向于以生物学观点看待人;此外,享乐主义哲学思想也渗透进了他的人性观中,这可以从他视人的行为遵从趋乐避苦的原则上看出来。

概括来说,这一学派的人性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本能的强调,并以其中的性本能最为突出。

在弗洛伊德看来,性本能是人的行为的内在动力,它促使人通过各种方式满足。

人性心理学的理论观点

人性心理学的理论观点

人性心理学的理论观点人性心理学是指研究人类个体内部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科学学科,其研究范围涵盖了人类感知、情感、思维、意识等多个方面。

在人性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理论观点,本文将探讨几种主要理论观点,并分析其对人性心理学的贡献。

第一种理论观点是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强调对行为的观察和实验研究,认为人类行为是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形成的。

行为主义把心理学看作是一门实证科学,主张以可观察的行为为研究对象,忽略了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

它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沃森和英国心理学家斯金纳。

沃森提出了“行为是心理学的对象”这一观点,强调心理学要建立在严密的实证基础上。

斯金纳则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和“强化”等概念,研究了动物和人类的行为。

然而,行为主义的理论观点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它忽略了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无法解释人类的思维和情感等复杂心理现象。

其次,行为主义过于偏重于实证研究,忽略了对人类自主性和心灵的研究。

因此,在后来的研究中,人性心理学逐渐倾向于探讨心理现象的内在本质和个体的主观体验。

第二种理论观点是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强调人类的思维、记忆、学习等心理过程,关注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解释。

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和威格茨基。

皮亚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探讨了人类思维的演变过程。

威格茨基则关注了人类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提出了“情境学习”和“认知结构”等概念。

认知心理学的理论观点突破了行为主义的限制,强调了个体内部心理过程的重要性,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认知心理学忽略了情感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这使得它在解释人类行为时显得不够全面。

此外,认知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依赖于实验室实验,难以捕捉到复杂真实情境下的人类心理过程。

第三种理论观点是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个体的主观体验和自我实现的潜能。

它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

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探讨了人类的需求层次和自我实现的动机。

试析三种心理辅导理论的人性观

试析三种心理辅导理论的人性观

试析三种心理辅导理论的人性观
容丽芬
【期刊名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10)3
【摘要】人的认识和理解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不同的心理辅导理论,对人的认识和理解有所不同,并形成各自不同的人性观,指导和影响各自的辅导过程.现分别探讨行为学派、心理分析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对人性的不同看法,以求较直观地比较三种心理辅导理论的不同人性观.
【总页数】3页(P90-92)
【作者】容丽芬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42
【相关文献】
1.从思维活动的至上性到感性活动的至上性——试析马克思人性观革命性变革的理论前提 [J], 叔贵峰
2.管理人性观向文化观的转变——对XY理论、超Y理论与Z理论的比较分析 [J], 龙晓琼;王合义;王明
3.心理辅导理论的人性观述评 [J], 吴青枝
4.心理辅导理论中三大人性观简介 [J], 王小妍
5.论三种人性观与三种实践观 [J], 穆艳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理辅导的理论知识

心理辅导的理论知识

心理辅导的理论知识概述:心理辅导是一种专业的服务,旨在通过提供情绪支持和问题解决方法来帮助个体应对各种心理困扰。

本文将探讨心理辅导中的关键理论知识,包括人本主义、认知行为疗法和解决问题取向等。

一、人本主义:1. 介绍:人本主义心理辅导是一种以个体为中心的方法,强调尊重和接纳个体的感受和价值。

2. 基本原则:奥尔德学派强调意义与目标制定的重要性,考虑到每个个体具有自我实现的潜力,并尊重其自主选择。

3. 技术手段:发展积极关系、建立信任,并运用非指令性语言进行积极倾听,以促进个体在一个安全环境中探索身份和价值观。

二、认知行为疗法(CBT):1. 介绍:CBT是一种基于思考模式和行为改变的系统方法,旨在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与情绪相关的问题。

2. 基本原则:CBT假设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负面思维和行为模式来改变情绪和心理健康。

3. 技术手段:a) 认知重构:帮助个体识别并纠正消极的思维模式,通过合理思考处理问题。

b) 行为技巧:教授实践技巧,如逐步暴露、主动放松和问题解决策略等。

三、解决问题取向:1. 介绍:解决问题取向是一种注重解决当前困扰的方法,而非探索潜意识原因的心理辅导形式。

2. 基本原则:关注客户目前遇到的具体问题,并与其协作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3. 技术手段:a) 目标设定:明确定义问题并设定可测量的目标。

b) 探索资源:帮助个体发现内在和外部资源以应对挑战。

c) 行动计划:制定可行且符合个体需求的行动步骤。

四、其他相关知识:1. 总结性回顾:在心理辅导过程中,总结性回顾对于巩固进展和个人成长至关重要。

它帮助个体认识到他们所达成的里程碑,并激发积极改变的动力。

2. 情绪调节:心理辅导过程中,情绪调节技巧对于帮助个体有效处理和管理负面情绪非常重要。

这些技巧可以包括深呼吸、冥想、放松以及解决问题策略等。

五、心理辅导的应用领域:1. 个人认知与情绪困扰。

2. 婚姻和家庭问题。

3. 学术压力和职业抉择。

4. 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他心理健康问题。

三种心理辅导理论的人性观

三种心理辅导理论的人性观

心理辅导是一门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帮助人的科学,它的服务者和服务对象都是人。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心理辅导虽然谈不上是战争,但也需要辅导双方共同努力去解决当事人存在的心理问题与障碍。

因而对人的认识和理解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在具体的心理辅导个案中,辅导者和当事人虽有着各自的独特性,但人毕竟是社会性的动物,存在许多共性的东西。

这些共性的东西经过概括整理就形成关于人的认识理论,即我们通常提到的人性观的概念。

心理辅导与人密切联系在一起,辅导者如何理解人不仅决定了他的辅导理论,而且决定了他的辅导方法。

不同的心理辅导理论中,对人的认识和理解有所不同,以下分别探讨行为学派、心理分析和人本主义学派对人性的不同看法。

一、行为学派的人性观行为主义的心理辅导是以学习理论和行为治疗理论为依据的心理辅导,认为人的问题行为、症状是由错误认知与学习所导致的,主张将心理辅导的着眼点放在当事人当前的行为问题上,注重当事人某一特殊行为问题的学习和解决,以促使问题行为的变容、消失或新的行为的获得。

因此,行为学派的人性观也就与人的行为紧密相关,其基本观点如下:1.否认“本能”的概念人类是一种动物,生来便有一定形式的生理构造。

有了这样的构造,人在生下来时就以一定的方式对一些刺激做出反应,如呼吸、心跳、打喷嚏等。

现代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通常将此定义为人的本能,行为学派却把这组反应称为“非学习的行为”。

在他们看来,并没有“本能”这东西,心理学也需要本能这个词。

我们今天习惯上称为“本能”的东西,大多数是练习的结果,属于人类的“学习行为”,并由此推论出:人类没有遗传的才能、气质、性情及特性,这些都依赖于从摇篮就开始的练习。

行为主义者从根本上就不承认有诸如心理特质或倾向之类的东西,他们认为所有的人在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一瞬间是没有任何倾向性的,一切发展变化都决定于后天的生活环境和行为学习。

2.人格的表现是客观的、可观察的对人的认识和理解离不开人格一词,行为学派对人格的看法也与其他学派不同。

三大心理治疗理论人性观的比较

三大心理治疗理论人性观的比较
81
湖北函授 大学学报 (0 2 第 2 2 l ) 5卷第 7期
为主义者形成 了 自己独特 的治疗模式 : 心理治疗实质 上就是 行为的矫正与重塑 ,通过适 当的强化 改变已有的病态行 为 , 形成新 的健康 的行 为 。 达到治疗 目的的。为了改变患者 的 来 行为 .行为主义创 立 了 自己独特 的行 为治 疗技术和方法 : 系 统脱敏法 、 厌恶疗法 、 满灌疗 法、 放松训练法等 。在治疗过 程 中治疗者应是积极主动 配合 的。治疗者协助当事人认 清个 人 问题所在 . 并针对 当事人 独特的问题 , 采取 具体的处理方法 。 在整个治疗过程 中治疗者要对来访者负主要的责任 。 ( 1 本 主 义理 论 对病 因 的 解释 及 其 治疗 方 法 三 人 人本 主义者认 为 ,心理 问题 是在 人的 自我 结构受 到 威 胁 , 自我概念 与 自我体验发生分歧时产生 的。个 体 的 自我 即 体验 是积极 的事情 可能会 得到他人 消极的评价 。 因此 , 个 一 人对 自己的知觉 和认 识 即 自我概念并不 总是与 自我体 验 或 机体 的真 实的 自我相 同的。由于每个人都需要来 自他人 的积 极的评价 . 因此 , 个体会 逐渐用他 人的标准去评 价 自己的行 为, 此时 , 自我体验 与 自我概念便是不一致的。当“ 不一致” 被 意识 到 , 个体就会 心理失调 , 甚至存在 心理障碍 。但是 , 具 人 有引导 . 调控 自己, 现 自己的问题并消除问题的能力。当 自 发 我体 验与 自我概念 的实 现倾 向一致 时 . 变得越来越 接近他 真 实 的 自己 的 时候 , 就 达 到 一 种 理想 的状 态 。 人 因此 , 治疗 者的任务 就是引 导 。 帮助患者 自己认 识并 解 决 自己的问题 。罗杰斯 的“ 当事人中心疗法 ” 的治疗观充分 体 现了这一理论 。可 以认 为 , 这种气氛对来访者人 格改变所 产 生的影响远远大于治疗 者所采用 的治疗技术的作用 。在他 看 来, 治疗者 本人 是治疗成功 的最重要的工具 。同情 式倾 听是 治疗 的主要方法 。【 此外 , 本主 义治疗 者还强 调治疗者要 4 】 人 给当事人提供适 当的心 理环境和气 氛 , 这样他们 就能产生 自 我理解 , 变对 自己和他人 的看 法 , 改 产生 自我导 向 的行 为 并 最终 达到心理健康 , 在整个过程中 。 来访者负主要责任 。

浅谈高校心理咨询中的人性观

浅谈高校心理咨询中的人性观

浅谈高校心理咨询中的人性观高校心理咨询是指对高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的一个重要工作。

在这一过程中,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性观,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帮助学生。

而高校心理咨询中的人性观,也是对人性的理解和把握,是对人性存在的看法和态度,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就高校心理咨询中的人性观进行一番探讨。

第一、人的多元性人是一个复杂多元的存在,心理咨询师需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背景、经历和情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并且受到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导致各自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有所不同。

在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需要重视和尊重学生的多元性,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和评判学生的行为,而是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理解他们的处境和心理需求。

其次、人的尊严和价值人性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

心理咨询师需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无论其遇到何种困难和问题,都应该得到尊重和关怀。

在进行心理咨询时,心理咨询师需要坚守职业道德,不偏不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提升自我认知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心理咨询师还需建立和学生之间的信任,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内心的关怀和支持,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力量。

第三、人的成长和发展人的成长和发展是不断演变的一个过程,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这一人性观。

在高校心理咨询中,学生可能面对来自学业、社交、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和困扰,心理咨询师需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在不断成长和进步,有了更多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素养。

心理咨询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心理成长、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方面有更深的领悟,帮助他们明晰内心的需求和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的挑战。

第四、人的个体需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体需求和情感状态,需要得到理解和关怀。

在高校心理咨询中,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心理问题和困扰,需要心理咨询师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三种心理辅导理论的人性观(一)
论文关键词:行为主义心理分析人本主义人性观
论文摘要:人的认识和理解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不同的心理辅导理论,对人的认识和理解有所不同,并形成各自不同的人性观,指导和影响各自的辅导过程。

现分别探讨行为学派、心理分析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对人性的不同看法,以求较直观地比较三种心理辅导理论的不同人性观。

心理辅导是一门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帮助人的科学,它的服务者和服务对象都是人。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心理辅导虽然谈不上是战争,但也需要辅导双方共同努力去解决当事人存在的心理问题与障碍。

因而对人的认识和理解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在具体的心理辅导个案中,辅导者和当事人虽有着各自的独特性,但人毕竟是社会性的动物,存在许多共性的东西。

这些共性的东西经过概括整理就形成关于人的认识理论,即我们通常提到的人性观的概念。

心理辅导与人密切联系在一起,辅导者如何理解人不仅决定了他的辅导理论,而且决定了他的辅导方法。

不同的心理辅导理论中,对人的认识和理解有所不同,以下分别探讨行为学派、心理分析和人本主义学派对人性的不同看法。

一、行为学派的人性观
行为主义的心理辅导是以学习理论和行为治疗理论为依据的心理辅导,认为人的问题行为、症状是由错误认知与学习所导致的,主张将心理辅导的着眼点放在当事人当前的行为问题上,注重当事人某一特殊行为问题的学习和解决,以促使问题行为的变容、消失或新的行为的获得。

因此,行为学派的人性观也就与人的行为紧密相关,其基本观点如下:
1.否认“本能”的概念
人类是一种动物,生来便有一定形式的生理构造。

有了这样的构造,人在生下来时就以一定的方式对一些刺激作出反应,如呼吸、心跳、打喷嚏等。

现代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通常将此定义为人的本能,行为学派却把这组反应称为“非学习的行为”。

在他们看来,并没有“本能”这东西,心理学也需要本能这个词。

我们今天习惯上称为“本能”的东西,大多数是练习的结果,属于人类的“学习行为”,并由此推论出:人类没有遗传的才能、气质、性情及特性,这些都依赖于从摇篮就开始的练习。

行为主义者从根本上就不承认有诸如心理特质或倾向之类的东西,他们认为所有的人在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一瞬间是没有任何倾向性的,一切发展变化都决定于后天的生活环境和行为学习。

2.人格的表现是客观的、可观察的
对人的认识和理解离不开人格一词,行为学派对人格的看法也与其他学派不同。

行为学派强调人格是一切动作的总和,而这一切动作只要做过一种长时间的观察便可以将其表现出来,人格是我们所有各种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

心理学界对人格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对其复杂性的认识却是一致的,甚至认为人格这个名词颇有神秘的成分。

然而,行为学派把人格直接与人的行为联系在一起,用行为来解释人格的特点,使主观意识变为客观表现,难观察变为可观察,人格在行为学派的眼里成为能看得见的东西,能客观观察的东西。

行为学派虽然认为人的天生之性是没有任何倾向的,但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和个体行为的学习作用,个体会逐渐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性,而这些倾向性也由个体行为来体现,因此个体倾向性的表现的是客观的、可观察的。

3.环境塑造和改变人性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华生曾说“:如果给我一打强健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放在我自己的特殊世界中教养,我将保证从中随机抽取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培养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领袖,甚至也可以培养成乞丐或盗贼,尽管其才能、嗜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祖先的民族不同。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行为学派十分强调环境的作用,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

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可见行为模式是可以改变的。

那么与行为模式密切联系的人格特性也是
可以塑造或改变的,只要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之间的规律性的关系,就能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从而就能够塑造或改变人性。

二、心理分析学派的人性观
心理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派,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心理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学科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它的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

心理分析疗法的整个体系基本是弗洛伊德在有生之年完成的,因此心理分析学派的人性观也大多源自弗洛伊德的理论。

其基本观点概括如下:
1.承认并强调人的“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

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生本能和死本能。

生本能包括性欲本能和个体的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和个体的生存。

追求快感是一切生物的天性,性欲是指人们追求快感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

这种能量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个体的行为则是其途径。

因而弗洛伊德据此将人类所有的行为都与性联系在一起,认为个体行为与个体的内部因素密切相关,这与行为主义截然不同。

死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

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

这也表明心理分析学派是赞同人生来就具有一些恶的倾向的。

2.个体内外矛盾运动促成人格的发展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括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惟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

自我是指自己,是自己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超我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我的行为,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遵循道德原则。

本我源自个体内部的本能需求,超我受制于外部环境,本我与超我经常处于矛盾冲突之中,自我则充当调解员的角色,时刻寻求本我与超我需求的平衡点。

人格就在这三者的相互制约中发展,换句话说,即个体内外矛盾运动促成人格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